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冷链物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区域物流;河北;农产品物流;京津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171-02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就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
我们列举一个简单的蔬菜数字,就可以知道京津的农产品消费能力。据新发地市场统计中心负责人介绍“我们每人每天大约吃掉1公斤的毛菜”。如果按照京津常住人口3 000万计算,也就是说,京津每天消费蔬菜要3 000万公斤,一年就是1 095万吨蔬菜。有分析人士称,加上饭店、宾馆及浪费等情况,实际上京津一年的蔬菜消费量可能要达到1 500万吨。这上千万吨的蔬菜从哪里来,七成多来自周边省市。面对京津庞大的农产品消费工程以及京津自供给能力严重不足的现状,河北应利用区位优势,立足京津市场,发展农产品物流。
一、河北农产品物流现状
河北农产品物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由小到大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主要表现如下:
1.农产品物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河北各地坚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市场,对加快农产品流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钱袋子起到了积极作用。基本上形成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一整套组织环节,但是众多的农产品物流主体规模小、层次低、组织化程度低也影响了河北农产品物流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2.农产品物流主体呈现多样化。河北的农产品物流主体有:不仅有国有商业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各类企业,还有农村生产经营大户、专业协会等一些经济组织。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农产品物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河北农产品物流从业主体绝对数量大,但是众多的参与主体因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等因素,缺乏竞争力。
3.农产品交易方式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外,还相继出现了期货、拍卖、订单等新型交易方式。农产品的流通手段也有所更新,连锁经营、配送和网上销售等现代方式也有所发展。有些农产品已进入大型商业销售网络。总体来说省内的物流企业很多还是粗放式经营,由此可见集约式经营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4.农产品流通网路逐步形成。从县城到集镇、乡村,县城商业网—集镇商业网—乡村商业网的流通网络基本形成。集中分布固定网点,并以流动网点作为补充,以中小型网点为主,以县城为中心,集镇网络为骨干,联系乡村分散网点并与农产品采购网络结合起来的新型流通格局已逐步形成。随着农产品零售市场渠道的不断拓宽和规范化,特别是超市农产品销售等新型农产品销售业态的出现及规模的扩大,使农产品企业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河北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流通渠道疲乏不畅、物流设施手段相对落后、信息化手段不能适应需要、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物流技术落后等。
二、农产品物流对接京津对策
1.推进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对接京津提供后勤保障。一是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对在“河北省出口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市)”活动中批准的泊头、晋州“出口鲜梨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迁西“出口板栗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唐海、乐亭“出口河豚鱼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平泉“出口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探索“公司+基地”的管理模式,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二是构建面向京津的“蔬菜物流体系”,实现河北的“菜园子”与京津的“菜篮子”直接对接。在2008年年末,商务部、农业部首次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按照“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到2012年,国内试点企业鲜活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比例达到50%以上,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近日召开的河北省农村工作会提出,河北省将加快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力争今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 000万亩、“十二五”末达到2 500万亩,同时积极发展物流配送,构建面向京津、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蔬菜物流体系。重点依托廊坊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发挥张北错季蔬菜城,充分利用廊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张北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建成面向京津市场特别是首都高校和机关单位,以经营净菜、礼品菜等为主,集蔬菜加工、检测、包装、配送、销售为一体的果菜配送中心。拓展新的蔬菜物流业务,争取成为京津蔬菜深加工基地。三是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项目。通过项目的建立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如保定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项目。为周边地区提供化肥、农药、农地膜、农药械、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配送服务,项目总投资8 000万元,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2.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商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一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商品质量和性能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制冷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倡导绿色物流的朝阳行业。中国零售的农产品中50%需要温度控制,但是需要温度控制的农产品中仅有15%采取了温度控制,由此每年因运输缺乏温度控制造成的损失费用高达千亿美元。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简单测算:由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中国每年在运输途中总损失达到750亿元人民币。如果用这笔巨款来购买粮食,可以解决两亿人的温饱问题。结论很明显:中国缺乏系统高效的食品物流供应链和现代化冷藏储运基础设施,导致中国每年数百亿元食品的巨大浪费和损失。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
一、大数据概况
大数据是指种类复杂、量多庞大的数据综合体系,使用传统数据方法,无法对此类数据进行抓取、管理及有效处理。大数据自身具备数据处理速度快、种类多、体量大等优势,且数据分析结果的观察力、决策力都十分强。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使用大数据的主要目的是,在成本数据进行加工之后,以获取更多的增值性信息,也就是说,借助分析当前的数据,预测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建成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输入数据得出结论,为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发展提供数据参考[1]。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不完善
传统模式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功能构建有所缺失,难以满足多元化发展需求。相关数据信息采集也存在一定难度,在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运行管理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且农产品物流自身还具备周期短、流通环节多等特征,所以,应该按时、定期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由于数据信息种类多样,且流程较为繁杂,数据类型具有差异性,所以信息采集技术也存在区别。目前,准确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产品物流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是当下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信息平台技术、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会导致信息采集数据不完整,从而影响信息平台实际应用价值[2]。
