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冷链物流

城乡冷链物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冷链物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乡冷链物流

城乡冷链物流范文第1篇

问:请您介绍一下《意见》的出台背景。

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生鲜农产品和食品的消费需求日趋旺盛,对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这既对流通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机遇。

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也陆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冷链物流实现较快发展。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的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2%、34%和41%,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35%、57%和69%。据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冷库总容量已超过4000万吨,冷藏车和保温车保有量约11.5万辆,分别约为“十二五”初期的2.3倍和3.6倍。同时,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开始兴起,并呈现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冷链宅配、生鲜供应链、冷链资源交易平台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开始向具有供应链管理特征的冷链综合服务商转变。冷链物流在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农民增收、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我国冷链物流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冷链“不冷”、“断链”、交叉污染等现象仍比较突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隐患较多,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系统指导,推动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

问: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一是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不健全。一些已制定实施的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部分领域标准规范仍然缺失,冷链运输、仓储等环节标准规范尚未实现有效衔接。二是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近几年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冷库为例,目前存储型冷库多、流通型冷库少,冷冻库多、冷藏库少,销地冷库多、产地冷库少。在部分冷库相对集中的地区,已出现过度竞争现象。三是信息化和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车辆定位、温度监控等信息化设备应用不足,在“最后一公里”环节,以“冰袋+塑料泡沫箱”为代表的传统手段仍占据主流。仓储、运输、订单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尚未大范围普及,企业缺少覆盖冷链物流全链条的信息化监控手段,存在大量“断链”隐患。四是缺乏第三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引领。第三方冷链物流尚处在发展初期,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运营成本高,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创新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五是新技术新模式尚未实现商业化普及。包括共同配送在内的一些先进组织形式和新型冷链物流技术仍处在探索推广阶段。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缺少必要的产后预冷处理,损耗率较高。六是行业有效监管不足。尚未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监管体系,无法实现对生鲜农产品和食品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各环节,以及温度控制、制冷和温控记录设备使用等情况的全方位有效监管。冷链物流行业信用体系仍不完善,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问:针对上述问题,《意见》明确了哪些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答:《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全程温控、标准健全、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显著提高,腐损率明显降低,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意见》提出8方面具体意见:一是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系统梳理和修订完善现行冷链物流各类标准,率先制定一批强制性标准。大力发展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二是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强统筹规划,逐步构建覆盖全国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企业建设完善停靠接卸冷链设施。三是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经营创新。支持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冷链物流平台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为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创业创新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支持中欧班列开展国际冷链运输业务。四是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提高冷链基础设施等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构建全国性、区域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和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五是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加强核心技术工艺、装备等的自主研发。加速淘汰不规范、高能耗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辆,取缔非法改装的冷藏运输车辆。鼓励第三方C构对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开展认证。推动冷链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标准化。六是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将源头至终端的冷链物流全链条纳入监管范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征信机构和信息平台的作用,完善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评价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冷链物流企业信用记录,加强信息共享和记录应用。七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简化冷链物流企业设立和开展业务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程序,加快建设开放统一的全国性冷链物流市场。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八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拓宽冷链物流企业投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大投融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分级做好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完善和优化城市配送冷藏运输车辆的通行和停靠管理措施。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此外,《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把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惠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城乡冷链物流范文第2篇

[关键语]农产品;冷链物流;对策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一种特殊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所以国外普遍称其为易腐食品冷藏链。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保持食品质量完好与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而本文所指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按照一般冷链物流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可将冷链物流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成以下几项活动:原材料获取、冷却、冷藏加工、冷藏运输、冷藏销售和消费。具体如下:原材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采购、物流信息)初加工、分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成品、深加工(流通加工、储存、运输、物流信息)配送中心(配送、物流信息)批发商、零售商(销售、物流信息)最终消费者。

