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实践的体验与收获

劳动实践的体验与收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实践的体验与收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实践的体验与收获

劳动实践的体验与收获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 实践能力 种植的魅力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关注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活动要求超越学习书本的局限,从生活、实践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在这些前提下,我校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甜蜜的发源地――七彩种植园。学生们在这个甜蜜的发源地里增长了见识,了解了种植的方法、经验,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种植的技巧,从中感受乐趣,懂得一些植物的科学常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以七彩种植园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我们的课题都是在开展科学种植的活动中进行研究。植物的种植是学生们利用已对植物的了解,进行的实践操作的过程。种植是小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机会,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种植活动,从中获得直接知识和技能、乐趣方面的发展。如玉米、向日葵、萝卜、牵牛花、凤仙花等种植;他们从亲自动手种植中学习科学知识,积累经验,感受生命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体验到书本中无法领略的内容。把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二、在实践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淳淳教诲,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学,首先要让他们的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在我们的七彩种植园里,学生们在种植时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怎么样除草、如何更好地防虫、如何提高作物的产量等等,学生们觉得这些问题是自己发现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发现去寻找答案,那些只是不用讲,学生已经牢牢铭记于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时时处处都是教育,种种体验、知识是在书本上、课堂上难以获得的。教师在活动中要巧妙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这样的活动,学生既是发起者,又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三、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要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和活动兴趣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作出价值判断,从而把教育目标寓于学生的兴趣之中,物化在环境之中,生成有价值意义的教育活动。比如本次活动是在老师观察学生的种植兴趣和对种植的渴望后,分析了种植对孩子将获得的经验与教育价值,从学生喜欢种植的兴趣点入手继而开展的。从种植开始,到蔬菜的成长,同学们在不断地观察、比较、发现、探索的过程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和经验得到了生成和深化,对种植的兴趣也在不断加深,收到了预期效果。在实践中他们真正走进实际,去探索,去实践,去体验失败与成功,痛苦与欢欣,也有机会积累经验和教训。

四、重视种植实践的过程,学会分享劳动成果

从活动开始到结束,是学生们学习的过程。在这一漫长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有辛酸,这辛酸让他们学会了互帮互助。学生们汗流浃背,汗水让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知道做一位农民是多么的不容易,懂得了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因此,他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他们明白了只要辛勤的付出,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分享劳动果实时,学生们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甜的比吃了蜜还甜。学生们除了自己享受劳动成果,还把自己辛勤的劳动果实送给其他班的学生、带回家与家人共享,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心。曾几何时,老师用了多少口舌教不会的东西,此刻学生已经不需要老师的谆谆教诲就已深深觉悟,这活动让老师也受益不浅。

劳动实践的体验与收获范文第2篇

通过假期实践的活动,我深刻的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加的重要。我们要努力的把理论用于实践,[莲山 课~件]把学到的东西,真正的运用到生活当中。 同时我们要把爱奉献出去,奉献爱心,传递真情。这样我们也会收获很多。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充满爱! 通过本次寒假的实践,我深刻的体会到奉献的快乐,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从“奉献爱心,传递真情”的活动中,我收获了许多。那些老人没有亲人在身边,许多普通家庭的幸福他都没办法去享受。也许我们带去的仅仅是一些祝福与快乐,也许我们做的仅仅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可我们却给那些孤独老人带去了温暖,让他们的新年曾添了几丝温馨,也让我们自己收获了了快乐与感动!懂得了传递真情的价值! 通过义务扫雪的活动,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的责任很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义务的去打扫一下街道,也许做的只是一些小事,感觉没什么意义,也许做起来还有点点累。但真正的等我们做完以后,回头看看,因为自己的一点努力,街道变得的那么干净,人们路过时,投过来一个个赞美的微笑。那时,我们是何等的开心。看到自己的成果时,我们感到了自己的存在,也意识到了对于社会的责任!

通过去体验“磨粉”车间工作后,我第一次感受到工作的辛酸,赚钱的困难!看着爷爷全副武装的在车间忙来忙去,心里不时的感到一阵阵的辛酸。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换的那么点的工资去生存。想起来真的感觉不是味!也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也明白了生活的无奈!但正因为这样,我更应该深刻认识到钱的来之不易,应该珍惜手上的每一块钱。不当用的不要用,平时要勤俭节约。并且从药店的实习工作,我意识到医药发展的重要性!也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我要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的去战胜生活!

