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村位于镇东部,村镇政府X公里,为深度贫困村。全村辖X个村民小组X户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截止X年底已脱贫X户X人,剩余未脱贫人口X户X人,X年计划脱贫X户X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X.X%。全村总流域面积X.X平方公里,有耕地X亩。主要经济收入以种养业、塑料大棚蔬菜产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近年来,村通过大力开展全域无垃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今年又实施了“四抓四促”念好“五字经”打好城乡环境整治攻坚战,全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升。
但由于资金缺乏,整治工作仍旧存在不彻底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填埋处理等一些基础设施跟不上,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回收和有效处理。
这些问题仍严重影响着群众生活,制约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为扭转当前局面,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增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效应,整治项目势在必行。
二、项目建设计划。
项目名称:县镇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建设内容:采购勾臂式垃圾车X辆、垃圾箱X个、户外垃圾桶X个。
建设时限: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建设资金:该项目概算资金X万元,资金来源为专项资金。
三、项目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领导。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镇政府成立由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村包村组长任副组长,镇包村专干、村干部为组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落实及督促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要把项目建设列入主要议事日程,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抽调工作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好的干部蹲点包片,现场指挥,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明确职责。
为切实做好该工程,镇政府召开了多次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并各方面协调,争取确保该工程建设项目圆满完成。
三是强化督查。
在上级主管部门督察的同时,镇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目做好规划。同时镇上将分阶段定期不定期的督察、抽查、检查和验收,全面促进该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
四、项目管理及实施办法。
(一)项目启动。项目领导小组接到批准项目计划后,要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项目实施要求。
(X)勾臂式垃圾车:主要由项目村进行管理维护,负责运转生活垃圾。(X)垃圾箱、垃圾桶:每个社分别在社区内分散放置,主要收集居民生日常活垃圾
(三)确定实施单位。
通过招议标形式确定中标单位,中标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供应性能优良的产品,供应商要与镇政府签订具体采购合同。
(四)后期运行服务。
项目建成后运行责任主体为村村民委员会,探索建立村民自治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示范项目设施运行和管理机制。
五、项目验收及后续管理。
(一)按程序进行验收。项目整体完成后,先经镇项目验收小组自验后,再申请主管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按程序拨付资金。
关键词:河道 长效管理 机制 思考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河道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作,重在不断治理,贵在长效管理。因此,为了将河道环境整治工作的效果充分体现、长期显现,积极探索制定符合河道实际的农村河道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机制尤为重要。
1、全县河道基本情况
隆化县境内全部河流均属滦河水系,按流域划分为伊逊河川、驿玛图河川、滦河川、武烈河川。流域面积在10N以上的河流共有139条。其中,县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条,自西向东依次是滦河、蚁蚂吐河、伊逊河、武烈河,县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下、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常年有水的河流共19条。大部分河流属河流的上游段,河床多为粗颗粒的卵石、砾石、粗砂等,河流季节性径流量变化及水位变幅很大。
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整治河道长度210余公里,土方62万余立方米,建成各类护岸50余公里,总投资810余万元,河道疏浚整治后,部分河道标准得到恢复,河道面貌得到改观,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高,使水系的生态环境明显改进,居民生活环境有效改善,为进一步推动综合整治,建立健全河道长效管理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2、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对照新时期河道管理的要求,目前的河道整治仍停留在土方工程清淤清杂,虽然水面清杂了,河底清淤了,但存在河道被人为束窄、河道内乱排、生活垃圾随处倾倒、水质污染、挤占侵占河道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河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长效化。建立河道长效管护机制不仅是一项面广量大,需常年实施的持久性工作,又是一项面向基层的群众性工作,此项工作必须体现出长效与全民的要求,从现状分析看,目前河道整治存在上述普遍性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2.1 群众对河道整体环境管护的主观意识不强
河道在广大群众心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就是引排水用的,近几年河道都经过了疏浚,河道的基本功能达到要求就行了,至于河道环境整治和保持,则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基础,是河道管护工作难以上水平出环境的主观根源。
2.2 投入不足,经费保障不到位
河道管护工作涉及到每个镇、村,工作任务都基本相当。但是镇村经济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强度。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工作能够较顺利推进。相反,经济实力较弱的,对于一般性的河道保洁工作都很难维持,经费问题成为环境综合治理和长效管护的瓶颈,直接影响到此项工作整体推进。
2.3 管护机制未能建立健全
首先管护队伍未能真正组建运行到位,河道管理工作缺乏制度化、专业化程度。其次相应的管理设施未能配套到位,突出反映在沿河垃圾箱和垃圾填埋场的布设未能按要求到位,无法做到集中投放、定期清运,河道成了各种垃圾废弃物的堆弃场所,加重了河流环境的破坏,成为河道污染的重要源头。
3、河道综合整治及长效管护必要性、迫切性
各级河道承担着我县灌溉和防洪的重要任务,河道既是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也是一方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河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因此,整治好河道、管护好河道、美化好河道,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精神,做好并管护好以河道整治为重点的河流环境综合整治是惠及广大百姓的一项民心工程、惠农工程,意义重大。
4、对建立河道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议和思考
4.1 深入宣传,形成社会共识。
河道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不同于河道疏浚工程。它是一项直接面对群众、依靠群众广泛参与的日常工作、长期工作。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共识,来营造统一的思想认识。因此要通过长期的宣传,统一思想,通过宣传明确河道管护的标准要求、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达到激励先进、督促后进、保持平衡,形成河道管护的浓烈氛围。
4.2 坚持典型带动,以典型促全面
按照相关要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确立从点到面、逐步推进的思路,结合打造观光带、产业带和新农村建设先导段。首先对国道、省道和通往各镇的公路干道沿线、集镇区、工业集中区、农业园区周边进行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各镇都要选定该区域内的河道作为先行试点,作为样板,逐年向面上推进。
4.3 坚持依法管理,推进规范化进程
