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冷链物流基本环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些年来,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及科学技术更新发展,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民群众原本的饮食习惯,国际市场上大量的转基因食品也不断涌现在我国市场中。农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型与鲜活性的商品,产品有一定的时效性,即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则某些农产品极易发生腐烂等。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政府必须要理清好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突破当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固有范围,以此才能推动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满足现代社会消费者的需求,并结合科学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技术,使农产品冷链物流实现自动化、科学化与智能化,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含义
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指,水果、肉禽类、鱼类、蛋类、蔬菜、蛋类等农产品在采购、运输、消费、销售及各个环节之间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用来全面保障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农产品消耗量的一系列供应方法与管理手段。其中物流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按照农产品物流的特性需求,如冷冻加工环节、储藏环节、冷冻运输环节及产品销售环节,全面保障农产品基本的原料品质与耐储藏性,保证农产品保鲜储备与运输工具设备的数量多少及质量好坏,充分保证农产品的处理工艺质量好、外部包装条件好及整体的清洁卫生,促进现代化管理水平与生产作业的效率,以此才能促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够科学、高效及规范的发展[1]。
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备严重落后
冷藏保险车作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基础设备。但就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情况而言,农产品运输的主要工具为敞篷卡车,能够具备制冷或者保温性能的运输车辆较少,这样的情况下导致了中国农产品的损耗率剧增,尤其是水果与蔬菜等农产品。实际情况中,冷藏车在我国的市场上发展落后,汽车企业也没有特别重视[2],根据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日本国家冷藏车每年的基本产量大概在3万辆左右,美国冷藏车的年产量达到5万辆,是整个国家货车总量的80%。反之中国农产品冷藏车仅占货车总产量的10%。除此之外,我国农产品的冷藏量及运输量仅占整个货物运输的10%-20%,反之欧洲市场与西方国家基本达到了70%-8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备严重落后,同时农产品的储存设备也存在较大的缺陷[3]。目前国内冷藏库大概建设了2万座,冷库的总容量达到了880万吨,但是人均水平的冷库容量只有7公斤。近几年来市场上肉禽类、蛋类及水产品的产量持续上升,冷库设备供应不足,大部分农产品储存设备都逐渐老化与陈旧,且冷库内部的设置机构缺乏合理,用于肉类与鱼类的储存空间很大,但水果与蔬菜类等农产品的存储空间很小。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较慢、所占市场比重不高
一方面,处于下游阶段的农贸市场在我国消费市场上基本没有冷链,且冷链物流的发展较慢。冷链一般集中在超市内部,但第三方的物流发展也明显滞缓。现代社会的第三方物流业务有:提供货物、库存容量管理、定向运输及搬送运输等,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市场上所占比重不高,市场化程度低,同时专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司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不停变化及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4]。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不断给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信息的准确度、及时度造成阻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同时也加剧了农产品的成本消耗及经济损失[5]。另一方面,因中国农产品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技术与设备落后,没有构建一套完善与科学的冷链物流管理系统,人为操作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较大。这就导致了冷链物流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更多的风险,冷链信息遭受堵塞,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具体应用
(一)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分析
RFID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指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能够利用射频信号、电磁场与交变磁场来自动识别具体的对象目标,从而获取到想要得知的数据,其在自动识别过程中不需要人为操作与干预,并且能够应用于各种恶劣的环境中。RFID技术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与计算机系统。电子标签,简称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在每一个电子标签上都带有自身的RFID编码,附在物体上用来标志与区分目标对象,同时还可以起到储存需要识别与运输信息的作用。读写器,简称Reader,是用来读取与写入标签上相关信息的仪器,具有独立完成数据读写、数据处理与数据显示功能,同时联合计算机与其他系统,还能够操作电子标签。天线,简称Antenna,主要是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能够有效实现视频信号空间传播功能与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功能的仪器。计算机系统,简称Computer,由计算机硬件、应用软件与中间件组成。
