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构主义教学法

建构主义教学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构主义教学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构主义教学法范文第1篇

《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预示着中学历史教学真正走上了现代科学教育的轨道。新课标是以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主张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观、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其优势在于解决传统教学中业已显露的问题和弊端,而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对教和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我校的“十字教学法”是在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模式为“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五个环节,它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主要通过课堂这一教学阵地来完成学生学习任务,达成教学三维目标。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谈谈建构主义对历史“十字教学法”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对历史“十字教学法”知识观的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十字教学法”是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进行设定学生对知识认知过程的环节的。通过对历史知识的“预习”,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个初步的认知,随着“尝试”环节的展开,认识程度不断拓深,就形成新的认知。再随着“探究”环节的开展,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接着进行“应用”环节,就是把历史知识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最后,通过“归悟”环节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建构主义对历史“十字教学法”学习观的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种知识建构过程其实直接指导着“十字教学法”学生的学习观,最显著的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从“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五个环节来看,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有学生自主学习,有同伴互助学习,有老师适时点拨指导学习,有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等,学生在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也就完成了本节历史知识的建构。可以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重在“习得”,而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学得”。

三、建构主义对历史“十字教学法”师生观的影响

建构主义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的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引路人、评价者,却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课堂知识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这就要求学生历史“十字教学法”学习中应充分发挥其认知主体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下,拓展思维、积极探索,使自己能顺利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建构主义对历史“十字教学法”学习环境的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课堂情景中,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认知主体对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历史“十字教学法”的“预习――尝试――探究――应用――归悟”五个环节本身就是学习环境的营造。五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是老师采用预设方法,寻求学生学习历史最佳的情境与意义建构的切入点,通过“尝试”环节,搭建学生交流平台,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同化和顺应。再经过“探究”“应用”环节进行合作或协作形式进一步对历史知识点深入探究,就把学生的历史初级学习转向历史高级学习。最后,通过“归悟”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对历史知识意义建构。

五、建构主义对历史“十字教学法”教学原则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认为:(1)所有的学习任务要更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学习;(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预设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本人的问题;(3)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真实的任务;(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6)教学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这些教学原则实际上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师生观、学习环境中,有力指导历史“十字教学法”的落实,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建构,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建构主义对历史“十字教学法”教学设计影响

历史学科的教学本质是人文教育,肩负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任务。因此,历史知识的教学应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兴趣,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合作学习,主动建构等教学策略来学习历史。我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对历史教学设计的影响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教学目标设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要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学设计过程要紧紧围绕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这个中心而展开。(2)学习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3)自主学习设计。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

建构主义教学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建构主义教学法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它是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互相交叉渗透。

1 分子生物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单一,遵循教师通讲-示教-学生被动接受模式,学生较少独立思考和探索钻研[1]。而且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机械,教师一味地讲课示范而未根据学生的个性、专业基础、学习习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多为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无法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学会了怎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我院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将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2 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2.1 引入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2],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教学是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教学法,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3],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交流讨论,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学习,可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能力。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们随机抽取本院2014级药学专业学生2个大班70人,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照组),一个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实验组),两个班都由同一个老师带教。实验组每次上课前都由指导教师给一个讨论的题目,设置问题情境,学生课下根据题目搜集资料,查询相关内容与研究动向,课上相互讨论,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并达到目标的过程。遵循建构主义教学法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如在讲到DNA双螺旋模型这个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诞生标志时,我们给学生提出了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这几个人名,让学生自主查询他们与分子水平研究之间的关系,这样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团队合作的兴趣,获得答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对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或者继续深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3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根据专业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药学专业的性质要求分子生物学课程能与实践应用有较好的结合[4],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因此我们选用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教材。并且有侧重点的将与药学领域及实验的的部分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我校药学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学时为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36学时。要求“教与学”在有限的学时内,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药学实践中[5]。

2.4 教学效果评价

学期末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考核,采用理论试题测试和实践考试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比较分析。用SPSS l1.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t检验,P

3 结果与讨论

考核中理论测试满分100,实践测试满分40,总成绩为100×60%+40。理论测试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题,简单题和论述题。实践考试主要考核以实验操作、平时出勤率、实验报告书写、课堂回答问题情况来作为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建构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建构教学组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

本研究结果亦表明,建构主义教学组的学生成绩更为理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建构主义教学法鞭策教师紧跟科学研究前沿,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加强了学生相互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值得在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授课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迟彦,季长清.《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教育创新,2009,17:207-208.

[2]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4:30-32.

[3]张冠群.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数学微积分教学策略分析[J].高教学刊, 2010,16:235-236.

