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美国 社会服务 经验 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建设领域中,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针对国内全体高校学生,大力培养学生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社会责任意识,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社会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40、50年代,美国社会服务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并且形成了内容包括筹集资金、服务性活动、教堂服务项目、慈善机构项目、选举和竞选活动、为老年人和退休者服务、环境治理项目等形式丰富多样的较为完备的社会服务体系。因而,基于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和美国的先进做法,在我国社会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社会服务的先进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核心概念界定
社会服务是指以提供劳务的形式来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直接为改善和发展社会广大成员生活福利而提供的服务,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福利服务。广义的社会服务不仅包括生活福利还包括生产和社会。
美国社会服务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美国政府通过各种社会项目向公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用以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美国政府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资金的投入等方面都给予社会服务高度的重视和支持。此外,美国社会服务教育体系完善,拥有本硕博教育,不仅如此,美国高校还鼓励在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开设社会服务课程,在促进学生公民意识提高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社会服务人才。
我国社会服务专业化起步较晚,目前国内高校大多以社会实践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当中,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社会服务比较注重社会问题的解决,更强调教育与服务的有益结合,注重反思和互惠。而我国社会实践的概念相对比较模糊,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强调的是给实践对象所带来的实际的好处,没有足够重视个人在实践过程中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和给社会带来的效益。①在我国,社会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应当学习和借鉴美国社会服务的先进经验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服务的全面发展。
美国社会服务的现状
工作领域。美国政府将社会服务划分为四大领域:一是儿童、家庭和学校。主要面向儿童、老人和家庭,例如成立一些儿童保护组织、收养组织等为被虐待或被忽视的儿童提供帮助,成立老年人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帮助某些困难家庭克服困难,更好地适应生活。二是医疗及公共卫生。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做好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帮助他们配合治疗战胜疾病。三是精神健康和药物戒除。提供精神咨询服务,对药物滥用者进行危机干预治疗。四是其他领域。主要从事政策制定,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以及致力于教学和学术发展。
资金来源。美国的社会服务机构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机构以政府拨款为主,额外有一些个人、社会团体的捐助。私立机构又分为营利和非营利两种,营利的私立机构主要以服务对象的费用缴纳为主,非营利的私立机构主要以个人、社会团体的捐助为主,以及政府的补贴。
工作状况。美国社会服务的从业人员分为全职和兼职两种,其中全职占多数。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有独立的办公室以及工作所需的办公设备。全职人员一般每周工作时间在40个小时。在工资收入方面,社会服务人员收入略低于美国劳动者收入的平均水平,不同社会服务领域的工作人员收入有所差异,其中以从事医疗及公共卫生领域和其他领域(政策制定、学术发展等)的从业者收入最高。美国社会对社会服务的从业人员专业要求高,但是收入却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导致很多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
从业人员的培养。美国重视社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养,已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一整套教育体系。对于很多社会服务工作岗位,具有硕士学位是入职的基本标准。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环节,本科生必须具备400小时的实习时间方可获得学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具备900小时的实习时间方可获得硕士学位。同时美国具有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必要的学历,还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美国社会服务的先进经验
美国社会服务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专业化和职业化。综合来看,美国的社会服务是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社会服务,是一种与专业紧密结合的社会服务,是一种有着严格职业标准的社会服务,是一种以解决社会敏感问题为内容的社会服务,资金充足且具有完善权益保护体制的社会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社会服务。在美国工业化进程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也应运而生。例如,环境问题、贫富问题、失业问题以及各种犯罪问题等等。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以助人和自助为理念的社会服务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他们的出现有效弥补了政府在解决此类新的社会问题存在的不足。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社会服务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美国社会服务的顺利开展与联邦政策,各州政府以及高校的立法或指定的相关规则是分不开的。1935年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大萧条”所带来的失业问题,颁布了《社会安全法案》,具体由《社会保险方案》、《公共分类救助方案》、《卫生及福利服务方案》三个方案构成。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关注点逐渐从社会贫困问题趋向公民福利问题,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展,这也标志着美国社会服务开始走向专业化道路。②自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相继颁布了《2002年公民服务法案》、《公民服务法案的原则与改革》等法律法规,同时,各州制定了一系列的立法条例,保证了公民社会服务的权益,帮助社会服务健康发展。在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政府也通过拨款的方式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
多方力量支持且资金充足的社会服务。如前所述,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社会服务的发展,无论是从政策的制定还是从经费上的赞助,都在不断推动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政府通过健全国家福利制度,经费上的资助等,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社会服务机构,都能获得政府不同比例的经费拨款。社会民间力量表现为通过创办社会服务组织或是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向社会服务机构进行捐赠等。如美国社会服务项目的资金筹集途径,主要是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社会服务活动当中,形成政府、企业、公益团体等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政府和民间的多方经费支持,保证经费来源的广泛性和充足性。
