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碳农业的概念

低碳农业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碳农业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低碳农业的概念

低碳农业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高碳;农村

一、引题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并且迅速发展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提倡可持续发展,在保持现有水平并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协调发展的形态。乡村是经济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大,经济迅速发展,引起农村内需扩大,生产生活资料需求增大,生产活动迅速增加,导致农村的碳排放迅速增加。为了减少农村的碳排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符合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增碳汇减碳排放,低碳经济在现代农村而言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相关概念及其内涵解读

低碳乡村的概念是在欧洲1924年提出来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概念,是低碳发展模式在乡村地域的主要表现形式,要求保证现在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科学规划、监督实施,提高农民的低碳意识,在乡村生产和农民生活过程中始终贯穿低碳节能、环保意识,采取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模式,减排增汇,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低碳乡村是低碳经济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和实现形式。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我们说的碳汇主要包括森林碳汇、草地碳汇、耕地碳汇、海洋碳汇。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将CO2和H2O在各种光能的作用下转变为氧气和糖分。人类的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都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就起到固碳效果,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即碳汇。森林是碳汇的主力军,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统计,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约25000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系统中的碳大约有1.15万亿吨,约占总碳汇量的46%。森林每生长一米生物量,可以吸收1.83吨CO2,碳汇功能很强大,所以森林碳汇是目前最为经济的碳汇手段。农田碳汇、耕地固碳也是是重要的碳汇方式。大气中的CO2被农作物转化为化合物固定下来,耕地生产的粮食每年被消耗,固定的碳又释放到大气中,秸秆的一部分在农村被燃烧,只有作为农业有机肥的将CO2固定到土壤中,所以耕地固碳仅涉及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部分。海洋碳汇是指一定时间周期内海洋储碳的能力或容量。海洋储碳的形式包括无机的、有机的、颗粒的、溶解的碳等各种形态。海洋中95%的有机碳是溶解有机碳(DOC),而其中95%又是生物不能利用的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目前世界大洋中RDOC的储碳量大约是6500亿吨,储碳周期约5000年,它们与大气CO2的碳量相当,其数量变动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海洋碳库是大气的50倍,陆地生态系统的20倍,现在全球大洋每年从大气吸收CO2约20亿吨,占全球每年CO2排放量的1/3左右。草原碳汇是另外一种重要的碳汇方式。依靠广袤的草原吸收大气中的CO2。

三、低碳农村的发展阶段

低碳农村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从传统的农村到低碳农村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在《经济成册的阶段》和《政治与增长阶段》两本著作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所著,在以上两本著作中根据社会政治制度、人的心理因素、产业主导部门、生产技术及组织方式四个方面,将低碳农村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发展的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根据罗斯托的这个标准和方式,我们选取社会经济基础、基层低碳意识、能源结构、碳排放情况、单位产值碳排放为六个指标,从静态指标和发展趋势两方面入手,均将低碳农村分为六个阶段。

(一)静态指标方面

1.传统农村阶段。在这个阶段传统社会经济结构较为落后;人们不知道低碳概念更没有低碳行为;完全使用生物质能源;碳排放极低;单位产值碳排放很低。

2.低碳认识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起步并且使得传统结构受到冲击;部分人知道低碳概念但是并没有低碳行为;能源结构仍然以生物能源为主,但是已经开始少量使用石化能源;碳排放很低;单位产值碳排放也比较低。

3.减排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有些结构问题露出端倪;人们熟悉低碳概念但是低碳行为还是较少,人们没有自觉低碳意识;科技发展,能源结构多样化,但是仍以生物能源为主;碳排放逐渐增多,较高;单位产值碳排放较高。

4.低碳起飞阶段。这个阶段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政府和人民群众都注意到结构问题严重;人们有了低碳意识,较多低碳行为;生物能源比重降低,石化能源逐渐增多变为主要能源,有少量的清洁能源出现;碳排放空前的高,达到峰值;单位产值碳排放极高。

