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壤环境分析

土壤环境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壤环境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土壤环境分析

土壤环境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污水灌溉 农田土壤环境 分析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磷、钾等为多,且含有钙、镁、铜、锌、铝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用于农业灌溉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目前全球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许多地区已将污水作为重要的灌溉水源。在污水灌溉中,水肥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将导致土壤中污染物的积累、向地下水的运移或通过作物向食物链传输,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将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本文针对污水中污染物的特点,以小麦和蚕豆为试验材料,运用化学指标与生态毒理指标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壤污染生态研究,确定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污水灌溉,防止污染农田土壤环境,使之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水源。

1 污灌发展情况简介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引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1998年全国灌溉面积已达0.53亿hm2,成为世界第一灌溉大国。以灌溉为主的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在约占全国耕地面积50%的灌溉面积上生产着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0%、棉花总产量的90%和蔬菜总产量的95%。近些年来,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水排放量增加,污灌面积也迅速增加,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灌溉面积将增加到0.57亿hm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灌溉用水不断被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所挤占,农业缺水日趋严重,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开发几乎达到了临界状态,农业灌溉用水的不足只能依靠污水解决。

2 污灌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危害

污水灌溉发展至今,对环境危害逐渐显现并日趋严重。一般来说多数地区以有机污染为主,毒理污染次之,个别如化工、冶金、造纸等企业密集区则以毒理污染为主。有机污染物主要有BOD、COD、氨、氮;毒理污染物有酚类、氰化物、砷、汞、铬、铅、镉、铜、锌、硫化物、氟化物等。

一般土壤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如:土壤中若含有一定量的蒙脱石、伊利石、水化云母,其在碱性环境中对汞、铝、锌具有高度的吸收能力,石灰性土壤和富含有机质土壤可与铅、锌、砷、铬络合,降低这些金属离子的可渗性和迁移性;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一般在一定时期内都可被降解,但土壤的自净力是有限的,长期超负荷的污灌势必造成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当有机物积累大于降解时,将对土壤造成污染,土壤污染后进一步对地下水和农作物产生污染。

农作物对污染物具有选择性吸收能力,不同种类农作物遭受污染的难易程度不同,且其污染程度受污水类型、污灌史长短、土壤成份等众多因素影响。调查研究表明,作物株体不同部位对污染物累积程度不一,呈现根、茎、叶、籽粒果实递减的规律。一般农作物污染负荷由大到小依次为菠菜、小麦、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萝卜、葫芦、水稻、大白菜、玉米。总的来看,蔬菜比粮食作物易受污染,蔬菜中菠菜易受污染,粮食中小麦易受污染,其中小麦的砷、镉、氟污染较重。

3 污灌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以下分别列出了二级污水厂处理后的不同污水对小麦萌根数、根长的影响,它们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

由上图中可以看出:48小时内,与对照相比,污水表现出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72小时后,与对照相比,污水稀释水表现出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而曝气池中水、污水仍然表现出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植物在生长初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高,所以自来水中培养的小麦长势最好,而到生长后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增加,所以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出水稀释水表现出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而曝气池中水和污水由于含有大量抑制作物生长的物质,所以总体上表现出对作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4 污灌对小麦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污灌对小麦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见下表:

图3 不同处理小麦色素含量上升比例

叶绿素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色素,其含量高低决定其光合作用的水平。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进而使植物长势减弱,植株生长量减少。由上表知,处理组小麦与对照组小麦色素含量有明显差异,且污水稀释水与对照相比,色素含量上升比例最高,曝气池中水培养小麦的叶绿素a 、b含量及类葫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污水和污水稀释水,外观上则显示为作物叶片失绿发黄,趋于老化。曝气池中水培养小麦叶绿素a比出水稀释水下降11.9%,叶绿素b下降12.4%,类葫萝卜素含量下降10.6%,表现出三者对污灌的敏感程度依次为叶绿素b>叶绿素a>类葫萝卜素。

5 污水对蚕豆根尖微核的影响

表2 不同水样培养的蚕豆的根尖微核率

注:以上数据是经过计算得出的

由表2可以看出,曝气池中的水培养的蚕豆根尖微核率最高,为中度污染。污水为轻污染,污水稀释水与对照组(自来水)最为接近,基本无污染,说明污水稀释水对作物没有遗传毒害。

