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竞技体育

大学竞技体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竞技体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竞技体育

大学竞技体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竞技体育;科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13-02

体育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崛起。体育代表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后奥运时期,中国如何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这是我们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有一点可以肯定,体育将更多的与科技联姻,运用现代的科学理念,运用先进的科技设备,综合多学科优势,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训练,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将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由此,作为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体育(学院)大学的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其先天的资源优势,将科学的管理理念用于竞技体育训练,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已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一、科学化是竞技体育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化最早是管理学的概念,由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 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在二十世纪初(1912)提出。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自发的经验式的管理。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管理实践当中。适应新的时代,科学管理又被赋予新的含义,即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劳动与产出的效益最大化。有较高运动技术水平、又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竞技后备人才。可以说,竞技体育学校在成立之初就把科学化作为其发展的方向。

竞技体校产生的特殊背景有其科学化的基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前苏联、德国等其他国家在体育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提高中国在国际体育中的地位,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直属体育院校成立附属竞技体育学校,以发挥体育学院人才齐全、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力量雄厚等方面的优势,培养符合现代体育发展和建设目标要求重视体育科学化。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十一五”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奥运战略,以在奥运会等国际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明确要求“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科学训练原则,深入研究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体育竞赛的备战参赛规律、运动队伍的管理和训练规律等”。北京奥运会口号之一就是“科技奥运”。全新的科技在体育场馆的建设、比赛的准备、服务,赛事的转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我国运动员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成绩也和科学紧密相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主打科技攻坚战分不开。在这次大赛的准备中,科训结合,科技服务,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科技服务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些实践告诉我们竞技体育要走科学化的道路。

世界体育的激烈竞争要求科学化。随着社会进步,体育科学化的程度愈来愈高,世界体育的竞争空前激烈,各国试图用科学技术的魔力来超越人类体能的极限。例如作为世界头号体育强国的美国,其一流的科技实力在竞技体育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众所闽知,菲尔普斯穿着Speedo“鲨鱼皮”在北京奥运会创下入金奇迹,就是竞技体育科学化的典型案例。我国在提出“科教兴国”的同时,也提出“科教兴体”的口号,竞技体育的科学化是今后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举措和必由之路。

科学化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不仅从训练体制、管理体制方面提出了科学化的要求,也从营养、器材、设施、疲劳、恢复、心理保健等方面,从训练态度、训练思想、训练方法上提出了科学化的要求,如建立健全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等。

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需要科学化的团队和科学管理

高水平竞技项目的背后都有着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和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作保证。美国体育科研发展告诉我们:竞技水平的提高是营养、器材、设施、疲劳、恢复、心理保健等多方面科学化训练的结果。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机体一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及他们之间的协作不仅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且日趋接近生理极限,运动竞技能力发展的可塑空间减少,对训练手段和负荷的要求明显增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都十分重视体育科技保障工作。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水平运动队十分重视科技保障工作,在体制、机制和人员配备上突出体育科技保障作用,并建立以教练为核心作用的训练科研体系,由主教练根据运动队的实际需求聘请由助理教练、体能教练、医务、营养和信息等各方面人员组成的科学训练团队。美国队游泳项目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坚实的科技保障。“’而且,无论是研究型的学者还是做训练实践的教练员,都要熟练掌握着本行业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每个人的研究都集中在一个领域内,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推进研究的深入化与透彻化:他们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出众,再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可以为运动员的训练作出合理指导。

“十一五”期间,我国奥运实力有了长足进步,竞技体育水平快速提高,竞赛成绩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这也体现了科学化团队的力量。但我国目前附属竞技体校其教练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随队科研人员由于服务面广,也成了“杂家”,不能做

“攻关性研究”,这就限制了他们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中的作用,许多优秀运动员和有潜力的运动员因为得不到科学的训练,而成绩不能得到提高,也有许多因为不科学的训练而过早结束了竞技生涯。针对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坚持体育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形成学贯中西、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高校体育院校要加强教材建设。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方针,发挥学科优势,培养一批知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而体育学院(大学)由于学科门类齐全,专家众多,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运动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专家,为运动员训练提出科学合理的思路,又不用专门配备庞大的专家队伍。既节省了资源,又实现了效益,走出一条科学管理与科技提升相协调的发展路子。

