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管理挑战对策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分析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特殊产物,不同领域对大数据的定义不同,但总体而言,“大数据”就是海量与复杂数据的结合体,且传统IT技术和数据库软件无法对其进行处理。虽大数据有着明显的信息特征,且不同于互联网上的其他信息,首先,大数据量大,且在不断增长,各种各样的数据不断地由源头产生,各种方式会聚在一起,形成海量的数据集,其规模不断扩大;其次,大数据结构、类型多,非结构性数据日益增加,单一的数据处理系统很难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第三,大数据具有更快的流动性,实时、高速的产生,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大数据的价值并不稳定,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应用,才能使其价值充分展示出来。

(二)大数据时代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企业经营管理与时代背景有巨大的关系,时代背景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思想,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在影响着企业管理思想,进而导致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种活动都会产生轨迹,这些轨迹能够转化成数据,进而可以根据数据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分析。这是从更为宏观和客观的角度对企业活动进行的总结,不仅能够从企业发展方向上给予指引,还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经营方面的细节问题。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管理必须对数据加以利用,才能使企业发展更为稳健。

二、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管理面对的挑战

(一)企业管理理念落后

企业经营管理随着时代背景变化,但总是落后于时代背景的变化,时代特征作为企业管理的工具和手段,经常产生于管理本身与时代背景的冲突之后。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管理同样面临着时代特征的挑战,首先就表现在企业管理理念方面。管理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大多数产生于企业管理者的人格特征和管理风格,表现为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我国企业核心是国有企业,大型私营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壮大,中小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也在抢占市场份额。国有企业虽然在不断改制但仍然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私营企业有着明显的家族管理风格,外资企业在努力适应中国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在管理理念方面,各类企业对大数据背景的感受性都比较低,总体而言,对企业数据来源关注度不够,对企业经营数据的利用度不够,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影响了企业对大数据的利用,长此以往,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管理模式需要创新

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框架,由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路径构成。不同类型的企业管理模式不一样,但是,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管理路径的选择都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判定。对市场的掌握以及对企业内部员工行为的判断,是企业制度建设以及管理路径发展的指标。在大数据时代,这两个指标的来源更多地是对数据的客观分析而非管理者或者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经营的主观观察。但是,有很多企业并不重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但是企业经营环境以及企业员工的行为数据是客观存在的,管理模式创新需要也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利用大数据协调管理模式,是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三)信息技术对传统企业管理方法的冲击

管理方法是直接作用于企业活动的,对企业发展有最直接的影响,也是从细节入手实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基本依靠人工,无论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还是营销管理等,人力是第一管理要素。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实现企业高效管理的方法,是以数据处理为基础的,需要企业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提升,同时还需要改变多项企业管理方法,涉及到企业很多部门工作者职业能力结构的变化。这意味着,企业要适应大数据时代,就必须从企业员工能力角度入手,从企业管理工具入手进行改革,这样的改革对很多企业来说负担很重,因此,面对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方法的冲击,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选择了回避,但这种方式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对策

(一)抓住大数据时代特征转变管理思想

在大数据模式下寻求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数据大数据化的管理思想,即企业管理者和企业领导,要接受、认同并且对大数据化的企业管理形成深刻的认知,将其纳入到现有的管理思路当中,这是应用大数据实施企业管理的基础。首先,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培养自身对大数据的深入认识,强化自身数据和信息能力的优化,紧跟时展节奏,增强大数据思维,为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与大数据优势的结合奠定基础。其次,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大数据环境对企业整体管理效率提升的价值,强化数据意识的提升。在关注大数据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重视其在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的价值体现,为企业内部管理改革提供保障;再次,管理者要重视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大数据的利用,从多个角度提取数据并分析数据,学习利用数据了解企业动态和经营情况,发展自身的数据管理能力。只有这样,企业管理思想才能够真正实现转变。

(二)建立数据库寻求管理模式创新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驱动因素大多是问题驱动,而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的提高前提下,基于大数据下的企业管理更多的是利用数据驱动来解决创新问题,可见,大数据虽然对企业管理模式提出挑战,但同时也是刺激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要素。要通过大数据寻求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建立数据库,形成企业管理数据平台。企业首先要做到的是在内部建设一个经营信息轨迹收集系统,用于员工上传工作细节,凭据以及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作为企业活动的轨迹数据;其次,企业要做到的是对数据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纳入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例如,通过销售和采购工作的数据分析市场,通过会计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数据分析员工行为等;最后,数据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同行业企业对市场数据信息的公开和披露,能够使企业数据库资料更加完整,企业对市场的分析更客观更具体。而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可建立微博和微信等非结构化的数据平台,企业可通过推送相关文章、调查问卷及相应活动间接获取数据,不仅可丰富“数据源”,还可随时监测有效数据的变化,做出实时的活动推荐,相比于传统固定的管理模式,依此制定的企业管理模式更柔性化。

