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0-0144-01
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模式,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冷链物流是指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蔬菜、水果、鱼、肉、禽、蛋等农产品在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配送、消费等物流环境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最大地保护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产品消耗的一种物流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呈现长距离、大规模等特点。然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及运用水平仍比较落后,冷链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冷链物流水平不重损坏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因此,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不仅有利于维护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提高我国食品行业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丰富物流发展理论,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化程度较低,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较少。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加上冷链物流前期投资大,回收慢等特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缓慢,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冷链物流的需求。此外,目前虽然我国物流公司较多,但提供综合性全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则较少,而专门针对冷链产品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则微乎其微。目前,中国仍没有一家冷链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能覆盖全国,加上冷链物流企业对设备以及技术的要求均较高,一般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后盾,很难开展冷链物流。(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目前硬件建设仍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冷链物流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冷藏车、冷库、物流设备、加工设备、码头设备与存储设备等。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从利用上来看,我国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大多集中在生产型企业手中,冷库与车辆只为企业自身服务,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三)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中国的农产品冷链大部分只是某一环节的冷链,针对全程的冷链体系尚未形成。目前80%的蔬菜水果、水产品,90%的肉类在运输销售途中基本上没有冷链保证。首先,由于信息不畅造成农产品在运输途中耽搁的现象时常发生;其次,易腐生鲜农产品装车、装船工作往往不是在国际标准要求的保温场所或冷库进行,而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露天进行;最后,现代化的冷藏卡车大部分都较为肮脏、陈旧,功能不全,无法满足冷链的要求。(四)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从国际经验来看,严格的行业标准与监管是推动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编辑并发行了很多物流国家标准,这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我国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仍不完善,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业没有全面的规范,如冷冻冷藏洁净度控制等。(五)冷链物流人才匮乏。目前我国高素质、高技术的物流专业人才不多,训练有素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更为稀少,严重阻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二、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与建议
(一)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我国现有的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储运部门转型而来的,其经营管理方式仍然比较落后。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应从全局把握,合理利用与配置资源,健全经营网络,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细分市场,发展增值服务,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应基于整个链条建设的考虑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并促使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改进原有的冷藏运输设备,通过电子交换系统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冷库与冷藏车的全面动态监控。其次,根据冷藏食品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建设低温仓库。低温仓储主要有特殊冷藏库、冷冻库与冷藏库等。如新鲜蔬果的冷藏需要建立特殊冷藏库,熏制品、火腿、冷冻食品的存储则需要冷冻库,鲜奶、鲜鱼肉、鲜鱼子等则需要冷藏库来保存。(三)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冷链物流各结点的有效连衔接。即冷链物流的下游结点如超市、农贸市场、酒店、餐馆、家庭等,中间结点如配送中心、冷藏库、中间商等与上游结点如生产加工基地等是否能有效衔接。各结点的有效衔接一方面与有赖于完善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则要求联合各方力量,成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四)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首先,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与推广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如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等,以确保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规范经营。其次,建立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有效的检查与监督机制。再次,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形成信息化标准,促使各结点的有效衔接。(五)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人力资源建设。目前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而忽视了人才的培养,从而影响了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因此,加强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与高校合作,引导高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专业,由学校负责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部分则由冷链物流企业来承担,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二是通过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现有员工的不足,并积极举办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高级培训班,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多加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农产品冷链物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良培,李淑华,陶建平.基于时间竞争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模式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9:2320-2324.
[2]杨维霞.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金融模式初探[J].商业时代,2010,15:64-65.