从国际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趋势看,走学院化之路是今后世界竞技体育总体的发展趋势。作为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的美国,在历届奥运会上多次高居金牌榜首,美国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也令人瞩目,2000年悉尼奥运会,美国斯坦福大学有34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并且获得10枚奖牌(4金、3银、3铜)。可以说,以学校

为中心是美国国家竞技体育体制的一大显著特点。美国奥运代表团80%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大学中直接选的,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田径运动员刘易斯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体坛天才都是通过大学阶段的培养,最终步入职业体育并取得辉煌成绩的。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在美国竞技体育系统中占主导地位,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在整个美国竞技体育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院化”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美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顺应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潮流,我国部分高校也积极行动,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体育人才,推动竞技体育向学院化之路过渡。例如清华大学在1997年底,成立了跳水队,吸引著名教练于芬教授和著名运动员伏明霞加入,实施新型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的教育体系。目前,“清华模式”已初见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我国各高校效仿的楷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非体育类高校体育队建设的成功启示我们:将优秀的高校资源和体育后备人才结合起来,将是一条必行之路。同时这些体育队的建立也为体育院校的竞技体育学校后备人才境况提出挑战。

三、体育学院(大学)在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中的作用

在科学化的时代要求下,在世界竞技体育学院化发展的趋势下,在竞技体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考下,体育院校应与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在训练管理、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等方向进入整合资源,顺应形势,发挥优势,为培养国家后备体育竞技人才发挥作用。

从科教兴体的角度,充分利用体育学院的科研优势:知识人才密集,学科人员齐全,便于集思广益,组织攻关i场地器材设备好,可减少竞技体校投资,节约资金i资料丰富,信息量大,能充分利用和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竞技体育难点攻关,为运动员提高成绩寻求突破口。而运动员的训练又为体育科研提供现实的材料,使研究不再建立在空想和理论的基础上,也更好地实现了体育和科研的结合。其结果一方面使科研促进了竞赛训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研究的实践性,其科研结果将更具推广性和普遍性。目前,应当按照“以科研为先导,在训练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的要求,在各竞技体校都有针对性地加大了科技投入,从每年的计划经费中划拨专款用于科学研究,成立多学科、专业专家组成的“选材组”为运动队增设科研教练、聘请科学训练顾问,并积极鼓励学院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为附属竞技体校立题攻关和科技服务等等,从而有效提升竞技体育的竞争力。

从运动员可持续发展角度,学校从政策制定角度,支持附属竞技体育学校运动员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体育学院进行再学习。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问题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运动训练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关于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机的调查表明,有半数的运动员希望通过训练能够在未来有比较好的职业。但由于文化水平低下,附属竞技体校学生再升学或就业渠道狭窄,从而挫伤了学生参加体校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导致体校生源不足,后备人才匮乏。据调查,目前,附属竞技体校的运动员文化学习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运动员主观上缺乏对文化学习的主动性,缺乏正确的文化学习动机,缺乏掌握与现代教育相匹配的文化学习方法的意识;客观上,竞技体校的学习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学”“训”冲突,以训代学,忽视文化,造成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如果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附属竞技体育学校运动员升八体育学院乃至本硕连读进行深造,并在实际中为其创造平台。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其继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能力,加强退役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力,适应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延长其运动年限,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样避免出现退役之后就业面狭窄,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出现生活工作上的困难,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对他们更是一种激励,使他们可以专心进行专业训练。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在运动员退役后工作安排上的被动局面。

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角度考虑,应在引导各类体校在重视人才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也应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以适应当前我们培养全面体育人才的形势需求。竞技体校也应当按照科学化的要求,严格遵循各项目训练规律和青少年身体成长规律,抓好各项目、各年龄段的后备人才培养,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探索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

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急需建设一支素质更全面、专业技能更突出、潜能发挥更彻底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队伍,加大竞技体育科技人才开发力度,以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科技实力,并需要一支科学化、高效率的管理人才队伍为之辅佐,保证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美)泰勒著.科学管理原理[H].马风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黄艳,朱勇.对新形势下我国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3]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十一五”规划,2006.

