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妊娠高血压和高血压的区别

妊娠高血压和高血压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妊娠高血压和高血压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妊娠高血压和高血压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预防及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81-02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孕妇合并的临床症状,对产妇和围产儿都具有极大的危害[1],且常合并子痫等严重的并发症,对孕妇及产儿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近年来,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有了新的进展。

1 临床表现与诊断

孕妇在妊娠早期由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管舒张因子分泌增多等原因,出现血压轻度的降低,至妊娠中期血压降至最低。若孕妇在妊娠早期血压并未出现轻微下降,甚至血压升高,则可能存在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妊娠期间出现血压≥140/90mmHg,且为首次,排除原发性高血压、肾源性高血压等疾病。褚黎、霍桂荣[2]等研究了影响妊娠高血压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通过随访216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记录其血压控制情况、是否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等临床资料。研究表明,妊娠高血压妇女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痊愈的可能;同时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妊娠高血压发生率高于无家族史的患者。可见,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2 治疗与预防

对于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积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降压、解痉、镇静等。

2.1 降压药 降压药物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上对于降压药物的选择需遵循患者可长期耐受、副作用轻微等原则。甲基多巴[3]是常用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甲基多巴是中枢性降压药物。其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副作用较小,较为安全。云航燕[4]等选取9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拉贝洛尔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中的效果。究了研究中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拉贝洛尔治疗,两个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心痛定治疗。研究结果为:拉贝洛尔治疗组患者血压低于其他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良好。拉贝洛尔是肾上腺素能α及β阻滞剂,在减慢心率的同时起到降压的作用。同时拉贝洛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2 硫酸镁 孙燕[5]选取了57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硫酸镁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后,患者血压、血尿素、尿酸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硫酸镁中的镁离子进入人体后,可有效参与体内的生化反应以及能量代谢,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解除因供氧不足引起的外周小血管痉挛,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2.3 血管舒张剂 酚妥拉明是α受体阻滞剂,可以舒张外周血管,从而降低血压;同时,酚妥拉明可以抑制肾上腺素α2受体,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提高心肌的收缩能力。王晓君、王浩等[8]研究了硝酸甘油与酚妥拉明在治疗妊娠高血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酚妥拉明与硝酸甘油相比,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舒张压。酚妥拉明改善机体微循环,使血液循环重新分布,有利于改善组织器官血液灌流。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晨虹、张文瑾、林慧英[7]将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黄芪注射液,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尿蛋白以及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妊娠并发症等也低于对照组。可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可以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的病情,改善患者及产儿的预后。丹参、黄芪中的有效成分清除血管内自由基,减轻血管氧化应激损伤而引起的痉挛,从而舒张血管。3 并发症的治疗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的症状之一。当患者在妊娠高血压的基础上合并尿蛋白时,可诊断为先兆子痫。先兆子痫严重影响患者及产儿的预后。

宋成文、谢守珍、枝岚等[6]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妊娠高血压妇女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先兆子痫和子痫的发生率。先兆子痫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大多学者认为是由于全身小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以及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导致。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激活前列环素从而舒张血管;同时副作用较小。

4 小 结

妊娠高血压是临床上危害孕妇及产儿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治疗应予以重视。对症治疗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方式。降压药物的选择与一般患者有所区别,在临床治疗中应尽量选择副作用最小的药物。妊娠期高血压的血压控制范围仍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结合医生自己的经验。早期对重度子痫前期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缓解对产妇和胎儿的损害的关键[9]。重度子痫前期的存在血容量和肾脏体积增加等生理、病理的改变,但病因尚未有明确的认识,炎症、体内胎盘缺血、胰岛素抵抗、肾损害和遗传免疫是目前病因基础的重点研究方向[10]。控制血压在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有着重要的作用[11],对产妇生产后有着积极的作用,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并对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帮助。不同药物的安全性、血压控制的合理范围、先兆子痫的预防与诊治,均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沈舒,王选华.3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12):58-75.

