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89-02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社会对各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培养各类技能人才是当今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

自中职学校扩大招生以来,我们已经看到了中职学生的基本现状,整体素质比并轨之前有所下降。随之而来的免试入学政策,也像一阵势不可当的旋风刮到了每一所中职学校的校园,学生的整体水平更是不容乐观了。在这样的时代形势下,我们中职学校除了惊诧之外,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如何面对这样一批学生呢?如何进行教学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长期形成的教学模式是否应该改一改呢?中职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是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如果中职学校还是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案,老师台上讲,学生座下听”的呆板单一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很难提高,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决定着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中职学校应密切注视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新专业,并在教学上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总之,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这就是中职学校在教育上所寻求的教学模式。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注重操作能力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学生走入社会就能较快适应社会,及时更新知识或技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并有所创新。因此,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将从单一学科型转向综合型、整合型,特别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如护理专业、检验专业的学生在上病理实验课的时候,我们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做动物实验,标本的制作与观察,分析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做到每一个人都参与,并完成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作为本门学科总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们重视实验课的学习。通过这一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

实施分层次教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是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一个教学班中,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差异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同一标准、同一模式组织教学,难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的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可能更不受欢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怎样才能使中职学生,在校能独立思考,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走出去能干,用人单位用起来放心呢?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实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达到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中职学校也应注重实施层次教学。要分层次教学,必须分层次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差、中、优学生的基本接受能力,个性差异,做到心中有人。在病理教学中,我们要在分层次以后,对不同层次教学班的学生,要根据其不同条件、特点和需要,认真研究各层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施教策略和教学方法,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梯度”,对教学内容作适度的调整,从而因材施教。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主动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种“梯度”要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让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吃得香,不肯走”,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合于他们,会觉得学习并不可怕,通过努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就会产生成就感,逐渐提高对学习的兴趣,重新树立起自信心,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总的来说,从组织教学工作入手,实施分层次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互助学习环境,切实做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次的辅导和分层次练习培养了学生们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具体落实了因材施教工作。

三、实施电子化课件教学

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照本宣科的传统授课方法,引导学生向教师固有的教学模式发展,没有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这种教法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只注重教学的结果而轻视教学;是一种以结果为中心的启发,教师完全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气氛或许很活跃。但是,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学生学习的依赖性,使学生养成碰到问题就乱猜的习惯。可见,这种只重结果的启发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科学的、可操作的、程序性的过程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真正通过过程启发式教学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而在这种过程启发式教学中,需在结合各专业特点的同时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指运用电子化课件来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方法上,电子化课件辅助教学具有不拘一格的特点,它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愉快教学和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如在病理教学中,根据直观性原则,演示课件与文字的讲授结合起来,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使学生通过演示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19-02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对美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目前,在我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发中职学生的多种智能、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为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促进我国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涵义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经过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多年潜心研究,于1983年出版了《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他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有关智力的新定义,即“智力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很有价值的”。根据上述定义,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有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观察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各种智能既相互独立又共同发挥着作用,解决问题需要运用到多种智能;智能是可以学习、教导和提升的。近几年来,多元智能理论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2010年5月,多元智能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最佳实践路径就是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这对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职业教育的首要职责是“唤醒”,即唤醒学生的自我,唤醒学生的成长意识,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1.正确审视学生,树立科学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职教育应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差异而非差距的观念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会更多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学方面的才能,而忽视了学生在音乐和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应该是“差距”的代名词,而应是学生个性多样化的自然表现。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观念,尊重这种多样性,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2)多元而非单一的观念

因为每一个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和智能差异,所以在中职教育中要树立多元化的观点,既要重视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又要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其他方面显现出的特长和才华。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是多才多艺的,由于受环境和观念的影响,我们对此往往关注得不够。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关注学生,树立多元化的观念,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个体智能虽然存在差异,但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智能进行学习。因此,教师首先应善待每个学生,相信并尊重学生;其次要积极、乐观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学会以自己的方式和习惯进行自主学习;应“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并认识到成功并不是少数“优等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智能走向成功。