[3]张学志,陈功玉.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模式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09,10:57-60.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 冷链物流 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迅速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冷链物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冷冻冷藏生鲜农产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迅速拉动了冷冻冷藏生鲜农产品的消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进一步壮大,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供应链管理呈加快发展趋势,需求的增加使国内冷链物流市场竞争加剧。
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城镇鲜活农产品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明确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肉、禽、鱼、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
(一) 复杂性。
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产品都必须要有对应的温度控制和储藏时间,并且由于鲜活农产品具有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特点,使得对生鲜农产品在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较高,这就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复杂性。
(二) 协调性。
由于生鲜果蔬等不易储藏,要求农产品冷链物流必须高效运转,保障物流环节和物流交易次数较少,保证易变质农产品的时效性强,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具有协调性,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链条的稳定运作。
(三) 高成本性。
为了确保生鲜果蔬等在流通各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必须安装温控设备,使用冷藏车或低温仓库。而且,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和消费较分散,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较大,天气、交通等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其运作和能耗成本较高,这些都决定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程度也不同,基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可考虑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一) 以“批发市场”为主导(见图1)
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通过与农产品经销公司、专业合作社联结,形成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储存保鲜、配送以及提供市场信息等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接受用户需求的拉力和基于利润需求的推力,建立综合化和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并作为供应链的链主企业驱动各参与主体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图1以“批发市场”为主导
(二) 以“连锁超市”为主导(见图2)
连锁超市公司向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上游延伸,通过投资兴建基地或与生产品经销公司、加工企业联合,与大规模稳定货源和基地的产品生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通过自建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或采用第三方物流,向门店提供无公害蔬菜、新鲜水果、多品种配菜,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产品质量、加工和管理的标准化,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店铺的存货和损耗,有利于超市自创品牌,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主流模式。
图2 以“连锁超市”为主导
(三) 以“龙头企业” 为主导(见图3)
该种模式中的“龙头企业”主要指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或销售企业,例如双汇、蒙牛等,根据自身的资源通过自建或联合建社区专卖店,控制销售终端,组织生鲜农产品物流。这种模式物流环节少,信息反馈及时,市场灵敏度高,可加快物流速度,有助于提高生鲜农产品附加价值。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型农副产品的加工企业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物流供应链系统。
图3 以“龙头企业” 为主导
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策略
(一)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一个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其投资回收的周期较长,运营时的维护资金需求也较多。因此,仅仅依靠政府或者仅仅依靠企业不能完全满足冷链物流硬件设施的建设需要,这就要求企业与政府联合起来,共同投资,共同管理。
(二)加强冷链物流监管机制的完善
现在国内制定的一部分法律法规并不是从冷链物流全程的角度进行制约,即使有规范也缺乏统一、科学的标准。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尽快建立食品冷链标准,将其纳入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中,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易腐食品在冷藏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
(三) 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鼓励企业在产地、销地建设低温保鲜设施,从源头实现低温控制,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
五、总结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意义重大。我国现有冷链物流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适应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要求。政府也开始非常重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并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相信中国的冷链物流体系会逐步步入正轨,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吴敏.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出路探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7).
[2]胡军.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
[3]魏国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 2009(2).
[4]洪玉兰.浅谈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物流科技,2010(9).
[5]张琳,庞燕.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比较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TPL);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新疆
中图分类号:F327;F762;F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214-04
