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空航天概论论文

航空航天概论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航空航天概论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航空航天概论论文

航空航天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一、我国航空法学职业化实践教育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发展的过程中,民航产业的做大做强,对民航人才需求不断加强,而能够服务民航的航空法学实务人才更是促进民航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由于目前我国民航院校的法学教育培养模式存在问题,没有形成以航空法为特色的法学教学体系,导致我国航空法学人才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人才数量与质量均与民航强国战略不太适应,不仅在微观上影响民航院校法学学生的就业及航空法学的发展前途,而且在宏观上影响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此,民航院校的法学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在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前提下,主动适应民航经济的发展,重新定位办学目标、教学培养模式等,形成系统的综合的职业化实践性教育培养模式,以促进民航工科院校法科学生的就业,同时也促进民航强国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我国航空法学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科专业体系缺乏特色性。目前,全国共有近600所院校设置了法学专业,其中将近一半以上的工科院校也设置了法学专业。民航院校属于典型的行业特色工科院校,不仅工科专业较多,而且立足于特色民航专业。这样院校中的法学专业,相比较政法类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中的法学专业,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和学生生源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劣势,不具备其他综合性院校和法学专业院校培养的法学本科生的就业优势,缺乏较强的竞争能力。我国高校中专门的航空类院校仅限于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四川广汉飞行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但专门设置法学院的只有中国民航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目前我国民航院校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或方案中普遍没有区分专业方向、特色课程,没有充分发挥民航行业与法学相结合的优势,没有形成以航空法学为特色的完备学科体系。

2.教育培养模式缺乏实践性。目前的民航院校法学专业由于受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办学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没有重视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主旨,忽视了将法律运用到民航生产工作一线的要求,导致培养的法科学生只懂法学理论,不懂民航实践,这种教育培养模式将严重影响法科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危及就业。

3.教育培养方式单一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符合企业的需求,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需要产学研的通力合作。而目前民航院校的法学教育培养方式单一,缺乏与民航行政机关、企业的合作,挖掘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不够。一方面不能体现航空的行业特色;另一方面也不能发挥民航企事业单位实践的优势为教学所用,培养出来的法学学生不能很快地融入和适应民航企事业单位。

4.教学体系不能切合民航实际的需求。第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围绕国家统一的法学十四门核心课程,缺乏航空法学系统课程体系。虽然目前有些民航院校的航空法学专业安排了部分航空法课程,但缺乏航空法学的法律实务实训等技术性课程。第二,教学方法。只有改革教学方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教授课程内容。我国目前的航空法学教育缺乏调动学生主动性、思考性和动手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接触到实务便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第三,考核与评价机制。当前的航空法学教育对学生的考核一般以书面的试卷考试为主,缺乏对学生航空法律掌握能力的分析评价,没有形成综合的实践考核与评价机制。

三、我国航空法学职业化实践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

航空法学职业化实践教育本文由收集整理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结合民航强国战略精心设计,从基本框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构建。

1.基本框架。为了构建具有明确目标性、系统性和特色性的航空法学职业化实践教育模式,我们提出“四个一”工程。具体是指:“强化一个重点,即建设民航强国为重点;发展一个专业,即建设与发展具有行业特色的航空法学专业;夯实一个平台,即打造航空法学职业化实践教学平台;培养一批人才,即培养大规模的服务民航的航空法学人才。

2.培养方式。积极加强与民航实务部门的联系,进行校企等联合培养,以拓展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民航企业和民航院校共同构建基于行业标准的教师与学生培养平台:一方面选派教师到航空企事业单位学习,打造具有行业认可、理论实践结合的“双师”素质航空法学专业教学团队;另一方面,选派优秀学生到航空企事业单位学习实习,加强产学合作,满足市场需求的航空法实务技能人才,实现“双赢”。目前,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遴选实行“双导师”制,研究生可在“二导”所在单位实训,参加他们的课题或案件。

3.教学体系。法学具有的先天职业背景决定了法学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特点;而民航业更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航空法学天生具有职业化、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体系上必须满足航空法学的职业化性质和民航的实践性本质。具体表现在:

第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上既要强调学术性,更要强调实践性。具体包括两大模块:第一模块是民航与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第二模块是航空法理论与实践课程。第一模块以民航概论和法学十四门必修课为导航课,具体包括民用航空基础、航空器基础知识、空中交通管理、机场及空港、航空运输及运营、航空运输安全及监管、法理、宪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第二模块的航空法理论课主要分为航空法概论、航空法律文献检索、航空公法、航空私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院校的优势和特色细分为航空商业与法律、航空运输法律和政策、航空保险法、航空电子信息服务法律、航空航天知识产权法、航空器事故调查与法律,航空刑法、航空犯罪与预防、航空保安法、卫星通讯与法律,民航行政监管、国际航空法、比较航空法、航空航天法、外层空间法、国际航空法等。

第二,教学方法。航空法学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航空法学理论,而且还要让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决航空运输生产实践中碰到的法律问题,这就需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养。听是指听教师传授各部门法的课程;说指通过辩论法、情境模拟法、案例教学法、探讨教学法等锻炼学生的语言功能,将之用于民航法律的实务中;读是指大量阅读在法律文献课程中查找到的文献书籍、法院判例等,深入了解民航与法律知识;写是通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读书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实习报告、模拟法庭法律文书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总之,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航空法学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第三,考核与评价体制。航空法学人才的考核与评价体制要脱离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不再单纯以“分数”论英雄。而是设计一套合理的、综合的评测体系。首先,制定考评标准。针对不同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计不同的标准。理论课程注重理解与分析,实践课程注重操作与运用,所以应有不同的标准。其次,考评主体应多元化。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力,在考评过程中应采用以教师考评为主,学生自助互评和实习单位考评为辅的考评方式。最后,考核方式多样化。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决定了考评形式的多样化,不限于传统的笔试,还可以采取口试、实践报告、现场答辩等。考评方法不仅重学习结果,更重学习过程,对于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航空法学实践能力与理论功底。

航空航天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扬研究员用这样一个关于古罗马谚语的典故阐述了他自己的研究工作。他还展示了一幅人类未来的太空飞行图景:人类居于木星系统,欲前往水星探险,他们驾驶等离子推进飞船,一路经过地球、金星、小行星,最终到达水星。(见右图)

人生路:拉开太空探索新征程

20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苏联发射升空,人类迈出了太空征程的第一步,此后美国“阿波罗号”、中国神舟五号等各国载人飞船、地球卫星以及深空探测器相继发射升空。浩瀚宇宙里总有一幅壮锦吸引人类不停地去探索。受人类航天事业发展所鼓舞,从最初对航天懵懵懂懂的爱好,到成为深度探索通向太空道路的研究员,靠着探寻宇宙空间奥妙执着的热爱和坚持,高扬的太空探索人生之路就这样展开。

高扬,1997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现为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硕士学位。千禧之年,怀抱着对世界航天知识强烈的求知欲,年轻的高扬随着国内涌起的留跨出了国门,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系全额奖学金的资助下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后留校1年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国外深造的五年(2000-2005)时间里,他有机会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国际前沿航天技术知识,为之后回国继续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5年,高扬踏上了回国征程,成为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挂靠光电研究院)副研究员。2006年起,他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授课。2011年,高扬受聘为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研究员,同年起被聘为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肩负着科研、工程与教学的多重任务,高扬开启了他太空探索的另一段崭新征程。

科研路:电推进飞船寻找“行走太空”最佳轨道

回国后,高扬踏上了独立自主的科研路。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防创新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863”计划、载人航天工程资助的若干科研项目,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深空轨道优化设计、电推进卫星平台的导航、制导与控制、航天器精密定轨、卫星编队轨道控制、空间新型推进方式以及基于光电载荷的轨道姿态确定等。他的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Journal of Spacecraft and Rockets、Acta Astronautica、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等航天飞行动力学领域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他也因此获得2008年度首届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并在2009年首届、2011年第三届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中获得冠军。