[2]褚黎,翟桂荣,丛克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65例远期随访[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4957-4960.

[3]Khalil A,Harrington K, Muttukrishna S, et al.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with alpha-methyldopa on uterine artery Doppler in pregnancies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s[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0,35 (6):688-694.

[4]云航燕.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高血压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921-922.

[5]孙燕.硫酸镁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35):62-62.

[6]宋成文,谢守珍,陈枝岚,连俊红.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血管紧张肽原基因多态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J].医药导报,2008,27(12):1473-1474.

[7]张晨虹,张文瑾,林慧英.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和IL-12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3):491-493.

[8]王晓君,王浩.硝酸甘油与酚妥拉明分别联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危象[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2):2075-2077.

[9]李春芳,苟文丽,李雪兰.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8(4):284-286.

妊娠高血压和高血压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病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为7%~12%。本病强调生育年龄女性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1]。预防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越来越被产科工作者所重视,由于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尚缺乏肯定的预防措施[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研究能取得一些进展,综述如下。

1  hdcp的高危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初产妇、孕妇年龄<18岁或年龄>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抗磷脂综合征、糖尿病、血管紧张素基因t235阳性、营养不良、低社会经济状况与hdcp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1.1  产次因素 

一般说来,hdcp好发于初次妊娠。skjaerven等[3]根据挪威医学登记资料发现,其先兆子痫发生于第一次妊娠、第二次妊娠及第三次妊娠者各为3.9%、1.7%、1.8%。由此可见,第一胎先兆子痫发生率高。

1.2  年龄因素 

skaznik等[4]研究表明,年龄≥35岁的初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病风险增高。demir等[5]的研究表明,年龄<19岁的442例妇女中,14.5%的妇女有妊娠期高血压及相当比例的产科并发症发生。

1.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因素

若初次妊娠患hdcp,则第二次hdcp的危险性增加。

1.4  营养缺乏

已发现多种营养如以白蛋白减少为主的低蛋白血症,以及微量元素,钙、镁、锌、硒等缺乏与先兆子痫发生发展有关。研究发现hdcp患者细胞内钙离子升高,血清钙下降,从而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血压上升。innes等[6]研究表明,孕妇自身出生体重与hdcp风险呈现u形相关,即过低与过高出生体重具有极高的风险。

1.5  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及肥胖因素

外周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功能缺乏的标志,近来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疾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no合成下降及脂质代谢紊乱,影响前列腺素e2的合成,增加外周血管的阻力,升高血压。因此认为胰岛素抵抗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尚需进一步研究。cundy等[7]发现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总体发生率是相似的,分别为41%和45%,但是所患的高血压亚型是有区别的:2型糖尿病妇女更易患慢性高血压(孕周<20周即诊断。而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少于1型糖尿病妇女。hrazdilova[8]的报道证实,在排除年龄和孕前体重指数(pbmi)的相互影响后,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妊娠妇女的pbmi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蛋白尿的风险密切相关。而且肥胖亦是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

1.6  与配偶有关的危险因素 

男子初为人父,少年妊娠;夫妇同居的时间短,即在阴道内暴露时间有限;供精受孕与供卵受孕;高危男子(前妻曾是hdcp)。

1.7  其他

hdcp还与多囊卵巢疾病、吸烟状况、钙摄入不足、慢性高血压史、妊娠间隔时间、辅助生殖等有关[9]。

2  hdcp的病因

    hdcp的病因尚未明确,以往对其病因的描述主要有:免疫机制、遗传因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异常、子宫胎盘滋养细胞浸润过浅、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导致子宫胎盘缺血、一些细胞因子的表现异常、基因突变或基因多态性、炎性反应等[10]。