(二)数据分析能力薄弱
在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中,所收录的数据信息需要在分析检索基础上,才能够使其价值充分发挥,从而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现阶段,国内企业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信息分析方面有所缺失,如果企业为缓解工作压力将信息分析处理工作外包,将会提升企业运行成本,还会影响数据信息真实性、准确性,提高监管难度。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初步发展研究阶段,不仅基础设施建设老化,相关硬件设备设施不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所必备的冷链仓库建设也有所缺失,冷链运输车辆难以满足物流运行需求,相关物流运行链建设环节相互之间也没有紧密连接,也没能对配送中心布置进行科学规划,路网配送速度有待提升,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效率,也对农产品质量产生影响。此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数量有限,规模建设也较小,相关设备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的实际需求,自身具备的应用价值也没能充分发挥。在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发展中,如果网络基础设施滞后,会从根本上影响物流信息水平,在物流运转状态中也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会影响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需需求,降低企业运行的经济效益[4]。
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
基于大数据技术所构建的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架构,包含流程层、基础支持层、应用层、用户层等方面,为农产品物流运行提供保障。对所收集到信息进行及时、安全传输,并对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分析检索,应用互联网科学信息技术,保障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智能化运作,从而实现对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全过程监管,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免受损耗。
四、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主要应用功能系统
(一)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运输信息系统
在对农产品装载方案选择时,需要根据物流车辆的车组排列形式与车组模式进行安排。在对农产品摆放位置进行决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农产品货物的超限等级与物流运输车辆重心高度,尽可能避免集重装载现象的发生。如果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使用支架,则应该明确支架的安放位置,确定货物转向架的具体高度,以此对货物的超限等级与车辆重心高度进行合理安排。通常情况下,农作物装载方案有多种形式,可通过对相关方案的科学技术性能进行对比,最终选择能够承载车辆载重能力的方案措施。对农产品冷链运输进行全程监管与可视化管理。农产品在物流流通运转中对温度也有需求,所以,需要在车辆中安装温度控制装置,并对车内温度状况与农产品质量进行实时检测处理,尽可能减少农产品损耗。
(二)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在农作物运输过程中,应该融入信息技术,并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对相关信息数据平台的管理进行合理调配,保证所获取的物流运行信息真实有效,还需要对运行方案进行优化创新,对物流调度进行合理安排,从根本上实现物流运行的资源共享,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配送小批量、多品种、配送分散,且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物流配送信息也没能实现共享,影响农产品配送效率,增加配送成本。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农产品进行智慧物流配送,结合实际交通状况,对配送方案进行合理安排与规划,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三)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仓储信息系统
对农产品仓储进行合理管控,能够提高物流运输实际应用价值,农产品对物流仓储规模、存储环境等有较高要求,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环节中,通过对仓库内部建设进行优化布置,对仓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仓储环境及温度进行科学检测,从而实现农产品仓储管理的智能化建设,采用自动化分拣技术,还能够提高仓储管理效率,以此为农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五、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农产品信息库建设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真实可靠,需要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管理平台。农产品信息管理平台需要借助追溯系统的力量,从中掌握与获取准确的农产品信息记录。将追溯系统应用到乡村建设中时,由于农民接受新型技术设备的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当地相关工作人员向农民普及与讲解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优势与操作方法,从而完善农产品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同时为种植农产品的农民提供了产品销售渠道,有利于增长农民的经济收入。此外,还需要相关政府增加成本资金投入,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提高农产品数据信息的准确度,从而提升信息平台的可信度。
(二)扩大追溯系统宣传覆盖面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使用与宣传力度,既要对农产品的生产者进行宣传,也需要对购买农产品的消费者进行宣传。在现代化互联网科技时代,科学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宣传力度。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借助新媒体科技力量,能够拓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传播范围,使农产品消费者正确认识与了解完善追溯系统的重要作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宣传,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强化人民群众对追溯系统与数据信息平台的认知度与信任感,城市居民也可以监督者的身份参与到农产品的质检工作中,从而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三)健全追溯系统系统结构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自身所具备综合性较强的特征,其中不仅包含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物流,最后到营销部分,各环节间紧密相连,从而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稳定性。相关决策者可以设定相应的优惠制度,从而保障各环节之间的友好互通,但都应该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进行。也正是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自身具备复杂性,才需要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上,对其进行优化建设,增强各部门之间沟通协作能力,从而保证农产品数据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能够促进农业发展,使更多的农业生产者与城市居民消费者了解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优势,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时期,虽然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针对平台建设物流配送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要进一步改良与完善,科学应用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以与大数据技术,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联合物流配送平台。实现物流运转无缝对接,从而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尽可能降低与规避农产品配送风险可能性的发生,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匡思莉,戴小红.新时期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技术,2021,40(03):29-33.