二、福建省农产品冷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生鲜易腐农产品(以价值论)已经占到销售总量的50%,并且还在继续增长。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福建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目前只有极少数的物流供应商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而绝大多数的冷藏运输商仅是从传统演变而来,一般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冷藏物流服务。冷链

[作者简介]陈艺(1983—),女,福建福州,硕士在读,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物流的效率取决于冷链物流各节点的有效衔接。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

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生鲜易腐农产品供应链上,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虽有一定数量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队,但服务功能单一,规模不大,服务范围小,没有形成跨区域服务网络,无法提供市场需求的全程综合物流服务。而且,任一环节、任一家企业的条件不规范都会导致产品质量受损。如加工环节中一些企业使用不好的原料;运输与配送环节中一些企业用保温车代替制冷车;销售环节中一些企业的冷柜温度设置不当,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储存期。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低

城乡物流系统协调性差,物流设施严重不足,县一级高速路网覆盖率约60%左右,普遍缺乏大型冷库等存储设施;农产品集散网点建设滞后,县一级基本都有1个以上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但部分乡镇尤其是闽西北山区的很多乡镇都没有农产品集散网点,农产品集散难度较大。?从储存设备来看,目前的冷库大多仍采用老技术,仅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和贮藏,功能比较单一,导致冷库的利用率并没有随着库容增加而增加。而当生产淡季或者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状态。冷库的储蓄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30%,有的甚至达不到20%。可见,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二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三)农产品冷链中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农产品物流冷链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造成冷链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只有提供少部分功能的类似于财务管理软件或者库存管理的软件。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更不用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自己服务。只有个别企业拥有自己的生产系统或信息网站;虽然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但对信息化认识不够,信息平台停留在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展示企业形象的基本功能上,信息平台数据更新缓慢、覆盖面窄,信息流量有限、失真的风险较大。大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人工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造成企业和客户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四)人力资源匮乏

冷链、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维护工程师、农业专家和物流运输的监管者。由于物流市场的不发达,这样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举例来说,预冷是冷链当中最关键的环节,但在中国几乎没有农业经营者有此相关方面的技能,而且也缺乏专家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这使得大多数农业经营者甚至没有意识到预冷的重要性。虽然福建多数高等院校已开设物流专业,物流师的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也初步展开,但多数院校和机构的培养条件不尽人意,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也没有建立物流行业的职业终身教育系统。此外,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物流职业培训仅仅是侧重于工业品物流人才的培养,而对农村、农业、农产品特点有深刻理解,又能将其运用到农产品物流的管理人才则是凤毛麟角。

三、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未来发展对策及思考

国家发改委7月28日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完善和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未来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有所明确和突破:

(一)不断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初步形成“综合物流园区—物流分拨中心—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三层物流节点网络,加快建设为周边及中西部地区提供“公铁水”联运、“无缝衔接”服务的物流项目,大力拓展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物流合作。重点加强县一级高速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是农产品物流的载体,也是农产品流向全国、流向世界的路径。要做到村村通公路,并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物畅其流。同时,根据各地区人口数量、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配送中心,对于原有的冷藏运输设备,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先进技术改进现有冷藏运输设备,引进先进设施设备(如加强保鲜库、冷藏库的建设,增加温控设备和防潮设备等),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二)尽量缩短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要尽量减少流通环节,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创造条件让仓储式会员店、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产地批发市场集中采购,缩减作业环节,建立直接有效的流通渠道。推广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与配送,拓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中的分销配送业务,构建城乡双向物流。

(三)加强技术革新

技术创新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因此必须将其放在突出位置。一是要加大对具有福建地方特色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开发研究力度。如:蔬菜加工重点发展和研制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低温脱水蔬菜、冷冻或速冻菜、及调理蔬菜、蔬菜汁及蔬菜罐头等系列产品,提高质量档次;水果加工重点开发超临界液体萃取食品、果汁饮料、罐头、果酒等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和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二是大力开发并推广使用农产品产后包装和保鲜技术。要采用轻便材料、透明材料、绿色材料,实现农产品包装的轻便、实用、精美,既美观又无污染。在吸收国外的最新保鲜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保鲜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产品保鲜的贡献率。三是在运输方面上信息的沟通可通过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如POS技术、EDI技术和GPS技术等,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的运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简化冷藏车运输的计划、审批手续和空车调配环节。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新晨

