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媒体运营现状

自媒体运营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媒体运营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媒体运营现状

自媒体运营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微博;自媒体;博物杂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102-01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在,媒体也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渠道演化成为现在的以互联网为主,而各家公司又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平台,如朋友圈、公众号、微博、网络直播等。微博,作为最先开展、也是目前最大的自媒体平台之一,拥有方便、响应迅速、无门槛等优点,已经在其上发展出了完备的自媒体产业链。自媒体因为平民化、便捷等优势也早已深入群众。

而传统媒体也在微博的发展中寻找着新机遇,各个报纸杂志都纷纷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多数官方账号囿于“官方”本刊的L格,消息显得呆板,不易吸引粉丝。而在其中,有些官方账号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在不脱离本刊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定位,结合运营人员自身优势吸引粉丝。虽然依旧是官方账号,会进行一些官方活动的运营,但是整体风格已经偏向自媒体。这样的官方账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对于本刊营销活动有很大助力。

“博物杂志”就是非常典型的“自媒体化”官方账号。《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面向青少年的一本自然历史杂志。2009年《博物》创立微博账号“博物杂志”,初期以官方口吻一些科普小知识,然而并没有获得较多关注。自2012年底运营者张辰亮编辑开始解答微博网友提出的各种问题,“博物杂志”这个账号就开始受到关注。作为一个科普类杂志的官方账号,作为博物学爱好者的运营编辑也按照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网友进行介绍。某个时段编辑还回答了网友提出的“是否能吃”的问题,产生的新短语“能好怎(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成为了一段时间微博的流行语。

运营编辑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有很鲜明的个人语言风格。在初期模仿其他营销号“卖萌”之后,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网友把其账号形象拟人化,称其为“博物君”。同时也与本社其他账号以及科普圈自媒体互动,将整个科普圈带入公众视野。此外,运营编辑还以“博物君”身份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引起广泛关注。

“博物杂志”的粉丝数一路上涨,目前已达到500多万,而《博物》的发行量也逆市上涨,目前发行量已达20余万册。同时杂志社也开办淘宝店铺“博物小馆”出售精心设计的杂志周边,有明信片、笔记本、购物袋、动物模型等多种商品,满足粉丝购买周边的需求。

目前集团旗下“三报八刊”均属于传统纸媒模式,虽然顺应潮流也开设了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但是也遵循旧模式官方口吻的科学知识、养生知识,缺乏了与粉丝的互动,原创内容也偏少。目前报刊主要在山西省发行,由于山西省现状,报刊读者还没办法很好地将线上运营内容与传统途径的纸质媒介联系起来。目前集团运营有“乡村e站”及“社区e站”自有平台,然而仍然受到一些限制。运营编辑可以借鉴“博物”模式加强互动,善于利用现有自媒体平台将内容丰富的线下活动引入线上,扩大自身影响力,尝试在新媒体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自媒体运营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手机报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Puzzle Faced with the Handset Newspaper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Concerned

Wang Xuelian Wang Lei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Foreign Language,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430079;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Foreign Language,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430079)

Abstract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our country handset newspaper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s the handset newspaper's difficult position profession policy, profit pattern, content localization and marketing way faced, and analyzed the reasom ofthese difficult positions, and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handset newspaper puzzle countermeasure

一、手机报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现实困境

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开始,全国各地陆续推出了手机报,用户订阅手机报的费用无需专门到有关机构去支付,只需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即可。因此,手机报有着明显的渠道优势,2004年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影响力比较大的全国性手机报有《人民日报手机报》、《新华手机报》,地方手机报有《浙江手机报》、《华西手机报》、《齐鲁手机报》、《湖南手机报》、《广西手机报》等。此外,各地方版报纸的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开始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外省的读者们也可以通过手机来阅读当地的报纸。比如从2007年3月底开始,扬子晚报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据称在试推广期间,已有近1万名来自上海、安徽、山东、北京等省市用户订阅了扬子晚报手机报。

