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计划和商业模式

商业计划和商业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计划和商业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计划和商业模式

商业计划和商业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术引进;引进模式;消化吸收机制

跨边界的技术转移过程是一个包括技术获得、解释、整合和使用的非常复杂和困难的过程。技术引进有多种模式,不同的技术引进模式遇到的挑战与成本、带来的机遇与收益也是不一样的。为了较全面、深入地把握上海市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的模式及现状,我们对30多家参与过或正在进行技术引进的企业进行了访谈研究,这里我们将重点选择其中5家目标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这五家公司为:卡斯克信号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上海豹驰春蕾胶辊有限公司、强生制药公司以及万向精工公司。本研究主要希望能够把握这些企业技术引进的模式及其消化吸收机制。

1 技术引进模式及消化吸收机制

技术引进模式是关系到技术引进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每次技术引进的时候特别对此关注,也是技术引进条款的实质性内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技术引进有多种模式,而不同技术引进模式的所导致的成本、风险和收益也是显著差异。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技术引进模式一般包括组建合资企业(新设立/在原厂地基础上组建)、战略性收购M&A(部分收购/全部收购)、联合开发、技术许可、窗口模式、产品和智力引进等具体模式。而这些技术引进模式又可以从权益与控制权方面进行划分,分为权益模式(包括组建合资企业、窗口模式和战略收购)和非权益模式(合同协议和产品)。

不同的技术引进模式在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控制力、成本、风险和效果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见表1。

设立合资企业模式进行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运用最多的一种技术引进模式,这种模式的技术引进方和输出方关系最为紧密,由于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对技术引进带来好处:①降低了技术获得成本,不仅使技术许可的费用减少,而且由于输出方是合资企业的股东方,为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对合资企业从输出方购买专用设备及材料避免了漫天要价的可能。②双方容易对加速技术转放达成默契,保证了技术转让的实施时间。③对技术转让的质量有较高的保证。由于技术输出方是股东方,最初参与合资企业管理的外方代表一般是技术专家,负责监督技术转让的实施,这就对技术转让的质量控制很有好处。④涉及的技术一般是成长技术,有较大的产品市场,因此能迅速提高国内企业涉及的该产品技术水平和工艺制造水平。⑤由于合资企业与技术输出方的关系较为紧密。有利于缩短合资企业与国外母公司的技术更新时间差,较快地享受到技术革新带来的好处,使国内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同步发展。但这种方式的也有其显著的不足之处,比如容易造成对输出方技术上的依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外方利用合资企业购买母公司的高价材料,阻挠材料国产化过程,中国市场的利润被输出国外[1]。而新设立合资企业和在原厂地基础上组建合资企业的虽然同属于设立合资企业模式进行技术引进,但由于在先前的组织文化、管理理念以及其他具体管理实践、设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种种“核心刚性”(Core Rigidity)[2],使这两种技术引进模式下遇到的问题不同。

战略性兼并与收购(M&A)也是另外一种技术引进的重要模式(比如最近的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朗讯科技的战略合并),只不过这种模式在发展中国家企业运用的相对比较少,这主要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整体实力有关。不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企业自身综合实力的提高,这种技术引进模式将越来越多地被发展中国家企业运用。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获得技术快,但相应地所导致的成本和合并后因目标企业之间的融合所导致的风险都比较大。这种技术引进模式也分可为两种,即部分收购与全部收购[3]。一般来讲,部分收购的目标更加明确,但往往会导致因此而产生的“系统”缺失问题。而全部收购,虽然不太会面临部分收购的这个问题,但却要因此付出高出许多的收购成本。

窗口模式是指直接在技术聚集地或产业带设立研发机构,并积极雇佣当地人才和信息来进行产品研发。这种模式通过在国外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可以获得较为畅通的技术信息网络,可以获得世界最新的科技动态[1]。但同时在管理这些“海外”机构时候却面临不少问题,特别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比如“文化智力”障碍)。

产品模式是最初级的技术引进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运用的比较多。这种模式严格意义上讲不叫技术引进,因为交易过程中不会专门讨论技术引进问题,只是通过对产品和设备的和销售,解剖产品和设备以获得有关技术信息。这种模式虽然成本相对低廉,但技术信息和质量也比较稀少,而且往往对技术的消化和吸收需要长时间来进行,对技术引进方的吸收能力有特别要求[4]。

