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英语教材教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英语教学中,就“教材”产生的问题有很多。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地区的教材在十五年内有两次更换,高中英语教学经历了三套教材,当一个新事物刚出现的时候,总会迎来大众对于它的褒贬之辞,对于执教高中的老师们来说,会抱怨说:比较过去几十年用一套教材的情况,老师们的备课量增大了,适应教材的频率加快了。对于一些英语程度偏差的学生,也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度,八九十年代的人很多都是在背教材的过程里学习英语,掌握这门语言的,但是现在的学生,面对篇幅增长了的课文,不用说背诵,就是读完都是难题,语言的学习源自于模仿,没有一定的背诵量,语感的提升就有了难度。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们也会觉得新课标教材增加了容量,课文篇数增多,原来一学期10篇课文,现在20篇课文,在课时数不变的情况下,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压力大了。老师们在赶课的过程中,为了应对考试,有的老师就会选择针对考纲内的知识点进行纯粹的语言知识讲解,脱离语境,放弃教材。以上是如今高中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利用好教材,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毕竟,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平台,完全脱离教材,反倒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 有效利用高中英语教材应注意的方面
其实,对于“如何利用教材”这一问题,《课标》有其明确的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标》中对教材的使用有明确的指导:(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2)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3)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4)调整教学顺序;(5)调整教学方法;(6)总结教材使用情况。对于《课标》提出的以上6点策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显然,为了赶进度而完全脱离教材是不可取的,肯定无法很好完成教学目标,更加无法真正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化意识。一方面,教材是很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不应该抛弃;另一方面,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知识传授的媒介之一,并不是教学活动的目标,更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全国有很多个差异很大的教材版本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不应该迷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合理利用教材,在教学中,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考察学情,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合理地对课文进行取舍和改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可以适当简化教学环节,但绝不能简单地放弃。
关键词 小学英语;PEP教材;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74-02
1 前言
英语是小学学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教学课程。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处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基础夯实和日后的英语学习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英语PEP教材即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它是根据我国小学生学习特点和英语学习需求而设计的一种非常科学和实用的英语教材,具有图文并茂、系统严谨、逻辑准确等特点。PEP教材在现代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使用,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学英语书本的内容和知识,锻炼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好小学英语PEP教材的教学优势,科学地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
2 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
在小学英语PEP教材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英语知识和语法等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设计方法。这些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教学情境所对应联系,而优美、形象的教学情境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学英语知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使用PEP教材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时,应当深刻认识到PEP教材的这一特点,并且积极利用好,帮助小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
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创设优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具有虚拟情境、动态模拟和动画播放等功能,可以很好地将小学英语PEP教材中包含英语知识的图片、文字、语言对话等教学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动态、直观的模拟情境播放,从而更为有效地帮助小学生理解相关英语知识点。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有效地活跃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气氛,为小学生营造优秀的课堂学习环境,加强小学英语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达到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效果。
以小学英语PEP教材中的“一般现在时”这一英语知识点的教学情境创设为例,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创设现实的语法对话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模拟现实的多媒体视频情境对话,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建立对于该知识点的知识结构理解。
3 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游戏学习
小学生年龄较小,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喜欢尝试和探索新鲜的事物,而小学英语学习相对较为古板,那么如何才能够降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使其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开展小学英语学习?这关键在于小学英语教师的教W方法上。游戏教学法是一种融合教学与娱乐于一身的快乐学习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英语教师贯彻寓教于乐的科学教育观念,以及现代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帮助小学生更加快乐、更加高效地开展小学英语PEP教材的学习。