高扬的研究工作是从连续小推力空间最佳飞行轨道的探索开始的,该问题至今仍是极具挑战的课题,而这又与电推进(或称等离子推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密切相关。电推进与目前传统的化学推进不同,它利用电能将推进工质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并产生电磁场加速等离子体使其高速喷射从而获得推力。电推进的效率高出化学推进一个量级,相比之下可以节省大量推进工质,成为各航天大国21世纪重点发展的航天技术。早在2001年,高扬在美国深造期间就曾系统地开展了连续小推力轨道优化和电推进任务设计的研究工作。2005年高扬回国时,我国在电推进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与美国还有较大差距,还没有电推进航天器的发展计划。作为刚毕业不久的博士,高扬一度难以获得科研基金支持。但他始终认为,电推进代表了先进的可以长期连续推进的工作方式,随着电推进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以及空间电源技术的突破,尤其是大功率太阳能与核能电源甚至有望成为太阳系载人飞行推进技术的唯一选择。正是这种观点一直激励着他坚持这方面研究。高扬说:“实际上,钱学森先生早在1963年出版《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就预言电推进能够承载更多有效载荷,并指出电推进产生的连续低推力轨道的计算比大推力轨道要复杂。”为了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他受《力学学报》编辑部的邀请,攥写了综述论文《电火箭星际航行:技术进展、轨道设计与综合优化》(发表在2011年第43卷第6期),旨在较为全面地介绍电推进技术应用于星际航行的基本内容与实现途径以及应用于载人深空飞行的设想。

电推进技术应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空间轨道优化设计。为了推动我国空间轨道设计的研究工作,高扬与中国力学学会以及国内同行一起为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2012年前为深空轨道设计竞赛)付出了诸多努力。该竞赛旨在寻找空间飞行全局最优方案,而且可以非常有效地检验各种优化方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2009年第一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由清华大学主办并负责命题,之后每届竞赛由上届竞赛获得冠军的团队命题。截至今年,在已举办的四次竞赛中,高扬带领的团队获得两届冠军,因此他也成为了2010年第二届、2012年第四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命题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说:“希望通过竞赛不断提升我国空间轨道设计能力,也希望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可以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并逐步获得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

高扬说:“对于空间轨道(特别是连续小推力轨道)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让我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多方面知识,比如最优控制理论、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动力系统理论、非线性规划、同伦延拓、动态规划、微分几何、组合优化等概念。这些知识的积累也让我逐步具备了触类旁通的能力,并将研究内容逐步拓展到电推进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航天器轨道确定技术、洛仑兹力编队飞行等。”然而,他也坦言:“从2005年回国一路走到现在并非一帆风顺,遇到过很多挫折,也曾屡败屡战,但幸运的是一直没有放弃,所以现在逐渐开始领悟到通往太空‘罗马城’的条条大路”。

未来路:奔向太空罗马城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和安排,高扬表示首先要脚踏实地做好目前正在承担的本职工作。与此同时,“我希望在空间轨道研究领域继续工作,包括系统地建立空间脉冲或连续推力转移轨道优化设计的通用方法体系,并应用于深空飞行轨道、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卫星相对运动控制等具体问题中去。同时,我希望有机会参与我国电推进深空探测的科研项目。”

当谈到如何开展研究的话题时,高扬特别强调:“研究工作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要坚持发展自己的研究思路,不断开拓与创新,参考国外文献,但不盲从;另外,研究工作不能为了满足各种定量指标而开展,做科研应追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航空航天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复合材料;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设计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05-02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复合材料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复合材料注重各组分材料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协同作用,具有组元选择可设计性和结构可设计性[1]。《复合材料》是贵州大学针对矿物资源工程本科专业所设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意在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本文在近年来对该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考评方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以供相关同仁参考。