技术许可这种模式也是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技术引进方式,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对中小规模的国外技术输出方更愿意采取,以减少风险和投资,保证既得收益。对引进方可以增强对各种技术转让伙伴的适应能力,独享项目引进成功后的市场利润,对扩大产品的国产化有更大的自。但这种模式也由于交流渠道不畅通、对对方的情况缺乏基本的了解、对方易抬高专用设备价格,或有意拖延材料清单的提供以及很难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获得独占许可等问题使技术引进过程受挫。联合开发可以为参与联合开发的各方通过知识共享和资源相互协助带来好处,共生多赢。但却由于这种技术引进模式属于比较懒散性合作方式的,因此导致诸如知识产权问题、利益分配问题和核心技术归属和保密问题不可避免。智力引进模式是直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进行人才的引进来实现技术引进,这种方式应该说也属于速度比较快的一种技术引进模式。但面临的诸如人才道德风险等问题使这种模式也有不少争议。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许多管理学和社会学研究者们所采用。案例研究有多种具体操作类型,本文根据Yin(2003)[5],采用的是多案例研究方法。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在国内目前采用大样本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并不是很容易可以进行,国内企业管理实践界与管理研究界之间存在着沟通与信任上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从研究方法的本身来说,案例研究更加适合于研究一些没有刻意去限制一些行为假设

事件前提下,而是通过关注当前事件的剖析,来探讨一些“为什么”和“怎么样”之类的问题[5]。而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正好适合运用此方法来进行研究。

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有三个来源:深度访谈、现场观察和文件及文献等二手资料参考等(其中上海豹驰春蕾胶辊有限公司的数据和信息主要是通过二手文献和资料获得,其他四家典型企业的数据与信息主要是通过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获得)。每次进行访谈的时候我们都至少有两个具有丰富访谈经验的人参与,平均每次访谈都持续1.5个小时以上。在对万向精工公司访谈时,我们访谈了5个相关经理人员并进行了企业制造车间现场参观,因此我们在这家企业一共进行了3天访谈。虽然我们较长时间的访谈有助于我们深入和全面地了解相关信息,我们仍然还是希望通过多种信息渠道来获得信息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因此我们除了依赖访谈内容之外,我们还通过公司有关的文件(比如有关项目总结报告、公司有关制度和政策文件等)。企业现场参观和观察也有助于帮助我们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了解。

2.2 样本介绍

我们对5家企业的10个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深度的半结构化面谈,其中有1家中外合作企业,4家中外合资企业,有2个是被外资企业绝对控制的(51%以上的股份是外资企业所持有),1个是中外企业对等控制(各50%)。而且这5家企业分别来自汽车制造、电子和信息技术、医药、印刷设备制造等行业,既有高科技行业也有传统制造行业,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差异影响。而且这些公司所拥有的人员规模从210人到1400人不等。这5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时间从7年到20年不同,平均在中国经营的时间为11.2年。这些外资企业主要来自法国(2家)、美国(2家)、日本(1家)。接受我们访谈的对象主要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研究与开发部经理、营销经理等)。一般来说,公司里的高层管理人员所提供的信息比较全面和可靠,而且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基本上反应了公司当前情况以及未来战略走向,这也是当前国际范围内普遍采用的一个标准。另外,为了提高访谈信息的真实性和外部效度,我们还采用多渠道获取信息方式来弥补,比如我们通过公司的一些相关成文文件或公司网站来获取一些二手信息。

3 内容分析

为了保证不同企业访谈信息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我们设计了访谈提纲,每次访谈,基本上在这个提纲基础上进行提问和记录。根据Yin(2003),我们对每次访谈收集回来的数据都按照同样的格式进行整理,以便提高后续内容分析的可靠性。

由于我们访谈的内容在许多企业看来都比较“敏感”,因此在谈话时候大部分都拒绝让我们进行录音,只有2家企业允许我们访谈的时候进行录音,因此我们对访谈问题相关信息的了解主要是依赖我们访谈时候的记录。每次访谈结束后,根据Yin(2003)的“24小时规则”在当天对访谈记录和录音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处理,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便于以后编码处理[5]。

