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医学教育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07-02
高等医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医学人才、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使命,具有学制长、教学实验投入高、实践性强等特点,要培养一个高水平的医学人才,所耗费的教育成本是很高的。根据世界高等教育通行的规律,医学院校的学费标准最高,政府投入也最大。在悉尼大学,一个学习医学的学生一年的培养成本为25万元人民币,一个文学专业的学生可能只需5万元人民币,医学专业的培养成本是一般专业的5倍。在我国,医学教育的这种高成本性在政府的拨款以及收费标准中都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现在我国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主要是以在校学生人数为参数,而没有对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予以考虑,医学专业的学费标准普遍偏低,医学教育成本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使得教育资金严重不足。从现行的政策和实际情况来看,国家财政性拨款的比例和幅度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如何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潜力,解决教育经费紧张问题,高校唯有加强教育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控制,努力提高办学经济效益。
一、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现状
一直以来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投入与学生收费,以财政拨款为主要经费来源。高校财务管理只是预算收支,不对教育成本纳入管理,在教育经费支出核算过程中,只侧重教育经费开支的合法性,而对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并不注重。
(二)教育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998年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由于没有考虑到教育成本核算的实际需要,在制度设计时存在许多缺陷,不利于规范高等教育成本核算。
1.有些会计政策不明确,使高校成本核算缺少了前提和基础,哪些应当计入教育成本,哪些不计入,迄今为止并没有统一标准。要组织教育成本核算,首先要根据教育成本内涵,确定高校发生的各项开支是否属于教育费用,应不应该计入教育成本,并且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科目已不能满足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为了正确计算高等学校教育成本,全面反映各部门、各类学生的教育成本和单位成本,应完善现有的会计制度,构建科学实用的会计科目体系。
2.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的计算和报告周期定为一个学年,与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为了真实反映学生实际的教育成本,可规定高校的会计核算周期与学年一致,即从当年的8月1日到次年的7月31日。
3.高校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法,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收入或支出,不论其是否应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对本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如果款项没有在本期收入或支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全面地归集教育成本。而采用权责发生制则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高校在一定时期内所提供服务和耗费教育资源,正确确认和计量培养成本。因此,有必要根据高等教育经济活动的特点制定一套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会计核算方法,在核算教育成本时,合理划分各成本对象之间的费用界限。
4.按照现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对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即当年购置的固定资产全部计入当年的支出,在使用受益期内不提折旧。这种做法不但不利于教育成本核算,也不利于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还会造成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资产利用效率低,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系统,经费一拨了事,至于经费使用过程以及投资去向无法控制,各部门经费实际使用状况无法评价。许多高校,从各级领导到财务管理部门,缺乏理财意识,还存在着“等、靠、要”的现象。
二、高等医学教育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高等医学教育的管理具有所有高等教育管理的共性,通过对教育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改进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佳效益,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一)完善并细化预算编制
1.充分重视预算的编制。将预算年度内所有的经费收支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管理,根据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当年财力状况,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2.成立预算管理中心。在主管校长领导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审计、人事、教务、科研、资产、基建、学工、后勤及各院系等主要部门参与的资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全校的预算编制论证工作。
3.根据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各部门、院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以各部门、院系为基本预算单位,负责本部门的预算编制。预算编制要求以各部门履行的工作职责为依据,对每一收支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审核、可行性分析、论证,采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程序,编制本部门预算。
(二)建立以教育成本管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1.建立以教育成本管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加强教育成本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部门预算下达后,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对所有开支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地有效控制。并根据各部门履行的工作职责及教学活动的特点,科学地分类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按各专业、类别、层次将学生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教育成本。
2.各部门的经费支出,按照受益原则,把本期教育成本费用在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划分。凡是能够分清应由哪种成本对象负担的费用,应直接计入该成本对象的成本中;凡不能分清应由哪些成本对象负担的费用,应采用一定的标准合理分摊计入各成本对象的教育成本中。这样就可以为部门预算编制和准确地计算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教育成本以及投资效益评估提供依据,也便于领导对各学期资金使用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全员参与,提高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各部门和各院、系等成立本部门教育成本核算小组,各教育成本核算小组分别由本部门领导和精通业务的骨干把关,负责对本部门的教育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并且把总预算中确定的指标,以各部门、院系为责任中心进行分解,形成责任成本;再将本责任中心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各科、教研室及个人,并定期、不定期地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预算与实际之间的差额及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控制,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改进措施,不断完善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
(三)建立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教育成本考核体系