2007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把手机报业务作为重点业务来发展,表面看来手机报业务发展很快,但此项业务尚处在市场导入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技术上存在瓶颈,特别是盈利模式的限制,加上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使手机报,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困境。

1.政策问题

手机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无线运营商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及发行是否通畅。“运营商究竟有多大的诚意和兴趣来跟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一块分享手机传媒的蛋糕,从我个人的判断而言,目前形势不是特别乐观。”中国妇女报手机报主编姚鹏说:“在手机报方面,中国妇女报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是坦率地说,几年下来,这只螃蟹还没有吃出味道。”目前,手机报的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运营商手中,手机媒体存在的关键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政策问题。

手机报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手机媒体与无线运营商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手机报的发行渠道掌握在运营商的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发行是否通畅,也就是说你的生死大权完全被人家所操控。而目前的手机报,无论是彩信还是WAP,只不过是运营商的增值服务项目而已。运营商决定了手机报成本居高不下,不能被更多的用户接受。

只有在能够对手机媒体的内容、发行,以及盈利模式,都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操控前提下,才是报业满意的手机媒体形式。一个新媒体的命运如果控制在移动运营商手里,控制在一个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里面,这个前景很不好,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也就无从谈起。需要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做更多的协调关联产业、关联行业的工作。

2.盈利模式的问题

众所周知,广告收入是我国传统媒体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手机短信、彩信和手机上网等无线增值业务从一开始就是收费项目,付费使用无线增值业务也已形成习惯。但正因为订户付了费,他对未经其许可强行推销给他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极大的抗拒。从现状看,手机报的广告营销和广告收入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从电信营运商方面讲,在手机中做广告是明令禁止的,这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如发现可马上中断业务并给予处罚,用户也可以投诉。从手机报订户方面讲,一般不愿意接受广告,如果收到了广告,或是退订,或是投诉,电信营运商对投诉都很重视,对投诉业务的处罚也是很重的。而从广告商或是广告业主方面讲,一是对手机报有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对手机报的广告传播效果缺乏认识和评估;二是目前手机报缺乏一个稳定的、合法的、有吸引力的广告营销的平台。①这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目前手机报的广告经营活动只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很难付诸实践。

3.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目前手机报最大的弱点是没有自己的原创内容,其媒体业务、市场开发、新闻来源主要依附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内容同质化”也将成为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死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家报社在内容制作上已经开始寻求突破,向分众化的需求方向发展,如设置了“综合”、“新闻”、“财经”、“体育”等多个栏目。但这样做还远远不够,手机报的信息模式应该是基于多媒体的,除包含传统报纸的文字、图片等基本形式的信息外,还应该向集音频、视频、游戏、娱乐、互动等多媒体形式的内容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用户和渠道资源都掌控在移动运营商手中,各报社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不能够充分的挖掘用户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手机报的分众化发展。

4.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

从手机报的营运实践看,影响手机报的几大关键因素分别是有吸引力的内容、稳定的技术和通道、符合无线增值业务的营销方式。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电信运营商对于手机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手机报订阅费中的一部分要交给电信运营商,更为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资费优惠,吸引更多潜在的用户订阅手机报。

在手机报三方(或两方)的利益共同体中,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为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媒体和作为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支撑公司,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手机报的无线增值服务收入,对于无线运营商来说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手机报的营销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

三、对策

1.媒体要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从目前成熟经验来看,与运营商的强强联手无疑是手机报在发展初期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海外市场上,许多手机报都是通过借助运营商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在日本报业走下坡路之时,《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纷纷向日本顶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伸来了“橄榄枝”,NTT的手机用户只要交纳一定的信息费用,就可以每天通过手机上的菜单选择阅读《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等报纸的内容。