6 重金属与生物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叶绿素的含量与重金属的浓度呈负相关,而微核检出率与重金属的浓度呈正相关,通过计算其相关系数可以看到R2值都大于0.92,说明重金属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和微核率有明显的相关性。

7 结论

从以上处理后的不同污水对蚕豆和小麦生长的影响可以看出,处理后的污水稀释一倍后其对小麦生长状况最好,说明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且没有遗传毒害,污水次之。自来水对植物虽然没有遗传毒害,但自来水中缺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因而植物的生长状况不是很好。曝气池中水处理的植物生长状况最不理想,而且对植物具有遗传毒害作用。

综上所述,污水对作物生长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其处理后通过稀释,毒害作用可以明显减轻。为此应尽可能的发挥其优势,减少或避免其危害,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一是禁止引用严重超标的污染水进行污灌;二是可将污水稀疏后灌溉,从而有效减少污染物的积累;三是根据污水类型和农作物对元素选择性吸收的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种类,将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四是在地下岩层防护性能薄弱区域和地下水源开采区附近慎用污水灌溉。所以,科学合理的进行污灌对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替代或节约地下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会使污水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水源。

参考文献:

[1]高拯民.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6.

[2]朱荫湄,周启星.我国土壤污染与农业环境保护的现状,理论与发展前景[J].土壤通报1999,30(3):132~135.

[3]孙宝华,关于污水灌溉问题的探讨,环境科学动态2005年第二期.

土壤环境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手段;土壤污染;国际经验;借鉴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14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目前,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主要包括防治的面积非常广、基础薄弱等,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在此条件下,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出现了很严重的交织,多种行业呈现着相应的上升趋势,同时,多个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是非常严重的,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出现了伤亡的情况,所以,土壤污染的防治是势在必行的。而对市场调查的结果进行充分分析,对土壤污染的防治经济政策进行创新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土壤生态环境安全建构的措施,对于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转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1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状况

1.1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不容乐观

2014年,环保部联合国土资源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其中的数据对我国的土壤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展现。

我国土壤环境的整体状况是非常严峻的。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很大比例的土壤超标状况;多个区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土壤的类型不同,超标率有着一定的差异。通过相应的调查可以看出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的土壤点位超标率是最高的,然后就是利用地、草地和林地,耕地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其二,工矿业废弃地和重污染企业用地土壤环境的质量是非常差的。

同时,存在很严重的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其中,镉污染所占的比重最大。以镉、汞、镍等为主的无机物超标点数在总的超标点数中占据较多的比重。

1.2 土壤污染的责任还是比较不明确的

在土壤污染工作的防治过程中,没有深入开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土壤污染修复的责任体系存在问题,对其产生了很多的阻碍作用,在此基础上,需要将土壤环境管理体系机制改革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去开展。

不能明确判定土壤污染的责任人。同时,土壤污染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是潜伏期长,在被污染到发现污染有着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不利于土壤污染者的判定。就算土壤污染者能够得到相应的判定,但是也可能不存在了,不能对其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行相应的追究,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使实际被大量污染的土壤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这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风险是不可估量的。

在判定土壤污染责任人的过程中,必定要和我国的土地国情进行相应的结合和联系,但是我国的土地国情对于责任的判定是非常不利的,使其难度不断增加。在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中,最多的就是国有企业,同时,我国有着相应的土地国有制等制度,在此影响下,我国的土壤管理法规不能对其中的责任进行有效的判定和处理。

1.3 土壤污染防治的资金问题非常严重

要实现土壤污染治理的目标,需要将资金作为其基础和前提,那么,在此条件下,保证资金的供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当下的土壤修复资金不能和土壤污染治理的要求相适应。土壤污染治理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笔者对国际经验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探索,从中发现相比于水和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资金需求更大。同时,我国存在严重的遗留土壤污染状况,在此条件下,只是通过想削减相应的存量是不能有效处理的,需要在风险的防范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

土壤污染治理的资金来源有着相应的特点,主要是资金的来源有限,同时不能得到持续的保障。现如今,在我国的土壤污染的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资金的提供中,政府相关部门和土地开发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但是,这也体现出一定的劣势,即资金的来源是非常单一的。土壤污染防治的系统性是非常突出的,需要多种资金来源的参与,其中,土壤污染的治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资金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资金的缺乏对于土壤污染的防治是非常不利的。

