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冷链物流的基本流程

冷链物流的基本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冷链物流的基本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冷链物流的基本流程

冷链物流的基本流程范文第1篇

完工后的试营运期,实际是上述四项的磨合期。在此磨合期,需要解决上述四项的不协调之处,并将各项进行优化,使之融为一体,共同为达成商业运作目标服务。

商业营运模式、标准作业流程与硬件设施

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完工后即进入试营运阶段,在此阶段,营运作业的试运行与硬件设施的使用调试将同步进行,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 商业营运模式的建立与冷链物流中心的功能实现

在此以食品类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为例进行说明。

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在整个商品供应链中的上下游关系如图1所示。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为其所在的供应链上下游提供的是服务,这就形成了物流中心功能定位及可能的商业模式。

(1)仓储服务。这是过去传统冷库普遍提供的服务,即通过出租冷库收取仓租费用。

(2)物流配送服务。代客户将物流中心内的商品配送到客户指定地点,收取理货及物流配送费用。

(3)代检验、检疫及验收服务。

(4)代加工服务。代客户将物流中心内部商品进行简单加工(如组合包装、拆分包装、换包装、换标签、贴标签等),收取加工费用。

(5)代报关服务。内部设有保税仓的冷链物流中心还可提供代客户将进口商品运至保税仓、客户报关等服务,收取服务费用。

(6)代收货款服务。

(7)代收退货服务。

(8)代采购服务。

(9)物流数据分析与信息提供服务。

2 标准作业流程的推行与优化

冷链物流中心的标准作业流程是依据其功能定位而设计的,主流程在硬件设施规划设计前就已进行定义,并于工程建设完工前完成细化。细部标准作业流程是冷链物流中心试营运时的工作基准。以进货部分的主流程为例,其标准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

3 冷链物流中心硬件设施使用规范在细部标准作业流程中体现

细部标准作业流程应能体现以下几方面详细具体、具有执行性的内容:岗位、工作指令、使用的作业工具、物流中心内部的区域位置、物流设备、动作、上下环节的衔接等。下面以细部作业流程中的进货验收流程为例进行说明。

前置事件:进货车辆进场,门卫指定停靠月台。

步骤:

①验收员要求进货车辆在停靠前放下车辆尾板(如果有),开启后车箱门。

②车辆缓慢靠近月台,尾板下叉于尾板机坑,车箱体靠上月台门罩,并达到四周气密连接的状态。

③月台滑升门开启。

④月台调节板升起并搭上车箱尾部。若载货较满时,可先卸下部分尾部货物后再将调节板搭上。

⑤验收员取出车内温度记录仪并照相存证。

⑥验收员测品温。

⑦验收员取样抽检。

⑧卸货员码盘(依标准栈板堆叠方式进行,可相应制定标准化码盘说明文件)。

⑨验收员验品项、数量、制造日期、保质期、到期日、条形码、标签。

⑩验收员验收单记录(可表单也可RF)。

⑧验收员至单据室列印正式验收单,签字确认并交付送货单位。

⑥单据员列印入库单及入库标签并交与验收员。

⑩验收员将入库标签贴于托盘商品上。

⑩验收员将入库单传递给入库员(RF作业不需表单传递)。

后置事项:入库作业流程。

商业运作模式、标准作业流程与物流信息系统

标准作业流程是以商业营运模式为基础,物流信息系统建立在标准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并为标准作业流程服务。冷链物流信息系统是冷链物流中心商业营运市场进行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冷链物流中心的试营运期间,是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中心上线及流程优化的期间,是信息系统与现场实际营运的磨合期。下面以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信息系统上线与系统、流程优化为例进行说明。

1 上线前的准备工作――接口程序

第三方物流的特点是上游衔接多个委托业主的多个供应商,下游衔接多个委托业主的多个配送点。这就要求第三物流系统必须能够与多个委托业主的多个MIS或ERP系统进行接口,完成对外针对不同的客户、衔接不同的单据信息与接单、回单方式,对内能将各委托业主的多种格式的单据转化为物流中心内部统一使用的作业单据,并在内部作业完成后再转化为客户化的单据回传给委托业主。

