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业能力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激发创业意向
在自我效能感概念引入创业研究后,产生了“创业自我效能感”这个新概念,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扮演创业角色,并完成创业任务的信念强度[3]。具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会具有更强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更容易产生创业的激情。研究表明[4],是否具有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决定个体是否产生创业意向并采取创业行动的重要变量。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表现为:首先,它能够影响创业意向的强度。创业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倾向于选择接受挑战性任务,同一个环境在创业效能感高的人看来是充满了机会,而创业效能感低的人看到的则是风险。其次,创业效能感能够影响创业的选择范围。创业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愿意努力获取更多的信息,因而他们对可能开展创业的行业、区域的选择面更大。第三,创业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创业持续进行的可能。创业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成功时容易将原因更多归为个人能力发挥较好,而将失败原因总结为自我努力不足,相对而言更少寻找失败的客观原因。他们面对困难时容易积极采取行动,也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他们再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在美国的一些风险投资人的评价体系中,特别看重创业者是否有过创业的失败经历。
2.提高创业成功率
创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创业成功率的高低。首先,创业活动的实质是对机会的识别与把握,创业能力之一就是对市场机会的识别和捕捉。具有较高创业能力的人可以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者忽视的市场机会。其次,创业活动需要有较为完备的执行能力,创业能力包含有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多种执行能力,可以帮助创业者顺利进行企业经营。第三,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还会给创业者带来较高的创业效能感,使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成功率产生良好预期,进而确保了创业的稳定进行。
3.促进创新行为的发生
研究发现,创业能力对创新行为的发生有重要影响[5],创业能力强的企业家即使在有较大市场风险的情况下也敢于创新。Lumpkin和Dess认为,创业能力强调从现有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新产业的精神,这往往要通过引入创新来实现。Salavou和Lioukas通过研究发现,具有创业能力的企业家更有利于推动开展技术创新。所以说,具有创业能力不仅有利于基于市场的创新行为产生,同样也会推动基于技术的创新行为产生。具备创业能力的创业者更容易产生探索的兴趣并对风险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这对于把握市场机会、提高对市场风险的承受力及率先创新都具有积极作用。具有创业能力的创业者还会去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完成对于隐性和显性知识的转移和完善。
二、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形成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是开放的、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教育方式,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并与创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从创业教育的目标看,不同目标层次有不同要求。第一层次是通过学习了解创业及其相关的经营管理知识,成为了解创业活动、理解创业者行为的人。第二层次是通过创业学习成为具有创业品质、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这一层次目标的重点是培养创业能力。第三层次是通过学习产生创业实践,并力争成为经营企业的创业家,这一层次目标的重点是创业行动。随着目标层次的推进,创业教育的目标指向性越来越明晰,最终指向促成创业活动的产生,创业能力的形成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学习创业知识是形成创业能力的基础,形成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是形成创业能力最有效的形式和最终的目的。
1.创业教育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活动
为了有效开展大学创业教育,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大学创业教育必须形成自身的理论与模式,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不是简单的科学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的相加,而是以机会识别、价值实现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组合。大学创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结构和性质,要形成区别于其他知识体系的创业知识和能力体系,决定了大学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所具有的独特性。第二,创业教育必须选择实践导向模式,而不是学术导向模式,这是由创业知识和能力体系的性质与结构所决定的。在创业能力体系中,实践是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也是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创业的冲动和激情来自实践,创业教育的内容来源于实践,创业学习的有效方式依靠实践,创业教育最终目的是促成创业实践,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实践。因此,把实践作为创业教育体系的逻辑核心,就是要把实践性渗透到创业教育的每个环节,按照有用、有效的原则重构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这样一来,创业教育活动以实践为导向就水到渠成了。
2.能力提升是实践型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具备综合能力对于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怎么定义都不为过。然而我国的大学教育仍是知识传授占主导地位,大学生人格塑造和整体能力提升还缺乏相应的培养体系予以支撑,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健全人格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还比较欠缺。据调查[6],我国学习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接近1/3,这个比例甚至高过以技术见长的德国(德国只有20%的大学生学工程技术)。但问题在于,我国工程技术毕业生中大约只有10%具备从事这些行业的必备技能,存在知识体系偏重理论、缺乏团队协作实际经验等问题,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的工科大学生比例仅占工科毕业生的1/10。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博克指出,迅速增长的信息和知识对各级教育都有影响,在大学最明显的是要停止对传授固定知识的强调,转而强调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创业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反映了时代对大学生的最新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已成为当下教育最主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创业要通过建立新的企业或事业来实现价值的增长,因此创业教育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活动,需要大学生积累各种相关知识技能,并最终体现在能否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创业活动。所以,创业教育是典型的实践型教育活动,尽管通晓创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也是重要任务,但归根到底创业教育要形成和提升创业能力,促成创业实践活动的发生。培养能力是所有实践型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创业教育只有以能力培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以能力培养为价值标准,引领大学创业教育在模式、教学方法、教材组织、师资培养、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出有创意、善创业、能创造的创新型人才,实现大学创业教育的目标。