(二)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收集农产品采收阶段的信息。可以应用RFID技术中的电子标签来收集农产品采收阶段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品种信息、光照周期市场、农产品重量及生长周期等。在收集水果与蔬菜等农产品后,并进行预冷处理,其温度信息还可以让电子标签记录下来,以此能够充分保障收集信息的准确性及科学性[6]。第二,收集农产品速冻加工阶段的信息。当农产品从产地运输到加工场所后,首当其冲的是检查产品的品质质量及信息,当其符合食品的卫生标准后再将该产品的信息提供到监管平台上,实现层层监管的目的。最后再将农产品的各个环节作业,如清洗作业、切分作业、沥水作业、包装作业及出库作业等,这些信息也可以应用电子标签。
(三)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效果
一方面,因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是综合考虑易腐烂性生鲜农产品的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运输环节、经济效益及生产技术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一定手段来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再加之RFID技术的结合利用,有助于充分保障生鲜农产品在加工、销售与储运过程中不会迅速腐烂,营养成分不会流失[7]。另一方面,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低温系统体系,具有特殊业务的特点及农业企业的特点。故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下,在我国农业市场上建立并不断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易腐烂性农产品的质量,开拓农产品更大的销售市场,帮助务农人员减少一定的因为农产品腐烂而无法销售及食用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得到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达到显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能够起到全面提高农产品冷链环节的效率,减少经济成本与人工成本,并不断实现农产品信息的收集功能。本文就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含义,对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如何应用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策略及其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盛艳,周爱莲,李锦霞.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探讨——基于物联网[J].现代商贸工业,2013,02:12-13.
[2]"农村现代物流研究中心"课题组,贺登才,查迎新,李锦莹,洪涛,朱守银,程庆新,刘改芝.中国农村物流发展报告(2013)[J].中国合作经济,2013,09:8-30.
[3]慕庆国,朱萌,杨宁.基于物流智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03:53-55+68.
[4]杨信廷,钱建平,孙传恒,吉增涛.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机械学报,2014,11:212-222.
[5]刘文佳,李芳.基于物联网的生鲜产品运输路径优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01:92-94.
[6]朱超才.物联网环境下农产品冷链监控与追溯平台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485-490.
关键词:医药冷链物流;RFID;运输
医药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易腐类医药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等过程,一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特定的温度范围,以保证医药品质量,同时降低物流损耗,控制时间,节约成本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冷链物流研究中食品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仝新顺[1]、张月华[2]、Lu Xuqun[3]等人就针对食品的冷链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以及使用技术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然而医药冷链不同于一般的食品冷链,医药冷链是以保证易变质药品的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在国内外研究中,闫丽丽[4]、刘晓亮[5]分别针对医药物流系统以及医药冷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RFID技术运用到最薄弱的物流运输。
1 冷链温度检测重要性
1.1 医疗和计划免疫要求。2005年4月19日,国务院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为确认注射前疫苗质量,保证免疫接种效果,在疫苗、菌苗等生物制品从制药厂成品仓库发运,到给有关人群接种的冷链储运过程中,保留其所处环境温度的监测记录。现有疫苗的冷链系统运行缺乏温度监控和记录机制。
1.2 实际情况需求。山西因注射疫苗使儿童致病、致残事件,有媒体指出,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常温情况,所以产生了这种高温曝光疫苗。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不仅运输条件要达到,而且还要实时监控药品的温度变化。