小学生由于本身的特点,比起枯燥无味的书面文字,他们更容易被游戏一类的教学活动所吸引。游戏教学法紧抓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将小学英语PEP教材知识融于游戏中,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堂的学习兴趣。而且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PEP教材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有效帮助小学英语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小学英语教师及时了解小学生英语课堂听课的质量和小学生学习进度,以及对英语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自己的英语教学方案变得更为合理。
4 强化小学英语课堂表达能力
在小学生进行基础英语知识学习和巩固的同时,同步做好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也是小学英语PEP教材的科学教学目标之一。小学英语是一门语言类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小学生学会英语表达方法,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的交流中灵活运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利用PEP教材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时,还应当同步做好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工作。而要想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让小学生愿意开口,敢于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关键还在于培养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自信。小学英语教师只有首先帮助学生建立起敢于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的自信,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英语学习,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两个细微之处入手,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自信。
1)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和答疑时应当多采用鼓励式的语言来教学。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基础较为薄弱,在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交流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发音上的不准确和语法、词汇上运用的错误,这时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在纠正的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不可打击小学生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多采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他们。
2)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英语口语教学,很好地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标准的口语学习环境[1]。
5 小学英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小学英语PEP教材设计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原则,它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PEP教材的教学中,应当首先重视小学生的听力和说话能力培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固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通过这样的教学原则和顺序,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很好地在小学生心中建立起科学的英语学习模式,帮助他们有效地加强书写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双向培养。
首先,对于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PEP教材将听说能力培养的教学部分提前到每一英语教学单元的最前面,后面同时配备相应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的教学光盘或者磁带,用于小学生课前预习。小学英语教师应当科学地利用PEP教材的这些教学设计资料,辅助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开展。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采用先提问的教学方式,鼓励小学生带着问题来听和对话,从而有效锻炼小学生听力能力,很好地帮助其解决学习问题和困扰。
其次,对于小学生读写能力培养,PEP教材中专门为其设计了语法教学、作文训练教学、短文训练教学等多个教学部分,通过科学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升英语读写能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PEP教材的教学对于小学生夯实英语学习基础、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等具有非常高效的作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小学英语PEP教材的优势,科学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一、新教材容易走进的误区
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接受崭新学科时,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的疑虑,树立自信,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爱因斯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英语以其陌生的面孔,异样地走进学生当中,他带给学生全新的好奇感。学生为自己吐出的每词,每句而兴奋和激动。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由于新教材以其丰富的色彩,富于变化的节奏,悦耳的美式音吸引学生,说说唱唱玩玩中通过角色表演,游戏活动等形式学获得大量言语。而教师因初次接触教材,对新教材认识的浅薄,教学上不能很好把握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闹着玩”。初次接触教材,教师对教材的灵活性,意图不能领悟到位。他们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设计各种活动丰富课堂。如:动手做贺卡。教师往往在还没讲完步骤,学生早自愉自乐地通过自己对图示的理解动手又动口。课堂成了一典型的美术小制作。组织上存在缺陷外,这样的动手是否值得要用大部分宝贵的课堂时间来完成?
2、“光练嘴皮子,不看书”。为了提高口语,教师化了大量时间精心设计课堂内容,讲干喉咙,耗完学生精力,铃声一响,大伙齐松了一口气,教师这才记得需打开课本问学生:今天你学到了什么?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从他们捧着课本迷惑的眼神,委屈的神情中不难得出:我刚才明明会讲得,怎忘了?书上哪有?我怎不认识他呀?教学目标有听说认读,但大多数教师都没注意认读目标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放任这种现象持续?作为学习的载体我们还可以熟视无睹吗?
