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行业职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物联网;机械制造;行业;应用
0引言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正深入开展,由此直接推动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进步。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机械制造行业为社会提供了很多的产品,并且随着民生的变化,各个行业的发展变化,在机械制造的类别、水平上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可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细节上的工作,尤其要保证各项工作内容的协调开展,这样才能在最终的成绩上达到最优状态,所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
1物联网技术分析
简单而言,物联网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在于将很多的现代化技术综合起来,从而实现对工作任务的良好把控。现阶段所使用的物联网技术,包含了网络化技术、集成化技术、虚拟技术、智能技术等等,促使这些技术在有效融合以后,编织成一张特殊的“物联网”,将该网络覆盖在机械制造行业以后,就可以在相关的生产、加工、运营、回收、优化等动作上,提供足够的支持,减少过往的缺失与不足,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良性循环。所以,物联网技术在操作过程中,自身所具备的专业化特点、综合化特点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2物联网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2.1采购方面的应用
就机械制造行业本身而言,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在采购工作上特别的注意。当下的材料市场特别繁荣,半成品是比较紧俏的材料,同时某些进口材料,或者是性价比较高的材料,都需要提前预定,要保证自身的仓储充足,才能在机械生产、加工方面得到更好的成绩。所以,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作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必须将采购方面的应用有效完成。第一,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操作,针对机械制造的采购工作进行评定和分析,了解到以往的采购方法、采购特点,并且与当下的工作需求相互对比,找出采购工作中的不足,在采购方式上优化,在采购时间上做出调整。第二,采购工作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对采购影响因素做出分析,机械制造企业则根据自身的优势、劣势,对采购部门做出调整,针对不同的问题,设定差异化的采购方案,推动采购工作水平得到良好的提升。
2.2库存方面的应用
机械制造行业在发展的时候,库存内容是必须得到足够重视的。当下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都趋向于理性消费,并非所有的高性价比产品都能够得到较好的销量。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社会上的滞销现象开始增加,给机械制造企业的库存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使机械制造企业的库存工作得到良好的改善。第一,在日常的库存管理过程中,必须采用物联网技术来做出各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根据系统反馈出的结果,及时地增加库存,或者是进行清理。第二,库存管理与市场销售存在紧密的关系,同时还涉及与很多的客户合作。我们应该在库存处理的过程中,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虚拟化,将不同的库存产品做出良好的划分,在库存的空间位置上做出设定,避免在产品的销售路线或者是客户预定方面,出现严重的混乱情况。
2.3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高度开放的今天,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注意,而社会对于打假工作而言,也在积极地开展。所以,当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没有得到一个阶段性的提升时,或者是表现为严重下降后,都将造成特e严重的影响。本文认为,将物联网技术在质量管理方面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在日常质量管理中,需要将各个批次的产品质量标准输入到系统当中,同时记录好产品的销量、销售市场等等。第二,在核对的过程中,观察哪些产品的质量标准下降,哪些产品的质量标准提升,由此在检验工作中做出改善,减少产品质量下降问题。第三,针对社会上、市场上反映的一些指标,或者是同类型的产品进行关注,通过物联网技术做出分析,观察与自身生产的产品是否存在相似的地方,将产品的试验次数增加,从而采用专业化的手段来提升产品的性能,促使其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高的认可,减少对机械制造企业构成的威胁。
3物联网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其他应用
现阶段的机械制造行业发展,整体上得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帮助,未出现特别严重的缺失和不足,各项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此,我们在应用物联网技术时,必须要不断地拓展到其他的层面上,实现对机械制造行业的更多把控。值得注意的是,在拓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丰富技术体系,将技术措施和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增加,推动机械制造行业能够进行良性发展。物联网技术可应用于煤矿产品的自动化控制中,把井上井下的各种矿用设备通过智能分站和智能交换机连接起来,以监测和控制现场,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保证安全生产,达到无人值守、少人维护。例如,工程机械制造商在每台出售的机器上安装传感器,并建立起后台系统,通过反馈,厂商可以了解目前公司卖出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布点,并了解目前在该点附近有哪些大型工程需要该类型的工程机械,通过后台系统,帮助其建立联系,提供商机。其次,帮助客户监控设备,保护资产。以上服务均为免费服务,几乎没有给客户带来任何附加成本。