2 RFID在冷链医药物流运输中的应用
药品在流通领域出了质量问题,追根溯源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药品冷链执行标准,各药品经营企业冷链过程控制水平参差不齐。现阶段一些物流公司采用人工确定温度进行温度管理,但这种方式只限于出货和进货时进行测定,缺少运输环节的连续性温控数据。
2.1 工作原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2.2 基于RFID的冷链医药物流运输流程。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各项业务的中心活动,物流过程中的其他各项活动,如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等,都是围绕运输而进行的。在冷链医药物流中,运输过程中使用人工测量温度是很难达到的,因此在运输过程中温度的实时监控,对药品能否安全运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RFID 冷链温度控制系统工作过程中,读写器在一个区域内发射射频信号形成电磁场;附着在药品包装箱中的温度记录仪通过这一区域时被触发,然后发送存储在标签芯片中的数据;读写器可接受标签发送的数据或向标签发送数据,并通过GPRS系统将信息传递到后台MIS,实现实时监视、预警管理。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2.2.1 将RFID 温度传感器放入药品包装箱中,传感器按照系统预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记录测量到的温度数据并将其定时写入RFID 标签的芯片中;
2.2.2 架设在冷藏车上的读写器经过发射天线向外发射无线电载波信号;
2.2.3 当RFID 电子标签进入读写器发射天线工作范围时,电子标签被激活后即将芯片中的温度数据经标签天线发射出去;
2.2.4 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电子标签发出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给读写器,读写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获得温度数据,通过GPRS系统交由后台MIS系统进行处理。如果集装箱内记录的温度超过可接收范围,那么系统发送一个警报到司机手持机上。
2.3 主要构成
2.3.1 药品RFID温度记录仪:这种标签内部装有天线、RFID芯片、温度传感器以及一颗寿命为3年的电池,生产商在标签内写入药品基本的信息,并贴在药品冷藏壁上,相当于每种药品的“身份证”。
2.3.2 读写器:实时采集药品温度信息
2.3.3 GPRS系统:由RFID读写器采集到的信息经过GPRS系统实时传输,因此GPRS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2.3.4 后台MIS:管理人员就能够在电脑前掌握车厢内实时的温度情况。一旦出现温度异常的情况,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司机采取措施,从而避免了因人为疏忽而导致的风险。
3结束语
在医药冷链物流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保证不能“断链”,否则可能导致疫苗失效,影响群众生命安全。本文针对医药冷链物流中最薄弱的运输环节进行研究,将RFID技术运用其中,实现对冷藏车的实时温度的监控。
参考文献
[1] 仝新顺.基于过程控制的食品冷链管理探索[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05):121-123
[2] 张月华:新时期我国鲜活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08(4):8~10
[3] Lu Xuqun. Analysis of RFI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China’s fresh food cold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8(7): 33-35
关键词:物联网;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冷链
中图分类号:F304.3;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1-00-04
0 引 言
我是生鲜农产品生产大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巨大。以生鲜蔬菜为例,2014年产量达76 005万吨,人均555.7公斤,居世界第一位。生鲜农产品主要产自农村,销往城市才能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然而,我国城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除了冷冻鱼肉产品外,多以常温物流或者自然物流形式流通。这导致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大市场-零售市场-城市餐桌的每个物流环节都损耗巨大。生鲜果蔬的平均损耗达20%左右,部分果蔬品种(如草莓和葡萄等)甚至超过40%。
同时,以农贸市场和超市为主要节点的城市传统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中多级多头的经营主体现状进一步推高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在价格中的占比,约为70%,比国际平均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比高出了20个百分点。这些使得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销价格悬殊的现象较为普遍。以农贸市场和超市为主要节点的城市传统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如图1所示。
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