3、“动中乱”。教师不遗余力的采用各种组织方法来吸引学生兴趣。课堂游戏采取自由结对就是其中一例。于是我们常可以看到有几个围在一起,有好几个单干的走来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的,甚是热闹。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流于形式”频频在课堂上出现。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现象。
二、上好新教材的思考与对策
1、立足课堂,向课堂要实效。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兴趣。学科分配的时间都较紧。我们教师只能向课堂主战场取成效。采用“目标性”的任务型课堂教学,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从而改变现状的教学模式。教学的“任务”,就是做做事,它以意义为中心,重视如何沟通信息,着重解决某一交际问题,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它贴近生活经历,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欲望。任务的执行注意任务完成,即在交际中解决问题。现四年级课本有个话题。在教学中我采用任务为主体,其他活动辅助的教学形式。如:为巩固校园的各个建筑单词,我带部分学生参观邻校,在询问描述中掌握各种建筑,而有时我只着眼于把任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如学农场中的蔬菜,动物的课文,我在近课尾安排让学生添物并交流“If I have a farm, I’m going to have ”。除此之外,有学生爱好调查表,服装设计表,展示会,购物节等。无论是个人独立操作,小组合作,个人研究或集体讨论等。我先分层让学生掌握所用语言,所需道具,慎择任务主题,尽量贴近实际生活社会。布置具体要求安排好活动形式,随时提供援助,总结全面评价他们的成绩,在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无形中调动学生的言语资料库。在实践中他们学会自我评价,由此产生的成就感又转化为无穷尽的学习后继力。
2、分层教学,减缩差距。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优中差生。
A、分组编排,因材施教。教师通过几句最基本的交际语言,观察个人口语素质,性格特点,记忆力,反应速度等。在心中把全班分三组,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学生不断上进。
B、同一情景,各说其能。设计情景考虑每人差异,使他们都能言其所能言,言其所爱言。如:买东西,卖东西。同学可以组合商量买卖方。
C、各种评价要求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接受自然有多有少,放置不同要求。如:期末来临时,为鼓励学生查漏补缺,主动复习以此作为总结性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规定各个单元的内容,得分80分以上,将获得奖励。起初学生兴致很高,两堂课下来,发现相当部分的中差生开始闲逛,而优生争相读出的分化局面。“不会读,没人帮”是事实。因此我及时调整要求,列出部分学生名单,降低要求,成绩70分以上即可。而好的同学帮助差生有效果,就可奖小贴画纸。这样,好的学生更起劲,差的学生也来劲了。“跳一跳摘到”的效果出来了。教学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通过他们体现知识。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英语教学和培养兴趣的根本保证。情感是打动人的心灵秘诀,是打开人的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是人行为的内在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师生间接触,看法,需要无不包含情感因素。没有师爱生,生尊师,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进入角色。而乡村学生回答:我不喜欢英语,太难了,可我喜欢见到英语教师,她让我快乐,这不正说明师生关系的可利用性。无论是对语音的兴趣还是对教育者的喜爱。我们没有理有错过任何一个有潜力可挖的机会。教师爱学生,从自己的人格影响和发展学生,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尽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财经院校;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机制
一、模拟法庭教学对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财经类院校的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财经法律人才,即培养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够运用法理和法律分析与解决经济法律实务中的问题的高级财经法律专门人才。从思想素质来看,具有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维护正义、恪守法律职业道德;从法律知识结构来看,侧重掌握民商法、经济法等与经济有关的法律及法学理论与技能;从综合人文知识结构来看,较多的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从人才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来看,是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二)模拟法庭教学对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第一,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我国传统的法律教学模式是听教师在课题上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某一法律领域的原则、原理和具体规则等,学生只担负“听”和“记”的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因教学手段落后,往往很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而模拟法庭则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场所、一个“真实”的案件,使每一个参与者“身临其境”的置身于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身份中,将平时学到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大大缩短教学和实践地距离。
第二,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诉讼程序与技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讲授法学理论知识。但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对具体的案件事实缜密分析与辩论之后才能掌握和灵活运用。同样的事实材料,法官、双方当事人及律师对其会有不同的解释。学生作为一方的律师,从当事人处接过案件的事实材料之后,首先要对之进行筛选,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诉讼或答辩意见的材料,把程序法与证据法和实体法相结合,通过归纳和分析,形成向法院陈述的事实和法律意见。诉讼程序应是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但“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在我国却普遍存在。模拟法庭教学显然可以使学生更直接地体会新的庭审制度给当事人所设置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较强的综合实际工作能力。
第三,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使不同资质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积累、知识能力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接受与理解教学内容必然存在着差异。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全体学生是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而模拟法庭教学,注重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制造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等。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模拟法庭的训练能够为参与者提供一种综合的素质训练。