手机报的营运模式,是由媒体提供内容、电信运营商提供渠道、电信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撑的三位一体的模式,是一个依托手机这个通讯终端整合各方资源、谋求市场收益的利益共同体。在这种“统一战线”中,如何既坚持各自的原则立场,又尊重合作各方观点、意见和运作习惯,就成为维持手机报这个合成系统良性运转的重中之重。“做手机报其实首先是做公共关系”。华西手机报与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四川移动经过碰撞、磨合,建立了相对高效的运作机制,得到了合作伙伴的理解、尊重,最大限度获得了通信政策和营销手段方面的支持,有效地促进了华西手机报的经营。②

2.结合实际,选择盈利模式

从手机报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全国手机报和地方手机报。全国手机报参与者由报社、移动运营商和SP共同组成,地方手机报主要参与者是报社和移动运营商,双方直接合作。无论哪种方式,收入来源主要为每月5到15元不等的包月费和WAP网站浏览费。在盈利手段上与传统的报纸相比,缺乏广告的盈利方式。有研究文章指出,手机报可以通过企业冠名栏目、大型企业点播、分类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广告经营。即通过企业冠名或者点播的方式,让手机报用户免费获得新闻内容,这部分订阅费用由广告业主支付,就是“免费+广告”的模式。另外一种模式,即目前手机报的运营模式,即“订阅费+无广告”的模式。

反观手机报的发行,由于是顺价发行,决定了随着发行量的增加手机报的收入也增加,而且由于手机报的成本支出相对固定,发行量越大对利润的贡献越大。

3.在内容方面,要细分受众,注重信息的有效性

手机报首先应该对于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特别是对于自己用户的定位。常州手机报对五千多位读者进行调查,86%读者年龄在35岁以下;男性读者明显高于女性,占76%;浙江手机报受众总共已近10万,大多为城市白领、公务员、中小创业者、企事业管理人员和其他知识分子等,其中80%以上为男性。③总体来看,目前手机报读者大多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的比例最高,这就使得手机报在自己的内容定位上有所偏重。

信息内容要量身定制。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对手机报客户的回访中发现,客户渴望更贴身、更细致的信息服务。对此,《广西手机报》正计划细分受众,开发地市版和有关影视娱乐、房产、汽车、饮食等专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由合作媒体派出记者自主采访,以掌握和即时发送第一手的信息。

从海外市场的情况来看,以人为本也成为衡量手机报好坏的主要标准。挪威电信和数字电视运营商Telenor的有关人士表示,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能否赚钱,而在于能否为读者提供足够好的新闻,我们必须保证手机报用户认为值得为收到的信息支付费用。他们提出的一个方案是“主动与被动的结合”:主动――报纸将每天的标题新闻打包,然后以极低廉的价格(甚至完全免费)提供给手机报的用户;被动―――读者对某一条新闻感兴趣,为之支付费用,获得详细报道。

4.注重手机报与报纸、网络的互动共赢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潇湘晨报社社长、红网董事长龚曙光认为,“现在的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还是可以多赢的,”他指出:红网是2005年的10月份正式并购过来,到2007年元月份,独立IP从9万到40万,收入从1200万到2000万;与此同时,潇湘晨报的增长率也在两位数以上。“晨报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和红网的互动”比如,2007年五、六月份,红网举办了一个网络“漂亮宝贝”的评选活动,潇湘晨报是协办媒体,“美容美发对我们平面媒体是没有广告的,但是通过网络来做这一个活动,把美容行业的客商带到了我们的平面媒体。”

除了网站,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产品是手机报,它在第一时间提醒读者最及时的短消息,报纸再深度报道,网络持续进行深度的跟踪。网络在一定意义上推进静态新闻向动态新闻的发展。同时又向手机报和报纸提供更新的新闻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资源性还是收益,这种多赢的格局都是可以形成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报的内容多是来源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对于已经刊登过消息的再次使用。随着手机报的发展,用户肯定不满足这样的现状,希望寻求更大的信息容量,这不仅需要手机报在信息的采集上,能够增加自采以及突发新闻的报道,更要能够突破不同媒体之间的隔阂,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有专家预言,传媒业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动,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和更长的产业链。