[4]万.借他山之石,提高我国体育科研水平,参见国家债权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高水平竞技运动科学训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83.

[5]张漓,冯连世.美国体育科研发展的启示,参见国家债权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高水平竞技运动科学训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39.

大学竞技体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集体性体育项目 合作 付出 协调 赢利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12-02

孔子认为学《诗》,可以“兴、观、群、怨”。“群”指通过《诗》的学习,一个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这说明学习《诗经》文本对个人提高所具有的功能。同样,集体性体育项目对竞争合作的强调,也使得它能成为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教育“阵地”。中国传统儒家重视对个人社会性的培养,认为个人修养的提高是在与他人不断的合作中实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不管从道德修养的意义,还是从逻辑层面,古老的中西文化都揭示了合作协调对整体发展的意义与价值。现代意义上的系统论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的,他认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其中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1]他从系统论角度阐释“部分”有机协调对“整体”产生的意义。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加入竞争、实现自我价值,而群体性体育活动正好可成为学生合作意识形成的最直接“教材”。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将合作理念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并不断认识到竞争与合作之间的矛盾统一。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清技术要领外,要有意识地强调战术配合的意义,强调成员相互间的合作对全队取胜的重要性。

集体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团体操等比赛,它不同于“多人项目”比赛,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团体比赛。“多人项目”比赛更多依赖个人的发挥,最终成绩只是线性相加,而集体项目则不同,它不仅需要个人的发挥,更依赖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倘若缺少默契的配合,每个成员的技术水平及整个团队的战术都很难很好地发挥,良好的合作精神在集体项目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一、付出是合作的前提

体育作为竞技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同时也能培养个体的合作意识,从而求得竞争与合作的内在统一。尤其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更需要每个运动员有效地发挥其个体水平与整体协同作战的群体水平。在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中,单打独斗是很可怕的,每一次的防守与进攻都关系到整个战术策略的发挥,关系到整场比赛的节奏。你需要他人的合作,他人也需要你的合作,这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要将竞争与合作统一到个体的思维及行动中,就需要每个人身上有牺牲小我的意识,贪婪和自私在团队合作精神中,没有任何生存空间,只有学会甘当“绿叶”,才有可能成为“鲜花”。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技术层面,从情感教育层面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并在合作中形成一定的牺牲精神。而且要使学生意识到个体在团队中“付出”的价值,这种牺牲不是绝对的,适当的放弃与更好的获取是相统一的。在团队中,此时他人需要你,彼时你需要他人,只有每个人之间默契地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当人与人之间没有合作,没有付出的意识,并看不到队友的价值时,这样就很难真正从合作中取得利益。

这启示我们:要养成合作精神,首先需要有付出、牺牲小我的意识;具有“诚”的品质,即忠实于自己的团队,这也是在合作中取得他人信任的前提。如果个体的这种品质注入到他人体内,就必然会出现团队合作的结果。真正的团队合作必须以别人“心甘情愿与你合作”作为基础,而个人也应该表现出合作动机。团队合作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过程,虽然合作的成败取决于各成员的态度,但是维系合作关系却是合作各方责无旁贷的工作。

二、协调配合是合作的方式

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成员相互之间需要技术的配合,更需要情感上的更深层的默契,协调配合不仅指在技术层面,更是情感层面。在篮球、排球等运动中,我们常常一次传球、一个眼神、一种情绪都会影响到队友,这种极其迅速的感染力会影响到整个团队最终的发挥。所以,协调配合在团队的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在合作中各方呈现的方式。

