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收入

一、准则简介

2014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FASB了《Topic606-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两项准则是全球两大最具影响力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为统一收入确认而共同制定的收入指引,新收入准则自2018年1月1日生效。

(一)新收入准则旨在对所有与客户之间的合同,采用单一、综合的收入确认模型,以提高行业内、行业间以及不同资本市场的可比性。

(二)新收入准则阐述了主体在核算收入交易时需要遵守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该合同是两方或多方之间签订的可强制执行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对形式上多份但实质为一份合同的,应将一组合同合并核算,新收入准则还规定了合同变更时的会计处理。第二步,识别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如果交付的商品或服务可以单独使客户受益或商品或服务在使用时需要的其他资源是客户易于获得的,并且企业向客户交付商品或服务的承诺可以与合同中的其他承诺区分开来,那么企业向客户转让的商品或服务就是可以区分的,此时,该承诺就是一项履约义务,应单独核算。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交易价格是指企业预计因交付合同所承诺的商品或服务而有权获得的对价金额,可以是固定金额,也可以是可变金额,如果合同中包含重大融资成分,交易价格还需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第四步,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单独的履约义务。如果单项合同内识别出多项履约义务,交易价格应当基于单独售价的比例分摊至每一项单独的履约义务。第五步,履行每一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当客户获得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企业针对这一项履约义务确认收入,控制权可在某一时点转移或某一时间段内转移,从而导致相应收入的确认。控制权在某一时间段内转移的,企业需使用恰当方法确认收入,以体现履约义务的完成进度。

二、新收入准则对通信运营商的影响分析

通信运营商均在香港和美国上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我国的收入准则也将随之发生调整,所以新收入准则对运营商的收入、增值税和成本将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收入方面的影响

1、通信运营商常见的捆绑套餐收入确认方法

(1)公允价值法。是新收入准则确认收入的核心原则,也是现行准则允许采用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核心区别是合同中各要素价值应按照其公允价值占总公允价值的比例确认。

(2)剩余价值法。现行准则允许采用,对于电信行业而言,未来新收入准则下不再适用。多要素捆绑套餐中,应先从合同总对价中扣除未提供要素的公允价值,剩余部分分配给其他要素。

(3)合同约定法。处理简便、直观,未来新收入准则下不再适用。先确认合同中约定了价值的要素,用交易对价减去要素的合同约定价值,剩余部分分配给其他要素。合同约定法下,收入确认与用户感知及合同约定一致。

对于运用剩余价值法和合同约定法的运营商,在执行新收入准则时,相关基础数据梳理和系统改造工作的工作量将非常大。

2、新收入准则对通信运营商捆绑销售的套餐中各业务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包括:(1)宽带、终端、通信服务等融合在一起的业务各项服务收入的分摊。(2)买手机送话费、存话费优惠购手机等捆绑套餐中的手机收入与通信服务收入的分摊。(3)语音通话、短彩信、流量、手机报等各类业务捆绑在一起销售的套餐内各项通信服务收入的分摊。(4)积分、电子券等促销支出被认为是单独履约义务,或需参与收入分摊。

(二)增值税方面的影响。营改增后,对于手机与通信服务的捆绑套餐,税务机关规定优先按照手机价格确认应交增值税,剩余部分按照通信服务收入计算并缴纳增值税,因此会产生税会差异,预计新收入准则实施后税会差异会持续扩大,可向税务机关争取减少上述差异的政策,但预期难度较大。

(三)成本方面的影响

1、新收入准则规定:与合同直接相关,且产生或增加了主体满足履约义务的资源时,此类履行合同成本应当资本化。为获取合同所增加的增量支出同时满足下述三个条件时,必须予以资本化并摊销:(1)必须与获取新用户或新合同直接相关;(2)必须是增量成本:即如果没有获取一个新用户或新合同,相关成本不会发生; (3)相关成本预计可以收回:即新合同或新用户预计带来的收入可以弥补支出的成本。(4)上述成本如果预期摊销期少于1年,可将其费用化。

2、按照上述规定,需要资本化的成本包括:(1)社会渠道酬金支出中为获取新合同而支付的增量成本需要资本化。如新用户入网当月给予商每用户10元酬金,在此情况下,运营商获得了一个新用户,且属于增量成本(如果商未成功发展用户则无法获取酬金),酬金预计可以收回(通常新用户带来的累计收入大于10元),因此满足相关条件,需要资本化。对于新增用户,摊销期限应该是用户的在网时长,可以用用户的平均离网率进行测算。(2)量化薪酬中为获取新合同而支付的增量成本,仅对员工发展的新用户或新合约按件计酬的部分需要资本化。(3)SIM卡成本通常需要全部资本化。(4)宽带装机成本通常需要全部资本化

三、执行新收入准则的相关准备工作

1、流程方面:梳理收入计费、营销管理、采购、财务报告等相关流程的变化;并分析流程中需要进行的数据清理、系统升级工作要求。

2、数据方面:计算各收入、成本会计科目入账金额时,所需的业务数据和公允价值等数据,是收入、成本分摊及会计处理的基础。

3、IT系统方面:对执行收入分摊计算、成本归集分摊、账务处理等功能的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新收入准则要求的功能;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为适应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应重点发挥铁路统计的咨询功能,提高统计分析质量,为铁路的发展当好参谋。针对铁路劳动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的对策,即提高对铁路劳动统计工作的认识、强化铁路劳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建立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报告质量、加强铁路劳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关键词:

铁路;统计工作;劳动统计分析

目前,铁路正在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全面参与现代物流业竞争,最终实现“既保安全,又有效益”的双赢目标。为此,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应适应铁路改革发展形势,在完成劳动统计信息、计划进度监督及辅助财务核算等传统职能的基础上,重点发挥劳动统计咨询职能,提高劳动统计分析质量,为完善工资分配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铁路企业劳动效率提供决策意见和建议,为铁路的发展当好参谋和助手。