注释

刘骞:《手机报:传统报业的数字化介入辨析与猜想――以〈华西手机报〉为例》[J],《新闻界》,2007年第2期。

自媒体运营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博 微信 营销 企业

一次的微信培训会上,讲师开场这样说道,我个人希望,企业的微博微信运营者最好是微信微博工具的重度使用者与爱好者。当时被重度一震,乍一听,想起‘中毒’来。后来想想,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中毒。“重度使用者”,说的不无道理。连微博都不用的人,你让他立马下载一个客户端进行用户添加,有作用吗?这样的人适合做微博么?不行。你放心让一个连偶尔登陆客户端,胡乱瞎看,搞不清企业内容定位,微信微博用户使用习惯,接受习惯的人(简单来说,什么时候发什么内容)去做吗?如果你只是想占据空地,那就不用想了,随便找一会用手机的人即可。目前绝大数的企业微信运营的现状便是如此。忙完其他工作之余找时间发上一条内容。有多少人做到了及时回复,定期内容整理、活动策划、后期效果监测…企业微信运营远没有我们想的简单。仅仅是听完培训的一身热血和满腔的自信是不够的。

谈起公众号,你知道什么是公众号吗?甚至有人会疑问我们私人用的是公众号么。在这里简单的做一下区分,微信公众号实际上分为自媒体类型和企业类型。企业类是一些传统媒体、企业、政府等开设的微信公众号,而自媒体类就是个人形式的微信公众号。两个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官方、一个是民间,受众不同,定位不同,内容不同。

用户之所以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是因为能接收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有人认为可以把这个理解为移动端的信息订阅,而笔者认为,应该给之以更准确的定义,移动端的信息订阅与互动。之所以不同于app,是因为用户可以和微信公众号沟通,而一个不能和用户沟通的微信公众号,只是单方面的信息推送,这个app有什么区别?无论是PC端的信息输送和移动端的信息输送,对于内容接收者来说区别不大,因为用户只是来汲取内容的,无非一个是手机,一个是电脑,但内容是不变的。

最后把困惑笔者的一个问题抛给我的读者,微信、微博真正适合每一个企业么?起初是博客、然后是微博、再然后是微信,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更时髦的营销工具会登台,你方唱罢,我方上的局面,仍将持续。在每一股跟风热到达脚下之前,我们还能时刻保持清醒么?

一、面对微营销的火热,怎么让企业个人理智的去运用呢?

企业和个人跟风投身微营销无非两个原因,希望尝试这种新的营销方式为企业公司或个人获益,跟上趋势。这都说明大家是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愿意学习,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会发现极少有外资品牌、互联网企业或者电商品牌企业如此跟风,跟风者大多为传统企业,为什么?因为对互联网或新营销熟悉的企业已经有客观认知,他们很理智冷静,而传统企业对新媒体营销的认知不足,缺乏客观的判断,加上外部环境的热炒,所以急了。便出现“曾经错过微博,不能再错过微信”这一说了。他们对网络营销、新媒体营销、社会化营销等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同时企业也没有非常懂互联网营销的人,所以老板或者传统市场营销人脑袋一热就开干了。想开干也没关系,但是你得有策略冷静分析现状,适不适合做,有没有人做,准备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这些问题想好没有?聪敏的跟风者也许会获得成功,但是盲目的跟风只会浪费更多的人力财力。

这里收集整理了几个问题,作为企业或个人在做之前,需要反问自己几个问题,提供给大家参考一下:

你们的目标用户是否在微博微信?(用户在哪儿)

你做微博微信的商业目标是什么?(你想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你准备让谁来做?(市场部?公关部?新媒体营销部?)

你的公司有没有人能做?(能做的人在哪里?)

微博微信营销该怎么做?(具备专业运营能力与技巧?)

面对新的事物要跟进,但不可盲目跟进,得弄清楚它的价值。营销不是赶时髦,而是要找到最合适的。有时候慢即是快,不走错不走弯。微博微信对企业营销而言就是个工具,总有人适合总有人不适合。

二、如何将微应用与营销紧密结合来更好的服务企业?