专业化职业化相结合的社会服务。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征表现有:专业化的理论和方法;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整套人才培养体系;注重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法;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等。③美国社会服务发展迅速,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美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500多所美国高校以及学院校长(院长)通过协商组成联盟并达成了高校协定,一致认为应该在高校设立社会服务课程。例如:斯坦福大学设置的哈斯公共服务中心就包括了40多个服务组织,为社会提供不同的服务计划:伙伴合作关系、领导能力讨论、参加政府服务、政策分析研究组织等等。④美国的大部分高校中,社会服务是在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生们必须参加并表现良好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校方大力提倡并鼓励学生们参加社会服务项目,参与到社会重大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其中,允许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独立承担一个研究项目,或者与其专业导师合作研究。在项目研究的进程中,学生会查找资料、市场调查、访谈调查、资料分析总结,最终完成调查报告和论文。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和了解到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将其与实践密切结合,运用到调查分析过程中,从而使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美国的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从事社会工作所要求的本科学历,保证其工作的专业性。同时,美国有着严格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取得职业资格方可工作。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考核,为美国社会服务系统输送了大量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这既提高了社会服务的水平,又保证了从事社会服务人员的切身利益。
以解决社会敏感问题为内容的社会服务。美国社会服务的发展与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大量社会问题不断显现。如要求国家政府或社会组织为流浪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供更多低价的住房、努力改变贫困者生活状况、大量失业者的出现、犯罪问题层出不穷等等。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为社会服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契机。社会服务工作的出现和发展,可以更好地协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良性发展。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的各大高校便陆续开展了多种社会服务项目,服务领域非常广泛,涉及青少年教育、终身教育、社会福利、环保问题、国际援助等等。⑤学生们根据学校规定、社会需求和自身所学专业、自身意愿的不同,自发组成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小组,有针对性地参与解决社会敏感问题。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为高校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以后的就业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经验,甚至成就学生的职业生涯。这样的人才培养为日后从事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美国社会服务的有益启示
大力发展社会服务,强化社会服务地位。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加大、弱势群体的社会认同感减弱、人口结构男女比例失衡、人口老龄化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亟待解决。从美国社会服务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服务在解决此类问题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因此现阶段是我国发展社会服务的有利时机,既为社会服务的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也成为社会服务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力度保障社会服务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政府应加大社会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服务,自愿地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服务资金保证,对于社会服务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另外应借鉴美国在此方面的做法,制定社会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社会服务活动合情合法,赋予社会服务人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权力,维护合法权益,使我国社会服务活动有法可依。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从业人员的付出和收入应尽可能对等,使得他们在进行社会服务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社会服务之中。
挖掘政府社会支持力量,保障社会服务可持续性。政府的推动和赞助对促进社会服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提供的政策、资金、制度等方面的支持,会对社会服务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特别是对于刚刚起步的社会服务机构,由于力量薄弱,对政府的依赖性还比较强。但是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借鉴美国的经验,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力量,减轻政府的负担,一来政府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上,同时社会力量也可以弥补政府在推动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社会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既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
提高社会服务专业性,进一步实现职业化。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要想实现社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社会服务人才的培养,开办高层次的社会服务教育。只有从教育制度上明确社会服务的重要性,社会服务才会真正起到有益于社会的作用。一方面健全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本科、硕士、博士的社会服务教育,使得具备专业素质的社会服务人员能够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社会服务领域。另一方面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并从事于社会服务,我们应学习美国课程规范化管理,将社会服务课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中,美国高校不仅开设了专门的社会服务课程,同时还要求各专业课教师将专业课的学习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社会服务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这就造成了我国的社会服务效果不显著、特点不鲜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提升了社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要对每个学期的社会服务课程课时量做出要求,从而将社会服务真正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学分。另外,要加强规范社会服务的职业准入标准,严把社会服务人员的质量关,使得真正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从事于社会服务工作。