5.低碳成熟阶段。本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增速减缓,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优化;低碳行为不断普及,延伸到生活和生产领域;使用石化能源比例不断降低,清洁能源开始占主体地位;碳排放较低;单位产值碳排放仍然较高。6.低碳农村阶段。这个阶段是低碳农村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成熟并且结构合理;低碳观念深入人心,低碳行为普及到各个领域,低碳行为无处不在;完全使用清洁能源,低碳环保;碳排放很低;单位产值碳排放较低。

(二)发展趋势方面

1.低碳农村阶段。这个阶段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基层农民低碳意识没有变化;能源结构也没有变化;碳排放量增速非常缓慢;单位产值碳排放不变。

2.低碳认识阶段。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基层低碳意识有所增加;生物质能源减少并且石化能源增多;碳排放量增速缓慢;单位产值碳排放不变或者稍有提高。

3.减排实施阶段。本阶段经济开始快速增长;基层低碳意识提高,低碳行为增多;生物质能源减少并且能源出现多样化;碳排放量增速较高;单位产值碳排放提高。

4.低碳起飞阶段。本阶段经济增速最快;人们的低碳行为逐步增多,增速加快;生物质能源慢慢减少,其他能源比重慢慢增加;碳排放增速很快;单位产值碳排放提高。

5.低碳成熟阶段。经济基础增速减缓,结构较合理,趋于优化;基础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增速很快;生物质能源占主要,清洁能源出现,但比例较低;碳排放量降低;单位产值碳排放降低。

6.低碳农村阶段。本阶段经济增速减缓平稳,结构合理;基层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完全普及;生物质能源逐渐退出,清洁能源占主体地位;碳排放量连续降低;单位产值碳排放降低。

四、广东省低碳农村发展现状

(一)关键指标情况

从广东农业现代化历程可以看出,广东农业发展基本上走的是“石油农业”的路子,即通过大量投入化肥、农药等石油制品来达到单位面积产量显著增长的目的。农业生产消耗的农药、化肥、农业机械无不与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有关,据统计(如下表4所示):广东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00年1764万千瓦,到2010年的2253万千瓦,10年间增加27.7%,增至到2013年的2498万千瓦,13年间增加41.6%;农业用电量从2000年405亿千瓦时,到2010年的1044亿千瓦时,10年间增加157.7%,上升至2013年的1235亿千瓦时,13年间增加204.9%;化肥使用量从2000年611吨,到2010年的740万吨,10年间增加21.9%,增加至2013年的776万吨,13年增加27.1%;农药使用量从2000年的8.47万吨,到2010年10万吨,10年增加18.1%,增至2013年的11万吨,13年增加了29.9%。化石能源消耗量增加,预示着石油农业的所占比例增大。这条“石油农业”的路子削弱了生物间有机质循环利用及有益生物的生存系统,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亟待向低碳经济转型。

(二)低碳乡村发展水平评价得分

根据郝华勇2014年在《我国省域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实证研究》一文中构建的评价体系,从乡村能源结构、乡村生产结构、乡村空间结构、乡村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经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得分是0.2879,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排在前6位的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广西、天津等在总得分分别是0.5654、0.4811、0.4693、0.4502、0.4156、0.4118,从总分方面看,广东低碳水平与这六座城市相差甚远。

(三)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动态评价得分

吴贤荣、张俊彪等于2014年采用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对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进行动态测算,运用DEAPVersion2.1软件测算2000年、2005年、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效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Malmquist指数分解法,从时间序列维度进一步剖析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变化,将AMCPI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EFFCH)和技术进步指数(TECHCH),得出的结论说明广东省的农业碳排放排名第15位,居于全国中等水平,综上所述,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的数据分析可以说明,广东省低碳农村发展正处于实施减排阶段,因此要分析优劣势和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向低碳起飞阶段迈进。