所有的应用工具不能与商业结合,从生意角度来讲就是失败的。但是微应用要更好的服务客户就需要知道企业在利用微博微信营销时会面临什么困难,你的应用解决了他们运营的困难,他们就愿意买单。拿微博来说,很多企业想给自己的粉丝群发私信,就像一些群发私信的软件,每次可以给自己粉丝发,还能给指定账号粉丝发,那么这个小应用就对微博运营非常有帮助,这也跟营销相结合了,许多企业都用这款工具,当然使用这些工具我觉得有事也是用户体验降低的一方面,使用需要有一定方面的考虑与选择。

再说说微信,大家知道微信公众平台消息只能保存5天,而且有企业希望通过开发者模式有更高级功能,那么市场上就又出现了一系列的微信管理工具,很多企业抢着使用。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做微信营销除了群发信息还需要建微商城、微官网,还能做有奖转发活动,而这些微信公众平台本身是不提供的。他们就是抓住了企业营销中的困难来做生意。

至于一那些传说中的微营销培训,确实鱼龙混杂,各式各样什么都有,有真实可靠的,也有全靠忽悠的。我只想说一个营销培训师在培训的时候应该有责任感,能力高低暂不论,至少应该客观事实告诉学员是一个什么样子,而不应过于夸大神化带有误导性质。当然这样的课程有讲术的、有讲道的,适合不同层次的人群了。但是我觉得学习者尽量选择既能讲术也能讲道的课程。只懂术不懂背后的逻辑其实很难真正记住。

这是现在经常问到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我觉得这两个或是别的平台都是可以去尝试的,因为基于社交网络的营销是趋势,有时觉得这更是一种机遇,而微博微信是当前社交网络的代表,熟悉了解这两个平台对于企业或是个人做好社会化营销无疑大有推动。但是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和现状来看。问问自己是更适合微博营销还是微信营销?现在阶段是更需要微博还是微信?如果资源精力充足而且搭配该如何有所侧重?以上的三个问题是需要结合公司企业与个人自身来选择与决定。

自媒体运营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运营;汉语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一、新媒体运营的涵义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可谓是高频率词汇,但人们对新媒体的定义则是众说纷纭。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新媒体”自然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的统称。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手机媒体的不断更新,以及其他媒体的发展则为新媒体提供了技术支持,技术是新媒体的核心。因此,新媒体的定义具有时间性和技术性。而新媒体运营,则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物,新媒体运营通过以微信、微博、手机终端为主要自媒体平台,为大众推送丰富的文学阅读、创意广告、视频,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惊人的更新速度、全面的文化素材、创意的广告文案等,抓住大众的视线,成为大众获取资讯、日常阅读、消费导向的重要手段。

二、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才需求

新媒体运营人才主要指能够完成运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大众或“粉丝”提供优质、有高度吸引力的传播性内容的人才。余红教授的调研显示,社会最需要的新媒体人才前三名是:后台研发(26.25%)、文本编辑(11.57%)、产品经理(11.36%)。笔者从智联招聘搜索有关“新媒体运营”等相关招聘信息,综合2017年7月招聘信息,发现福建省厦门市各大岗位需求达525人,而新媒体运营人才需求最大的城市———北京则达13798人。通过整理相关招聘信息,本文将新媒体运营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位类别和职位类型进行分类。职位类别:文本制作与编辑;视频制作与编辑;客户维护;数据分析;技术维护;活动推广。职位类型:专员;编辑;助理;主管;总监;经理;策划。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对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整理,见表1。根据以上表格显示,“文本制作型”新媒体人才需求最多,占到33.9%。新媒体的内容制作,虽在部分内容中具有“新闻”属性,但目前大多数内容制作以转变为信息或资讯为主。新媒体运营人才从过去面向新闻受众的“新闻采编”岗位走向面向新媒体用户的“内容制作”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制作的内容被关注、阅读乃至转发,就需要深谙社会化媒体平台传播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去制作内容。大致来讲,内容制作型人才主要为各种组织或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提供内容。由此可见,具备较好文字撰写功底,同时拥有较强的文案策划能力的人才是市场的最大需求。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分析