1.4 土壤污染的社会治理机制没有形成

在我国土壤污染的防治过程中,主要的资金提供者是政府,那么,在此过程中,土壤的经济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为政府增加了非常大的负担。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形式得到了充分的深化,在此条件下,土壤污染治理费用的承担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的主要承担者是企业、政府和开发商,与此同时,将社会治理机制融入到土壤污染的治理中是非常必要的。

2 发达国家土壤立法中市场经济手段的运用经验

(1)进一步强调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并将其作为基本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对土壤污染的责任进行有效的判定,避免出现无法判定的状况,对于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美国制定并颁布了《综合环境污染响应、赔偿和责任认定法案》,对土壤污染“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行了充分的明确,不断突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具体内容是,造成污染问题的各责任主体有义务对其行为进行经济赔偿,利用所赔付的资金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履行相P的法律责任。同时,当责任主体没有履行相应的责任时,需要通过相应的超级资金提供修复的资金,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没有承担起相应责任的主体有着相应的被追究责任,可以要求其支付应付费用的3倍以内罚款。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在英国的土壤污染的防治立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其立法规定,土壤表面和地下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个人等都有一定的承担污染责任的义务。

在德国,实行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由此应对土壤修复的高额费用。当没有做好土壤污染责任人的判定工作时,土壤的修复费用是由政府垫付的。通过相应的追查,可以判定相应的责任人时,相关的土壤污染费用还是要由相关的责任人付费。

(2)通过对污染者责任延伸原则的应用,实现经济政策拓展的目标。美国颁布了《超级基金法》,其连带责任为污染场地治理提供了更大的追责空间。同时,其中第9 607条规定污染场地的潜在责任主体涵盖场地被污染时的所有者、污染场地F在的所有者、产生废物工业活动的操作者、废物运输者和废物商人、废物处理设备原有的所有者或运营人、参与有害物质处理或有关管理决策的公司人员等,主体范围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同时,对所有的主体实行连带责任,明确了在责任主体已经不存在或者不确定的情况下的责任。

在英国,对于污染的场地实行了相应的等级责任制。所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中的第78条进一步明确了土壤污染责任主体,且将相应的责任主体进行了分类,主要分成了两个级别:第一级主要指的是把污染物排放到土地中的个人或者公司,或者是容许污染行为发生的知情人;第二级主要指的是土地的当前所有者。从原则上讲,需要第一级的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污染责任,当找不到原始污染者时,由第二级责任主体承担。

(3)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过程中,需要明确政府的责任,这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在污染防治立法的过程中,各个发达国家对相关政府的责任都进行了相应的明确。在我国,在污染防治的立法中需要将管理部门的不同职能作为重要的依据,通过对法律形式的应用来明确其责任,为土壤污染的防治提供重要的保障。

美国对土壤污染防治中环境署的政府职责是非常重视的。美国环境署的办事机构在不同的州都有相应的设置,同时,将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权原则作为重要的基础和依据,其主要的权力集中在环境署,与此同时,各州的权力也是相对独立的,对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做到责任到人。2000年时,美国出台了正式的棕色地块经济振兴计划,同时,将相关的权力赋予各州、社区等,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清洁,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为城市棕色地块的治理提供新的可能性。

(4)在土壤立法的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土壤防治基金。这也是土壤立法中的一般的做法。足够的治理资金对土壤污染的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是其重要的保障,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美国,所使用的超级基金制度,对污染土壤的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在土壤污染的治理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没有判定相应的污染责任人,那么,治理工作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超级基金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处理目前的状况,为其提供足够的治理资金。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超级基金的来源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是多元化,其具体的来源包括6个方面:其一是一般的财政拨款;其二是潜在的责任人追回的治理费用;其三是基金利息;其四是年收入过200万美元公司缴纳的环境税;其五是石油和化工原料的原料税;其六是不愿意承担相关环境责任的公司或个人罚款。

(5)在对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市场化强化的过程中,对市场手段进行充分的应用。土壤的污染防治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多的,如果只是依靠一种资金来源,那么,相应的土壤污染治理的目标是不能实现的,所以,需要对各种资金的来源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发现。

在美国,对相关的税费手段进行了充分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污染主体主动作为。在其颁布的《纳税人减税法》中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并提出了多种税收的优惠政策,从而对私人资本发挥重要的鼓励作用,使他们加大对棕色地块的治理开支。