(三)引进人才和技术实现管理方法优化发展

优化管理方法是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经营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经之途,也是管理思想发展和管理模式创新的最终体现。具体来讲,企业需要引进与大数据时代特征相符合的人才,各个岗位上都应该有对大数据敏感,对能够充分掌握并利用信息技术的人才。我国各高校能够为企业提供这些人才,企业也应该为新生代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其次,企业应该通引进技术实现管理方法的优化发展,例如,与软件公司达成合作,致力于开拓一套适用于本企业的专门的管理软件,这不仅是企业管理专业化发展之必须,也是大数据模式下,企业管理寻求个性化和精确化发展之必须。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挑战,但同时也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具体的管理方法都应该有所变革,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工作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温爽.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6):126-127.

[2]单晓晴.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8(04):105-106.

[3]翁恺.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五种方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1):112-114.

[4]王兴华.刍议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策略探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6):121-122.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第2篇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与实施、绩效考核与实施、薪酬福利、人事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要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

在现代的企业中,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有效地利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才能,可以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的飞跃发展。员工的工作绩效是企业效益的基本保障,企业绩效的实现是通过向顾客有效的提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的。而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施对提高企业绩效有益的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来发挥其对企业成功所做出的贡献。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把他们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企业的成果,特别是作为人力资源投资的回报,使企业获得的利润。

2.有利于企业扩展人力资本,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现代的企业中,把握好人才,管理好人才能促进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有利于整合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扩大人力资本,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把人力资本合理扩大化,有效的运作,才能使公司获得利润。

3.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利用最大化和最优化

人力资源既是投资的结果,又能创造财富,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具有角色两重性。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投资的程度。人力资源的投资具有高增值性,无论从社会还是个人角度看,都远远大于对其他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最大限度的去挖掘人才的潜能,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从而促使人力资源成本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利用。人力资源成本的投资力度能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利用最大化和最优化。

三、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措施

1.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设立

要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首先是要明确企业的使命与目标,认清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企业的目标定位正确了,企业的一切管理机制才能良性发展。其次企业要充分发挥在职培训的作用,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让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够承担更多的工作职责与任务,使其在不断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挥出自身潜力。最后要帮助经营管理人才建立起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发展道路也会因为有了目标而更加明确。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机制设立

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过程中要将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的优势。在经营管理人才选拔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选拔岗位的工作分析,了解选拔岗位的工作技能要求。在筛选选拔对象的时候要客观分析选拔对象的优缺点,最后对选拔对象与选拔岗位进行科学匹配。

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设立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双塔式;管理类专业;数字化企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0104-04

一 引言

随着社会对实用型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比重在逐渐加大。实践教学通过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领域,其实践教学环节与工科领域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主要在于管理类专业实践效果不能在短期内迅速反映出来,也没有严格的规范,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些理论上说得通的管理方法或技巧在特定的管理条件下可能不适用,这就要求实践者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高等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些被各高校广泛采纳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文献[1]中研究了实践教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主要包括第二课堂活动、单项实践、课程综合实践、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文献[2][3]指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实践教学的信息化模型,但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关联性和系统性。文献[4]中已经研究了基于ERP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1+4”的教学模式,即通过ERP平台实现模拟企业实习、经营管理实训、ERP综合设计和ERP沙盘模拟四种实践教学方式。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应在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企业的基础上进行,本文基于数字化企业建设研究新型实践教学模型,解决传统实践教学遇到的困难。

二 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1、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管理类专业较多,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审计等,管理类专业从学科角度进行细化分类,几乎涉及企业的全方面,管理类专业的一大特点是各个专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自己的教学内容。从宏观上看,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认识和了解企业、掌握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专业化知识的具体实践等。

2、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专科和本科高校开设的企业经营管理类专业中,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课程实验、实习、经营管理实训、综合设计、沙盘模拟等。主要说明如下:

(1)实验。实验一般指课程实验,是对应理论教学,由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场所(一般是实验室),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并熟悉企业运营的单项环节。

(2)实习。实习是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内部,通过观摩或亲自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实践本领。高校在设置实习课程时,一般有生产认识实习、管理认识实习、课程专项实习、毕业实习等。由于是在企业内部,学生可身临其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达到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经营管理实训。经营管理实训是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通过学生对企业业务的了解,来模拟企业的业务,由指导教师或者是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专业技能,增强实践经验,了解工作方法。