新疆作为我国的农业大区,近年来,随着粮、棉、果、畜四大产业基地的建设和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以特色林果业、设施大棚蔬菜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为重点的瓜果、蔬菜、肉类等生鲜农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逐渐改善,冷链物流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硬件设施、管理体制及生鲜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地域跨度大等条件制约,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仍然存在成本高、损耗严重、效益差等问题,而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TPL)以服务专业、效率高、规模大见长,因此,将TPL引入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中,对提高冷链物流速度,降低冷链物流成本,保证生鲜农产品的高品质畅销国内外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1 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是冷藏运输设施和冷藏保鲜设施,新疆目前冷藏运输环节主要涉及冷藏汽车、冷藏车皮、冷藏集装箱及冷藏装卸搬运设施设备。然而,新疆专业化的冷藏车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车辆的技术工艺都比较落后,规范的冷藏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几乎没有,难以为农产品的大流通提供质量保障。冷藏保鲜设施主要是冷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疆冷库容量近200万t,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纷纷加大冷库建设。全疆的1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只有20多个建有配套冷库,相对于目前年产700多万t的果品、130多万t的肉类和近2 000万t的蔬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远远不够[2]。另外,新疆目前的冷库建设缺乏统一指导和规划,农产品生产经营各方自行设计规划,各参与方缺乏联系和沟通,冷链物流资源分散,余缺调剂困难,浪费现象严重。
1.2 信息化水平低
信息化是冷链物流高效运作的保障,是实现冷链物流一体化的粘合剂,也是冷链物流发展的方向。生鲜农产品由于生产与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致使供求信息不对称,经常出现卖难和买难并存的局面。冷链物流信息化有助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及时对接与共享,极大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然而,新疆信息网络建设目前虽已比较健全,但其并未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有效融合;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不能提供有效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一些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相关企业虽建有网站并相关信息,但没有专人维护和更新,信息时效性很差,加之企业影响力有限,信息化效果很不理想。另外,农户及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各参与方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通常各干各的,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不同参与方之间仍然处于割裂状态。
1.3 物流技术与标准跟不上
冷链物流运作所涉技术主要包括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追溯、产后预冷、温度控制、包装加工等技术。冷链物流技术不仅是鲜活农产品高品质流通的重要保证,也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我国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但由于应用中不仅涉及成本问题,还涉及制度、标准和法律法规等一系列问题。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上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不适应性,即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各参与方一般对冷链物流技术并没有太高的要求,重点还是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寻求平衡,技术越先进的设备一次性投入越大,而且不一定能与现有的设备完全配套产生高效率,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投入较低的技术及并不先进的设备,甚至干脆就是常温物流。
冷链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各项操作需要相关标准加以规范,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然而,我国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起步晚,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并存,尚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现有的部分相关标准大多集中在仓储和运输环节,覆盖面小,冷链物流各环节衔接方面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依;而且,新疆冷链物流发展相对落后,还没有相关的地方标准,即使参照其他相关标准,执行力度也不大,更缺乏必要的监管。
1.4 市场化程度低
新疆的农产品生产同样是以小农户生产为主,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中介组织,能够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是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重要经济组织。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较晚但增长迅速,2007仅有510个,2012年已达7 717个,增加了14倍[3],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新疆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盲目跟风或规划不合理以及缺乏资金支持和有效的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行不够规范,有些甚至成为套取补贴的“空壳”,农产品生产由于缺少统一标准,质量难以达到要求,使得“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社企对接”和“农市对接”等无法顺利实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把小农生产集中起来,满足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专业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或联盟提供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大流通。然而,新疆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绝大多数是经由生产方或经销方自营模式进行,环节过多,大量潜在的冷链物流需求都没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另外,很少有冷链物流企业在技术装备及网络分布上满足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更多的只能提供冷链物流运输或仓储服务,难以提供完整的农产品产销一体的冷链物流服务,这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环节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冷链物流的效率,并增加了不必要的损耗,断链现象时有发生[4,5]。
1.5 冷链物流人才紧缺
冷链物流人才紧缺是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新疆更是如此,不仅缺少掌握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相关学科理论的高素质冷链物流规划管理人才,就是熟悉并掌握冷链物流操作基本要求的基层人员也很少,加之新疆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就业环境等方面相比国内发达省区有不小的差距,吸引疆外冷链物流人才非常困难,人才紧缺已制约了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2 TPL的基本特征分析