2 上线前的准备工作――培训

培训的工作分为以下几大部分:标准作业流程培训、岗位手册培训、信息系统操作培训、冷链物流中心设备设施使用培训。

3 上线前的准备工作――基本资料准备

包括:委托业主基本资料、供应商基本资料、门店(配送点)基本资料、商品基本资料、储位储区温层基本资料、物流车辆基本资料、配送路线基本资料、计费标准基本资料、加工工艺基本资料、人员岗位权限基本资料等。这些资料应在上线前整理准备好,并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完成。

4 上线前的准备工作――商品移仓及盘点

如果在新的冷链物流中心正式营运前,原有物流中心有商品及业务,则通过移仓及盘点的方式将库存计入信息系统;若完全从新业务开始,则期初无薪,全部库存通过进货验收产生。

5 系统上线

一般将盘点完成的第二天,商品开始进货的第一天为信息系统的上线日,系统上线的第一天为系统与现场磨合期的开始。

6 流程与系统优化

系统上线的第一天,也是标准作业流程开始执行的第一天,是流程与系统优化的开始。磨合期的长短取决于信息系统的成熟度、标准作业流程与信息系统的衔接程度、标准作业流程的细化程度与可执行程度、上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与否等。

7 信息系统与流程优化的着重点

在流程标准化的基础上,使物流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

冷链物流中心试营运期间的注意事项

冷链物流中心工程建造完成后,由于作业人员对场地、设备设施、流程、信息系统均处于不熟练的状态,在试运营期间,人员的误操作会经常发生,因此,应提前制定试运行阶段的各项应急预案。经常出现的误操作一般包括:

1 在人员操作制冷系统对冷库区降温及回温时,降温及回温流程都有严格规范。例如,对某一冷库降温流程定义为:0℃以上时,每日降温50c,至0℃时,保持5日,5日后,再以每天2℃进行降温至最后达到目标温度,假设总体降温时间要求22天。回温也大体相同,0℃以下时,每日2℃回温,至0℃保持5天,再以每天5℃回温,总体回温时间也要求22天。可能在实际执行时,由于操作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降温时一两天就将温度降到-25℃,其结果可能是由于库板、地面、货架、门组等不同材质的收缩比不同,出现冷库板被撕裂、库内大量结冰霜等情况。

2 叉车操作人员使用叉车不熟练或不规范,将库内货架撞坏。

3 信息系统操作不当,将重要信息删除。

4 验收差错。

5 入库上架差错。

6 拣货出库差错。

7 装车差错。

8 物流配送差错。

9 盘点差错。

10 计费差错。

在应急预案中,应尽量考虑到试营运期间可能发生的差错,并有发现差错、纠正差错、或差错后果的处理方案。

冷链物流的基本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lated concep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ig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such as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then discusses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foreig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advantage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practic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Key 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ment trend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从以往的只注重商品数量逐步过度到关注商品的质量,进而关注生产商品的整个产业链是否环保等方面来,由于冷链物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降低损耗等方面的优越性,冷链物流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自2009年国家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农产品冷链物流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人们逐步认识到冷链物流的重要性。2010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作为国家层面的第一个专业物流规划,标志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 农产品冷链物流内涵

1.1 冷链物流概念

冷链的起源要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冷冻机的发明,随着电冰箱的出现,各种保鲜和冷冻农产品开始进入市场,进入消费者的家庭[1]。

我国关于冷链的定义: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首先冷链是一条供应链,它涉及各个不同的节点和不同的主体,既有供应的源点也有消费的终点,即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其次冷链对温度有控制,要适于物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最后冷链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硬件即是在整个冷链过程中涉及到的冷链设施和设备,软件即在整个冷链过程中涉及到的冷链物流操作流程和规范、冷链物流标准、冷链物流技术和对整个冷链过程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的人。