建构主义教学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法;程序设计;图形用户;多线程;I/O操作

中图分类号:TP31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1-pppp-0c

Th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t Pedagogy in the JAVA Programming Course

TONG Y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Bohai University,Jinzhou 121013,China)

Abstract: In the University of computer-related professions,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but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ir total number of credits and credit accumulation point,the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apacity building become a by-product to obtain a diploma and degree certificates.Lead students to be difficult to produce a strong interest in programming.Professional course is not enough for a solid grasp of.Therefore,to change the mentality and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 learn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e applic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which based on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will promote the effect.In the process of active learning and enjoy learning to master the core technology of computer courses,so that certificate became an inevitable by-product.

Key words: constructivist pedagogy; program designing; graphical user; multiple threads; I/O operations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形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模式、随即访取教学模式。

所谓抛锚式教学模式: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对于 “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学生发现新学习的必要,从而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确认学习目标。教师预先教授一些知识是为了提供帮助学生继续前进的资源和“脚手架”。

下面以JAVA程序设计中的图形程序设计、事件处理、多线程、I/O操作教学知识为例,以上述模式为指导进行JAVA的程序设计内容教学。

1 图形用户界面知识的理解与多线程的引入

前期编写的JAVA程序都是通过键盘接收输入,在控制台屏幕上显示结果,很多用户并不喜欢这种交互方式。现在的程序早已不采用这种操作方法了,网络程序更是如此。首先,引入如下的例题1: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在画布上画出一个小球,并显示出来。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程序代码略)。

例题2:将例题1中的小球进行向下移动,超出界面是将从上面出现循环移动,引入多线程的内容。具体程序代码如下:

import java.awt.*;

public class MyStar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rame m = new Frame();

m.setSize(1280,768);

MyPanel mp = new MyPanel();//创建一个画布对象

m.add(mp);

Thread t = new Thread(mp);//以mp为基础定义一个线程对象

t.start();//启动线程

m.show();

}

}

class MyPanel extends Panel implements Runnable

//用户自定义一个画布类,继承原始画布类,并实现线程接口

{int x=20,y=10;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g.fillOval(x,y,30,30);//在画布里面绘制一个实心的小球

}

public void run()

{while(true)//循环条件始终为真,保证小球不断移动

{ y++;//垂直方向是向下移动的,所以y不断增加

if(y>768)//如果下标越界,则从上面再次显示

{ y=0;

}

try

{ Thread.sleep(10);//线程睡眠10毫秒

}

catch(Exception e)

{

}

repaint();//每次进行绘制小球

}}}

前期讲解的内容是为了提供帮助学生继续前进的基本内容(资源)。以下的内容由学生编写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逐步讲解,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演示。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基础问题和知识点进行引入,为下一知识点打好平台。

学生课堂自己动手编写的问题如下:

例题3:将小球进行左右、上下45度移动,当到边界时以另一个45度方向反弹回去。如图2所示。

例题4:在屏幕上画出300个雪花,提示雪花为显示字符串”*”,显示位置为随机位置。如图3所示。

例题5:在屏幕上画出300个雪花,然后这300个雪花不断的向下移动,循环播放,背景颜色还可以为黑色。(是例子2的一个展开)

2 事件处理问题的引入

上述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但是不能将相关的操作放在里面,比如利用键盘或者鼠标与图形实现交互操作,即事件处理内容的引入。

例题6:利用一个300乘以400的窗口显示一个打字游戏界面,窗口中随机显示10个小写英文字母并不断向下移动(字母可以重复),当用鼠标点击一个英文字母时,则会在屏幕上消失这个字母,同时在窗口上方会出现一个新的字母。(程序可以适当的引入成绩显示,打错扣分,漏掉扣分,打正确加分,也可以自己定义规则)

本题是知识学习的高级阶段,将事件处理问题的引入就会有很大的改观,解决了实际问题。由此学生对事件处理问题会有较高的认识,事件处理的三个步骤为:实现相应的监听器接口、为组件注册监听器、在相应的方法中写好对应的操作代码。本题的相应代码略,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

这道例题讲解的内容不但整合了前面的知识,还引入了事件处理的内容。以下的例题由学生编写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逐步讲解,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演示。

学生课堂自己动手编写的问题如下:

例题7:在窗体中用四条线画一个矩形框,背景颜色为灰色,左上角的两条线为白线,右下角的两条线为黑色,当鼠标在矩形区域内点击时,左上角为变为两条黑线,右下角变为两条白线。如图5所示。

3 I/O与网络知识的引入实现聊天程序及课程方法总结

例子8:编写一个聊天登陆界面和一个聊天界面,能够实现多用户聊天,在登陆界面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等相关组件,而在聊天模式下,可以在文本框中输入内容,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对方,发送的内容可以在文本区中显示。如图6所示。

在本例题中,可以将I/O内容和JAVA的网络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和关联,从而达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目的,并在其中找到乐趣。(下转第8755页)

(上接第8748页)

4 总结

对于一个具有良好功能的程序,教师是在不断的构建 “抛锚” 式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中得来的,这种“抛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会让课堂上“被动”的老师变得“主动”,老师留给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空间,讨论问题的时间,那么学生会把握住展现自我的那一瞬间。

参考文献:

[1] 耿祥义.Java2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8.