【关键词】工程机械行业;工业设计学;应用
一、工业设计的理念及其与工程机械行业的结合
(一)工业设计的理念
近几年,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 ID)在我国的关注度迅速窜升,并成为国家极力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探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理解我国企业所要面对的转型问题,也即从过去的代工产业不如技术研发的成熟与成功,进而带动我国的经济成长。然而,我国技术进步的脚步并不仅仅停止于此,各企业也了解,需要借助设计来推出产品并打响品牌,以突破发展瓶颈,也因此工业设计渐受企业重视。一般我们所指的工业设计,主要包含产品的造形与功能因素。根据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意与概念发展的专业工作,将产品和系统的功能、价值和外观做最佳的利用,使制造者及使用者均可获利。在产业实务上,所指的工业设计活动是针对产品功能及外形的一种构想与创作发展的过程,这同时也需将市场、制造成本、运输、包装、维修及回收等因素综合考虑。也就是说,工业设计是对产品的功能与外观进行创造或改良的工作,以增加产品的价值,其目的不仅要让使用者觉得产品变得好用、好看,也借此让制造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与工程机械行业的结合
工业设计对产品重要性体现可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也即人因工程与美学。人因工程包含所有与人机界面有关的类型,从这一视角来评定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如下问题:容易使用的重要性为何?容易维修的重要性为何?产品机能需要多少使用者界面?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界面需要多少新颖性?安全性的相关议题为何?从美学的需求来评估,则包括如下问题:视觉上的产品差异性是否必要?形象、流行与否及以拥有产品为傲的重要性为何?一项符合美学观点的产品是否能激励团队?上述两项因素若来对照操作者与工程机械之间的互动过程关系,就可以发现,人因工程的因素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包括搬运、安装、操作、保养、故障排除等工作,在欧盟的危险分析标准EN 1050当中,8.1~8.8 是针对疏忽人因工程所造成的伤害或危险部分。而当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在面对欧盟CE-marking的要求时,自然就不能回避对人因工程的议题必需要有的关注。
为了将工业设计应用于产品设计研发的过程中,进一步说明工业设计参与的时机,可将产品分为技术导向与使用者导向两类。技术导向型产品:主要特色在于其核心优势以技术为基础,或是其执行某项特定技术任务的能力。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在于其技术性能表现,因此,工业设计的角色通常局限于核心技术的包装,决定产品外观形式,并确保产品能将技术能力与互动模式传达给使用者。使用者导向产品:主要特色在于界面机能和外型美观。这类产品与使用者互动程度高,因此,使用者界面必需要安全、容易使用及方便维修。产品的外观形式通常是造成产品差异化与让使用者感觉值得拥有的重要因素。
二、工业设计学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应用的方向与建议
(一)工程机械产业方面
一是设计信息应掌握。在工程机械行业中,面临的设计问题,其实并不少,产品设计工作以外,产品的型号、产品的操作说明书、企业的标示运用、企业形象的营造,这些都是设计工作的一环,只是在缺乏对设计认识与关注的情况下,并未了解面临的是设计问题,并且政府与学界已有相关可供咨询与协助的单位,厂商并不需要自行摸索问题解决的方法而增加困扰,因而建议应掌握适当而必需设计信息,将有助设计研发工作。
二是设计的其他运用。设计专业对于工程机械厂商而言,其实可以应用的专业相当多,对于产品开发工作来说,目前产品设计趋势的收集,主要是依据参展方式,获得国际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至于产品的外观设计,就比较主观,工业设计专业的培训,也包括了产品的计划阶段培训,对于市场产品趋势、使用者需求探讨,产品的外形决定,都能提供协助。另外,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有关产品的外形或是人因工程的作业分析,这些培训也能提品开发过程,避免因电脑模拟产生差异造成对问题的错误决定,而且能提供给客户更方便的操作方式。因此,建议行业对于设计的应用,应该不只是针对产品的外观设计问题,更可考虑到企业形象的营造,那么工业设计师所能提供给企业的价值,就不只是增加外观钣金美感所带来的价值而已。
三是工程设计专业应强化。工程设计专业无法与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契合,相当可惜。工程机械行业可以考虑参考德国与日本工程机械行业的作法,特别是国内厂商与日本工程机械厂商的关系密切,发展进程的方式相近,因此日本厂商在企业内设计设计单位的作法或许,值得厂商参考。而德国从业者与设计专业单位合作的方式,对国内厂商而言,特别是在人才短缺的情况下,这样的方式对引用设计专业将是有效的作法。
(二)设计服务产业方面
一是工程机械行业需要设计专业。目前工程机械行业,面临转型压力,研发人才不足,同时缺乏与设计专业互动案例与经验,需要设计服务专业关注。德国工程机械等工业设备与设计专业的合作相当常见,或许国内设计服务专业可结合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出适合本地的互动机制,将有助于双方的合作。以德国的情形来看,设计专行业应将部分注意力转移至工业设备,除了解决工程机械行业的设计问题外,也能从目前国内林立的Design house竞争环境中,发现自己的发展策略。
二是设计涉入范围的扩散。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问题并非只有产品的外观设计与颜色问题,操作界面、工作台高度均是人因工程专业所能介入讨论的部分,甚至包括工程机械所需的维修清理工作,如果能借助人因工程分析角度进行讨论,合并对于产品安全与健康议题的讨论,都将有助于产品设计工作完善,对于强化设计专业形象,相当有帮助,并有助于工程机械行业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永才.工业设计合作的管理[J].家用电器科技,2002(03)
关键词:工程机械后市场;现状;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技术营销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编号:ZJB2012004)的研究成果。