对整理后的原始数据根据研究构思进行编码。本研究主要是想把握近几年来这些企业技术引进方式和主要内容、引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因素以及为了改善和提高技术引进效果,公司主要采取的管理策略(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根据研究框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提高案例分析的内部效度,而采用多案例设计和分析方法则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5]。

3.1 技术引进模式

可供选择的技术引进模式有很多,不同模式都有其相对的优势与劣势,因此实际技术引进过程中也往往是将这几种技术引进模式交叉使用,也就是说对一种技术的引进可以有不同种技术引进模式,当然会以某一种模式为主要模式。

具体到我们被调查的5家企业来说,技术引进主要方式有:①在签订技术转让协议的情况下,完全从国外获得某个产品设计的图纸、源代码或配方;②共同合作研究发展新技术,共享全球的信息资源;③派企业有关人员到国外公司总部进行针对某个项目或某个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④技术引进企业仅仅充当国外公司的产品销售中心,不进行技术研究,仅仅将企业作为整个产品链上的一个全球品牌推介站点,同时负责从中国收集有关中国市场动态的有关信息,反馈给国外公司。

3.2 技术消化吸收机制

为了改善技术引进效果,技术引进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对引进过来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整合运用。引进过来的技术,必须要考虑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而且有时一些内隐性程度非常高的技术,只有通过亲自经历的方式才能真正获得。为此,跨国技术转移过程别强调多方面的整合与沟通。我们访谈中发现为了提高技术转移的有效性,技术引进企业通常会主动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技术接受方与技术输出方之间保持经常性沟通与联系、技术接受方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以及技术接受方与其他战略相关方,诸如客户、原材料供应商和研究机构保持互动,以最终提高技术转移效果。我们将技术接受方与技术输出方之间以及与客户和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互动称为垂直整合,而将技术接受方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称为水平整合。

技术转移过程中的这种沟通和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进行的虚拟沟通。通过我们的访谈发现,虚拟交流模式和面对面的交流模式在技术转移中都在使用,只不过,由于虚拟模式的技术问题、成本问题等原因,很多时候,大家之间的沟通还是传统的电话或信件方式以及面对面的方式,而可视电视会议方式用得还比较少。同时,根据跨国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互动与沟通相关的制度安排,技术整合机制又可以分为正式整合(For-mal Integration)和非正式整合(Informal Integration)[6]。正式整合模式,一般是事先安排好,或计划好的,参见的人员一般也是定好的,而且进行讨论的主题以及发言人也是安排好。而非正式整合模式一般是随机的、当遇到特殊情况时需要沟通,马上就开始进行的,而且一般参与的人也比较少,很多时候是参与人之间建立在私人关系基础上的交流。

为此根据我们对5家企业技术引进的了解,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整合机制可以从三个维度,即整合水平、媒介方式和规范程度来进行分类,并勾画出如图1的技术整合机制类型图。

4 结论

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实现再创新是后起国家赶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个重要战略。然而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过程却是一个相当复杂和困难的过程,尤其是进行跨国技术引进的时候。为全面、深入地把握上海市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的现状,我们对30多家企业进行了访谈,并特别重点选择其中5家企业进行深度案例研究和内容分析。

通过对这5家企业研究,我们发现在这些被调查

的5家企业中,技术引进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在签订技术转让协议的情况下,完全从国外获得某个产品设计的图纸、源代码或配方;②共同合作研究发展新技术,共享全球的信息资源;③派企业有关人员到技术输出方总部进行针对某个项目或某个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④技术引进方仅仅充当国外技术输出方的产品销售中心,不进行技术研究,仅仅将企业作为整个产品链上的一个全球品牌推介站点,同时负责从中国收集有关中国市场动态的有关信息,反馈给国外公司。

而且访谈研究也发现,为提高技术跨国引进的效果,技术引进相关方(尤其是技术接受方)之间会根据具体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技术整合机制和安排。通常考虑的技术整合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一个是从整合的层次上,可以考虑进行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一个是从技术整合所借助的媒介出发,选择面对面的沟通或借助信息通讯技术进行的虚拟沟通(如电视电话会议和电子邮件等);还有一个方面是从技术整合组织本身的制度安排出发来看,可以分为正式整合和非正式整合模式。

参考文献

[1]桑赓陶,陆建萍.上海贝尔公司技术引进模式的研究

[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4):27―32.