不仅如此,以农贸市场和超市为主要节点的城市传统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使得政府在监管生鲜农产品的质量时成本大幅增加,但效率却大幅下降。虽然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投资不断增加,仅20112015年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专项支出就高达72亿元,但是城市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仍然难以监控,农药残留超标或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破解生鲜农产品品质的监管难、物流损耗大和产销价格悬殊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生鲜农产品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利用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构建新型城市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 模型设计目标的确定
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生鲜农产品的“短链交易”创造了条件,使变革传统的生鲜农产品多级多头分散的城市物流体系成为了可能。然而即使是“短链交易”,也必然涉及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消费者、生鲜企业(个体农户规模太小暂不考虑)和生鲜农产品。在构建基于物联网城市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型的过程中,将满足三个最基本要素的要求作为模型设计的主要目标。
消费者要求在网购情况下生鲜农产品质量有保障,还要求提高物流时效,同时提高当面签收和退换货服务等消费体验。生鲜企业在生鲜物流体系中负责生鲜农产品货源的采购、冷藏、分拣、包装和运输配送等冷链物流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执行等,要求在实现物流功能的情况下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而生鲜农产品则要求全程冷链保鲜尽可能降低损耗。因此,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型设计主要实现保障监管生鲜农产品品质安全、降低生鲜冷链物流运营成本、实现全程冷链物流三方面目标。
1.1 有利于监管生鲜农产品品质安全
利用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采集和追溯采摘(或屠宰)、检验、入库、出库、交接等作业环节中影响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关键信息,接受政府和民众的监督,建立社会对生鲜农产品品质的声誉机制。
1.2 有利于降低生鲜冷链物流运营成本
生鲜冷链物流系统成本比普通物流系统高出40%60%,而生鲜农产品本身的单位价值却普遍较低。因此借助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以下目标:
(1)简化生鲜冷链物流层级,削减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
(2)集约化运营,实现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生鲜冷链物流成本。
1.3 有利于实现全程冷链物流
全程冷链将生鲜农产品配送到城市消费者手中,不仅能降低损耗,还能有效延长生鲜农产品的保质时间。利用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监控生鲜农产品物流全程的温度,避免冷链出现“断链”的情况,最大程度保证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质量。
2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型的主体架构
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型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多目标问题,尤其要同时实现三方面目标,更难以找到最优解。人类对复杂问题的认识往往是从建立模型开始的,因此本文期望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型来寻找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型利用物联网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的三层架构理论对现实的应用需求,结合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流程及组织管理进行抽象分析,最后得到通用参考模型。
由于生鲜农产品包括生鲜蔬菜、生鲜水果、生鲜水产品和新鲜的肉蛋奶5类农产品,不同类型的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作业流程有所区别,实际的生鲜农产品企业规模也各不相同,因此本课题以生鲜蔬菜为例,从生鲜蔬菜在流通中的一般阶段进行考量,并对衔接一般流通阶段的关键物流作业环节展开讨论。生鲜蔬菜一般流通阶段和关键物流作业环节如图2所示。
2.1 网络层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蔬菜冷链物流模型中的数据采集主要通过采集在固定地点的关键物流作业环节的信息来反映生鲜蔬菜在采购阶段、冷藏及分拣阶段、冷运及配送阶段、销售阶段直至消费阶段的状态。同时也涉及移动采集点的数据采集,如冷运车厢温度和当面签收信息等。因此在选择数据传输网络时,本模型选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相结合的传输方式。由于视频传输对网络传输速率和电量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优先选用有线网络传输。
由于生鲜农产品信息追溯的数据量庞大,视频数据存储量大,因此本模型采用三级分布式存储方式。生鲜蔬菜的检验和入库数据需要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并存储在指定地点;生鲜企业内部冷链数据采集存储在企业本地服务器;出库、交接和当面签收的数据采集存储在云服务器。
2.2 应用层
在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型中,生鲜企业将生鲜蔬菜直接销售给终端门店或者城市终端消费者,以减少生鲜冷链物流层级,实现集约化经营。其物流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该物流体系中的农户农场和中间商主要负责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和货源组织,由于其信息化程度很低,且较为繁杂,因此在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型中暂不涉及。生鲜企业除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社区门店自行销售生鲜农产品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小型终端门店合作销售生鲜农产品,从而快速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和经营风险。该物流体系主要成员组成及角色分工如表1所列。