TPL是由独立于第一方(发货方)和第二方(收货方)的第三方来承担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服务型态,第三方可以是一个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也可以是具备不同物流功能的企业联盟。第三方有着专业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和网络,能够根据第一方或第二方的需求,为其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TPL具有以下特征[6]。
2.1 关系合同化
第三方物流运作过程中物流经营者和需求者的责任权利是通过契约来进行规范的,经营者也是按照契约的规定提供全程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并以契约的要求来监控整个物流过程,若第三方物流是企业联盟的形势,各成员之间也是通过契约来明确其责任和权力的。
2.2 服务个性化
第三方物流是以满足需求方的要求为第一要务的,而需求方往往由于各自需求的不同对物流服务也会产生不同的要求。因此,为了赢得客户,第三方物流需要根据需求方对物流服务在时间、价格、信誉和流程等方面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同时,基于竞争的需要,第三方物流也必须通过对物流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立足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不断突出自身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特色,逐渐在“特色”上做到最好,形成核心竞争力。
2.3 功能专业化
第三方物流是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因此,从物流设施设备到物流设计、物流流程、操作过程监控都要能体现专业化,服务水平要优于非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2.4 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化
第三方物流关注的是整体效益,并不是某一功能环节的效益。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先行,信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作为这一基础的支撑,其快速发展能够加快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促进信息网络化的实现,从而助推物流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物流效率,增加第三方物流效益[7]。
3 基于TPL的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
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的目标是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新疆生鲜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地域跨度较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促进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高效地发展,本研究结合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建立基于TPL的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图1)[8,9]。
该体系通过信息网络将农户到零售终端的农产品供需方在供需过程中产生的冷链物流需求分离出来,以委托的方式交由TPL企业或联盟来做,农产品供需各方的商流总体不变,供需各方只需集中精力做生产、加工或销售等自身的主营业务。该体系对冷链物流需求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能够有效满足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方的需要
在这个体系中,农户、中间商及消费者作为农产品供给者或需求者均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方,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作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供给方,根据需求方(客户)的要求并结合不同种类农产品的特点,量身打造合适的冷链物流服务,并能够让客户在整个过程中对服务进行跟踪查询,及时了解服务情况。
3.2 所有活动以信息为先导
在这个体系中,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方通过信息网络寻找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并与之形成委托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也能够通过信息网络搜寻合适的客户,并与之形成委托关系。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在整个冷链物流运作过程中要借助信息网络来跟踪、监控物流过程,客户也要借助信息网络及时跟踪查询货物情况,可以说,整个体系中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
3.3 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保证农产品品质
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在设施、装备及技术方面较为先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速度快,资源调度和具体运作安排迅速准确,极大地减少了冷链物流各环节衔接的时间耗费,提高了冷链物流运作的效率。同时,专业的设施设备加之规范的操作也保证了冷链物流过程中农产品的品质。
3.4 整合资源,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一方面,这一体系能够将分散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调配,能够有效避免这些资源的拥有方之间的无序竞争所导致的效率低、资源浪费现象;另一方面,这一体系也能将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进行有效集中,在运作过程的运输、仓储等相关操作可以进行专业化的批量操作,从而在提高冷链物流效率的同时减少冷链物流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4 保障基于TPL的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成功实施的建议
4.1 加大政府对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引导与扶持
4.1.1 加大冷链仓储环节的引导与扶持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设施规划建设方面,政府应从全局出发应进行必要的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交叉建设所造成的浪费,另外还要给予相应的政策及金融支持,积极推动政府直接投资、招商引资、合资和合作等多元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体制,引导各投资主体在吐鲁番、库尔勒等生鲜农产品主产地建设冷藏保鲜及加工设施,在霍尔果斯等重点口岸建立生鲜农产品保鲜库,在乌鲁木齐、库尔勒和喀什等主要中心城市建设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及大型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现有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同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10]。
4.1.2 加大冷链运输环节的引导与扶持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上,公路运输是生鲜农产品运输的最主要方式,而生鲜农产品丰富的地区农村公路网络不发达,通达的深度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全疆冷藏运输车辆非常少,仅占货运车辆的0.1%左右,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比例很低,除一些直接出口的高附加值的生鲜农产品外,其余基本都是普通车辆进行运输。新疆区域跨度大,损耗严重,因此,在公路运输方面,政府应鼓励并支持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及配送车辆,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参照农用机械相关政策执行。铁路冷链运输上,由于亏损严重,并且乌鲁木齐铁路局对机械冷藏运输车也没有调配权,新疆农产品铁路冷链发运量非常低,大部分生鲜农产品采用简单的保鲜处理后,还是用普通运输车发运,铁路运输相对经济的优势没能在农产品冷链运输上得以体现。要改善这一情况,乌鲁木齐铁路局在掌握部分冷藏车调配权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应对农产品的铁路冷链运输进行一定的补贴,以促进铁路冷链运输能力的增长。航空冷链运输上,由于运输成本高,只有部分高端生鲜农产品如库尔勒香梨、红提等直接出口欧洲市场的农产品才会使用航空冷链运输,绝大部分生鲜农产品即使采用航空运输,也很少会采用冷链航空运输。航空冷链运输快速便捷又能有效保障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所以,政府也应在农产品航空冷链运输上适当地引导与扶持。另外,在冷链物流运输网络建设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打破3种主要运输方式之间的壁垒,使公、铁、空联合发展,形成综合成本低、四通八达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