截止到2011年年底,我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保有量超过500万台,而我国工程机械在平均使用6000小时后,就会进入第一个大修期,之后,设备维修频率加快,500多万台的市场保有量催生并进一步促进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发展。
2012年,在整机销量大幅缩水,市场低迷的态势下,工程机械后市场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方面,各工程机械企业开始把战略重心向后市场转移,后市场成为企业寻求利润点的一大平台;另一方面,在市场大环境和区域工程量锐减的情况下,用户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新设备、大设备的投资,二手工程机械、小型工程机械凭借着价格方面的优势,销量出现增长,加大了工程机械行业后市场中设备的流通和维修服务。
一、工程机械后市场概述
(一)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含义
所谓工程机械后市场,是指工程机械产品销售以后,围绕产品使用过程中客户所需要的一切服务的总称,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工程机械后市场由设备维修及保养、配件供应、租赁、二手机流通和再制造五大部分构成的。
(二)工程机械后市场的构成
在国外成熟的工程机械市场中,整机销售利润占整体利润的30%左右,余下的70%利润主要来自于后市场,国内正好相反。而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机械产业的持续增长,500多万台设备的市场保有量带来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后市场,这个后市场涵盖了以下几个领域:
1、设备维修及保养
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包括质量保证期内的免费维护保养和质量保证期外的有偿维修服务。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转向定期维护保养,维修与维护并重,最大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大大的拓展了工程机械后市场。
2、配件供应
包括制造商对服务商或者用户的零部件供应和专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对用户的零部件供应。目前零部件的销售、更换市场需求量非常可观,尤其是在中低端零部件和工程机械附属装置及其零部件销售上,还有巨大的市场潜量。
3、租赁服务
租赁市场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会:第一,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品种增多,工期缩短,租赁解决了单机工作量不足的问题;第二,以租代购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使企业资金周转更灵活。
在我国,目前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基本都是由专业的设备租赁商提供专业服务,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如果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开展租赁业务,必能在这块细分的后市场中获取较好的效益。
4、二手机流通
二手设备市场是工程机械前市场的一个补充。二手市场不仅能够降低企业在设备方面的投入成本,提高回报率,而且可以帮助客户随时处置工程设备,实现设备与资金的迅速转换。
5、再制造
目前,工程机械再制造主要是针对零部件再制造,是以原产品为基础,但是质量和性能指标都能达到原产品标准,再制造要求有专业的分工,专门的修复设备和检测设备,同时还涉及技术、市场、法律、政策,是一个比新机制造更为复杂的产业链。
二、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发展困境
(一)行业内大多数企业观念不清,认识上走入误区
目前,行业内还有一些企业,对后市场的概念和覆盖范围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观念上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行业内的制造商和商,在过去的许多年基本上都把服务作为整机销售的辅助手段,主要开展的服务也是整机保修期内的服务,而对保修期外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维修与服务缺乏完整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导致质保期外的客户流失率居高不下。
(二)透支性的营销方式同时也透支了整个后市场的盈利能力
在工程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的最初几年,为了适应时展的新形势,提升销售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很多企业不得不采取一些透支性的市场营销方式来换取自身阶段性的短暂发展。于是,融资租赁、不断降低的首付条件甚至零首付等透支性的市场营销方式应运而生。这种营销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缓解了工程机械企业的生存压力,但是企业也必将为长时间的透支性销售付出应有的代价。比如说透支性的营销方式,造成商不堪重负:不断降低的首付条件透支了客户的还款能力,不断增加的销售,不断延长的维修时间和维修范围则透支了整个后市场的盈利能力。
(三)后市场发展速度滞后
在工程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的10年里,工程机械社会保有量增长速度非常快,与之相适应的,工程机械后市场的服务、维修、配件、二手设备等领域增长迅速,潜力巨大。可是500多万台的市场保有量却无法培育出具有一定实力的、规模化的技术服务企业,目前行业内的技术服务企业的通病表现在服务体系反应速度慢,导致售后服务的及时性差;售后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薄弱,影响了故障排除及维修工作效率;服务的利润率高等等,这些都导致了整个后市场的发展速度滞后。
(四)后市场的某些领域还亟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工程机械后市场的维修、服务、配件和二手设备等领域发展迅速,可是再制造领域却还存在很多的障碍,这表现在行业企业对再制造认识不清,将再制造与翻新、改装等混淆;在再制造的技术领域,核心技术缺乏,产品设计能力不足;针对再制造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操作细则还有待出台和进一步完善。