本次的寒假实践活动圆满的结束,希望自己可以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把所想所说,都应用于实践中!对于社会,我们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对于父母、老师,我们要勤俭节约,努力学习,用美好的未来报答父母含辛茹苦的抚养,老师不耐其烦的教育!对于自己,我们要努力强大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懈奋斗,努力去战胜生活!希望以后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努力的学习,以为促进祖国医学发展为使命,努力的去传承祖国医学!

劳动实践的体验与收获范文第3篇

__镇中学始建于1912年,是一所农村半寄宿制学校,占地57.5亩,学校建筑面积13242平方米。现有学生1331人,27个教学班,专任教师140人。学校坚持“德?得”的育人理念,让每个学生因德而得,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因德而得,幸福从教;让学校因德而得,全面发展。

一直以来,__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不仅从政策上对学校进行鼓励、支持和引导,还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与支持,区教育局领导多次到学校亲临指导,给与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前几年大力投入的基础上,去年,教育局又对我校劳动实践基地投资3万余元,用于基础性建设和土地改良等,使我们的劳动基地逐步走向科学、规范,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我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建于20__年暑假,分为三个区域:(1)绿瀑区:靠东墙种植藤蔓类植物如:葡萄、丝瓜、观赏性南瓜、吊瓜、葫芦、瓠子、豇豆等。(2)东篱园:依傍在“绿瀑”之下,按照植物的食用部位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区,并赋予每一个区域一个标新立异的名称——追根溯源、攀茎求实、寻枝摘叶、品花识香、春华秋果、收缘结籽。这样既可以体现明显的层次感,又可以有效的结合生物教学,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并能够准确的区分我们所食用的是植物体的那个器官。在东篱园的南面,堆一座小山,并立石一块,书“南山”。应陶渊明先生的一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桃李园:在桃李园原有桃树、李树、枣树的基础上,增种柿子树、石榴树、樱桃树、苹果树、山楂树等每种四棵。实现“阳春桃花开,金秋果满园”。

过去的一年,我们继续按照“一个依托、两个结合”的思路(即以劳动实践基地为依托,将劳动基地与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扎扎实实深化和创新劳动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的德育功能、智育效应,将基地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平台。

一、直面基地问题,引导探索实践

如何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我们创建劳动实践基地的初衷,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基地建成三年来,我们一直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发现基地中的问题,并带领学生探索实践。

(一)兔子粪的奇迹

基地建成一年的时间里,学生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辛勤劳作,种植了30多种作物,结果不是不出苗,就是出苗后夭折,能有所收获的物种寥寥无几。看着自己辛勤的付出化成了泡影,孩子们很困惑,很伤心。这时,老师告诉他们: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出路。不放弃!于是,农民的孩子回家问父母,能上网的孩子在网上查询答案,有个宋禾麻庄的孩子竟然把有多年种菜经验的爷爷带到了学校现场勘查。各个小组把查找的原因分析汇总,逐一排除,终于,他们锁定了目标:是土壤板结导致营养匮乏,致使植物不能生长。改良土壤,势在必行!通过查阅资料和多方询问,他们知道了施加粪便是改良土壤的好方法。可是,鸡粪和牛粪造价太高,有人大胆建议:用兔子粪!学校对面就有个小型养兔场!“对,用我们的劳动去换兔子粪”“对,咱们利用综实课帮他们打扫兔窝,帮他们干活,换兔子粪”孩子们异常的兴奋,校领导出面协商成功后,他们分小组行动,将每天用劳动换回的兔子粪撒在东篱园,再深翻土地进行改良。第二年,孩子们种植的作物都喜获丰收,成功了!

