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推广报告

技术推广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技术推广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技术推广报告

技术推广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深松整地;整地技术;机械化深松;技术推广

开展深松作业能够改良土壤性,蓄水保墒,改善根系生长条件,增强抗倒伏能力,能有效促进粮食等作物稳产高产。鉴于此技术能产生如此效果,笔者对蛟河市松江镇推广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应用状况总结如下:

1 工作措施

机械化深松技术作为保护耕作的一项内容,我镇在2011年进行了大力推广,农机补贴项目也将深松机具列为重点补贴机具,我们为推广这一技术做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

1.1 加强宣传,让群众思想上接受

通过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积极宣传深松整地的意义与作业要求,提高农民对深松整地农机技术的认知水平。结合送科技下乡、农机购置补贴、安全检查、检修服务等工作发放明白纸,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

1.2 建立示范点,让群众直观上感受

各村都建立了示范点,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通过示范点的对比,让群众亲眼看到深松整地的好处,以客观事实促进主观接受。

1.3 分解任务,让政策充分落实到位

深入种田大户、耕地面积较大的村庄和部分专业合作社中进行重点动员,讲清深松整地的重要性和应用优势,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应用新技术。把推广任务分解指标下达到各村,以促进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规定凡购买大型拖拉机的农机户必须配套深松机,这样才能优先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 推广深松技术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通过调查回访和观摩示范地块,我们掌握了深松技术推广的一些基本状况,也了解到影响其推广的原因。据有关专家对比试验和有经验的农户反映,长期以来,传统耕作方式致使耕层变浅、土壤板结严重,使其难以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对水、肥、气、热的需求和根系的伸展,而实行农机深松作业可以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性能,促进农作物根系下扎,增强农作物抗旱抗倒伏能力。仅此一项技术,就可使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每667增产50kg左右。尽管深松技术有如此的优势,但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2.1 传统的耕作习俗是影响深松推广的主要因素

精耕细作的传统方法已在农民的农耕生产中根深蒂固,虽对深翻有一定的认识和接受,但深松则尚不为广大农民群众所认可,他们以为全部翻动土层不利于下茬作物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松技术的推广进度。

2.2 条块经营与规模耕作的矛盾影响深松技术的推广

近年来,虽然有部分土地流转在农机大户手中,但在我省已实施三十多年,“一家一户一条块”的经营格局严重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大型拖拉机难有用武之地。

2.3 深松地块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深松机具推广的因素

深松效果的好坏与天气因素有很大关系。根据2012年我省普水量比往年偏多的特点,要适时进行深松。土壤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深松质量,水分过多,会增加深松机动力,作业成本高;土壤水分少时进行深松,导致土壤失水快,影响种子的发芽率。掌握不好深松时机而进行深松直接影响了深松机具的推广。

2.4 领导对深松技术的重视程度影响深松技术的推广

个别乡镇领导对深松工作不够重视,组织不够有力,导致农机深松技术进展缓慢。

3 工作建议

在农机深松整地补贴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将这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领导重视是前提,科学规划是基础,宣传引导是动力,示范带动是关键,健全机制是保障,确保质量是根本。

3.1 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要强化政府行政推动作用,不仅要把机械深松工作作为农机工作的重点来抓,更要把机械深松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举措全力组织实施。政府主管领导要亲自挂帅,指挥协调各部门分工合作。要紧紧围绕工作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工作方案,逐级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务求工作实效。

3.2 强化宣传,搞好服务

充分利用新闻媒介与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重要作用,提高广大农民应用深松技术的自觉性,及时总结和宣传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机手培训和技术指导,切实提高作业质量。

3.3 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

据农机户反映,条块种植大大影响了深松作业的推进,因此,应积极组织协调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实施机械深松,连片作业示范,整乡整村推进,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算、带着农民干,让农民尽快掌握技术、看到效果、得到实惠,为大面积推广深松技术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技术推广报告范文第2篇

阜新市花生种植面积已达200万亩,亩均收入近千元,效益已超过玉米,许多农户盲目扩大花生种植面积,在洼地、黏土地上种植花生,导致减产,省委省政府近年又提出阜新花生产业化号召,阜新花生发展必须走提高单产的路子,如何提高单产,这个课题已摆在了广大农民和科技人员面前。

我市花生生产现状不容乐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农艺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地膜应用面积小,全市2万多亩。

2.塑料地膜有增产效果,一般增产30%;但成本较高达到每亩300元。

3.农机农艺不配套,现有的地膜覆膜机不能打孔,需靠人工引苗,亩成本增加100元。

4.品种老化,目前我市花生主栽品种以白沙1016为主,它抗旱能力强,但增产潜力低。

5.技术不规范,种植技术技出多门。

6.密度低,一般亩保苗1.5~1.6万株,单产150~200kg

针对上述情况,阜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09年受命于阜新市科委,开展液态地膜技术研究,通过2年的努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基本解决了我市花生单产低,地膜推广速度慢的难题;2年共推广20万亩液态地膜,亩增收250元,累计增收5000万元,并总结出一套技术规程,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人员。