3.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形成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能力创新;建议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创新(Innovation)”一词诞生于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被提出的。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其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谁来“创新”?创新的承担者,即创新的主体只能是企业家。熊彼特把“创新”活动的倡导者与实施者称为企业家。认为静态中的经济主体是经济人,而动态中的经济主体则是企业家或创新者。但发明者不一定是创新者,只有那种敢于冒风险,把新的发明引入经济中的企业家,才是“创新者”,企业家与普通的企业经营者也不同,前者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其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入“新组合”。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企业发展,建设企业家队伍很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对有灵魂的企业家创新”的论述,对企业能力创新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意义。
二、“能力”的释义
美国学者查特·保亚提斯对能力作了创新,他将能力广泛地定义为人的潜在性格,它可以是动机、特性、技能、人的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的一个方面或所使用的知识整体。从心理学角度看,“能力”是指为顺利完成活动而在个体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也指某个社会主体(组织或个人)对客观世界可发挥的作用力。“能力”其内在结构由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及创新能力构成。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体现和结果;智力,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技能,是智慧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是以知识、智力、技能基础的改造世界的能力。由知识到智力,再到技能,最后到实践及创新能力,呈现为由认识能力到改造能力,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
三、“能力创新”及其功效
“能力创新”是指居于核心地位并能产生竞争优势的要素作用力的创新。具体地说就是学习能力和集体知识创造能力。它的功效是:(1)企业创新的关键。任何一个企业都想成功,但成功的企业都不会墨守成规,都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创造中求发展,而企业创新的核心,不仅是产品、市场结构,更多的是行动反应能力。对企业来说,能力创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能力,更多的是立足于过去实践的改造能力,打破原有的固有思维定势,产生新的活力。在笔者看来,能力创新是:过去的实践+生产学习积累=未来的创新,用数学模型来说,1+1永远大于1的过程。(2)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一个学习型的企业是具有后发优势的企业,一个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归纳,进行创造的企业是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能力创新是企业在危机感中用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打破常规和条框,承担的一种使命与责任,它不只是某一杰出人才的单个表现,对一个企业来说,能力创新是一个集大成者,是一个整体效应,集中了数十位乃至整个企业能力创造性成果。它外似无形,内却有形,是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用智慧与灵感,用激励与竞争开创新的企业活力。(3)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创新包括资源创新和能力创新,笔者认为后者更为重要,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毕竟是有限的,而能力是靠学习实践培养出来的,是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的东西,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对相同行业同等水平的一般企业来说,资源在某个时候可能有差异,但资源可以通过等价交换获得,而能力不一样,它是企业竞争的源泉和核心,含有企业竞争发展的底蕴,是带动企业前行的动力。
四、“能力创新”的途径及建议
1.在危机感中培养企业创造性思维。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论,企业如同人一样,也有成长、衰老的过程。通常人讲究延年益寿,同样企业也讲究持续发展。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时刻具有危机感,有危机感才能激发员工用更高的激情去开创新的领域,才能使员工深切意识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触发了员工对企业现状的反思,使其具有潜质的能力创新概念和创新的主动性。
2.在“学习型组织”中造就能力创新。
(1)“学习型组织”及其作用。所谓学习型组织(thelearningorganization),彼得.圣吉把其定义为“可以不断地加强创造未来能力的组织”。笔者认为学习型组织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创造自身的组织,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培养持续竞争优势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日益竞争的今天,“学习型组织”是企业能力创新的有力保证。它为企业:①寻思路。通过向同行、客户及他人学习,了解标杆企业的精髓及战略,改进产品及性能,激发创新的灵感。②找规律。温故知新自己的过去,认清有价值的失败(ProductiveFailure)与无意义的成功(UnproductiveSuccess),分析、提炼使其上升为理论或规律。③做试验。面对未来创造的新知识进行有效的检验活动,在试验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结合,达到在用中学,并学以致用的目的,满足企业发展需要。④解方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高杠杆解,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数据,系统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把握不同因素之间的联系,获得最有效问题解决方案。⑤播知识。通过组织内知识传递,促进组织内知识扩散,建立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