2.1  免疫机制 

妊娠是一种成功的自然半同种异体移植,有赖于母胎间免疫平衡,平衡一旦失调就可能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病理妊娠。母胎间免疫失衡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同种异体抗原超负荷:能影响子宫胎盘血管床的发育和重铸过程,滋养细胞表现为成熟障碍,而已知未成熟滋养细胞之抗原性明显强于成熟型[9]。(2)母胎免疫平衡失调、封闭抗体(blockingantibodies,abi)产生不足,使胎盘局部免疫反应与滋养细胞表达的icx抗原形成的保护性作用减弱。(3)hladr4:其可能直接作为免疫基因,使孕妇对胎儿组织抗原的呈递及识别功能降低,导致封闭抗体产生不足,与疾病致病基因连锁不平衡[11]。(4)hlag基因多态性:妊娠早中期胎盘局部免疫排斥反应增强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操作和功能异常,而后者被认为是引起hdcp的重要原因[12]。goldman等[13]认为,多数hdcp患者hlag的表达下降或缺失,导致hlag表达缺陷的滋养细胞易受到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不能侵入母体螺旋动脉,影响血管重铸,形成胎盘浅着床,使胎盘缺血缺氧。新近研究发现,hdcp与hlag基因多态性有关。bermingham等[14]发现hlag外显子8的插入/缺失多态性频率在hdcp患者子代中有明显偏移。brien等[15]发现hdcp孕鼠hlag3转炉水平降低与hla外显子3的多态性有关。hlag外显子缺失突变的纯合子不能表达hlag1,发生hdcp的危险性增强。(5)补体活化:在hdcp患者血中补体被激活的现象较普遍,c3和c4均明显减少,被激活的补体进一步激活白细胞,白细胞在胎儿胎盘血循环中被激活后,随血液流动,停滞在微循环中破坏血管内皮,引起脏器的损伤[16]。(6)细胞和体液免疫异常:有学者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则倾向于th1,th1细胞数目的增多,可刺激细胞毒性因子的增多,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和白细胞数目的增多,可刺激细胞毒性因子的增多,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和白介素6。这些细胞因子诱导脂肪细胞降解,破坏肝脂肪酸氧化,影响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的合成[17]。

2.2  遗传因素 

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一些易感基因与hdcp的发病有关。目前发现的易感基因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fas/fasl基因、vleiden基因、凝血酶原基因、凝血酶原调节蛋白(tm)、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线粒体dna突变、脂蛋白酶基因(lpl)、载脂蛋白e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hlag、hladr4、印迹基因等[11]。

2.3  滋养细胞分化、迁移、浸润与hdcp的关系 

胎盘形成缺陷被认为是hdcp的源头,滋养细胞不能浸入子宫合适位置、浸润过浅、浸润性滋养细胞数量不足以及螺旋动脉重铸失败等经常可在hdcp患者的胎盘中观察到[18]。胎盘生长因子促进妊娠早期时滋养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正常妊娠胎盘形成和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可促进子宫内膜的蜕膜化过程,抑制滋养细胞的增生、迁移、浸润,参与胎盘结构的形成及功能调节,在胎盘和胚胎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这两种因子表达异常可能与hdcp滋养细胞功能低下、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可能参与hdcp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2.4  胎儿/父方基因型在hdcp发病中的作用

胎儿是带有一半父方遗传基因的半同种移植物,近年来父方因素在hdcp发病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母方蜕膜中的自然杀伤细胞接受侵袭性滋养细胞表达的父方hlac、tgfβ等细胞因子的刺激,假如过度激活母方对这些因子的炎性反应,父母双方特异性的遗传冲突将会影响绒毛膜胎盘的正常形成[19]。

2.5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毒性物质和炎性介质

如氧自由基、过氧化脂质、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极低密度脂质蛋白等可能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血管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relaxingfactor,edrf)、一氧化氮、血管舒张因子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分泌减少,血管内皮收缩因子血栓素a2(thrombinxonea2,txa2)产生增加,导致收缩因子和舒张因子比例失调,致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鉴于胎盘在妊娠中的非凡作用,认为这些毒性因子可能来源于胎盘。因此胎盘血管内皮损伤可能先于全身其他脏器。