二、各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情况

(一)调温、调湿、固沙、有效期的研究与示范

1.增温性能,液态地膜比裸地平均增温1℃,液态地膜花生早出苗一天,生长发育快。

2.保湿性能研究,减少了水分蒸发,每日少蒸发0.5t水,有效期内减少蒸发40t水。

3.有效期研究,从5月12日开始至8月1日止,在8月1日检测,结果覆膜区与对照区湿度相同,表明液态地膜的保湿作用已消失,暂定它的有效期为80d。

4.固沙能力研究,喷施液态膜区没有风蚀现象,7月19日阜新降雨100mm,田间采集雨水,喷施液态膜区较清,对照区较浊。

5.增产性能研究,秋收测产喷施液态膜区亩产260kg,对照区205kg,平均增产30%。

6.推广面积,通过2009年、2010年两年推广,推广面积达到20万亩。

(二)品种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情况

1.白沙1016应用液态地膜,分坡地与平地两种情况,在25度坡地与平地试验,山坡地保水不理想,几乎没有;增产只有8%,效益为负。平地增产20%,效益为正。

2.唐油4号应用液态地膜,与白沙1016对比,唐油4号增产30%,白沙1016增产20%,品种间差异显著。

3.阜花401应用液态地膜,与白沙1016对比,阜花401增产30%,白沙1016增产20%,品种间差异显著。

4.唐油4号、阜花401在平地上推广20万亩。

(三)整地配套技术与示范情况

1.小垅与大垅双行:小垅增产21%,比大垅双行低9%,原因是小垅表面积比大垅表面积多150m2,液态膜厚度降低,调温调湿能力下降,增产效果相差13%。

2.旋耕与传统方法:旋耕深度可达30cm,而传统整地只有20cm,旋耕地根系发达与液态膜技术相适应,使液态地膜能力得到发挥,二者单产相差8%。

3.旋耕、大垅双行推广20万亩。

(四)化学除草配套技术与示范情况

1.单喷与混合喷施:亩喷乙草胺200ml,分别进行单喷与混合喷施,结果单喷效果不如混合喷施,单喷的有禾本科杂草,而混合喷施的则没有。

2.背负式与高压机械:喷施机械有选择,功能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压力不足,而用机械小四轮带动自制多喷头喷雾器压力大,喷施效果较好,二者喷施后温度相差0.3℃。

3.推广高压喷施法,除草剂混合喷施法20万亩。

三、推广应用前景

1.我国年消耗1000多万t塑料地膜,土壤每亩残留就达6kg,污染严重,国家正努力寻找替代品,液态地膜应运而生。它完全可以替代塑料地膜,而且没有任何污染。

2.节本增效,每亩节约5个人工,合计就是350元,增产30%,亩增产花生60kg,按每千克5元单价计算,增收300元。

3.阜新是花生主产区,种植面积将达到300万亩,省政府提出一县一业的号召,阜新将做大做强花生产业,提高单产是主要目标,液态地膜是主要技术,今后5年将达到100万亩。

4.阜新光照充足,秋高气爽,花生不会有黄曲霉素,含油量可达50%,是花生优势产区,单产花生4亿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给花生发展提供了空间,也给液态地膜的推广创造了机遇。

综上所诉,我市液态地膜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科技工作者将有用武之地,我们将不辱使命,追赶时代脚步,引进技术,使其尽快转化成为生产力,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

四、存在问题

1.补贴问题,液态地膜技术是新事物,为使其尽快转化成生产力,需要制定优惠政策,比如价格补贴,从而调动农民积极性。

技术推广报告范文第3篇

软件优势作为为“三农”事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农业职业教育场所,农业高职院校都拥有一批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功底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农业高职院校的人力、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网络,能迅速地将农村生产技术信息传递到广大农村和农民中去。

2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及发挥形式

2.1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

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教育培训与技术服务,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教育培训与技术服务,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教育培训与技术服务,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提高推广效率。

2.2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发挥形式

2.2.1教育培训除了农业高职院校本身的全日制人才培养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方式方法之外,按照职业院校“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农业高职院校一般都成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培训学院(中心),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题培训。这种培训能够更好地根据农民的需要和时间安排,充分利用农业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实训基地等资源开展培训,培训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选择报告会、讲座、论坛、经验交流、现场示范、知识竞赛等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这种培训通常会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目前,各省农业厅、扶贫办、发改委甚至妇联等都负责了大量的为“三农”事业发展培训人才的任务,而这些培训项目的实施,最佳地点就是当地有条件的农业高职院校。

2.2.2定向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要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80%,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70%。而事实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尤其是县、乡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远远达不到要求,少数“科班”毕业生,普遍存在缺少继续教育培训的现象。从完善农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的要求出发,农业高职院校在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领域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基层农技人才队伍结构性短缺矛盾,非农专业人员配置比例过大,在岗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年龄老化,高素质人才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严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将制约我国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为切实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乡镇基层农技人才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2.3技术服务组成专家团队,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开展咨询服务,也是农业高职院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开通交流论坛或QQ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咨询服务。有的培训班学员结业后,专家教授继续通过网络平台为学员开展一对一跟踪咨询服务,建立长效机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学员解困、专家教授增长实际经验的“双赢”。