1.2 冷链物流的适用对象

冷链是以保证冷藏冷冻或有温度控制的物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物品所需的生理温度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通过对温度进行控制,以保证物品的品质、营养、安全性等要求。目前,冷链物流的使用商品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初级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等;二是加工后的食品,如速冻食品、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及冰激凌和奶制品等;三是特殊商品,如药品、血液、疫苗以及部分工业用品[1]。从中可知,冷链物流的使用对象绝大部分都是农产品。

1.3 农产品冷链物流概念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2]。农产品冷链物流即将农产品作为冷链物流服务对象所进行的冷链物流活动。由于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绝大部分都是农产品,因此,没有特殊说明的冷链物流即指农产品冷链物流。

2 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构建和管理,现已形成完整的冷链体系。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在运输过程中全部使用冷藏车或冷藏集装箱,并配以EDI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铁路、公路、水路等多式联运,建立了包括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物品的冷链,使新鲜物品的冷藏运输率及全程冷链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1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已建起了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协调发展的综合冷链物流体系,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实现了较好的衔接和配合,已形成了与加拿大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冷链物流网络,并且冷链流通率和冷藏运输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2.2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美国是最早提出物流管理的国家之一。美国拥有一个庞大、通畅、复合、高效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非常发达,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遍布城乡,公路网络连通度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运用冷链技术设备,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损耗率。

2.3 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日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各个环节的技术装备都相当完善。在大中城市、港口、主要公路枢纽都对物流设施进行了合理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较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冷链运输率和全程冷链率都较低、冷链物流技术较落后、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能耗大。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肉类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仅为15%,果蔬产品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5%和23%,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3]。

3.1 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落后

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落后是我国冷链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冷链物流设施主要表现在冷藏运输和冷库两个方面。我国冷链运输主要集中在公路和铁路运输方面,水路、航空所占比重较少。而我国的公路、铁路冷链物流设施都比较短缺,部分设施陈旧且分布不均衡,亟待更新改造。我国的铁路冷藏车占铁路货车总量的1.1%,公路冷藏车占公路货运汽车总量的0.3%,运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困扰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冷库总容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冷库结构布局不合理,重视城市经营式冷库,轻视产地加工冷库建设;重视大型冷库,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重视东部沿海地区冷库建设,轻视中西部地区冷库建设,导致冷库总规模和结构分布都不能满足需求。

3.2 冷链物流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

冷链物流技术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冷链物流技术落后、冷链物流设备简陋会直接影响冷链物流整体水平的提高。由于冷链设备和冷链技术前期投入较大、回收期较长、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多数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上来,导致我国冷链流通率和全程冷链率一直在低位运行,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3.3 专业的冷链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

由于农产品涉及种类庞杂,不同种类的农产品的性质不同,对温度和时间性的要求不同,且物流运作模式也大相径庭,况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不大,因此专业的提供某一种或几种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数量严重匮乏。现有冷链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经营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

3.4 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较低

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其运作难度大,对信息化的要求较高,而我国目前普通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冷链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现状更是不容乐观。运营人员绝大部分都是从普通物流转过来的,不仅不熟悉产品的特性,而且对冷链物流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缺乏基本的了解,极大地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3.5 冷链物流管理和服务人才匮乏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最严重的短板就是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与普通物流相比,冷链物流要求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在物流人才培养中,对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冷链物流管理或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极其缺乏,能够胜任现代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由于冷链物流的复杂性,懂冷链技术和管理、冷藏物流操作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冷链物流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冷链物流的发展。

4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冷链体系,但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冷链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在逐年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并且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新鲜度和营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这就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4.1 农产品冷链物流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向好

随着我国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如表1所示。未来国家会继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细化政策,这一系列物流政策的密集出台将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冷链物流的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在经济繁荣的情况下,消费者才会对易腐产品产生大量需求,因此经济环境对冷链物流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平均GDP增长率近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为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一定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冷链物流的发展与一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27%,与发达国家通常城镇化率达到80%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依然偏低。未来随着我国城镇体系的逐步完善,城镇化水平将逐年提高,而城镇化水平与冷链需求之间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城镇化水平越高,居民对冷链的需求也越大。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对冷链物流的需求量是农村居民的4.5倍,随着城镇经济的蓬勃发展,城镇居民对冷链易腐食品的需求量会迅速增长。