2.6  hdcp与脂肪细胞因子 

hdcp与肥胖有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即脂肪代谢障碍、葡萄糖耐量异常、胰岛素反抗和血液高凝状态,而这些异常的病理生理状态都可能与称为“脂肪细胞因子”的因子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一些脂肪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pai1、白介素6等从不同方面直接参与hdcp的发病[20]。最近研究发现在脂肪细胞中新发现的有甘丙肽、增食欲素、神经紧张素、黑色素浓集激素、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胆囊收缩素、神经肽y及他们相应的受体[20],表明这些多肽在脂肪细胞中有自分泌及旁分泌的作用,也可能经血激起内分泌作用。根据最新研究,可以从遗传及免疫角度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加以一元化解说,即由于多基因遗传导致母体对胎儿滋养膜抗原的低识别,造成防护性免疫反应减弱和排斥反应增强,使滋养细胞功能受损,浸润能力下降和胎盘浅着床,进而引起胎盘缺血氧以及局部细胞免疫反应增强,使胎盘局部出现氧化应激,表现为脂质过氧化和释放氧自由基,同时释放大量炎性因子,激活中性粒细胞,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最终引发hdcp。

    到目前为止,hdcp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而各个学说仅仅只能解释其中的一个方面。免疫平衡、易感基因、内皮细胞损伤、胎盘滋养细胞缺血与氧化应激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可能为hdcp的防治开辟新的思路[21]。

【参考文献】

  1 lain ky,roberts m.contemporary concepts of the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preeclanpsia.jama,2002,287:31833186.

2 dekker g,sibai b.prmary,secondary,and trevention of preeclanpsia.lancet,2001,357:209215.

3 skjaerven r, wilcox al, lie rt.the interval between pregnancies and risk of preeclampsia.n engl j med,2002,346:3338.

4 skaznik wm, czajkowski k, kugaudo m, et al.assessment of pregnancy and labour outcome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newborn in primiparous women aged 35 and older.ginekol pol,2003,74:607611.

5 demir sc,kadyyfcy o, ozgunen t, et al.pregnancy outcomes in young turkish women.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2000,13:177181.

6 innes ke,byers te, marshall ja, et al.association of a woman’s own birth weight with her subsequent risk for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am j epidemiol,2003,158:861870.

7 cundy t, slee f, gamble g, et al.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in women with type1 and type 2 diabetes.diabet med,2002,19:482489.

8 hrazdilova o, unzeitig v, znojil v.relationship of age and the body mass index to selected hypertensive complications in pregnancy.int j gynaecol obstet,2001,75:165169.

9 沈杨,蒋小青.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前高危因素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29:7678.

10 margaret o,brien, dausset j, edgardo d, et al.analysis of the role of hlag in preeclampsia.human immunol,2000,61:11261131.

11 乔福元,吴嫒嫒.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华中医学杂志,2005,29:339400.

12 吴嫒嫒,乔福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子遗传与病因研究最新进展.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89.

13 goldman wds, ariel i, greenfeild c, et al,lack of human leukocyte antigeng expression in extravillous trophoblasts is associated with preeclampsia.mol hum reprod,2000,6:8895.

14 bermingham j,jenkms d,mccarthy t, et al.genetic analysis of insuiinlike growth factor ii and hlag in preeclampsia.biochem soctrans,2000,28:215219.

15 brien m, mccarthy t,jenkms d,et al.altered hlag transcription in preeclampsia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pecific inheritan ce possible role of the hlag gene in susceptibility to the disease.cell mol life sci,2001,58:19431949.

16 austgulen r.recent knowledge on mechanisms underlying development of preeclampsia.tidsskr nor laegeforen,2004,124:212241.

17 潘正军,王振平,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探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465467.