除此之外,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融资的渠道,将市场化管理的手段应用到了土壤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影响,实现土壤污染防治的有效性。美国的棕色地块计划对于污染场地治理的激励政策是非常重视的,同时,其资金支持模式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是多元化和立体化。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很多国家对投资和融资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视,并通过这种方式对土壤环境的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在巴西,建立起了相应的国家基金,主要目的是对高风险的污染场地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修复。巴西央行通过对绿色信贷的实施,将环境风险纳入了场地评估的要素中,并不断突出其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有着潜在风险的商业和工业场地建设等的贷款。除此之外,还对具有严重土壤污染的地块进行确认,并对其进行优先治理,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承担着资金投入的职责,并积极鼓励成立私人基金,由此对高经济价值的地区进行开发。

3 结 语

土地对于人类来说是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人们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土壤的开发、利用等都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土壤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且量大、面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我国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土壤污染进行有效防治,以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全,葛察忠,璩爱玉,等.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防治土壤环境污染的国际经验分析及借鉴[J].环境保护,2016(18).

[2]杜锦华.浅议土壤环境污染[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

[3]李玉国,陈风琴,史秀娟.土壤环境污染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z2).

[4]刘彩霞.土壤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3).

[5]王春梅,张朝霞.陕北地区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5).

土壤环境分析范文第3篇

离子色谱法主要用于测定各种离子的含量,能够有效检测有机阴离子、碱金属、碱土金属、重金属、稀土离子和有机酸等离子。不仅可以进行常量和微量分析,还可以与富集技术结合进行痕量甚至超痕量分析,具有高灵活性、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多个特点,已成为环境分析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广泛地应用在水体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监测工作当中。

1离子色谱法在水体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在我国工业化的社会进程中,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和复杂化,准确了解水质状况是进行水污染防治的首要条件,离子色谱法作为一种比较简便的水质检测方法,特别适于测定水溶液中低浓度的阴离子,相较以住传统的检测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以检测水体中硫酸盐为例,传统的检测方法为重量法,这种检测方法虽然准确度极高,但是其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并且检测所需要消耗的时间过长。在检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先将水体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去除,然后再进行检测。而利用离子色谱法进行检测,对样品的处理很简单,即使水样的基体可能很复杂,离子色谱法也可以测定其中的痕量和超痕量组分。其进行普通的水体检测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左右,速度极快,对于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物质的检测也十分准确,达到我国的环境监测标准,能够有效提升整体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检测工作中检测仪器和色谱柱的安全,需要对检测样品进行预处理操作,保证样品中不含有较大直径的物质。

2离子色谱法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业生产、机动车等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日显尖锐。离子色谱法,可以测定环境空气(如SOx、NOx)、气溶胶、灰尘(包括吸附在飞灰或灰尘上的非挥发盐和无机离子)等空气污染物。在检测分析前,需利用吸收液对大气污染物吸收溶解,再通过相应的分离柱进行分离切换,能准确分析出大气中各污染物质成分,能对我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离子色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现今,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突显,对土壤的测定中,离子色谱法主要应用于无机阴离子(氯离子、硫酸根、溴离子、碘离子)和有机酸(草酸、丁酸)的测定。环境的测定与水体环境具有着相同的原理,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先将土壤提取物利用消解液进行反应,保证土壤样品中不含有颗粒较大的杂质。然后利用固定相分析方式,对土壤中的各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其方法与水体检测方法相同。

二离子色谱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离子色谱仪具有着高精密性,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对相关仪器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为了保证分离柱的通畅,并防止流动项内产生气泡,可以每隔一周利用淋洗液对色谱柱进行清洗,并且为了检测色谱柱的工作效果,可以利用空白样品对其进行检测。同时,在进行相关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个样品都经过清洁和处理,避免在检测的过程中对仪器造成损伤。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其结果出现了重叠峰等情况,则说明分离柱已经受到了污染,要按照相关清洁标准对分离柱进行清洁。另外,还需要专业的质控工作人员定期对仪器的精确度进行校准,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结束语

土壤环境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污染场地,测试技术

前言:污染场地的产生

由于历史上缺乏必要的城市规划,我国有很多工业企业位于城市中心区内,一方面导致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制约了城市发展;一方面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导致土地资源紧缺,许多城市开始将主城区的工业企业迁移出城,产生大量存在环境风险的场地。[1]

然而,受环境意识所限,一些退役的工业用地并没有纳入相应管理程序或经简单处置就进行土地用途变更,存在着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2004年4月,北京五号线地铁工程宋家庄附近掘出含六六粉、滴滴涕的污泥1万多吨,后查明此地原是北京农药厂原址[2]。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正急速扩张,这些工业场地搬迁后如不能有效的管理,其再利用就可能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1 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内容