五、对广东发展低碳农村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指导,让农民全面了解低碳经济,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建设低碳农村,与每个农民和农户密切相关。政府可以颁布一些法规政策、举办低碳经济讲座、加派宣传车加强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低碳经济,让农民更全面的了解低碳模式,让他们知道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是更经济环保、更安全健康、更时尚的生产生活方式。让农民逐渐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接受节能、环保的低碳消费观念,养成节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积极引导农民过低碳生活,切实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建设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引进低碳生产技术实训农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的、实现向可持续农业技术顺利过渡的途径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低碳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的各个方面,加强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的生产和使用。要用科技支撑低碳农业发展,把低碳科技引入到农业实践中,加快低碳技术的扩散速度。

(三)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适时开发与利用生物质能源农村能源建设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新型能源,可以实现农村能源结构的优化、农村环境的美化,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适宜地区农村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能源技术。

(四)地方政府要有目的有步骤的规划,发挥低碳示范区的示范作用地方政根据当地特色制定战略目标,根据当地特色形成可操作、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加强低碳示范区的建设,比如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可以根据各村的实际,有重点地发展优势示范产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低碳实验区,引领和带动低碳农村的全面发展。

作者:顾群 单位:南华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其国,赵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05).

[2]李友华,续姗姗.建设低碳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基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0(01).

[3]杨彬如,韦惠兰.关于低碳乡村内涵与外延的研究[J].甘肃金融,2013(09).

低碳农业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 农村 工业化 发展

一、低碳农业的发展前景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应对气候变暖、确保能源安全、保护资源环境的必然选择。一般来讲,人们只把“低碳经济”看成工业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似乎与农业发展无关。

但是,低碳农业是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和根本保证【2】。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正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资源高消耗和过度利用、生态退化、环境恶化、农村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背景下,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农业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农业是以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为核心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也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

因此,将低碳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为基本思路,将会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低碳农业将面临的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农村的低碳农业模式的优越性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得到了证明。但由于我国的低碳农业匹配的条件不足,在农村推广过程中受到了我国地理、生产习惯、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

1.低碳农业发展遭遇技术瓶颈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低碳农业,却面临着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人员断层、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低碳农业的推广和发展。

2.我国人口的迅速猛增伴随着粮食的大量需求

立体化的种植模式初步改善了我国土地短缺与粮食需求量大的矛盾,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进程。但如何更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在拓展生物生长空间的同时提高出产效益,同样是未来农业面的又一挑战。

3.规模化低碳农业发展面临困难

以小农分布为特征的农业影响低碳农业的规模发展。我国农村由于地理位置等的因素,缺乏统一组织与支持,从而影响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组织。

4.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投资往往偏重于江河治理、水利工程建设,而对农业水利工程倾斜不足。多数地方的水利基础设施不尽完备,缺少资金的大量投入,使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处于尴尬境地。

5.现有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发展与保护相矛盾

以农业化肥使用为例,化肥的使用已形成了农民们惯性思维,大量的石化产品使用造成土地结块、肥力下降等,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循环使用,不符合低碳农业的发展要求。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和高产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的方式,是我国农业面临的又一难题。

6.农民的生态意识不高

农民生态意识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到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行低碳农业的关键因素。提高农民生态意识普及低碳农业常识,让低碳农业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才能切实有效的推进低碳农业。

三、低碳农业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农业的低碳生态转变,这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1.低碳农业发展之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要求

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全球温室气体(包括CO₂、CH4 和N2O)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4】。农业生产系统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工业化进一步加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发展低碳农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已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

2.低碳农业发展之路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

以农业开发为基础,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建立起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低碳农业的核心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要素投入获取最大的农业生产效益,因此低碳农业既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又符合我国土地“小、碎、散”的特点。