丰富社会服务形式内容,增强科学规范性。美国社会服务内容非常广泛,表现出鲜明的社会化特点。诸如帮助空巢老人和残障人士、积极参与到当地政府对热点问题的社会调查中、帮助贫困地区儿童进行教育培训等社会公益性活动。我国社会服务应当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拓展社会服务内容,丰富社会服务形式,形成特色鲜明,打造服务特色品牌。另外,我国还应借鉴美国社会服务的先进方法,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设计出能够使社会发展需要和人们愿望出发紧密结合的社会服务项目,使人们在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享受到心灵的快乐,而能够使思想得到升华,提高每个参加社会服务人员的幸福感和价值感。
(作者分别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副教授,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办副主任、讲师)
【注释】
①陈晓娟:“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2年,第47页。
②郑耀抚:“美国社会工作发展及启示”,《浦东开发》,2014年第2期,第49页。
③余建华:“社会工作服务: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6期,第18页。
④韩巧霞,段兴立:“美国高校的社会实践体系及经验借鉴”,《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第12期,第146~147页。
关键词:高校 服务社会 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提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要求。党的十七大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高度强调了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列为指导思想;党的十进一步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国家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努力的方向,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不仅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高等教育不竭生命力的源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党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同时,要积极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深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本文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就创新我省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作简要探赜。
一、当前现状
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最初单一的教学功能发展到科学研究功能,再发展到社会服务功能的历史过程,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代大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一)高校服务社会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校积极对接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比如,积极开展地方人才再教育服务;在培养各类人才上,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借助校内研发平台,为地方发展参谋献计等。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1.高校社会服务过于狭隘。尽管高校对服务地方社会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宏观政策方面,法律法规不完善,办学自落实不到位,高校评估标准存在缺陷;地方政府方面,对地方高校投入不足,对地方高校智力支持的利用不够重视,缺乏为地方高校牵线搭桥的主动意识;地方企业方面,企业的功利思想作祟,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足;高校自身方面,社会服务观念存在偏差,社会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和智力资源稀缺,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成果偏少,社会服务平台种类较少,社会服务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社会服务营销工作存在不足。
2.高校“智本”错位地方发展。“智本”难引难留一直困扰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江西的改革和开发开放不断得以深化,全面推进,但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实施中,又受制于亟需大量的政治、经济、管理和文化人才的困扰。江西作为后发地区之一,必须坚持“培育人”“用好人”,不仅要依靠本土高校培育人,更要发挥本土高校人才、智力的优势,发挥高等教育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只有认同“魅力江西”、热爱“魅力江西”、扎根“魅力江西”的人才,才能更忠诚于江西的地方发展。
3.高校发展亟需实践平台。当前,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融为一体。现代大学已经超越了象牙塔,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整个社会中最具活力、最能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一部分。因此,高校自身发展需与社会实践紧密连接。高校师生要结合已有的科学理论,借助现成的经验技术,积极开展科学实验、社会实习、经济服务和生产实践活动。从而通过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最终转化为人的能力、智慧和创新的精神与气质。
(二)江西高校的当前概况
近代以来,江西高等教育发育迟缓,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很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江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重大进步。根据《江西省2012年教育统计》显示,全省有实施普通高等教育的单位88所,学士学位单位33个,硕士培养单位16个,博士培养单位9个,在校大学生851119人,有教职工71620人,高等学校每十万人口平均在校生数2295人,列全国13位。这些进步为我省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高校分布方面:南昌市54所、上饶市3所、九江市7所、萍乡市3所、新余市5所、鹰潭市1所、赣州市8所、宜春市3所、景德镇市5所、吉安市1所、抚州市4所。其中,61%的高校分布在南昌,约80%的高校分布在南昌、赣州、九江3个设区市,只有20%的高校分驻在其他8个设区市。在学科布局方面:综合性大学32所,理工院校30所,农林院校4所,医药院校5所,师范院校5所,财经院校7所,政法院校2所,艺术院校3所,成人高校5所。综合性大学占36%,理工科类院校占45%,传统的师范院校只有6%。全省高校学科类结构较为合理,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工科及财经院校比重较大,为进一步开发全省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全省高校中,包括11所省、部共建高校在内,没有一所中央直属的高校,全部为省或市(厅)管的“地方军”。作为地方高校,其扎根地方、对接地方、服务地方的使命显得更为紧迫。
二、主要对策
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时空中。一个方面,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另一个方面,教育也要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为之服务,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因此,政府、社会和高校要高度重视、积极互动,共同构建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现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个尺度对我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对策予以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开拓高校服务社会的空间
