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教育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文化传承的内涵
所谓文化传承就是指文化在人类的任一聚居群落里的所有社会成员中所形成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传承一般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另一方面是指对民族传统体育技术中所包含的民族传统文化予以传承,比如民族传统体育技术所包含的进取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德价值取向“上善若水”、和谐观念“天人合一”以及公平意识“内外合一”等。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所谓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以汉族为核心的华夏民族在各个历史阶段、神州地域的各个角落所展开的,负载着民族同一心理素质特征与审美观念的,具备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特征的所有体育活动的总称,其通常被为三类,即健身、养生以及娱乐,比如我们日常所开展的武术、龙舟、舞龙、舞狮、摔跤以及秋千等活动都隶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畴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一种标志性符号,又象征着一种身份,其不仅蕴含着整个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而且还是民族振兴发展的力量泉源。
二、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所谓教育就是指可以提升人类的知识与技能,并对其思想品德形成一定影响的一种活动,它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使得文化能够连续不断地传承一代又一代,在对文化的传承中具备着传播、选择以及创造的作用。教育发展至今,通常被分为三类,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及其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关乎学校教育的传承,并对社会教育的传承形成一定影响。同时,在教学模式中,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技术与文化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管是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二者教学之间的关系,都是辩证存在的,对于文化及文化教学而言,技术及技术教学是基础与助力,而对于技术及技术教学而言,文化及文化教学则是前进方向与目标,二者互为依存,互相发展。
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出现阻滞的原因
(一)利益价值的过度追求
价值是人类开展活动的核心因素,人类不管在开展何种活动前都会首先对活动的价值予以估量。由于人们未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价值予以正确估量,导致教学指导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都是借鉴西方体育,被单纯地当作体育课教授,使得原本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简单,其中蕴含的感悟、修身以及娱乐的和谐理念与人文思想存在的空间慢慢缩减,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向竞技体育发展,获奖及利益成为了高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中心思想,最终使得学校在体育方面失去了文化传承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实用性,与学生身心发展相背离
当前高校中现代体育课程发展得如火如荼,比如野外拓展、水上漂流、攀岩、跆拳道、柔道以及击剑等,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发展则与之相反,很少有高校会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比方抢花炮、毽球、珍珠球以及藤球等。同时,从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其专业能力大都不足。就拿我国博大精深的武术来说,想要成为一名具备专业能力的武术老师,不但需具备长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要求具备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武术教师的武学造诣非常令人担忧,真正武术出身的高校教师非常少,在所有武术教师中所占比例仅为9.85%。
(三)教学方法上过于关注技术教学而忽略了文化教学
教学方法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备的多元性价值被破坏,技术教学的关注度过高,挤占了文化教学的生存空间。比方,传统武术被改造得与现代体操无异,不再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是变成了一种简单的肢体动作。虽然许多大学生都热爱武术,可是由于基本功的严苛要求、动作的复杂难懂以及成就的难以获得,最终导致其学习热情大打折扣。同时,在教学上,能够把技术与理论完全融合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些都导致了文化传承的停滞。
(四)人文知识学习的缺乏
高校体育教学中过于注重技术,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与培养。事实上,每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的产生都具备着特定的历史与地域背景,如果对这些背景文化不了解,那么就无法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产生时的人物理念,最终也就难以正确理解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所蕴藏的文化底蕴。
四、站在文化传承的立场上构建新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一)确立具备深厚文化内涵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理念应当与其它现代体育项目不同,需突显其文化内涵,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指导,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实际身体情况,应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传统文化教学集合在一起,传授给大学生有关武术、养生、民俗体育以及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知识与技术动作,使其体育技能与传统文化素质修养都有所提升。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措施,突显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所具备的文化底蕴,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不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而且还促进其向心全面发展,使其真正了解到中国传统民族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创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民族传统体育具备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针对当前高校已经设立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以及适宜在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予以分类整理,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武术类。