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教育改革意见

职业教育改革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教育改革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教育改革意见

职业教育改革意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 教学改革 动漫专业 动漫人才

一、绪论

中国动漫产业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的一个核心创意朝阳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机遇。但现有的动漫人才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高素质动漫人才严重紧缺正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的发展。动漫教育教学是时展的需要,各大高职院校担负起了培养大量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动漫专业人才的使命与责任。可是,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教学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及课程设置存在不少的弊端,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模式及课程设置有待改进。另一方面,产学研结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结合。各大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在提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1]等理念,并同多家动漫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合作项目和大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在教学环节中的真正做到产学研的结合。

当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已不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教学改革便成为了当今各大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而举办动漫职业技能竞赛正好为各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动漫职业技能竞赛

在各大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为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项目检验衡量学习的效果,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就是通过实践项目考查动漫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根据认识论,“人们总是通过具象的事物形成抽象的认识,又用抽象的认识来指导新的具象的实践。”[2]动漫职业技能竞赛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适应岗位技能,这就必须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做具体的事情学习和形成知识和能力。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实际动手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还推进了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以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最终提高学生从业能力,实现就业。

2010年由无锡市教育局举办的江苏省第二届数字艺术大赛得到了各大高职院校的重视与关注,受到了广大学生、教师的积极参与。最终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093班的学生顾宴慈、高克制作的三维动画短片《Flower》获得了江苏省第二届数字艺术大赛二等奖的荣誉奖项。在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中,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082班的学生孙涛、辛叶添、何琳、陈诚、高飞制作的三维动画短片《Catch》获得了团队优秀设计的荣誉奖项。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就是通过实践项目的比赛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实践检验来评价学习效果,只有这样通过运用能力和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才能真正判断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的程度和水平,而传统的授课模式根本无法全面反映这种学习效果。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我们也发现了普遍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作品不严谨不规范不完整,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弥补。

三、动漫专业教学改革

在动漫职业技能竞赛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技能竞赛,我们明确了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岗位需要与满足社会需要的动漫专业人才,而不是纸上谈兵,只会夸夸其谈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专业授课模式、课程设置,并配以现代化的教学平台,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动漫专业的教学方法。

1.授课模式改革

传统的授课模式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例如:理论与实践不能充分结合,学生不能及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践内容空洞枯燥,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实践内容未能与企业的项目充分结合,学生作品普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当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改革授课模式便成了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2011年我院数字艺术系三维动画专业与江苏巅峰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参与多项企业服务外包的项目。学生通过企业的外包动画项目锻炼,既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加强专业实践,又得到了相应的报酬,这样一来便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课程设置改革

我们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发现,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仍与动漫行业的岗位需求脱节。那么,如何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成为了培养动漫人才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动漫专业人才的成长;相反,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将会严重影响动漫人才的培养。

根据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我院数字艺术系动漫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革,新的课程主要分三大类:公共课程、岗位群课及集中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岗位需求为导向,坚持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消除课程设置过细过多,各种课程之间互不联系等问题,避免学生学习课程单一、枯燥、适应面窄等弊端。动漫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触专业知识,加大了岗位课程的课时量,在课程的顺序上严格按照动画制作流程安排。改革后额课程设置更科学、更合理、更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

3.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对于如何化解知识点的难度,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为关键。我院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借鉴适合于动漫专业教学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相较于原有以讲授、演示、指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力求在完成实训项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1)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3]我院数字艺术系三维动画专业与江苏巅峰软件有限公司合作了多项企业服务外包项目,将项目进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通过项目锻炼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加强专业实践。

(2)校企合作教学

我院数字艺术系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教学,于2010年引进江阴市水木东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教学,聘请了韩国资深动画导演崔仁吉吉、朴昶进为外聘教师在校指导学生参与教学,并合作制作动画片《蔬菜精灵》。校企合作教学避免了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不一致的矛盾,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力。

四、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意义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为各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两者之间起到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动漫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需要教学改革的支持,教学改革的成果也需要职业技能大赛检验。希望今后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动漫产业培养适应岗位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五、结语

动漫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就肩负起了提高动漫专业整体水平的使命与责任。但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动漫专业的教育起步较晚,动漫人才教育培养仍处在摸索阶段,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动漫专业教育现状与缺陷,进而在动漫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一套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市场急需的高技能动漫人才,真正使学校与市场达到“无缝对接”,为我国的动漫职业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2004.