实施成本控制并对责任成本进行考核和评价,制定责任成本的考核指标,建立考核制度,并有明确的奖罚制度,真正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经济责任制,保证成本机制正常运转。各部门将教育成本控制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学校的事业计划和任务、管理工作岗位以及教学任务,定员、定编、定岗,使学生、教师和职工之间比例合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2.医学是与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科学,因此,高等医学教育有其自身特点。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医疗形势、学生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医学教育新开设专业的不断增多,实验教学项目和实验教学内容也不断增设和更新,学校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用耗材等等的支出越来越大,在经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针对医学教育的特点,我们应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立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想方设法降低教育成本。首先应对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等教学资源进行改革,根据实验教学所需空间与仪器的共享情况,对实验室进行合并与重组,构建多学科、一体化、开放式的实验平台,实行实验室专管共用,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师资、教学设备、教学用房、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等教学资源的潜力,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有效地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医学专业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提高办学效益。
3.学校购买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实验教学用耗材等,全部实行政府招标采购,并进行市场调研。通过比较,选择产品质优价廉、信誉好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尽可能得到售后服务免费维护维修等保证,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4.对于报损的仪器设备,应先通过技术人员维修,能修好的,应继续使用,确实无法维修好的,经有关管理部门鉴定确认,才能给予报废。只有物尽其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才能有效地节约资金。
5.高校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人才密集、仪器设备先进等条件对外进行科技咨询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为社会提供服务,增加学校收入。
6.通过教育成本与效益评估,针对薄弱环节,有目的地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明确降低教育成本的主攻方向,努力使教育成本有所下降。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逐步走向市场。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引入以成本与效益、风险与收益、投入与产出等相应关系为核心,以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成本价值等市场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新型的成本效益理财观念,以最少的教育资源耗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医学人才,获得最佳办学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玉宇,田晓,姚福全.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33)
2.梅强.关于高校成本核算的会计学思考[M].教育与经济,2005(2)
关键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等教育管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12-03
一、高等教育管理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诉求
1.高等教育模式的诉求。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一直采取现性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1]。这种管理模式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使得高校管理中政令高度统一,权力等级森严,各项制度硬性、严格。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模式带来了高效与经济,却把人性片面化,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诉求。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人才、提高人才质量。在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后,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职能已从原来的侧重管理转变为教育、管理、服务、发展的有机统一[2]。原有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教育方式日益显现其落后性,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发展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需求。
3.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诉求。学生管理工作融党政事务于一体,集教育管理工作于一身,从学生奖惩到思想教育,从入学招生到就业管理,事无巨细、异常庞杂[2]。特别是高职类院校,由于人员配备、部门分工等不够明确,工作在学生管理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往往陷于琐碎的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难以深入细致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个性发展等等,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内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是在借鉴西方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管理文化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以东方人本主义的和谐理念和集体价值观为主流[1],最大限度发掘学生潜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鲜明的、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管理机制,提倡诸要素之间协调共处、和谐发展。其具有以下含义。
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思维的原点。它强调个体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中心,关注个体的发展并努力实现教育管理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教育管理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理念是以“观念人”假设和“生活组织”假设为理论支点的[1]。“观念人”假设认为:高校组织成员确实存在物质上的多种需求和欲望,但更关注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生活组织”假设认为:高校组织是有关怀和情感的生活场所而不只是实现理想和价值的场所。
2.服务理念。现代教育是以促进人的现代化和主体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主体性和发展性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规定[1]。基于此,竭力为成员提供所需资源和实现理想目标的平台就成为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教育经营和管理者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将教育管理的重点放在“理”上,而不是“管”上。摒弃“管理就是管你”的思路,树立“管理即是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观念,从而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关爱尊重。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尊重和关爱学生是教育管理者的天职,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得到关爱和尊重的学生,才能拥有高尚和进取之心,才能奋发成长。因此,要使教育获得真正的成功,首先要肯定人的主体性,把个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其次要关爱个体的生命,真正了解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三是要尊重个体的人格和基本权利,通过情感激励、民主管理、成就激励等多种方式去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少用甚至是不用压制、惩罚等方式;最后要给予学生爱的教育,与学生友好、平等地相处,帮助其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学习兴趣,授予正确的学习方法。