4.1.3 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与引导。 TPL虽然能够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降低成本、保证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其附加值、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主体往往由于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没有保障,更愿意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来解决,潜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的社会需求,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制定并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行为,尽快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以保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操作有标准可依,从而确保冷链物流运作的质量安全。在此基础上,政府的宣传引导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方转变观念,增加社会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为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或联盟创造良好的发展基础[11]。
4.2 TPL企业或联盟要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管理
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行过程中,信息是先导。冷链物流供需的对接、冷链物流流向与流速、冷链物流各功能环节的衔接等都需要有一个对相关信息及时传递与处理的平台。因此,不仅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或联盟要建立各自的信息平台,而且这一平台还应能够与区域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及农产品产销平台等相关信息平台有效对接,从而保证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及运作的高效化。
4.3 加强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要实现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行,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必不可少,而精通专业知识、会管理、懂操作的各种层次的专业人才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应采用多种形式来培养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一是依靠新疆各大中专院校,开设农产品物流、运输规划等相关专业,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等层次的管理人才和大专生、中专生等层次的操作型人才;二是鼓励并选派各层次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骨干到国内外知名院校或大型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培训、进修,学习掌握先进的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三是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让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从业人员和打算从事该行业的人员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 陈善晓,王卫华.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 22(1):72-76.
[2] 裘品姬.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新疆社会科学,2009(5):32-36.
[3] 戴 岚,胡仁巴.谁来管管“空壳社”[N].人民日报,2013-05-10(14).
[4] 魏国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 2009, 14(2): 24-25.
[5] 陈 通,李思聪.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8(2):73-75.
[6] 刘德军,陶学宗,张广胜.基于TPL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2008(10):98-100.
[7] 王志刚,王启魁,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8(4):55-59.
[8] 龚树生,梁怀兰.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网络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2):7-9.
[9] 李晓锦,范秀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规制及其专业化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6(8):43-46.
关键词:淮安;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一)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就是指从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最终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使易腐、生鲜食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特殊供应链体系。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产品、水果、蔬菜、肉、禽、鱼、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规定的、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变质和污染的一系列供应管理措施和方法。
二、淮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淮安食品冷链物流在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部分淮安生产、商贸企业也投入建设了一批专业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但大多为企业自身服务。目前,相对于淮安市、江苏以及华东地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而言,淮安冷链物流的发展还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区域需求,淮安冷链物流的发展也还处于初期阶段。
(一)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系统。一条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农产品只有在四个环节中都处于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中才能保证其质量,减少损耗。当前淮安市能独立开展仓储、运输、配送等一条龙综合性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很少,大多冷链物流企业规模较小,服务功能单一且范围小,没有建立跨区域服务网络,独立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尚未建立。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冷链意识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要素包括:农产品供应商、加工制造商、批发及零售商、餐饮服务商、消费者、冷链物流商以及冷链物流管理部门等主要主体。
1、农产品供应商冷链意识不强。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投资高,而淮安市大多数农产品生产是由农民分散经营,作为农产品供应商的农民没有能力承担低温储藏等物流设施的高投入,也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导致农民冷链意识不强,使得农产品在产地以最原始的形态卖出,而农产品的产值不增反降。