兔子粪创造了奇迹,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志愿小组的同学感受挫折,在挫折面前不抛弃、不放弃,努力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同时,用自己的劳动换取自己的所需,体验付出终有回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得到了提升。

(二)“姜老头”的奥秘

由于土壤得到改良,大多数作物都喜获丰收,可是姜还是老样子,同学沮丧的说“期盼收获姜宝宝,谁知又是姜老头”,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鼓励大家自主探究,同学们分小组行动,去小庄子走访种姜专业户,查阅书刊,上网搜索,一周后,同学们的答案汇总上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园内反复栽种相同的作物不利于生长,也就是怕重茬。于是,第二年我们尝试倒茶种植,根区和叶区互换,茎区和花区互换,果区和种子区互换。终于,在金秋时节,姜老头变成了姜宝宝,孩子们实践探究又获得了成功,他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合作意识、探索精神也在他们心里扎根。

(三)宝葫芦的传说

秋天,劳动实践基地的绿瀑上结满了漂亮的葫芦,在“葫芦采摘节”上,孩子们欣喜的抚摸着可爱的葫芦,有人说,要把葫芦做成瓢,用来舀米舀面,有人说,我喜欢葫芦烫画!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响应,也得到了综合实践老师的支持。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在网上学习葫芦烫画教程,初步掌握了相关知识,并开始行动。第一步:收藏保养。避免强日光照射,在室内摆放并经常用手或棉布擦拭把玩,让葫芦上浆。第二步:“葫芦选美秀”,因为要选择皮质较好的葫芦进行烙画。葫芦要经过一年的风干、日晒、把玩以后,颜色纯正,水分干透,适合烙画上色,烙出深浅层次来。第三步:创意设计。在葫芦上烙画要有美术功底,美术小组的同学依据葫芦的形状创意构图,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或故事。第四步:巧手烫画:依照创意设计出来的图案,孩子们开始用烫画机有模有样的烫画,虽然他们的作品还有些稚嫩,但这是他们亲自设计、亲自实践的成果,烫出来的作品是他们眼中的“宝葫芦”,而宝葫芦诞生的过程则记录了孩子们自主创意、能力提升的足迹 。

二、利用基地资源,服务学科教学

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我们坚持的重要原则。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基地这一平台,服务于学科教学。

在东篱园,各个志愿区域总在悄悄的竞争。孩子们隔三差五的就会去测量,用他们学到的数学统计知识制作成长记录表、统计表,分析数据,查找原因,既了解了作物生长的规律,又实践了数学理论。

生活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英语教师带领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东篱园,他们用英语为各种作物命名,用英语翻译作物的特点、习性,并别出心裁的用英语为各种作物制作了“名片”。

“爱心义卖”活动我们已经坚持了一年,孩子们亲自参与这样的活动,更体会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了他们的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爱心义卖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有效的实现了劳动实践基地与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结合。现在,我们又把这一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参加义卖的同学要写心得文章,要参加“播种爱心,收获快乐”演讲比赛,同学们描绘劳动的场景,体验劳动的快乐,书写劳动的感悟,文学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在劳动基地服务于生物教学方面,今年我们又有了新的举措。一是引进新品种试验。我们与__成人学校联手,引进了上海农科院的养心菜、三叶香苗菜药材等。生物小组的同学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类归区,总结习性,掌握生长规律。目前,这些作物已经收获一茬并分载移植成功,长势良好。二是种植大棚蔬菜。生物教材中“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光合作用”的教学内容中都讲述了大棚蔬菜,东篱园就为孩子们提供了实践这一知识的平台。今年春天,我们开始进行全园错季栽培。在孩子们悉心的耕种和呵护下,我们的地膜水萝卜,小棚圆心菜、养心菜、西葫、青椒,还有中棚菜花等都喜获丰收。课本上学到的种子萌发和光和作用的知识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和验证。