一、课程背景及基本概况

调查发现,国内高校针对相关专业设置的与复合材料相关的课程除了《复合材料》之外,还有《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学基础》、《复合材料概论》等,单从课程名称上看,前两者属于系统讲授的必修类大课,后者属于概论类课程。本校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所设置的《复合材料》仅32学时,具体讲授中按照概论的思路开展,务求做到对相关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都能够讲到。

当前我校的专业选修课还没有像其他公共选修课那样按照个人兴趣真正地自主选择,而是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限定的学分数及课程范围内以专业、班级为单位,按照指导性原则有针对性地集体选择。这样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对所“强制”选修的课程不感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等现象。另外,我校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原本非材料类专业,近年来虽然对课程设置体系有所调整,但在学分数限定下,对于材料学科的课程无法系统化,所设置的课程无法全面覆盖学生在学习《复合材料》时所要求先修的材料科学与基础、材料合成与制备、高分子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界面等材料学科主要基础课程[2],这就给《复合材料》课程的授课带来了一定困难,经常会遇到学生对于相关基础知识空缺的现象。当前笔者课题组正在进行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如何开展好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并达到预期目标也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二、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规划

《复合材料》课程涵盖的知识体系宽广、内容丰富,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3]。作为一门选修课,要在培养方案中所限定的32学时内系统地完成全部课程内容教学任务几乎不可能,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进行合理调整。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发展历史、分类及基本性能、基体和增强体的结构与种类、复合材料界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等。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拟按照下述思路着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设计。

1.按照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在教学之初,首先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及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及重点。确定教学重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只有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针对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偏向矿物材料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中对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部分作简要概述,而对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增强材料大多为矿物颗粒、纤维以及晶须,应该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等进行重点、详细介绍。

2.结合专业目标要求合理设计课程讲授体系。虽然在各类教材中,复合材料的各章节看似独立,但实际上章节内容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各章节之间的衔接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关联,让学生在学习中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学习方向,最终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课程概述部分关于复合材料组成的基体和增强体,在后续各类型复合材料的教学中都有所涉及,并且都可以按照基体材料、增强材料、界面性能、加工制备、复合材料性能的逻辑次序来展开,前四个方面都会对复合材料最终的性能及用途有所说明。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严格把握材料组分、结构与性能以及性能决定应用等关系,把每章节的内容和整门课程的内容联接为一个知识整体。

3.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随着复合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领域不断发展扩大,使得平时我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都能够和复合材料搭上关系,甚至还是亲密关系,比如我们所穿的衣服布料、吃饭用的碗碟和水杯、各类建筑材料等,都可分别归类为课程中相应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大类。在课程讲授中时常穿插这些生活中的实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和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对此也非常喜欢。

4.及时更新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复合材料自从研究发现以来,一直处于迅速发展的态势,每时每刻都会诞生新的复合材料,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在教学内容中也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将之前的陈旧内容进行更新换代,时常添加一些在复合材料领域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把新型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医疗、环境等尖端领域中的应用实例贯穿到课堂教学中。

5.笔者目前正攻读材料学矿物材料方向的博士学位,在课程内容讲解中,可以结合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所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等对课堂知识点进行补充完善。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创新

现在的教学大多都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但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也不仅仅就是做个PPT给学生演示讲解一下就完事了,在教学中要不断丰富和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当今高校课堂,PPT课件已经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即便如此,我们对这个最基本的PPT也要认真对待。我们要做到课件美观精练、图文并茂,尽量避免大段文字堆积和由于粗心大意而产生的错别字等小问题,还要避免为图省事而随意在网上下载别人现成的课件,即使是教材随带的课件,也得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思路精心调整和修改,还要将好的视频和音频等素材融入到演示课件中。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还要将已经很成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引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增大教学信息,给学生创造一个有经历感的学习环境。

2.调整和创新教学方式。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环节的主题。总体而言,该课程多为陈述性内容,以往的“灌注式”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4]。因此课堂教学中无需做到面面俱到,针对设计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对于容易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进行学生汇报或提问式检查等。其次,采用讨论式教学,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最后,每一章教学中期给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报告,也鼓励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内容进行报告,报告后其他同学进行提问、点评和讨论,此举可以锻炼学生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文献查阅和语言报告表达能力,使学生了解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接触学科前沿领域,并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同时也要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在相同课程教学中好的思路和方法。