其中主要包含长拳、太极拳以及传统拳类等;二是养生功法类。其中主要包含五禽戏、八段锦以及易筋经等;三是民俗体育类。其中主要包含舞龙、舞狮、中国象棋以及跳绳等;四是少数民族体育类。其中主要包含博克、珍珠球、毽球以及木球等。四大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极具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时,需在内容上彰显出文化底蕴,不同的课程需开展与之相应的文化教学。比方:教授武术课程时,需讲授武术文化知识,比如武术门派的分类、服装器械的差别等,并且需加强武德教育,教授学生“习武先习德、尚德不尚力”,要求其懂得“尊师重道”“宽容有礼”,以此培养其优秀的心理素质能力与道德水平。教授养生类课程时,需结合我国养生文化,比方饮食、修心、起居以及劳逸等。民俗体育类与少数民族体育类课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地域特色,代表着我国各个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情风俗等形态,因为这些体育项目颇具娱乐性,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开展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穿插教学。如此,不仅提升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度,而且还能令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使其了解到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具备的精神面貌、文化特征以及风土人情,促使其充分感受到我国民俗文化最原始、最朴实、最和谐的魅力。
(三)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措施,彰显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底蕴与特色
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程时需以健身养生及休闲生活为目标,如此,既能令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能令其体味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趣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手段与措施应予以创新与改良,只有抛弃原本统一的、单一的类似于竞技体育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使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彰显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底蕴与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可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爱好以及技能等,借助不同的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指引其学习的方向。即便是针对同一课程,教师也可以借助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与动作技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借助原有的直观且生动的教学措施外,还可借鉴当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加上课内、外的协同教学手段,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真正懂得这些文化知识,掌握这些动作技巧,令其真正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创建一套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中小学生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引领者,肩负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发扬重任,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对青少年必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对提高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文明修养、素质养成具有着积极而深渊的指导意义。但目前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却不遂人愿,不仅缺乏常态下的教育手段,更缺乏长效机制,这样就不得不让人担心,缺乏传统文化教育专家、缺乏社会舆情的引导,更缺乏家庭教育的最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出路在哪?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更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更是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改进措施;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人对中小学生乃至全民族的教育水平普遍要求增强、提高,我国素质教育的帷幕逐步拉开,但始终处在起步层次,如今互联网加与各种传媒的发展,更是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实质上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进程,如何让中小学生爱上传统文化,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纵观看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改革势在必行,这个改革必须跟上新形势的节奏,否则会直接影响倒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甚至会影响到日后国民文化素质的养成。
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本土化教育构成了各国特色教育的基本方针,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如何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整个国内教育界需要关注、急需解决的焦点课题。很多课后补习班、学习班已经陆续开展了国学讲堂,全民兴起了国学热。这种现象及这种新形式的课程能否从本质上令中小学生重拾起传统文化,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肯定一点:没有学校、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会在这种随波逐流的学习中将传统文化变了味道。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该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现。而目前的教学形式,多数掺杂着商业味道和作秀的痕迹。同时,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多学生只爱西方摇滚乐,喜欢吃着汉堡品着可乐,打着植物大战僵尸,看着海盗王,过着圣诞节甚至情人节,而传统意义的节日比如中秋节,则对他们而言只不过是多放了几天假而已。这样的教育实在谈不上传统文化传播的是否开展到位,但已经成为了不能忽视的现象,需要引发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个人认为,目前的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内容的枯燥单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吟诗作对,更多的还包括经典文章的朗诵、传统孝道的发扬和传承。虽然目前政府增加了传统节日的假期天数,但很少有学校真正将这个假期利用起来,教会孩子一些相关节日的民风民俗。其次,是学校课程安排上很少有专门的时间拿来进行立体性传统文化教学,这里指的“立体性”教学,指的是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多方面来进行课程设计,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法课、朗读课中,而是要扩散到整理设计中区,将古代乐器融入到音乐课中,将考古发现的古话引入美术课中。第三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方式,将课堂从学校中搬到博物馆、各种巡展的展厅当中,让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现场实物展览开拓中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不再被动的进行“填鸭教学”,在学习中爱上传统文化、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乐趣。