三、依托爱心超市,内化良好习惯

“爱心捐建,志愿分管,热情积攒,快乐兑换”,这是我们爱心超市的主题词,也是我们构建自主体验的德育教育的新形式。劳动实践基地为爱心超市提供了丰富的“货源”,孩子们可以到爱心超市去购买各种劳动基地收获的各种蔬菜、瓜果,但不是用钱购买,而是用而是用优秀的表现换来的特殊卡:爱心卡:为班级、学校、社会义务做好人好事,得到大家的认可与表扬的同学,可以得到爱心卡;(此卡由德卫处统一发放。)进步卡:在学习上勤奋好学,进步较大的同学可以得到进步卡;劳动卡:积极热衷于劳动,为学校无私服务的同学可以得到劳动卡;守纪卡:在学校纪律良好,无违纪行为,可以得到守纪卡;朴素卡:生活上勤俭朴素,不乱花钱的同学可以得到朴素卡;(以上卡片德育处发给各班主任由各班主任发放。)靓语卡: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符合学校关于回答问题好习惯标准的同学可以得到奖励卡。(此卡由任课老师发放。)同学们可以用以上各种卡片到爱心超市“购物”。那么,如果有“相中”商品的同学,就得积极努力得到特殊的卡片,才能从学生志愿者的销售处“购买”商品,以此来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积极进取,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们们对此很热衷,家长也非常认可,孩子拿回家的哪怕是一捆韭菜,不是用钱购买的,而是孩子优秀的表现,都会让家长欣慰,孩子自豪,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成效】

实践活动真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思想,促进了学生多种好习惯的形成,在劳动基地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能深刻感到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更加尊重别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果实。此外,在劳动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乐于助人的精神。通过生产劳动,学生原有的课间追打,浪费饭菜,违纪违规等现象没有了,文明礼貌,求知好学,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开始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蔚然成风,20__年窦梦迪同学被评为唐山市十佳中学生。

教师也在参与劳动实践基地的活动中收获自己的感悟和进步,在与学生共同劳动和体验中,形成了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20__年11月,我校王福会、郭震生二位教师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陶行知研究会第11届年会课堂教学大赛,获得特等奖。20__年10月,我校乔柏成和宋秀华二位教师参加全国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20__年2月,杨树红老师在河北省地理学科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__区职工技能大赛中,我校有2位教师获得业务技术能手称号。

基地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和师生的成长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学校多次被授予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市控辍保学先进单位,唐山市骨干校长培训班成员和迁西、玉田、滦县、唐海、滦南、乐亭等多个县区领导多次到校参观。中考成绩一直在全区名列前茅,连续5年被评为中考工作先进单位。20__年,学校被评为唐山市德育先进单位。20__年5月30日,在唐山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系教研室主任马千喜教授的带领下,参加唐山市20__年思想品德学科脱职培训的40余名教师和部分唐山师范学院的本科生来到我校进行观摩学习,对于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和做法给与高度评价。20__年11月,省教育厅杨勇副厅长到学校视察工作,并欣然题词“学真知,作真人”,这都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

劳动实践的体验与收获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与社会;自主化教学;实践与探微

在继承传统教育有效成分的基础上,新课程理念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并倡导开展以认知、能力和情感为一体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这既是一种极具宏伟规划的战略性指向,又是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实际操作意义的战术性指导。作为校园活动的主要实践者和重要推进者,广大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的素质化教育理念,顺势而为、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紧密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手段,积极有效地开展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自主化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本文结合小学思品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简要阐述之。

一是以角色表演为抓手,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生活泼好动,具有较强的表现意识和活动能力。在小学思品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条件,满足学生的内在情感需要,促使他们在深刻领悟中引发更为强烈的思想共鸣,从而收获寓教于乐的活动效果。如在教学《我想要我能要》内容时,可选取以下情节开展角色模拟实践活动:由三名小学生分别扮演“星星”和爸爸妈妈,其他同学作为观众和评委。在一家“百货商店”里,星星因为吵着要买许多东西,爸妈试图劝阻他,但星星也想极力说服爸妈,于是双方发生了争吵不休现象。至于“买还是不买”,可让学生们在演中评、在评中演,教师则从中加以引导和点拨,以此不断完善各自的言行,丰富他们的思想。再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时,可通过学生扮演父母角色,来表演如何关爱自己孩子的活动,以此亲身体验人世间这种伟大而无私的情爱,从而在情感互动之中促使他们有效增强孝敬父母和尊敬长辈的思想。