(四)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因此,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加强区域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鼓励省内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参加物流管理专业进修,资助扶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鼓励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设信贷物流专业课程,为现代农产品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同时也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举办从业培训,建立物流行业职业终身教育体系。

结束语

总之,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冷链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行业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效益。

【参考文献】

[1]叶海燕.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03).43-47

[2]孙红菊.农产品冷链物流浅析[J].物流技术,2009,(03)158-159

[3]郭黎霞.福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管理观察,2010,(13)225-227

城乡冷链物流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鲜连锁超市;现状及不足;制约瓶颈;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011-03

生鲜超市是指类似于家电超市、建材超市等业态形式,专门从事生鲜食品经营并结合现代超市经营理念的专卖店和专业店。近年来,顺应国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国民消费意识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各级政府大力推行“农改超” 的力度不断加大,“连锁生鲜超市”发展迅速,其正以购物环境干净卫生、商品品质安全放心、配送渠道高效快捷而被国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与选择。

1 我国生鲜连锁超市发展现状及不足

1. 1 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作为农贸市场与现代超市相结合的产物,连锁生鲜超市兼具农贸市场与现代超市的优势,且能有效弥补二者的不足。与传统农贸市场相比,其具有的优势表现在:良好的购物环境(改变了传统农贸市场“脏乱差”的形象,为消费者带来积极的购物体验);灵活的营业时间(可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营业时间,满足社区居民、都市白领等的便利性的购物需求);有效的品质保证(如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严格的准入制度,专业的采购团队,先进的物流技术,品牌和信誉保证等)。与普通超市相比,其具有的优势表现在:凭借直采及规模优势而带来的价格优势(生鲜超市的产品价格低于一般超市生鲜区的价格,部分商品甚至低于农贸市场的价格);因选址要求相对较低而带来的成本优势(如租金较低);因只做生鲜而带来的专业化优势(如生鲜技术的专业化、生鲜管理的专业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且未来仍会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有县级以上城市650多个,34000多个乡镇,截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越50%,达到51. 27%。而对比发达国家,其城镇化率均在80%左右,这预示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巨大空间与潜力。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中的90%都通过生鲜超市等终端销售,而日本则达到70%。我国农产品通过超市渠道销售的比重只有约30%,其余约70%则是通过传统农贸市场销售给消费者的。因此,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消费安全意识的日益提升(对食品新鲜、安全和便利性要求的提升),均预示着连锁生鲜超市在我国的巨大发展潜力。

1. 2 城乡发展不均衡,东部优于中西部

当前,我国生鲜连锁超市发展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表现在生鲜连锁超市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浙江(杭州、宁波等)等一线城市及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南沿海及省会城市,农村地区生鲜市场基本处于空白。如福建省省会福州市的“农改超”工作发展较快,已步入规范化、加速发展期,被国务院七部委誉为“农改超”推广典范的福建永辉超市以生鲜农产品作为自身的特色,目前已分别是福建和重庆地区的第一和第二大超市零售商,且已成功进入北京、安徽市场。2011年8月,云南昆明市首批共7家生鲜社区超市开业,且计划至年底,全市将有300家生鲜超市遍布主城区及安宁市、呈贡县,以方便市民买到“放心菜”、“实惠菜”。

1. 3 规模小、数量少,连锁化程度偏低

我国生鲜流通的运营主要以国内外大中型连锁超市集团为主体,以“超市+生鲜区”的模式进行运营,如外资背景的沃尔玛、家乐福,内资(含台资)背景的联华、华联、深圳万家、大润发等。而以单体经营为主体的生鲜超市所占的比例较少,连锁化的品牌生鲜超市集团更是缺乏。数量少、规模小是其显著特征。