1.完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本地区高校社会服务的制度框架。比如,建立健全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财税政策上的优惠,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方面的保护。让高校服务社会有“安全感”,用法律和制度为高校服务社会保驾护航。
2.健全地方政策。政策是重要的导向,为高校服务社会提供具体的支撑。《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增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为此,政府需要将“产学研用互动”“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状况监测评价机制”等措施政策化;要将“科教兴赣、人才强省”的政府战略目标项目化;要将“高等教育贡献率”“人民群众满意率”的评价反馈具体化。
3.保障办学经费。充足的经费是办好教育的基础。地方政府要确保对高校的经费投入能够足额按时落实到位,保证地方高校的稳定发展,保障其社会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不同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投资体制,拓宽筹集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
4.营造社会导向。要加大宣传,营造支持、鼓励高校服务社会,表彰、奖励高校服务社会的良好环境。要正面引导,促进政府鼓励高校服务社会、企业积极对接高校服务、高校自觉拓展社会服务良好局面的形成,从而为形成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正面导向。
(二)中观层面:搭建高校服务社会的平台
1.政府示范“用才”。高校是驻地的“智库”,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智力支持。如地方政府聘请高校的有关专家学者作为政府顾问,在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上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吸引高校参与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调研、论证、决策等,为地方政府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为高校服务地方社会搭建示范平台和高端平台。
2.统筹协调“育才”。要结合江西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学科组织和学科团队建设,用学科凝聚人才;建立省内多元化、多层次的“共建”,促进全省政-企-校的互动。比如,建立本科与高职(高专)的共建、省直厅局(委)与高校的共建、大型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的共建、地方县(市、区)与高校的共建。通过“共建”实现各类人才的互动、流通,在融合中培养人才。
3.面向社会“示才”。要积极建立高校与社会的横向联系,通过政府主管部门、高校或民间平台,借助网络等新技术,建立各类人才库、科技库,将全省高校的人才、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与地方人才需求、科技和信息等需求对接起来,在高校和社会之间搭建信息平台。
4.激活企业“引才”。地方高校可以借助现代传媒,向地方社会广泛宣传。通过参与地方政府服务、发展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关系、挖掘校友的社会关系资源,“推销”自身的服务;政府要开发社会需求,发挥“守夜人”的作用,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比如,引导企业与高校的资源共享,促进创新基地的建设,推动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的孵化。
(三)微观层面:夯实高校服务社会的基础
1.提升社会服务的意识。高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各类人才勇于“接地气”,摒弃“空谈”“清议”“自视清高”“畏难恐惧”“事不关己”等错误和消极的观念,树立敢于服务社会、善于服务社会的正确思想,主动投身地方经济社会的建设,在实践中不断促进研究(学习),在研究(学习)中提升实践本领。
2.健全激励服务的措施。高校应根据实际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制定社会服务的政策导向,评价和肯定为社会服务的人员;通过职称评比、津贴分配等,激发产生更多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设立相应的创新团队、研发机构平台,努力成为地方政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囊团,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有前瞻性地倾斜,大力培养紧密对接地方社会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和专门人才;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创造条件,从而形成一系列激励高校服务社会的有效措施。
3.调整社会服务的支撑。主管部门要扩大地方高校专业自主设置权,支持高校根据地方社会需求,自觉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使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方向对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使高校服务社会发展“有的放矢”,增强服务的针对性,确保培养的师生在地方“留得住”“用得了”“干得好”,从而为高校服务地方社会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
三、当下启示
近年来,我省以“科教兴赣、人才强省”为战略,以提高“高等教育贡献率”“人民群众满意率”作为阶段性目标,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迈入30%,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它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按照党的十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夯实我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1.坚持顶层设计:加强对全省高校服务社会工作的统筹规划。要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把高校服务社会统一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事业中,统一到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建设中,使我省的高等教育真正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的教育,支撑江西崛起新跨越的教育。
2.坚持高位推进:加强对全省高校服务社会工作的组织领导。目前,多个兄弟省市先后成立了省级产学研领导小组、产学研办公室、产学研网上合作对接平台、产学研合作网、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与创新服务平台等,我省政府和高校应直面差距,勇担使命,奋起提升,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服务社会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全省高校服务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
3.坚持品牌推动:加强对全省高校服务社会示范项目的培育。要在“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前期基础上,精心培育一批高校服务社会的示范项目,发挥“品牌”的效应,既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精品项目,又带动全省高校的服务社会工作。
4.坚持分类发展:加强对全省高校服务社会不同特点的保护。要尊重综合性和行业性、基础型和创新型、研究型和教学型、本科类和高职类等不同种类高校在服务地方过程中的特色和创新。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服务幅度、服务层次和服务重点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前瞻社会发展,及时优化专业学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浩源.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研究[D].南昌大学,2009:27.
