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范文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z_1306”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政协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关于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4月23日,县政协主席鲁晓芳带领部分县政协委员深入西岔河村、谭家河村、十亩地村、五四村、郭家坝村和龙寺村,对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情况

通过视察,委员们认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镇办和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发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促使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乡容村貌明显改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及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委办、组织部、住建局、环保局等23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先后制定印发了《佛坪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018—2020年三年行动方案》《佛坪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职责。同时各镇办及各村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县、镇、村三级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为保障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多措并举、抓点示范,充分发挥样板作用。各镇办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统筹推进”的原则,均选择1—2个条件相对较好的村作为整治工作推进示范村,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如,袁家庄街道办成立了检查组,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指出,责令限期整改;西岔河镇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月检查、月评比制度,实行流动红旗管理制度;陈家坝镇实行“门前卫生”三包制度,明确了村民的责任义务;大河坝镇、石墩河镇制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标准,实行“红黑榜”动态管理。通过抓点示范,为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挥了带动作用。

(三)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加大环保项目建设投入力度。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整合力量,累计投资7278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垃圾热解气化站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167个,积极为各镇村配备垃圾车、垃圾箱,为各户配发垃圾桶等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基本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镇办转运、县处理模式。二是不断强化环境卫生管理。积极探索制定卫生保洁等制度,各村均配备了2—3名保洁员,建立了日常保洁机制,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三是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各镇办紧盯农村集镇、移民小区、交通要道和人口集居区域,通过扎实抓好“八清一改”、切实做到“八不八保”,利用“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和旅游旺季,积极组织开展“村庄清洁攻坚战”“生活垃圾歼灭战”“庭院卫生保洁战”“乱贴乱画乱搭乱建清理战”等特色活动。同时,县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通过通报曝光、建立红黑榜、下发督办单等方式,定期对全县7个镇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进一步激发了各镇办、各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通过集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四)广泛宣传、正面引导,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办利用电子显示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召开群众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意义及有关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县44个行政村累计悬挂张贴标语98条,召开群众会议53场次,通过移动公司群发短信10万余条,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法和工作亮点先后被《陕西农村报》《汉中日报》省市媒体刊载,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体向好,但与新农村建设及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制约,我县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点多面广,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造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范围广、所需投入大、运行成本高,且仅仅来源于财政资金的投入,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镇村受制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环境整治难度较大,目前全县各村不同程度存在主导产业弱、村集体经济积累不足等问题,致使各村自筹资金整治环境卫生的能力不足。

(二)工作推进不均衡,环境整治不彻底。一是部门、镇村之间工作进展不均衡。个别部门和镇村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没有从巩固脱贫成果、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高度去认识和站位,存在等待、观望心态,整治工作仅停留在应付性、临时性的层面。二是部分镇村农户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排乱倒现象仍比较严重。三是部分移民集中安置点绿化率低,质量不高,环境美化不够。

(三)协调配合不紧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环保、住建、水利、林业、旅游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不够,没有形成“一盘棋”的思想。二是缺乏有效考评奖惩机制。目前,各镇村还缺乏长效管理、监督和奖罚机制,存在时松时紧的现象。三是大部分村聘用的保洁员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相对松散,缺少考核、监督、激励等一整套机制。

(四)宣传教育氛围不浓,群众积极性不高。由于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村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差;加之宣传教育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对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认识不足,配合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识不强,等、靠、思想严重,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影响了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统筹资金、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各类相关资金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同时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的争跑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垃圾处理、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硬件基础。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探索通过村企协作共建、金融资本参与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并积极探索政府直接购买服务的模式,委托专业公司参与环保设施管理维护工作。三是按照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9-2022年)》的通知要求,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通过“一事一议”和以免代奖的办法,向村民适当收取垃圾污水治理费用,由村级集中管理使用。四是正确处理发展和治理的关系,充分认识农村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发展,积极发展养老养生、休闲观光等产业,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与人居环境改善的良性发展。

(二)明确重点、厘清责任,确保整治工作统筹推进。一是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规划,重点围绕整治环境污染、完善基础建设、提升村容村貌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划,并综合考虑各村地域分布、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设定整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要进一步细化各镇办、各职能部门及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务和责任,重点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扎实开展“八清一改”,做到“八不八保”,着力解决全县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二是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制定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人,切实解决农村环保设施重建轻管的问题,确保各类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加快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提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促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资源持续利用。四是严格按照《陕西省异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县委、政府要求,积极推进旧房拆除、旧宅腾退、土地复垦工作,拆除闲置破旧房屋,进一步提升村庄整体面貌。同时加强对群众集中居住点公共绿化的建设力度及农户庭院绿化美化的指导,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下辖11个居委会、11行政村,286个居民小组,7.5万人。按照3‰的比例配齐、配足农村保洁员242名,垃圾转运车8辆、洒水车3台,扫路车1台,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县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进行生活垃圾处理日产日清。经过近三年来的人居环境整治,已建成美丽宜居乡村18个,特色田园乡村1 个,着力打造农房改善项目3个。

