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防灾减灾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密度发展;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对策;重大危险设施;橙线

1引言

深圳虽然是一座新兴城市,但经过三十余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受制于仅199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城市已进入高人口密度、高经济密度、高建设密度的阶段――2011年末常住人口1046.74万人,人口密度达5257人/平方公里;2011年GDP约11502亿元,地均GDP达5.78亿元/平方公里[1];2009年深圳城市建设用地毛容积率接近1.0,与香港建成区毛容积率相同[2]。

深圳防灾具有建设质量相对较好、城市呈组团式布局等优势条件,随着城市进入高密度发展阶段,各种要素和活动的空间集聚对防灾减灾产生了全面影响。针对高密度发展给城市防灾减灾带来的挑战,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从空间布局、安全评估、空间管制和资源保障等方面制订规划对策,并在相关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中落实。

2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

2.1重大危险设施进城,防灾缓冲空间不足

大型油气库、天然气长输管线、成品油管道、爆炸品仓库等设施具有重大危险,保证这类设施安全的传统布局思路是将其安排在尽量远离建成区的区域,保留相当大的距离作为防灾的缓冲空间。对大多数城市来说这通常很容易做到,因为这些城市有着广阔的市域范围,并且城市发展主要限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规划区”范围内。但对深圳这样高密度发展的城市来说,却由于防灾缓冲空间不足而难以做到。目前深圳建设用地已接近总土地面积一半,非建设用地主要是组团间的隔离带,重大危险设施现状和规划建设都面临较大压力。

2.2防灾减灾建设滞后,设施资源缺乏整合

防灾减灾需要持续投入,但却没有直接可见到的产出,在过去偏重经济发展的思路下,安全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各项防灾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防灾能力低。汶川地震后我国修订了相关法律,明确要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应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但大量在此之前建设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需要采取加固或重建等方式才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二是城市防灾减灾设施现状基础比较薄弱。由于长期不够重视,消防站、应急避难场所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滞后,其数量严重不足且建设水平普遍偏低。例如深圳部分街道常住人口接近甚至超过50万人,相当于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但只有1处消防站,而且有的还是临时租用工业厂房。虽然近年我国经历的汶川、玉树等大地震在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应急避难场所、消防站等设施规划建设逐渐进入新的阶段,但对高密度发展的城市来说,各类防灾设施的建设仍然受到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的较大制约。

三是相关设施没有充分考虑防灾功能,防灾资源条块分割。以往的体育场馆、学校、广场、绿地等设施多由单一部门主导建设,只重视日常的使用功能,未考虑安全方面的功能,无法发挥设施作为防灾资源的效益。如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未考虑台风、暴雨和地震时作为室内或室外应急避难功能,公园、绿地的建设未考虑火灾时的阻隔功能、暴雨时的蓄滞雨水功能和地震时的室外应急避难功能等等。

2.3安全法规规范落后,风险管理亟待完善

一是安全法规规范落后,安全评估的方法和内容不够完善,难以满足高密度地区的风险管理要求。已有法规规范着重于重大危险设施自身的保护和内部的管理,对周边的风险控制要求较为原则笼统,在防灾缓冲空间不足、周边经济建设活动频繁的情况下,难以保证系统的整体安全。例如对石油天然气管道主要从保护设施的角度进行管理,对其邻近或穿越城市时周边的建设要求缺乏规定。

二是重大危险设施的风险管理流程难适应在高密度地区的规划建设要求。虽然国家法律明确要求进行安全评估,但按照一般的建设程序,在规划选址后工程建设时方才进行安全评价。在周边建设已高度密集的条件下,规划选址时难以通过保持较大的安全防护距离来控制系统的整体风险,而规划对风险的评估又由于相关法规规范缺失,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和具体的技术手段,最终可能导致在工程建设时规划选址不断变更。

3防灾减灾的规划对策

针对高密度给城市防灾减灾带来的挑战,应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优化空间结构、协调各项建设方面的龙头作用,将防灾融入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阶段,促进防灾从灾后应急为主向灾前预防为主的转变,实现对各类灾害风险的全过程管理,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水平。