二、国外模拟法庭教学借鉴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实务能力,在国外法学院被普遍使用,现简述下:早在14世纪的英国,律师学院的学生在夏季和冬季法庭休庭期间,除听讲诵师讲课外,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参与模拟法庭,研讨审判主管委员和讲诵师为他们编制的案例。当前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综合性大学进行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教育,为期三年。第二阶段主要是在法学院进行的实务教育,为期32周。
美国的法学院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今,美国法学院的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着“模拟法庭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评判性思维”,使他们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成为优秀的律师。
德国学生在经过至少为期3年的法学教育之后,要参加第一次国家统一考试。教师注重模拟法庭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后要参加为期二年的职业研修的预备期,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司法与行政的实际任务和工作方法,深化与补充原有知识,培养独立工作、独立判断和责任意识”。然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后才可以获得“候补文职官员”的资格,申请法官、检察官、高级公务员或律师。可见,德国法律教育周期长、考试严格,并且非常重视法律实践。
三、财经院校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所选案例典型性不够
由于选取财经类法律案例典型性不够、不精,情节平淡无奇,事实清楚,毫无法律争议地案例,很难调动学生作为参与者地兴趣,更难以留下自由发挥地空间。导致模拟法庭操作先天不足,参加者仅针对所争议的问题发表辩论意见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可进行的内容,整个活动显得单调乏味。
(二)教学目的单一
模拟法庭教学由诉讼法专业教师自行组织,受教学目的、授课时间、人员设备等限制,教师只关注审判程序“走”得如何,诉讼理论掌握得如何,而并不注重学生如何组织,怎样适用实体法,如何全面总结,因而整个活动虽然能达到熟悉掌握诉讼程序的目的,但对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而学生也因此孤立地看待模拟法庭教学,重程序轻实体、重专业轻素质培养的思想普遍存在。
(三)过分注重庭审程序
教学环节缺乏完整性,只注重庭审环节而不注重庭前准备和庭后总结环节。教师对模拟法庭的庭前准备不加以指导或指导很少,对庭后的总结形式单一,范围狭窄,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开庭审理这一环节上。而在司法实务中,法庭审理阶段仅仅是案件审理的一个环节,大量的庭前准备工作、具体的庭审技巧对司法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庭后的总结对于提高审判的质量也非常重要。因此,借鉴司法实际,模拟法庭教学也应注重庭前准备和庭后总结,用多种形式完成教学环节,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导致教师的指导不到位
在模拟法庭的实际运行中,法学专业教师主导地位体现不够,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有的教师平时工作太忙,对模拟法庭的工作完全放开不管,到开庭时匆匆去讲几句空话、套话;二是有的教师本身法律实践很少,平时上课纸上谈兵的多,指导起模拟法庭来很吃力;三是有的教师只对自己所教课程了解比较深入,综合素质不高或者对其他相关的课程则了解不多,无法适应模拟法庭综合性的特点。
四、财经院校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教学的措施
(一)精选典型的财经类法律案例
这是成功开展模拟法庭的前提和关键,选取到典型的财经类法律案例就等于为模拟法庭教学奠定了良好地基础。典型案例是指案情比较复杂,通过举办模拟法庭,能够解释有关法律规定,分析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使学生理解、掌握法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案例。教师应从有关报刊讨论的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登载的案例等方面进行收集、筛选和积累。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删知识点,设置争点,这是模拟法庭开展的前提条件。
(二)合理分派角色,讨论案例
作为案例主要提供者的教师,一般只需要提供案例情况、双方证据即可,而不应将所有案卷材料,尤其是法律文书资料交给学生,以避免模仿照抄、重复案例情况的出现。学生拿到材料后,可在教师指导下共同研究有关案情的基本情况,了解全部诉讼参与人的活动,至于如何分析案情、把握事实、适用法律、应主要在分组后,由各组学生自行把握。根据案情可以将学生分为审判组、控诉组(原告组)、被告和辩护组(被告组)、证人、被害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可以单独分组,也可以插入分组。在角色分派时,要特别注意审判长角色的选任,因为这是法庭开庭程序的主持者,对整个模拟法庭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要选择专业知识扎实、心理素质稳定、有较强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学生担任。
(三)精心准备诉讼文书
在正式开庭之前,把预先编印好的《法庭审判程序》(模拟法庭操作规程)、《如何组织法庭调查》、《证据的使用问题》等有关材料分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学生应被要求精心准备好相应的诉讼文书,如起诉书、公诉词、证据目录和说明、辩护词、词等,有些文书应按法定程序(如起诉书、辩护状等)传递给对方。一般应要求学生准备多种方案,开庭后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发挥。判决书本应在开庭评议后作出,但考虑到审判组是与其他组保持紧凑性和完整性,可由审判组预先写好草稿。
(四)充分准备,正式开庭
开庭前可公告,把模拟法庭的开庭时间、地点、案由以公告的方式在校园内公布,欢迎学院领导及广大师生参加旁听并予以指导。后勤保障工作要求深入细致,一切应及早准备,反复检查,如服装、道具等要提前准备好。从开庭公告、进行开庭准备到作出判决均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开庭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程序的合法性,实体公正的基石是程序公正,这是一基本信念。
(五)及时点评,全面总结
点评是模拟法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庭审结束后,要到本次庭审活动进行点评,采取以下方式:一是由模拟法庭各组派代表与其他同学就庭审中的问题发表看法,并开展交流;二是指导教师作全面的小结,教师作为整个模拟法庭的指挥者和这种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要从肯定教学成果,解决教学难点;三是也可以创造条件,邀请法官来旁听,之后,对庭审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庭审表现发表看法,提出建议,相比而言,法官点评更具有说服力。在点评时,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从法律知识的理解运用、庭审材料、文字和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
应当为模拟法庭的开设配备专门的教师,使他们有专门的时间用于模拟法庭教学的指导工作。从事模拟法庭教学指导的教师必须有较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要求该能力随着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同步发展提高,可以采取的方法,除教师从事兼职律师职业外,可与有关司法机关达成协议,让教师能有机会到这些部门去工作一段时间,获得最直接、较充分的实践经验,以利于提高其指导水平。
参考文献
[1]许步国,王凤民.关于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5,(6).