[2]Leonard―Barton,D.Wellspring of Knowledge [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5.

[3]Cristina,LD.,Garcia―Canal,E.The choice between joint ventures and acquisitions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the role of partial acquisitions and accrued expe-rience[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4,46(1):39―58.

[4]Cohen,W.M.,Levinthal,D.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5]Yin,R.K.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third edition)[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2003.

[6]Zahra,S.A.,Nielsen,A.P.Sources of capabilities,inte-gration and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2):377―398.

商业计划和商业模式范文第2篇

投资机构说

投资机构需要优秀商业计划

对于想要获得融资的企业来说,提交一份优秀的投资计划书,能让投资人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企业,发现企业的潜在价值。

项目概况和行业背景

“首先要介绍项目概况。”中房渤海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投资部总经理赵方方说,具体到做得怎样,要分两方面阐述,“首先要介绍自己的绝对业绩,包括业务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和过去三年的增长率。另外是相对业绩,就是行业内的排名。如果是细分行业当中的前三名,融资相对容易;第二方面是行业背景。要介绍行业整体规模怎样,发展前景多大、产业链内部又有哪些企业。尤其要提到公司在产业链上的位置。”

商业模式和财务数据

在赵方方看来,商业计划中最核心的是商业模式。“这部分是要向投资人说明白,你如何赚钱。项目最终以盈利为先导,不一定要提商业模式有多新。另外,管理团队和财务数据也是核心要素。对文创企业来讲,更要注重经营团队的建设,我们希望看到企业有变现能力。”

竞争对手和融资方案

“很多企业觉得在商业计划中只介绍自己的情况就够了,其实不然。”赵方方说,投资机构往往很看重计划书中的竞争分析,“因为投资机构不是单纯投资一个企业,而是投资这个行业中的企业。最后是融资方案,要有融资金额、用途、转让股份比例。很多企业会忽视融资金额的用途。”

商业计划需要避免N个误区

是否能够通过项目盈利,是投资机构最关注的问题,而许多文创企业往往避重就轻。

误区一:谈理想不谈现实

“很多商业计划书看起来太理想化。究竟这个模式能否赚钱,赚多少钱,都没有涉及。”赵方方表示,即使是很有知名度的企业,也不能缺少关于如何盈利的描述,“我最近接触到一个在动漫产业中非常知名的企业,但提供的资料中没有关于如何赚钱的叙述,只是说自己的品牌意义有多好、形象有多好,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化创意本身不等于文化创意企业,既然是企业,就要讲盈利,要有一定的金融数据支撑。”

误区二:只递交产品资料

企业的销售客户,关注的是产品,而投资机构则关注运营。许多企业经常会递交类似“产品手册”的资料,让投资机构摸不着头脑,“既然投资机构来投资,成为公司的股东,就等于合伙做生意,需要向合作伙伴解释业务。”

误区三:融资越多越好

很多企业的商业计划书中缺少具体的融资用途,或者说融资用途不明确。“我们去年年底接触了一个做动画制作的项目,他们的动画片刚刚做了20多集,但他们要融资1亿,对于这1个亿要用于哪些工作,他们还没想好。”赵方方说,很多企业有这样的误解,觉得融资金额越多越好,钱到位再说,“从长远看,在目前盈利基础上,融的钱越多,意味着出让的股权比例越大。作为一个企业,不会只融第一轮就上市,可能还有第二轮、第三轮。如果都坚持大额融资,会导致控股权发生变化,创始人团队失去对公司的控制。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投资机构也不愿意看到。”

误区四:过高地预测未来

赵方方建议,企业在撰写商业计划时,避免好高骛远,过高预测未来业绩。“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希望签署对口协议或股权协议?因为他们无法说服项目方将未来预测做得现实些。”

文创企业说

投资双方起点上有不同需求

商业计划和商业模式范文第3篇

一、背景

(一)外部压力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创业企业面临生存困境。截止2011年底,长沙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共计8965家,提供了城乡75%以上的就业岗位。但在残酷的创业历程中,创业者需要面对融资难、成本上升、资源匮乏、心态疲倦等难题。

(二)响应号召

国务院提出“将创业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工信部指出“帮助和关心创业企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长沙市政府设立了创业富民引导资金,建立市、区县、创业基地三级工作体系。

(三)内部动力

以前政府往往采取“项目申报,专家评审,直接给钱”的扶持方式,存在“跑项目者得,不跑项目者不得”的现象,使得政府有限的资金没有花在“刀刃”上,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政府如何变“相马”为“赛马”?如何创新创业富民资金的使用方式?