其实,体育中的各种项目都带有竞赛评比的特点,但在对抗的竞争中,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不仅在竞技上有交锋,也在思想、感情上有交融。参与其中的队员的运动行为,除了受自身身心素质的影响,还受到队友、教练的影响,也受到运动气氛、队员间角色及责任等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综合因素的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与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运动员应该在运动中养成友好、同情、体谅、协作、团结等优秀品德,树立团队精神及集体情怀。有这种团队精神和集体情怀,队员之间就能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信任,在行动上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全队的战术配合就更容易奏效。

这些都对我们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体育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他人协调配合的能力,并使学生意识到:合作不仅是行为上的配合,也是情感、情绪上的交融与感染,是技术与情感的交流。只有这样,队员间才能形成共同的心理气氛,困难时相互鼓励,胜利时相互庆贺。倘若每个人都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协调配合,也会使得个体在心理上感到强有力的支持,增强整个团队的自信心。在进入信息社会后,协调配合在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融合200多家公司、120所大学、耗资300亿美元、400万人合作的结果。教师帮助学生养成协调配合的能力,也是学生在进入工作、融入社会及不断实现自我过程中所必备的素质。

三、赢利是合作的目的

牺牲是合作的前提,但这种牺牲或者付出一定不是绝对的。约翰·洛克菲勒说:“合作可以压制对手或让对手出局,达到让自己向目标阔步迈进的目的。合作的目的不是捞取情感,而是要捞到利益和好处。没有任何结盟是永远持久的,合作只是一种获利战术。”[2]这句话揭示出合作的本质意义,即“利”,它强调合作中隐含的利益博弈,竞争越是激烈,就越需要合作。

集体性体育项目中,个人的付出、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整个团队的胜利,这是合作存在的灵魂,这也是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也只有在队员之间的合作中,才能充分实现自我的技能,才能最大化地实现个人价值,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竞技本质就是挑战自我,达到极致,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取胜利。在进入全球化之后,经济、文化、技术等领域都被纳入“在竞争求生存”的轨道,虽然领域迥异,但精神实质是相通的——即竞技精神。而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最能体现在合作中求利益的精神,利益合作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从集体性体育项目追求胜利的过程,我们能看到“合作精神”所具有的意义。但在具体运动的博弈较量中,我们也能看到“合作”本身的双重性。它既有牺牲自我的一面,但又能最大化地实现自我,既相互协调,又相互较量,既妥协,又进取。“收”与“放”两种力量交融于“合作”过程中,所以,教师在集体体育项目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合作”的本质,培养健康积极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大学竞技体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消费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体育消费业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消费市场,体育产业伴随体育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将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产生长远的影响。作为体育消费的重要成员及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他们是开展体育运动的主要群体,其体育消费意识、动机及消费结构将会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拓宽他们体育消费领域,促进胶东地区高校体育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鲁东大学、烟台大学、烟台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工商学院、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工大威海分校等8所高校在校学习的大学生800人。其中男428名,女372名。

2.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数据经计算机的常规统计处理。发放《胶东沿海发达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问卷》共800份,回收800份,有效回收率100%。剔除异常问卷15份,有效问卷785份,其中男生415份,女生370份,有效率98.12%。

二、胶东沿海区域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1.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

据表1显示,高校大学生总体上对体育消费的态度是积极的,体育消费已普遍被大学生所接受。对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认识比较全面,认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能丰富业余生活、缓解精神与学习的压力,还能防止疾病、增强体质、获得身体健康。他们对“花钱买健康”这一观念的认可度较高。认为体育消费非常有必要占48.92%,一般占42.42%,没有必要占8.66%。

2.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

调查显示,强身健体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首要动机,男、女之间体育消费的动机没有明显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强身健体、减肥塑身、兴趣爱好这三个方面,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96.31%、81.02%、57.32%,结果见表2。说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功能给予了积极地肯定。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不仅仅是为了身心健康,同时也是为了能有一技之长和多掌握一些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为自己将来能谋取一个好的职业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这一动机占10.45%。另外27.77%的学生选择了“社会交往”这一动机, 说明大学生已把体育锻炼作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感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追求时尚、社会交往是体育消费的高层次动机。