2 生鲜连锁超市在我国发展的四大制约瓶颈

生鲜连锁超市虽因优势众多、顺应消费者需求提升而受到积极关注,但当前,其在我国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综合分析,其在微观及宏观层面主要存在着如下几大制约瓶颈。

2. 1 发展规模瓶颈

对零售行业而言,由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领先尤为关键。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其实质是把现代化的大生产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通过“八统一”(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广告、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核算)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而当前,我国绝大部分生鲜连锁超市门店总体数量不够,连锁化程度偏低,其门店数量、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率等达不到规定标准,有的生鲜连锁体系甚至还没有建立统一的配送中心,因而形不成有效的连锁,导致“连而不锁”的情况发生,使得整个体系的成本优势无法发挥,更形不成有效的价格优势。

2. 2 技术制约瓶颈

近年来,我国生鲜超市经营的发展带动了生鲜冷链物流产业的快速崛起,加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出台实施,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也促使相关企业加大了对冷库、冷藏车等生鲜冷链设施设备的投资。但当前,我国生鲜物流体系建设仍处于较落后状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完善的生鲜物流配送系统尚未有效建立,表现在相关企业(组织)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陈旧、物流技术信息化程度低、冷链物流标准滞后、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等方面。以生鲜冷链物流为例,当前我国生鲜超市企业自办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发展均较缓慢,比例较低。且我国的冷冻冷藏库房多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兴建,其设备功能已无法满足生鲜商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如冷藏保温车、机冷车和冷藏集装箱也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据统计,由于冷链系统尚未建立,目前我国生鲜商品物流中的损失率是发达国家的4~6倍,日本、美国等冷链物流占整个国民人口数比重大约在80%以上,而我国目前的冷链物流只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0%左右。上述原因的存在,直接导致我国生鲜经营体系冷链成本和生鲜损耗率过高,影响了生鲜超市的价格竞争优势。

2. 3 管理制约瓶颈

“鲜度与损耗管理”与“商品安全管理”是生鲜连锁超市能否赢利的关键所在,也是顾客注意与选择与否的焦点。由于生鲜类商品的产品化程度较低,不耐磕碰、易变质、不易保鲜的物化特征,其在配送、陈列、销售、指标核算等各个环节,均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与流程、不同的流通及销售方式(如陈列生鲜商品的设施、灯光设计、摆放、保鲜以及供应商合作方式、定价原则、折扣等)、商品采购的方式与质量的好坏等,都会对生鲜产品的鲜度保持与损耗控制产生很大的差异,从而影响到生鲜产品的成本、售价及超市的利润。这说明生鲜管理是一门流程复杂、对技术及人员素质(如责任心、工作技能等)要求较高的工作。当前,我国生鲜流通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存在年龄偏大(下岗失业人员占据相当比例)、知识层次较低、专业技能滞后、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无法胜任及满足现代生鲜管理的任务要求。因此,因专业人才匮乏导致的管理瓶颈已成为制约我国生鲜连锁超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 4 体制政策瓶颈

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我国流通产业在交易规模、基础设施、新型业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的来看,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突出问题即是因体制政策制约而导致的流通效率偏低、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统计表明,2010年我国物流费用为7. 1万亿元,2011年同比增长18. 5%,高达8. 4万亿元,占到同期GDP比重的18%,而同期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占比GDP尚不到10%。2006年,为切实改善鲜活农产品流通环境,降低流通费用成本,全长近2. 7万千米的全国“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正式开通。但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加之省际之间沟通不畅,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使得其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背离了其原有的意义及初衷。高额的物流费用,不仅直接推高了生鲜产品等的终端物价,影响了农民的增收,更影响了生鲜运营主体的竞争优势。