该物流体系中的主体由于角色分工不同,在系统中的功能需求也有所差别,如表2所列。
2.3 感知层
在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蔬菜冷链物流模型中,关键物流作业环节的信息可以反映生鲜蔬菜在采购阶段、冷藏及分拣阶段、冷运及配送阶段、销售阶段直至消费阶段的状态。因此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关键物流作业环节的数据信息,以保证生鲜蔬菜的品质安全和全程冷链。关键物流作业环节数据的采集需求见表3所列。
将从农场直采或者从上游中间商处采购的生鲜蔬菜经检验后装入专用周转箱入库,RFID标签放置于专用周转箱中随生鲜蔬菜一起流转。 RFID标签中采集的关键物流作业各项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生鲜企业的商品信息管理系统,并接受政府检验检疫局的监管。
生鲜蔬菜入库后进行预冷冷藏,接到客户下单后,对生鲜蔬菜进行分拣包装,加入RFID标签后出库。出库环节的信息传输与检验入库环节的信息传输相比,除了要传输到生鲜企业的信息系统外,还要能够让终端客户从智能终端进行查询追踪,使生鲜蔬菜的冷链过程实现透明化和可视化。
生鲜蔬菜出库后,用冷链专用车运输配送至终端门店销售或社区门店等待消费者当面签收。在冷运及配送过程中,仍然要对生鲜蔬菜的温度进行监控,防止其腐烂变质,确保品质安全。交接和当面签收的信息传输也要能够让终端门店或终端消费者从智能终端进行确认及查询追踪。
2.4 模型总图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蔬菜冷链物流模型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框架设计总图如图4所示。
3 冷链物流的经济效益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蔬菜冷链物流,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既能满足企业和政府的管理需要,又能满足城市消费者便捷的消费需求,是生鲜农产品物流的未来发展方向。其经济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3.1 直接经济效益
生鲜农产品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生鲜农产品交易成本和渠道成本的降低以及销售价格的提高。在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中,生鲜农产品企业主要面对的是多级分散的批发商和经销商,不仅交易成本和渠道成本占较大比重,生鲜农产品的批发价格也难以提高。而在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体系中,生鲜农产品企业可以直接面对终端门店或者城市消费者进行销售,不仅节省了高昂的交易成本和渠道成本,还可以根据零售市场来定价,增加销售收入。
对于城市消费者而言,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采购生鲜农产品成本的降低上。消费者不仅节省了采买生鲜农产品耗费的体力,也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可以与生鲜农产品企业共享产品品质信息,消除对生鲜农产品品质方面的顾虑,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活动中,创造更多的价值。
3.2 间接经济效益
提高生鲜农产品行业服务水平。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体系通过“短链交易”打通产销两级市场,使得生鲜农产品企业有品牌和声誉意识,进而主动向城市消费者公开产品信息,最终形成行业声誉机制。这在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中,在多级分散的经营主体现状下是难以实现的。
减少生鲜农产品损耗。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体系通过终端需求拉动全程冷链物流,以有效降低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减少社会经济损失。
优化运营管理水平。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体系推动了冷链物流和物联网技术在生鲜农产品领域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生鲜农产品企业现代化和集约化的运营管理水平。
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体系可以通过与政府共享数据和信息来提高政府监管生鲜农产品质量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4 结 语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型经试验,不仅具有降低物流成本,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优势,同时还提高了政府的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琳,庞燕.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比较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10):1-3.
[2]冯佳,郑文岭.生鲜电商的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6,39(7):63-65.
[3]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框架、机理与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31-41.
[4]韩俊德,杜其光.物联网技术在生鲜农产品配送中的应用[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2):54-60.
[5]薛洋.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商论,2014 (14):43-45.
[6]杨芳,谢如鹤.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结构模型的构建[J].系统工程,2012(12):99-104.
