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教育的优劣

传统教育的优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教育的优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教育的优劣

传统教育的优劣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金融业创新的需要,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已经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先后经历了从网上银行到第三方支付和P2P网络借贷再到大数据金融和第三方支付理财的发展历程。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例如客户信息安全问题监,管缺乏问题,来自黑客攻击的威胁等等。由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依托于互联网,所以信息安全问题不可避免存在。其次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迅速,导致缺乏监管体系,目前基本处于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将就通过对比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发掘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解决方案。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点

(一)平民化

传统金融机构对于参与金融活动的客户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以为了以可能的以较小的成本成交更多的交易额。互联网金融大大降低了金融的门槛,提供给每个人参与金融活动的机会。以余额宝为例,每一分钱都可以进行投资,随时随地进行投资,随时体现;还有阿里小贷、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蚂蚁借呗等多种多样金融产品。这些互联网金融时代产生的金融产品使得不懂理财知识的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进行理财活动,使得那些无法从传统金融模式中取得资金来源的小微型企业取得小额贷款成为可能,使得超前消费成为了一种简单易行、基本上人人可以享用的消费方式等等。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提供给了每个人、每个企业更公平的机会去享受更多金融服务的机会。

(二)便捷性

由于互联网金融基于互联网产生,绝大部分业务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只要有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业务办理。这打破了传统银行只有在营业厅营业时间才可以办理大部分业务的缺点,使得时间、地域不再限制金融活动的发生;而且互联网金融模式使得排队等待成为过去,极大地节省了客户的时间,优化了客户体验。对于当今这个市场变化迅速的市场,每个企业都需要与时间进行赛跑,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方便了相关企业办理金融业务,降低了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

(三)成本低

传统金融模式由于机构的复杂性、业务人员庞大,所以企业成本较高。而互联网金融基于网络进行业务办理,利用电脑处理大部分的业务,不需要遍及各地的营业厅,也不需要大量的业务人员,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只需要向消费者收取少量的服务费便可以维持公司的运营,实现盈利。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办理费用低,且服务方便快捷,这有利于吸引消费者进行金融活动,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缺点

(一)依托于网络,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金融业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业倘若出现问题,将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冲击,所以金融业的安全是极其重要的。目前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完善,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的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和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等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健全。互联网金融基于网络,不完善、不健全的信息以及通信系统不可避免会受到来自网络上的种种危险。且我国互联网金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系统,所以容易受到来自产品提供商的制约,且所提品的安全性也有可能存在问题,最终有可能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将会使得违约成本较低,且不利于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管理。

(二)监管缺乏

现阶段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沿袭传统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可避免存在监管体系的不完善。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督管理并没有跟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节奏,监管体系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范围模糊、责任划分机制不完善等。由此出现了部分网络融资平台的圈钱跑路行为、许多P2P网络借贷平台疯狂发展及不断倒闭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风险和负面影响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会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已成为不可以再忽视的问题。

四、研究启示

我国必须加快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管理,以此来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效率。对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一定要与传统金融模式区分开来,制定适合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体系,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给予互联网金融机构更多的自,让他们去充分利用互联网具有的优势提升其核心业务,创造更多的价值。

为降低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及信用体系,建立较高的技术标准与安全标准,注重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相关技术等;加快推行网络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制度,加强注册等级管理,完善金融信用评价体系等等。

政府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支持与帮助,引导他们健康发展。通过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模式、丰富其服务内容,对与那些业务交叉冲突的内容进行整合,对于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进行取缔,对于发展状况良好、前景广阔的企业给予扶持等,以此最大程度保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健康良性运转,避免因为互联网金融出现较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杰.传统银行的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金融融合之道[J].北京金融评论,2014(04).

[2]陈一稀, 魏博文.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小微融资的比较研究[J].新金融,2015(02).

[3]孙杰,贺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财经科学,2015(01).