3 促进我国生鲜连锁超市健康发展的对策分析

3. 1 大力加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生鲜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加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生鲜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不仅是生鲜连锁超市突破物流瓶颈的关键环节,更是在消费者日益重视商品内在价值、食品安全及消费体验的今天,生鲜连锁超市顺应消费变化的必然结果。其应从以下方面改进。

(1)加强以生鲜冷链为核心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

生鲜物流配送体系是提高供应链各方协同效率、提升生鲜运营主体快速响应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并完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生鲜连锁化程度越高,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建立与良性运作就越重要,其可为整合和优化生鲜供应链各方资源,为生鲜连锁超市的3S化(规范化、标准化、简单化)奠定良好基础,从而有利于生鲜连锁超市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自身冷链建设。将冷链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供应链上下各个环节进行逐步培育和衔接,可从逐步增加冷链运输设备起步,如增加对冷库、冷藏车、冷风柜等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以实现生鲜商品全程的冷链运输、保存及销售,最大限度地降低生鲜商品损失率。

(2)积极利用信息新技术,大力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资源,对信息的把握、掌控与运用程度将决定个人、组织及国家的地位及前途。对生鲜连锁超市而言,门店数量越多、连锁化程度越高,其对信息化的程度要求越高,信息化也越必要。通过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将总部、生鲜门店及生鲜物流加工配送中心的信息实时化、协同化、一体化,实现信息的传输、汇总、分析及反馈的准确高效及快速响应,从而优化生鲜体系的供应链、提高系统效率(如商品的鲜度管理效率)、提升业绩及降低采购成本,并为建立商品的追踪溯源制度奠定了基础。以国内知名的零售连锁集团北京物美集团为例,从1994年集团上马POS机,到2002的信息系统,再到2006年与国际知名的SAP系统合作,信息化打造了物美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其近几年来都以超过25%的速度增长。

3. 2 全面提升生鲜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

生鲜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及生鲜冷链物流有效运转的关键。鉴于当前我国生鲜流通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知识层次较低、专业技能滞后、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应从生鲜运营主体(企业)自身及社会层面同步进行解决。对生鲜运营企业而言,其应高度重视组织的培训工作,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稳定的培训体系,以理论培训、外出考察、轮岗实训、实习考核等多种形式,培养基、中、高层生鲜管理人才,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在社会层面,建议在各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如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设生鲜管理方向,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可设置冷链物流方向等,以加快生鲜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及力度。

3. 3 持续深化宏观层面的流通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流通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产业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流通效率低、成本高问题突出”。因此,应继续深化宏观层面的流通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切实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宏观的政策管理上看,需要精简流通管理机构,浓缩流通管理职能,防止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坚决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规定;积极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支持中小流通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切实降低流通环节费用,继续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规范农产品流通领域收费行为,坚决取缔违规和不合理收费等。

参考文献:

[1]萧桂森. 连锁经营理论及实践[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4:28-30.

城乡冷链物流范文第4篇

根据XXX安排,现将冷链食品快递物流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XX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严格落实入XX冷链食品报备制度,对进入XX的冷链食品全部进入汇领鲜集中监管仓管理,按照规范完成消杀和核酸采样检测。录入XX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做到首站赋码后,进行流通环节。XX月以来,共摸排冷链食品经营企业XX万家次,排查新增冷链食品XXX万吨,均已完成核酸采样检测,累计采样XXX万管,结果均为阴性。

(二)强化冷链追溯平台推广使用。在集中赋码的基础上,加强对流通及终端销售环节监管,督促企业、商户流转追溯码,终瑞销售场所亮码销售,确保冷链食品闭环管理、全程可溯。对地州推送的异常冷链食品信息认真核查处置并及时反馈。

