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炭物流发展规划

煤炭物流发展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炭物流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煤炭物流发展规划

煤炭物流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作为我国原煤生产第一大省份,内蒙古已经成为全国主要的能源保障基地。据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统计,2012年,煤炭产量10.8亿吨,比2011年增长10%,其中电煤占总产量的95%以上;共勘查含煤盆地103个,累计探明煤炭储量8080.65亿吨,居全国第一位。而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炭产销地,内蒙古却在煤炭外运的环节上遇到了瓶颈,蒙煤外运难成为影响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之一。

2001-2012年,内蒙古煤炭外运量从不足2000万吨猛增至6.6亿吨,而铁路运力却迟迟没有跟上煤炭产量增长步伐,铁路煤炭运能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公路运量虽持续快速增长,但很难满足旺盛的煤炭运输需求,导致京藏高速等内蒙古境内主要公路大堵车现象频繁上演。在煤炭销售旺季,特别是雨雪天气后,公路拥堵与事故频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治区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

二、内蒙古煤炭物流园区发展情况

煤炭物流园区是管理煤炭供应链实物流的重要载体,在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尚未完全发挥效用时,建设煤炭物流园区是优化煤炭运输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一是通过煤炭物流园区,可有效整合煤炭运输、仓储、交易、加工、配送等资源,提供交易、物流、信息、结算等一体化服务,对保障能源供应、提高煤炭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煤炭运输成本以及发展绿色煤炭物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通过煤炭物流园区,可调整优产业结构,促进环保和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煤炭产业,降低污染。三是通过煤炭物流园区,可以灵活调动民间成本,发挥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的优势,保障产业链健康发展,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为推进全区煤炭物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2012年初,出台了“‘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重点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煤炭物流。要围绕国家煤炭基地建设,通过联合兼并组建一批大型专业化煤炭物流企业,并有计划地新建煤炭物流园区。目前,在煤炭的主产地鄂尔多斯市,建成以及在建的具有煤炭物流功能的物流园区三个,分别为阿康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札萨克煤炭物流园区和大路煤炭物流园区。其中,阿康物流园区为自治区级综合物流园区,是一个集物流、交易、会展、保税、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区域性物流园区;札萨克煤炭物流园区包括鑫聚源札萨克镇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和鄂尔多斯市新街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大路煤炭物流园区项目属于鄂尔多斯市及蒙西煤炭外运前端工程,是一个可以提供综合性煤炭物流服务的物流园区。在自治区主要工业城市包头,建有土右旗大城西煤炭产业园区、东河现代物流园区、面向蒙古国的满都拉口岸物流园区和筹建中的华电蒙能公司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首府呼和浩特建有和林县大红城煤炭物流园区、土左旗晋丰元煤化物流园区和托克托县嘉和煤炭物流园区。在煤炭出区的主要窗口乌兰察布市,建有兴和庙梁煤炭物流园区(隶属于自治区重点园区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集宁现代物流园区、察右后旗贲红煤炭物流园区以及商都弘达煤炭物流园区。

三、煤炭物流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大煤炭物流园区的建成、运行与发展,煤炭运输困难问题将得到初步缓解,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一是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尚未出台全区煤炭物流的专项规划,作为煤炭运输通道的重要节点,各地的煤炭物流园区布局上存在地区分割、部门分割、企业分割等问题。尽管政府推动煤炭物流发展力度加大,但没有形成合力,部分地方和企业盲目大量兴建煤炭物流园区,一些物流园区效益低下,运输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物流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是缺乏资源整合。

已有的很多园区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部分园区业务经营和管理方式较落后,服务功能单一,煤炭流通环节信息滞后,浪费和污染问题严重,致使煤炭物流费用居高不下。

三是借物流之名圈地。

少数煤炭经营企业和煤炭物流园区假借发展煤炭物流之名,大肆圈地发展物流地产。如近日被媒体曝光的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某煤炭物流园区的未批先占现象,以非常低的价格征用大量耕地,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不良影响。