3.低碳农业发展之路是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

低碳农业是为解救生态圈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发展低碳农业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减少石化能源的消费量,实现农业低碳生产。使高产与低碳切实结合起来,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4.低碳农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单位能耗指标、环保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产品的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等五个方面,它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实现农业低碳化关键在于投入低碳化与产出低碳化,包括缓控释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采用绿色种植、绿色加工,推进低碳农业的蓬勃发展。

综上,低碳农业的发展之路是艰难曲折具有挑战性的,同时低碳农业又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由低碳农业的“ 三低、节约、高效、安全”的特点来看,低碳农业符合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家华,郑艳,庄贵阳.低碳经济的概念与方法学探析[M]./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发展论.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2]李明贤.“循环经济与现代农业”笔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2~4.

低碳农业的概念范文第3篇

随着生态环境与物资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三农”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应响应“低碳”的号召,努力迈好低碳“三农”的步子。

首先是转变生产方式,打造低碳农业。低碳农业,是一种比广义的生态农业概念还更广泛的概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农业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习惯还不太符合低碳要求,既不节约又污染环境。以施肥为例,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传统的施肥方法不仅造成肥料流失严重(约有50%以上的氮没有被作物吸收而流失到农田外),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我国化肥利用率低是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温室效应、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尽快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发展低碳农业已成当务之急。发展低碳农业,首先要培育低碳农业的管理理念,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实行涉农生产节能减排的管理考核责任制,从国家法律法规高度,逐步开发完善农业能源效率标准。其次要提升粮食主产区的低碳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整合力度,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粮食(叶菜)功能区等项目,为加快低碳农业发展打好基础。第三要加强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同时,要大力推动农作制度创新,推广稳粮高效、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等发展模式。第四要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如用粪肥、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等。以目前的条件来看,中国首先要做的是把农业生产对碳的依赖程度降下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想办法降低化肥的使用量。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通过科技研发投入更好的品种,让作物不需要多施化肥也能很好地生长;同时发明更好的肥料来替代化肥,例如用有机复合肥以及提高肥效等等。

其次是转变生活方式,建设低碳农村。“低碳”农村是指在农村生活中运用低碳技术,开展低碳生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且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面临着碳排放过大的环境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靠改善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切实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发展低碳农村关键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充分发挥农村能源优势,如综合利用秸秆、畜禽粪便、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满足农村生活炊事用能、村镇生活用电及生活用水等方面的需要。重点进行秸秆低碳化利用“三位一体”成套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第二,低碳农村还应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比如我国西部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最适宜大量推广太阳能灶,因此可在西部农村大量推广太阳能灶,减少因燃柴(草、木)、燃气、燃煤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政府应建立财政支持政策,对农村购买太阳能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大力扶持太阳能灶生产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帮助企业提高产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以满足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灶的需求。

第三是转变发展理念,当好低碳农民。“低碳”农民是指在生产中崇尚低碳农业、生态农业,在生活中注重节约、主动选择低碳产品的新型农民。低碳农业、农村已是势在必行,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农民这一主体。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低碳农业,让农民尽快走出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向农民普及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低碳生产生活氛围;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切实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推广新型能源。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和企业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大相关技术和机械的推广力度,如秸秆发酵、秸秆还田等多样化处理方式,采用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相结合等方法,探索建立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秸秆处理和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让秸秆变废为宝。通过推广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和农药残留降解技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土壤农药残留。鼓励农民建沼气池,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模式,并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实地指导。推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努力做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对于使用无污染新能源的项目,国家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钱用在农村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元污染新能源项目资金可由政府和农产共同承担,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划分不同的分担比例。三是有关部门要加强推进与监管并举策略。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与监测体系,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秸秆的管理,必须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在工作中,要坚持政策引导、示范带动、措施跟上,真正让农民在开展秸秆禁烧的同时收效益、得实惠,只有得到大多数农民的理解、认可和支持,秸秆才不会成为农村过量碳排放的元凶。四是建设生态环境,加大景观农业建设力度,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切实做好美化村容村貌、抓好资源开发保护、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深化村镇生态创建活动等工作。