[2]范倩.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25-31,36-37.
[3]王亚杰.共建互动共赢――特色型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初探[J].北京教育(高教),2009(2):21.
[4]顾秉林.秉承实践教育传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3.
一、明确工作思路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探索建立培育制度。实行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强化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训,对符合条件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并配套创设相关政策予以扶持。二是开展示范培育。在全国遴选2个示范省(覆盖不少于二分之一的农业县)、14个示范市(覆盖不少于三分之二的农业县)和300个示范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示范区(名单见附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其他地区可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统筹利用好农业职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并要积极开发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园区等社会化教育培训资源。
二、把握关键环节
(一)确定培育对象。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生产经营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专业技能型包括长期、稳定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社会服务型包括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调解员、测土配方施肥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适当兼顾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其中用于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金比例不得低于70%。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遴选标准,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优先接受培育,原则上培育对象年龄不超过55周岁。要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中、高职学历教育的衔接,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二)确定培训机构。各级农业部门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定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并进行备案管理。要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实训基地要加强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农民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农业企业基地结合。每个项目县承担任务的培训机构不得超过5个。
(三)合理分配资金。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直接切块到省,各省(区、市)要根据产业规模、农业人口规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等因素细化补助资金,并向示范县倾斜。具体培育时间和补助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实行差别补助,同一培育对象三年内不得重复支持。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农民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聘请师资、信息化手段利用等相关支出,不得用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学杂费补助。
三、强化机制创新
(一)创新培育机制。突出需求导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及时记录职业农民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对考核合格者进行统一认定。加强认定后职业农民的管理和知识更新,出台相应的创业扶持政策。坚持农民自愿,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财政补贴、机构让利、农民出资、先学后补”等机制,原则上政府补贴一部分、农民自己出一部分,推进培育机制创新。
(二)创新培育模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要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做到“一班一案”,建立指导员制度。要注重实践技能操作,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
(三)创新培育内容。加强教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选择科学、权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教材。各省(区、市)要参照农业部的培训规范,结合本地实际,指导项目县开展培育工作。各项目县要对农民实际需求开展摸底调查,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培育机构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
(四)创新培育手段。适应现代远程在线教育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开通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四、有关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省(区、市)要切实强化工作协调和组织领导,制定省级实施方案,于2014年8月30日前报农业部和财政部备案(电子版发送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并于2014年11月底前将项目总结报送农业部和财政部。各项目县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监督考核、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完善运行机制,确保任务落实。
(二)规范资金使用。地方各级财政会同农业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一经发现挤占、截留、挪用资金情况,及时纠正并对相关单位和人员按程序做出处理。
(三)加强项目监管。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实行“五到省、一挂钩”的项目管理模式,即将项目资金切块到省、目标任务落实到省、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管理责任明确到省、绩效管理延伸到省,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挂钩。省级农业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按照管理方式改革要求,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管理措施,强化过程督导,严格资金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农业部、财政部将重点开展专项检查和绩效考评。
一、“大别山道路”提出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功绩
(一)“大别山道路”提出之初的农村社会背景
“大别山道路”思想的提出始于198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政策文件。当时,经历以后的六年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在和一系列改革基础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快速,但由于自然和社会等方面因素国内部分地区尚有一部分人的生产、生活相当困难。因此,该文件着重提出了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一些政策措施。在国务院文件颁布以后,安徽省委、省政府于1985年初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指导意见,列出帮助的重点地区是中央划定的大别山片贫困地区、安徽省确定的沿淮行、蓄洪区和其他部分低洼老灾区等。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在我校成立了“扶贫办公室”,制定了扶贫政策和方案,并很快推动了一批学校的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深入山区,调查农业资源和生产条件,为山区农民确立主导产业,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因此,从“大别山道路”提出之初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说,当时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在以为主体的农村制度改革激励下,我国农村生机勃勃,但个别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从当时城乡经济整体发展状况来说,贫困农村地区的主要矛盾在于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当地经济水平,主要途径就是提升种植或养殖等农业生产环节的科技水平。上述国务院扶贫文件也明确地把帮扶农业生产经营作为基本目标。