18 kadyrov m, kindom jc, huppertz b.divergent trophoblast invasion and apoptosis in placental bed spiral arteries from pregnancies complicated by maternal anemia and early onset preeclampsia/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am j obstet gynecol,2006,194:557563.

19 dekker ga,robillard py.preeclamp sia: a couple‘s disease with maternal and fetal manifestations.curr pharm des,2005,11:699710.

妊娠高血压和高血压的区别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11-02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是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症,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衰竭,对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制订护理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护士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与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1]。以往研究[2-3]表明,对妊高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8月,将循记护理应用于2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年龄17~41岁,孕周37~42周。其中,初产妇12例占48%,经产妇13例占52%,按照分娩方式来分,阴道分娩14例占56%,剖宫产11例占44%。将2009年1月~12月24例住院妊高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19-39岁,孕周38~42周,其中,初产妇9例占37.5%,经产妇15例占62.5%,阴道分娩11例占45.8%,剖宫产13例占54.2%。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血压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首先利用每周两次护理业务学习时间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知识培训,利用晨会时间对全科医护人员做循证护理知识宣教。其次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1人)、责任护士(1人,采集患者资料)、质控成员(3人,负责循证资料的收集)组成,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2人。对每位患者入院时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综合临床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循证问题并进行综合分析 ,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医学护理文献,查阅相关资料,最后根据综合可靠的循证支持证据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护理

2.1 运用循护理做好孕妇的孕期管理,预防妊高症的发生,切实做好孕期宣教工作,使孕妇了解妊高症知识及对母婴的危害,使之自觉做好产前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指导孕妇合理饮食,特别是妊娠中晚期,饮食要“三高一低”,即高钙、高蛋白、高钾和低钠,减少脂肪的摄入。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合理安排孕妇的作息时间,妊娠晚期以孕妇不感觉吃力为限。

2.2 运用循证护理做好妊高症患者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专业性的学科,运用心理护理的知识去解决孕产妇在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妊高症患者具有特殊的心态,她们既是孕妇又是患者,除存在正常孕妇对分娩的忧虑心理和对胎儿是否安全的担心外,还存在对疾病的无知与恐惧。这种精神紧张和焦虑可引起高级神经中枢活动障碍,导致血管调节紊乱,进一步引起高血压。焦虑使疼痛敏感性增高,产生焦躁,可致睡眠障碍。妊高症又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等一系列不良情况,又加重了孕妇的心理负担。对此,我们除了热情接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注意言行举上,加强对患者的精神保护外,还特别注意尽可能满足其生活需要,加强其生活护理和心情疏导,入院后即对其进行系列的宣教,使患者了解妊高症的发生、发展和对母婴的影响及治疗,消除其恐惧心理,树立其信心,配合治疗。并加强巡视,嘱其避光、卧床休息,避免噪声等不良刺激。分娩时的环境、医护人员的态度言行对产妇的精神状态有极大的影响,产妇阵痛时应耐心安慰,胎心娩出后应尽快抱给产妇予早接触,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防止产后出血,对产妇产后恢复均起积极作用。

2.3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高危妊娠患者与普通妊娠是相区别,并针对其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消除引起高危妊娠的因素。尽早发现并发症,重视患者的主诉,如头疼、头晕、胸闷、阴道出血等,严防胎盘早剥、子痫的发生。

2.4 严密观察胎动、胎心音变化。妊高症患者子宫蜕膜层血管受损,胎盘循环受阻影响胎儿发育,并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因此,要及时观察胎动和胎心音变化,要保持空气新鲜,予常规及氧3次/天,20-30min/次,氧气流量3L/min,以提高血氧饱和度,预防胎儿宫内窘迫,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指导孕妇左侧卧位以提高胎盘灌注量,每天做胎心监护1次,每次不少于30min,要严格观察宫缩和阴道流血情况,预防胎盘早剥和早产。