二、意义

(一)营造乐在创业氛围

创业企业构成中国企业的“毛细血管”。它们规模虽小,但数量众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增加就业、促进增长、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沙市通过 “与创业同行”小微工业企业创业扶持专项行动,让广大创业企业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心,既有展示的平台,也有培训的机会,更有资本的亲睐。

(二)嫁接创业外部资源

项目和团队是创业企业的“任督二脉”,如果能够帮助创业企业打通它们,融资问题就不再“难于上青天”。长沙市的“创业同行”活动旨在整合专家力量,辅导创业企业聚焦项目的比较优势,厘清商业模式,提升创业团队转化技术优势为市场优势的经营能力,激活其自身的造血能力,让银行和风投对创业企业从“心动到行动”。

(三)探索创业服务模式

以往的帮扶政策中,偏于提供硬件支持,如资金、场地、税务减免,长沙市以软硬件 结合的形式,以有形的手(政府)和无形的手(市场)相结合,是对国家进一步支持创业企业发展号召的一次实践,从单纯物质条件的支持,到创业精神和创业方法的全程扶持;从单一对口的服务,到全面系统的“创业服务工程”。以“政府引导+创业辅导+资本支持”的组合拳,解决融资难背后的问题。

三、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一)主要做法

1、激活创业激情

第一步:宣传发动。通过各区县园区的广泛发动,共有280家创业企业参加海选报名。第二步:创业分享。2012年8月17号,举行了“与创业同行”盛大启动仪式,与此同时开启第一期创业大讲堂——邀请创业导师讲授《成功创业》,现身说法,生动形象地讲述创业故事与创业心得。第三步:创业故事。要求所有创业者亲自撰写《创业历史回顾与展望》——从创业团队、创业项目、创业成功的案例与失败的故事、未来设想五个方面,进行回顾、反思与展望。第四步:面试筛选。根据《创业回顾与展望》和面试加权打分,专家团队对参与海选每一户企业从优点、不足和建议三个方面提交了书面报告,最后选出100家有成长潜力的企业。通过以上活动,初步唤醒了创业者内心的梦想,重拾豪迈的创业精神,点燃了创业激情。

2、梳理商业计划

聘请专家分别对消费品和工业品两个行业做了商业计划书的培训与辅导,帮助企业厘清外部市场机会与内部比较优势,让企业学会如何从成长性、创新性和可行性三个维度去展示企业优势,借助专业和系统的方法和工具编制商业计划书,引导企业从市场机会、商业模式、团队、财务计划和业绩证明思考商业计划的可行性,与此同时,财务专家做了如何填写征信资料的培训,并提供了征信报告模板,为创业企业对接外部资本奠定基础。

3、聚焦创业瓶颈

根据创业企业资源有限,问题很多的现状,“与创业同行”做了第二期创业大讲堂,请专家讲授《聚焦:突破创业瓶颈》,帮助创业企业学会从目标客户细分、产品价值定位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接着,企业团队编制商业计划书,在答辩过程中,通过专家面对面的辅导,帮助企业找到制约发展的瓶颈,并给出针对性建议。通过商业计划书的评审,挑选出符合政府扶持政策的前60家优质企业。

4、对接外部资本

在面试和答辩环节,组委会聘请了招商银行作为融资顾问,上海复星、兆富投资以及麓谷创投作为投资顾问,天鹅泵业、南方搏云和利洁生物作为创业导师。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深入剖析并向企业提出建议。融资顾问和投资顾问在提前参阅了企业提交的商业计划书,以及参与面试和答辩环节后,分别对有融资意愿和潜力的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沟通;在湖南宾馆,10家企业通过陈述商业计划书和答辩,与10多家银行和投资公司进行了融资路演,进一步强化了创业企业与金融资本对接的深度。