4.民主平等。由于高校是文化素质较高、民主独立意识较强、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群体相对集中的场所,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更要提倡民主精神和平等理念。在管理过程中,重视成员的参与诉求,在制定学校方针政策时虚心吸取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应尊重成员的民主意识,给予更多的自和自治权,制度的施行要充分体现成员的意愿和个性;尽可能用柔性管理代替刚性管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等教育管理的三种探索性实践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既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保障、提供资源支持,更需要进一步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创新力。不同高校在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由于资源差异和内部结构不同,改革与探索的路径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1.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与服务保障学生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有较大的决定作用。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由于高职类学生的学业基础和自主能力相对较差,给学校管理带来较大困难,需要坚持“七分管三分教”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首先,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全程跟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形成相对合理的自我预期。如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就精心设计了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让学生了解教师、学校以及自己所学专业,让学生清晰阐释自己的理想、生活和兴趣等。其次,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引导和规范学生言行。如济南第三职业中专就坚持“换一种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效果做长期的跟踪考查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有差别的量化评价,让学生发现并学会欣赏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运用网络等现代化方式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以重庆渝北职业学校为例,该校网站专门开设学生就业指导专栏,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同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不仅如此,在学生毕业离校之后,学校还继续进行跟踪指导服务,指导和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2.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高校学生是独立、自尊、自主的个体,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承担主要角色。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多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要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合作互动中体验到自我的提升和发展。或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体验真实或者模拟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提高职业竞争力。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很大程度上在于提升教育魅力。一方面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要新颖化、个性化。如株洲职业中专主张“让讲台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4],通过“课堂五分钟演讲”以及主题化分组教学等,让学生部分承担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动起来,成为讲台上的主角[4]。另一方面要积极开辟第二、第三课堂,如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就在传统课堂之外,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急救比赛、艺术节、科技节、专业技能活动月等均由学生自发组织,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强化职业技能。
3.发展学生社团,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应以“个性充分的自由发展”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个性才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自觉地、充分地、全面地提高。社团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和高校主体性德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心理成熟、人格完善和个性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应该将社团建设作为推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湖南民政学院为例,该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和专业学习小组的创立,同时通过设置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和完成社团的具体项目,推动社团形成稳健的自主发展能力。在项目实施中,鼓励社团通过合作与竞争,培养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职场应变能力[4]。社团成员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进一步开拓视野、培养创新能力、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成员的社会化程度,使社团真正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素质的良好课堂。
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
1.建章立制,强化教育,弱化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价值,真正将学生作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为学生服务。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应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重心,并从大学生入学教育着手去强化制度的学习和教育,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达到“教为不教”、“教为不管”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树立教育管理者的“导师”角色意识[5]。
2.建立和完善学生咨询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出现了生活环境社区化和成长环境社会化的普遍发展趋势,文化的发展繁荣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价值取向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些变化都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们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学业问题、心理问题、情感问题、思想问题等。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更多地采取咨询服务的方式,将原有的部门职能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选派部分研究能力强、理论素养高、综合素质好的教师为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组建学生咨询服务室,承担起大学生学业、思想、情感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咨询和引导的功能。
3.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管理过程。大学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要树立充分尊重学生,学生与教育管理者地位平等,给予学生以充足的“自由空间”的思想观念[4]。这个思想观念的确立对于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关注学生独立个性,重视个性化教学。高校管理对象包括作为主导成员的教师和作为主体成员的学生两个群体。后者是受过中等教育的青年,对他们的管理应注重共性和个性的结合。然而,现今的教育常常以“流水线生产”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千腔一调的“标准件”,抹杀了学生的活力和个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反对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的教学理念,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课堂组织和教学过程等的多样化,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不仅如此,重视个性教育的另一面还要求教师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只有重视个性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不致被学习所限制,被铃声所规定的学校生活“磨灭了各自的差异性”,才能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6]。
参考文献:
[1]罗礼进,范爱兰.试论和谐理念下的高等教育管理[J].教育探索,2008,(9).