四是缺乏煤炭物流专业人才。

煤炭物流园区对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视不够,缺乏熟悉供、产、销流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四、 发展煤炭物流园区的对策与建议

一要注重各地园区总体布局规划。

在规划新建煤炭物流园区时,应当充分考虑地区内现有各煤炭物流节点的布局情况,以及周边铁路、公路运输通道的通达性,优化煤炭物流园区的选址和煤炭物流节点的总体布局。对于现有的煤炭物流园区,应加强各园区之间的联动,一定程度上实现各园区的资源与信息共享,保证煤炭运输通道的畅通,提高突发事件下煤炭供应系统的应急保障能力。

二要加强物流园区内部资源优化整合。

在进行煤炭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煤炭供应链管理者应不断规范煤炭从入园到出园的一系列包括装卸车、加工服务、库存、园区内流动等业务流程,根据所在流转地煤炭外运总量合理规划园区规模和环境容量,统筹设计园区与煤炭产地和外运出口的连接方式,在实现科学发展的同时,杜绝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大力发展绿色煤炭物流,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三要加大审批和监管力度。

在项目审批及立项阶段,应加大对新建煤炭物流园区的审批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大量的可行性研究和社会效益分析,杜绝盲目建设。对于运行中的煤炭物流园区要加强监管,防止非法占地现象的发生。同时,定期调查园区的效益情况,对于效益长期不达标的煤炭物流园区采取相应必要的措施。

四要发展现代化煤炭物流模式。

煤炭物流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U6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1现代物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 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更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1.2现代物流业基本内涵

根据我国2001年4月17日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产业属于广义的服务业范畴。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可以将物流产业归为第三产业范围。根据我国现行标准产业分类(GB/T4754-94,简称GB/94),其中只有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主要是邮政)业属于现代物流业的产业范围。

2日照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和优势

(1)腹地丰富的货源为日照港发展现代物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照港腹地资源非常丰富,鲁豫晋陕等省均为资源大省,为日照港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货源。日照市已培育起冶金、纸浆、粮油加工、能源、液体化工、木制品加工“六大临港产业”,为港口发展现代物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日照港发达的物流集疏运系统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便捷的运输通道。日照港集疏运条件优越。铁路方面,连接港口的兖日铁路、坪岚铁路把日照港与华东、中原、西北广大地区连接在一起,铁路通过能力强。公路方面,连接港口的4条公路国道干线通往全国各地,公路运输四通八达。水路方面,日照港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3)日照港一流的物流基础设施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基础保证。日照港拥有石臼、奎山、岚山和岚山北四大港区,32个生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超过7000万吨,形成了煤炭、铁矿石、集装箱、粮食、液体化工及油品等十大主导货种。

3日照模式选择

3.1产业模式选择

根据日照现代物流发展目标,结合临海产业区实际,重点要打造“四大物流服务功能”和构筑“四条物流供应链体系”。

四大物流服务功能

国际集装箱物流服务功能:重点开展进口集装箱转关服务及外贸集装箱支线运输服务。

临港钢铁物流服务功能:主要提供煤炭、焦炭、铁矿石、氧化铝等钢铁冶金产业原料和产成品的进出口贸易、仓储、销售、配送等综合物流服务。

临港石化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原油、成品油、油、沥青、乙二醇等液体化工原料和产成品的进出口贸易、仓储、销售、配送等综合物流服务。

大宗散杂货物流服务功能:重点瞄准粮食、装备机械、纺织服装、木材等大宗物资,打造日照地区最重要的大宗物资中转、仓储和加工中心。

四条物流供应链体系

液体化工品物流供应链。主要从马来西亚等境外港口直接海运至日照港,通过港口物流企业储存、调配加工、中转分拨(或直接分拨)至日照地区和腹地广大石化工业企业及加油站等直接消费市场。