(2)“学习型组织”的组建:在学习型组织中我们要学习主导市场的能力,学习快速应变的能力,学习关注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从而保证企业的长久生命力。怎么组建“学习型组织”?关键因素有:①硬件平台,主要指组织成员进行生产、学习及信息交流必备的工具、设备、生产条件,它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硬指标。②软件支架,主要是指组织成员的素质、求知欲及企业对未来的愿景,它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软指标。③整合力与环境,整合软硬件的能力是组织能力创新的内在条件,环境是组织与外界进行有效信息交流的外在条件。
3.用企业文化理念铸成能力创新。
(1)企业文化理念及其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及其员工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在企业经济活动和各种文化因素影响下,通过生产经营管理实践逐渐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而理念是一个统合个体价值观差异的一个共享价值观。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上的体现。其作用在于指导和激励,通过根植企业核心价值观,创造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来激励创新思想的可靠性、约束性及一致性。一个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体现就是一种员工创新理念的成功实现。如果一种创新理念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并接受,这种理念就会像“粘合剂”一样,把全体员工团结在创新理念之下,并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企业创新文化理念的形成。企业文化理念不仅包含企业价值观、品牌形象,更多的是个性与特色的精髓。如何形成企业创新文化理念?笔者认为:①要有一个“以能为本”的能力创新观念,培养合作、集体创新思维。②要纵观全局,着眼企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将能力创新根植于企业精神精髓,科学地确定企业创新文化的内容。③不失时机地宣传倡导企业创新文化,贯彻落实企业核心理念。④要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强化,激励创新。
4.用激励机制激发能力创新。
(1)“激励”及其功效。创新是在知识共鸣下产生新的智慧,激励是解决创新问题的根源。激励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激励来自员工外部世界,它是通过“迫使”员工为得到某些东西和回避惩罚而形成的工作动力,外在的激励主要是物质激励,但当人们感觉到他们被收买或受控制的时候,物质激励并不绝对有效。作为激励因素的另一方面是精神激励,这种激励是要与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觉得他的价值不仅仅是个人利益,更多是组织和他人需要时,才会觉得个人对于组织的意义,这种积极性才使能力创新持久。
(2)“激励机制”的组建。怎么建立能力创新型的激励机制?主要有这么几点:①在学习互动的基础上,实行“绩效管理”,通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与面谈,推动团队和个人作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②在“人本管理”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能力的测评、使用、分配和开发等,进行“能本管理”。③在生产学习相互交替中,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
5.用即时交流反馈信息系统实现能力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凭个人努力是难以实现的,构建创新网络,进行创新合作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导模式,企业的效率会通过“学习——工作——创新——学习……”循环进行,螺旋上升。
(1)即时交流反馈信息来源与系统组建:即时交流反馈信息主要来自于“学习型组织”,因为该组织是由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各部分构成,通过组织成员的学习与交流,会使组织内部信息更加丰富;并且组织的分层决策、员工授权管理也将促使组织更具协调性和创造力。怎么建立即时交流反馈信息系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依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另一方面是靠“学习型组织”自身。因为:①“学习型组织”本身的有序性,从而能保证能力创新的连续性;②“学习型组织”的即时动态性,从而能保证能力创新的跳跃性;③“学习型组织”信息源的广泛性,既有组织内部的,也有组织外部的,从而能保证整个网络的发散性。
(2)即时交流反馈信息系统的作用:系统的即时交流、信息反馈,激活了企业各个神经元,使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等多方面时时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既保证企业在快速成长中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也保证了组织及时不断地与环境信息交流。因此,依靠技术革新与“学习型组织”建立起来的即时交流信息反馈系统是能力创新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我们学习、工作、创新的途径与来源。
参考文献:
1.张平华编著.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针对我国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北大、清华等知名院校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例如,清华大学提出:以“东西容通、新旧合治”为特征的教育理念;以“学科融贯、知行兼举”为特征的课程体系;以“多尺度、公共性”为特征的学科发展方向;以“融通型、互动式”为特征的学科发展策略。“融通”包括“古今融通”、“东西融通”、“知行融通”;“互动”包括“学与教互动”、“规划与设计互动”、“新知与古义互动”、“中外互动”、“学科间互动”以及“理论与实践互动”等。清华大学十分注重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引入相关学科;在课程教学上,又注重多尺度的园林设计课题训练(场地设计—城市景观设计—景观和生态规划—规划设计综合),通过富有特色的课程学习和实践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风景园林的创新能力。国外知名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各具特色。欧洲的一些高等学校,风景园林课程一般包含理论与历史、植物科学、工程技术、设计课程、相关议题等,设计课程是核心课程;学徒制体系还在延续,设计课都是小组形式,强调经济、文化和艺术的大融合。美国的哈佛大学强调风景园林与其它专业的合作,在吸收不同专业学生的同时,还与城市规划机构合办学历教育。他们很注重个人对空间的感受、对细节的表现,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现方法和应用技能,而并不把表现效果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日本的高校则强调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系统性、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和教学内容的发展性,通过设置系统的课程体系、教研室(细分的研究领域),通过扎实的实践教育和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设计创作提供丰富的养分和想象的空间。
二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1矫正培养目标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
以行业特点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实际(符合生产实际)、实用(企业急需)、实践(训练为主)、实效(学生就业率高,社会信誉好)”为教学原则,体现特色,提高质量。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备从事风景园林行业一线工作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使学生“用得上、留得住、适应快”,做到让学生安心、企业放心、家长高兴。