二、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盲点多。在工作中,主要还是依靠以上率下、组织推动式展开,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制约,大部分村居没有将其摆在优先位置,不能有效发动群众参与整治。

2、整治标准有待进一步推进。群众卫生户厕废弃的比较多。村庄绿化全面推进缺乏有效措施,大部分群众存在重视硬化、轻视绿化的思想,村落和房屋整体品味较低。垃圾桶、垃圾池、清运车、中转站等设施配置标准和规模无法满足垃圾分类处置需要,运行费用保障不足,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有待加强。有的村组日常保洁不到位,生活、养殖污水横流,亟待建立和完善长效治理措施。

3、资金保障不足,因村居在人居整治过程中,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期整治经费村(社区)跟不上。在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三、如何改革

1、培育群众主体意识。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大力推进清洁文明户、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以点带面激发群众主体意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村民自治。

2、因地制宜推进重点工作。整合技术力量,加强指导,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卫生健康厕所建设、串户路和庭院硬化、村庄绿化等项目建设,鼓励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用最少的资金、最本土的材料,打造出最具内涵的村庄院落。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小型工程项目,组织当地工匠组成小工程队进行施工,助推集体经济发展。

3、健全资金保障机制。镇将安排专项经费400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资金,将实现村庄美化、绿化、点化、三类水冲式公厕村(社区)至少一座。同时加大资金的多渠道筹措力度,形成“受益群体自筹、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格局,着重挖掘社会企业、在外乡贤等资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范文第3篇

(一)周家排村丰周组“积分兑商品”试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动员全民参与,光靠镇村干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积分兑商品”是其中一种有益的探索。丰周组共有村民43户170人,是周家排村委会所在地,我镇选取该自然村作为试点,开展村民人居环境积分兑换商品活动。由村两委班子、理事会成员组成的评分组,每月对村民的环境整治和卫生情况进行星级评定和现场评分,评出3户五星级的“最清洁户”,给予积分加50分的奖励,并颁发“环境卫生户”流动红旗。每户村民户上都印有《村民积分手册》,由民兵连长登记在册,并在村委会显眼位置公示,村民获得的积分可以到商店兑换相应的物品。50分以下不予兑换,50分以上的奖品按价格形成梯度,最高可获得食用油一瓶。通过评比和积分兑换商品,该村的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成效非常明显。镇政府鼓励其他村可以参照这种模式,也可以创新其他方式方法,引导群众自觉参与。

(二)不塘口村六石组人居环境整治样板行动。工作开展伊始,发现存在标准不高的问题,很多群众不理解,总觉得农村就是这个样子,不能跟城里比,很多群众也动手整了,但标准太低,效果不佳。鉴于此,6月20日,我镇组织镇政府全体干部和不塘口村两委班子到不塘口村六石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样板行动,将六石打造成全镇人居环境整治的标准和样板,组织其余各村到六石参观学习,以高标准带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

(三)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流动现场评分。在评比中找差距,在评比中促整改。7月4日至5日,我镇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和各村支部书记,到各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评比,细化评分标准,并实名打分,按照班子成员占70%,各村支部书记占30%得出最后的总分。此项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对第一次评分后三名的村给予通报批评,第二次评分后三名的村在全镇大会上进行表态发言,第三次评分后三名的村给予组织处理。

(四)严格暗访督查,严厉奖惩机制。一是成立镇人居环境整治暗访组,每周深入到各自然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拍照和影像,在镇村干部大会前播放,并限期整改,对第一次发现的问题,第二次暗访仍然没有整改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通报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二是从今年起每年各村评选5户“环境卫生户”,评选1名“最佳保洁员”,全镇评出2个“整洁村委会”,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把工作进展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突出的村点作为今年年底镇里“三看”示范点,年终考评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加分。

二、存在的问题

1、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部分干部、群众认识还不到位,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不高,主人翁意思不强。

2、部分村民卫生文明意识不强,素质尚有待提高。

3、人员、经费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镇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强化干部责任担当,按时序稳步推进。

1、思想上再动员。进一步搅动全镇干部群众思想,动员全员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做好政策解释宣传,做好舆情稳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范文第4篇