5、树立创业典范

通过竞争性的层层筛选,从280家企业中优选出了极具成长性和创新性的30家优秀企业和30家优胜企业。一是代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二是代表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三是代表拥有突破性技术创新且极具成长性的;四是代表商业模式创新的;五是代表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六是代表食品细分领域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的;七是代表汽车核心零部件替代进口的。根据综合排名结果选择12家优秀的创业榜样,集中3天对其如何对接创投路演活动进行个性化的重点培训与辅导,让创业企业真正掌握商业计划书PPT构思与设计的精华,同时提高创业者对商业计书的演讲能力和答辩能力。最后,优胜出5家在12月4号的总结表彰大会上进行了商业计划的最终呈现,100家创业企业参加了观摩和学习,从优秀创业代表身上获取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二)基本经验

1、“搭台唱戏”,提高创业融资率

创业企业处于生存期,大都是轻资产运营,没有土地和固定资产,也就是缺少银行所需要的抵押物,在他们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却是最难得到银行授信之时。以政府创业富民资金为引导,通过“一个基础”(征信)、“两个关键”(造血、输血)、“三个资本对接”(智力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五个步骤”(激活创业精神、厘清创业现状、聚焦商业模式、对接创业资本、成就创业英雄),让银行和投资公司深度参与到全过程中,通过咨询顾问的专业辅导,让创业企业学会在产品、技术、市场、客户、团队和业绩等方面展示其优势和潜力,从而提高了创业企业的融资成功率,银行和投资公司也通过这个平台降低了尽职调查成本和提高了服务效率。

2、“放水养鱼”,提高创业成活率

通过对入围100家创业企业的统计分析发现,创业企业是长沙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的力量。100家企业中有71家企业拥有专利,合计拥有专利数24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了40%。二是转型的力量。100家创业企业中80%的创业者具有多年的行业技术和市场背景,专注于产品研发或品牌营销。然而,创业初期的创业企业研发和市场投入都比较大,有效产出又有滞后性,“五难两高”的困境不能让创业者轻松上阵。如果政府能在税费、劳动力、土地、厂房等生产要素成本降低创业门槛,让创业企业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将有利于提高创业成活率。

3、“融智提能”,提高创业成长率

对融智、融资和融才都有强烈的需求,却无力支付专业服务所需的市场价格,他们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非常渴望。缺钱和缺人是创业企业的问题表象,“融资”和“融才”是创业企业的显性需求。通过对100家创业企业的近距离服务实践,我们发现,创业企业要成功突破“融资”和“融才”两大难题,“融智”是核心。只有通过专业智力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心贴心”和“面对面”的个性化深度服务,帮助创业企业聚焦有限资源,集中力量打造拳头产品,并力争在细分客户中建立市场“根据地”,在不断试错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理清商业模式,提升创业团队将产品转化为商品的生存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创业者与外部资金和优秀人才2大要素资源的“手牵手”,从而提高创业企业的成长率。

四、成效

(一)改变了创业观念

创业企业的关键是创业者,创业者的关键是永保创业精神。从179份充满激情的创业回顾与展望故事中,从与100多位优秀创业者“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中,感受到他们的迷茫与困惑,他们呼唤被关注,他们珍惜每次的培训和辅导,他们渴望外部资源的注入,他们的激情被点燃,做大做强的欲望被激发,正如康通电子刘雅浪总经理所说:“我们公司原来参与活动本没有很高的预期,只是想获得政府的扶持,但随着活动的深入,越来越感觉活动很实在,参与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一次提高,未来创业之路越来越清晰了,团队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了,专家的培训让我们提高了格局和境界,创业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实业报国;商业计划书不仅是写给投资者看的,更是写给自己用的。”九九矿安的刘淑芳说:“原来是为了赚钱,现在是如何能把事业干好。原来看的高度和战略格局考虑没有这么高,现在得到了提升。”