2.2.4科技下乡科技下乡、送教下乡是农业高职院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县、校合作,选派当地需要的农业专家挂职锻炼、下乡服务,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必要时可以将课堂办在田间地头,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可通过赠送农业书籍、光盘等形式,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掌握农业实用技能、帮助农民走向致富的道路。每年寒暑假期可以组织农业高职院校师生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实践活动。

技术推广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形势 农机 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217-01

但是在农机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层政府不重视农机推广,导致在购买农机方面政府政策有限,在进行农机推广中,工作重心都在农村,但是一线的推广人员不足,专业技术有限,因此推广得到的效果不理想,推广方法单一,不足以吸引新用户。

1 新形势下农机技术推广基本情况

1.1 新形势下的有利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各个行业都发展起来,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很大提高,再加上土地比较平坦,适合机械化的使用,提高耕作的效率[1]。除此之外,由于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很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但是农村耕地没有发生变化,出现人少地多的现象,这样农机技术可以承担农业生产任务,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除此之外,在发展过程中,农村开始从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需要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

1.2 新形势下的不利因素

在进行农机技术推广中,由于农村基层距离县乡镇一级农业技术推广站较远,在向基层传播技术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在当前形势下投入的资金有限,整体推广工作不到位。一线推广人员数量不够,人员素质不高,通过调查得知,一线农机技术推广中很多工作人员年龄较大,没有从事过这一行业,没有进行正规化的培训,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限[2]。

2 新形势下农机技术推广措施分析

2.1 设立新的农机技术推广思路

在进行农机推广中,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必须能够推动农民经济的收入,保证每年在农业方面的增产,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在落实推广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放大农机推广优势,改变之前推广工作混乱不堪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要深入到农民基础中,了解农民在农机技术、农业生产方面的需求,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当前的市场形势,把最新的技术,农民最需要的农业资讯、技术、设备带到基层中去,扭转农机技术推广滞后问题。

2.2 企业带动农机技术推广

通过调查显示企业带动模式很好的进行了农机技术推广,如果农机技术简单,投入资金有限,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就应该采取企业带动模式。例如新型播种机和新型玉米品种有机结合,发挥了市场运作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作用。该方式企业、科研单位自主研究新型技术,相关的管理部门,或者中介组织进行用户、企业之间的连接,同时负责后期的售后服务,该模式就是市场化运作,得到的效果最佳。

2.3 应用信息化推广技术

农机信息交流平台有三种,第一种是进行短息群发,该系统的优势就是覆盖面非常广泛,因为现在基本上都有手机,而且信息传播不受限制,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除此之外,在工作中对民众的一些回馈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对应的提出一些建议,或者是做有总结性的报告,和上级进行反应,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让农机技术推广符合人们的需求。然后把气象信息,或者是农业技术,以及一些田间的管理知识进行编纂和整理,变成一些通俗易懂的短信,把这些重要的信息及时发送给一线的领导,以及田间地头的工作人员,同时也发给农民,提高农民的自身能力。除此之外,还应用了视频会议系统,其应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使用了多媒体设备,以及一些传输设备,把视频、或者是声音[3],以及其他文件资料进行两地的传输,这种信息传递方式不仅快捷,而且作用效果强,两方需要沟通,或者有问题时都能及时取得联系,而且所需要的各个形式的资料都能共享,有效的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如果上级有重要文件,重要政策和策略的时候,在第一时间就能传递过去,同时还可以进行多节点的视频会议交流,多节点的语音交流,如果有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可以进行在线的网络授课,作用效果非常直接,而且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好评。

2.4 建立农村技术推广保障体系

对于社会其他有关部门,也要积极进行着方面的建设,例如进行法律法规的建设,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弥补当前法律中出现的漏洞,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农机技术推广环境。政府要积极予以政策支持,确保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不会损害农民的生活和收入,完善法律体系,对农机技术推广是一个保障,也是落实工作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支高素质,具有专业技能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加强日常培训,深造多种形式,对员工实施考核制,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入职,从根本上提高技术推广效果。

总结

通过以上对新形势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分析,发现农机技术推广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阻力,相关职能部门要分析发展形式,扬长避短,在政府方面,要予以更多的政策支持,在农机公司方面,要实施企业带动模式,让农机技术推广完全市场化、规范化,同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推广人才,将最新的技术,最新的咨询都推广到农村,让农村和城市同步,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张艳芬,辛太国.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信息化宣传工作促进农机化工作健康发展[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4(7):3-3.

技术推广报告范文第5篇

英文名称:Qinghai Agro-Technology Extension

主管单位:青海省农牧厅

主办单位: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青海省西宁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7117

国内刊号:63-1048/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