2、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等环节虽然都有相关的温度标准,但企业在运作过程很少执行,所执行的也是企业自己的标准。这造成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大量滋生或 “二次污染”,影响食品品质,严重威胁居民消费安全。由于企业间的技术标准也不同,不仅影响了食品的安全,还造成了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诸多浪费。
3、目前淮安市的超市、大卖场或便利店等零售企业,大多数都没有专门用于低温食品的装卸场所,装卸食品都是在常温环境下进行。这样的操作方式,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容易造成冷冻食品的回化现象,影响食品的质量。同时,这些零售企业在冷柜管理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超市冷藏食品堆放超过规定的冷柜装载线,影响了制冷效果;冷柜各种食品所需温度的规定不够完善,冷柜温度控制得不到保证;缺乏定时检查制度,等等。
4、许多物流企业都是租用个人的冷藏车开展运输业务。虽然这节省了物流企业的成本,但有些司机为了节省油料,不开或少开制冷机或在运输途中擅自调高制冷温度,直到接近目的地时再调回到原来要求的温度,这都达不到冷藏运输的要求,危害食品安全。
5、很多批发市场是露天经营,而运输方式则采用简单的敞篷车或金杯车加冰。由于批发市场大多是属于承包经营范畴,各监管部门缺乏明确监管权责,食品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三)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比例较低。淮安农产品除了一小部分用来满足本省需求外,大部分省外销售部分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经销商完成。农产品冷链物流仍以自营物流为主,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的正规的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的物流公司比例低,且规模都较小。激烈的价格竞争,使得许多冷链物流企业没有利润来进行投资和扩大规模,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有待改善。淮安市虽建有涟水机场,但当前农产品冷藏运输主要还是靠公路和铁路两种形式。冷藏运输和冷藏保温车辆非常少,大部分的农产品运输都是普通货车加塑料布。铁路冷藏运输中大部分是陈旧的机械性速冻车皮,严重缺乏规范的保温保险冷藏运输设备。而且,农产品流通装车大多在露天进行,并非在冷库或保温场所操作。另外,许多企业原有的设施设备陈旧,无法为农产品流通提供系统低温保障,造成农产品大量损害。
(五)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冷链物流不同于传统物流,对于信息化的要求也比传统物流高,信息不流通便会导致断链的现象,延长产品的配送时间,加大物流风险。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淮安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农村地区对于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更是刚刚起步。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落后使得农产品供求状况、库存、销售等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以上种种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难度。
三、发展淮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支持,完善激励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环节多、链条长,是一个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程。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系统,需要政府部门介入与支持。政府支持:一是政策上;二是资金上。加强政府支持,逐步将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及服务体系等纳入政府的投资预算中,加大冷链物流建设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另外,政府亦要建立积极的税收激励机制,将政府财政支持范围扩大到冷链物流的专项补贴、相关贷款贴息等。除此之外,政府更要协调冷链物流相关部门与机构,加强合作交流,减少“断链”现象。
(二)完善行业标准,加大监督管理。作为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的城市,淮安市应不断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经验,完善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提高冷链物流主体冷链意识;逐步建立权威认证监管体系,加强综合管理,规范和整顿冷链物流行业市场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为各类企业进入冷链物流行业参与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快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冷链物流市场的主体,在连接销各方、整合资源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优势。然而,淮安市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比例低、规模小。要发展本市冷链物流,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势在必行。一是要打破行业、地域及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通力合作;二是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培育和壮大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及核心竞争力强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三是积极引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利用其先进的管理模式、技术设备等形成行业标杆,以便高起点、开放式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四)加强基础设施设备规划与建设。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备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快慢。淮安市应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改善交通运输状况;大规模改造或更新已有的冷藏运输设备,增加使用先进的冷藏运输设备,大力推广冷藏集装箱的使用;加强农产品冷库建设力度,建立低温冷藏库和保鲜库,以确保冷藏农产品的质量,减少运输环节的损耗,提高农产品物流运输效率。
(五)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不但能提供相关的市场动态信息,更是实现完整的冷链物流和温度控制管理的支撑。政府部门应加快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扩大网络覆盖面,尤其应加快农村网络信息建设步伐。各行业部门要积极搭建信息网络平台,物流企业建设专门的冷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各项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运用其中,如GPS、GIS等。将冷链物流信息系统运用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全过程,监控车程,车内、库内的温度、湿度信息。
四、结语
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成本,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的不同需求,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淮安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淮安市应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步伐,推进全市冷链物流发展进入新阶段。
主要参考文献:
[1]兰洪杰,康彪.北京市食品冷链物流问题探析[J].物流科技,2010.6.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7.02.054
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产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也称为低温物流。[ZW(]李建春.农产品冷链物流[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2.[ZW)]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ZW(]李建春.农产品冷链物流[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3.[ZW)]