四、采取多元化的课程考评机制

课程考核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纯知识记忆考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思维,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学生整天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教学中,我们要意识到考试从来都只是衡量和评价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使用所学知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回答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手段,并非教学的最终目的。鉴于此,本课程开始之初就倡导学生轻松学习,最终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查方式,主要包括开卷笔试、课堂报告、课程论文等,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兼顾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这种多元化的考评机制既达到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注重对整个学习过程、创新思维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符合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要求,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此也表示满意和赞同。

五、结语

教学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完善和熟练的过程。课程教学改革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说词,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我们要改变选修课曾不被很多老师和同学所重视的不良现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社会所需的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尹洪峰,魏剑.复合材料[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2.

[2]马庆宇.《复合材料概论》教学改革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8-50.

航空航天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核心也是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从我们选取的几所开展通识教育有代表性的大学来看,可以看到大家仍然在探索中,

每家的设计也都体现出了各自学校的特色。

上期我们介绍了大部分学校通识教育是在两个层面开展的:

实验班(院系)和全校,

本期我们也从这两个层面来看看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

一、 全校层面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大学的通识教育领域可以分为四大块:人文、社科、理科和工科,各个学校大致都按这些领域来开设课程,但有着差别。

上海交通大学的设置最接近这个模式。从2009级开始,上海交大推出四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块,共一百多门课程。

人文学科课程――主要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让学生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和交流能力。

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涵盖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则借助于某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主要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和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通过对所涉领域的总体上的理解,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数学或逻辑学课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数学思想和思想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时间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学课程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并能够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提高思辨能力。

复旦大学则偏重于人文社科,人文社科的内容也分得更细更专。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模式的一大亮点,其在通识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复旦大学根据人文精神之传承和学问基础之展示的要求,构建了包含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涉及中国文学经典和中国历史经典方面的研讨性课程。“文学经典”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两个方面,“历史经典”指中国历史上重要史学家的经典作品。第二模块“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是关于哲学和思想经典的研讨性课程。进入此模块的主要是中国哲学经典和西方哲学经典。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找到一条进入哲学家思想境域的门路。第三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是关于西方文明及其他重要文明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开阔学生在文明比较方面的视野,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第四模块“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是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进程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展示数学思想史、自然科学思想史和技术原理史,以帮助学生领会数学和科学思想的要点,培养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精神。第五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是关于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命的科学与伦理问题的研讨性课程,范围包括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及生命伦理学等。第六模块是“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类的课程。进入此模块的艺术门类主要有:音乐、戏曲表演、绘画、雕塑与陶艺、影视、书法、话剧与朗诵等。

以上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旨在向本科学生展示人类的基础性学问与精神实践领域中的问题及其思考和探索之路,展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演变和人类当代状况的基本性质,并帮助学生获得在祖国语言实践中的生命体验,以引导学生形成天下关怀、文化自觉与学术探讨之精神。

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近似,核心课程四大类中文科类占了四分之三。

中山大学通识课程,将共同核心课程分为四大类,包括“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类基础与经典阅读”,要求每个学生在每类中选修4个学分,每一类都不能落下,一共16学分。比如“中国文明”大类,包括中国古今的哲学、文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等相关课程。“全球视野”大类,包括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与国别冲突、国际法等。

浙江大学则偏重于理工,四大模块中理工数学模块占四分之三。

自2008年起,浙江大学创建本科生院。新生按大类招生,入学不分专业,并按照专业相关性修类平台基础课程。工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数学模块课程、电类模块课程、力学模块课程、生化模块课程。理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生化模块课程、数粒模块课程。文科大类平台包括:经管模块课程、人文模块课程、法学模块课程,以及数学模块课程。