关键词: 十堰农村电商物流;OTO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F724.6;F3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1-0049-04
一、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十堰地区农村网民数快速增长,广大山区农民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进行“互联网+农业”的尝试,农村市场成为未来十堰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农村物流是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环节,制约着农村电商的发展。由于十堰农村物流基础薄弱,信息化程度低,已经成为十堰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本文对十堰农村电商物流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二、十堰市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十堰市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秦巴山区中心城市之一,森林覆盖率高,农副产品丰富。近几年来,十堰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农民发展绿色养殖,将十堰地方土特产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走出一条新型的致富之路,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农业”实施精准扶贫,提高山区农民收入。通过成立十堰市电商协会,引进阿里巴巴、京东等全国知名的电商龙头企业,组织秦巴电商城、武当珍品汇、伏龙山珍、小蜜蜂电商等地方电商企业,在广大乡村兴建近百家农村淘宝服务中心等措施,促进了十堰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十堰的地方特产如魔芋、香菇、木耳、有机绿茶、药材、绿松石等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国内外,成为农村致富的新途径。
与十堰电商蓬勃发展不相称的是十堰农村物流却存在着先天不足。十堰地区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运输路线长、物流成本高,造成国内外大型物流公司不愿做乡村物流业务;地方中小型物流企业由于设备、管理、网络等缺陷,物流效率低下,达不到农村电商的发展要求。农村物流成为制约十堰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
(二)十堰农村电商物流的特点
1.十堰农村电商物流需求分散、规模小。十堰地区也和其它中西部地区一样,地广人稀,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从事电商的人员相对较少,与之匹配的农村电商物流的需求变得分散、规模小,不利于物流业务的开展。无论是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购进生产生活物资,还是外销的农副产品,都存在着较大困难。
性。农副产品由于耕种、收获有不同的周期,造成农村电商物流需求存在着淡旺季的差异,物流中的仓储、运输、配送等业务均会出现牛鞭效应,非常不利于物流活动的开展,也会给物流人员安排、车辆调度、库存控制、物流成本控制等带来一定的难度。
3.十堰农村电商物流需求多样、复杂。十堰地区盛产的农副产品种类较多,有蔬菜、药材、禽蛋肉类、水产品还有矿产品类,各自的自然属性均不同,对物流的包装、储存、装卸、运输、加工、配送等的要求也不同,有些还存在特定的温湿度要求;另外,农村人员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农用物资、生活用品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
4.十堰农村电商物流中间环节多,物流管理复杂。十堰市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不利于物流活动的开展,山区土特产要想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出去,物流环节要比城市或平原地区复杂,要经过村乡级物流、县级物流、市级物流公司最后才能进入全国物流网络,货物周转环节多、速度慢,货物信息查询困难,物流管理复杂。
三、十堰市农村电商物流的存在问题
(一)地理环境制约着十堰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
十堰市处于中国的中部地区,距离北京、上海、深圳等人口稠密的发达地区较远,和省会武汉也有四百多公里路程,物流成本高,不利于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十堰市是山区城市,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350万人,地广人稀,城区到最远的竹溪县城超过200公里,许多乡镇山高路险,交通尤为不便,给电商物流的收发货带来较大困难,多数物流快递公司只在十堰主城区开展业务,或通过十堰地方物流公司转运至县城,乡镇和村级基本是物流快递的空白区。
(二)十堰农村电商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
十堰市从事农村电商的物流公司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资金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先进地区普遍采用的条码技术、RFID、EDI、GPS、GIS在十堰物流企业采用较少,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订单管理系统在物流企业中也很少使用,物联网、云计算这些先进技术在十堰农村电商物流企业几乎没有涉足。由于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造成十堰农村电商物流效率低下、差错率高、信息跟踪困难、物流成本高、管理落后。
(三)冷链物流在十堰农村电商物流中开展较少
初级农产品如蔬菜、禽、蛋、肉、水产品、药材等,在生产、物流运输等销售前的各个环节均需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冷链物流是农村物流的未来发展方向。冷链物流需要特定的冷库、冷链运输车辆,还需要先进的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具有投入大、设备要求高、管理复杂等特点。十堰市能_展冷链物流的只有少数几家物流公司,冷库和冷链运输车辆数量少,主要用于公司自有产品的储存、运输和配送,不开展对外业务,不能满足十堰农村电商物流的需求。
(四)地方政府对农村电商物流重视和投入不足