各级政府要强力支持河道管理单位依法加强河道管理。主管部门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违章建筑,破坏河道工程的违法行为。同时根据河道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河道功能范围内的兴建项目和设置排污口,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河道综合调度运行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在农村重要流域、镇村周边和主要交通沿线强力开展整治垃圾污染为突破口,以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为重点,以建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树立农村新形象。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好农村的卫生保洁工作,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我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从2011年起全面启动,重点治理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今年必须完成2008年至2010年已实施的216个新农村建设点的治理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到2012年再进一步规范、推进到所有乡(镇、场)、村(点),实现全县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100%的乡(镇、场)、村(点)有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管理机制。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3月—2011年5月):宣传发动阶段。召开一次全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动员大会,传达全市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要求各乡(镇、场)、村(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调查各地需建垃圾池、需安放垃圾筒及保洁人员数量,落实实施资金。
第二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2月):组织实施阶段。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力争今年全县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以上(其中历年新农村建设点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第三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检查验收阶段。各乡(镇、场)对本辖区内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强化日常保洁管理,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高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成效。6月中旬,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场)的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四、处理模式
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原则,按照“户集、村收、乡(镇、场)运、县处理”及“户清理、组集中、村收集、乡处理”的模式处理。
1、户集。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并将垃圾收集后送到村垃圾收集点或指定的垃圾容器内。提倡垃圾分类处理,农户应将秸杆、动物粪便等可以利用的有机物返田。
2、村收。在农村人口相对密集的场所或自然村建垃圾收集屋,根据需要增设一定数量的环卫设施。各村应确定一名保洁员,负责本村公共场所的垃圾清扫、收集,并将本村范围内的垃圾清运到最近的垃圾收集屋或垃圾中转站。
3、乡(镇、场)管理。乡(镇、场)建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的管理、运行由乡(镇、场)具体负责。乡(镇、场)对集中的垃圾进行就地填埋,离县城较近的也可中转到县城垃圾填埋场处理。
4、县集中处理。城中村和城郊村的垃圾由县环卫部门直接清运进行集中处理。
“户清理、组集中、村收集、乡处理”的模式与“户集、村收、乡(镇、场)运、县处理”处理模式内容基本相同。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统一认识。各乡(镇、场)、各部门和各行政村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宣传方式,切实加大对广大村民的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实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到家喻户晓,不断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村民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县电视台要开设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宣传专栏,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写简报,及时报道在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建立组织,落实责任。成立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县直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工部,由县委农工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做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设施管理和检查监督工作。垃圾填埋场服务区内的各乡(镇、场)必须确定一名保洁员,负责本辖区内垃圾的清理、运送、填埋;服务区内的各行政村也应确定一名保洁员,负责本行政村内公共场所清扫和垃圾的收集。同时,要将此项工作尽早纳入到各乡(镇、场)和村委会民主议事制度之中,实行乡(镇、场)长、村委会主任、村小组长负责制,保洁员岗位制、民主评议制、检查考核制。做到层层抓落实,人人负责任,确保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正常运作。
(三)落实经费,健全制度。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方针,实行按级负责,层层落实,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报酬的责任管理制度。市政府已安排50万元,对全市各县(区)的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验收合格后采取集中奖补的办法进行奖励;县政府安排10万元,对全县各乡(镇、场)的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验收合格后采取集中奖补的办法进行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另行制订)。各乡(镇、场)必须对2008年-2010年的新农村建设点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且每个点需安排3000元经费,经费由乡(镇、场)和村民自筹,用于垃圾运输车辆的购置、燃料费、车辆维修费和垃圾清运员的报酬。年底由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组,对该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各乡(镇、场)要以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的宣传力度,将农村环境整治与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有机结合,提高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同时,要积极指导本辖区内各行政村制订和完善保洁制度、村民卫生公约、门前卫生清洁“三包”制度,逐步转变随地乱倒乱扔垃圾的陋习,形成人人参与治理环境脏乱差的良好习惯。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造福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它是通过将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并以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为基本原则。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与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资源相对匮乏的形势,若要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逐渐增多。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推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形势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如湖南、安徽等农业省长期以来因一些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资源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化肥、农药、重金属对地表水污染等影响,农村的发展基础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同时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长治久安,对打造“三个强省”及构建和谐美好和富强安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资源节约与循环能解决农业大省农村贫困的紧迫问题
安徽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根据2013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098元,低于全国8896元的平均水平,安徽省的农民居民纯收入排在第20位,处在中等偏下的收入水平。安徽省农业人口较多,是农民工输出大省,农民在省内就业难,据统计,201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49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外出打工,而非在本地就业。若通过循环经济重新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改变农村的传统生产方式,既可以为本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而安徽省农村状况不容乐观,与浙江、江西、山东相比,差距较大,如高科技农产品开发水平相当落后。