[2] 杨兴凯.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49.

[3] 欧立奇.Java程序员面试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30.

[4] 郑莉.Java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55.

[5] 徐谡.Java应用与开发案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98.

建构主义教学法范文第4篇

本文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并探讨建构主义模式下的生物cai教学方法。 

1、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法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两种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学科,生物教学应该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的主动性。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操作、观察、科学语言等素质的培养,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建构主义模式的教学方法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生物的cai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支架式教学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邻近发展区”。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进行小组协商,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并通过效果评价。 

如在学习《动物的行为》这一单元时,确定要把实验班学生分6个学习小组,每个组负责开发一种动物行为的多媒体演示。让每一位学生自己选择:愿意开发哪一类动物行为;是愿意收集有关的动物资料还是愿意为资料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或是直接用多媒体工具去制作软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把同学们编入不同的学习小组。这样,每一类动物的行为就成为学生的研究对象,同学们都围绕自己的任务努力去搜索材料。例如:去动物园相应展馆去实地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并拍摄录像;到图书馆和internet上去查询有关资料,以获取动物图片和撰写说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教师则对如何到图书馆和internet上搜集素材适时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指导学生对搜集的素材重要性大小的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上升),并指导学生将材料制作进入网页。然后组织全实验班的学生在网络课室通过局域网交流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已有能力,连续提出问题,用这种支架式的教学法将学生的概念理解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新水平。 

2.2.实例式教学 

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并确定整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进程,让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助学习,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时,教师鼓励学生围绕这一教学内容拟定若干题目,例如广州近年来的空气污染和麓湖水质研究等问题,要求学生用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地把自己选定的问题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实际考察及在图书馆和 

internet上查阅资料后,同学们制作了一些自己的软件,教师选取其中适合的软件,向全班同学播放。播放后立即组织讨论,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这个课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作的教学设计和协作过程中的引导,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2.3.随机进入教学 

学习者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的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和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开发出具有动画和超文本控制功能的交互式教学系统(见附1),所用教学方法主要是随机进入法。该教学系统通过确定主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等步骤,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用于学习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有关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还能实际验证。 

3、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思考 

3.1.运用建构主义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1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运用比较成熟的主要是支架法,实例法和随机进入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不一定采用某种单一的方法,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某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灵活加以运用。 

3.1.2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均应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即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 

3.1.3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3.2.建构主义的缺陷 

建构主义教学法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在高中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是重点,也是难点。程序设计算法的相关概念比较枯燥,理论过于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也不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比较困难。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探究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构建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运用构建主义理论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作为高中信息科技选学模块的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刺激和强化,并引导学生作出适当的反应。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模仿适当的行为,教师对学生模仿的结果进行判断和修正。在程序设计算法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1][2][3]作者介绍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要义,并对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和优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具体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在高中程序设计算法的尝试,还没有查到,因此尝试用建构主义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建构主义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学习情境中。创设情境,即在真实世界中建构知识意义、学会解决问题的经验,尽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我们无法将学生带到知识应用的现场(而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中一些抽象性、逻辑性、数理性的知识也难以找到这样的现场),也没有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去模拟真实世界,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各种可行的技术手段,设法让知识“从情景中走出,又最终走入情景”,即从现实情景中提炼问题,又能设计一些将新知应用于现实情景的实例,从而给予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机会。也只有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活动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针对趣味性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来。

二、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的相关概念比较枯燥,理论过于抽象,对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也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在算法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和优化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介绍排序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时,如果纯粹地以数字为例进行介绍,给予学生的印象不会太深刻,而且会显得过于抽象,不通俗易懂。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排队这一活动的熟悉程度来引出排序算法,加深学生对排序算法的直观印象,促进学生对排序算法的理解。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在提出排序算法之前,教师可在班级内随机抽取五名高矮不一的学生随机站立,然后请这五位学生演示以不同的方法从矮到高的排队过程,教师可在一旁指导学生先按照冒泡排序的方法进行排队演示,并记录他们演示过程中的每一次移动。

这样,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教学中通过任务的设计,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静态的教学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 转贴于

三、利用建构主义教学评价,强化教学目标

高中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包含了数学模型建构、逻辑推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比较大,不同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同时,学生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整认知策略,改变思考角度,加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评价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也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情感交流的过程。有效地教学评价,不仅能够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使得学生充分活动,形成良好教学氛围和师生互动关系,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效地教学评价,也可以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学生优势和不足,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正确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

四、小结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师和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引入、课堂任务设计,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程序设计算法数学模型的建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乐于参与系统知识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更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