Abstract: Hainan Island is located in China's southernmost end, and its sunny is enough throughout the year, has plenty of rain, which is known as "natural greenhouse", and is a golden pl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ha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one-third of GDP of Hainan, tropical agriculture is one of Hainan's pillar industries. However, due to the low proportion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of cold cha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melon and fruit are still circulating at room temperature, cold chain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capacity is seriously inadequate, resulting in great losses of Hain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circulation process.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Hain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extremely necessary and timely. In this paper, solutions and measures to solve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Hain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re propo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problems in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Hainan's tropi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关键词: 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物流系统
Key words: Hainan;agricultural products;cold chain logistics;transport;logistics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08-02
1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1.1 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泛指水果、蔬菜、肉类等物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和性能的一项系统工程。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由预冷处理、低温环境加工、保鲜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藏销售等方面构成。农产品冷链物流需要综合考虑农产品生产、采收、保鲜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性等各个要素,并协调好各要素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生鲜农产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保值增值。
1.2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我国冷链物流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而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国内80%以上的生鲜商品还是采用常温流通手段;据统计,我国每年仅果蔬就有8000万吨腐烂,占果蔬总产量的20%~40%,浪费总资金达800亿人民币,高居世界榜首。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且区域分布不平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
1.3 冷链物流的分类(按温度分)
1.3.1 高温冷链物流或冷藏链需要将产品温度控制在0℃~6℃之间,如蔬菜、水果、新鲜牛奶、冷鲜肉等。
1.3.2 低温冷链物流或冷冻链需要将产品温度控制在-18℃~
-20℃,如冷冻肉类;速冻食品,如速冻水饺、速冻面点;冰激凌等。
1.4 从供应链角度分析,影响冷链物流发展的技术因素
①采购环节——绿色养殖、栽培技术和有害物质检测技术,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质量;
②产地加工环节——真空预冷技术、冰温预冷技术,延缓农产品质量下降下降速度,延长保鲜期;
③储藏环节——自动化冷库、气调冷库、多温冷库等技术,有效延长储存保鲜期;
④运输环节——冷藏集装箱、铁路冷藏车、冷藏运输车等技术,实现“门对门”服务;
⑤销售环节——保鲜柜、展示柜等技术,保证系统终端消费者得到合格的、高质量的农产品;
⑥信息控制环节——GPS、GIS、EDI、条形码、MIS、温湿度红外遥感技术,实现全程控制。
1.5 冷链物流保障体系的基本流程
以荔枝为例:
产品采收—清洗(杀菌)—选果(分级)—包装—预冷—装箱—入库—冷藏—装车—运输—销地冷藏—销售
1.6 构成冷链物流的子系统
①农产品采收与采后处理:种植基地的农产品采收、采后处理及使用的化学物品选用、分拣设备、农产品预冷处理操作;
②冷链运输子系统:将农产品从发货方送到收货方,涉及的环节有各类冷藏容器和运输车辆,如:冷藏汽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铁路冷藏车等;
③冷链仓储子系统:冷链商品的储存、保管,涉及的环节有各类冷藏库、冷藏柜、冻结柜;
④冷链装卸搬运子系统:冷链商品在物流节点上的装卸搬运;涉及的环节有冷藏库;
⑤冷链包装加工子系统:冷链商品的包装、加工,涉及的环节有冷藏库、冷却冻结和速冻装置;
⑥冷链配送子系统:运输支线上的选、配、送货,涉及的环节有冷藏车、集装箱;
⑦冷链信息子系统:物流系统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各子系统间的高度衔接和配合,涉及的环节有条形码、RFID技术、GPS、GIS、温湿度红外遥感、MIS、DSS等,现代物流管理中考虑与物联网技术结合。
2冷链物流在海南热带农产品中的发展现状
2.1 发展现状据有关统计显示,海南省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海南冷链物流发展还仅仅停留在运输与冷藏环节,运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还显不足;从农产品种植基地到批发市场,新鲜果蔬通常未能做到预冷处理;运输多采用棉被、塑料苫盖等“土保温”方法,技术装备落后;初级加工和分拣区没有低温环境;储藏方式和消费方式原始;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出现中断现象非常普遍,且管理控制难度大;冷冻产品的装车、装船大多是在露天操作而未按照国际食品标准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物流各个环节信息传递不畅,使库存、装卸、运输等缺乏透明度,造成冷冻冷藏产品在配送、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风险及成本增加;由于冷冻冷藏运输效率低,生鲜冷冻品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产品成本的70%。
2.2 存在的问题
2.2.1 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海南农产品收购商大多是一些个人或企业,临时委托一些个体户或者部分功能型物流企业来进行农产品运输。后者缺乏的冷藏保鲜意识,亦没有必要的冷藏设备,故在对外销售的过程中,采取冷链物流的农产品所占比例极低,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物流成本增加。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缺乏核心企业,海南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合理的物流体系,小企业各自为战,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2.2.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由于农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增加了农业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2.2.3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技术含量低冷链设备设施的缺乏,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压力很大,无法为易腐的农产品物流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