传统上对写作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上以机械性的模仿和以结果为重心的教学目标为主要特色的“结果写作法”。但在一些研究中发现,两种方法各有所长。本文将通过完成高中英语校本教材中的写作话题“你是否同意以下观点?环境问题十分复杂,个人无能为力。”主体段对这一教学案例展开论述,阐述在课堂中将“过程法”和“结果法”结合运用。
二、案例描述
课题: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so complex that individuals cannot do anything about them.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与保护环境和环境污染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2)掌握“同意不同意”题目类型的主体段展开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集体讨论,积累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相关词汇和表达。
(2)通过小组讨论,写出分论点、主题句和主体段。
(3)通过优秀例文学习和小组讨论,修改主体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保护环境个人能做什么的主题,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环保上需要有所作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关词汇的积累;产生主题句和主体段的展开。
(三)教学设计
1.写前阶段――导入新课,写作准备
(1)通过集体讨论,请学生描述关于环境污染的照片,逐步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写作话题上,并结合多媒体,观看防雾霾口罩的广告,讨论最近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人们关注的雾霾焦点,引出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相关的词汇:PM2.5 haze,disposable chopsticks,greenhouse gas emission,affect,tak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等。(过程法)
(2)呈现当堂课的话题: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so complex that individuals cannot do anything about them. 开展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活动,让学生就写作话题的背景知识等开展词汇、语句、文章结构等随意表达,讨论可用的语言素材,形成写作思路,以做好写初稿的准备。(过程法)
(3)在学生的语言素材基础上,教师给出相关表达,并要求课后背诵。(结果法)
2.写中阶段
(1)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确定观点和立场,进行中心句和主题句写作(thesis statements and topic sentences)。本次课堂讨论后,由于多数学生选择“disagree”,所以全班后面的讨论中心句就定为:每个人都应该与政府和社会携手,共同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To settle these complicates issues,each person is oblig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过程法)
(2)在分组讨论基础上,小组起草稿(group drafting)主体段第一段的主题句以及展开段落。主题句讨论后确定为:Above all, individuals are no small contributors to the complexity of environmental issues.写出主体段第一段的初稿。(过程法)
3. 写后阶段―― 修改和多种方式评价
(1) 对学生写作进行评价。用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呈现学生习作,每个组给出一个写好的段落。通过引导本组学生自评以及其他组学生讨论评价,集体修改,让全班学生找出习作中较好的短语、句型等闪光点,修改错误和不恰当的地方,最后由教师强调写作要点。(过程法)
(2) 给出这一主体段的优秀高分范文,然后分析范文,主要针对它的语言修辞和篇章结构,让学生学习里面的复杂用语,段落的逻辑展开方式,逻辑连接词。(结果法)
作业布置:完成本文的其他主体段,并对第一段进行第二次修改。
三、案例结果
整个教学过程基于过程写作法,将写作视作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分为写前准备阶段、写作阶段、修改阶段和编辑阶段。
通过集体讨论,逐步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写作话题上,并结合多媒体,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运用语言的机会。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充分讨论写作主题,从而激活写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甚至批判性思维;认真审题明确要点后,讨论可用的语言素材,形成写作思路,以做好写初稿的准备。通过反复修改,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习写作,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