三、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课堂上体现的内容建议
首先,在具体课程安排上,应该根据学生年龄进行教材的选择。比如,小学生应该将《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唐诗三百首》进行早期的启蒙阅读,在学习的时候需要配合上老师的指点,教师要提前做好备课,比如在传授《弟子规》的时候,可以辅助故事情节、情感朗读、角色扮演等手段,让孩子们将课本上的内容和人物,读活、读懂,而不是生硬的死记硬背。初中阶段的青年学生,则应该选择《论语》、《道德经》及《春秋》经典课程,同时辅助进行民间剪纸、京剧、豫剧、黄梅戏等方面的文化渲染,让孩子们在听得懂歌剧、看得懂芭蕾舞的同时,不会忘记传统文化中的国粹也拥有着无穷不尽的魅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应该通过开展考古百科、曲艺探索等内容,来扩展诸子百家的文化思想及自身修养,从而将传统文化体系完整贯穿。其次,政府教育监管部门应该强调中小学生每周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时间不受“数理化”这些应试科目的影响,而被教师随意取消、剥夺,甚至应该考虑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在小升初、出升高中都要按照分数进行兑现。学校、教师对传统文化学科有了相当高度的重视,学生、家长才不会将传统文化当成纸上谈兵、应付了事。最后,学校方面应该从多渠道、多角度出发,组织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性。可以开展诸如:践行传统文化作品展示的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近期来到的节日,春节举行窗花大赛、元宵节举行猜灯谜大奖赛,在展示个人风采的同时,来更好的用行动来诠释民间艺术的精华和魅力。另外,定期举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可以将一段时间学生们看到、听到的一些传统文化进行串联,分组进行讲解及表演,并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这样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也发挥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应该利用寒暑假,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探求所知的一些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将书本的知识运到生活、学习中,这样的引导手段不失为一计良策。
四、结语
枯燥单调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在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创新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多种教学渠道来为孩子进行良好、有效的引导工作。同时,校方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大传统文化教育上的投资,改良教学条件。相关主管部门应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定期开展调研工作,督促基层学校落实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强化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视,才能携手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焦新.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07).
[2]金元浦等.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一、克服滞后性和物化意识,实现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三条指出“关于环境的改变和教育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这里好像存在一个二律背反,实际上,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的同时,很多人只强调教育要从基础抓起,可我们的中小学师资水平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这难道不是和我们的师范院校的水平联系在一起吗?从这点上说,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已经被新课程改革远远的落在后面了,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得改革明显的具有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变得极为被动,我们只能顺着新课程改革的思路相应的调整我们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使改革烙上了功利主义的烙印,我们成了技术工人,我们在不断的迎合市场的需求,不断改变我们的工具,为的是让我们的产品能够适应市场需要,可我们却忽视了教育本身的目的和对象,我们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工具,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更多的注重的是效率,是经济利益,受韦伯的合理化思想的影响,人们更多的希望任何的东西都可以量化、可计算化、可操作性,这无疑是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也正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所阐述的物化意识。“物化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2]。在卢卡奇看来,这种物化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充分的地方特有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且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从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领域或多或少也出现了物化现象,从卢卡奇对物化的阐释结合教育来看,“教育物化的核心是教育的工具化和教育的物质化。教育工具化主要表现为:教育被当作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提升个人价值的工具,教育物质化主要表现为:教育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他们价值追求价值目的的物质化”[3]。这种教育的工具化和物质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材文本成为物化的精神载体,灌输式教学向学生输入静态的知识,导致学生思想具有单向度性(只会顺向接受不会逆向思考),这种肯定式思维在教育中占据主导支配地位,造就了许多知识的容器和单向度思想的人。”“在教育中,为了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人被当做劳动力来培养”[4]。这实际上是又把我们拉回了教育改革的本质问题上,改革的本质和目的是人,是意义上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仅仅作为劳动力的人,如果我们把教育理解为劳动力教育就必然会导致割裂人的整体性存在,劳动力教育是手段教育、工具教育,而不是目的教育、人的教育。