2创新理论体系
要重视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的教学,以及跟设计关系密切的美学、艺术和植物学知识。风景园林的核心是园林,而园林的理论要素最早应该是“田园诗、山水画”,讲究的是“形、神、意、趣”。从人们对风景园林专业的要求来看仅有“形、神、意、趣”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赋予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植物学、地理学、土壤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正确处理建筑、山石、地形、植物、声光等元素之间的关系和场地分配,使学生的设计作品能真正落实到具体的物化过程中,做到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要将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群落的概念引入到风景园林设计中,做到“适地适树”,把营造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作为植物种植设计的基础和落脚点。要进一步规范风景园林设计的步骤、成果和评判的标准体系。
3改革教学工作流程单一
课程体系的教学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应当转向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及其实践体系,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设计素材和全面把握设计主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为此,要制定科学的教学工作流程
4改进教学模式
要将过去的认知教学转变为创新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不仅要教会学生“形”的设计,更要教会学生“神”的设计,做到“形神合一”。设计无常形,却有常理,要把“理”传授给学生。设计灵感源于生活,出于实践,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应倡导理论联系实际,要使学生提早接触社会、接触市场、接触生产第一线。例如,加强同一些优秀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合作,多给学生创造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
5强化设计教学
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是对地形、植物、建筑形态、设计风格、设计尺度的理解和掌握。任何一件富有创意和具备物化条件的设计作品,必然建立在专业基础课程扎实掌握的前提下,因此,除了加强手绘、电脑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程训练外,景观生态、工程施工和植物种植等相关基础性学科知识教育必不可少。要训练学生对设计理念的精准定位,对市场的成功把控,对设计元素、设计素材的合理收集、整理和运用。要丰富风景园林设计的教学内容,例如“别墅庭院设计”、“广场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公园设计”、“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等,并以主要园林设计类型为平台,综合性地运用历史、文化、地理、建筑、植物、小品等有形或无形的元素和素材,提高设计的针对性及其内涵。
三结语
关键词:音乐专业教师创造能力拓展
创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音乐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就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这个重要环节和必要途径,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和创新型教师。“创造型教师总有一种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的强烈创造意识,总有一种打破常规、克服保守、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①因此,拓展音乐教师的创造能力,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有必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过去重点培养受教育者的接受力转移到重点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方面,并且树立以注重学生创造个性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方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这需要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身素养。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能力
在传统的课程教育中,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知识传授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如何激发、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一向存在着这样一些情况,即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继承性和完整性,侧重单向教,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以及如何去学的因素。如此教育出来的学生,多数会产生不善于思考、缺乏创新能力等结果。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现代教育观念就要求音乐教师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从偏向少数拔尖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
2.从单纯追求音乐学科知识水准,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
3.从音乐教育与社会脱节,向紧密联系社会的实际转变;
4.从强化竞争的音乐教育,向以合作为基础的音乐教育转变;
5.从以音乐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模式转变;
6.从过多的统一要求,向追求音乐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转变;
7.从注重音乐教师的教学,向注重学生的学习转变;
8.从注重音乐教学结果,向注重音乐教学过程转变;
9.从注重音乐智商,向注重音乐情商方面转变;
10.从注重音乐教学技术,向注重音乐教学艺术转变。②
由此可以看出,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努力改变当前教学的重点。这是社会发展对当今教师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