(二)“大别山道路”的历史功绩
自“大别山道路”被确立为我校的办学方向以来,我校围绕农村地区(以安徽农村贫困地区为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出了大量工作。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发展需求的变化,“大别山道路”的服务内涵也不断拓展。同时,在“大别山道路”工作目标和精神的引领下,我校科研、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工作的系统性增强,功能逐步整合,从而推动我校事业稳步和快速发展。因此,“大别山道路”的历史功绩理应涵括外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成果。就外部的社会贡献来看,主要有:为各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如向农民传授板栗、茶树、高山蔬菜、西洋参和小麦等先进科技成果;直接培训或输送毕业生支持地方发展,如联合举办金寨县农业专科班、与阜阳农机校合办农副产品加工专科班、参与各地“村大工程”、农村实用人才等的培训活动,同时,本校毕业生大量进入县级以下农村基层工作,成为县农委和科技局等部门的核心力量,例如,近年来输送大量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等。从“大别山道路”对学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功绩来说,主要有:激励了我校师资人才的成长,如任立中、宛志沪和胡承霖等专家教授,为学校赢得来自政府和社会等的一系列荣誉和声望,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如早在1999年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教委就组织各类媒体报道我校“大别山道路”在科技扶贫和科技兴农方面的大量先进事迹;推进了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如大别山区特色农业开发、小麦增产丰收和巢湖流域治理等。如同校党委书记赵良庆所言:“大别山道路”是我校在长期服务“三农”实践中形成的一条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动教育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富民、兴校、创新、育人之路。“大别山道路”是安徽农业大学紧扣时代脉搏、把握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和时代办学精神的产物,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别山道路”的丰富内涵也正是我校20多年奋斗历史的实践总结。
二、“大别山道路”新征程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责任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与上世纪80年代“大别山道路”确立之初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同时,现代科技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踏上“大别山道路”的新征程,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当代社会环境和我们的时代责任。
(一)“大别山道路”新征程的农村社会环境
由于“大别山道路”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因此在“大别山道路”的新征程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概括而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第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经济发展,大量优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领域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对农业发展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从我校推进“大别山道路”来说,农村青壮年、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大量转移,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社区管理等带来不利影响。第二,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与农业产业化的社会大生产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农业产业化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1]。目前我国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导致其在市场进入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难以适应产业化发展需求。同时,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第三,必须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农业。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的石油农业传统模式无法满足当代可持续发展需求。适应现代社会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农业承担着食品、纤维、休闲、能源和环保等多重功能。现代农业的内涵深化和功能拓展,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体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科技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改变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而且,“三农”问题呈现联动效应。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民思想文化反过来也对农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传承“大别山道路”的时代责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今后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仍将有数亿人生活于农村[2]。以“三农”问题为根本导向的大别山道路必须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就“三农”问题的关联性、联动效应而言,在当前农村社会环境下单纯的科技成果输送既难以有效促进农村发展,也将面临诸多阻力、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样,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如总理所言,解决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我校传承“大别山道路”,既需要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农业建设,也要综合学校各个学科专业的师生员工共同推动农村社区的全面协调发展。总之,新时期传承“大别山道路”需要注意“大别山道路”的内涵深化和外延拓展。校党委书记赵良庆在总结“大别山道路”的发展历史时也曾指出,从“单兵作战”向整体协同攻关、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从“输血扶贫”向提升“造血机能”、从单纯的科技推广向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体现了“大别山道路”的不断创新精神[3]。传承“大别山道路”的时代责任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就外部功能而言,主要包括: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此需要同时重视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社区规划、社区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协调解决由农业现代化而引发的乡村社会转型问题。从学校事业的内部发展来说,主要包括:推动多学科的横向合作研究;推动教学改革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各类优秀人才。笔者认为,我省地跨长江淮河、处于国家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都将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和引导价值。作为地方农业高校,立足本地区三农事业发展也应是我校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
三、“大别山道路”内涵拓展和延伸的必要性