3.1坚持组团结构,合理布局城市各类功能

(1)城市发展应坚持组团式布局结构,高密度城市更是如此。组团式布局不仅有利于保持发展弹性、疏解交通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灾害,例如在抑制SARS的传播和蔓延方面深圳的组团式布局发挥了很好作用。

(2)应科学选择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城市各类用地和设施。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应避开灾害易发地段,在灾害易发区编制规划时应进行灾害危险性评估。例如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编制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应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划建设时无法避让灾害易发区域的,在采取工程防治措施的同时,规划应严格控制密度以尽量降低风险。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城市 建房 问题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镇出现了一股私人‘建房热’ 。形成私人“建房热” 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公房供求矛盾突出, 很多人翘首以待多年而无望, 只好自我奋斗建私房;二是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原有住房从面积到质量都不能满足居民的消费要求, 追求较高层次的住宅,成为私人建房的一个直接动因; 三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推动了城镇私人建房的发展;四是近年来通货膨胀引起居民对货币的保值心理, 促使一部份居民将储蓄存款转移到建房上来;五是住房制度改革对私人建房也是一个推动。由于住宅商品化迟迟不能出台, 使居民对公房的价格, 公共设施的使用和售后服务等产生种种疑虑, 主观上产生“ 买房不如建房” 的思想;六是有关私人建房的政策不够完善,特别是宅基地价格猛涨, 导致部份居民的恐慌心理, 个别人则借此进行宅基地投机, 刺激了居民建房的积极性;七是部份当权者, 利用建私房聚敛社会财富,也助长了私人建房热;八是少数人把资金投在住宅建设上, 进行以出租出卖为目的的商品性经营。

二、目前小城市私人建房存在的问题

1、私人建房遍地开花,建房个人争相购地特占“好码头”

尚有一些建房个人通过不正当的途径“炒”卖地皮。由于管理不善,有的区域内,公厕、垃圾站、绿化以及公共建筑的用地不能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实施。

2、在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中的主、次干道上争相建房

形成了水电道路都不通、沿着泥路建新房的局面 既给建房户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又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建新房、欠新帐”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3、在基础设施不先行的情况下,化整为零的分户无定期建房

使规划管理中的平面组合、立面协调、标高确定、环境综合难以按详细规划要求切实到位。 结果,房屋参差不齐、建筑立面凌乱、建筑色彩五花八门 建设效果不堪入目。

4、基础设施滞后

建房个人在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老城区与开发区,或见缝插针、或扩大建筑占地、或增加建筑层数。使老城区或开发区中私房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环境质量低劣。

三、加强对私人建房的引导和管理

我国人口众多, 国家财力有限,住房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私人建房近期内不可避免, 但是对其盲目发展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 必须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管理。

第一, 加速住宅商品化的步伐,尽快出台住房制度改革。房改喊了多年,千呼万唤出不来. 不少居民早已持币以待, 有的人被迫走上建私房的道路, 白白使国家住宅商品市场丧失了一部分购买力。加快房改步伐, 尽快出售现有旧房, 可以吸收居民大量货币资金, 既减轻了消费品市场的压力, 又增强了国家扩大住宅再生产的能力, 为住宅生产的企业化, 商品化、市场化创造了前提。只有逐步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房地产市场, 才能在市场竞争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加强对私人建房的引导和管理.

第二, 加强对商品住宅的科学研究, 不断进行设计更新, 降低建筑成本, 提高住宅的消费效益。住宅的消费效益是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住宅在消费期间应发挥的功能和住宅使用者在使用期实际接受到的这种功能之间的对比关系。住宅越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消费者接受住宅功能越多, 效益越高。消费者的需要是一个动态概念, 人民的生活水平, 文化素养越高, 对住宅的消费要求越高, 住宅不断地设计更新势在必然。但是, 由于住宅商品的价值高, 更新周期比一般商品长得多, 只有生产经营住宅商品的企业能够依托自己强大经济实力, 进行住宅商品的科学研究,设计更新和开发换代, 保持住宅市场的竞争优势, 以加快私人建房的精神磨损, 把居民的建房冲动引到购买上来。