传统教育的优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定位教育 分众教育 可持续发展

教育观念是一个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教育观念经历了由“教授”到“教学”再到“全面发展教育”等的变迁过程。经历变迁的现代教育兼具以下四个特征:注重基本技能;强调合作学习;强调学科交叉;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及决策能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的现代教育事业空前蓬勃发展,教育学这个概念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它的研究和应用范围更加广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学会生存》里说到:“教育学过去一度是一种艺术——教学艺术,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总趋势是分化与拓展,以及教育学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1、多元化与拓展中的现代教育学

随着教育学的分化与拓展,20世纪有关教育的研究和知识,逐渐形成了一个学科群,统称为教育学科。教育学的分化和拓展,展示了教育研究的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可以使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丰富、更接近全面。

2、价值多元化格局中的教育学

在20世纪初,教育学已出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格局。在这个多元化格局中,特别要指出的是以为指导的教育理论的崛起和发展。

随着网络和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带来的科技发展,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同时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传统教育在观念、手段、内容上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将中国的传统教育带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处在新世纪、新时期,知识经济的影响,多元文化的来临,都使得教育越来越突出其个性化成分,个性化教育的观念日趋形成。定位教育和分众教育就是在教育的世纪变革的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

一、定位教育带动可持续发展教育

所谓定位是指确定的位置。最初用在机械制作上,是对工件进行加工或测量时,使之取得正确位置的过程,其后定位在教育系统中已被推广使用,并受到高度的重视。但不应仅如此,无论是每个时期,每个阶段整个国民教育,还是区域性教育,某专门学科和行业内的教育,学校办学,每个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终身教育,都需要有比较明确的定位。

细分受众,确定自己的定位目标,针对不同的受众展开不同的宣传,已成为当今媒体在竞争中获胜的必然途径,媒体宣传的分众化趋势也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走向。国内外有许多报刊和其他媒体在分众化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成功经验。

定位教育属于每一个人,它包括终身学习、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从早期教育到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高等教育等。定位教育代表了教育的新远景——帮助所有年龄段的人更好地理解,威胁人类未来的因素如贫困、浪费性消费、农村衰退、人口增长、健康、冲突和人权暴力等,都是复杂且互相交织的问题。教育新远景强调,通过整体的、跨学科的途径解决人类所面临着的严重的生存挑战,这就要求重新定位教育,使所有人都以一种整合性的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创造性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定位教育的特征:

跨学科和整体性:将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渗透在整体课程中,而不是单独开设一门科目;

价值导向性:人们共有的价值观和原则是支持定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而就需要澄清、论证和应用蕴涵于其中的这些价值观;

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由此在定位教育过程中产生面对困境和挑战的自信心;

方法的多样性: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与决策:学习者参与到如何学习的决策中;

适用性:所提供的学习内容一定要渗透到日常个人和职业生活中;

地方性:应当注意到地方性问题的全球性,同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念用不同的地方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述与宣传。

定位教育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的教育机构,比如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广泛开展与中小学、职业技术教育、科技馆/科普教育中心、中小型公司、非政府组织、各级政府的合作,为地区、国家和国际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分众教育即将引领教育潮流

作为近年来海外的新兴事物,分众教育传入中国的历史很短,经验问题作为其发展的未知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分众教育的发展必然会遵循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最终成为教育界的潮流趋势。

“分众”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词汇,由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首次提出,此后立即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直到现在都成为营销学上最有冲击力的观念革新。分众的概念一经诞生便顺利运用在市场营销领域,旋即产生了分众营销,就是在最恰当的地点,用最精确、最经济的方式把产品卖给最需要的目标消费者。

分众教育,分众就是区分受众,分众教育就是要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和定义,这个族群恰好是应该接受教育的最适合的人群。在针对性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把教育信息及服务有针对性地传授给指定“受众群”的一种教育模式。分众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面向一个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族群,而这个族群恰恰是文化层次高,寻求新教育的受众群。内容包括分众教育的社会背景、分众教育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传统教育与分众教育关系的处理这四个方面。分众化是传统教育在分众时代覆盖大众的手段,传统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审慎把握好分众化的度。通过分众教育,能让针对性的教育最精准和有效地击中目标受众,并因此来达到分众教育的最终目标。

21世纪,因特网、地球村、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等,已经不只是一些字眼,而是我们可以真实触摸与感受到的社会现实。时代给教育学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教育学将面临发展道路上的抉择。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寻一个均衡点?这是新时代的教育学所面临的大问题。阶层的划分由此带来这几年中国市场的最大改变是市场细分化,产品细分化,由此带来了教育的细分化趋势。分众教育的方式正是把目光瞄准了传统教育所不能充分覆盖的所有人群,把自己的定位细分化、全面化的教育。

万事优劣皆相对,分众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方式,固然有其优势,但是另一方面,教育效果和其取向性面临了更大的风险,因为一旦受众选择出现了偏差,可能就导致整个教育计划的满盘皆输。我国现阶段分众教育的几种顽疾:

第一,分众教育的经验浅薄。因为分众教育是新兴的教育方式,从经验角度分析,它不如传统教育的发展历史长,对于受众来说还是一个新兴事物,所以它的教育效果究竟如何尚待观望。

第二,最缺乏科学的教育效果研究。科学权威的研究是企业制定营销计划的重要借鉴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加大调研和研究的力度,更好的取长补短,是分众媒体遇到的另一个瓶颈。

第三,信息不对称,流通不畅。目前涉足分众媒体业务的公司和广告公司相对较少,而且并不广为人知,这为企业与分众媒体进行接触,制定分众媒体广告策略设置了障碍。

第四,缺乏完善的社会和法律保障。传统教育由于高度的集中性和统一性,注定了其天然的垄断性。而分众教育就不一样了,整体呈现高度分散性,只要具备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就可以开发出“全新”的教育。众多的教育机构,市场的不规范,使得分众教育亟需完善的法律法规。

三、未来之路——定位教育牵手分众教育成为主导

未来的教育资源的应该是开发各种教育资源的优点,整合用之。定位教育与分众教育应该是互补的关系,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定位教育尤其是其中的义务教育,是塑造教育品牌的绝佳途径,同时也是迅速提升产品销量的利器。以液态奶、油行业的佼佼者蒙牛、统一为例,正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中央电视台这一优质的大众传播媒介平台投放广告,使得他们在与同行业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迅速提升品牌价值,同时产品销量呈几何级增长,而这种作用是任何一种分众媒介都望尘莫及的。

传统教育的优劣范文第3篇

一. 正确认识“创新”的本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不少教育者眼中,“创新”是与班级管理无关的,只是和教学有点关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它一方面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导致根本不会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这种创新和独创表现为他们自己提出某一问题,并想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对于中等教育来说,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明确以上认识,教育者就应适当调整班级管理思路,在管理措施上予以正确的导向,这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二、班级管理理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在社会需求和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班级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使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着重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使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自始至终都在教育者的事先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以行动的整齐划一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学生如练兵场上的战士,时刻等待着命令。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是否听话及“执行命令”的快速程度和准确程度。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针对教育对象起点、基础的不同,要求也不同,评价机制迥异。创新教育着重个人对过去的超越,关注的是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有无得到发挥,人文精神是否确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以塑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无得到培养等。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与传统教育有着较大差异的崭新的教育。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创新教育的理念、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指导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行为,落实创新教育。

三、遵循基本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创新教育的实施

对教育而言,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创新 。因此我们切不可操之过急,应该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逐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学过程 一样,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也是主体,我们就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最终目的这一教育目标。就是要一切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选择设计的。还要让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

(二)积极创设创新氛围 。创新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合作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平等民主的作风,以平等、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心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和新方法处理问题,善于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临界”状态。

传统教育的优劣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渗透方法

时代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积极地开拓高校思想政治的创新之路,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创新是改革的根本,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以原有的制度为基础,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手法和教育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创新教育体系,让学生充分地继承和发扬创新精神,开拓教育新局面。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路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继承,是顺应新时期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从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育主体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创新。以下是两种角度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体现。

1.创新之法

传统的教育体制固然有其需要完善之处,但对其精华部分的继承是奠定创新之路的基础,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思考,为完善更好的教育体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继承传统教育理念的同时,对创新之路的自主发展也不容忽视。我们要建立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它独有的完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对时代的飞速发展。

2.创新之路

要由传统的思想政治体系逐渐转变成为现代化的、拥有完备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法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之路。传统向现代的不断趋于成熟的改变使得教育体系得到飞速的发展。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环境

学生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体,诸多的自身问题阻碍创新之路的发展。譬如不够完善的思想体系、不够成熟的是非观念等,都对创新之路的发展提出要求。而且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学生越来越缺乏身体和心理上的锻炼,这对创新之路的实践性提出极大的考验。我国正处速发展的时期,各方面都在进行改革完善。在此环境下,社会的发展致使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而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不仅联系着学生的思想教育发展,而且联系着社会的发展。它受到的社会方面的影响对其教育理念的构成和教育方法的创新都有极大的影响。传统的教育体制存在诸多的弊端,这些弊端会限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两大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创造,将更全面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路奠定基础。