低碳农业的概念范文第4篇

1.1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一直都在强调经济的高速发展,虽然在低碳经济上我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我国的低碳经济建设还不够完善,在低碳经济体系的建设上还不够成熟。为了实现低碳经济,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诸多的政策,例如,国家给进行低碳经济的企业一定的上经济扶持,对于一些低碳工程的建设国家也给予其大量的财政补贴。在社会经济方面,我国已经开始尝试在CTM机制下进行碳交易。虽然还没有对低碳企业进行统一的规划,但是我国现在已经明确指出,大力在各个行业实行节能建设,使用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1.2低碳经济的实践情况

(1)产业结构。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相关部门不断地调节产业的比例,其中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2011年我国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48%左右,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都下降了2%到3%不等,从此项数据就可以看出,我国正在积极的调节产业的结构。我国的能源消耗比较严重以及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都在努力的抓住之一机构,不断的对本城市污染性高、环保型差的项目进行改革,顺应国家“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思想。(2)低碳金融的发展。我国的广大银行、浦发银行以及其他一些银行都在大力的帮助实行低碳经济的产业,在投资和信贷上都对其放宽了政策。在当下,我国已经建立了碳交易所,虽然不是强制性建设,但是同样为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碳交易所制度、技术等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3)低碳技术水平低。由于起步比较晚,发展的时间也比较短,因此我国在新能源的使用和低碳技术仍旧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虽然已经掌握了一部分低碳经济技术的核心知识,但是在规模上相比于西方国家还存着不小的差距,除此之外,由于资本的投入过高,难以在一些小型企业中应用。

2.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2.1国际背景下要求必须发展低碳经济

英国最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也是低碳经济发展较为积极、起步较早的国家。各个发达国家也随着实行低碳经济,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也不应该屈居人后,低碳经济不仅仅为新的经济提升点,还关乎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更何况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推进下发展迅速,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引入随着增高,以跃然成为碳排放大国,我国对外界公开的承诺要对碳减排,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碳减排压力要求我国必须实行低碳经济。

2.2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必须发展低碳经济

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当下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我国的资源和能源的总量大但是人均量明显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能源的短缺直接阻碍经济的发展,过分的依赖国际资源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国降低能源的消耗,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环境的严重污染。我国环境污染的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城市水域的污染问题,我国工业的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量呈上涨的趋势,二氧化硫的过度排放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低碳经济与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联系

3.1低碳经济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影响

我国的第一产业主要有农业、渔业、牧业、林业,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为国民提供粮食和其他原材料的同时还具有生态环保、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我国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不断完善与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力的更新。我国是一个污染大国,只有生态农业的推行才与低碳经济的理念相吻合,才可以有效的解决污染问题,实现农业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改革开放推进的几十年中,生态农业的发展极为缓慢,在农业转型方面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需坚持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化农业道路,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提出了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拓宽农民收入的渠道、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等层面来发展现代化农业,以此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

3.2低碳经济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绿化效果明显。我国实行在加强保护防护林、退田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措施后,深林的覆盖率有着显著的提高。强化防护林工程的保护,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抵御风沙的能力,各个省市地区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规划方案,建设绿色环保型城市,充分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的面积逐渐扩大,当下,我国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扩大和条件的改善,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捕杀是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为此政府部门设立了禁猎区,不断完善生物保护制度,加强对珍稀野生动物的检测工作;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严格的减排目标,淘汰产能落后的生产方法和工厂,大力建设污水处理厂,煤电厂的煤炭燃烧进行脱硫,对二氧化碳实行科学的捕捉和一定的封存等措施以便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改善环境污染的状况。