3.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

由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仍然以物质型消费为主。运动服装、鞋、帽占99.36%;运动饮料、保健品占98.72%;体育报刊、杂志占96.30%。从体育消费结构上看,低年级学生偏重于实用,主要用于购买运动服装、运动鞋,这与体育教学中对服装的要求有关,而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消费层次有所提升,用于购买体育器材、报刊、图书、音像,参加体育技能培训班和观看体育比赛等比例明显增加。在走访调查中得知,学生对社会经营性体育场(馆) 及观看高水平比赛都较有兴趣,但由于收费较高,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大部分学生满足不了这些消费意愿。

4.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形式

调查显示,目前胶东沿海区域高校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项目呈多样化,体育活动内容比较广泛,排序依次为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跑步、健美操、街舞、跆拳道、武术套路及武术散打。最受欢迎的是街舞占总调查人数的59.10%,男生比较喜欢的项目有篮球、跆拳道、武术散打,分别占88.67%;83.13%;78.07%。女生比较喜欢的项目有健美操、羽毛球、街舞,分别占94.59%、94.05%;94.05%。这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活动项目选择上具有性别特征。男生仍喜爱对抗性、竞技性强的项目,女生则喜爱没有对抗性且运动量小,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的项目,详见表4。

三、制约胶东沿海区域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1.学生的可支配费用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由表5可以看出,胶东沿海区域的高校大学生每月支付的生活费用大部分在300元~600元之间。由于学生空余时间不充分、社会经验不丰富,勤工俭学的学生相对较少,而且所得的收入偏低,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父母。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沿海城市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受自身消费水平的制约有91.08%的学生表示经济能力有限,见表5。

2.体育设施提供服务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由于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从而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严重不足,有58.98%的学生认为体育场馆、设施的缺乏是制约其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体育场馆、设施对大学生提供的体育项目、服务价格、服务环境、服务质量等,也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不可忽视的因素,调查中有86.62%的学生认为场馆、设施收费过高见表6。

3.学习压力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本科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看到自己的师兄、师姐们穿插在就业的狂潮里,由于学历达不到屡屡碰壁。他们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就业和生存的压力,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和考研上,占被调查人数的72.73%,见表6。

四、结论及建议

“健康第一”的思想已逐步深入人心,大学生对“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意识持以积极的态度,体育消费已普遍被大学生所接受。

强身健体、娱乐休闲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追求时尚、社会交往是次要动机。

经济条件是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政府部门应相应地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以保证观看体育赛事时各场馆的门票对学生可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学校的场馆应尽可能地低收费,以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负担消费的良好的健身环境。

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仍然以物质型消费为主,学校应加强其社会教育中消费观的教育和消费行为的引导。

加强对高校各级领导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利用社会投资,大力兴建体育场馆,通过相关政策使体育活动有偿化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华王进:珠江三角洲居民体育消费的阶层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8):43~46

[2]黄允政: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39~47

[3]曹兴国: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调查与分析―――以沈阳市高校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6):64~66

大学竞技体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 大学体育精神 教育文化

一、什么是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这个概念主要有两个关键点,首先是主体,体育精神的本质是建立在人的身体之上的。另外就是产生途径,体育精神是在体能训练的实践之中产生的。体育是指对人身体的锻炼,体育的根本也是唯一目的就是达到身心健康,而心理方面的健康就是体育精神。柏拉图曾经说,体育精神一种科学从实践中产生的连年,进行体能训练就是进行身心的锻炼。也就是说,人通过体能训练强化自己的体质,磨练自己的精神力,体能训练可以促进人全方面的发展。亚里士多德指出,体能训练可以增强人们的勇气和自信,自信和勇气是众多良好素质的基础。我国古代就早有记载,体能训练要做到内外兼修,这说明体育精神更这个理念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体育存在于人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工作学习、生活等等,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有体育的参与。也就是说,体育和人是共生的关系。在古老的原始社会中,机械技术还没有诞生,当时的劳动和生产主要通过人力来进行解决,这就是运动的起源,它一开始是为了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运动逐渐转变为一种文化和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育精神不是一层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体育实践的进步而改变,大学体育精神建立在大学生丰富多样的运动之中,无论是定期举办的运动会,还是专业正规的比赛,都是对体育精神的发扬和传播。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在大学之中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运动氛围,进而促进大学的进步和发展。