2.5 药物治疗时的护理。妊高征的治疗原则为解痉、降压、镇静、合理的扩容利尿和适时终止妊娠,有效的治疗护理也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

2.5.1 解痉药物。目前首选硫酸镁,可预防和控制子痫的发生,解除血管痉挛、血压下降。护士应严格掌握硫酸镁的用量、用法及中毒反应,如静滴过快易发生颜面潮红、发热、四肢无力;过慢易疲劳,起不到治疗效果。每次用药前必须了解患者的尿量不少于25ml/h,膝腱反射存在和呼吸≥16次/min方可继续使用,用药前后及时测血压,并做好记录。

2.5.2 降压药。遵医嘱给降压药时,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对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应向病人提前说明,以免造成患者的精神紧张和不安。

2.6 产时产后的护理。分娩时应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和胎心音、宫缩情况,预防抽搐发生,分娩后多数产妇能逐渐恢复正常,但仍有少数产妇在产后24~72h内有发生子痫和大出血的可能。因此产后仍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以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保证产妇产后休息好;每日用0.02%碘伏冲洗外阴,防止感染;做好母乳喂养及产娠期健康教育等宣教工作。

3 结果

实施循证护理,使妊高征患者的剖宫产率明显下降,阴道自然分娩率增高,患者满意度提高,观察组25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产生严重并发症。

4 结论

4.1 循证护理就是综合所检索到的文献,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根据,以推荐的做法为指导,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制订每个患者具体的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4]。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以更好地消除或减轻孕产妇的焦虑、恐惧等心理不良应激反应,改善孕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增加了孕产妇对妊高征处理的相关知识,有效地控制剖宫产率,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子痫、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4.2 循证护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循证护理过程中不断的观察和应用,增加了预见性护理的有效性,加强了医护间的协调和护理的科学性,丰富了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提高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增强了护患之间的良好协作关系,使护理人员的医学理论知识更加完善,从而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胡雁,杨英华关于“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5.

[2]张锐,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循证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6):164-165.

妊娠高血压和高血压的区别范文第4篇

1.1考核内容的变化1.1.1考试内容编排由学科到系统新大纲一改以往的护理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5大板块模式,变成为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等共21章内容。其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以整体的系统的病症为学习内容,由单一学科、单一知识、单一技能转向护理整体知识、整体理论、整体技能;从单科知识点应试转向与职场背景及病人紧密相结合的技能整合应用[5]。考试内容更具广泛性、整体性和系统性。1.1.2由专科到全能形成立体整合考试内容增加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6门课程。通过对新大纲的分析可以看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将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更加强调护理的独特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除了对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要求有所提高外同时还要考核学生参与临床护理过程中所具备的伦理道德、法律常识及人际沟通技巧。新的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更加细致[6]。与此同时,新大纲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尽快找到教学与考试要求的差距,找出造成差距的原因,并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1.1.3打破学科界限,突显临床实践能力针对疾病谱的变化,新大纲要求考生具有更加丰富的临床专科护理技能,能够对病人复杂的病情、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护理程序与人际沟通技巧帮助病人达到最佳健康状况,从而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例如“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药物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妊娠合并肝炎的护理措施”“妊娠合并淋病的相关问题”等。要求考生除了考虑病人是妊娠期孕妇的特殊身份外,还需兼顾到内科、外科、传染科等常规护理措施。所以,只有应用两门以上学科知识才能对试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又如妊娠期高血压的考题,如“最适宜妊娠期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方法是什么?”首先,考生在做答时要选出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这属于内科护理范畴;其次,又要考虑到妊娠期高血压的产科护理特点,这又属于妇产科护理范畴,综合两门学科知识的正确运用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单一病症的病人较少,合并症的病人居多,考题中对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护理措施的考查就是检验考生合理运用多学科知识处理复杂病症的综合能力,这种考查对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1.2考试题型的变化强调临床操作和实践技能,临床病例题量增大。2011年以前的考试大纲规定,妇产科护理学所占比例为15%,其中记忆概念性题目占60%。从2011年开始,考试题型改革,近3年的实践能力模块中,《妇产科护理学》所占比例平均为15.9%,以病例形式出现的题目占《妇产科护理学》题目的89.5%,其中比较复杂的病例分析题占57.9%,相应减少了记忆概念性题型[7]。新大纲对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临床实践分析能力有更高要求。考试题型更加注重考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一道试题就是一个临床实际问题,通过各种临床情景来命题,考查学生评判性思维、收集资料、推理判断、做出决策的能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的改变体现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这种考试形式的变化更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改变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冲击,这就要求现行的护理教育教学模式应与新一轮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通过分析近3年的考试情况及考试大纲,现提出以下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