(一)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设置实用性低

秉承着传播文学文化的优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依然保持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化概论、基础写作”等传统教程。学习内容比较单一。而现今,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型人才而是多元化人才,纯理论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应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缺乏文理渗透、宏观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不能够满足现今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需求,以及限制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弹性化。传统教材使课堂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不再被大学生所接受。

(二)课堂教学内容不适应社会需求

根据对目前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调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课题研究创新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当下,颇有经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都出生于新媒体发展不够完善的时代,自身对新媒体不具有敏感度。并且,以往传承的理论思想,依旧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起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于新媒体环境的感受能力、融合能力,阻碍了创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毫无创新特色。故而,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之上,教师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或照本宣科,或将课本知识通过PPT或视频放映出来,虽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并无改变和发展。这不仅与学生心理需求形成冲突,而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思维逻辑的拓展。

(三)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根据近年来汉语言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本专业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足专业人数的二分之一,事业单位汉语言专业岗位需求同样呈下降趋势。尽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较宽、出路较广,文秘、广告策划、编辑、记者、公务员、教师等岗位均有大量就业选择,但课程设计的不足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出现脱轨等问题,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信心低,兴趣低。同时,该类岗位的替代性强,譬如,编辑、记者、广告策划均存在极大的竞争。本专业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市场发展的需求,使得学生纷纷转向其他岗位发展,导致该专业的人才流失严重。同时,随着国家的发展,企业级社会岗位对理工科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这无形中也给文科专业造成压力。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面向新媒体运营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

随着新媒体运营的发展,编辑、策划等岗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通过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各类文学知识的积累与探究,对文章内容的编辑能力、策划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该类岗位存在先天的专业优势。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入新媒体相关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出路。

(二)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相关课程有高度兴趣

对福建省几所普通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抽样学生达5000人,在回答我们提出的“是否对新媒体运营相关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时,92%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学习。新媒体运营已成为当今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个企业的文化传播、产品的宣传、企业客户的维护等,都离不开专业的文案编辑与策划。学生们认为若是能够在校期间有该方面知识的积累,在未来的就业中,将树立更高的信心,形成核心竞争力。新媒体运营的编辑与策划重视创意,符合当代学生的兴趣。

(三)国家教育研究的支持与推广

2014年1月15日,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发起成立了全国“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简称“新盟”),为全国高校新媒体教育与人才培养领域搭建起重要的交流协作平台。“新盟”将广泛吸纳全国各高等院校新媒体相关系所、专业、方向的管理者、学科带头人、教师、科研人员加入,共同推进中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85所高等院校、95个院系的230位教师加入“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

五、面向新媒体运营扩展专业科目建议

(一)立足专业,探求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更为人所重视,作为该专业的学生,应当承担起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但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时,也应与时俱进,展望未来,在新的时代下,树立新的目标,应了解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确保汉语言专业能够学以致用,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二)设立新媒体专业课程,实现产业对接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写作功底及语言文字功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应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延续传统的写作教学基础之上,增设“新媒体概论、网络技术、网络语言”等新媒体专业课程,将二者融合,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能掌握传统的写作文化,而且对新媒体有一定的专业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性,而是多向性。自媒体运营和发展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对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运营平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大众需求,从而作出相应的革新。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程偏向于文学理论方面,教学方式也偏向于文本解读、照本宣科的原始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必要途径,只有理论学习而无实践基础,则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性教学,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大范围地了解当今市场的发展及变化,从而掌握社会需求发展方向、发展动态。通过运营公众平台,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加了解大众及“粉丝”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数据化分析,从而能够使其明确发展方向,促进该专业的学生开拓创新。

(四)重视网络,发挥创新思维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数据、信息对大众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形成,使大众都有抒发自我、满足自我的途径,新媒体“快捷性、互动性、大众性、传播性”等特点使信息海量化、碎片化传播,大众通过搜索引擎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精确式搜索,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思维无疑是一个挑战。为了满足大众需求,提供优质的信息来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思维,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培养[J].现代传播,2014(2):134-138.