(4)综合设计。综合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工作方法、管理技巧、专业技术等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校本专科教学中,一般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综合设计在高校实践教学中比重较大。

(5)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实验依据管理学、决策学与博弈论等理论,运用主体原则进行综合设计,试图为管理知识的学习创造实验环境,通过提供企业经营全流程的动态与竞争模拟实验,让学生领悟总体决策、宏观规划、市场营销、生产管理、采购管理与战略财会等经营活动的真谛。沙盘模拟是建立在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较为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管理才能,目前开展较为广泛。

(6)其它形式。一般包括基本企业经营管理的企业调查、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此类实践活动一般是由专业教师指导,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到更多的实践本领,并针对某一方面,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专项技能。

三 传统实践教学方式遇到的问题

学习企业经营管理必须从实践入手,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和技巧。所以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是传统教学方法普遍采用的模式,多年来,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优秀人才。然而,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示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难”。

1、实践基地建设难

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校外实习或实践活动的场所,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应选择能满足实习要求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近年来,高等学校的扩招使得在校学生数量成倍增长,导致对实践基地的需求成倍增加。然而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以及企业担心接收实习生会影响自身的正常工作,增加用人成本,因此将接收实习生视作一种负担,这些因素导致学校很难联系到足够的实习单位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实习需求,即使联系到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也很难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此外,由于企业管理部门的特殊性,往往容纳的管理专业实习学生数目极为有限,这也为实践基地建设带来困难。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经营管理应用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其工作范围以企业现在和未来为对象,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管理会计并没有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意识薄弱、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会计原则有待健全、企业领导与财会队伍的素质问题、以及在会计电算化中的运用滞后几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企业管理意识薄弱

企业管理意识薄弱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没有重视管理的重要性,往往缺乏管理意识,普遍表现为企业管理意识薄弱。长期以来,我国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做财务会计,使得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管理会计在对管理会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很多人单纯地认为算账和报账就是会计的工作,对于管理方面的工作,应该交给企业领导者决策。这种片面的认识,无法发挥管理会计的管理作用,也就无法对企业相关资料和方案进行有效应用,不难看出,企业管理意识薄弱影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发展。

(二)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举步维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但往往由于管理会计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得管理会计的职能难以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以致于在进行具体工作时较为混乱。对企业而言,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的会计人员,困扰着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合理地应用管理会计,也很难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

(三)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

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制约着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陷入困境。当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关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过于理论化。客观地来说,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应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优化创新,但这种滞后的理论研究,势必阻碍管理会计队伍的发展壮大,无法使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会计原则有待健全

会计原则有待健全也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瓶颈。企业经营中的管理会计没有成熟的会计原则作指导,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当前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不理想,由此可见,健全会计原则制约着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五)企业领导与财会队伍的素质问题

企业领导与财会队伍的素质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由于企业领导和财会队伍的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弄虚作假和信息失真都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这些都对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六)在会计电算化中的运用滞后

管理会计在企业电算化中的运用滞后,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管理会计的运用缺乏相应的软件支持的现状。企业经营管理中,大部分企业使用的是财务会计软件,财务会计软件在我国企业中已普遍应用,和财务会计软件相比,由于管理会计在会计电算化中的运用滞后,管理会计软件的应用很少,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致使管理会计一些公式和模型无法运用。因此,探索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的策略势在必行。

二、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针对上述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增强企业管理意识

增强企业管理意识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的关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管理会计的决策意见往往是想听就听,想否决就否决,这种惯性管理方式是管理会计善用机制的最大隐患。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认识首先要从管理意识上发生转变,重视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管理者面对如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应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有效应用管理会计科学决策,促使管理会计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涉及重大决策时,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为企业领导者把握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二)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

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的重要举措。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具体说来,为了使管理会计更好地发展,就要使企业管理环境符合管理会计技术与方法的需要,这就要求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对企业而言,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必须加快转化企业的经营机制,促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也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息息相关,而我国企业想要达到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应用水平,还应努力加强我国企业管理,为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管理会计活动不能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还要进一步加强内外部的联系,只有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最终完成企业目标。

(三)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结合

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结合,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的必经之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运用,有赖于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具体说来,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要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研究出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理论。二是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复合。在管理会计取得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还要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行,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