集装箱物流供应链。分为进口和出口两类:进口集装箱主要从境外港口中转至日照港,在日照港查验进关后,通过公路或铁路联运方式分拨至各腹地及具体业主;出口集装箱从企业直接装箱(或经物流企业拼箱)运输至日照港,再转运至国内其它港口。

铁矿石物流供应链。主要从巴西、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境外港口海运至日照港,通过港口物流企业储存、加工、中转至临海产业区或腹地钢铁企业企业。

煤炭物流供应链。从秦皇岛等北方港口直接海运至日照港,直接通过皮带机输送至电厂,或经港口堆存、分拨至腹地工业企业或煤炭经销商。

3.2空间模式选择

结合区域港口岸线资源和主要物流需求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日照临海产业区现代物流业要加快"1-2-3"即一条港口物流发展带、两个物流园区、三个物流中心的建设布点步伐。

(1)一带:即滨海港口物流发展带

整个日照港共布置了各类生产性码头泊位256个(含万吨级以上200个左右)。同时在其后方陆域加快建设相应的堆场、仓库、流通加工、中转配送等配套物流设施,必将形成临海产业区乃至整个山东省南部最重要的港口物流发展带。

(2)两园:即日照国家保税港区和巨峰、涛雒综合物流园区

日照国家保税港区:位于奎山以东和石臼港区西作业区一侧,规划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主要引进和发展服务于国际物流业务的保税仓储、货运、外轮供应、商检报关等机构,全面拓展保税、仓储、装卸、加工、包装、检验、报关、配送等国际物流服务功能。

巨峰、涛雒综合物流园区:建议在巨峰编组站周边建设,规划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左右。该物流园区主要依托发达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交汇及大型铁路编组站的便捷交通条件,重点拓展集装箱仓储、货运交易信息、配载、流通加工、分拨配送等功能。

(3)三中心:即日照商贸物流中心、奎山综合物流中心和岚山综合物流中心

日照商贸物流中心:规划用地面积400亩左右。主要建立以下功能设施:货物集散功能、货物中转功能、配送功能、贮存包装功能、口岸功能、商品检验功能、物流信息服务功能和物流咨询与培训功能。

奎山综合物流中心:规划用地面积800~1000亩左右。主要建立以下功能设施:仓储功能、集散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功能、加工功能和服务功能。

岚山综合物流中心:规划用地面积600~800亩左右,主要是为工业区内众多的生产制造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提供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生产性物流服务。

3.3发展模式选择

结合日照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实际来看,日照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具备典型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带动模式特征。 该模式形成的主要机理是通过产业集聚而实现成片带动发展。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在选址上要有产业和市场依托,具备方便快捷高效的运输条件。

4结语

总之,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融高新技术与基础物流为一体、实现经济高效运行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其发展的关键点是物流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其中人才的重要性和经营理念的思想解放程度,决定了能否实现物流业现代化的步伐和程度。开放的思想、人才加上优秀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三大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冯耕中. 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H】.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晓东、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煤炭物流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区域物流;区域物流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6-01

随着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德州作为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被列为全省七大省级物流节点和六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如何实现德州市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对德州市区域经济物资流动进行协调、达到整合区域资源的作用,如何实现德州市区域物流各个要素的系统最优目标,这些都是德州市物流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德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区位优势明显,物流资源整合不合理

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交汇处,有着“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地缘优势。从德州市的产业布局来看,产业资源较为分散,如汽车产业就包括了武城、乐陵及德城区三个主要地区,夏津、乐陵、陵县和禹城同时形成了棉纺、毛纺产业群,新材料产业则分散在了经济开发区、德城区和武城县,而木材物流园区在德城区和宁津都有一定的聚集发展,但各为其主,很难发挥物流的集成化平台效用。

(二)政策大力扶植,但是物流发展不统一

《德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建设高效率的物流平台,立足华北、华东地区,建立电子商务物流的商品分拨和配送中心,积极引进知名网络营销商在德州建立物流配送基地。对引进的物流企业和项目,在土地优惠、税收奖励、收费减免、资金支持、环境服务等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