当然,作为个体要想在社会中生存,首先是要作为一个劳动者存在,然而,又不仅仅是作为劳动者而存在,因此教育不能把人的教育降低到劳动力教育的低级水平,不能把前提误认为目的。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胜任将来的工作,也就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师,当然这个合格并不仅仅停留在他能在毕业时拥有多少可计量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所具有的品行和创新能力,这种品行和创新能力应该体现在他在将来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因而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要破除这种教育的工具化和物质化,根本上要破除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在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处理好教育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明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技术手段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但切不能以工具手段为中心,否则就如之前所说的出现物化教育,而这种教育“产生了特长和专业,同时也产生职业的痴呆”[5]。
二、树立整体主体意识,实现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经说过,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千百万教师的成长,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一代新人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师教育的发展改革中,首先要有先进的理念。新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针对我国以往应试教育的弊端,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指出教育要“以人为本”,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统整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世界,要把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看待,将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智力发展统一起来。这些先进的理念对于我们的教育改革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确实也对我们的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进行了澄清。在这样的先进理念的指导下,一时间教育界纷纷展开了对于主体的探讨,大多数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章都突出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在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上如何改革以确保实现学生成为主体,例如有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无一例外的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把教师仅仅当做了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是否矫枉过正了呢?
对于教育及教育改革的主客体,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教师是主体,或者当前要以学生为主体,而笔者认为这些理解都不准确,实际上,从不同层面区分的话,是会出现不同的主客体的类别的,在本文中,作者仅以微观层面即学校教育实施层面来作以分析。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总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教师作为改革主体,把学生视为客体,甚至连教师也成为了客体,因为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教育知识成了反映普遍的不变的本质与规律的静态的知识,所以围绕着知识形成了三个阶层,即研究和发现规律的专家、传递规律性知识的老师和接受规律性知识的学生。这样,专家们在研究室发现规律性知识,教师们在课堂中传递知识,学生们被动地接受这些现成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无疑也不会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首先要确立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主体意识,也可以说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这就涉及到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问题?如果我们依然站在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中看待这个问题的话,那么无疑又会简单直观的对于改革的主客体作以区分,要么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要么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无法触及到教育的深层本质,依然是一种外在的思维方式。要实现由外向内的变革,就必须意识到教师和学生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换句话说,也就是教育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层面,改革表面上虽然由学校、教师发起和实行,但改革的主体也包括广大的学生,但以往的做法却是改革好像只是老师的事,和学生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学生也从来都不关注。在实行改革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把自己当做改革的对象,没有主体意识,积极性不高,改革对他们来说永远是外在于他们的,因而学生从来就没有改革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也只把自己看做是改革的实施主体,而没有意识到在改革过程中教师也是改革的对象,这样一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真正的确立起主体意识,改革对他们而言都是外在的,这也导致我们的改革总是在不断的进行,却总是收效甚微,这实质上说明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关键是要让我们的师生统一起来,共同确立真正的改革主体意识,把外在改革转变为内在的改革。只有确立改革的意识,使主客体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有内在动力去主动进行改革。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大力改革大学课堂教学,把大学课堂教学的主体还给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师范生,使师范生首先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体验未来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力量,使他们首先成为大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也就是培养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使他们在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师的时候,有意识地让中小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也才能更好的推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实现“应然”与“实然”的对立统一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艺术教育;传统文化