三、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后市场的拓展
过去十年是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黄金十年”,受惠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500多万台工程机械的维修服务、配件供应、租赁及二手设备孕育着一个广阔的后市场。
在国外成熟的工程机械市场中,后市场的利润与前市场相比是7:3,而我国是3:7。随着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不断波动和实体经济的整体下滑,国内市场需求不旺,整机销售利润大幅缩水,市场状态低迷,制造商和商开始转变观念,把战略眼光瞄向后市场,开发工程机械后市场成为了各工程机械企业应对行业危机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而言,进入后市场时代的标志是核心市场从产品转移到服务,因此企业要树立“服务也是产品”的观念,在后市场中,各个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客户的需求,积极拓展后市场领域,如在原来的服务、维修、配件和二手设备领域外,积极拓展再制造、设备管理、技术咨询和教育培训等领域,这些领域能够为后市场带来更多的收益。
(二)对后市场进行细分,找到企业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
面对巨大的发展空间,工程机械企业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后市场这个具有丰厚利润的新领域,并及时抓住机会,注重经营管理的创新,对后市场进行精确细分,找到企业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寻找与本企业优势相关的领域,合理规划本企业后市场的发展路径。
全球最老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凯斯,抵制住了多元化的诱惑,执着于矿山和园林等细分领域,在滑移装载机领域成为世界行业内领导者。当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各样的需求满足后,机会会变小,于是细分市场成为企业更好的选择,在细分市场上,企业可以发现更多的市场机会,能够集中全部的资源进行投放,因此对后市场进行细分,有利于企业找到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有利于企业在细分市场更专更精,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三)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模式
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而言,后市场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外包。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外包,简单讲就是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企业为工程机械设备拥有者和使用者提供全程的包括配件供应、维修以及其他的技术服务,这是一种国家、企业、用户、社会多方共赢的市场新模式。
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外包,实际上是建立专业的技术服务企业,由专业企业来承担工程机械的保养、检测、配件供应和修理,使专业的更加专业。一方面技术服务外包可以为设备拥有者和使用者提供多产品类别、多品牌产品的综合服务,同时保障这些工程机械产品能够得到专业的高水平的维护;另一方面,技术服务外包延伸了技术服务商的服务领域,拓展了盈利空间;再次,技术服务外包使后市场中其他的利益主体能够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2012年,服务外包在市场困境中已经凸显优势。
(四)后市场各个领域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比如说要进一步的完善工程机械维修服务体系,提高维修服务水平。各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可以实现跟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培养维修和再制造方面的人才,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要逐步形成工程机械的诊断网络,配备专业的检测和实验设备;要建立专业的维修、装配、调试、检测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实现设备效能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经过行业迅猛发展的黄金10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终于实现了理性的回归,在市场低迷、销量萎缩、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各个工程机械企业开始实行战略转型,纷纷向后市场开拓。面对利润巨大、前景广阔的后市场,如何透彻认识后市场,仔细分析后市场,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与独特优势,找准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进行准确定位,这是各工程机械企业步入后市场时代应当深入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易新乾.在后市场中找准角色定位[J],今日工程机械,2012(3):24
[2]谢获宝.在后市场中淘金――基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分析[J],今日工程机械,2007(12):70-74
[3]樊宇明.博弈工程机械后市场[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9(06):99-102
[4]王超.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2012(05):50-53
[5]俞琚.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8(01):73-77