职业教育改革意见范文第2篇

(1)与专业课程内容衔接不及时。以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采用的酒店英语课程教材,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酒店服务英语》为例,全书分为礼仪英语、前厅英语、客房英语、餐饮英语、酒吧英语、处理投诉和其他服务等共七个情境模块,以酒店四大主要对外服务部门的典型任务作为载体,讲授相关的英文对话和专业词汇。教材本身的设置顺应了当下高职课改的工作过程导向,看起来非常适合使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酒店英语课程被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两个学期共计186学时,但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前厅与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与管理、调酒与酒吧经营这三门专业课程早已经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完毕,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已经淡化,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和情景对话,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课前复习相关的中文知识,否则难以衔接,而这种一年之后的复习效果显然不能跟学生正在学习时相提并论。

(2)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匹配。酒店英语教材内容因为涉及的部门多,容量有限,因此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不能与专业课程的重点难点相匹配,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将酒店英语课程的内容中全部体现。比如,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康乐服务与管理、咖啡与饮品制作课程,是酒店对外服务的重要部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但是在酒店英语教材中并没有涉及;而在酒店英语教材中作为单独一章出现的处理投诉部分,也难以涵盖所有部门出现的典型投诉案例。

(3)与专业课程实践条件不统一。专业课程往往配备良好的实践环境,以黑林职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其设有专家公寓和酒吧一体化教室,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时候是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下完成的,但是当学生学习酒店英语课程的时候,由于内容涵盖部门多、学时分散等原因,也不可能利用一体化教室实现情景模拟的训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对高职学生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200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改革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双语教学因此在本科院校开展和普及。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并没有普及。原因主要在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和学习兴趣相较本科学生较低。从就业的角度分析,高职学生就业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主,很少用到英语。但是是否使用双语教学,还要看这个专业是否是涉外行业,工作岗位是否使用英语。酒店管理显然是最主要的涉外服务行业之一,对行业人才的要求必须包含其职业英语能力水平,因此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普及双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2)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数量少。开展双语教学,谁来开展,是一个问题。英文专业的教师缺乏酒店管理岗位相关知识和技能,在讲解外语知识的时候不能恰当引用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境;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英文水平不足,在讲解专业知识的时候只是蜻蜓点水提到个别句子、词语的记录、背诵,对英美文化的理解不够,相应的训练也不够;如果两位教师同时上课,又要面临非常实际的问题,比如学生感觉非常突兀、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的课时计算、课时费发放也没有标准。

3对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高职双语教学就是用教学语言来促使语言和专业的结合、教学和职业的融合,有效培养跨文化交往和从事一定专业性工作的职场实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尝试从教学内容、学时安排、教材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进行改革。

3.1确定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

通过企业走访和毕业生回馈,我们分析了酒店中涉外工作较多的几个部门,确立了《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调酒与酒吧经营》、《茶艺与茶水吧经营》这五门专业课程,尝试开展双语教学。根据这些部门岗位对英文的不同要求,确定其双语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

3.2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双语教学设置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的原则就是专业与英语同步。我院项目化教学科目一般采取四节连上或者六节连上的学时安排,以便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设定项目和任务。酒店管理的双语课程,可以根据专业课程涉外工作量的多少,为专业课程配备英语教学学时。以《康乐与服务管理》为例,其双语教学目标是“与外宾进行英文交流”,不要求英文文书的读写,因此在《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四学时之外,增加一学时的英文课程,五节课连上。以“项目二康体项目服务与管理”中的“任务2.1高尔夫球服务与管理”为例,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在前四学时完成任务,使学生掌握高尔夫球基本知识和挥杆推杆动作要领,具备为客人介绍高尔夫球相关知识、为客人选杆、指导推杆挥杆动作等职业能力。在第五学时的英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高尔夫球专业词汇、挥杆推杆动作要领的英文表达等内容,之后,请学生用英文为外宾介绍高尔夫球主要球具和设备名称、为客人讲解推杆和挥杆的基本动作要领。这样的双语教学,既不影响专业课程内容的完成,也能真正地将英文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需要指出的是,高职学生英文基础较差,教师在选择英文配套资料时,要注意实用性和难易程度的把握。

3.3改革现有专业课程教材,增加配套英文口语音频资料和训练册

本科院校的双语教材难度较高,不适合高职学生使用,而且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逐渐普及项目化的教材,因此,在编写这些项目化教材的同时,可以参考酒店员工培训资料,选择实用性的英文句子和对话内容,作为双语教学资源。像《前厅与客房管理》和《餐饮服务与管理》等相应岗位涉外工作量较大的专业课程,可以在项目化教材之外配套教学内容和进度一致的英文句子和对话,包括音频材料和练习册,以课后作业和练习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便于学生在课外自学和练习。像《调酒与酒吧经营》、《茶艺与茶水吧经营》等相应岗位涉外工作内容不多的专业课程,可以在专业课教材内容中直接加入专业词汇、短文等英文资料,不必增加配套练习册等。