但由于对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的出发点和高度不统一,由此造成在推进现代物流的进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重复建设时有发生,忽视了现代物流市场运作的客观要求。存在部门、行业和地方本位主义,各管理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多从本部门、行业和地方利益出发,造成一种不正常的、不公平的竞争格局,不利于形成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网络。目前,德州市除了由运达物流园区发起的德城区物流行业协会和黑马集团发起的形成的行业性质的物流协会以外,政府没有组建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及行业协会。

(三)物流企业发展快速,但第三发展滞后

2010年,物流业收入完成305亿元,德州市物流企业达到1100多家,黑马集团等两户企业跻身山东省物流50强,资通国际、盖世冠威等3户企业被评为3A级以上物流企业,九达物流等3户企业被列入全国物流税收试点企业。但很多企业没有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企业内部物流进行整合和重组,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不愿将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自我服务的物流组织形式影响了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发展,不利于物流装备充分使用和专业物流人员等资源合理流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企业对高效率、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

(四)物流园区初具规模,但竞争力不强

“十一五”期间,德州已经形成了一批诸如运达物流园区、九达物流园区、山东盖世冠威国际物流园区、德州资通综合物流园、齐河煤炭储配物流中心、铁西综合物流园等多个物流园区,其中营业收入过千万的物流园区达到24家,煤炭、木材物流园区规模和交易额均居全省前列。但从整体上看,物流业呈现功能单一、业务不稳定、成本高的特点。由于许多大型的企业大多还处于传统运行模式阶段,造成竞争力低下。

二、德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构想

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化平台是业界公认的实施物流信息化的根本途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内物流作业、物流过程和物流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筛选、储存、分析、评价、反馈、、管理和控制的通用信息交换平台。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构想。

(一)规划原则

德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首先应遵循“总体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立足现有的物流信息网络、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和政府门户网站进行规划,明确职能分工,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次为了满足将来可能出现的新需求和满足现在各种用户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信息需求,应遵循扩展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最后为了保证信息平台的顺利运行,应遵循安全性原则。

(二)功能定位

首先定位于服务功能,为了更好得促进德州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用快捷、便利、有效的服务模式;其次定位于德州本地六大产业群的物流服务需求;最后定位于德州区位优势带来的外部物流服务需求。

(三)实施模式

结合实际,德州市可以采取信息资源物理与逻辑整合相结合模式。区域物流信息逻辑集中而物理分布适用于业务系统分布在多个地方,由统一的整合平台实现各物理分布之间的数据共享,可实时访问分布在各处的数据,对物流企业原有业务系统影响小,能够降低实施风险和成本。

(四)建设实施步骤

结合德州市现状,我们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统一认识,统筹规划;第二步,重点突破,展开试运营;第三步,全面启动,正式运营。

(五)商业运营模式

采取“前期以政府引导为主、市场运作为辅,后期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行为为辅”的商业运营模式。政府主要起到引导、监督和管理等服务功能,主要经营运作还是依靠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

参考文献:

[1]陈火全.区域物流信息化规划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1,2.

煤炭物流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一、煤炭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煤炭物流需求现状

从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河南省煤炭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产消缺口有逐渐增大的趋势,2014年产消缺口达7193万吨标准煤。2005~2010年,产消缺口先扩后缩,从2005年的-506万吨标准煤增至2007年的2237万吨标准煤,又下降到2010年的763万吨标准煤;2011年、2012年产消缺口开始日益扩大,从2011年2367万吨标准煤扩大到2012年的7616万吨标准煤;2013年降至4993万吨标准煤,到2014年又增加至7193万吨标准煤。据专家预测,2020年河南省煤炭产消缺口将达到1.3亿吨~1.5亿吨。