2.2.4 农产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在初级农产品供应链上,既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农业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发展与推动。
2.2.5 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标准缺位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保证易腐的农产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而目前我国的冷链系统的实施还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因此在运营与监管上亟待提高。
2.2.6 冷链物流配套不协调、布局不合理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必须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然而,我国冷链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
2.2.7 冷链物流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难以配套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有其规律性,冷链物流必须与其配套才能有所发展,目前的冷链物流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增加了物流环节(节点),每增加一个环节(节点)成本就加大,风险也加大。
2.2.8 冷链物流与农产品信息不对称我国冷链物流主要使用冷藏冷冻运输车,货物信息不畅通导致冷藏冷冻运输车经常在货物停车场等货源,往往是有车找不到货,有货找不到车,浪费了汽车资源,使用成本加大。这也是第三方冷链物流难以介入的主要原因。
2.2.9 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系统的有效协调和规划农业厅、商务厅等政府部门多头管理,均从自己分管权限出发,缺乏系统观、全局观的考虑,在多方面有相当的局限性,使企业和行业从业人员感到困惑。也未发挥海南的教学、人力、经济等资源优势。
3以供应链理念,构建和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
3.1 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3.1.1 物流系统庞大复杂、系统建设投资大由于以保证农产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与一般货物的常温物流系统相比较,具有系统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更大,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宽广、参加的人众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3.1.2 时效性高,要求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农产品具有时效性,海南农产品的反季节销售在每年的11月-4月份具有市场优势,但是仍时有滞销,要求冷链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科学生产运作。
3.1.3 高成本性,要求进行科学的生产规划与物流运营管理为了确保生鲜果蔬等在流通各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必须安装温控设备,使用冷藏车或低温仓库,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的能耗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农产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3.1.4 参加人员多,知识技能广而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冷链设备使用、管理、维修知识、物流管理知识、农产品加工知识、供应链管理知识、信息系统应用管理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等知识技能,冷链物流系统的良好运营,更需要技术经营复合型人才。
3.2 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发展思考
3.2.1 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科研和管理政府部门划拨适量经费,专项加强农产品物流学术研究,及时出台各项相关扶持政策,形成符合市场要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体制,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
3.2.2 积极培育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由龙头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发展,培育农产品冷链市场的良性发展。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手段,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帮扶小企业快速提升,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完善,加快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3.2.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家、地方的各种扶持基金和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配套综合运输网络,改造与完善仓储配送设施,改造现有农产品交易市场设施条件,积极推进和开展各类农产品保鲜技术与专用装备的推广与普及,加大热带农产品保鲜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力度,提高热带农产品预冷处理、保鲜加工与包装技术。
3.2.4 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及物流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以物流服务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营销企业为服务对象,建设集即时询价、网上交易、信息、物流服务、质量追溯为一体的农产品行业信息交易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嵌入海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之中,有效地引导农户、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物流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与物联网的结合,提升海南农产品增值效益,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3.2.5 构建国际农产品流通体系充分发挥背靠大陆面向东盟的滩头地位和经贸桥梁作用,通过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动我省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特别是果蔬产品的贸易合作,建设东南亚各国的果蔬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交易平台和物流运作中心,同时,推动温带水果出口东盟各国的贸易及物流业务。
3.2.6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和协调方式扶持、规范现代农业和现代物流业的互动发展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热带农产品深加工、物流技术领域的技改补助、先进设备引进和贷款贴息。对名牌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物流服务商,给予宣传、表彰和物质奖励。
3.2.7 加大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保证海南冷链物流的顺利发展职业学院、高校要利用机遇,抓紧调整专业结构和物流专业的知识结构,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加快冷链物流技术人才的培养,如企业在职人员短训班、校企合作人才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快本土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以解决农产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冷链物流人才缺乏和知识结构欠缺的矛盾。专业院校可以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适当扩大物流管理专业的招生计划。
参考文献:
[1]李玉凤等.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1年5月.
[2]吴敏.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出路探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7).