[2]刁益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3]王泽农,等.治校之道: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刘义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职业教育吸引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4).
[5]杨鑫铨.构建21世纪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6]吴英.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观[J].理论界,2001,(6).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
[DOI]10.13939/ki.zgsc.2015.11.2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专业型大学在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下开设了特色鲜明的专业。辽宁中医药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围绕中医药学专业而服务的学科,在现实教学中必然会有许多新问题的出现,并且成为一个重点关注的话题,这就需要专业教师更新观念,同时结合学校特点,优化教学手段,创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作为留学归来的新进教师,根据国外的教学经验,结合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几点体会和想法。
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中,老师只是讲,学生只是听,即便是近些年通过教学改革,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改变,尤其是高校中很多学生对不感兴趣的课程采取逃课的手段,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也不关心课堂的学生是否真正在听课。因此,只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才是实现学生回归课堂的必经之路。
1.1 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同时也是很多教师头疼的事情,尤其是现在高校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水平相差很大,由于本专业的教学对象是理科学生,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时,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异较大,容易对学习产生“混”的状态,只有在迫于老师及家长的压力或是迫于考试、毕业的压力下才勉强学习。在这种状况下,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来结合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学习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归纳总结能力。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要积极地解决和帮助学生渡过理解上的困难,不能让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同时还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如课堂分组互动等来激发学生探索课程的兴趣。
1.2 将物流管理基础知识作为教学基本点
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既能熟悉本专业知识,又能够在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课程的专业性很强,尤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又是为中医药事业所服务的,所以就要将其与普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区分开来。以“知识传授”为教学核心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实际。学生在学习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中医药相关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物流管理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基本点,同时要结合为中医药服务的特点,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树立与培养学生为中医药物流服务的想法和能力。学生通过掌握物流管理相关基础知识能为学习好物流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同时也是连接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桥梁。
1.3 为中医药服务
既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那就必然要为中医药服务,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知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各种中药在运输、储存、包装、搬运、流通加工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这些信息的整理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求教师在知识的讲解、举例说明、幻灯片的演示方面加强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中医药的物流有初步的印象。此外,物流的教学中也可以使用“整体观念”等中医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管理专业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立足于中医药特色和物流发展特色,培养具有特色的、专业能力突出的实用性人才。
2 探索物流教学的新方法
物流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方面就会与其他专业有不同之处,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物流专业又不能脱离其他专业而独立存在。同时,由于物流产业在不同地域发展程度不一,产业规模差异较大,对学生毕业后的技能要求也不同,如何在物流教学中探索出新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更有助于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的掌握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2.1 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开设课程时都会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但实际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往往脱节。因此,就需要在不改变课程设置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变,教学实践证明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交叉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如在讲授物流成本管理时,将每一章节作为一个节点,然后跟进实践课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理解理论上一些难懂的知识,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动脑筋。当然,实践课程的内容必须要具有真实性,这样才能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