3.4改革校企合作形式

职业教育改革意见范文第3篇

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改革、建议

对于现如今的中职教育来说,随着科技日益发展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无法以传统教育方法培养出适应这个时期的人才。所以,为了未来的国家科技技术发展,也为中职学生的长久道路,必须对中职教育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希望通过改革来为当今的人才市场提供更多的计算机技术人才,也希望改革可以使中职教育事业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快适应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全能型、精英型人才。而针对中职教育的计算机改革在本文也对于当今时代的中职教育事业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中职教育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分析

1、中职教育生源状况

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源大多数是来自地区初中的毕业生,相比较本科生来说,中职学生可能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相对的自制力也比较差。所以,对于计算机了解,大多是上上网打打游戏,聊聊天,少有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甚至更有重者,厌学现象也会出现。故而,这样的状况下的计算机教育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

2、计算机教育的宏观分析

现在的计算机教学主要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主,所以基本为最基础的办公操作,而仅仅满足于办公操作的计算机教学是无法跟进时代,无法让学生在走入社会以后有一个更好的表现。或者说能力不及,这样教学下的学生专业知识不足,操作能力不行,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3、计算机教学设施分析

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所用硬件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网速慢,操作落后,对于学生的学习远远无法满足。特别学生学习的硬件系统无法更新,无法满足学习需要,又如何可能对学习有更好的成果。

4、计算机教学师资力量分析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老师一般为大学毕业或者为自学考证的教师,这样的老师不能清楚的知晓学生对学习需要的是什么,不能了解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什么,让学习滞后。

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措施

1、针对生源状况建议

对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过相比本科生的薄弱环节,可以通过刚入学的一次摸底考试进行分班级,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又可以平均分班不至于出现班级之间的成绩分化。

对于教学也要针对学生基础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不能再让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去学习,也应该让学生自主,可以适当进行提问式教学,以至于不禁锢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对于学生自己,也应当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比如,可以对家长请求让允许学生有节制的在家里进行计算机操作。最典型的就是芬兰,国家有82.9%的家庭是允许学生可以在家里进行计算机操作,虽然有的时候他们会像不务正业,但实际他们有掌握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文件处理等基本的实际操作。在学校,也应当允许学生随时进去机房进行相关的资料查询,就像学生对于网络游戏热忱,应当提供学生足够的操作机会,让学生提高能力。

2、针对社会需求进行的改革措施

在教学改革当中应当让学生尽可能了解到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此达到针对性的学习。可以多带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相关的公司或者平台来实习,对新技术,新知识渴望也会产生。不仅仅如此,学生也可以对企业的就职要求有一些深刻的了解,对以后毕业的找工作等等有帮助。对于学生对计算机通讯能力,基本办公教学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希望能够这样的措施做到熟悉的掌握这些技术,为个人为国家能够作出一些贡献。

3、针对教学设施的改革措施

就学校提供的设施来说,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必须换掉劣质的桌椅,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可以更加舒适,心情舒畅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率学习。其次,对于系统跟不上的硬件设施应当即时更换,以免让学生的在这样的硬件下没有学习的兴趣。最后,如果真的资金不足,可以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到可以提供学习的企业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习的好,也可以对企业有些了解。

4、就师资力量的改革措施

τ诶鲜Γ要注重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加强对教师的讲课和实践指导能力的培养,也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增加其实践能力。一定要让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或者多功能教室进行授课而不是传统教学那样,学生听着,老师讲着。此外,对于对于教师的教案编写以及制作多媒体形式的教材要进行间时考查。

三、结语

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计算机技术要求是严格的,它标志着能否跟上新型时代,而对于中职教育的计算机技术也仍是要求较高,对学生专职学生以后得就业等等影响较严重。所以对于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建议比较重要,也即是本文当中所提到所分析到的一些问题和相对应的建议性措施。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我国对中职教育的计算机教学事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谭茂才.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电子商务.

[2]张艺腾.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与改革建议.河南科技.