(三)积极开展培训及应急演练。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防控能力和水平。线上培训XXX余次,XX月XX日,集中对XXX名市场监管基层执法人员开展了业务培训。采取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要进行反复拉练,切实达到磨合机制、锻炼队伍、协作配合的目标。目前,开展全市货场开展应急演练XXX次。

(四)加强冷库摸排和监管。加大对辖区冷库摸排力度,尤其是城乡结合部、自建房片区以及城市周边地区,对摸排出来的冷库登记造册。对第三方冷库按照要求完成备案。同时向小冷库经营户宣讲冷链食品追溯系统,确保生产经营的冷链食品全部赋电子追溯码,数据真实准确流转。

(五)指导设立“司机之家”。进一步落实市委优化社会管理和强化市民服务的XXX措施。指导区(县)采取宾馆、方仓隔离点、货场内部等多种形式合理设置“司机之家”,为来X货车司乘人员在货物静置期间、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期间提供生活服务保障,同时加强司乘人员在住宿期间管理工作,确保不发生问题。目前,全市设立“司机之家”XX个,客房XXX间(XXX个床位)。

(六)加强邮件快件监管。进一步强化全市邮政快递企业营业场所预防性消毒工作。强化消杀人员培训,增派消杀工作人员,确保各项消杀工作有人、有效执行;同时要求各邮政快递企业增加消毒液储备,重点针对冬季低温条件下抗冻消毒液储备工作。推进各邮政快递企业邮件快件数据与XXX疫情防控平台对接,待数据对接完成,可保障中高风险地区入乌邮件快件前端预警、提前处置。

城乡冷链物流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荆州;果蔬;冷链物流;政策;人才;意识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1 果蔬冷链物流与政策、人才和意识的关系

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要依靠强烈的市场需求拉动、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持和完善的政策保障。

首先,需求和意识是促进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现实的需求促进满足需求的意识的生成,意识的进步又促成现实需求的满足,需求和意识的互相激进促使满足需求的理念、技术以及工具的发展和提高。荆州果蔬冷链物流必须扎根于荆州市场对果蔬冷链物流的需求和荆州人民对果蔬冷链物流的认识及对果蔬冷链物流需求的意识才能一步步的不断发展。

其次,专业人才是促进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基础和关键。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和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人和人的发展也是社会事物发展的基础,专业人才更是相关事物发展的关键。荆州果蔬冷链物流必须依赖于专业人才的发展和壮大而发展和提高。

再次,政策(法规)是依据和保障。社会事务的发展必须要依据和保障于相关社会规范,而政策(法规)就是社会规范的最好体现。荆州果蔬冷链物流必须依靠完善的政策(法规)才能稳步发展。

最后,政策、人才和意识相互联系。围绕人这个中心,需求是人的需求,因需求而产生的意识是人的意识,为满足需求而制定的政策(法规)是人制定的,政策同时也是意识的一种具体表现,而要真正意识到需求的存在和制定出满足需求的好的政策就必须要依赖于专业的人才。要促进荆州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就必须发掘和分析荆州市场对果蔬冷链物流的需求,推广和宣传果蔬冷链物流,提高荆州人民对果蔬冷链物流的认识,发掘、培育、引进和利用专业的果蔬冷链物流人才,制定利于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

2 荆州果蔬冷链物流政策、人才和意识的现状

2.1 总体政策环境良好,具体政策有待健全和落实

2.1.1 自上而下的政策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总体政策环境良好

从国务院《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到《湖北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2009―2011年)》、《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再到《荆州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落实方案》、《荆州市物流发展规划(2011―2020)》、荆州市农业局《2013年全市农业工作要点》、荆州市农业局《2014年全市农业工作要点》,国家到荆州这条线上的果蔬冷链物流发展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其中,《荆州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落实方案》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荆州市物流发展规划(2011―2020)》明确提出要在荆州全面建成“5+6”物流基地体系,并力争将荆州打造成“四中心一基地”;荆州市农业局《2013年全市农业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城郊蔬菜和水生蔬菜;荆州市农业局《2014年全市农业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瓜果菜生产。