2.改革课程设置,构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应用性、技能性和实践性(职业性)等特征。中职教育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结合社会生产岗位对人才的特殊要求,突出一专多能的特征。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必须重新思考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坚持多元化、综合化和学生主体化的原则,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中等职业教育基本理念。因此,应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核心,正确处理社会、学科、学生三者的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的设置

作为“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第一学年的课程是以文化基础课为主的理论必修课,辅之以本职业岗位的实习必修课,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职业之间广泛迁移的能力,因而课程的设置应注重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实习课应符合职业岗位对基本素质和技能的要求。第一年中,教师应了解、关注那些知识基础较好、想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好文化基础课,为将来升入普通高校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年应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应针对具体岗位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应包括限选课(以专业技能为主)和任选课(以个人兴趣为主)两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符合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需要。

(2)专业拓展创新课程的设置

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发展进程,不断拓展、充实新的课程知识和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课程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紧跟时代的步伐,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互动式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面接触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时的弹性化安排

文化理论基础课应坚持“必需、够用”和“适度、适应”的原则,配以相应课时;而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而言,应按照职业方向,遵循“夯实、加宽”的原则,配以相应课时;专业技能课程应按岗位能力要求,遵循“实用、娴熟”的原则,配以相应课时。总体上,理论课应占50%左右,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应占50%左右。由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同,在具体教学中可实施弹性化安排。

3.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构建“自主、合作、互动、开放”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职课程教学未能体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应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自主、合作、互动、开放”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应“改变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1)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要关心每个受教育的个体,而中职教育的责任就是开发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以下三种教学方式:1)采取互动教学的方式,突出课程的自主性和平等性。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应共同成为知识意义建构的经验主体;课堂应成为师生开展主题讨论的平台,教师是主持人,讨论应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2)采取体验教学的方式,突出课程的实践性。教师可采用角色模拟、目标驱动、问题启发等方式进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3)采取项目实训的方式,突出课程的实用性。通过实物拆装实验、小组讨论总结发言、撰写调查报告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学习行为的互动化、合作化

要求学生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参与的最佳方式是师生的互动与交往,这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和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教育、教学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教师与学生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前提下展开互动,以实现平等交往和民主交往。互动与交往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技能的基本途径。

(3)教学过程开放、民主、有序

开放性是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以及教学空间的开放性。教师在进行分组教学时,可随时加入任一小组,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不再拘泥于固定位置。民主性是指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也要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学生的讨论,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和看法。有序性是指教师要能够掌控课堂教学的节奏,确保课堂教学的有秩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控制时间,问题的提出、探究、讨论、解决等都应保持一定的节奏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4.全面评价学生,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课程、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三大要素,其中评价是影响学生潜能开发和智能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传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考试为主。考试是对学生共性的考察,很难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存在不同的智能优势,要正确认识这种存在,全面提升中职教育的质量。应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由重视知识评价和结果评价逐渐向重视素质评价和过程评价转变,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应根据评价对象、目标和内容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差异性评价等。

参与文献:

[1]刘素婷. 论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 教育与职业, 2006(2):6-8.

[2]和文山.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管理改革[J].中国成人教 育,2010(9):123-124.

[3]张金秀. 多元智能理论与全球教育转型[J]. 比较教育研究, 2011(3):88-90.

[4]洪莹. 从多元智能理论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J]. 天津 职业大学学报,2011(1):4-6.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第3篇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一呼百应。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切入点,只有进行课程改革,才能实现培养目标与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国家要通过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才能真正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亦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于每位学生成长的重任,成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宽厚基础和坚实支撑。目前,中职学生的生源普遍年龄小、素质参差不齐。中等职业课程必须重视每位学生的潜能挖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同角色的成功者。经济社会要求人才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定位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要重视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中等职业学校要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仅仅依靠扩大招生规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促进内涵发展的道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全面审思和改革“传道、授业、解惑”式的教育教学策略。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2.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目的

实践整体教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服务地区经济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2.2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构建全方位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更新观念,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应占主导位置。坚持产学全程合作,整合区域经济资源。