职业教育改革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高职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266-02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工学结合”这一重要思想,整个高职教育要把服务于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要求作为最主要的办学方向。各类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局面。但是,在对“工学结合”这一理念的认识及实际操作上,绝大部份院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解,从而导致操作上的失误,比如说大幅缩减理论课程教学时数、删除或简化基础文化课教学,致使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受到限制,针对中外、合资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量大,而由于英语实际基础原因而导致高职学生入中外、合资企业录用率低,故对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绝大部份高职院校把外语课视作知识课,英语教学不兼顾职业特色与专业相结合的特点。笔者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若干对策。

一、满足岗位需求,实现“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口语”的对接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我院所在地区的企业问卷调查得到以下信息:

通过问卷调查和与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进行交谈,客观地全面了解到: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特别是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很高,在被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有星级酒店、旅行社、邮局、重点医院、商场、银行等。求职学生反映:如果你英语学得好,你的就业空间就比别人大,你的升职机会就比别人多。从就业的实际需求看,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因专业不同而侧重点不同:汽车、建筑、电子类专业要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强;物流、电子商务、旅游、营销的专业要求学生的表达、写作和理解能力强。但是口语交际能力应是各专业学生都应注意培养的能力。

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直接作用和效果如何,取决于其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程度。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越来越看重的是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在对涉外企业实际调研中,97.5%的企业表示:他们所需要的专业岗位负责人应该具备以下能力:日常英语(包括工作、生活和休闲等)交际能力;必要的专业英语知识;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等。可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情况是这样的:大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都是根据《基本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先是公共英语教学,进行基础能力培养;接着开设专业英语。根据对毕业生的问卷表明:80%的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还是感到英语能力差,在工作中不够用。究其原因,还是课程与就业岗位技术要求之间存在差距。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职业院校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面对就业市场的选择,市场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大趋势。由此,提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设想:“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口语”的教学模式。

二、突出就业能力培养,适当调整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据统计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约有700~800万个。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70%多点,一边是数以万计的高职毕业生为找工作而疲于奔命,一边是 3000 元月薪却聘请不到一个高级技师,可见,高职生与企业对接出现了错位和脱节,二者之间划上了一道深深的“就业鸿沟”。因此,要提高就业的竞争率,就必须进行英语基本素质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1 加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对高职生学习成绩考核要从单一的卷面测试逐步转向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评价上来。打破传统的以笔试定成绩的局面,强调听、说、读、写、译综合考评,使学生更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摆脱应试学习的模式;加强对应用文献的学习和模拟,如单据、合同、社交文书等。另外,还要侧重对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跟上时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并培养扎实的工作能力。

2.2 强化就业综合素质培养。以就业为目的的高职教育应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学会做事,更好地就业,还要培养学生其他相关联的职业素养,学会做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思维与分析能力、求知创新能力,爱岗敬业的精神,大方得体的言谈举止等行为,这都是当代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

2.3 增加应聘训练内容。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应聘前的英语求职技巧培训。比如,应聘前,及时有效地组织模拟招聘现场,通过模拟使学生学到各种应聘技巧,从容应对招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前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培养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顽强坚定的自信心。

三、以能力为本位,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转变。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采取模块式教学,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的训练。

3.1 整合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根据《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开设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课课程。但这些知识和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知识空缺现象,造成了前面提到的“手拿英语通级证,无力胜任岗位需求”的情况。“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口语”中,“行业英语口语”包括各行各业常用的生活、工作、休闲等内容。这个内容涉及面广,更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满足了高职层次学生的就业需求。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实际工作中英语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3.2 确立合理的培训时间: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的内容,将英语课程设置为三个学期:第一学期严格按照教材内容打好公共英语基础关;第二学期巩固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参加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及有关的英语口语考试,以此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第三学期提高在学习专业英语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行业英语口语”的培训。这个内容连接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断裂带。它也是学生们就业面试时的第一道门槛,同时还关系到他们就业后是否能胜任企业工作的问题。实践表明,学生对此内容非常感兴趣,效果也很好。

3.3 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将职业能力培养的“行业英语口语”培训安排在专业英语课时内完成,学期末单独进行口语考核,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将专业英语与行业培训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也可以把“行业英语口语”培训设定为选修课。学生在就业之际,英语知识得到了适时的复习,无疑对学生就业是一种很大的帮助。

3.4 增强学生竞争力,把英语等级证、职业资格证纳入教学计划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公共英语教学只能实行素质教学,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上。英语等级考试只能是英语学习的一种考核方式,教师可以将分数作为课程的终结性成绩进入学分。学生如能在完成该课程前取得英语等级证书,证明基本能力与社会要求一致,可以提前结束课程学习。

职业教育改革意见范文第5篇

摘 要:分析当前染织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针对市场对染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能力的要求,结合市场要求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让染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关键词:染织艺术设计 实践教学 改革 创新

染织设计专业堪称国内最早的设计专业之一,但染织艺术设计教育的体系还很不完备。从这个角度来看,染织艺术设计又是一个新兴的、亟待发展的学科。一个老专业,如果不能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与时俱进,就很可能失去生存的空间。怎样培养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并尽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是我国染织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对现有染织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为了解决这个重大课题的重中之重。