3.3低碳经济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低碳生活的兴起,低碳生活是一种低消耗、低成本、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大国之一,也是全球较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在我国高消费肆虐时低碳理念已经走进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实低碳生活离生活并不遥远,以步代车、使用节能灯泡、随手关灯等等都为低碳生活的方式,只要人们稍加留心便可以做到节约资源,享受低碳生活;低碳消费。为了提升全民节能的意识,大力推进全民节约的行动,我国实施了节能家电惠民工程,通过财政补贴将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电进行推广。相关部门还通过节能鼓励机制的完善、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税收的优惠体系来鼓励全民使用节能产品。节能产品的广泛使用也促进了相关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4.结束语

低碳农业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地方经济 发展 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逐渐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步入了先进的现代货文明社会,同样的,人们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所造成的对世界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人们生活的环境恶化,光化学烟雾污染、酸雨的危害、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在这样的世界大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世界”等一系列的生活理念因运而生,各个国家、地区也为此进行了一场场的大的工业革命,以均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前提,摒除传统的生活、发展方式,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各地方也相应的做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经济中。

一、详解低碳经济的内涵

1、低碳经济的概念

要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就要了解什么叫做低碳经济。全球多位学者中鲁宾斯德教授关于低碳经济的描述得到了广泛认同。他认为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基于市场机制,根据国况国情,通过国家、地方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推动新型技术发展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开发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的生态经济模式。它通过合理的利用、消耗相对较少的自然能源和资源,并且得到较多的经济产出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它是一种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生活方式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同时最大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生态和经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

2、低碳经济的实质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它的核心就是创新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经济产业结构和社会制度以及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能源消耗方式的重大改革。

3、低碳经济主要内容

低碳经济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内容:

①低碳经济综合了经济、环境、社会、人文等问题;

②低碳经济是针对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并且没有约束的碳元素集中的煤碳、石油等化石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耗方式的多碳经济来说的;

③低碳经济主要涵盖生物能、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④低碳经济既说“低碳”,自然是就“碳消耗、碳排放、碳污染”来说的,其宗旨就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等应为人们的高碳排放、污染所造成的地球生态圈失衡而进行的自我救赎。

二、低碳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地方对外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这里说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严格的限制能耗,有严格的环保标准并且强制性执行的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这在地方贸易中客观上有了一定的出口限制。WTO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前言中规定“不能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这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因此在地方贸易中,地方企业频频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这成为汇率之后影响地方进出口贸易的第二大因素。

“低碳经济”是将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范围内实行低碳理念,不符合低碳概念的产品必然要遭到淘汰。我国很大一部分出口产品还是初级加工,企业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以加工制造为主,为此我国中小企业迎来了了巨大的挑战,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也变相的推动了中国地方企业进行产品升级,推动企业在科技研发上的投资,加速企业经济发展,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国地方企业进军世界一流企业打下根本基础。

三、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模式改变

地方经济除了一部分是出口和外销之外,更多的则是地方居民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刺激。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推广作用后,地方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也逐渐会成为广大居民的选择。

(1)节能消费,实用低碳家电、出行尽量不开车;

(2)促使公交系统完善,更多的人愿意乘坐公交车;

(3)让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理念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中。

1、优化农业生态

地方实行低碳经济,体现在农业上的效果更大。农业低碳化、生态化,从人们生活的最低生物链开始实行低碳化,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依靠污染土地来索取农产品的丰收,而是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全方面的实用土地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

2、改变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经济

以甘肃酒泉为例,合理利用风能等新能源,将传统的煤等能源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以新能源为核心,研发新的利用技术。酒泉政府着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开发新能源力度,降低传统能源比例,筹建酒泉新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集中优秀师资力量培养人才,为开发新能源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历一次次的生态圈对人类的“还以颜色”之后,人们越发的感觉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之间平衡的重要性。只有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发展社会经济才是人类保护自己、保护地球的最正确的道路,而这种发展模式就是“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于双双.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J)财经视点 2010年8期

[2]潘家华,庄贵阳,陈迎等.英国气候变化政策;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平(Z)中国环境 2006年1月

[3]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北京 室友出版社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