(四)健全管理会计准则

健全管理会计准则对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也至关重要。健全会计法律规范,制定管理会计准则。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了将管理会计应遵循的原则、观念与实际应用的方法融为一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体系,还需要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基本准则》,健全管理会计准则。从整体上看,管理会计之所以在我国企业界得不到广泛而有效的运用,究其根源,就是管理会计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公认准则。管理会计准则是管理会计实践依据的法则和标准,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在健全管理会计准则方面,可以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有效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企业经营需要的管理会计准则。

(五)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有利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提高管理会计的运用水平,企业领导也很关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优化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素质。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组织企业领导者培训时,应重点强调管理会计的内容。与此同时,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也要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

(六)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

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对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也不容忽视。为促使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还应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到开发管理会计软件的作用,使管理会计软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有效解决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使用管理会计软件可以保证运算的准确性,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为实现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挂了中的有效应用,应增强企业管理意识、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健全管理会计准则、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大力开展管理会计软件,不断探索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华.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1)

[2]王睿识,蒋雷.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1(02)

[3]刘伟.试论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4]唐子惠.浅谈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1(09)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统计;企业经营管理;应用

一、关于统计及现代企业统计的内涵

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同步的是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在企业统计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往往只重视健全企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提升经济效益,改善经营方式,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往往重视不够。但实际上,企业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往往占有重要的地位。企业管理是企业财会管理工具,既是一种调查研究活动,也是一种分析方法。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统计学具有信息、监督、咨询、参考的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统计无论对于企业的全面发展和经营,还是对于企业的决定和决策都是有帮助的。企业管理由企业的各个活动项目所组成,包括很多层面。每一个活动项目既独立成为一个体系,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而言,统计工作对企业中各个活动项目以及各个体系的量化指标作了分析,认识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本质及其规律,正是基于这个分析和认识,企业统计服务于企业的管理,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做好统计工作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及其长远目标。现代企业统计技术不同于传统企业统计的“统计岗位或者机构”,是一种系统性方法工具,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为服务内容,建立在统计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现代统计信息技术,运用统计设计、分析、调查及方法,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及现代市场经济需要。

二、企业统计中现存的不足

为了保持企业稳定有序的发展,严格的统计制度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固然有很多要素,但归根结底,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产值和销量。然而,笔者在实际调查和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统计工作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首先,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足。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在计划中,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都会有良好的结果,而统计就属于计划的产物,这种认识无疑就从主观上限制了统计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也有些企业经营管理者认为,统计工作只是一种数据上报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或主管部门,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并没有任何好处。也有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为统计工作只是对于企业生产规模的反应,而企业的主要经营目的是盈利,要想实现企业的盈利,只要控制好财务与会计工作就够了,不必重视统计工作。其次,企业的统计制度不够健全,统计方法不够客观和科学。另外,由于对统计工作的轻视,造成企业统计人员素质不高。上述原因也引发了企业统计工作中另一个不足,即统计数据以及结果失真。由于,使得企业管理者对统计数据不信任,统计结果因这种不信任形成了更大的偏差......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逐步形成了,不利于企业统计工作的开展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现代统计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忽视了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善,往往只重视健全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但实际上,所谓企业管理,是用来为企业管理层和运营管理工作服务的。随着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以及数字化发展,作为企业决策和运营中的基础环节,经济统计对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正起着越来越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统计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

(一)收集和整理企业统计数据。统计信息是制定企业发展决策的基础依据。统计信息能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作出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通过利用统计技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与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业务合作,搜集提供和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有关的企业外部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和企业供决策层,供他们决策使用。这些信息的获得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此外,统计信息还能从数量方面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比统计数据与会计信息后,有利于企业决策更具有科学性,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地判断。

(二)建立了现代统计信息流程。企业应用现代企业统计技术,可以形成统计信息的传递网络。这个网络能在企业内部和外部有效传递统计信息,从而保证企业信息的流畅。要想更好地保障统计工作更好地开展,需要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和办公现代化建设。建立起企业统计信息网络,有助于更快地收集、传递和反馈统计信息,使得统计信息服务真正实现及时、高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普及,统计信息的记录、保存及交流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企业统计调查正是一个经济信息的收集过程,这种高科技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收集数据时信息技术开始使用,另外,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网络来取得资料外,还建立了统计调查网络平台。这个网络平台的建立,大大有利于实现系统内统计数据信息传输的高效,有利于企业与社会网络实现有效对接。

(三)并管理企业信息统计数据。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开展企业统计向社会和政府部门提供统计数据。应用现代统计方法有效管理企业统计数据。应用现代统计技术,有利于企业建立系统完整的统计信息数据库,也方便了企业业务部门以及各级管理者查询使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