染织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外出写生、传统图案临摹、毕业实习,同时包括几个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等。

一、染织专业外出写生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外出写生作为染织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在前几年写生过程中都是按照大的写生方向要求学生,写生的要求、内容和其他专业没有根本的区别,没有切实的考虑染织专业的发展方向。写生课程应该根据所学专业的差异,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应该有所区别,应该更加注重装饰色彩的教学。

针对染织专业的发展方向,染织专业写生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植物的写生

染织专业的写生教学应与其他专业的写生教学区别开,针对染织专业的发展方向应该要求学生对植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了解以及对如何表现不同植物进行训练,在传统的染织教学中植物的写生特别是花卉的写生是染织专业学生的必须课。只有对植物有了充分的认识、充分的了解,才能在以后的设计中更好的表现植物图案。如在花卉写生中要注重花卉的内在结构、明暗关系等方面的了解,只有了解了花卉的内在结构,才能更好地对其变型,只有了解了花卉的明暗关系,才能在以后的色彩归纳中更好的提炼其中的色彩。

(二)、培养提炼元素的能力

在原有植物写生的基础上,要注重学生对元素提炼的训练。在设计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一头扎到传统图案里面,总是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进行再设计。虽说传统图案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大家应该学习与借鉴。但在怎样才能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出现代感、时尚感十足的图案,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元素的提炼。

大自然中的元素千千万万,传统图案也是从这些元素中提炼加工出来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发现元素,提炼元素,然后在此元素基础上运用现代的创新思维方法,设计出现代感、时代感十足的图案。学生要表现出原创的、时尚的、真实的作品来,必须加强元素的提炼能力。

(三)、注重各种肌理效果的表现

染织专业在设计纺织品、地毯、纤维艺术等作品的时候,要考虑不同技法的运用,因此在写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各种事物固有肌理的能力,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表现各种各样肌理效果的能力。纤维艺术是染织专业一个很重要的必修课,他就强调有些肌理的制作,在注重了各种肌理效果的表现以后,很多内容都可以轻松表现。

(四)、要注重装饰色彩的训练

在整个写生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装饰色彩的表现能力。

很多染织的学生在作业联系的时候,不重视色彩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往往是在书上抄下来一套现有的色彩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中,基本上没有色彩概括的能力。因此在写生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色彩的能力,更多的训练装饰色彩的表现。装饰色彩比起一般的色彩更加注重色彩的表现力,更加注重色彩概括归纳能力,以及色彩的情感因素。

二、重要课程课内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课内的实践教学对染织专业学生了解市场,针对市场进行设计是很重要的训练过程。如《室内纺织品配套设计》为例。

《室内纺织品配套设计》是染织专业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在这个课程中如何让学生全面的进行设计,如何让学生针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设计,设计出来的作品怎样去实现生产,如何去销售等问题都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力。

整个课程的安排与过程是课程成功的保障。《室内纺织品配套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并根据市场的情况状态进行有效的设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了解郑州市场的基础上,分析郑州市场缺少怎样的纺织品,或者说哪一部分的纺织品配额不足,然后设计出自己品牌的纺织品。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目的,我把学生分成组,一组10人左右。

课程的安排是:

1、市场调研

考察郑州市主要的纺织品市场,调研不同品牌纺织品的风格,出一份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调研时间、地点、调研的品牌、品牌的主要风格、品牌的市场定位、人群定位、纹样、色彩、尺寸、价格、制作工艺、产品特点、店面结构与风格等。让学生充分了解郑州纺织品市场。

2、分析市场调研的内容,确定郑州市场上缺少那一部分的纺织品。如:一组学生分析完之后,确定在整个纺织品配套设计中缺少文化的内涵,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原文化。

3、新品牌的研发

确定缺少那一部分纺织品设计后,针对这一部分纺织品进行新品牌的研发。如:上文所说的缺少中原传统文化,就运用中原传统文化的元素设计一套纺织品。

这一步不光设计这么简单,同时包括:新品牌研发的战略思路,研发策略,产品开发、新品牌的主要风格、品牌的市场定位、人群定位、纹样、色彩、尺寸、价格、制作工艺、产品特点、店面结构与风格等。

4、营销策略

联合市场营销的学生共同制定新品牌的营销方案、营销策略。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充分了解新品牌诞生的过程。让学生站在纺织品设计公司老总的高度去全面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充分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通过染织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创新,让染织专业的学生摆脱了只能“纸上谈兵”的单一能力,锻炼了学生了解市场,针对市场进行设计的能力,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染织学生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更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梅、梁军,《新编装饰图案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