关键词:工业发展;逆向工程;先进制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5-003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 “机电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关键节点资源配置与质量控制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20202050)的科研成果。
职业教育发展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市场理性化程度、产业与企业结构、劳动力市场模式,都会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模式、规模、课程。当前,职业教育已成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职业培训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职业培训体系的建设不是简单地采购实训设备,而是包含了专业开设、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实训中心建设、师资培养、校企合作等环节及其体系建设中获得一定技术支持与服务的整体系统工程。
一、工业设计及制造现状
机械制造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已被国家正式确定为基础产业,并在“十五”规划中列为重点扶持产业。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各行各业的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对产品(机械)的需求量加大。要振兴装备制造业,改变产品结构,都需要发展机械。同时,国内汽车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家电和建材行业及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为产品(机械)提供了广阔市场。
“十五”期间,我国机械制造业年均增长率15%,机械制造总产量占全世界总量的8%左右。“十一五”期间,机械行业年增长率在12%~15%。随着汽车、IT、航空灯相关行业领域高速发展,机械行业日新月异、高技术含量机械成为“十二五”的发展重点。2013年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我国已成为机械生产大国,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精密机械已使机械行业成为一个与高新技术产品互为依托产业。
机械行业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进入由量变转向质变、产业加速升级的关键时期,而信息技术则成为提升机械制造技术水平、推动机械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应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应用,使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
我国机械行业将向大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工件生产将向信息化、数字化、精密化、无图纸、自动化方向发展,机械企业将向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育需求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广州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建设和谐广州和现代化大都市的必然要求。
由于产品(机械)种类繁多,传统与现代机械企业并存,现代技术的应用程序相差很大。在传统的大中型企业中,高职生大多在机械制造、装配、调试等第一线岗位。但现代企业的大型工具软件集成化程度较高,高职生可从事机械设计、成型工艺与机械制造工艺。目前,在民营小型机械企业,高职生可从事机械设计、成型工艺及制造全程的各个岗位。就业的首选岗位主要有四个:机械设计员――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工艺员――从事机械制造工艺编制、数控机床操作工――从事机械零件的加工、机械装调工――从事机械装配调试工作。
高职院校产品(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为满足社会需要、适应企业生产需求、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能型人才,学校必须通过改革开设新的内容,培养贴近企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一线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缩短企业培训时间甚至直接上岗,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笔者建议统一安排,针对制造业行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培养适合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三、建设思路
1.发展基础。①技术人才需求量大,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机械人才;②努力打造现代化机械专业,培养新型技能人才,避免与其他院校在传统机械专业上的激烈竞争;③新型产品(机械)设计、检测实训条件已为现代机械专业建设打下一定基础。
2.主要思路。①夯实传统机械类专业建设基础,发展特色;②努力打造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开拓新领域;③发展工业设计专业,提升新技能;④结合机械制造专业基础,构建强大的机械专业集群。以企业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构建“精密检测与产品快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三维立体创新设计与制作平台,开展对专业群内各模块的指导建设及帮助,促进机械专业建设的系统化大发展。构建从工业产品设计(产品造型设计、逆向工程、快速原型)――机械设计(分模、模流分析、结构设计)――备料(材料性能检测、切割)――产品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产品检测(精度检测)――装配――成型流程中相关打磨、抛光、修模等工序完整的设计与制造教学与培训体系。
四、综述