十堰地区产业以汽车、旅游为主,农业不是十堰的支柱产业,与农业相关的经济活动也不是政府关心的重点。在全国大力推广“互联网+”新形势下,地方政府也想在“互联网+农业”上做文章,鼓励农民种植、养殖,发展绿色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当“互联网+农业”在乡村大力推广时,农村电商物流这个短板缺暴露出来,物流成了农村电商发展的绊脚石。十堰农村电商物流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物流网点少,设施设备差,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堪忧,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迫切需要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四、互网+背景下十堰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适合十堰地方特点的新型“互联网+农村物流”模式
传统十堰农村物流主要有以下模式:1、农户将自己的农副产品雇车或自由车辆,运输至县级或市级批发市场,自己销售或批发给中间商,由中间商通过物流运输至外地批发市场进行销售。2、批发零售商自有车辆或雇车至农户家里或田间,收购农副产品,运输至本地或外地市场批发或销售。这两种模式都存在着问题,要求农户或批发零售商有一定的物流运输能力,如果商品量达不到一定数量就会出现物流不经济现象,如果产地交通不便、或市场价格低迷,农户的农副产品就存在无法销售现象,即使通过电商途径达到成交,物流的影响也会让电商成交失败。
鉴于传统农村物流存在严重的问题,有必要根据十堰地方特点建立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农村物流”模式即OTO物流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整合社会第三方物流资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先进技术,建立的一种适合十堰农村电商发展的物流模式。如图1十堰农村电商物流的OTO物流模式。
十堰农村电商物流的OTO物流模式就是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线上就是利于互联网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物流信息交易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交易物流交易、订单查询、车辆查询等服务,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智能手机APP等方式,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传送和查询。线下物流平台,就是把传统快递公司、全国性物流公司、地方性物流公司整合在一起,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实现货物之间快速、安全、高效地交接和传递,共同完成整个物流过程。
(二)十堰农村电商物流的OTO物流模式的实施
1.筹建一个多方参与的共享的物流信息交易平台。传统农村物流的一个弊端就是信息不畅,没有一个公用的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及时、准确传递。十堰农村电商物流的OTO物流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这样一个物流信息交易平台,这个平台需要政府出面筹建,各物流方积极参与,应用各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和设备,能够在电脑和手机上实现在线交易、查询等功能。这个物流信息交易平台要能够实现多个物流公司信息对接、转换、传送,确保信息传递及时而不丢失或失真。
2.广泛建立村级物流服务站。如何解决十堰电商物流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十堰农村电商物流OTO物流模式成功的另一个关键点。农户大多数居住分散,有些地方道路不便,快递物流公司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来说不愿到农户家中开展收货和配送业务。如果我们借鉴配送中心的原理,在人数相对集中的行政村设立物流服务站,物流服务站可以整合村级综合服务社、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农资销售网点、村邮站、农家店及电商综合服务点,对村级物流服务站做到统一标识系统、统一硬件设施、统一网络服务、统一人员培训。村级物流服务站是农村物流体系的最后一环,主要承担网上代购、物流配送、农产品汇集等功能,与广大农村联系最为紧密,是十堰农村电商物流OTO物流模式成功的一个关键点。
3.整合各类物流公司积极参与OTO物流模式的实施。十堰市目前有各类物流公司上百家,能从事农村电商物流的有EMS以及地方企业新合作瑞捷物流公司、寿康凯达物流公司、亨运大道物流公司、十堰恒通物流公司等几家公司,这几家公司在十堰的各县和乡均设有物流网点,配备各类型号的车辆,建有自己的物流信息平台,但是这些物流公司之间也存在没有统筹规划,缺少配合,资源不共享,重复性建设等问题,普遍缺少能从事农村电商物流所需的冷藏车辆和冷库。十堰农村电商物流OTO物流模式要想成功实施,必须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全国物流公司和地方物流公司之间,地方物流公司和地方物流公司之间,发挥各自优势,互相配合,通力合作,信息互通,渠道共享,才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整体物流最优,多方共赢。
4.地方政府发挥协调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十堰农村电商物流的OTO模式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站建设以及各类物流公司参与和整合等方面都需要由政府牵头,进行宏观方面的统筹规划,并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离开了政府的统筹和支持,各类公司都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达不到整体最优,影响项目实施效果从而导致该项目的失败。在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应抓住全国大力发展电商物流的有利时机,多争取国家和省市相关项目配套资金,在银行贷款等方面优先支持。