2.1.2 针对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待健全和落实

虽然从国家到荆州的果蔬冷链物流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了,而据调查,到目前为止,从国内到荆州这条框架线上,尤其是细化到荆州,还没有专门针对果蔬冷链物流的政策性文件,少数有涉及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也只是一带而过。而有涉及到的政策性文件最接近的也是将果蔬冷链物流纳入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中统一规定和规划,缺少指导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具体性政策文件。另外,根据我们的调查、访问,荆州市及其下辖县(市、区)对于果蔬冷链物流在发展上的扶持力度也是欠缺的。

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荆州市有关物流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物流的一些具体性规划也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成。根据《荆州市物流发展规划(2011―2020)》所设定的近期目标,到2015年,要在荆州初步建成包括李埠、荆岳物流园区,石首、洪湖、公安、柳林洲临港、松滋和监利物流中心等的物流基地体系,并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然而,在物流园区系统、中国拟建网、湖北物流信息网、荆州市政府网、荆州市城乡规划局、荆州市交通运输局、荆州新闻网、楚网等众多网站上所能查到的各个物流基地的建设进度是:监利物流中心和公安物流中心已经于2012年建设完成,荆岳物流园区到2014年10月30日还处于设计批复的进展阶段,荆州石首物流中心到2014年12月8日才正式开工建设,其他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进度信息尚无从查询。即使是荆州市已有的企业和物流园区(中心)也只有极少数在经营果蔬冷链物流中的冷藏和运输,且处于低端技术阶段。而且,荆州市还没有自己的物流信息网,其他8个县(市、区)和荆州开发区除监利县有不完善的物流信息网之外也都没有自己的物流信息网,荆州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规划亟待落实。

2.2 果蔬冷链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

荆州市的物流从业人员以从事普通搬运工作的居多,拥有专业冷链物流知识、技能,尤其是果蔬冷链物流专业知识的人才非常稀缺,管理人才缺乏,冷链物流行业管理水平低下。在对荆州市各地区物流发展局和相关物流企业的访问和调查中,我们发现石首市虽有23家物流公司,但几乎没有冷链物流企业。公司中从事物流方面的工作人员中以临时工居多,且整个石首市只有4个人有物流师证。而就洪湖市而言,除了有四家正规的物流公司外,其他的都是物流网点,也没有从事果蔬冷链物流的企业。每个从事冷链物流的的企业有20个左右的员工,其中专业人员只有5个左右。再看荆州区和沙市区,虽然这两个地区有具有代表性的两湖绿谷、北湖冷库、十号路冷链物流中心和惠民冷库等物流企业,但真正从事果蔬冷链物流的只有两湖绿谷。这些大企业内的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平均也只有4个左右。而其他的县市则没有相关的数据统计。对于常住人口接近570万、城市化程度接近50%和蔬菜年产量已经超过259万吨、水果年产量已经超过44万吨的荆州,这样的严峻的物流人才形势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

2.3 果蔬冷链物流意识缺乏

本次调查涉及荆州市全境,其中重点关注的是荆州、沙市、公安、石首和洪湖等5个地区,尤其注重了对荆沙两区的调查。同时,针对果蔬生产基地、物流企业、物流园区、批发商和零售商、物流发展局以及消费者我们都设计了专门的问卷进行了相关调查。

对于果蔬生产基地,我们调查了李埠万亩蔬菜种植基地、湖北南新有限公司的南口蔬菜种植基地、埠河葡萄种植基地、公安橘子种植基地和三板桥草莓种植基地等。并发现,基地人员对果蔬冷链物流的认识还处于没听说过和不很了解的状态,对于果蔬的运输和储存基本上也是在常温下进行的,而且通常只会采取洒水的传统方式对果蔬进行保鲜,甚至任何保险措施都不会采取。