二、体育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体育精神本身就具有指引和导向作用,在当前运动理念的普及之下,大学需要体育精神中的坚持不懈、保持锻炼等等优秀品质。纵观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大多都缺乏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体能水平也较为低下,所以说体育精神的宣传教育在整个大学之中已经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把体育精神的宣传落到实处,培育身体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当前大学的重要任务。

(一)对教育思想的升级和改进。柏拉图曾经提出,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完美的?体能训练能够强身健体,但是缺乏内涵与深度;文化教育能够陶冶情操,但是不能使人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培养出适合社会适合国家的人才。国外在教育方面的理念是把体能训练和文化教育结合到一起,这是先进科学的教育方法;但是我国受到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经常把二者分开,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不进行任何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

(二)增强大学生的体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是大学生的体质没有随着营养的增加而增强,反而呈现体质明显下降的趋势。从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大学生的身体状况与日俱下。大学生的体质增强已经成为了大学教育中的重点之重,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体育精神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进而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无论是运动会和比赛还是相关的体育精神的传播活动,主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也就是忍耐力。忍耐和恒心是做任何事情的重要条件,有了毅力和恒心,即使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种种阻碍,也不会轻易放弃。其次就是良好的竞争品质,人不能害怕困难,也不能止步不前。体育精神中的不断向上精神可以激励大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大学体育精神的传播方法

体育精神需要大学进行广泛和大力地传播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接受,除了日常的体能训练课以外,还可以举办各种有趣有吸引力的活动。鼓励大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进而传播体育精神。

(一)引入体育精神,完善校园文化体系

我国传统教育方法不重视体能训练,这导致很多学生和家长不注重体能训练。但是在国外,衣食无忧的家庭都对孩子进行了体育精神方面的教育,鼓励孩子多运动。在这个方面,我国无疑是落后的。大学是一个高素质教育机构,大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还应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但是体育精神的宣传和落实绝对不是短期的任务,它是一个始终存在于大学文化教育中的问题。大学要创新教育方式,争取做到学校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

(二)注重体育精神深层化教育

体育精神往往只是一个理念,它具体的内容往往可以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理解。许多学生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内心。所以当前大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体育精神的内涵教育,把它做成一个简单易懂的理论体系,让大学生把体育精神牢记于心,并且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工作之中。比如重在参与这个概念,因为重在参与不仅仅是体现着对于运动的热爱,更是对于人的价值肯定,它在精神层面可以理解为鼓励人勇于尝试,不惧怕失败。人只有努力之后才会获得成功,即使没有成功,从整体上来说也是对自我的突破和提升。

四、结语

体育精神对于大学生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大学生是推动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一定要把体育精神的宣传教育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进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友名.试论大学校园中的体育精神[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3):102-103.

[2][美]菲利普?科特勒,洪瑞云,梁绍明,陈振忠著,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途径(亚洲版?第二版)[J].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

[3]郭洪.培育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途径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大学竞技体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 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36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已呈现突飞猛进的趋势。高校《大学语文》的开设,为非中文专业尤其是理工类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打造 一个很好的平台。但在《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研究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 《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国家及相关部门近年来相继发文敦促各高校加强大学语文在教学中的比重,但因种种原因,《大学语文》课程目前依然未能处于主导地位,与《大学英语》等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理工类专业,很多依然未能开设,学生毕业后在知识结构、知识素养、传统文化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欠缺。今天社会中的诸多不良现象,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学生多年来已经形成重理轻文的趋势,认为《大学语文》不必学,学而无用,因此产生了学不学无所谓的倾向。这与我们多年来在教育思想上未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社会的影响有关。显然,要改观这种状态非一人一日所能为。