第三, 结合城镇建设规划和布局, 强化住宅建设的管理. 住宅消费效益除了住宅的使用效益外,还包括住宅的环境效益, 即环境的美化、净化、静化和住宅距离服务设施的远近。环境越优美, 居住越舒适, 环境效益越高;工作单位和公共服务设施距离住宅越近, 越能减少路途往返时间, 环境效益越高。因此, 在城镇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土地国有的优势, 在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有利的地理位置上,建设高层商品房群落, 使大多数人能够获得更多的环境效益. 武昌县今年以经在城关镇边缘地区开辟了私人建房区, 基本上阻止了私人房向城内拥挤的现象,可以预计,随着房改出台,居民可以从环境效益比较中作出购房选择。

第四, 加强住宅市场的宏观调控, 运用经济杠杆引导房产的开发和经营。随着房改政策的出台, 将会出现国家, 集体, 个人多层次开发经营住宅商品的格局。由于住宅商品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即一经建成将较长时间占有宅基。我国人口多、耕地少, 提高宅基使用效益十分重要。因此, 必须利用各种经济杠杆来调整住宅开发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使他们从自身利益中选择各自住宅开发和消费的形式.

第五,尽快制定和实施房产法,依法对房产的开发经营进行管理,坚决打击利用住宅商品化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

四、解决城镇私人建房质量不高的监管措施

1、规划引导

城镇中的私人房屋大多是祖上所遗留, 随着时间的推移, 许多房屋属急需改造的房屋。因此在规划审批时难免个别对待, 造成在房屋原址上拆、建的局面, 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难于统一管理, 规划的整齐性也无从体现。建议由政府统一收购危房, 危房改造户到规划小区购房。这种规划小区应有别于城市的住宅小区, 应充分顾及农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的置放。

2、教育培训

承担城镇建设的主力军是当地的泥木匠,他们大多没有项目经理证, 技术素质差。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为此, 应由县建设局和人事劳动局联合举办“ 县建筑工人技术培训班”, 由工程设计、施工和质量监督等相关技术单位承担授课工作, 并对考试合格者发给技术等级证书。只有取得技术等级证书的泥木匠方可承担城镇房屋的施工。

3、监督管理

由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站和县工程质量监督站联合,对城镇私人建房进行监督管理。具体分工是: 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站负责城镇私人建房的日常管理。由于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站主要工作是规划管理, 本身缺少工程质量方面的管理人员,可以将这方面的工作委托县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 对县工程质量监督站提出的质量整改意见负责落实;县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城镇私人建房的质量监督。由于受人员编制和经费的限制,县工程质量监督站不可能对每幢城镇私人建房都派出质量监督员, 但可以采取定期抽查和薄弱环节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质量整改意见, 并定期分析质量现状。

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建筑市场责任主体逐渐增多,由于原有立法未能对政府监管范围、方式等进行及时调整,造成政府对施工图审查、检测鉴定等责任主体监管的缺乏。因此,条例(草案)根据建筑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原来建筑市场“五方责任主体”即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基础上,增补了施工图审查单位、检测鉴定单位等责任主体的责任,有利于政府对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全面监管,保障建设活动的质量和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公园绿地建设;关系

引言

人类在经历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在遭受着灾害的发难,而城市则是当下常见灾害的承载体。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的发生历历在目,2017年我国四川发生7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些自然灾害都是在无所防错的情况下给了我们沉重的一击。所以,城市防灾减灾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内容,当下城市人口正在不断的增加,城市建筑群也越来越密集,在此形势下如何做好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工作是当下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城市防灾减灾规划需要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将城市防灾减灾落实到生活防灾减灾中,才能有效的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防灾减灾生活圈规划的核心就是每个圈层在灾害来临时,能够提供快速有效的避难路径和供给充足的避免场所,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而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就是城市防灾减灾的核心载体。