2.3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侧重点———课程整合、课程分层

课程整合,就是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选择性地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成一门新的课程,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当然,这种整合不是原有内容的简单拼凑,而是有机、有序、合理的融合。课程分层,是对课程内容尤其是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横向分割,以满足不同专业对同一课程的不同需求,也能满足不同个体对同一课程的需求。经过课程整合后的课程分层,可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以满足社会的用工需要。

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步成果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

3.1课程结构的重新调整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成为教育成果的纽带。以就业为导向而设计的中职课程目标,既有中等职业教育共性目标要求,又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有明确的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这种一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可以大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教育过程中把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以及审美、体质、心理等素质教育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岗位技术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贯穿其中。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结构应由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综合活动课程“三大板块”组成。新的课程体系应重视专业技术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

3.2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中职课程内容,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其具体做法是:首先,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包括胜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直接反映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其次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再次,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不仅有技术能力要求,而且包括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综合化与建立技能训练体系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将是今后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针对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要不断创新教材,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多渠道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

3.3课程实施过程的多元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师资、教材、教学模式是课程实施的三个基本要素。目前绝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做法是:在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结构方面优化教师队伍;精选、精编、精改现有教材;在教学模式上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因材施教,“尊重并承认学生在学习速度、学习能力的个别差异。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师可创造出使学生感到友好的学习环境”。

3.4课程评价的开放性

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课程评价新标准遵循三个原则:a)课程效果以学生为主体。b)突出“能力目标”。c)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训练。在学生评价方面,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机制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持久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展望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第4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通常情况下是指有关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进程等,其中,课是内容,课本、讲义以及网络资源等其载体;而程是指进程,其表现为具体的授课行为。在我国,按照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职业教育采用学科课程,行动课程主要是专业课程,而项目和任务共同构成课程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核心环节。因此,进行职业教育改革,需要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进而将培养目标与专业能力进行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职责就是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同时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实际上,课程改革是教与学的改革,就具体目前的状况来说,是改变授课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技能培养的地位,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从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和虚拟性”向“主动性、独立性和体验性”方式转变的过程。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针对就业岗位,将传统的学科课程转变为行动课程,进一步实现课程要素的变化,同时实现课程内容向课程评价的转变,主要表现为:首先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内容将以实践、操作活动为中心,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学内容将会根据岗位技能的真正运用而进行调动。其次是改革教学模式。在当前环境下,职业教育主要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等。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做”,而不是“讲”,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这就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好。还有是改革教学场景。在传统的课堂上,行动课程是无法开展的,组织开展行动课程教学,通常需要借助特殊的场所来实现。其实最好的教学环境就是真实的岗位工作场景,但这在很多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对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提炼、模拟。为了开展学习型的工作任务,需要布设教学场景,比如,中职学校建设一体化教室,就是布设“真实”的场景来为行动课程提供教学“课件”。再有是教师队伍的改革。任何课程建设和改革,其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因此教师的理念、能力关系着课程改革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队伍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全体专业教师的职责。就目前来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最后是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实施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所以,建设、改革课程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建设最适合自己的课程,那么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学生们的基础课功底、整体素质、接受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并且还要在学生的培养中及时调节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场景等等,要清楚课程改革的目的,如何去做以及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所在,如何建设等等问题。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原则的把握

在实施课程改革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这些原则一方面是应当遵循、依凭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是对理论把持、操作的定位。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准确把握目标,课程改革才有成效。首先以就业为导向。第一,就业情况是评价验收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同时通过就业就业情况可以考核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这是职业学校办学成效最显著性的标识,对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积极的反馈和评价。第二,就业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课程改革必须以就业为中心开展,以提高就业率为目的进行改革。第三,就业形势对课程改革具有调控、优化作用。第四,就业可以引领课程改革。其次以能力为本位。从心理学上讲,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个体凭借这种心理特征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中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的、技术的、特定职业的”能力目标设置课程,帮助学生培养生存发展所需的技能。从就业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一种岗前技能培训,对于学生来说,职业本领和能力是其进入社会的资本,同时也是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础。再次是把握理论适度原则。把握理论教学的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理论教学的分寸,过于偏向理论教学就会削弱职业教育的职业、实践特性,培养出的学生很可能就会能力、技能不足;而理论功底贫乏则会降低毕业人才的职业扩展性,不利于继续深造。最后坚持实训主导原则。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来说,普通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共同构成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其中,普通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分别是基础、核心和根本。实训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理论知识升华、转化成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如果缺少实训环节,那么所学的理论知识就会难以实现其价值;并且实习实训是学生获得技能的关键,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训,学生才能掌握、运用这些职业技能;同时,通过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向社会的平稳过度,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工作状态。