[2]赵子忠.行胜于言———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J].中国传媒科技,2014(3):14-15.

[3]石慧.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14-315.

[4]王文丽.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转型的思考———以铜陵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6(4):98-101.

[5]王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探析———以《新媒体可视化》课程为例[J].新闻传播,2014(17):50.

自媒体运营现状范文第5篇

打破传统经营理念,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苹果公司以独具匠心的产品设计创造了巨大的附加值乃至品牌价值。它的成功之道很简单,正如乔布斯所说:“我们正竭尽所能地让用户体验到预想效果。”

苹果公司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给中国运营商一个警示,那就是应该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感知,这种感知不是宣传上的感知,而是真正能体现在他们的触觉、他们的耳朵、他们的眼睛里。这样一个新的变化以及能够区隔这个市场的差异性,才能够在中国打造出类似于苹果的―个全新的产业价值链。

譬如,在手机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现状下,中国联通在门户运营策略上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吸取苹果公司的运营经验,打造出与传统运营模式不同的沃门户。它集成互联网资讯、视频、音乐、应用等内容,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高速快捷的3G冲浪体验。

沃门户以用户的消费感知为出发点,融合新旧媒体模式,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第五媒体效应,结合移动终端分众、定向、及时、互动传播的特点,引入适合手机终端特点的独特业务形态,领域涉及娱乐、资讯、购物、交流互动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应用。

为了让消费者在每处细节都能体验到完美的感知和舒心的服务。联通沃门户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其汇聚互联网品牌业务,内容实时更新,信息及时,可以让用户一键知天下;其页面展现力求丰富,图片、文字、视频、动画、影音等多媒体应用的全面引入带给用户新鲜体验和全方位的视听感受。

不断寻求创新,在计费模式上实现消费者自

传统手机应用多为SP业务代收费,在收费监管上存在着一些漏洞,个别SP利用监管漏洞,侵犯了消费者利益。大量的资费投诉事件,让消费者捂紧了钱包,在选择服务上不得不谨慎。这种收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热情,阻碍了手机新媒体畅通发展。

运营商若想赢取消费者的信任,开拓出广阔的市场,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计费模式,实现用户的自主消费。“中间账户”便是一种理想的计费模式。中间账户的研发加强了运营商对用户利益的维护,用户可以灵活掌握自己的消费行为,体现出门户真正的吸引力。以联通沃门户为例,门户大部分的内容是免费的,只收取基本流量费,沿袭互联网用户消费习惯。对于用户的个性消费需求,消费者首先要通过注册沃门户开通中间账号,充值成功后自主选择消费产品和服务。沃门户这种计费模式旨在形成让用户先体验后消费的理念,强调用户的深度体验,并充分尊重消费者选择消费的权利。

中间账户的研发突破了传统收费模式,是运营商经营3G业务的成功尝试,它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无限商机,开创了电信运营商收费的新途径,未来一定会成为运营商的主流计费模式。

手机门户应聚集人气,拉动流量

在手机新媒体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刻,运营商最应该做的就是抓住机遇,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习惯,将经营策略由传统运营商注重信息费收入向提高和拉动3G流量转变。

根据市场数据,Iphone手机用户流量约是普通3G手机用户流量的4倍左右。Iphone终端目前拥有的应用超过十万个,沃门户只相当于Iphone众多服务和应用中的沧海一粟,但实际上使用Iphone手机登陆沃门户的用户浏览门户内容和应用所产生的流量占到了Iphone手机户均全部流量的20%左右。数据充分说明,沃门户对于用户的黏性以及用户对沃门户的认知。

相关期刊更多

新媒体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新闻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西部广播电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