4.2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步伐

物流是一个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顺利开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作支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到要“重点加强批发市场等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未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逐步提高。

4.3 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将逐步完善

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建设不仅影响着冷链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更关系到冷链物流服务对象的流通效率,尤其是会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我国,冷链物流尚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将极大地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朝着标准化、合理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制定和推广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建立以HACCP 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积极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2009年11月“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全国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迈上了法制化建设轨道。未来,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将稳步推进。

4.4 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信息是冷链物流的“灵魂”,没有通畅的信息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率就不可能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可追溯体系和服务质量就不可能改善[2]。《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广应用条型码、RFID(无线射频识别)、GNSS(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技术、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标签等技术,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目前,我国已规划建立一批冷链物流示范工程,使物流企业可充分利用RFID、GIS等技术,以实现冷链运输监控数据透明化,以此来保证冷链过程的安全性。未来,随着RFID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将逐步提高。

4.5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将发展壮大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重要力量,通过将冷链物流业务外包,企业可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降低企业成本、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将决定整个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服务质量,由此可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重要性。《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未来国家会出台一些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并做大做强的优惠政策,加大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培育力度。

4.6 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加速

农产品冷链物流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做好人才培养才能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并建立交叉研究机构鼓励扶持行业协会、企业及有关高校结合国内外实践开展冷链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未来,我国将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农产品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业务运作,适应时展要求的高素质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R].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10.

冷链物流的基本流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冷链物流;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新鲜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市场上的新鲜水果蔬菜,到餐桌上的鲜活食品,这一系列的食品都是只有在保持新鲜、可口和营养、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对于大多数的新鲜食品,在运输的过程中,有些易腐的食品在运输中没有控制温度导致的一些损耗。这些损耗与冷链物流有着极其相关的联系。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冷链物流使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中,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和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指的是: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根据储存温度的不同,可将冷链物流产品分为三种:冷冻产品;冷藏产品;恒温产品等需要恒温保存的产品。

二、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

在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在我国尚处于推广的起步阶段,中国现在没有一个专职的部门来管理冷链市场。

(二)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

在国内配送市场,冷藏保温车占货运车的比例很少;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的设施。同时,出口市场中冷柜和相应的承运的车辆数量短缺。另外,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冷库的存量相当低,完全不能服务庞大的消费者群体。

(三)专业人员缺乏

冷链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在这些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维护工程师、农业专家和物流运输的监管者。由于中国市场的不发达,这样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同时,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际技能之间也存在着断层,这将会限制冷链产业的未来发展。

三、冷链物流的对策

(一)完善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当前需制定和完善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积极引导和监督物流、销售等环节的企业按照标准实施冷链物流。标准制定方面,政府需根据企业、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制定有效实施的标准监管体系建设,并应尽快出台配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标准执行的力度,并利用各种传播工具做好对冷链标准的宣传工作。

(二)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合理规划布局冷链物流对于保证食品和药品的安全非常重要。如果在流通过程中出现断“链”,就会对冷链产品的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国内冷链物流设施的结构不合理,断“链”现象时有发生。首先,在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布局上,要统筹全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冷链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西部地区要加快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加快规划和建设大中城市周边的冷链配送中心。其次,要平衡好各种冷链运输方式的发展,充分发展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实现冷链物流的联合运输,适应冷链产品运输的多元化需求。