(二)理清了创业思路

创业企业的创业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创业者及时总结和提升,不断完善自身的商业模式。参与活动的创业企业在专家指导下,通过《成功创业》的培训、《创业回顾与展望》的写作、《征信表格》的填写、《商业计划书》编制、《聚焦:突破创业瓶颈》培训、创业团队第一次从专业角度系统梳理了企业的商业模式。透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95%的参与企业认为本次活动最大收获是:“在专家指导下,开阔了思路,找到了企业的核心优势,明晰了未来发展的思路。”海福莱公司的执行董事周耀非常兴奋地说:“与创业同行的每次活动,我都积极参加,专家们的培训非常实用、实战和实效,我们现在将营销模式调整为‘顶天立地’:顶天——开拓与品牌主机厂家配套的通天大路;立地——帮助省级做好县级分销,网络下沉,抢占终端,初战告捷,来势喜人。”

(三)对接了外部资源

通过专家对商业计划书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创业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对接成功率。组委会组织了招商银行、上海复星、兆富投资、麓谷创投等作为评委全程参与“与创业同行”活动。通过与投融资机构面对面的接触以及创业企业的真情表达,极大地提高了融资的成功率。招商银行已经把参与活动100家企业列入种子企业,其中31家企业列入2012年年度拟授信企业名单,在11月23日,招商银行与第一批8家企业进行集中授信签约;上海复星对银河科技和卫一生物等有投资意向,在11月份已派员做尽职调查,兆富投资和麓谷创投与25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洽谈;长沙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从12月份开始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公益性财务顾问服务。

(四)赢得了合作机会

通过“与创业同行”沙龙活动以及“与创业同行”QQ群,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碰撞出合作的火花。卫一生物和可滋泉已展开合作洽谈,康通电子与中工矿业及九九矿安达成了合作意向,中技环保与飞扬机电已经开始合作。对此,卫一生物刘喜荣深有感触地说:“从纯天然化妆品入手,以植物提取物为原料,与可滋泉合作打造纯天然化妆品品牌,为湖南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五)感受了政府关心

商业计划和商业模式范文第4篇

《产品改变世界:Siri如何成功创造千亿市场》是硅谷顶级投资人亨利・克雷歇尔和诺曼・威纳尔斯基合作完成的,前者在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巨头华平投资集团担任高级合伙人兼执行董事超过30年,后者是斯坦福研究员风险投资集团总裁、Siri公司创始人和董事会成员。

这本书的一大特征就是叙述格外简练,其庞杂的内容包括如何搭建创业框架、如何找到创新创业的市场机遇、如何组建创业团队、怎样撰写商业计划书、选择投资人的方式、创业公司常见的致命错误、创业公司做大后的几种战略选择、如何确保创新创业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等。如果这本书交给一个创新学科的教授来写,至少也得是超过500页的大部头。而很多创业家、企业家撰写的创业指南,如果要涵盖上述内容,篇幅肯定也短不了。

亨利・克雷歇尔和诺曼・威纳尔斯基是硅谷顶级投资人,见证了这几十年来硅谷互联网革命兴起的波澜,如果他俩把这本书写成炫耀人脉和辉煌往事的流水账,其实也蛮正常的,但值得肯定的是,《产品改变世界:Siri如何成功创造千亿市场》这本书没有那样做,整本书的体系结构清晰,不仅没有太多的自我炫耀内容,而且跟其他商业尤其是创新创业主题的图书也不一样,没有去重复引述人皆共知的商业案例。这其实就是一本接近于商业计划书的,由“干货”拼接而成的创新创业指南。

创新创业要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两人给出的建议是:应当综合4个要素:抓住具有快速增长潜力的巨大市场机会、组建执行力强的优秀团队、构建能够赢得竞争的差异化技术或商务解决方案,提出能够清晰阐释公司价值、战略和计划,并能吸引所需资本的价值主张和商业计划。

什么叫做“抓住具有快速增长潜力的巨大市场机会”?作者给予了非常形象的说明,“风投寻找的公司应该像‘止痛药’,而不是维生素”,也就是说,能够对于用户的需求起到雪中送炭效果,用户愿意买单,最好还能形成使用惯性的,而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保健品。用户痛点(买单理由)通常包括,节省时间、节约金钱、简化任务、感受愉悦、享受娱乐、创造收入、便于分享和协作,以及满足虚荣心。