因地制宜治污水。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是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婺城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求有条件的近郊村、平原村必须上马建设污水处理系统,采取无动力厌氧处理、湿地处理、阿科曼处理、沼气池处理等不同处理模式,一次性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而对人口少、排污少的偏远山村更多的是采取污水治理的方式,允许先进行简单的处理,分步推进治污工作。主要通过河道疏浚、改水改厕、水面保洁和重点污染源整治,逐步清理农村污水塘、臭水沟、露天厕,使污水不沉积、不横流、不外溢、不堵塞,促进城乡水体有效循环。一年来全区已有101个村完成了污水治理,4634家农户建设了污水净化沼气池,49个禽畜规模养殖场完成了污染治理,有11个村全面实施了污水处理工程,埋设了污水治理管道,建造了生态池、过滤池等各类净化处理设施,从而形成了点成线、面成片、特色明、效果显的污水治理态势。

全面彻底清垃圾。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婺城区始终把农村垃圾处置作为重点突破口来抓,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大会战。春节前后,通过领导挂帅,干部带头,全民动手,全面清理地面成堆暴露的历史性垃圾,彻底消灭沿路沿河沿岸和环城环镇环村的卫生死角,仅一个月左右时间,全区共发动9万多人次,清除陈年垃圾12458吨,为实施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按照“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房、镇有转运站、片有填埋场(焚烧站)”的要求,建设和配套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着力解决垃圾出路问题。全区共建垃圾池(房)1817个,垃圾箱18510只,建造垃圾中转站10座,沙畈乡还投资150多万元,建成了接纳全乡31个村庄的生活垃圾焚烧站。

持之以恒保清洁。村庄保洁是一项长期任务,婺城区从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入手,建立了一整套长效保洁机制。一是完善卫生保洁制度。实行农户“门前三包”,将卫生保洁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对柴草堆放、卫生清扫、树木管护等都做出明文规定,要求做到“垃圾入箱、家禽圈养、菜园围栏”,并由党员干部定期督查、确保整洁。二是落实卫生保洁人员。采取承包或招投标办法,成立卫生清扫专业队和绿化维护专业队,目前全区已落实专业保洁员1060名。乾西乡雅宅村还以老年协会为依托,成立了一支由20多名老年人组成的保洁队伍。三是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按照“户集村收、村镇联运、区域处理”的机制,全区已有乾西等9个乡镇实行垃圾统一收集、清运和处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已达70%以上,覆盖范围广、受益群众多、治理效果好、辐射作用大。

注重生态绿家园。村庄绿化是村庄品位的重要标志。婺城区十分重视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绿化工作。要求各村根据村情地貌,按照“种一片树、成一片林、遮一片荫”的要求,在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在村边路旁植树造林,在荒坡陡地退耕还林,着力营造“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美化效果,一年来全区累计栽种各种树木11万余棵。在植建环村林、公共绿地和绿化景点过程中,婺城区还积极探索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村庄绿化模式,引导农民种植石榴、杨梅等经济林,谋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如琅琊镇棠坑源村300多人种植杨梅400多棵,既绿化了村庄,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形成了农村独具特色的“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田园风光景象。同时,积极争创各级绿化示范村、生态示范村,全区已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6个、市级绿化示范村12个、区级绿化示范村10个,区级生态村99个、市级生态乡镇5个,平原村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

实施村庄美化行动一年来,婺城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使农村“宅旁臭水沟、杂物满地堆、垃圾到处飞”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变,同时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开展村庄美化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坚持城乡统筹、整体规划,变“无序建设”为“有序实施”,着力解决规划滞后的问题。规划是龙头、是灵魂。开展村庄美化行动,必须首先搞好规划,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把城镇和乡村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谋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为此,婺城区在村庄美化行动的启动阶段就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区域污水处理、城乡环境卫生、村庄绿化等专项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末全区农村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的工作目标,以及年度的工作任务,并在全区规划建设了城市片区、金西片区、南部山区3个不同的城乡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系统,城郊村、平原村、山区村等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或治理模式。同时坚持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对每个村庄的卫生设施、村庄道路、绿化布局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并坚持在规划的引领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避免无序建设,提高建设品位。

开展村庄美化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着力解决合力不强的问题。村庄美化行动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虽然群众要求整治的呼声高,但观念、习惯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投入等问题也困难重重,因而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为此,婺城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将村庄美化行动作为一项惠民实事和重点工作来抓,层层建立组织,明确责任,合力推进。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将村庄美化行动与正在开展的旧村改造、村庄整治、康庄工程、水利工程等专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村庄美化行动开展到哪里,政策资源就整合到哪里,项目、资金、服务就跟到哪里,力求取得协同作战、集中扶持的良好效果。

开展村庄美化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变“要我治理”为“我要治理”,着力解决主体不明的问题。农民群众是村庄美化的受益者,更是村庄美化的建设者。婺城区自始至终坚持从群众最急的问题抓落实,从群众最怨的问题促整改,从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具体事情抓起,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动群众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介和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系列宣传报道,分层面组织开展评比创建活动,分批次组织农民群众到示范村考察学习,用事实教育群众,用典型感化群众,用活动熏陶群众,逐步培养村民良好的文明意识和卫生习惯,唤醒全体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村庄美化行动的良好氛围。