对于批发商和零售商,我们在各地集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商场和超市进行了调查,如沃尔玛、好邻居、中商平价、富迪超市、广兴超市、东方超市、东方仓储、楚丰批发、平安超市、万家福广场等,同时还有在各地随机选取的诸多菜市场、水果店和小型的果蔬售卖店以及果蔬摊贩和其他果蔬批发零售商。其中,真正了解果蔬冷链物流的不到1/3,对果蔬冷链物流的认识较低,冷链物流意识缺乏。

对于消费者,随机被调查的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含高中和中专)的占有85.04%,这与荆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高中86.99%的数据是很接近的。其中,了解果蔬冷链物流的不到1/10,认为果蔬冷链物流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不到1/3,而不清楚果蔬冷链物流有什么缺点的却占近七成。说明荆州市消费者对于果蔬冷链物流的认识程度很低,冷链物流意识缺乏。

3 促进荆州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3.1 完善政策,落实规划,促进荆州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

3.1.1 完善和落实扶持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制定有利于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土地上对符合重点发展方向的物流项目用地,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并比照工业用地价格保证物流用地,并预留一定的果蔬冷链物流用地。

财税上物流企业经营货运业务的收入按“交通运输业”征税,货运相关业务收入按“业”征税,扶持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

交通管理上进一步完善物流车辆进入市区停靠、装卸、配送方案,继续建设好“农产品绿色通道”,适当放宽物流园周边通行路段和时间的限制。

价格上降低物流企业运营负担,比照工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优惠价格,并注重给果蔬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降负。

融资上支持重点果蔬冷链物流项目筹措资金。运用本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等,加大对重点果蔬冷链物流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来发展果蔬冷链物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通过银行信贷、融资租赁等方式,对物流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切实促进荆州果蔬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3.1.2 加大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和重点物流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结合实际添加果蔬冷链物流功能

尽快完成对李埠物流园区、洪湖物流中心、柳林洲临港物流中心、松滋物流中心等物流基地的设计、规划、申报、审批和开工建设,加快建设荆岳物流园区和石首物流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在公安物流中心和监利物流中心增加果蔬冷链物流功能。并构建具有果蔬冷链服务能力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一步从果蔬冷链物流建设上落实《荆州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落实方案》和《荆州市物流发展规划(2011――2020)》。

3.2 引进人才,培育队伍,促进荆州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

针对目前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果蔬冷链物流人才稀缺,果蔬冷链物流管理水平低下的突出问题,加大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 ,并对果蔬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作一定的倾斜。例如,充分发挥荆州市现有院校教育资源,组织实施果蔬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为加快果蔬冷链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有重点和侧重地引进果蔬冷链物流职业经理等管理人才,组织果蔬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加强校企合作,在物流基地和龙头企业建立果蔬冷链物流实训基地,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推行果蔬冷链物流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3.3 增强宣传,加深意识,促进荆州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

对于广大市民,采用报刊、海报、网络、影视、广播等多种载体和方式,宣传果蔬冷链物知识,强化果蔬冷链物流重要性,加强对果蔬冷链物流的认识,加深对果蔬冷链物流的意识,提高对果蔬冷链物流的要求和需求,激励荆州果蔬冷链物流的进步和发展。宣传果蔬新鲜度的辨认和保鲜知识,宣传食用新鲜果蔬的重要性。加强在售卖果蔬的商场、超市和果蔬市场等地点的宣传力度。

对于企业、政府工作人员,通过定期举办果蔬冷链物流知识讲座和工作技能培训,向有专业优势的高校和有代表性的果蔬冷链物流企业派遣学习员等方式加强职业培训。通过建立组织内部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果蔬冷链物流工作过程的管理和工作效果的考核。尤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Z].国发[2009]8号.2009-03-10.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Z].发改经贸[2010]1304号.2010-06-18.

[3] 湖北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2009―2011年)[Z].200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