1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与公园绿地建设之间的关系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是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园,同时其也是承担与发挥防灾减灾功能的城市绿地空间。作为城市防灾绿地空间,其涵盖以下几种类型:由城市防灾设施用地形成的防灾建设空间、有群众逃生、避免为模式形成的生活空间,由防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形成的防灾支撑空间等。所以说,城市防灾空间是城市所有防灾活动在地域上的综合体现,也是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的重要物质载体[1]。虽然说,公园绿地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但是在城市防灾减灾中,其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必须要依托于公园绿地建设,来提高防灾减灾效率,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一般来说,公园绿地建设和发展都与城市灾害的发展和灾后城市的修建有关系,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城市防灾绿地建设初步形成。在灾后的重建规划中,人们就将城市道路城市广场结合,形成完善的防灾减系统。美国防灾公园绿地规划至今已经发展了100多年,他们已经形成了完善、成熟的防灾公园体系[2]。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的高度重视,我国一些发达城市防灾绿地规划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相关的建设规划政策等都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由此可见,在全球范围内,城市防灾减灾与公园绿地建设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密切的。

2公园绿地建设的防灾减灾功能

在公园绿地中园林植物发挥着重要的防灾功能。在日本,由于频繁发生地震灾害,所以对于树木植物等具有减灾防灾的功能早已广为人知,在1995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时也证实了园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减灾功能以及缓冲建筑倒塌功能。当发生火灾时,公园绿地中的植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断火势蔓延,通过园林树木形成停烧线,以此来降低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造成的影响[3]。当发生自燃灾害时,建筑物很有可能发生倒塌以及落物,而建筑物周边的园林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房屋倒塌,保护居民生命安全。另外,当灾害发生时,在周边房屋倒塌、状况混乱的情况下,一些大树还可以发挥目标物的功能,帮助人们快速找到避难场所。在公园绿地中开敞的空间也具有较大的防灾减灾功能。当灾害发生时,城市居民可以首先逃往公园绿地避难场所,公园绿地空间开敞,周围的绿化植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辐射热以及热气流等,形成一个较为安全的空间[4】。公园绿地由于空间开敞,所以当灾害发生一段时间后,公园绿地中的广场还可以作为医疗救援、物质发放的救灾中心点,这样也便于对灾民的收容和管理。

3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绿地空间的布局

3.1场地要求

作为承担着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责任的公园绿地,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到城市灾害的特点,将防灾减灾融入到建设中。首先,公园绿地空间应该为开敞式的,去除公园基础设施、水面、道路等可以供给居民避难的场所应该占据绿地总面积的60%。同时紧急避难绿地还要考虑到居民站立时所需要的面积,以及考虑到收容灾民的生活空间需求[5]。其次,公园绿地周边应该设置充足的防火安全带,并且公园内要划分安全分区,分区之间同样设置防火安全带。这样,当发生火灾时,公园绿地可以起到有效的防火减灾作用。最后,公园绿地在建设时,应该保证至少与两条城市救援避难道路想通,这样当公园绿地受到灾害的影响时,避难人群可以快速进行转移。园内同时也应该设置环形通路,保证园内的道路通顺。

3.2出入口设置

公园绿地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双向交通出入口,并且所设置的出入口应该与集散场地相连,同时,出入口中必须要保证有一个出入口设置无障碍通道。在每一个出入口处,都应该详细直观的设置明显的防灾避难指示标志,以便于居民在疏散、逃离时及时找到避难场所。同时在公园绿地明显处应该悬挂应急避难场平面图以及建筑群地区居民疏塞通道图,这样能够便于居民在灾害混乱中明确自身的位置[6]。出入口设置可以根据出入口的功能以及连接周边道路的属性划分为四个出入口类型,即消防出入口、运输救援出入口、服务出入口、紧急出入口。通过划分出入口可以使得公园绿地避难防灾更加清晰、有序。

3.3防灾功能分区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公园绿地城市防灾减灾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必要的防灾救援需求,就需要对公园绿地进行防灾功能分区,通过对公园绿地进行防灾功能分区,可以使得防灾减灾工作更加有效率,同时也能使得救援疏散工作更加有序。公园绿地防灾功能分区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功能区:救灾指挥去、物质储存区、避难生活区、临时医疗救援区、对外交通区等。在进行防灾功能分区时,要注重每个功能分区之间的道路相通,同时还要保证每个功能分区之间防灾减灾的功能性。