二、知识结构的贯通能力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向前发展。音乐教育要在重视多元文化的新理念下,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多元音乐文化知识的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师不断完善、贯通各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正如红黄蓝三原色在交叉重叠中可以幻化出无数种新色彩一样,只有不断革新教学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打破学科界限,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要充分利用各学科的内在关联,在艺术学科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之间搭建起广泛贯通、融合知识结构的桥梁。音乐教师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才能正确地选择、运用教学内容和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由原来单一的学校教育和书本教育向社会媒体、互联网以及远程教育等多种途径转变。随着传播手段的增加,各学科知识的结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音乐教师,必须能够将传统的音乐专业知识、音乐基础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融会贯通为一体,极大地发挥不同门类、不同学科交叉所带来的优势,以满足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把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能充分发挥新时期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以满足学生对音乐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现象的求知欲,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师还应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科教育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等,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人才、质量、效益等观念,使自身具备指导教育实践、开展教育科研、总结教育经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所需的综合知识能力。
另外,对音乐教师来说,掌握好外语有助于更好地拓宽艺术视野、查阅外国音乐科学文献,以及与各国音乐同仁进行直接交流对话等。具备外语阅读、会话能力是对创新型音乐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三、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
科研促进教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真理。在高度科学技术化的现代社会里,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优秀的科研能力。“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③因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把科研活动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教学和研究相互作用,必能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蓬勃发展。科研的灵魂在于创新,教师的科研创作及成果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做到教学和研究的同步发展,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宝贵的研究能力,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显然,音乐教师应当拥有教学、研究的双重能力,这是各学校所应鼓励的理念,各教师所应追求的理念。这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通过科研来促进音乐教学水平提高的观点,已在广大音乐教师思想观念上逐步形成。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依托于科研,这是创新型教师的重要标志。所以,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能力是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音乐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现代教育观念主张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这样才能够适应新时期音乐教育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伴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拓展音乐教师教学的创造能力已成为改革发展的瓶颈。在此过程中,音乐教师必须逐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善教学方法,提炼音乐教学观,从而使其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创新功能,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服务。
注释:
①杨名声,刘奎林.创新与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7.
②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6.
③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18.
参考文献:
[1]杨名声,刘奎林.创新与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 企业文化:报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概念界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引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迅速成为热点。考察企业文化的各种定义,可以发现诸多定义有其共同的要素: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核心价值理念的内部沟通和呈现机制。为此,本文将企业文化定义为在特定环境下,企业的核心理念及其沟通呈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报业企业文化则是指在特定环境中,报业企业的核心理念及其沟通呈现机制方面呈现的文化特质。报企文化的要素由企业环境、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以及沟通呈现机制(文化网络、礼仪仪式、英雄人物、领导风格)三方面组成。
在西方,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或者说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1962年,伊诺思在《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定义,“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林恩认为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同一时期,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德鲁克也指出:“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实际上,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将企业要素资源进行有效的内在变革,从而提高其内在素质、驱动企业获得更多的与其他竞争企业的差异性的能力,这种差异性最终表现为企业在市场上所能获得的竞争优势。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创新精神必将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一样,成为社会时代精神的核心部分。成功的世界级领先企业“更多地是由超越现实的抱负和在低投入产出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来维系的”。在知识经济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善于把握机遇控制风险的人。创新是传媒业发展的方略,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手段,必将对未来传媒业形态、传播渠道、经营模式等产生影响。只有不断创新,报业组织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报业组织创新能力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报业走向市场化发展道路,报业组织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获得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报业组织最关心的问题。在影响企业创新的诸多因素中,文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它代表着企业的潜在假设、价值观念以及对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看法。过于严谨而僵化的企业文化,显然很难孕育出创新的果实。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报业组织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实现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中国报业已进入“创新”制胜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报业组织的创新能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报业组织创新能力提高的必要前提