2015年7月湖北省出台了《湖北省农村物流融合发展规划编制指南》,2016年4月十堰市出台了《十堰市农村物流融合发展“十三五”总体推进方案》,力争到2018年,建成6个市级物流园区、6个县级物流中心、70个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1500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实现货运班线乡镇覆盖率60%,农村物流运输网络建制村覆盖率80%;到2020年,实现物流中心、综合服务站、服务点分别在县、镇、村的全覆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十堰农村电商物流的物流OTO模式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五、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各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必将改变传统物流运作模式,我们需要针对十堰市农村电商物流出现的问题,结合十堰地区的地方特点,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科技力量,提升十堰电商物流的水平,要建立资源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在乡村建立物流服务站解决物流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难题,整合各类物流公司,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和实施符合十堰地方特点的OTO物流模式,突破制约十堰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瓶颈,推动十堰农村电商物流的大发展。
On Rural E-Commerce Logistics Development under Internet Plus Background
in Shiyan City
QU Wan-jun
“蓝海”、“千亿级大市场”、“电商的最后一块战场”……本是土里刨食的农业,被冠以众多光鲜的名号,顿时变得“金光闪闪”,引得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投身这片市场。当我们醉心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美好的前景之时,也应清醒认识到,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还有待完善。让我们来看一看农业网商要面对的几个突出难题。
物流仓储
物流一次次地扮演了电子商务推广的“拦路虎”,滞后的物流会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而言,更是如此。以生鲜电商为例,据业内人士称,尽管毛利略高,但生鲜配送需要的冷链物流成本比常温物流高出一倍,并且生鲜商品损耗率通常达10%至30%,而普通电商产品损耗率不到1%。物流成本高企使得生鲜电商毛利空间微乎其微,造成极大经营压力。此外,据资料显示,我国只有约18%的农产品用冷链物流,缺乏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环境的农产品品质难以保障,即使在食品安全方面勉强过关,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在目前的条件下,物流受气候、路况的影响非常大,网购食品储存运输条件无法保证,运输过程中易因挤压高温等因素影响,导致破包胀气变质,使商家和消费者蒙受损失。
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造成物流仓储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当前,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网络只能覆盖到县一级地区,县以下的乡镇无法送达,一些偏远的地区被排除在物流公司的业务范围之外。这不仅制约了农民参与网购的行为,更限制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在乡村的开展。
农产品标准化
3C、服装、图书之所以成为电子商务中的经典品类,是因为这些产品工业化程度高,有标准的生产工艺,能够进行批量化、规模化生产,并且能够通过数字化网络实现高还原度展示。
农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其产品属性的差异化,而农产品品质、定价的衡量大都是由这些细微的差别决定的。比如,同一批生产的西瓜,形状、大小、甜度、水分不一。虽然运用现有技术能够检测出每个西瓜的各项指标,但农产品低附加值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一一检测。
农产品产品间的差异难以量化,使农产品数字化展示变得十分困难。对农产品的展示不是拍几张照片,配上说明文字,然后放到网上那么简单。产地、品种、用药施肥情况、生产加工过程,以及性状、规格、品相,每件农产品在纵向上都有极为丰富的沉淀。对消费者来说,网上眼见不一定为实,今天购买的与明天购买的产品口味也许不同。这种消费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消费体验,严重的还会直接损害消费者、采购商的利益。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不少农产品电商紧抓商机,大打“食品安全牌”:绿色、有机、健康、无公害等字眼是宣传中的高频词汇。可实际上,线上食品安全问题比线下更为突出。
首先,农产品网上交易没有明确准入制度,门槛低,致使很多没有《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缺乏经营资质的商家进入市场。很多标榜“自产自制食品”的商家销售的其实都是“三无”产品。目前,网购食品,尤其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上的“自制食品”已成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消费者权益受侵害之后,维权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大多网店没有实体店,属无证无照经营,也没有索证索票制度,一旦网购食品过程中发生侵权行为,投诉举报往往因无票据证明、信息不全而无效。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现状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一、农产品物流的内涵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实现农产品价值,满足农产品市场需求,农产品及其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流动过程。它包括了从农产品生产、采购、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到销售、信息管理等若干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农产品和信息的转移,还要实现农产品增值效应,实现农户和企业的目标。
二、对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存在不足的分析
(一)物流环节复杂,农产品损失大