从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可以看出,河南省煤炭外销量和输入量总量较大,而且“十一五”以来,河南省煤炭进出量呈现两个阶段:2005~2009年,煤炭外销量大于输入量,进出缺口基本保持3000万吨左右;2010~2012年,煤炭输入量大于外销量,进出缺口扩大到5000万吨左右。2012年河南省煤炭外销量3522.38万吨,输入量为9408.54万吨,调入调出量达1.3亿吨。总体来看,河南省煤炭基本呈现出“大进大出”格局。

煤炭属大宗生产资料商品,被开采后绝大部分以原煤的形式依靠运输从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2012年,煤炭占河南省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80.2%,据相关专家分析,河南省的煤炭消费2020年在总量上将达到3.4亿吨左右。从长远来看,河南省煤炭物流的发展前景潜力巨大。

(二)煤炭资源分布现状

河南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豫北的安阳、鹤壁、焦作、新乡、济源,豫西的新密、登封、巩义、义马,豫中的平顶山、许昌等地,以及豫东的永城市。从2015年煤炭产量看,河南省煤炭生产主要集中在平顶山市、郑州市、商丘市、许昌市、三门峡市、新乡市、洛阳市、鹤壁市等八市,它们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95.5%。

从2015年煤炭消费量看,河南省煤炭消费主要位于平顶山市、郑州市、洛阳市、商丘市、三门峡市、鹤壁市、焦作市、安阳市等八市,它们占全省煤炭总消费的75.1%。

(三)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人民政府在2010年2月26日,围绕全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问题,专门印发了《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经过实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目前河南省煤炭企业数量由530家减少到了30家,矿井数量由近800处下降到550处左右,煤炭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选的2014中国煤炭企业100强揭晓,河南省有7家煤炭企业上榜,其中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位居第6名,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居第13名。从数量上看,河南省煤炭企业排名第5位,山西有17家企业上榜,名列第一;从营业收入来看,2014年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实现营业收入总额4.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03%,河南省7家煤炭企业总营业收入为0.4万亿元,占总营业额的9.6%,排名第三位,其中第一名是山西(营业收入为1.4万亿元,所占比重为33.7%),第二名是北京(营业收入为0.6万亿元,所占比重为14.4%)。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出2015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国龙物流有限公司上榜,排名第11位。

(四)煤炭运输业发展现状

从2015年《河南统计年鉴》可以看出,2014年,河南省煤炭铁路运输量为23813万吨,煤炭公路运输量为32914万吨。由于河南省处于内陆,一没天然的海港,二没内河运输港口,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河南省的煤炭运输格局形成了如下特点:外运主要依靠铁路,输入主要依靠公路。2014年,河南省外销煤炭中98%左右通过铁路直接运输,仅有2%左右是通过公路销往安徽西部地区。在全省调入煤炭中,由于河南省临近我国煤炭主要输出省份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煤炭调入则以公路运输为主。

二、煤炭企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服务功能全面性不够

在河南省,绝大多数煤炭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还只是单项或分段式的,物流功能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还处于低端环节,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以及装卸等,加工、配送等增值服务和综合性、全程性、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较少,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煤炭的运输能力虽然比较庞大,但是对过去来讲,并没有对煤炭市场的供需和交易形成重大影响。另外,从交易的方式来看,主要以场外交易为主,围绕煤炭物流实施的增值服务在发展上严重滞后,相应的功能还不够健全,在周转方面效率不高。目前,煤炭过境大省的优势还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转化,离实现物流大省还有一段距离。