2.2 尝试开展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培养成中医药物流专业型人才,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物流与中医药相结合。由于物流学科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有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的知识,因此要更好地将这些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简单的堆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贴近学生,要以将学生培养为专业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2.3 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虽然全校已经使用多媒体教学,但这种所谓的多媒体教学也仅仅是减少了板书的书写,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如在讲授物流运输设施与设备和物流加工的相关流程等课程时,非物流相关的工作人员是无法看到相关设备的,仅仅是课本上的图片无法使学生理解其真实用途和使用操作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丰富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否则学生面对文字时是无法搞清楚实际情况的,同时要加强模拟与实训教室的建设。但要注意的是,要避免整个教学中过多的课件演示、幻灯片播放以及影像资料带来的大知识量和信息,使学生无法消化理解课堂内容。
3 结 论
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物流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采用新观念运用新方法。同时,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又具有为中医药服务的特点,因此教师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知识,还要具备一些中医药基础知识,这对任课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针对非医药类专业任课教师在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整体专业水平,从而为教学服务,同时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亲贤.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专业教育措施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254-255.
关键词:高校 仪器设备 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0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许多高校办学规模得到扩大,办学条件有了大幅度改善,办学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随之,高校添置的教学仪器设备也不断增多,构成日趋复杂、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体系和手段已无法适应发展,探索与教育规律相符合的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意识淡薄,措施乏力。长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优势,高校在购建仪器设备时只需全额直接列支,不需计提折旧费,一直无偿在使用仪器设备;这种长期依靠“吃皇粮”的发展,使得许多高校的各级领导更关注发展需求和资金投入的力度,对于仪器设备存量和质量的高低及管理责任落实都缺乏意识与努力;加之,由于教学科研工作的特殊性,一些操作程序在采购、验收、使用、调拨、报废等环节上显得不够规范,甚至有随意行为。许多高校管理者都将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校仪器设备的管理,保一直留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办法,至今未加以修订,沿袭着旧有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不完善,体系不健全、手段陈旧落后,甚至于有的管理部门对管理范围、内容、着力点都没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就更难拿出一套长效的管理措施,一本涵盖各类仪器设备存量及利用状况的账实相符账簿来。
2.多头管理,职责不明。除规模较大的高校外,许多高校的仪器设备都处于分散归口管理状态,实施多部门分头管理,有的不同归口部门使用不同的软件管理,各自为政;有的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处管理国有资产,实验与设备管理处负责设备仪器,财务处负责价值核算,各级学院只管使用,缺乏统一领导,无法将责任落实到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实物管理与资产管理无法有机结合,有的部门只管使用,不管养护;有的仪器设备多人使用、无人负责,有的仪器设备保管没有登记和丢失赔偿制度,以至于重大的损坏、流失无法追究也无人追究。由于长期缺乏统一的协调与沟通,致使账物脱节,存在严重有账无物、有物无账情况,一旦发生问题,就相互推诿。
3.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高校多以院系为单位、由不同领导分管,有些部门从本单位的使用方便和小集体利益出发,争设备,在配置上都追求小而全;有些部门借助学科建设、科研课题、管理创新等名义争投资,在配置上追求高、精、尖,为了局部利益都实行占有制的管理,使一校之内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和存在,使用效率不高。有的仪器设备购置前缺乏科学的论证,造成高能低用,高价低效的严重浪费;特别是用于教学、科研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不但有局限性还有时间性,尤其在高新技术快速度发展的今天,其淘汰更新的速度更快,如果早期的使用率不高,就会造成隐形浪费,导致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下。
4.手段滞后,效果不佳。许多数高校的仪器设备都在使用单机版的管理软件,信息无法实现共用共享,管理处在静态信息阶段。一方面,单机版的管理软件只侧重于仪器设备的录入、统计和静态分析,对仪器设备的动态无法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单机版无法实现网络化,仪器设备管理无法做到同步与纵横多维沟通,录入信息容易发生偏差,造成账面信息与实物信息不相符;尤其在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和放置地点经常变动时,信息无法及时反映,更难做到对仪器设备的有效监控,最终导致仪器设备管理与实物管理无法有机结合,资源也无法实现共享,浪费流失现象严重。
二、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几点对策