1.2 选材方面未能尽善

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语文》的教材层出不穷,版本纷繁,令人眼花缭乱,却没有一部能够令人完全信服或处在相对权威的教材。

笔者数年来便经历了多个教学版本的教学工作,发现虽然版本不同,但在选材上仍然较为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显得乏善可陈,无奈之下,只有从其他参考文献中截取,虽然有多媒体的帮助,但对于学生来讲,可资借鉴的便显得略少。其次,大多数作品虽能反应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及时代特色,但某些作品冗长、生僻、枯燥,出现了教者与学者都皆为厌弃的现象,既浪费了篇幅又损失了介绍精品的机会。另外,个别的编者因其自身的主观爱好以及本地区和本院校学生的特点编纂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便会常常出现不同地域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于学习《大学语文》作品所产生的兴趣以及教学效果均有不同的差异。

1.3 教学手段单一

今天,教学手段日新月异,我们再也不用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或一面黑板一枝笔的单调、陈旧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师大多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等,但在制作过程中多少受其个人意志、理解能力、制作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并且在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上仍然摆脱不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个性特色,甚至出现了不能很好、全面地传递作品所表现出的精神内涵的误区,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大学语文的教学人为制造了障碍。

另外,课堂教学很有局限性。大学的围墙和教室的四壁封锁了学生与老师的视野,教学上多是课堂中进行,无论教学手段、方式如何变化,学生始终处在校内听老师讲解。而对于《大学语文》这样一个既具有悠久丰厚历史积淀,又需要四季阳光和山川田野润色的课程,教室的束缚无疑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桎梏。尤其是国内某些得天独厚条件的地区,如北京、西安、杭州、南京等文化古都,高校林立,学生众多,他们在学学语文的同时,完全可以步出校园,伴随着大学语文的讲解,实地领略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近年来,个别教师勇敢地作出了大胆的尝试,但因受各种教规的限制及担忧,浅尝辄止或疏于管理,无法使这门课在实际需求上有效地、深入地贯彻执行。诚然,这种做法,有其一定的危险因素和管理方面所存在的漏洞,但笔者认为如能在保障安全和交通等前提下,适时地多加开展此类教学活动,必定有助于《大学语文》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2 解决路径

针对《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急需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中的比重关系,提升传统文化在师生头脑中的地位,提升学生真正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1 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

无论是教育界的行政领导还是学科带头人,均应从思想上认知《大学语文》课是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有效工具,明确《大学语文》课在高校诸课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样,在教师资源的分配、教学课时的安排、及至资金和设备等方面都能够予以高度重视,使《大学语文》课真正为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等方面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段时间以来,传统文化的被轻视和边缘化导致了《大学语文》课在高校中的尴尬地位,这与某些决策者的认识偏颇不无关系,也与高校教师的重视程度及个体角色有关。

2.2 选材方面的思考

国家相关部门应组织权威力量快速编纂一部实用的教材,此教材宗旨、所选篇目应能在传递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有代表性、可读性、欣赏性等。也可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季节在课堂上适时添加合适的篇目。如端午时节可讲解屈原的作品,中秋时苏轼、李白等不妨多现;还可依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适度加强适合本专业所能够理解及感兴趣的篇目,以使学生有兴趣学,学有所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2.3 教学措施和方法的改进

从条件上讲,目前国家相关行政部门或高校组织制作一套高水平的权威的且含一定科技成份的课件是完全可行的。但目前笔者尚未发现有此类教材的问世。当然,编写此类教材并不妨碍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个人的发挥,也不能阻止学生在欣赏作品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时思维的驰骋,但是在目前教材尚不规范的前提下,做出一部有建设性的有指导意义的权威教材亦未尝不可,它至少为青年教师及大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上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