(二)第三方物流缺位严重

当前,开展煤炭物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煤炭的生产企业,二是煤炭的消费企业,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还严重缺乏。就煤炭企业自身来讲,采用的是传统的自营模式,主要是至上而下的纵向一体发展格局,储存于内部的物流资源没有能够合理地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严重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中小煤炭经营客户在运输的方式和渠道上,还显得不够健全和完善,面对煤炭物流一系列的环节,难以通过有效地整合而达到一体化营运的目标,既难以提升煤炭物流的效率,也难以降低煤炭物流的成本。而以体量巨大的原材料为配送、运输对象的煤炭物流企业,需要体现专业化和现代化。所以,结合当前实际,将现有的煤炭运输资源以及基础设施进行有效整合,建立适应现代煤炭物流发展的具有专业化和规模化特征的物流服务企业,提供一体化、高效率的煤炭物流服务,这是煤炭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河南煤炭企业大多数是国有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严重,不能充分利用第三方煤炭物流企业,导致企业在物流方面效率相当低下,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物流企业的良性发展。很多煤炭企业仍然把竞争的重点集中在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资源扩张等方面,对煤炭物流管理不重视,对于现代物流是第三方利润来源认识不足,将物流视为非生产领域的活动,放在附属位置,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四)设施设备相对落后

从基础设施条件看,河南省是内陆省份,没有海港,也缺乏内河航运条件,以铁路和公路为主,缺乏高效且低成本的运输条件,对各地的煤炭需求配送成本较高,而且在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也存在不相一致的标准,互相没有兼容性,物流的仓储和运输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煤炭储运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煤炭物流业的发展,在夏冬两个季节,煤炭时常发生供应紧缺情况。再从企业在物流方面的建立的设施和设备来看,不少大的煤炭企业相应的设施和需求相比严重落后,技术水平低、储存空间小以及运输能力弱是其共同特点,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很大一部分煤炭企业生产和销售的节奏不能保持一致;缺乏库存控制的高层次物流服务,尚未开展流通加工类高端服务,没有系统的物流信息服务等,由此造成在装卸搬运、物流转换等作业环节的物流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受到极大的限制。

(五)信息化水平不高

煤炭物流信息系统主要由两个模块构成:一是覆盖煤炭生产到储存各个环节相应的主要功能模块;二是辅助功能模块,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系统维护以及综合信息查询等,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模块共同作用推动实现信息流、物流、数据流以及资金流的有机统一。

在煤炭物流中,系统信息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煤炭物流一般具有范围较大的特点,所以其产生的信息源头也多,并且信息量巨大;二是信息不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还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三是煤炭物流信息种类多,煤炭物流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密切相关。所以,对于煤炭物流信息而言,要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就必须借助现代新兴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加工,同时及时地应用到实际物流业务中去,提升物流服务的效率,降低物流服务的成本。

(六)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煤炭企业的人才基本集中在生产领域,这种现象表现在高层次人才身上尤为严重,致使从事物流管理的人才严重不足。要在企业内找到知晓煤炭行业背景知识又具备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我国物流研究和教育起步较晚,开办煤炭物流专业的高校较少;二是煤矿往往集中于偏远的山区,远离城市,即使有收入保证,但由于工作条件受限,也不利于吸引人才;三是煤炭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人才在煤炭企业的发展空间,导致一些人才不愿意到煤炭企业就业。

(七)物流一体化标准不高

尽管当前我国的煤炭市场正在不断地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但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影响仍然存在,煤炭产业在条块分割严重的背景之下,孤军奋战的局面没有被打破,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效应。所以,应该积极鼓励省内的大型煤炭企业和省内外的重点客户建立战略上的合作关系,推动形成一体化运营模式。

(八)物流费用较高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起着主要支撑作用,如何科学地向市场高效地供应煤炭,成为物流产业关注的重点。就当前的发展时期来看,河南省的煤炭物流体系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煤炭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计划方案临时性比较明显,同时需要的急用料也相对较多,由于整合物流资源的力度不足、车辆配载不合理、路线规划不科学、车辆实行台班制管理等较粗放的方式开展物流管理,加上目前的煤炭物流市场比较混乱,重复、颠倒以及多次物流等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加大了物流成本,还造成了能力资源浪费。有些距离远的客户,获取煤炭资源往往要付出和开采同样多的物流成本。

煤炭物流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这次全市商贸物流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下面,就如何实现我市商贸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信心