二是以话题辩讨为抓手,有效培养学生的辨识能力。俗话说:“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活动中,有许多与道德认知或学生认知相矛盾相冲突的社会生活事理现象,如小学生上网玩游戏问题,同学生日该不该送礼问题,星期天要不要上补习班问题,如何对待老师和家长批评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困扰学生思维成长的多发性现象。对此,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就某一类的热点或难点问题开展演讲辩论活动,让最有话语权的学生来认识和解决。其一,可从中更好地把握学情(思想和行为)动态;其二,在增强学习情趣同时,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辨识能力;三是进一步深化明理,逐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如教学《心中的110》时,有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了如下情境:在放学路上,从车上走下一陌生男子对小红说:“我是你老师的好朋友,你能带我去见她吗?”教师让同意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则坐右边,很自然地形成了辩论现场。通过一番唇枪舌剑地辩论,最后形成了共识:一旦遭遇看似平常却可能暗藏危险的时候,不要忘记拨打“心中的110”。

三是以开展实践为抓手,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用结合和知行统一。尤其是现代学生,他们大多生长在“龙子凤女”的独生环境之中,普遍具有“90后”“00后”的社会特质,严重缺少丰富多彩的社会锻炼和实际感悟元素。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活动中,教师应本着“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原则,努力创设环境和条件,在促进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逐步赢得潜移默化的理性认识。如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时,笔者一方面引导学生多关注他人,了解和熟悉校园内外许多人们(“城市美容师”“社会安全卫士”等),他们每天都在辛勤地劳动着和默默地奉献着;另一方面尽可能通过各类途径,组织小学生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中体验劳动、感悟艰辛和享受快乐,以激发其劳动意识,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要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小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

劳动实践的体验与收获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美;培养途径

美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智障儿童受先天条件的制约,对美的认识比较有限,对美的把握也缺乏信心。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所以,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应该把培养美作为基点,创设一切有利资源,引导智障儿童发现美、感知美,学会鉴赏美、表达美,把一切美的体验变为智障儿童的心灵财富,变为他们认识世界的审美素养,丰富智障儿童的学习内涵,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美地生活。下面,笔者就特殊教育中如何对智障儿童进行“美”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智障儿童的劳动技能训练中渗透环境美和合作美的教育

在智障儿童的劳技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智障儿童劳动本领的培养,还要教他们怎样做人,如何做事。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学生实践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选择地做卫生,能力好的学生做难度大一点的劳动,能力差的做一些简单劳动,能力好的学生指导能力差的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协作,创造干净优美的学习环境。在劳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环境带来的享受,体验合作的乐趣,收获合作的喜悦,让学生在共同劳动中,掌握劳动本领,懂得分享美。

二、让智障儿童在生活适应训练中感知色彩美和形态美

智障儿童的感觉较为迟钝,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智障儿童的多种感觉器官,让他们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感知美,丰富智障儿童的直接经验,从而使他们获得多方面的感受,捕获美感。如在讲“认识裤子”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裤子,让学生懂得根据季节、性别、颜色等给裤子分类,丰富认知;也可通过感知季节的更替,气温的升降,观察周围花、草、树木的变化,为自己选衣服,美化自我;或根据性别为自己选择合适的裤子;再者也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选择合适的裤子,为自己增添光彩。这样不仅使他们学会用各种感官去认识五彩缤纷的世界,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其审美能力,也提高了其自身生活能力,使其学会打扮自己,塑造形态美。

三、运用社会实践活动对智障儿童进行道德美和人格美的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智障儿童在学校学到的很多知识,都需要教师、学校为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提升道德素养,塑造人格美。比如,如何乘坐公交车,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教师可以请家长带学生乘坐一次公交车,让学生亲身体验怎么乘坐公交车。学生实践之后,就知道了如何排队等车,如何有序上车,如何按号找座位……从而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学生身体力行,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感受道德美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格美。

四、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智障儿童体验健康美和创造美的愉悦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为学生组织丰富有效的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使其尽情绽放美。例如,“五一”劳动节,举行“我能行”的穿衣服、叠被子劳动技能比赛;“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节日”自我才艺展示表演;“十一”国庆节,举行“我运动,我快乐”的滚球、套圈等体育运动比赛;“元旦”举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的串珠、贴画作品展活动。健康有趣的活动激发了智障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改变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冷漠态度,让智障儿童在创造美的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具有“我也会做,我能行”的美好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