(三)加快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目前,冷链物流行业缺乏训练有素的冷链物流专业人才,这是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企业投入资金买入冷藏设备,因为操作人员操作的不当,或者是管理人员的意识不到位,就无法实现冷链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培养冷链物流的专业人才,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联动。首先要对冷链物流企业现有的一线员工进行相应的专门技能培训活动。同时,由行业协会组织编写冷链物流的操作规范指导书,发放给各个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学习;其次对冷链物流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培训,从而提高现有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最后由政府引导高校设置相应的学科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行“双基教育”,培养既懂基础知识又懂基本技能的综合管理人员,大专院校要培养技术和流程管理人员,职业院校要培养一线的现场操作管理人员。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食品安全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国际冷链产品进入中市场,这就需要具备更强综合实力的冷链物流来提供服务。冷链物流企业只有直面现存的问题,并且脚踏实地去解决,障碍才会变成垫脚石,会助力冷链物流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郝书池.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前景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7).

[2]陈宁.浅谈我国冷链物流现状与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

[3]潘群.中国冷链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对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2).

冷链物流的基本流程范文第4篇

(①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 215104)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新鲜度及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体系殊行业,能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本课题将从日本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对农产品发展产生的影响入手,通过对苏州农业物流现状分析提出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借鉴日本冷链物流的先进设备、技术、管理,建立符合苏州实情的农业冷链物流体系。

关键词 : 日本;冷链物流;苏州农业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023-02

课题项目:本文是2014苏州市农村经济学会软科学研究课题《日本冷链物流对苏州农业发展的启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4SNJ006)。

作者简介:楼亚强(1976-),男,江苏苏州人,高校教师,研究方向为日语教学、日本经济、中日关系。

1 苏州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蔬果等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上的损耗达到25%-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损耗率基本控制在5%以下。我国每年需要冷链运输的需求为5亿吨,但只有10%左右实现了冷链运输,每年腐烂的果蔬达1.5亿吨左右。目前每年仅运输过程中由于水果蔬菜等食品腐败变质损失的价值接近700亿元。苏州地处长江中下游,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受限于物流供应,目前苏州农业物流总体以常规物流(即常温或自然物流形态)为主,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由于腐败变质而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此外,受禽流感影响,苏州活禽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及限制。

1.1 物流模式传统、区域物流基础建设薄弱 目前苏州的农产品流通环节繁多,花费时间长。缺乏大型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多以各种小型规模分散于城市各地。

1.2 冷链企业规模小、设施落后,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物流 苏州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第三方物流,大多数企业只是提供货物的简单位移,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导致冷链物流行业小而散,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1.3 没有统一的冷链物流专业化标准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业标准。行业内对操作规范、安全卫生、运营流程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影响了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1.4 缺乏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人才 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忽视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训。物流专业近期才在苏州高校逐步得到重视,但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2 日本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本呈现劳动力逐年减少、高龄化的特征。为改变此现状,在日本政府的倡导下成立了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会),在农协会的协助下相继建立了多个农产品加工基地,为推动物流市场化、农业经济发展、减少政府社会管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日本肉禽类冷链流通率已达到100%,蔬菜、水果类冷链流通率也达到了95%以上。

2.1 日本农业冷链物流涵义及范围概述 冷链物流是指为保证产品品质,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都保持处于低温状态的专有设备实施的物流网络。

日本农业冷链物流服务对象主要涵盖果蔬类、禽蛋类、水产类、肉类等生鲜农产品。以冷藏保鲜车和冷库作为基础设施,农产品从产地采摘至销售等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商品所需要的温度环境下。

2.2 日本冷链物流法律法规简介 日本冷链物流产业涉及多个部门,法律涉及面广,数量多。政府为保证冷链物流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1921年颁布了《中央批发市场法》,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1950年制定的《农林物质标准化及质量标志管理法》对农林产品与食品的全过程流通环节进行管控。2003年出台了《食品安全基本法》,规范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90年代以后,颁布了一系列如《物流法》、《综合物流施政大纲》、《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物流效率化法》、《物流据点整体状态的规划设计》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指导物流行业的发展,对主要物流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

2.3 日本冷链物流技术 日本冷链物流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为支撑,保障冷链物流顺利实施。