4结束语

公园绿地建设对于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了城市防减灾的效率。因此,公园绿地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以城市防灾减灾为目的,建立起完善、成熟的防灾绿地系统,更好的保证人民的安全生活。公园绿地能够为城市中每一个建筑群体提供快速有效的避难路径以及供给充足的避难场所,其可以满足辐射半径内的人口容量以及基本需求。可以说,公园绿地系统是城市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和开敞空间,其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因此,城市绿地的构建发展应该积极融入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之中。

参考文献

[1]唐婷.城市绿地避灾适宜性评价及优化布局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2]费文君,王浩,申世广,张凯云,胡伟.基于可达性与服务度的城市避震减灾绿地规划布局研究——以遵化市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2,(01):97-99.

[3]惠光秀.高密度城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实例[J].园林,2012,(05):38-41.

[4]张帆.发挥规划特长营造安全城市——以北京为例探索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方法[J].城市规划,2012,36(11):45-48+66.

[5]洪婷婷,杨文欣,郑郁善.基于AHP的城市绿地应急避难机能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2013,40(01):133-137+213.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绍兴;防灾绿地;规划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波及13个省份,遇难69142人,失踪17551人;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正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的高层住宅脚手架忽然起火,造成58人死亡, 40余人失踪……灾难带来了伤痛,也敲响了警钟。

很多城市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安全的保障,城市防灾规划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汶川大地震后,国内学术界越来越关注于城市绿地的防灾减灾功能,并大量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出现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建设实例,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绿地防灾规划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1.城市防灾绿地

1.1 概念

城市防灾绿地是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城市绿地的简称。日本将防灾公园定义为“由于地震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和绿地”。

城市中可作为防灾绿地的有公园、绿地、体育场、操场、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

1.2 作用

防灾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供避难者避难及对避难者进行紧急救援。具体包括:①灾害发生前,进行防灾演习与抗灾减灾知识教育;②灾害发生时,提供避难场所,为避难者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③灾害发生后,作为恢复重建等活动的据点。

2.绍兴城市防灾绿地分析

2.1 绍兴概况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北纬29°13'36"至30°16′17"、东经119°53′ 02"至121°13′38"之间,总面积为8256平方公里。全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河道密布,湖泊众多,素以“水乡泽国”之称而享誉海内外。处于台风登陆区,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

本文讨论的范围主要是绍兴市越城区,大致集中于古城保护区,主要公园绿地有城市广场、府山公园、蕺山公园、儿童公园、环城河公园等。其中城市广场占地面积11.8hm2,府山公园17.48hm2,儿童公园2 hm2,蕺山公园8.2hm2,此外,环城河沿线12.2公里的绿带,分布了大大小小公园22处。

2.2 绍兴城市防灾绿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越城区现有绿地的的防灾能力调查,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大型城市公园绿地相对集中,社区公园面积相对不足,一些老居住区很少或者根本没有配置的小游园或居住区公园,仅有的宅间绿地也常常被占用,停车甚至搭建临时建筑,部分小区虽有一定居住公园,但因周围建筑高度限制,可用的避灾面积却所剩无几;二是老城区附近的紧急疏散通道狭窄;三是应急避灾设施缺乏。

3.绍兴城市防灾绿地系统规划

3.1绍兴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绍兴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山有水,而城市结构的特点是呈“鱼骨形”。 由于自然地理原因,绍兴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大都由南向北,最后流入杭州湾。绍兴城是在会稽山北麓的冲击平原上的孤丘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北流向的河道形成了“鱼骨形”城市主体结构。

绍兴城市的发展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河道构成了绍兴城市的命脉,“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河街相辅相成,组成了一个以南北向府河,东西向上大路河为主脉,以环山河和若干东西河道为支脉,纵横交叉,四通八达的河路网络(图1)。一方面为城市的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还具有改善城市小气候、防灾以及丰富城市景观的作用。

图1 绍兴市区河道地形图

图片来源:网络

3.2 绍兴城市防灾绿地系统规划

3.2.1 防灾绿地系统

绍兴城市防灾绿地系统规划以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为基础,充分利用城市中大面积的公园绿地,但不能单纯地被动利用,而应发挥城市空间特点,形成一个有机互联、并能独立运转的防灾避难绿地体系。