目前的逆向工程技术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几乎处于空白,可构建以逆向工程技术、快速原型技术为基础的机械造型设计与快速制造技术模块的课程教学体系,促使高速扫描及数字化系统在逆向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高速扫描机和机械扫模系统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引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该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机械的研制周期。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高速扫描机的扫描速度最高可达3m/min。扫描系统已成功应用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相信在“十二五”期间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将在今后的机械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成形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研发,快速原型制造(RPM)已成为应用广泛的全新制造技术,它基于新颖的离散/堆积(即材料累加)成形思想,能根据零件CAD模型快速自动完成复杂的三维实体制造。RPM是集精密机械制造、计算机、NC技术、激光成形技术和材料科学最新发展于一体的高科技技术,运用RPM技术只需传统加工方法所需时间的1/3、成本的1/4。因此,逆向工程技术与快速制模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相结合,将是传统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邵健等.基于特征技术的注塑模具型腔设计制造系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3).
[2]朱贺等.塑料模具制品快速创新再设计与逆向工程[J].装备制造技术,2008,(12).
[3]刘洋等.快速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J].机械,2009,(5).
就目前来看,经济复苏的迹象尚不明显,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国内经济受到的冲击目益加剧。经济低潮,市场缩水,我国超过半数以上的机械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据有关资料报告[1]:有33.7%的被调查机械企业表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就以危机中的机械技工结构来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87家处于危机中的机械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335565位职工的调查统计[1]:危机中机械企业的技师、高、中、初级和无等级工分别占工人总数的2.26%、13.54%、31.77%、34.34%和18.O9%;浙江省2008年7月对31159位就业人员的调查,高、中、初级技工的比例为13:24:63,离发达国家4O:45:15的比例相去甚远。这种素质状况远不能适应危机前机械企业高、新、精设备对操作工的需要。
同时,由于危机的影响,高级机械技工人才流失严重。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目前全国数控机床操作工有6O万人的缺口,而在危机下人才流失就达到12万人。劳动部门的企业用工需求调查也显示[2]:目前东莞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缺口达5万名以上,人才市场上频现“月薪6000元难聘技工”、“年薪16万元招不到高级技师”的情况;沈阳高级车工需求倍率是1:6.7;深圳一家企业开出6000元的月薪仍未能如愿找到高级钳工;浙江省城调队前不久对杭州、宁波、绍兴、台州4地19家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高级技师的流失缺口率达93.8%;去年年底劳动保障部对广东、福建和浙江省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当年4月份对全国4O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的问卷调查和二季度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技工流失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在机械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尤其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二、经济危机对机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2008年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机械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械企业人才流失
根据相关调查[3],有60%的被访者表示,在经济危机时期会比较关注或非常关注高业绩和关键人才的流失。经济危机使得机械卖品市场竞争残酷,从原材料、机械设备的更新、人员的参与、成品的研发、进入市场赢利的压力巨大,如果长时间不能进入市场或研发产品周期较长,会使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直接引起员工大规模的跳槽行为或者在工作中采取保守。受到经济和市场波动影响的机械企业,其薪酬和奖金削减及裁员范围涉及到从高级管理人员到一线员工的所有层级,这必将引发员工群体恐慌症状,归属感低,从而导致人才的流失。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危机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机械企业的发展策略不正确,不但有可能流失自己的人才,还有可能因人才流失到竞争对手那里而使自己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二)不能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在机械行业中,一线的人员从事的工作一般是最为艰苦的,而且由于机械企业的资金往往要在投入市场后才能收回,拖欠机械企业的款项是经常的事情,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拖欠款项的事情更是频繁发生,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员工的工资、福利也可能滞后,极大的损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人力资源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工作效率低。