1.健全管理制度,强化队伍建设。高校应针对校情和仪器设备管理现状,结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相关的财政法规制度,从加强内控制出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形成一整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控制流失渠道,盘活仪器设备存量,实现资源共享。当前,亟待制定或修订的管理制度有:高校仪器设备经济责任制度、高校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高校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及养护制度、高校仪器设备损失、丢失与赔偿制度,通用设备定期抽查制度、高校仪器设备定期考核评估管理办法、高校仪器设备报废与处置规定等一系列内部管理规范,明确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与占有、使用部门以及使用人的责任,使整个仪器设备管理周期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科学的监督管和理责任制。当然,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同样需要一支觉悟高、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管理干部队伍,注重吸收一部分敢于较真,有经济管理意识的人员,充实管理岗位,注重加强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2.改变思想观念,提高管理效率。树立起经营学校的理念,加强预算管理,实现源头控制。高校应根据各学科或专业办学对仪器设备的需求,建立起科学的配置体系、配置标准和利用率考核奖惩办法,促进各级使用部门实事求是地根据所需和实际存量,来编制核定购置、使用和处置仪器设备的预算,提高准确度。高校财务部门则依据配置标准严格审核安排预算,每年综合分析预算差异,提高预算安排的准确度。高校采购管理部门则严格执行预算采购,坚持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购建实施可行性论证和项目评估,克服仪器设备随意购置和盲目追求,从意识和源头上控制盲目购置、重复购置;高校仪器设备管理部门通过相关标准对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进行定期考核奖惩,使资源配置目标和使用效益得到优化;加强对闲置仪器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调剂,减少仪器设备闲置,使闲置仪器设备合理流动发挥效益。严格报废的审批程序,实行仪器设备集中、统一报废处置,规范残值财务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质量。高校应依托校园网建立起仪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责任固化为数字化的程序,通过计算机实现仪器设备整个管理周期的实时、多维、动态监管,记录仪器设备的增减、调配变动情况,掌握采购、使用、处置以及结存等信息;通过服务器连接,让不同身份的管理人员、决策者在不同地点运用计算机可以同时实施不同的管理活动,实现仪器设备网上同步管理,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核算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的纵横多维沟通和协调,提高管理质量。
4.建立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怎样提高存量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能,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一直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课题。高校可通过创建先进实验室的共用共享,建立一个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专家共享平台,公开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信息、仪器设备情况与技术参数、实验内容、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收费标准;建设和管理知名专家库,为科研、实验、设备应用提供咨询服务,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案,为设备维修和维护提供帮助和指导;依托网络,实现仪器设备、实验室、知名专家信息公开透明和网上预约服务;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对仪器设备、实验室运行实时精确监控,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效能,更好地为学校的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
[本文由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高等院校教学设备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9C019资助]
参考文献:
1.叶可辉等.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3)
2.武红玲.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1)
3.万海燕.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0)
4.赵子军.浅谈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09(9)
【关键词】医学教育;知识结构;教育实践;管理模式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医学大学林立而起,那么如何培养好德、智、体全方面的医学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掌握全面专业的医学知识和医学实践过关的人才,成为现代大学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我国医学教育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以及管理模式方面对现代的医学教育给出一个评价。
1医学教育的概况
医学教育(medical education)是指按着社会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教育活动。一般多指大学水平的医学院校教育。1992 年以来中国教育界共发生了275起高等院校合并, 在此过程中, 震动最大的当属医科院校。到2002 年止, 全国已有近50 余所医科院校并入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2003 年7 月, 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发展问题研讨会暨首届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如何完善高等医学教育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2医学教育的知识结构
2.1目前医学知识
21 世纪我们面对的医学知识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尽管医学教育学制之长
已居本科学制的首位, 并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观念, 但很明显即使一个人不吃不喝24 小时不停地学习一辈子, 仍无法全面了解所有医学知识, 更谈不上掌握它们了, 实际上甚至连通读不断涌现的杂志文章都办不到。目前不仅无人可全面掌握医学知识, 仅就医学基础的10%也非凡人可熟记于脑的.