①冷链物流系统信息化:日本冷链物流企业广泛采用RFID智能监测技术、车载gps、电子数据交换(EDI)、条形码追溯系统。

②冷链物流设备自动化:冷藏仓库采用自动冷藏设备、高速搬运台车、移动货架、高速自动分类装置等冷链物流系统。

③冷链物流系统标准化:日本冷链物流采用严格的专业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④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体系认证:对农产品实行一系列全过程规范体系,识别农产品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防止危害发生。如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GAP(良好农业规范)。

2.4 日本冷链物流运营模式 在日本农协的指导下,主要农产品产地相继建立了很多农产品加工基地。由其直接参加或组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销售主要渠道。通过建立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有效保障城市的生鲜农产品供给。

以果蔬为例,日本的物流模式如图1。

3 日本冷链物流对苏州农业发展的启示

3.1 日本冷链物流政策及法律法规借鉴

3.1.1 推进产业标准化体系 通过日本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发挥行业协会、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高校科研单位的优势作用,推动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

3.1.2 制定物流发展战略,推动冷链物流发展 日本政府颁布的一系列食品安全法、物流法等都对该地区冷链物流的蓬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扶持建设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对农产品给予政策扶持,为冷链物流提供发展机遇。加强农产品质量卫生标准体系建立,助力冷链物流发展。对冷链物流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提升企业竞争力。

3.1.3 物流人才培养 据统计,日本的物流管理者大多具有专业知识,学士学位占到90%以上。加强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建设,一方面推进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加快职业院校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将岗位培训纳入到高职院校教学中,以订单班的形式实现学生零对接就业。

3.2 运营模式借鉴

3.2.1 选择合理的地址 冷链物流中心应选择在农业基地附近,同时具备便利的交通,能及时有效将农产品采摘、屠宰后送至冷链物流中心并在经过加工处理后根据订单需求运送至各目的地。

3.2.2 公共设施建设 冷链物流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设备专用性强、市场需求不确定、投资回报期长。容易造成因投资金额高、设备专用性强以及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及沉淀成本,增加冷链物流运营费用。借鉴日本政府在这方面的做法,全部或大部分资金由政府出面投资建设农产品流通基地,其基础设施大多属于国家公共财政资产,并对改善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的建设项目做出适当补贴。

3.3 物流技术借鉴

3.3.1 采集加工阶段:学习先进的产地采集加工技术,适时采摘、正确预冷,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

3.3.2 冷藏储存阶段: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冷库技术有效延长保鲜期。

3.3.3 运输配送阶段:运输过程使用冷藏车或冷藏集装箱运输。运用先进的软件管理系统,计算出最为合理经济的路线,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3.3.4 出库销售阶段: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监控农产品的实际状态,有效对农产品的温度实施实时监控。

4 建立苏州农业冷链物流模型

4.1 建立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苏州农产品生产基地多分布于周边市郊,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基地,整合资源,逐步建立起围绕生产基地的冷链物流中心。由政府联合苏州农业协会对苏州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对物流中心进行规划,建立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降低农户单独进入市场的风险和交易成本,保证城市生鲜农产品供应。

4.2 发挥农业协会对产业的指导作用 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的冷链物流公司,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加强与冷链设备制造商的合作,使其由设备制造商转变为“冷链服务提供商”;购置相关设备提供给农民使用,在农协的统一指导下,取得规模化的价格优势。

4.3 改进冷链物流技术 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对冷链产品的温度进行实时有效监控,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使客户信息资源共享,达到运输线路的优化整合。采用先进设备及管理,减少能耗及碳排放。

4.4 制定符合实情的标准 冷链行业标准的制定需要一个过程,立即执行国际标准可能会对现有企业带来很大影响,如何兼顾目前还处于落后的企业,日本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首先在照顾现有落后企业的情况下,将标准定为实际水平和国际应达水平的一半,同时提出每年需要提高的标准,力争在五年内达到国际标准。

4.5 试行直销化模式 通过试行订单式农业,建立生产直采点,以网络订单的方式直接供货给超市、消费者,精简流通环节,控制物流成本。采取冷链宅配方式,定时定点将农产品直接送至消费者手中。

5 总结与展望

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促进苏州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可以对农产品实行全过程有效控制,让消费者吃上优质农产品,解决食品安全隐患。合理地运用冷链物流中的多式联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强苏州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通,李思聪.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4).