结合实践,我们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1场地环境调查

场地环境调查,即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场地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一般可以包括三个阶段。[3]

第一阶段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场地环境调查活动可以结束。若第一阶段的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则需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种类、程度和范围。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采样与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的结果表明,场地的环境状况能够接受,则场地环境调查活动可以结束。若第二阶段调查确认污染事实,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污染修复时,则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满足风险评估和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过程所需参数。

1.2污染场地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即评估场地污染土壤和浅层地下水通过不同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概率。[4]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首先是根据场地环境调查和场地规划来确定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可能的敏感受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暴露评估和毒性评估,采用风险评估模型计算风险值是否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未超过可接受风险,则结束风险评估工作;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则计算关注污染物基于致癌风险的修复限值和/或基于非致癌风险的修复限值。

1.3污染场地土壤修复

首先根据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预修复目标,继而结合场地的特征条件,从成本、资源、时间等方面,分析备选技术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和环境可接受性,确定最佳修复技术。然后通过可行性试验确定修复技术工艺参数,制定修复技术方案,对场地进行修复。

2 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实践和现实困难

2.1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实践

自上世纪90年代,来华投资的企业大多都采用美国的场地环境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对其购入的企业或土地进行场地环境调查与评价,以识别场地环境状况,规避污染责任。

环境保护部于2004年6月1日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 号),要求关闭或破产企业在结束原有生产经营活动,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对原址土地进行调查监测,报环保部门审查,并制定土壤功能修复实施方案。对于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外迁工业区域,要对施工范围内的污染源进行调查,确定清理工作计划和土壤功能恢复实施方案,尽快消除土壤环境污染。

此后,各地也根据污染场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管理和土壤修复的需要,分别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法规和配套技术标准。[5]

在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环境咨询公司等多方的联合推动下,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浙江、辽宁等城市进行了化工、农药、焦化厂等场地的调查评估和修复工作。

2.2 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现实困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场地管理工作始终缺乏规范的调查和评价标准。上世纪90年代初,由国外的环境咨询公司主导的工业场地管理,主要参考国外的标准体系,如荷兰、美国和加拿大等;我国可参照的有关标准有1995年颁布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1995),1993年颁布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2004年颁布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等。我国的这些标准有的已经严重滞后于实践,有的不是专门针对污染场地,使我国目前的场地环境评价和修复工作陷入被动。

对于检测方法,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国标方法,这将导致检测方法在引用和使用上的困难和结果的差异;二是某些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当前场地评价的要求。

自2004年前后,国内研究院所开始配合城市规划进行场地评价工作以来,经过十多年来的实践和总结,我国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场地评价标准体系。2009年,我国的场地环境保护系列标准陆续完成,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这些标准包括《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3 实验室测试技术在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各阶段的不同需求,污染场地环境监测分为场地环境调查监测,场地治理修复监测、工程验收监测及场地回顾性评估监测等。[6]

污染场地环境监测应在确定需要监测的场地后,针对场地环境管理某一阶段的需求,制定监测计划,并根据监测计划,实施样品的采集和样品的分析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后,编制监测报告。

可见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各阶段都需要分析数据的支持。缺乏准确有效的分析数据,就将无法获得场地真实的污染状况,风险评估和场地修复也将无从谈起或毫无意义。因此实验室测试在场地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文提到在场地管理的实践中,我国当前某些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当前场地评价要求。而先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经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现实困难。笔者根据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多年的经验,将从检测指标、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污染场地环境检测的主要内容。

3.1 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中实验室测试技术应用

对于未知污染类型的场地,通常可通过测试以下污染物初步判断污染类型。

(1) Heavy Metal:重金属

(2) TPH: 石油烃

(3) VOC: 挥发性有机物

(4) SVOC:半挥发性有机物(含PAH 多环芳烃)

(5) OCP: 有机氯农药

(6) OPP: 有机磷农药

(7) PCB: 多氯联苯

土壤环境分析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在取得这一系列成就的同时的同时,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各种企业“三废”的排放等等都成为影响我国自然生态平衡的主要问题,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也成为人们绿色低碳环保生活路上的拦路虎,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为当前不可推卸的一个责任和任务为当前不可推卸的一个责任和任务,更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的一步,本文对环境治理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技术性的分析和研究析和研究。

关键词:

绿色低碳;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1引言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然生态平衡问题成为广大人民所关注和重视的焦点问题大人民所关注和重视的焦点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大考验,只有有效的预防环境污染,进行环境治理,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断增长的同时,严格控制污染源,控制“三废”,才能让人们重新获取一片碧水蓝天新获取一片碧水蓝天。

2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环境污染就是指人们的各种生产和生活中直接或者间接地向大自然排放各种不利于环境的物质地向大自然排放各种不利于环境的物质,而使环境质量降低,给生态带来不平衡给生态带来不平衡,具体来讲环境污染可以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等污染等等,而这些污染的危害性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不断的提升进步不断的提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

2.1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也就是空气的污染大气污染也就是空气的污染,是人类一分一秒都离不开的的,因为大气是一种混合性气体,它虽然会受到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但那种变化却不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如果在空气中融入了氮氧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硫中融入了氮氧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硫(SO2)等等污染物以后等等污染物以后,就会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带来严重的破坏会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带来严重的破坏,可能会让人们从不同程度上患上呼吸道们从不同程度上患上呼吸道、生理机能以及各种粘膜组织的疾病疾病,严重时,还会出现中毒现象,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另外,大气污染也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破坏大气污染也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破坏,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命名生物链被打乱同时也命名生物链被打乱,使我们的地球出现各种不良效应,形成生存危机形成生存危机。

2.2水污染的危害

水污染相对于大气污染来讲更为严重水污染相对于大气污染来讲更为严重,因为人们在饮用了受到污染的水了受到污染的水,或者食用到受污染水中的生物,就可能直接导致中毒死亡导致中毒死亡,而且污染水的长期食用,不仅会引起人们的一些诸如细菌性痢疾些诸如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等等常见疾病,还会受到一些化学物质的侵袭学物质的侵袭,诱发癌症的发生。而据数据调查发现,全世界水污染数量有5.5亿立方米亿立方米,这个数字是令人发指的,而水污染问题也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障碍染问题也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障碍,需要进行彻底的解决和根除进行彻底的解决和根除。

2.3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放射性污染主要包括X射线射线、γ射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射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而这些放射性污染源大都是出自于一些原子能工业排放以及化学试验及医疗排放物等等化学试验及医疗排放物等等,而生物在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刺激以后激以后,轻则会出现感染、脱毛现象,重则伤及肠胃,甚者会导致其中枢神经损伤直到最后的死亡致其中枢神经损伤直到最后的死亡。

3绿色低碳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3.1绿色低碳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种类

从以上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看出从以上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看出,工业的发展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展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为人们带来生活富裕的同时,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会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危及着人类的健康。而要从根本上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达到人们理想的绿色低碳生活,就必须要从其治理的技术种类入手要从其治理的技术种类入手,具体来讲,可以包括生物技术、膜技术膜技术、催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超声波降解技术、微波技术术、等离子体技术等等,而这一系列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有效的改变生态环境可以从源头上有效的改变生态环境,还可以进行一些生物资源的再利用源的再利用,达到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

3.2绿色低碳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

从我国当前环境分析得知从我国当前环境分析得知,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都是来自于煤燃烧后的产物来自于煤燃烧后的产物,而我们所常用的脱硫法有生物浸出法法、微生物絮凝法、表面处理浮选法等等,在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以后究以后,可以对传统的脱硫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缩短脱硫时间间,改良脱硫微生物。在对于土壤环境的保护方面,可以采用固体废弃物的电力气化技术来完成固体废弃物的电力气化技术来完成,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而且成本低,还能避免二次污染现象的发生生,达到能源的循环利用,尤其是对于白色污染的处理,更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最重要的水污染问题上,绿色化学技术的合理应用更是实现了绿色理念技术的合理应用更是实现了绿色理念,实现污水的零排放,比如说如说,它可以完成对废液的有效中和,可以对农药的使用进行改良改良,让农业生产实现绿色化,最终达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绿色低碳环保要求色低碳环保要求。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大家对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和渴望家对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和渴望,而在当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下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下,只有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运用先进的治理技术用先进的治理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绿色低碳的目的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金文.环境污染治理中绿色化学技术的运用[J].石化技术,2016(12):185+288.

[2]张东.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J].企业导报,2016(19):52.

[3]李丰呈.绿色化学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6(18):62.

[4]陈秀敏.浅谈环境污染治理中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7):300.

[5]张勤芳.对环境污染治理中绿色化学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6):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