(四)循环经济能加快减轻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
安徽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季风明显、夏雨集中。再加上安徽中南部地貌起伏不平、坡陡沟多,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易被流水冲刷。北部平原为河流冲积形成,加上降水集中,多暴雨,易流失。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矿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扩延,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深入推进,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开矿、修路,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仍较严重。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03—2012年)》中的相关数据发现,10年来,全省各类土地数量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农用地中,耕地净减少151265公顷,新增林地513231公顷。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了79038公顷,水利设施用地增加了4194公顷,交通用地面积减少154912公顷,未利用地减少1363693公顷[2]。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森林破坏、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原因导致洪涝、干旱和病虫草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有限的农业资源变得更加短缺,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
(五)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根本出路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耕地、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以大量资源消耗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难以维持,农业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潜能已接近极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合理利用农业能源资源,既是缓解农村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安徽省通过财政、政策、立法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但宏观来看,仍处在发展的初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农村能源利用水平低
安徽省农村能源在消费结构、利用效率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第一,消费结构不合理。生产用能水平较低,生活用能中生物质能仍占有很大比重,薪柴、秸秆约占农村用能的32.5%,清洁能源消费量较小,农村用能设施的热效率较低,浪费严重。农牧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及其直接燃烧排放的有害气体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第二,能源利用率低。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约50%的生物质能是直接燃烧的;全省仍有近60%农户炉灶未改造,热效率在20%以下;太阳能的利用率仍然较低,仅占总农户的23%;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普及面小,综合利用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安徽省沼气产业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安徽省适宜发展沼气的农户约800万户,到目前也仅累计推广40万户,仅占5%,与其他省份推广力度(广西350万户、云南200万户、湖南140万户、贵州80万户)存在明显差距[4]。第三,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缺乏正确的指引。特别是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种植业与畜牧养殖未形成新的产业链,因使用化肥而导致土壤矿化,降低土壤增长潜力。
(二)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导致丘陵山区农田水利失护,水土严重流失,生态遭到破坏
为了摆脱贫困,改变农业收入低的状况,自80年代以来,大量中青年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致使农村土地荒芜、沟渠塘坝年久失修,土地荒漠化严重,如湖南、云南、江西、贵州、安徽等省,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由于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直接排放畜禽粪便造成农村水环境恶化。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指出,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化肥利用率仅为33%,农药利用率为35%左右,年使用地膜约130万吨,回收率不足60%,年产生畜禽粪污约38亿吨,有效处理率仅为42%;农业年均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2,低于发达国家约20个百分点。
(三)农民的循环经济意识比较薄弱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还不是很高,造成农民的循环经济意识薄弱。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只有老年人和儿童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在我们所调查的1000名农民中,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为18.5%,其中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为20.9%,其中30岁以上的妇女占7.9%;初中文化程度占45.8%,高中文化程度占14.2%,大专及以上占0.6%。受教育程度高、年轻人、能人中相当多的人长年在外打工或者已移居城市,留在农村本地的那些文化素质不高的劳动力,生产观念落后,循环经济意识薄弱,如任由当前生产生活方式延续下去,我国的粮食安全可能会受到严重威胁。
(四)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200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开始实施,这就确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框架。但是,各个省、市县仍需要配套的适合于本地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以保证发展循环经济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安徽是全国较早开展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省份之一。安徽省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安徽省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安徽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将解决农村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纳入政府的重点工作。但是,目前,我省现有的环保法律法规多采取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阶段,某些条款仅有一些方向性和概念性的笼统表述,难以满足安徽循环经济建设的战略需要。
(五)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不高
科技是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撑,而且循环链越长,所需的技术就越复杂、越精细。总体看,安徽、贵州及广东东部地区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推广应用效率低。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缺乏,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和应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技术储备不足,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企业创新主体能力较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较少,产、学、研脱节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县域科技能力薄弱,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载体不强。