(三)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影响
在经济危机下,机械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对于未来的人力资源工作失去方向感和目标,由于机械企业更多的关注原材料、市场投入等问题,企业的裁员、降薪必将对重新界定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众多人力资源工作者将无法按照过去的理论系统及管理框架进行有效的工作。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将面临比以往工作更为繁杂,变化更为快速的复杂局面,以至于在进行具体的工作中彻底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
(四)机械出口下降,部分机械企业陷入困境
从2008年1-9月份,我国机械业出口结构来看,中小机械企业出口迅速下滑,部分企业遭受沉重打击并迅速陷入困局。我国机械企业以技术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尽管近年来一些中小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所提高,但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品牌意识不强。大部分机械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薪技术,更缺乏世界一流的品牌,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中小机械企业小而散,经营规模和专业化协作水平和国际同行相比寻在较大差距,整体实力较弱,缺少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和能力,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远远没有大型机械企业和外资机械企业强,所以一旦宏观经济形式发生变化就会立即显现出危机的一面。
三、经济危机下机械企业人力资源的应对策略
(一)更新观念,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源于传统人事管理,而又超越传统人事管理,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因此,要改变机械行业在经济危机下人力资源窘迫的现状,必须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建立一个能根据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经营计划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技能人才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资源支持和保证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应该是经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管理人才,拥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并掌握机械行业各技术工种的分析技术,对人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懂得如何去开发本企业内部的技能人才资源,知道怎样去引进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掌握激励员工的各种原则和方法,懂得如何去激励员工,以获得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共同发展。这样一支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队伍,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条件。
(二)组建民主的科研、技术革新团队
在适当的时间,有必要主动收集客户、原材料商、供货商以及战略联盟成员的观点。再根据市场重心的迁移,结合机械企业转型的发展趋势,挖掘适合自己的人才。将这些技能训练、工作经历、职业关系、熟悉客户的程度以及年龄和文化关系各不相同的人才聚集起来。组建企业自己独特的科研、科技革新团队,吸收回国的海外精英,鼓励有经验技能的高级技师加盟企业,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三)“以人为本”打破危机
人力资源是企业提高综合实力,是经济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在一定的程度上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事实表明: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原材料,不同机械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相差很大。因此,企业要生存、要搞活、要发展、要做大,必须首先尽快地转变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企业是什么?企业说到底就是人。管理说到底就是借力,你能把许多人的力量集中起来,这个企业就成功了。”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机械企业要持续经营发展,必须保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降低企业员工的异常流失,带走技术、市场及其他资源的风险。留住人才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这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1)物质激励:以经济利益的形式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息息相关,愿意为企业整体利益服务,可以通过工资福利以及股权等方式,把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2)精神激励尊重员工,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可以为员工制定健康研修计划,帮助员工克服身心方面的疾病。
此外,人力资源部门要与员工保持沟通,及时且经常向员工通报公司的政策和最新情况,避免员工猜疑,消除员工困惑。也可以开展专家讲座,帮助员工正确分析经济局势和心理自我调适。开展员工交流活动,为员工交流想法和表达思想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