2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
2.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优势及前景
2.1.1 发展历史较长
20世纪初到60年代,我国的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开始起步并逐步在加工、仓储及运输方面得到应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种储藏保鲜技术发展成为冷链物流。
2.1.2 市场前景广阔
生鲜农产品产量的迅速增长以及电商企业业务范围的多样化,极大地推动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我国的生鲜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禽蛋肉类等的产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这些农产品流通于市场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就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更多的需求量,这就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1.3 政府重视,投入加大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给广大老百姓提供放心的食品食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优化市场环境,我国政府对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高度重视。在财政投入、技术政策、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各地建成不少适用于农产品的冷库及物流园区。与此同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为冷链物流的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
2.2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上、中、下游衔接不畅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当前发展的瓶颈是各个环节衔接不畅。冷链物流各环节缺乏系统化、规范化、连贯性的运作。农产品物流包括生产、仓储、运输、流通加工、配送等主要环节,而农产品的季节性较强,要想实现更多的价值,必须协同好各个环节。现实情况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源头即上游的生产者,对市场把握不足,对农产品的储藏技术欠缺,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加工能力低,出现农产品烂地头的现象。中游的仓储和运输环节主要是冷藏冷冻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流通加工水平低,产品增值率低,运输途中损失率高。下游的消费者也未形成有效的信息采集和加工处理,整个流程的信息不畅,导致了鲜活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通过率低。相比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通过率仍然处于低位。
2.2.2 冷链物流装备落后,先进技术推广滞后
虽然我国对于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明显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据统计,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为7千克。我国冷库保温汽车在2005年时仅有34000辆,仅是同期美国的7%。同时冷链物流资源分配极不均衡,表现为大中城市和部分小城市之间的差别,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小城市的差别。农产品冷链是随着易腐品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目的是保证易腐农产品的品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核心就是要保持低温环境,抑制细菌生长,因此这样的冷链系统就需要更复杂的技术和更大的投入。而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系统还只是一个早期的冷冻设备市场,掌握的冷链技术在很多农产品品种上还不能完全应用,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新技术的应用也较为滞后,小包装农产品冷冻技术,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均未得到推广和应用。
2.2.3 专业技术的冷链物流人才不足
近年来,中国的冷链物流技术在快速发展,但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开设冷链物理管理专业及方向的学校屈指可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这些都会制约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时也是增加冷链物流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
3 完善我国生鲜冷链物流的对策
3.1 l挥政府的积极调控作用
首先,政府要从政策上予以扶持。例如,对上游的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给予宏观指导、牵线搭桥完善供需渠道,并给予补贴。根据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分布,以加工企业为核心,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其次,对于自建冷链设施设备的大型物流企业或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等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适当减免税款,实行优惠贷款政策。鼓励创新,鼓励应用冷链物流的先进设备及先进技术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最后,在技术方面,将农产品冷链物流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科技计划,设立专项基金,建立信息化的冷链物流平台。
3.2 增加投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冷链物流名为物流,实际上涉及的主体特别多。在冷链的链条上包括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经营、物流的包装、仓储、运输、配送到消费者的多个环节。而将这些环节有序有效地整合运作仅靠物流企业或部门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农民、行业组织等多方参与,在政府主导下共同投入共同建设。一是要增加投入,加强硬件的建设;二是要完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保证各个环节有序地运作,建立全程“无断链”的冷链物流体系;三是要因地制宜,根据我国农产品的区域分布特点建立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及物流中心。并将产销体系、短距离冷链物流体系和跨区域的长途冷链物流体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3.3 培养适用的冷链物流管理人才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预计2010―2015年我国每年所需的冷链物流人才在25万人以上。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多样化及物流业的飞速发展,高校肩负着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要根据市场需要开设冷链物流的相关课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建立交叉研究机构,鼓励扶持行业协会、企业及有关高校结合国内外实践开展冷链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3.4 制定和完善冷链物流相关法律法规
积极完善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具体包括生鲜农产品冷链温度立法,易腐食品因非冷链因素造成垃圾收取环保费、冷链物流环境监控立法等,从而促进整个冷链物流业的进步。同时,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流程,加快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相关制度,以促进冷链物流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仕兄.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2(23):133-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