具有快速增长潜力,能够给细分领域乃至整个行业带来巨大转型、革命性影响的重要触发点,目前至少存在5类:第一,政府新规章创造新市场。例如,政府主管部门、立法机关要求执行新的产品环保标准、金融监管要求,一些情况下,这些要求会彻底地打破现有生态系统,危及现有企业利益,当然这也是十分难得的创新启动契机;第二,市场趋势和技术趋势实现统一。市场趋势和技术趋势并不总是合拍,就像人工智能研究在过去几十年里就至少兴起过两三次,但到了最近几年才实现了技术上的相对成熟,市场信心和耐心也有了提升;第三,新技术平台为产品和服务创造新机会。中国用户和企业不难理解这一点,因为微信(腾讯)、阿里巴巴平台就已经较为彻底地重塑了商务领域;第四,新的技术平台取代现有产品和服务。银行业等金融行业企业对此恐怕有最最直观的心得,因为它们的业务最近一些年受到了移动支付的强力挑战;第五,新的国际市场创造出各种机遇。

组建执行力强的优秀团队,首先要定义清楚执行力。执行力需要以效率(速度)为基础,硅谷技术巨头在其创业初期就没有缓慢行动的个例,事实上,新的技术或商业模式机会,往往会被很多创新创业个体、群体同时期发现,只有那种能够最快行动起来,还能做对基本事项的人,能够最高效率⒒会变成商机。另一方面,执行力也不仅仅等同于“快”,而是要以正确方式在正确事项上体现效率,书中谈到了选址的重要性,例如这将决定构建的商业生态的形态和质量,决定与未来雇员、客户、董事会成员和投资人的距离,决定租期及租金成本等问题;又如,财务管理要确保实现精益原则;再如,要尽快找到“种子客户”,尽快实现早期营收,而不能轻信用户调查中宣称的会为你的产品买单;还有,还清楚的盘查利益链条的质量。

书中还专门就组建创业团队,明确创始人和CEO职责、明晰团队分工、培养团队及公司道德文化、在公司发展进程中建设、调整团队等环节的操作要求进行了讲解。值得一提的是,亨利・克雷歇尔和诺曼・威纳尔斯基强调的培养道德文化,因为这将决定创业公司起步阶段能否避开那些由内部人或重要合作伙伴造成的可能毁掉公司的致命问题。

商业计划和商业模式范文第5篇

C: 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投资风险、战略风险、市场风险等,你觉得对于企业来说,哪一项是最重要的?

H: 每个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风险组合,但最大的风险往往是你不理解你将会面临的风险,换句话说,就是你不知道你的风险在哪里。英国金融服务局的Paul Sharma先生曾领导过一项关于保险公司风险构成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的问题来自于企业管理层决策失误,这说明公司高管对风险认知的缺乏,另外,就是对于一些不确定的可能性眼光狭隘,人们倾向于认为风险往往会以它曾经发生的方式发生,但有时候并非如此。有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确实存在,企业需要大胆设想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C: 那么,企业如何才能预知自己的风险隐藏在哪里?

H: 首先需要从了解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开始,然后需要对企业自身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偿债能力有清楚的认识。事实上,很多年前,金融服务机构和企业各方等已经开发了一些工具去帮助企业建立不同的风险模型,精算师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为了全面考虑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企业必须要有探索性的思维精神和想象力。既需要以历史眼光来分析企业将会面临的压力,又要设想一些未来的情景,问一些“如果……那么……”的问题。比如“如果人民的平均寿命变长了,保险公司该怎么办?”、“如果信贷利差出现问题,企业要怎么办?”等等。首先把可能的风险都列出来,研究这些风险,再用一些精算知识建立相应的模型去应对。现在英国非常流行的一种情景分析,我们称之为“反向压力测试”,就是问一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的商业模式不再可行的问题。

C: 相比十年前或者更早一点,你觉得企业面临的风险有哪些变化?应该如何做好风险管理?

H: 十年前,企业更多关注的是股市风险,现在随着信贷危机的蔓延,企业会更多地关注信用风险,以及对手方失败风险。另外两个风险不是财务方面的,但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一个是信誉风险,另一个是传染风险,因为全球化把不同地方的市场连结成了一个整体。风险管理确实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做出相应的商业计划的一个重要依据。虽然我们常说高风险才能带来高收益,但我觉得也不能过于激进。企业对风险的管理可以遵循这样一个流程:风险监管,定期的压力测试,递交报告给管理层,如有必要,修改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