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法

1.完善创新之路的实践性

(1)对于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歧视问题,有关部门应该给予极大的重视。通过严格的巡查制度、缜密的制度规范和适当的奖惩措施杜绝歧视问题的出现。比如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对于学生外在身体条件的歧视、对学生所在地区的歧视等都属于有关部门的管辖范围。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文件,保障就业者的合法权益,树立就业者正确的价值观,保障社会价值观体系的正常发展。

(2)在就业制度完善的同时,对于大学生创业制度的完善也不容忽视。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力量来源之一,是实现大学生梦想的重要道路。大学生创业制度的完善不仅要依靠相关法令的提出,更要求社会对这些政策发挥实行力。以相关法令为基础,社会作为法令的执行者,共同为大学生创业合适的创业环境。

(3)完善大学生的就业制度,摒除不良的就业风气。对于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公正待遇,要及时发现并进行阻止和处罚。坚决保证就业制度的公正性,为学生的健康的思想发展铺平道路。同时要积极地做好学生择业就业的指导工作,让学生少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完善创新的理论基础

创新的理论完善要从传统教育理念出发,克服传统教学制度的弊端,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开创出顺应学生发展、适应教育体制发展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创新之路。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想工作的积极性。一方面学校应注意学生性格及才能多样性方面的发展,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掘自身的优缺点,注意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优劣应引起学校的重视。要以客观的态度、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引导引领每个学生走入思想的神圣殿堂,并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另外,还要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老师、意见箱等方面的交流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

(2)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满足学生在成才之路上的合理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并主动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配合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积极做好学生思想上的指引工作,为大学生优秀成长道路的开拓创建坚实的思想理论体系。

四、结语

大学思想政治的创新之路不仅是培养更优秀的社会人才的需求,更是时展的强烈需要。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道德依据,而正确的道德观的培养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道路的支持。我们应克服传统教育弊端,开创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覃好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大学校园文化的跃升与创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传统教育的优劣范文第5篇

一、目前的现状

目前,农村小学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传统的练习,倡导“自炼成钢”,“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片面强调多练、苦练。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记、背、练上。上午的作业中午赶,下午的作业放晚学赶,大大超过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六小时的规定,有时还挑灯练至深夜,造成学生视力严重受损,不少同学读小学就戴上了近视眼镜。有部分学生头天没有完成作业不敢进校,在上学路上,校门口附近或教室外走廊上随处可见有不少同学蹲身匆忙赶抄作业,坐姿极不规范,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长发育。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学生便有繁多的作业任务,返校或新学期凭作业完成情况方可报名,不少同学临近开校而未完成作业只好昼夜加班赶做,苦不堪言,有的家长因不忍心看到自已的孩子痛苦流泪而帮其代赶作业。成绩差的同学因不堪负重只好辍学,过重的学习负担给小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产生的根源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受制于传统的教育观念

由于传统教育源远流长,在我国教育阵地根深蒂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把教学结果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上,因而形成了教师的硬“灌”,学生的死“练”,给学生增加了作业练习的负荷。

2.教材编排不够科学、合理

我国现行教育仍实行材、统一大纲,使得各地各校因材施教难以推行,办学特色难以体现。小学数学教材大篇幅都是“练一练”、“习题”、“复习题”、“总复习”。枯燥、单一的作业把学生导入了机械、重复的练习之中。

3.评价体系不够科学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育内部业务管理部门出台的教育评价方案缺陷较多,结构欠合理,指挥棒仍围绕单元的教学质量转,使学校管理工作,教学工作无法从“以质量”为重点的评估中解放出来。

4.教师自身的原因

①认识方面。普遍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只要学生学好了书本知识,基本功扎实,教师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②素质方面。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较弱,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大部分村小教师是八一年前参加工作的民办教师,文化程度不高,教法陈旧,课堂教学采取以我为中心,强行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作业量大,并且大部分是留在课外完成。

5.崇拜经验主义

从教多年的教师往往被视为教学“骨干”,多数都担任高年级或毕业班教学工作,经常被安排做如何抓教学质量的经验介绍。这部分教师题型积累较多,资料储存丰富。练习题随手可拈,每到备战期末考试,一套又一套的综合训练题让学做得苦不堪言,以机械的训练达到牢固掌握知识,最终考出好成绩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局限性,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以考分定优劣。学生在分数这根杠杆的衡量下,为了获得更好的名次,不得不花大力气,勤学苦练。

三、减负的措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当前义务阶段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是新形势下教育的一场革命,是真正实现高层次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关键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

(2)让新《数学课程标准》渗透教学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