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打造三大基地、一个中心,实现率先崛起,争做自治区东部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经过这几年不懈的努力,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和后劲。但相比之下,以生产、生活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相对缓慢。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通过商贸物流业与城镇化、工业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良性互动,将大力推进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多元化。因此,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的重要意义,认真谋划实现商贸物流业大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商贸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发达的商贸物流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扩大社会就业,满足社会需求,引导社会消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期间,我市要进一步优化配置商贸物流资源,创新内外贸增长方式,构建大市场、大物流、大贸易、大流通新格局,促进全市商贸物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力将*市建设成为内蒙古东部乃至东北经济区交通物流中心。这一目标的提出,具有其现实基础和优势。

首先,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有利于我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年世界增长率为3.6%,预计2007年将延续上年的增长势态,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世界经济的好转必将带来国际贸易的增长。从国内看,全国及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处于稳定高位增长时期,今年全国GDP指导性指标定为8%,自治区为15%。经济的稳定增长,有利于我市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我市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我市已具备快速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依托资源,发挥优势,一二产业得到充分发展,人民群众收入不断增加。特别是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培育形成了能源原材料、玉米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建材等特色主导产业。其中能源原材料和玉米化工等产业已建成了一批竞争力和影响力较强的项目。此外,随着城乡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消费总量不断扩张,“*”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亿元,比“*”增长84.9%,年均增长15.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全市消费需求日趋旺盛。目前全市县以上城市批发、零售商业网点达到8000多个,一大批本土超市、连锁店和各种形式的专卖店、品牌店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国内大型连锁超市进驻我市开创新的市场空间;几个大型综合市场投入运营;专业批发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以蒙东物流园区、*物流园区为代表的一批独立于发货方和收货方,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逐步发展壮大;*至大连国际集装箱货运班列、*至锦州集装箱成组列车相继开通。因此,可以说我市具备了快速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基础。

第三,我市拥有快速发展商贸物流业的交通、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我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公路铁路民航交通状况、农畜产品和矿产资源等情况,大家都很清楚。关于政策优势,可以说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政策环境最好的时期。我们拥有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等现实机遇,在资金、项目上可以争取到国家更多的扶持。我市已被正式纳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支柱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列入振兴东北计划,对扩大投资、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特别是自治区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东部盟市调整产业布局、培育市场主体、项目优先核准和多元化融资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在改善发展条件方面,将支持东部盟市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都为我市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且又极为难得的条件。

第四,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国际上,物流产业是公认的国民经济发展动脉和基础产业,被喻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60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为1.41万亿元,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1%,经济增长对物流产业的依存程度显而易见。据测算,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一般只有10%左右,我国高达20%,*市至少在25%以上。*年我市GDP为413亿元,如果物流成本所占比重降低到全国平均水平,就将产生20亿元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也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之,我市商贸物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的。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各种有利条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尽快将我市建成立足蒙东、连接南北的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物流结点,内蒙古东部乃至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物流中心。

二、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尽快实现物流产业的新突破

市委、市政府将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当前我市商贸流通工作乃至整体经济工作的重点,必须高起点启动,大手笔运作,“*”期间要实现突破性发展。全市上下要象抓工业一样抓物流业发展,象抓工业项目一样抓物流业项目,象扶持工业企业一样扶持物流园区建设。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业发展规划。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发展一个产业必须“规划先行”。对于物流业而言,规划显得更重要。物流业涉及面广,需要规划整合。现代物流是一个新兴的复合性产业,几乎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等社会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涉及交通、铁路、航空、仓储、制造、贸易、信息等诸多行业,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些领域和行业在各自的发展规划中,都包含有局部的物流规划。我们要立足于现有基础、资源、优势和潜力,统筹各相关行业发展,从自治区东部、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甚至东北亚多个角度来谋划和定位*市物流产业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短期发展计划。市物流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已经聘请有关专家开展此项工作。包括旗县市区在内,都要深入调研,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科学论证,拿出一个真正切合实际的高水平的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