如图2所示,广域防灾据点利用城市广场、公园等大型游乐空间;地域防灾据点利用居住区附近的学校、绿地、医院等公共设施;而广域防灾带则利用纵横的河道和河岸网络,以河岸形成广布于城市的带状空间;物质和人员运输通道则是城市中的主要干道,将各个层级的防灾据点联系起来,形成紧密联系的防灾绿地系统。

图2 绍兴城市防灾绿地系统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绘

3.2.2 避灾绿地系统

以绿地、道路与绿化带作为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构成城市避灾体系,如图3所示:

一级避灾据点:以500米为服务半径,灾难发生后灾民在5~10min内能够到达避灾点,是灾害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场所。均匀地分布在市区内,由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如小学、社区活动中心、小区公园)(图4)。

二级避难据点:以1500米为服务半径,是灾后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利用城市城市规模较大的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组成。

避难通道: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

救灾通道:城市主干路为主要救灾通道。

3.2.3防灾设施

防灾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供避难者避难及对避难者进行及时救援,而防灾设施是防灾功能的基础与保障。而目前绍兴市的公园绿地的防灾设施相对缺乏,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借鉴国内外防灾设施规划的先进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1)设置紧急避难场所,内容有储水设施(临水地带可就近利用河水)、储备设施(紧急医疗用品)、通信设施(广播设施收、发信设施)、紧急设施(消防器材、紧急用车辆)、指示设施(紧急照明设施)。

2)设置临时收容场所,内容有指挥中心(综合管理设施、防灾教育设施、储备设施)、储水设施(饮水设施、消防用水)、紧急设施(临时厕所、帐篷、垃圾房等)、储备设施(粮食、医疗品)、指示设施(照明设施、指示牌)、通信设施(收、发信设施、广播设施)、消防设施(工作用具、破坏用具、工作材料、灭火器械、搬运工具、通信装置(无线电收发机)。

3)设置中长期收容所,内容有指挥中心、储水设施(饮水设施、消防用水)、紧急设施(临时厕所、帐篷、垃圾房等)、储备设施(粮食、医疗品)、指示设施(照明设施、指示牌)、通信设施(收、发信设施、广播设施)、消防设施(工作用具、破坏用具、工作材料、灭火器械、搬运工具、通信装置(无线电收发机)。

3.2.4 制定避难所运行管理机制

在建立有效的防灾避险绿地系统的基础上,还应完善相应的避难所运行管理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救灾指挥中心;

2)建立避难所数据库;

3)制定避难所管理与使用的规章制度;

4)制定避难的宣传教育与避难演习规划;

5)制定每个避难所开放和关闭办法。

4.实施步骤

建设城市防灾体系,应该以循序渐进的形式,较为合理的做法是将规划分为近、中、长期三个步骤来实现:

1)近期目标:初步构架防灾避难生活圈,配合避难空间和路径,形成完整

的防灾避难网。

2) 中期目标:在近期目标所构架的避难生活圈的基础上,进行圈内建设,

强化避难空间和设施的安全性。

3)制定严密的城市防灾计划,包括整体计划和局部计划,建立健全防灾生活圈系统,达到即使城市局部受到严重破坏,居民也能在生活圈内进行避难,整个城市功能正常运行。

5.结语

城市绿地系统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美化了城市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憩游乐场所,而在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城市建筑与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而言,城市绿地是具有防灾减灾功能的重要“柔性”空间,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其他类型的城市空间不可替代的。

在通过对绍兴市绿地防灾功能的调查后,对其防灾绿地空间系统进行尝试性规划,希望对目前城市绿地防灾功能的不足之处有所帮助,提高市民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参考文献

[1] 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绍兴市国土资源局

[2] 李树华.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1~70

[3] 胡京京、李磊.城市空间结构解析――以绍兴为例.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171~172

[4] 陈志珩、王富更.绍兴古城保护规划初探.建筑师,1988.06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突发性灾害