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要点

1.实用性。

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需要确保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学有所用是必然的要求。如果职业教育传授的知识实用性不强,那会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中。

2.先进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很多职业院校的课程往往滞后于这种发展和创新,讲授和训练的素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时,由于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都是旧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运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保持先进性,及时更删课程内容和项目,力求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3.趣味性。

现在职业学校老师们往往会抱怨:学生的整体素质太低,“课不好上”、“学生不学”等等。因此,如何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成为一线教师的头等大事。一般看来,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趣味化改造。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糅合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成效,但也是现代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直接问题。

4.互动性。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校现状;教师职能;创业举措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13-0195-01

1中等职业学校环境现状

1.1学生价值观。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底子偏弱,缺乏人生奋斗目标,学习动力不强,思想波动大,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劳动创造生活的理念。1.2学校在教学体系结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导向、师资力量、专业实习平台建设等诸多不足导致各方面缺乏相互衔接和引导,达成不了学生形成全民创业理念的基础环境。1.3产学研职能部门规划目标不够全面,运行结构单一。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发展较慢,教科研成果转化慢,教师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学校对市场调研,了解企业需求,改善专业配置深度不够,导致教师职能转变力度不强。1.4教师对职能思想转变意识不够,对自身要求不高,专任教师的市场竞争意识薄弱,加之与企业技术交流合作接轨不高,专业技能竞争环境少,无法有效的提升专业理念和增强专业技能。1.5兼职教师队伍引进规模小,层次低。学校制度不够完善,难以引进企业高层兼职教师;同时缺乏组织交流学习的机制,难以形成兼职师资队伍与校内专业教师的共同成长环境。1.6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也制约了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导向定位,专业配置与企业用工接轨度低,缺少多样化工种。培养对象难以适应市场发展和技术领域交流的要求。

2创业举措

2.1改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成为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和企业需求严重脱轨的现象一直不同程度的存在。学校如果不全面深入地改变一线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发展就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最重要最直接的来源就是企业一线的实践锻炼,当教师在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又具备丰富的企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时候,其教学知识才能满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2增强教师的创新理念,改变落后观念,提高技术竞争意识和能力。通过稳定的校企合作,使得教师能够积极深入企业,充分熟悉了解企业需求,当师资团队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普遍提升的同时无形中就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并产生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带动他们的创造性,引导他们去学习新东西,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形成成果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与企业深度接触,才能提升自主技术开发研究,才能提高学生突破技术难题的能力,进而实现教师职能转变。

2.3提倡全民创业意识。学生通过企业实践窗口,深入企业环境,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劳动意识,通过劳动实践生产创造,感知社会价值。在技术能力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能力,增加创业自信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发展,塑造有理想有奋斗目标的学生群体,为全民创业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环境。

2.4学校应努力提供创业平台和创业基金项目,合理利用资源,促使创业项目成果化,产业化,实现资源全面共享,促成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同时争取各种渠道积极扶持学生创业,提高学生技术攻关和研发的能力,增强学生个体和团队的创业决心和创业信心,达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促进学生创业规模全面发展。结束语只有改变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强化创业意识,坚持实施创业精神,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职能转变,改变学生创业就业现状,进而推动和实现全民创业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华.关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探析[J].职教论坛,2009,(12).

[2]王芳.终身教育理念下的职业教育管理原则[J],职教通讯,2006,(8).

[3]苏志满.准确把握中职示范校建设着力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

[4]李刚,朱璋龙.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整体性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