二、 通识教育实验班(院系)的课程设置

既然肩负着探索实验任务,这些实验班或者院系的课程设置就比全校通识教育的设置更深入,难度更大,还有些特殊的要求。

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得比较早,很想闯出一番天地。它的博雅学院的课程设置透露出学校教学上的雄心,学生读下来,应该要很花些功夫。

除了国家规定的公共必修课之外,博雅学院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典学习”。开过的课程包括《荷马史诗》《史记》“四书”等,这都是最经典的经典学习。第二部分是“古典语言”,包括一年级的拉丁文、二年级的希腊文以及贯穿始终的古代汉语的学习。学院有时候会开专门的古代文字的课,有时候会借助经典的学习,比如通过《诗经》、《左传》,学习古代汉语的课程。这是博雅学院比较突出的特点,非常强调古典语言的学习在博雅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博雅学院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有最基本的英语研究能力,所以在学校的公共英语之外还特别为学生开设了学术翻译课程,作业量是每周翻译五页的内容,由任课老师进行逐字逐句的批改。第三部分是“古典研究”,开设过的课程包括“古代希伯来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古典政治哲学”“佛教治国与教化传统”等课程。第四部分课程是“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开过的课程包括“民主与”等。另外博雅学院非常强调学生的艺术修养,有许多艺术修养课程,比如书法课,每个学生每周都要写书法作业,有老师批改。另外还有“外国美术史”“绘画技法”“电影欣赏”等修养课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通识教育也很有雄心,它和中山大学一样,有一些致力于通识教育探索的老师,而且它的课程设置显然是借鉴了国外的成熟做法,极力按照通识教育“应该”的样子来设置的。

北航知行文科实验班最核心的课程特别强调最经典的阅读、阐述和读书报告的书写,可以概括为以阅读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知行文科实验班一年的通识课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是各4学分的中国文明文化史和西方文明文化史,旨在让学生对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有个整体的理解;第二是各16学分的中国经典研读和西方经典研读,分别需要读8本经典著作,每学期中西各一本,经典著作的选择偏古典时期和近代早期,旨在培养学生解读文本和书写的能力;第三是4学分的艺术史与现代艺术,以中西绘画为主,旁及摄影、建筑、陶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想象力。

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实验院系新雅学院的课程设置则透露出浓浓的文史意味,也许是为了给占学校大多数的工科同学熏陶些人文气息吧,但这些课程的难度并不低。

新雅书院成立于2014年9月27日,旨在探索通识课程与养成教育协同的综合改革。新雅书院拟在两年内开设20门左右通识课程,以“文明与价值”为主线,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科学为基础,推及政治、经济、社会和传播,培养清华学生对文明和价值的综合理解与有效表达,在认知、思维、表达和运用方面达到融会贯通的高度。每学期要求学生选修1门,两学年内修完4门(每门3学分,共12学分),同时学生还需完成所在专业自身的培养方案。

2014年秋季学期,新雅书院开设了“史记研读”“早期中国文明”“法律与文学”“艺术的启示”4门课程。2015年春季学期的通识课程则是“西方经典与现代社会”“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艺术”“器物与生活”“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科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等。新雅书院认为,通识教育的最低目标是培养宽口径专业人才,最高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只有当学生每学期的课程总数比较少时,通识课才可能有高要求并达到一定强度,也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 北京大学

北大的通识教育独具特色,与上面的学校都不太一样,它的“元培计划”,实际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

航空航天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校企合作;实践;策划运营

教育部在2002年底正式批准数字媒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招生,2003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率先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截止到目前,全国有百余所高等院校及大中专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目前各个高校对该专业定位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也各有所异。本文主要针对以新媒体平台的策划与运营为主的数字媒体专业在产学研的结合上做一解析。

1、数字媒体专业现状

数字媒体产业链漫长,数字媒体所涉及的技术也包罗万象。国内对于该专业也没有明确而统一的标准,因而造成了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各不相同的局面,但总体上大致分为以下两种:一类是将新兴的传媒方式从传统的方式中独立出来专门成立以传媒艺术为主的专业. 比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正在筹建的新媒体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成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这所以电子信息科学为特色的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等等。