三、借鉴国外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经验,走中国式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起步较早,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并取得了成功的实践,它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经验和启示。美国是循环经济的先行者。1900年美国制定了有关有机食品的法规,明确规定有机食品的栽培条件为“收获前3年内农田不得使用化肥和农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普遍推广农业节水灌溉,目前整个灌溉面积中有50%的农业灌溉采用喷灌和滴灌方式,在采用多种节水灌溉方式的同时,又广泛应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农作物实行精量按需灌溉。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始终在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利用休闲轮作、残茬还田免耕法、覆盖作物轮作、农牧结合等手段保障土壤的肥力;通过天敌昆虫、污水回用工程有效解决了农业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的问题49-53。日本是循环经济发展较早且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循环农业是其农业的典型模式,也是循环经济在社会层面上的重要实践。日本的循环农业是将居民消费过程产生的有机垃圾进行发酵后变成农业生产所需的有机肥料,及时补充土壤养分,使农业能够生产出更加安全、美味的有机食品提供给普通的消费者。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宫崎县菱镇制定了《发展自然农业条例》,该条例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做了明确的要求,从而有效地阻断了毒素向粮食作物传播的途径,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日本注重对民众进行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社会的意识的培养。并通过教育、培训、宣传、推行环境友好产品标志和循环利用产品标志等方式,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鼓励居民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分拣,国家对没有利用价值而且危害性强的废弃物,进行有偿回收或对回收行为进行奖励。该模式既解决了工业有机固体废物和农业的家禽粪便问题,还有效地处理了下水道污泥,资源得到充分的再利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必须的肥料和能源,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49-53。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走在世界的前列。德国从立法入手,先后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包装条例》《限制废车条例》《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为了有效地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综合型农业模式实施提供保障,德国政府还出台、规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了有效贯彻上述政策措施,德国政府还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09年3次制定和修订《可再生能源法》,通过立法的形式禁止无机化肥施用过量,加强资源保护、加大处罚环境污染的力度。
四、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由于安徽省省情、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地理特征等的差别,安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应当体现当地特色,避免“一刀切”,要综合当地地理情况、产业背景、资源储量等各方面综合考量。根据安徽省实际,淮北平原地区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模式,积极发展节水工程,建设节水型生态循环农业基地。江淮之间的丘陵和沿江地区,要大力推进“四把一促”工程,即“把水留住、把树种上、把路修通、把结构调优,促进农民增收”。皖南山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较丰富,盛产茶产品和山珍产品,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借助这些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产业。
(二)综合规划,着眼长远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需要有长远规划,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它是一项涉及经济、技术、环境、社会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政府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方面应当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作用,形成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共同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为农村提供循环链连接技术,要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和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路线实现农村的循环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等的作用,建立和健全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咨询、培训、推广等工作,形成实施农村循环经济协调、有效的宏观机制。
(三)构建合理有效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要以全省正在开展的“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活动为契机,积极构建合理有效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单位要素的产出率,要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到废弃物的无害化排放。要同美好乡村建设结合,以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第一,探索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节约利用水、土地资源和能源等。如在不同作物间实现套种、立体种植等高效栽培技术,实现混养高效养殖技术,通过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来提高产出率。第二,珍惜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模式,加强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避免耕地资源的退化。通过推广普及测土配方、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手段,改良土壤肥力,减少秸秆燃烧对环境的污染。第三,加强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大力开发农村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新用途等。加强畜禽饲料的无害化处理、疫情检验与防治;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土壤的农药毒素的积累。第四,恢复和发展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加工业,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地方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如刺绣、编制、铁器、竹木等产品,以扩大外销商品,促进农村经济多向发展。
(四)制定、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是造福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大都从抓法制建设入手,依法规范、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现行法律的一些规定可能难以适应新形势,甚至可能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当前,安徽省循环经济立法地方性约束性规范、法律责任方面规定却很少,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地方性配套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出台《安徽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建立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加快研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的管理条例,使循环经济发展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五)建立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持制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支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条件。循环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短缺和解决环境问题,必须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制定高科技发展规划、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一系列举措,积极鼓励有实力的再生能源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发挥相关企业在技术研发与推广及应用方面的作用,如加快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煤的洁净燃烧和转化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的应用,改变当前人类对电力的过度依赖情况,有效缓解能源紧张局势;建立公共财政扶持机制,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生态恢复补偿机制等,以相应的经济政策激励循环经济的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大循环经济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示范、推广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科技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