2.2新的知识结构
21 世纪高等教育的医学知识结构应立足于其自身的特点与发展需求, 其恰当的知识体系结构应贴近当代医学知识的增长点, 兼顾继承与发展。高效的教育需不断打破旧的知识结构, 转变知识平台, 以适应科技发展。
3医学教育与教学实践
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代的医学教育也应该跟医学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教育理论常常被用来对医学教育的实践和革新提供支持,其含义是被证明合理的教育实践是否有理论上的依据,那怕这种理论是不明确的或这种理论本身不是以证据为基础。医学教育中常用的教育理论和原则有三个主要来源:构成主义、成人学习理论和认知科学。认知科学通常被当作医学教育的基础学科,而认知理论则被用以论证教育实践的合理性。然而,认知科学领域是非常宏观的,它涉及到许多学科,很难对它作出详细的评论。认知理论也极难概括,因为微观理论,即从属于某一具体问题的理论集合在一起总是要超过成为该理论核心的某个单一理论的影响力。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与医学教育的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建立起这样相适合的实践体系,才可使医学专业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使得其成为德智体全面的发展的医学人才。
4医学教育的管理模式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为适应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 促进学科交叉与渗透, 独立设置的高等医学教育办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医学院校与综合性( 多科性) 大学合并或合作办学, 形成了医学教育办学模式多元化的新格局。目前在我国存在的管理模式大概有7中模式:
4.1大学- 医学部/ 附属医院型
医科大学在与综合性大学合并后, 改为某大学医学部, 医学部主任担任大学副校长, 管理功能基本保留, 原有各专业学院和管理机构大部分也被保留, 附属医院由大学委托医学部具体管理。
4.2大学- 医学中心- 各二级学院型
医科大学合并后被分成基础医学院、临床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若干个二级学院, 大学对各学院进行管理和协调.
4.3大学- 医学院/ 附属医院型
医科大学经过重组成新学院, 原行政管理机构、专业及除附属医院之外的附设机构大部分被保留。医学院与附属医院都相互间没有隶属关系。
4.4大学- 二级学院/ 附属医院型
医学教育的整体结构被分解, 医学院与原下属的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临床学院等均为二级单位, 相互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4.5与综合性大学紧密合作型
一部分医学院校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综合性大学或科研院所联合办学, 共同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如采用理医结合方式培养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人才。近年来这种合作关系更加密切, 签署了完整协议文件。
4.6独立办学与合作办学结合型
一部分医学院校与一些综合性大学建立了有限的合作关系, 共享某些教学资源和教学基地, 但没有法律意义上的约定。
4.7独立办学型
一部分医学院校由于地理位置或自身条件的限制, 沿用原单独设置医学院校的办学模式, 但着力于探索改革。
我国正在进行的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应当允许并鼓励各高等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发展需要, 进行多种模式的管理和办学体制的改革探索。没有隶属关系的紧密型合作型办学管理模式, 在现行中国国情、历史文化、法律基础的办学环境之中, 不失为是一种争取双赢的有益尝试。
总体来说,我国的医学教育的教育实践体系还不是很健全,而且医学教育的管理模式还是很单一,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实践体系和多种管理模式的医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顾鸣敏, 胡涵锦. 21 世纪初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探索与研究[M] . 上海: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