[2]卜梅兰.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风险及其发展路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1(09).

[3]冯琳.苏州市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0(9).

冷链物流的基本流程范文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3.032

近年来,随着全球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及生物制剂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生物制品市场需求更是飞速增长。温度敏感药品占药品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冷藏药品年度增长率均15%以上,远远高于其他药品(增长率7%左右)的增长率。但目前我国冷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冷链物流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冷链药品在流通和使用中由于断链而导致药品质量问题更加凸显,亟待解决。

农村冷链药品的运输存贮现状

物流服务能力不足,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健全,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服务质量缺乏统一的标准、要求,断链问题凸显管理“短板”。我国冷链物流仍然存在4大问题:①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②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很低;③第三方介入较少;④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冷藏药品的储运很不规范,大多数药品经营企业在冷藏药品的经营过程中,往往重视药品本身的质量而忽视了保证药品储运温度的物料的质量控制;往往重视冷藏储存设施设备的投入而忽视了日常质量管理;有医药流通主渠道进行经营的,也有自成体系或者是个体户进行经营的,大多数上了一定规模的医药流通企业早已开始为客户提供医药配送服务,这类企业往往有自己的车辆、仓库,但是物流成本却比较高。可以讲,我国大多数的医药流通企业、医药物流企业,在冷藏药品的拼箱、配送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违规现象。特别是在国内接连发生的生物制品因为没有按照规范的冷藏要求进行储运而造成了产品的无效性甚至重大的药害事件,以及如何保证冷藏药品和疫苗等在贮运中冷链的完整性,保证其在渠道管理过程的安全有效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医药物流人才匮乏,整体素质偏低:由于我国医药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整体不高,虽然产销量很大,但在冷藏药物供应链上,既缺乏医药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对于冷藏药品的普通保管员而言,不但要掌握冷藏产品的基本养护知识,而且要能够熟练的对冷藏库内的空调、除湿机、排风机、温湿度仪器等能熟练使用,要能准确的发货;对于冷藏药品的送货工而言,必须熟悉药品的性能,既要保证冷藏药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因温度的变化而造成药品变质,也要能很好的将药品拼装箱,安全的搬运到客户处。有资料显示,我国高教计划中至今没有针对医药物流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意味着医药物流人才紧缺的矛盾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缓解。特别是在农村,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药品管理基本常识。

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不足:国内冷链产品开发偏重于储藏、销售环节,冷藏运输产品开发不够,尤其是小型冷冻冷藏设备,大都结构陈旧、性能落后。而且,泡沫箱一次性发货后就不再使用,严重污染环境,不符合环保的理念。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第一个是冷藏药物的大量损耗,由于冷藏设备及其结构的不完善,导致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非常高。第二个是药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由于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农村原有设施设备陈旧,无法为冷藏药物流通提供系统的低温保障,使得冷藏的药物在安全性方面没有高度的保证。目前我国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对冷藏药品的外包装不到位,冷藏药品没有良好的保温包装,导致冷藏药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药品变质,在发运途中因包装质量问题,导致药品破损,受挤压变形或冰袋融化等现象到处可见。由于药品经营企业对不同的冷藏药品的保温属性和包装材料的保温性能了解不够,缺乏包装材料保温性能的标准测试数据,对保温包选择没有标准,冰袋用多少没有标准,为运输配送带来安全隐患。在农村药店,大部分在实施“GSP”认证过程中,基本上都配了冰箱,但电源无保障,随时面临拉闸限电。大多数农村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没有空调,冰箱,冷链药品随意放在抽屉、木柜上,长时间暴露,由此引起冷链环节的各个脱节现象。