2用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引导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

2.1熟悉和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教材上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有意识帮助学生学习整理归纳知识,把握知识点中“最”“首先”“首要”“常见”等关键词,例如,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子宫肌瘤,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宫颈癌,妇科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为卵巢癌等。再例如,早产、流产、胎膜早破的诱因以及物理化学检查结果列表比较以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2.2有效教学设计,改进授课方式在《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中,结合新大纲的要求,将《妇产科护理学》整合为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妊娠期疾病的护理、分娩期疾病的护理、产褥期疾病的护理、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护理、妇科肿瘤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等7个课程模块,并将护理人文知识渗透课程的内容中。应用模块课程可以加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有关资料报道,在历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考生的综合应用型题目考得相对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8]。所以,在授课中加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的学时数,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至关重要。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特别是有相同点的疾病要归纳整理,如流产、异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这些病症都是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因此可以根据各种疾病的异同点来比较学习。2.3以考试大纲为复习导向指导学生按照大纲中的内容进行复习,提高其应试的针对性,对大纲中的重点内容要重点复习,力求熟练掌握。让学生适当地做些模拟试题,让学生熟悉试题的类型,掌握答题的技巧,避免因答题方式的错误而丢分。在组织学生进行应试复习时,除了让学生复习掌握所学的《妇产科护理学》知识外,还要注意《妇产科护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内科保守治疗原则和尿瘘的外科手术治疗指证等。2.4熟悉试题类型,掌握解答方法对试题类型要熟练把握。多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全部采用客观题型———单项选择题,选择题不同于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等主观题,答题要求精准,答案只有唯一。如果平时不注意归纳总结及鉴别比较,考试结果多是错误的。因为选择题强调的是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如果没有弄清楚各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一些关键考点不能准确把握,则难以应对考试,而这也正是选择题考试的大忌。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时应注意将考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相似的疾病进行比较鉴别。如妊娠早期出血性疾病常见的有各种类型流产和宫外孕,首先将流产和宫外孕区分开来,必须抓住关键的区分点:子宫的大小与停经的天数是否相符———相符的是流产,不相符的是宫外孕。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学会让学生对比忆,对比着记忆就不容易忘记。例如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这两种疾病,它们的共同症状为妊娠晚期出血,但更重要的是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无诱因、无疼痛的反复阴道出血;而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有诱因、有疼痛的阴道出血。2.5掌握考点,突破重点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点,把考点讲透彻,并用练习题的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生源情况来看,我们面对的是中高职学生,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如何使其在较短的考前两个月急训中掌握考点,我校采用了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口述、讲解、讲授、解析等形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具有直接性、可控性和高效性。理论教学内容必须浅显易懂,讲解要形象、通俗。《妇产科护理学》重点在于牢记一些重要的数据,如何将这些枯燥的数据在短时间内记住,全靠教师的有意识的归纳总结[9]。例如骨盆各平面的径线既繁多又难记,其中骨盆入口平面的前后径、中骨盆横径和出口横径是最常考的考点,教师可以总结为:从上到下的值分别是11cm、10cm、9cm,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有效识记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2.6加强见习和实习工作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枯燥抽象的,而临床实践则丰富多彩、具体形象。在见习和实习工作中,注意指引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通过学生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接触,使其对各个系统和妇产科专业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典型的病例留下难以忘却的深刻印象。例如,对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子痫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抢救处理以及对羊水栓塞病人的抢救治疗,由此再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复习一遍,就会让学生对这两种疾病的区别和共同点以及护理和治疗的内容终生难忘。此外,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实习所在医院的交流合作,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实习护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例如:护理查房和面向实习生的学术讲座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习期间的出科考试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进行考核;实习医院配合学校对实习生定期组织模拟考试;学校可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提前进入实习岗位,使学生在实习结束返校后有更充足的时间复习备考。