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大规模人才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增强农林院校服务“三农”能力是时代赋予现代农业教育的重大任务。从2005年起党和国家连续就“三农”问题提出重要发展战略,强调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我国广大农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的建设资源是人力资源,最富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生产要素是人才要素,如何快速高效大规模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提供人才支撑是党和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党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明确指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00万人。”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满足社会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才需求,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规模的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增强现代农业教育体系服务“三农”能力是时代赋予农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已从高等教育大国逐步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凝练、升华、继承和创新“大别山道路”办学模式,探寻“大别山道路”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规律,探索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进步,推动全面的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等,已经是我校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任务。如何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统筹起来,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与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结合起来?如何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为农村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如何进一步增强科技经济和社会服务服务能力,建立农科教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如何围绕“大别山道路”构建特色大学文化?“大别山道路”的深化研究和现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要求和现实需求。新时期推进“大别山道路”,需要解决农村青壮年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同时也要强化对新型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的扶持。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问题,我校一方面需要推动各个学科之间的合作,针对所服务的农村区域组织软科学研究,为区域“三农”发展提供资政服务。另一方面,我校要积极参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针对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问题,区域农业产业链向纵深延展和横向合作的发展需求问题,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我校参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举措有:进一步加强与农业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推进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企业发展;助推以合芜蚌综合实验区、皖北三市六县和皖江城市带等区域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升级,尤其要推动农产品工业企业发展;通过“村大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的培训活动、师生科技下乡活动和参与新型农民教育活动等,全面践行科教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四、新时期推进“大别山道路”的对策思考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功能发挥受系统内部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影响。传承和创新“大别山道路”精神,需要把学校内部发展和外部功能发挥相统一,在激励内部要素成长的基础上实现外在社会服务功能的最佳化。
(一)创造和弘扬以服务“三农”为主题的先进文化
我校以凝练与弘扬“大别山道路”精神,做为学校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工程。该工程定位准确,是我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及学校文化传承的重要特色内容乃至大学文化品牌之“平台”。在“服务安徽崛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弘扬工程中,在原有的以“科技支撑”为主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农村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对高校的新需求,来补充拓展“大别山道路”的新内涵。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重新审视我校自身的文化特质,大力推进具有农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永葆“服务‘三农’、献身‘三农’”的政治本色,坚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锻造“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弘扬“崇尚学术、求实求真”的学术境界,构建具有农大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制度环境、学术环境和校园环境,把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农业大学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传承和弘扬“服务‘三农’、献身‘三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大别山道路”精神,构建具有农大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农大特色的先进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建立崇尚学术、宽容失败、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学术文化,完善系统严密、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制度规范,营造崇尚科学、尊师重教、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建设厚重质朴、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校园环境,树立立德树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构建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灵魂的校园文化,通过师生的社会服务、社会活动或为社会输送人才等途径把服务三农的文化精神传入社会,以汇聚更多的社会资源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团结和凝聚全体师生员工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农业大学而不断奋进。
(二)推动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多学科合作研究