当代企业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知识的竞争、智力的竞争。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知识,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美国《财富》杂志曾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认为,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普遍现象和必然要求,报业企业更要成为模范的学习型组织,加强员工的培训,提供员工终身学习的各种条件,从企业战略、规章制度、物质手段到文化导向都要支持员工成为各领域专家型的传媒人才,既具有各学科的专业知识素养,又具有敏锐新闻判断力的复合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报业应当快速有效地传播各种新知识与新的科学成果,这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知识面的广泛性与相关领域的专业性。
报业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引导报业组织成员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树立“学习无处不在!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的思想,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和社会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有利于员工思维方式的再造和创造性才能的培养,能有效提高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预见力、洞察力、判断力和解决难点、难题的创造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能为报业组织创新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企业环境即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所处的环境是重要因素,企业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它应该怎么做才能取得成功。环境影响人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最终影响到产品。优质企业文化可以为报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有理想、有抱负和事业追求,热爱本职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完成各项工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环境影响人,环境改变人,倘若形成人人都有创新愿望的局面,报业组织就会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并以其标新立异的理念和不同凡响的信息产品及其传播活动赢得受众的青睐,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持续发展的优势。
优质企业文化的标志之一,是员工带着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工作。员工们都有一种使自身现实生存状态不断趋于理想化的努力与冲动,如果我们的媒体能营造这样一种工作氛围,让记者编辑感觉到自己是报纸的主人,对报社的发展有发言权,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公正的肯定,自己的建议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被当作是报社真正的一员,而非只是谋生的手段,只是被视为供稿者,他们就会愿意把自己智慧才干发挥出来,这种激励用金钱是不能够替代的。
当这种个人的期待与企业的价值理念相一致,员工的敬业度就会提高,并通过勤奋的工作物化显现出来——创作出具有竞争力的新闻产品。另一方面,如果这种文化环境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在做与众不同的报纸,感觉到自己报社的产品对社会对读者另有深意,有一种特别的价值,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职业归属感越强,他们的聪明才智就越能尽情施展。将工作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这才能达到一种理想工作的状态。
优质企业文化在“组织内创造和保持一种宽松信任的氛围,让员工自由讨论,畅所欲言,鼓励创新,允许失败,能充分满足了员工强烈的求知欲、与他人分享知识、帮助他人的快乐”,这能够激发报业企业宝贵的创造激情的激励功能。现代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是人的智慧力和心力所向的竞争。企业文化不可能消灭问题,但能够调动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能不断激活人们的“心智模式”,能把潜在智慧和能力开发出来,这就是激励力或推动力。
(三)“创新”是优质报企文化的基本内核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文化不同于工业经济中传统企业文化模式,“变革与创新正成为企业的常态和文化要素”,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变革与创新的危机感加强;创新全方位展开,形成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战略和组织更加富有弹性,变革与创新成为一种企业文化。报业组织作为面向市场的企业,其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体现创新的要求,即“创新”成为报企文化建设的内核。
报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当前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谁善于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谁就有可能掌握报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如南方报业集团不断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形成了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机制,从而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它从产品创新起步,进而不断激发营销创新和经营创新;它从组织创新起步,进而拓展到制度创新;它从单个品牌媒体市场细分的创新起步,进而演化成对品牌媒体群运筹帷幄的产业创新。这种创新意识源自企业以创新为标志的文化发展观。”再如默多克新闻集团的“企业家文化”高度推崇“创造力”。该集团旗下星空传媒集团(中国)副总裁李映红在回答记者“宽泛而言,传媒的企业文化应该具备哪些特点”的提问时说:“第一,永远保持创造力。报纸每天的头条都在变化,总编辑在不断寻找合理、合适的头条。对他来说,当世界上重大事件发生时,如果没有做出相应的报道,他就失职。所以,他们为什么这么拼命,新闻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创造力,非常非常重要。第二,要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不可模棱两可。”在他看来传媒公司的人才必须有创造力,思维方式不要受限制,需要那些能把想法变成现实的人,有创造力、开拓力,有胆量,有想象力。永远求“新”是报人的基本思维定势,报业集团的企业文化应处处体现创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