我国农产品在生产、运输、仓储等环节上的损失率约为25%一30%,就果蔬而言,每年至少有1.8亿吨腐烂掉,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均在5%以下;我国粮食损失亦很严重,占总产量的12%一15%。农产品性质较为特殊,新鲜是其价值所依。但鲜活农产品含水量高,固容易变质腐败,导致其保质期较短,因此,对农产品的运输仓储等环节要求更高,常常需要冷链物流条件。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依然主要使用常温物流,致使农产品损失很大。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低下
我国生产企业以第一方物流为主,物流成本较高,而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则较为缓慢。真正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尚不知晓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功能,对其认可度较低。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较低,还不具有市场竞争力。
(三)农产品物流领域法律法规缺乏
我国现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约5000多个,市场规模较小,管理上较为混乱,农产品物流领域尚没有出善的法律法规,导致对农产品物流市场的监管不严,没有有效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农产品物流的信息网络尚未形成
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主要依靠政府来获取农产品相关信息。农民缺乏信息网络意识,农村电子商务还未普及,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尚没有形成,致使我国不少农村电子商务开展进程缓慢。物流信息系统在乡村的普及率仅为39%,大部分乡村依然是物流信息系统的盲区。
(五)对农产品物流投入不足
我国每年在农产品增产增收方面投入巨大,但在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方面投入较少。如何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其科技含量,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高产、优质、高效”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要求我国在农产品物流服务方面应加大投入,进行思路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保障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三、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建议
(一)进行产业细分
农产品尤其是初级农产品如果不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容易发生损耗,实现价值增值就很难保证。例如肉类、乳制品、水产品的流通过程需要专业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服务,否则容易很快腐烂变质而失去产品价值。近几年来,建立了一些农产品装卸专用码头,针对不同农产品使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和专用集装箱,还开辟了铁路运输专线等,这些都是进行产业细分的有有效实践。产业进行细分也促进了专业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的产生与发展,例如乳制品产业链、水果制品加工产业链、肉类和水产品冷链产业链等。
(二)通过产业链集聚扩大农产品物流的规模
扩大农产品物流的规模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形成竞争优势。扩大农产品物流规模的途径主要有2种:一种是发展大企业形成大规模,一种是通过产业链集聚而扩大产业规模。产业链集聚分为横向集聚和纵向集聚两种模式。横向集聚是指农产品产业链上一些从事相同产品生产的企业聚集在一块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若干企业聚集成一个整体从而扩大了规模,这种模式也叫产业集聚,如山东寿光的蔬菜生产经营和河南原阳的大米生产经营;而纵向集聚是指以农产品生产为中心,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上游和下游企业聚集在一块进行联合,从而扩大其规模,例如河南漯河的肉制品生产企业联合上下游的屠宰、加工、销售企业形成纵向集聚产业链。从多地的实践中可以总结出,横向集聚和纵向集聚均可以加强企业间联系,扩大农产品物流的规模。
(三)促进供应链形成,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由原来的企业间竞争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农产品物流这一供应链要提高其竞争力,必须要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进一步资源整合,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形成核心竞争力。例如,在农产品领域推广的“公司联合农户”的模式,具体做法是由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户提供技术协助和资金支持,而农户通过技术和资金的运用向公司提供优质便宜的农产品。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也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实现企业与农民双赢。
(四)打造物流信息平台,促进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发展
物流信息伴随农产品物流整个过程,如果信息在流动过程中传递不畅或者失真,将直接影响整个物流供应链,也会给企业和行业带来重大损失。农产品物流过程涉及很多企业,如果信息不能有效传递,那么后续的产业细分、产业集聚也会受到影响,行业发展将失去信息的引领。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诸多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掌握信息,就不能及时作出应对市场的反应,企业经营成本也会因此而提高。所以,我们应打造物流信息平台,以推动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周洁红,许莹.农产品物流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