0前言
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从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网上购物,到日常生活、学习、娱乐,新媒体已深入到社会各个方面。现代设计一直都在被新思维、新观念、新科技、新媒体、新材料等引导着向前发展。然而,一个国家的设计也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同时承载着文化传播的历史重任。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璀璨文明史,在长期的繁衍融合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开放的大环境使得我们更加迫切的需要自己的设计,需要根植于本土、本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将我们的民族传统特色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
1我国新媒体艺术教育现状
设计的发展需要有教育的跟进。21世纪,国内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乃至部分理工类院校也纷纷建立起数码新媒体艺术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作为媒体艺术教育的先驱,于2002年聘任来自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肖永亮教授为副院长,为北师大开创电脑动画制作专业。肖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并在著名的蓝天工作室(BlueSkyStudio)从事技术特效工作,特殊的工作经历让其将在美国的新思路带到了中国。西方国家教育思维、教学方式的引入,为国内的艺术教育带来了丰富的给养,但单纯的西方元素空降到中国必定有些水土不服。国内某些院校开办的新媒体艺术专业不乏跟风逐流之象,由此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由于缺少学科专业文化语境的支撑,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准,把掌握应用软件当作主要的培养目标,弱化了对设计思想、文化内蕴的思考与学习。从近几年一些高校新媒体艺术专业学生习作和毕业展的作品来看,不尽人意的就是人文精神、艺术表达和文化品位的缺失。
2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艺术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全球化一体化的大潮下,中国的音像制品、图书、服装、艺术等多种文化形式借助新的传媒技术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各地。毫无疑问,新媒体艺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积极影响,它赋予了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范式。但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再生价值和发展空间。在新媒体艺术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利用,可以极大提升作品的文化意蕴及内涵,同时,能很大程度上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2.1传统文化题材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纵观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学作品及现阶段依然留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盈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这些源于古代或民间的传统文化纪录为现阶段新媒体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内涵。2006年,获得日本TBS电视台举办DigiCon6+2大奖的动画短片《桃花源记》,以陶渊明的同名古文为蓝本创作,描绘了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耐人寻味。2012年一举夺得第11届“东京动画”最高奖项的动漫短片《卖猪》,故事灵感源于贾平凹写的《祭父》一文。借用创作者本人的陈述“,中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那么多少数民族,搞原创题材是取之不尽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新媒体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作品的展示与分析,引导学生选用传统文化的主题题材进行创作,同时,鼓励学生挖掘传统文化中众人所不熟知的,却能挖掘提炼新的兴趣点的主题。一方面,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知识及理念将会极大提升新媒体作品的创作意蕴和内涵。
2.2传统艺术形式要素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的国家,在艺术形象设计和表达方法上有很多技巧和构造值得我们学习。从中国国画、民间独特的年画、剪纸、戏曲、雕刻、壁画、石画像等艺术作品上都可以直接观察到借鉴民族风格所形成的艺术形式。传统图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和载体丰富多样,改变着审美视觉。在新媒体艺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保留传统图形特点和传统美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的审美观念、设计原理和设计手段,进行改造、加工、提炼的再创作。这需要学生对传统图形的充分理解和慎重的选择,在新媒体作品中出现的每个造型要素都将是有针对性的,要突出表现的主题,为内容服务。将传统造型与现代设计交相融合,能充分体现出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传统色彩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色彩体系。其一,中国的“五色学说”即青赤黄白黑,是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理论基础。其二,是中国画色彩,以文人画为典型。简约、单纯的色彩,与水墨的点线面造型要素结合,营造作品特有的气韵和意境。其三,是民间色彩,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山西的皮影、东北的剪纸,各种民间工艺色彩,形式丰富,体现了人们对色彩的不同认知。
2.3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1970年版的《中国民乐大全》收录了最具民族色彩的乐器演绎出的数百首音乐。这些优美动人的旋律,为新媒体艺术创作营造独特的音乐创作空间。
3结语
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在高校新媒体艺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鼓励学生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给养。传统文化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新媒体艺术的文化内涵,也是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教育者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优秀设计理念,学习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特色新媒体作品。
参考文献:
[1]胡蓉.互动的艺术——浅谈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互动性特征[J].美术大观,2006(5).