3小结

妊娠高血压和高血压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诊断 治疗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时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解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近年,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如及时处理,可使患者渡过急性期,为手术提供机会,降低病死率。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2001年1月~2011年3月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1年1月~2011年3月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36例,男28例,女7例,年龄41~72岁,平均55.6岁。入院后急诊或在病情稳定后行主动脉MRI或CT确定分型,按DeBakey等提出的分型[1],Ⅰ型11例,Ⅱ型14例,Ⅲ型10例。36例中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1~20年33例(91.7%),3例高血压病史不确切。31例表现前胸撕裂样或刀割样刺痛。10例患者因工作中突然发病,其余26例无明显诱发因素。

治疗方法:36例均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选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和(或)硝酸甘油,静滴1~4天,口服倍他乐克100~150mg/日,分2~3次,将收缩压控制在90~120mmHg,将心率控制在50~70次/分。

结 果

35例中好转出院33例,死亡3例。患者出院后,让患者坚持服倍他乐克及降压药治疗,定期随访,复查。

讨 论

临床特点:突发剧烈疼痛是发病开始最常见的症状,开始剧疼痛,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和晕厥表现,难以忍受;疼痛常为持续性。疼痛部位呈游走性提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在扩大,肩胛间区最剧烈的疼痛更多见于起始远端的夹层,前胸部剧烈疼痛,多发生于近端夹层;但近端和远端夹层都可同时感到后背和前胸的疼痛,咽部、颈部、牙齿或额疼痛常提示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部。①高血压:患者本身有高血压史,在加上本病开始发作的剧痛,也会而导致压常升高。②身体各个系统的损害:由于夹层血肿压迫周围软组织,出现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均会出现相应的损害。

发病因素:①高血压: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分离最主要的始动因子,患者长期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是其中的因素之一。②主动脉中层囊性变性:主动脉中层退行性改变,常伴囊性改变,中层囊性变性,是形成主动脉夹层的先决条件。③其他因素:梅毒性主动脉炎、严重主动脉外伤,妊娠末期和介人性心血管操作时等均可引起主动脉夹层血肿。

病理生理:动脉中层弹性纤维局部断裂或坏死,基质黏液样变和囊肿形成。主动脉夹层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囊性中层坏死,主动脉中层囊性变性导致主动脉反复高血压、屈曲施加于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及外伤等因素,使主动脉内膜撕裂形成夹层血肿。

治疗方案:①内科治疗:选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或/和硝酸甘油,静滴1~4天,口服倍他乐克100~150mg/日,分2~3次,将收缩压控制在90~120mmHg,将心率控制在50~70次/分。②介入治疗:近年来,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途径,介入性治疗技术已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损伤小,对改善主动脉夹层的预后有重要意义。③外科治疗:主动脉夹层是长期、慢性过程的疾病,常用的手术方法有:BentaU手术、主动脉根部扩大手术。但手术仍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之处。如DeBakeym型AD患者,在腔内修复术广泛开展以前,经过大量的治疗访观察和比较研究表明[2],内科治疗可明显降低早期病死率,而急性期手术病死率仍然相当高,约50%;内科与外科治疗的远期结果,经随访观察并无显著区别。

综上所述,在治疗急性主动脉夹疾病,要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会大大提高本病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