1现状江苏既是农产品的生产
大省又是农产品的消费大省,建成了南京、苏州、淮安等肉类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和批发市场,江苏已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冷链物流网络;在南通海门、盐城、滨海分别建设了猪肉、蔬菜冷链加工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了3年4万吨速冻猪肉和蔬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2014年12月江苏省发改委编制的《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4-2020)》出台:到2020年,江苏省将基本建成上下游有效衔接的冷链物流体系,新增现代化冷库库容200万吨,新增冷藏运输车5000辆,以促进农民增收、保障消费安全,解决冷链“断链”难题。江苏省冷链物流比例大幅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40%、55%以上,流通腐损率分别降至12%、4%、5%以下。
2问题
2.1农产品物流环节多,物流成本
高农产品物流环节多,一般要经过产地收购、中间运输、销地批发、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增加了农产品运输路线、装卸搬运和包装次数,加大了物流损耗和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益。市场主体对农产品层层加价,直接导致了终端价格的提升。严重损害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江苏依然是以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为主,直销的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很少,而且很难运作。
2.2储运设施简陋,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少
由于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的原因,江苏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较多集中在苏南地区,苏北地区设施简陋且原始;缺乏专业储存、保鲜、冷藏和运输设备,冷链物流技术装备不足。比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严重短缺,农民散藏、混藏甚至露天堆放现象相当突出。运输工具大多使用普通货车,使用冷藏等专业车辆的非常少。另外虽然公路“村村通”工程已开展多年,但是农村公路还是存在着总量不足、通达深度不够、技术等级低等突出问题。
3第三方物流在农产品市场发展落后
目前江苏省的农产品物流大多由小型物流企业承担,相关物流技术大多十分落后,导致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极大。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损耗一般控制在5%以下,江苏省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远高于这一数值,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物流损耗甚至达到25%~30%。这使得优质农产品常常因为物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江苏,由于人们意识的问题,由于物流企业发展的原因,极少有物流企业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物流过程进行温度控制,一般只能在流通环节提供冷藏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冷藏储存,而在生产采摘环节基本无法实现。
4无规模化的物流体系,没有形成供应链
合作小农经济分散经营,所以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在生产地就没有进入冷链物流系统;市场运作中也缺乏统一的物流标准,即使有冷链物流标准,由于农民的传统思想,也较难以执行;种植户、采购商、物流企业分散经营,缺乏合作,无法进行供应链运作。
二电子商务时代下江苏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选择
1直销零售模式
根据江苏省农产品发展特点,可以发展“电商+冷链快递+智能菜柜”的生鲜农产品直销零售模式。扩大南京e鲜美、常州万家鲜、苏食肉品电商、连云港菜篮子、1号农场等生鲜电商的影响力。推进雨润、苏食等食品加工企业和江苏凌家塘、南京众彩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快递企业加强合作,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产品配送直销平台。为了充分利用冷藏设备,节约成本,在同一辆常温车上既装载常温农产品,又装载鲜活农产品,实现“多温共配”,进行集约化和规模化的配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先商流后物流,即先确定购买者,购买者下订单,鲜活农产品再从储存的仓库中进行物流和配送,防止农产品先物流后商流,导致农产品等待销售或者销售不出去,在销售场所占用时间,带来农产品的保鲜度下降,以致腐烂损害。
2依托农民合作组织,产地冷库化模式
江苏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个人土地规模小,基本上以农户为单位。以批发市场为主的流通模式能有效地解决小规模农业生产和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的流通比率高的特征。可以借鉴日本经验,鲜活农产品主要通过产地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向批发市场出货,农民合作组织将农产品集中运输到产地冷库,采取从预冷、整理、储藏、冷冻、运输等规范配套的流通方式,进行产后的处理化。运输工作可以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也可以依据自身的能力采取自营冷链物流。根据市场的需求,依据商流与物流分离的优点,物流企业可以从产地仓库运输农产品以满足需求。物流企业物流作业集中,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物流过程中,鲜活农产品始终处于合适的低温环境中,商品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初级农产品得到有效的集中供应。
3因地区制宜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