而大多数高校则属于第二类, 将新兴的传媒方式和传统的传媒方式相加起来,成立一个包容广泛的传媒艺术系. 比如南京艺术学院,下属的传媒学院设置广播电视编导、动画、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摄影、广告学六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字媒体艺术又细分为游戏艺术设计、网络与互动媒体艺术及互动装置设计等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也采取与此类似的方式,下设数字娱乐、数字影视等子方向。

2、数字媒体专业实践需求

在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当前该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制定课程体系的思想不明确,二是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衔接上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在笔者参加的第六届(2012)上海国际数字媒体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包括水晶石动画、云络网络科技、数虎图像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反应高校培养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普遍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 论坛上上海部分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负责人的发言上也验证了此观点。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参加的实践太少,实践部分的教学不成体系。更有部分学校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沿用传统学科的教学方式,比如本校该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报告即有传统学科论文的部分基因。

为进一步研究本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笔者选取自己担任专业负责人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艺术系数字媒体专业为例,将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分享出来供各同行批评指正。

本院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在于人机交互、新媒体平台的艺术设计、新媒体平台的策划与运营。本专业需要与电商公司、移动互联网公司等对接,以及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力的传统企业。

3、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

为了使该专业学生学有所用,能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体现出自己的竞争力,就要求我们重视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既要注重其理性思维的培养,更要注重其艺术观念的培养,两者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方能达到目的。

为此,在艺术系成立后该专业负责人即与南京相关公司深入接触,经过两年的努力,与南京检科院信息化处订立了校企合作协议,同时与没有订立相关协议的相关公司也在进行专业上的合作。

4、校企互动

在与企业相关项目的互动上本专业实时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根据企业相关岗位的专业需求,在实践性课程上针对性的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与项目结合较紧密的两门课程:网站策划与运营以及交互界面设计采取本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联合授课的方式。以检科院商检平台的策划、设计与运营作为实践教学对象。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进到检科院实际参与项目的推动。同时在与欣业天成信息科技公司的互动过程中,以该公司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为实际教学切入点。以该公司较为成熟的APP---单位联谊会做为教学标本,前期参与项目的策划,中期参与项目的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后期参与项目的运营与推广以及产品的优化。通过项目的参与及执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毕业前两个月,本专业即有超过半数学生为相关行业单位所录用,这是对本专业学生能力的认可,与在校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

总体上看,在两年来与企业互动的过程中我校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效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5、不足与缺憾

在合作过程中同时产生的相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5.1产品实用性与课程前瞻性的矛盾

企业的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适度的前瞻性,但产品设计这一块一般是由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完成,高校学生在企业产品的参与上往往停留在相对基础的层次上。在我校学生参与的企业项目上,主要以助理的角色参与进来,基本以完成一些程序性的固定工作为主,对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有一定的约束。而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则更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相关专业中具有较宽的视野与较强的前瞻性,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校企互动的过程中理应得到较好的加强。这也是后续的校企互动中需要加强的部分。

5.2学生学习的连贯性与企业产品的延续性的时间冲突

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而言,大二大三是专业课程最多的时期,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在校学习期间很难持续性的完整参与一个项目,只能是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项目上来。而企业产品的研发是一个完整连贯的过程,这样就造成学生只能参与产品的部分过程,其余部分只能通过项目的相关文档来了解,在理解的深度上大打折扣。我们目前的解决方式是课堂的理论学习过程中邀请企业专家授课,尽可能的弥补无法参与的过程。

6、前景展望

在本专业师生与企业的互动过程中更多的体会到实践课程的系统化是培养数字媒体专业人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本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在实践课程系统化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开发综合性实践教材。随着数字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与应用层出不穷,还要注意教材的创新性与适度前瞻性。为此我们邀请企业相关专家与我系教师共同制定交互界面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教材,并不定期的邀请他们来校授课或者做相关学术讲座,以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教学探索》.华章,2009年第6期

[2]黄成云.《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3]鲁放.《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4]彭兰.《网络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