[2]崔保国.2010传媒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摘要: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客观要求。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它直接影响校园和谐、社会稳定,因此不断强化这项工作,同时加大创新教育的途径是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传承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符合这一形势的重要内容。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体育等特征,在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具有他特殊的功能,在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传承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符合社情、区情和校情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团结传承问题的提出: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人类是以民族的形式发展和存在的,这就形成了不同民族风格的文化类别,产生出各式的民族文化。从这一层面而言,新疆民族体育文化即为新疆体育文化,它不仅指长期居住于此地的汉民族的体育文化,还包括生活在这里的各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不仅包括各民族体育现实文化,也包括诸民族体育历史文化。[1]“新疆语言的多样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信仰的多样性等,构成了新疆地区文化的多样性”。[2]“民族团结”是民族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在他所发表的文章《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将民族团结定义为“把分散的不同的民族联合起来,使之成为彼此具有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并形成更大民族共同体的过程和状态。”[3]民族团结是多民族国家的一项重要建构工程,民族团结教育在内容上是立体的。民族团结的态度、民族团结的情感是外显为民族团结行为的基础。
一、确立民族传统体育在新疆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首先必须确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观念。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应是“体育”中的重要和主要内容。千百年来,在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在新疆大学体育教学中,将武术作为大一学生体育课程的必修内容,使得武术文化在课程教学中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得到了传播和推广,得到了继承和弘扬。作为公共选修课程,刀郎健身操和麦西来甫等课程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欢和青睐。因此,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民族传统体育中含有德育的因素。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民族风貌、集体主义等教育,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第二,加强各族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各族学生在课堂上分享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技术的传授、知识的学习,使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产生一种奋进向上,团结一致的因素。第三,民族传统体育中含有智育的因素。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及实践的学习,可不断扩充知识面,丰富智育内容,促进兴趣多元化发展。
二、文化的认同与包容是实现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互交流与互动的现实要求
通过调查和访问,新疆高校各民族学生对于麦西来甫舞蹈有很高程度的认知和认同度,同时有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学习的求知欲。因此,这充分反映了麦西来甫作为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代表,作为文化传承具有极强的魅力。同时,麦西来甫在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增进民族互信、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疆,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到处都可以看到穿着不同服饰、操着不同语言的民族群众在一起跳麦西来甫的场景,而这种场景正式新疆各族人民互相团结、互助互信和密切联系的真实写照,让麦西来甫中所体现出的廉耻、仁慈、豁达、平和、真诚、友善、谦虚等优秀特质在建立良好的人际、民族关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是实现各民族学生接触与交往,达到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生成的基础
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带有社交的功能。在新疆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中有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和太极拳的教学,通过教学使得各族学生了解到了中华武术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点,意、气、劲、形四者和谐统一,这种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规律反映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各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习动作的“形”,通过交流和探讨,追求理解真正的“意”。在新疆大学校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上,各族学生身着民族服饰,一曲刀郎麦西来普唱响了各族学生的心声,加强了交流,增强了凝聚力。因此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和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能够有效实现各族同学亲密的接触和交往,使得学生在承认民族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尊重民族特点和文化差异,形成理性认知,从而形成相互尊重、互相谅解、互相承让、互相接近,友好交往的态势和局面。
四、新疆民族传统体育对各民族关系,其价值是和“大同世界”,这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样,都是以儒、道、佛等多种文化思想融合一体的文化体系,主要表现为“仁者爱人”的人本思想,“以和为贵”的和谐原则,先人后己,先社会后个人的集体精神和爱国情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客观上要求各民族间和民族内部各利益群体间相互协调,有利于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和协作,从而实现民族团结的价值取向。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级机关和学校团体举办的各种文艺表演,是实现这种价值取向的最有效形式。通过各种运动会和文艺表演,加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从而加深感情,增进友谊,实现民族的大团结。
参考文献:
[1]雄飞朱梅新.论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