开展村庄美化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坚持政策引领、多方筹措,变“单一来源”为“多管齐下”,着力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村庄美化行动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成本高,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大,仅靠政府或集体单一资金来源,解决不了最终问题,只有多条腿走路,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才有可能破解资金困局。为此,婺城区采取“财政挤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运用市场机制筹一点”的办法,多管齐下解决资金难题。在区乡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作,并对村庄整治村增加人均100元的补助,重点用于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在充分利用好村集体自有资金的基础上,发动农民群众和社会人士,投资投劳、捐款捐物,充分调动农民自主投入、自主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认真总结完善并逐步推广琅琊等乡镇的经验,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做法,对保洁、绿化、治污等可以推向市场的项目,尽可能采用项目承包、招投标和冠名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尽量减少运行成本。逐步推行有偿服务收费,向受益单位和个人合理收取一定费用,以解决建设资金和长效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魅力黄山”为目标,以“解放思想,勇争一流”主题实践活动为动力,按照“南水北园,东西景观,特色鲜明,全面提升”的总体思路,全面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常态化环境管理新机制,以优美整洁的面貌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源头治理的原则。按照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思路,认真调查分析全区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全区环境的深层次问题。

2、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条抓块管、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双向联动、综合整治。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所辖区域内环境整治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彻底改变所辖区域内的环境落后面貌,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坚持分工负责的原则。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要求,实行领导分工责任制,各社区、各村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所辖区域内的环境综合治理负总责,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形成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二、整治重点及责任分解

抓住驻地、国道沿线、社区三条主线,明确目标责任,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全区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水平,努力营造宜居、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一)扎实开展驻地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按照“南水北园,东西景观”总体布局,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逐步完善驻地道路绿化、亮化、美化、排水等基础设施。强化环卫力量,配齐环卫设施,实行垃圾封闭投放,集中清运,日产日清。整治区域卫生死角,集中清理街巷、驻地村、集贸市场、公路、河沟的垃圾和杂物。整顿集贸市场秩序,清理街巷摊点乱设乱摆,引摊进场、入室经营。规范驻地户外广告、牌匾的管理,清理广告乱贴乱画。合理设置车辆停放区域,治理车辆乱停乱放。规范镇村建设行为,治理违法违规建设。(具体责任分工见附件2《黄山经济区驻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责任分解明细表》)

(二)集中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按照“全民参与,分工协作,重点突破,统一标准”的原则,快速启动和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抓好国道、同三高速、济青高速南线等公路沿线的“三大堆”、废品收购点、修车点、洗车点、残垣断壁和违章建筑等立体环境的整治,快节奏、高质量的完成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具体责任分工见附件3《黄山经济区国道、黄大路沿线及各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责任分解明细表》)

(三)积极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治理行动。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要求,重点抓好清理“三大堆”(土堆、粪堆、草堆)工作,推进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改厨、改厕工作,积极发展沼气池、生物质炉等绿色新能源。对村庄道路、场地、房前屋后、厕所定期清扫,保持村庄整洁。以新农村“五化”工程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落实好村容村貌“四定”管理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营造环境整洁、生态文明的乡村环境。(具体责任分工见附件3《黄山经济区国道、黄大路沿线及各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责任分解明细表》)

三、实施步骤

全区环境综合整治贯穿结合今年造林绿化工作,共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发动部署阶段(3月12日--3月20日)。召开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议,层层进行动员部署,明确各项目标责任任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村、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结合工作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20日--4月20日)。各责任单位要集中时间、物力、财力和人员,按照工作责任分工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区党工委、管委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会和现场观摩会,及时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做到边整治、边巩固,边提高,确保全面完成全区各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三)检查验收阶段(4月20日--4月30日)。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区党工委、管委将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督促抓好整改落实,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区党工委、管委成立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村建设服务中心。各责任单位也要成立环境专项整治领导机构和专门班子,具体抓好整治责任目标落实,确保工作扎实有效。

(二)强化督查,严格考评

区党工委、管委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对各村、各社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行现场打分的考核办法,建立加扣分制度和区领导现场督查制度。由区领导带队,各社区主任和相关单位参加,组成检查小组现场打分,对驻地村及国道沿线重点村前二名的分别加30分、20分,对后二名的分别扣20分、30分,对全区其他各村前三名的分别加20分、10分、5分,后三名的分别扣5分、10分、20分。每次检查得分与村干部考核奖金挂钩。对每个社区得分最低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进行通报批评,取消评先树优资格。必要时对不作为的村干部采取组织措施进行处理。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喇叭、黑板报、召开各种会议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加强对环境综合整治典型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切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环境综合整治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要广泛开展“卫生文明家庭”、“卫生文明村”、“卫生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确保整改效果,不断提升全区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