农村冷链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在农村,由于经济欠发达,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通,大多数人口分布在广大山区。加之药品经营企业多集中在城镇,农村群众用药主要依靠卫生院(所)、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规范、便捷的药品流通供应主渠道尚未形成,为需要低温冷藏的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管理增加了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药库药房条件差,既无隔热装置,室内也无空调,窗帘、排气扇,及防鼠装置等设施,药品直接与地面或墙壁接触,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极易吸潮霉变;②阴凉库缺乏;③冷藏设备不齐全,只有乡镇以上医疗机构配有冰箱,冰箱不是不使用就是不够用,大多数仅用于冷链疫苗,95%的村级医疗机构没有冰箱,有冰箱的也是和家庭混用,导致一些需要冷藏的药品如胎盘注射液等在常温下存放。同时,农村在冷藏药品疫苗的配送中,普遍采用的是塑料泡沫(即聚苯泡沫)箱子加冰袋的传统方式。这些都使得农村冷链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完善。

我国医药冷藏物流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冷链是指需要冷藏的药品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的相关环节,要求贮存、运输和使用全过程都能保持规定的冷藏条件。医药冷藏物流的需求持续增加。国家加大了对免疫接种的投入,政府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已经从“5苗7病”,增加到15种病,13种疫苗。至目前为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免疫规划涉及的病种最多、免疫覆盖面最广的国家。

对医药冷藏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对于专业的医药冷藏物流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冷链物流技术的研究,对冷冻冷藏方式和装备不断进行革新,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是尽快解决制约冷藏物流发展技术瓶颈的重要途径。同时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引入外部的专家团队,从而通过借助外力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精益管理。在农村,根据其需求特点,在具体作业中,可以根据业务量大小使用不需要电源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保持恒温的冷藏箱和冷藏柜,这就需要技术上的支持。

健全冷链管理体系,制定冷藏物料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SOP),完善医药冷链标准管理:依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研究、探索和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在渠道上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同时政府部门应从不同的层面上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宣传与贯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药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支持药品经营企业向农村延伸配送网点。

加快冷链硬件设施建设: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规划内容包括:厂房规划、仓储设备规划、运输设备规划等内容。

提高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加强对于第三方物流的引导:目前医药流通行业正面临着社会角色的重要转换,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将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国家对医药流通,我国现阶段医药冷藏物流的操作模式主要是自营物流模式,虽然自营物流模式能使药品质量得到保证,但是管理费、设施设备购置费、电费、配送费、人力成本等处于比较高的情况,使得不能很好地实行社会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近一两年,我国政府对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日趋严格,可见,专业性的第三方医药物流已成为我国物流行业中的重点发展领域,并且在今后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素质:针对医药冷藏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主要属于操作层面的实际状况,应该对这一岗位的保管员、发货员、拼箱送货人员多进行现场作业的培训。重点培养应该放在该类岗位人员的作业技能、药品养护知识和冷藏设施设备的使用技术上。

开展低温冷藏药品的监督检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结合药品市场整顿和日常监管,制定专项监督检查方案,明确检点,把低温冷藏药品作为检查的重点,特别是人血白蛋白及各类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生化药品等重点品种,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率。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面对我国当前一些偏远山区严重缺乏完善的医药冷藏制度和设备的情况,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于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完善,保证有序、标准的医疗体系,同时对与偏远地区的村级卫生室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改善其医疗条件,加强医疗从业人员的培训,适当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确保乡村医疗从业人员能够时刻坚守医疗岗位(不再疲于农活奔波),使农村地区的底层医疗机构拥有良好的冷链储存设备。

综上,一个国家的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尤其卫生行政部门特别是药监部门的持续宣传教育、医药企业的不断努力及各方的合作,不断普及药学基本常识,宣传药事法令律例。同时,要做好药品供给的渠道拓展,杜绝假劣药品流入农村,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一步步来完善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Z].国食药监,2003.

2 司晓萍,聂莉,胡明学.浅谈药品检测车在农牧区运行的体会和建议[J].中国药事,2010,24(4):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