科学研究为高校人才培育、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提供物质保障,也无疑是我校坚持“大别山道路”的基本前提。由于“大别山道路”面对的是具体的、现实的农村社会问题,既需要关注现代农业的产业延伸、专业分工,也要应对因城市化、工业化和科技推广而引发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性问题、农村社区文化和社区管理等的新问题。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三者之间的连锁、联动效益,需要推动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多学科协作研究。首先,要改变传统农业科技研究单兵作战的困局,加强我校农林类各个自然学科之间以及同校外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遵循我省或其他相关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开展协作研究。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要素优化组合,打造合力、激发活力,遵循农业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科技力量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因此,只有按照农业产业发展规律来协调农业科技研究,才能形成集成化的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其次,在协调自然科学各个学科之间合作研究的同时,联合校内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科研资源,针对未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区域的农村、农民的社会问题开展同步研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指出:长期以来,由于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我国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不高,应该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和农民的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农民组织化发展、激发农民社会参与,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创新人才教育,培育“大别山道路”的现代人才
在20多年的“大别山道路”实践中,安徽农业大学为安徽省农业振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扎根在田间地头、山间湖旁,为安徽省“三农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学校立足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积极探索全日制普通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专门型人才。“大别山道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配合安徽地方经济发展和安徽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作物多样性特征,形成了相应的专业特色学科群,组建“产学研”联盟,积极孕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科学技术新理念、生产新知识、产生新技术、培育新品种,以科技创新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以人才培养服务安徽农业发展。学校针对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现状,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各级各类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新农村建设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成人教育,进行“村大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人才培养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大别山道路”的深入发展是安徽农业大学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主动融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科技研发、农村科技服务、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教育方式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三个纲要的公布与实施,以及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形势,升华和凝练我校“大别山道路”的时代品质,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探索总结其现代农业教育规律,揭示其对现代农业教育体系的启示意义和创新价值等诸多方面,需要继续探讨、凝练、升华“大别山道路”深刻的教育思想指导和教育哲学理念,这对我校“十二五”期间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实现学校“和谐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实现“三农”人才的创新性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丰富高等农业教育理论,促进现代化农业教育体系构建一样具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智慧城市网络建设
一、背景
在这个高科技横行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类改善生活带来了更大希望和更多期待。在建设中人们发现可以通过将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行结合,把这门精炼的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中,就能够帮助城市人们在最大化环保、高效的条件下保证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智慧城市的概念分析
智慧城市是指在云计算、物联网、决策分析优化等技术的支撑下,结合全新的维基、社交网络、综合集成发等工具和方法进行综合设计,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城市的建设中,可以是城市交通、城市商业、城市通信,也可以是对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建设。这种智慧型技术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给人类创造一个更环保、更智能、更高效、更人性化的生存环境,这是对全球环境保护的相应,也是对人性化理念设计的运用,能够帮助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减少人类生存生产对城市建设带来的压力。
三、由智慧城市概念在国内外的实践进行经验总结
1.网络的建设。在网络的建设这一方面首先要从较先执行智慧城市建设的韩国仁川进行分析,当地政府针对城市中保健医疗和人才教育、商业贸易、政府服务四方面进行重点建设,但在开展这些项目建设之前已经先在韩国全国境内进行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建设,实现社会网络服务提升。
2.政府和社会服务项目建设。政府和社会的服务项目研究也可以拿韩国当例子。韩国政府要进行政策推行时只需要以VOD形式进行传播,或者可以在IPTV上播放各类社会服务信息如招聘信息、交通情况、家政服务信息等。这些服务技术在韩国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一定成效,这是智慧城市建设中可供学习的重要项目。
3.教育和人才培养项目建设。许多智慧城市建设中都会对教育和人才培养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在进行教育和人才培养智慧型建设时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全国教育资源共享,由国家教育部门建立一个统一平台,这个平台要提供给全国所有地区的学校进行资源上传和下载,让智慧真正走进每个地区。
4.保健和卫生医疗项目建设。在日本东京,医院为每位病人建立电子病历,无论病人去哪个医院就医时都能够通过电子病历登陆后找到病人从出生以来的身体状况,出现过何种疾病、进行多少次就医等,大到手术、小到一次感冒看病,实现全程电子记录。并且在进行病房查房和临床治疗时,医生和忽视可以用笔记本电脑和PDA进行记录,这就是对无线网络的很好运用。
5.能源的环保有效利用项目建设。在英国伦敦,贝丁顿生态社区的“零化石能源建设”项目就取得了巨大成效,笔者认为这是实施项目中较为成功的例子。贝丁顿生态社区将太阳能、生物能和风能等进行高效利用,在小区的用电、供热等方面进行节能节源,又运用了低碳环保的合理设计如天然采光、智能供热等,在一年的实践中发现所消耗的电能仅为普通小区的55%,热能仅为普通小区的19%。取得的成就证明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6.城市设施和环保设施的改善项目建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道路的智能照明工程建设就为城市设施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先例。当地政府对道路照明灯进行改造,使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控制,减少因为不同灯具的外形和功能而受到照明影响,并且还将这一技术运用到住宅中,大大降低了人们生活的成本,成功运行了节能模式。荷兰通过一个节能智慧化技术的成功运行将一种新型的能源管理系统安装到用户家中,成功节省了15%的能源消耗,成功减少了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四、总结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也是以人为本和低碳环保理念的城市建设渗透。作为能够造福人类社会的一项技术,人们应当研究技术、善用技术,在经济最优化的情况下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将这项技术真正运用到生活中,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詹洪祥.经营城市要以城建城以城兴城为起点[J].大庆社会科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