城市是具有相当人口、面积和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人类文明和社会日益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突发性灾害、已经成为人类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希望为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建议,以保障城市的顺利发展。

一、我国城市突发性灾害形势

通过分析这些年发生的灾害事件,可以看出许多灾害事件的引发原因是多元化的。比如涉及居民出行安全的交通事故和天气灾害,以及涉及居民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等等。这些城市突发性灾害现象都对公众的生命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的城市突发性灾害多涉及城市的交通枢纽的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城市生命线系统等等问题。总体来说,我国城市突发性灾害呈现出了综合属性。笔者总结出城市突发性灾害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流动性灾害源和隐患日益增加。城市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和事故仍然存在,并且部分新增的致灾隐患仍存在出现的可能性。先前存在的致灾隐患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可能不断激化和扩展。较以往来说,人为事故在灾害发生的次数和在灾害损失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二、我国城市规划对突发性灾害的应对存在的问题

(1)法定名称缺乏。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笔者人为,名称的不同虽然反映了规划的范围正在不断的延伸和扩大。但也从另一个层面可以表明,国内目前对城市防灾规划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缺乏统一、法定的名称,相应地,对覆盖范围和规划的重点相应地也很难界定。

(2)灾种偏少。笔者就目前所获得的资料来看,北京和重庆的城市防灾规划中所涉及的灾害的种类相对来说较多,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大部分城市的规划中所涉及的灾害种类只包括地震、火灾、洪水、空袭等等。对于其他突发性灾害,例如恶劣天气、地质灾害、流行病、恐怖袭击、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以及工业设施等,多数的城市在规划中都没有涉及到。

(3)手段相对单一。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在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防灾应灾种,很多都建立起了计算机网络、卫星遥感和抗灾救灾决策系统。而我国在整体上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于计算机网络和遥感的综合性的防灾系统。这样,在城市规划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呈现出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也就影响了城市规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4)缺乏评估。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防灾规划都缺乏规划评估的内容。事实上,防灾规划应该包括三项内容:首先是前期的地方城市防灾能力的评估;其次是中期灾害的风险评估;最后是后期的防灾措施的经济性评估等。评估内容的缺乏,说明城市规划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工作人员缺乏对评估工作的正确理解。

三、城市突发性灾害现象的城市规划应对策略

城市突发性灾害问题是制约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的障碍,需要从多个层面考虑解决城市突发性灾害现象的应对措施。城市市我们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指南和蓝图,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1)城市公共服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预期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应该按照最坏的情况来规划和设计,要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预见。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大规模的流行病,比如七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欧洲黑死病等,这些疾病之所以伤害巨大,就是城市公共服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2003年非典传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城市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的重视不够。

(2)城市发展建设需要有综合性。城市发展应该有综合性的理念以及多功能的视野。例如在一些大型建筑的建设之初,特别要注意城市排水系统,可以在突发性的暴雨中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化。

(3)城市管理者责任感需加强。合格的城市管理者要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责任意识,即使设计规划管理理念、技术方法再先进,如果没有质量保障,也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也是一个社会价值和道德问题,如若不能得以妥善的解决,那任何城市灾害问题都无法通过城市规划来解决。

(4)城市生命系统防灾规划。 生命线系统防灾规划一般从灾前、灾中、灾后各个阶段整合,尤其是要从优化配置城市减灾资源入手,配置防灾备灾资源。在应对灾后损坏环节上考虑,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灾害损失评估。包括了经济损失评估,灾后评估。抗灾恢复保障,需具备不同危机技术的专家应急队伍和各个相关志愿者队伍的人员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包括了城市生命线系统依据重要程度进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反应;灾后恢复的时间;灾后的补偿能力以及规划总结能力。

四、结束语

城市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地区,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城市人口相对密集、价值高度集中、产业关联度高,因此城市的灾害脆弱性也相对比较突出。城市突发性灾害现象的解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城市突发性灾害现象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城市突发性灾害现象的表现和特点,探索了城市规划管理对突发性灾害的应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城市突发性灾害现象的城市规划的应对策略。本文希望为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建议,以保障城市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建华,邹其嘉.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