1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现状

铁路劳动统计分析通过研究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数量、构成、分配、使用及其再生产等经济现象,为铁路各级领导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政企分开,要求统计工作能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加强统计监督,做好统计分析。但是,统计工作仍然没有摆脱以运输生产统计为主的传统模式,重填报、轻分析、轻预测;劳动统计分析超前性、预测性信息比重小,缺乏动态的评价、分析、监督和预测,难以满足铁路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与铁路进入市场后对劳动统计分析工作的要求存在差距。为此,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工作应积极适应铁路建设现代物流企业的新目标,特别是通过加强劳动统计分析,准确、及时地反映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供具有预见性和先导性的劳动统计分析,为铁路全面参与现代物流业竞争,最终实现铁路安全效益双赢的目标提供决策支持。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铁路劳动相关理论,研究描述铁路劳动经济现象,揭示铁路劳动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铁路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经营管理决策、宏观调控提供服务。目前,铁路劳动统计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识存在偏差。铁路运营模式主要以保证运输安全和完成运输任务为导向,在制定人力资源调配及工资分配方案时,对人员配置是否最优、工资激励效果是否最佳等关键因素缺乏科学评估。因此,铁路相关管理部门对统计分析的需求不足导致劳动统计分析内容仍然以提供数据为主,劳动统计人员对统计分析的认识不到位[1],缺乏对铁路运输经济问题的深入挖掘剖析。

(2)劳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铁路劳动统计人员在业务素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劳动统计从业人员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统计专业的培训,学历低、年龄大,专业素质不高,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差,利用优化统计方法欠缺。二是劳动统计人员变动频繁,新的劳动统计人员大多是临时换岗,没有参加过专业的统计业务培训,劳动统计分析质量受到影响[2]。三是统计队伍大而不强,目前全路92.8%的统计人员都分布在基层一线,全路有超过一半的劳动统计人员没有技术职称,大量劳动统计人员以工代干。

(3)劳动统计指标体系有待完善。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要求统计及核算指标应积极与市场接轨,应建立健全劳动统计指标体系,采用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的指标从多角度考核,进行全面、准确的衡量与评价。现行的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以有关铁路劳动统计规则和劳动统计报表为基础,重生产统计和数量统计,而反映运输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指标不足,难以适应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要求。

(4)分析报告质量有待加强。一是统计分析方法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统计人员在开展劳动统计分析时,较多采用比较法、分组法等一些基本分析方法,但应用多元分析法、聚类分析法、预测法等分析方法较少[3]。二是分析目标不明确。很多劳动统计分析报告对经济现象的成因挖掘不深入,与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效率效益结合得不够紧密[4],不能及时反映铁路运输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以及存在的问题。三是劳动统计信息采集范围较窄。统计人员只重视对铁路内部劳动统计资料的收集,对外部市场数据,以及和劳资管理关系密切的生产经营数据关注不足,缺乏与外部市场的比较分析[5],难以发挥劳动统计分析的管理决策支撑作用。

(5)劳动统计信息化建设滞后。目前全路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建设仍然以报表管理为重心,以统计台账作为基础数据的载体,数据颗粒度较大,统计分析不精细。例如,工资台账中的基础数据登记的是财务凭证的支出信息[6],该信息很难细分到车间、班组及个人;主要工种台账由基层劳动统计人员通过手工方式由本单位其他信息库登记加工而来,不仅耗时耗力,其准确性也很难得到保障。数据颗粒度大导致报表数据仅能满足开展宏观分析,很难适应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2加强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的对策

2.1提高对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的认识在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加强劳动统计管理,以劳动统计分析工作为支点,提升工资分配效能,激发广大铁路职工增收创效的积极性,优化劳动生产组织,促进铁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铁路企业应加强对劳动统计工作的领导,把加强劳动统计分析与提升劳动统计数据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一是高度重视,借助各类谈心、座谈、调研等活动,提高统计人员对劳动统计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大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在工作考核中的力度,从制度上保障劳动统计分析的重要地位[7]。三是组织铁路基层单位优秀的劳动统计人才,选择热门课题加强研究,加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专题分析,以点带面,促进各级劳动统计人员开展劳动统计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强化铁路劳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基层劳动统计人员岗位变更频繁是长期以来影响统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的重要因素,新岗人员较多,业务水平难以得到快速提升。因此,铁路劳动统计主管部门应坚持不懈地抓好劳动统计基础管理。一是加强既有劳动统计人员的稳定性及后备劳动统计力量的培养,解决劳动统计人员频繁变更带来的工作质量不稳定问题。二是通过对劳动统计人员开展递进式指导和帮助,全力提升劳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解决劳动统计人员分析能力欠缺的问题。三是加强劳动统计分析评比工作,在劳动统计人员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以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四是积极采纳优秀的劳动统计分析意见和建议,切实改善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充分体现劳动统计人员的工作价值,提升其开展统计分析、服务经营管理的能动性。

2.3建立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长期以来,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以满足国家对铁路行业统计需求为导向,虽然也根据铁路企业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细化,但总体上看,反映铁路企业效率、效益的指标不足。铁路在向现代物流转型过程中,应加强投入产出管理,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铁路企业运营效率及收益最大化。对劳动统计分析工作而言,需要在满足国家对铁路行业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结合铁路劳动力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反映人员使用效能、工资分配效率、投入产出效益方面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如增加反映时间利用程度、企业员工素质、职工健康状况、职工流动情况等方面的指标,不断完善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用情况。

2.4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报告质量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报告应具备准确性、时效性、针对性、逻辑性等特点,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报告质量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紧跟热点问题,选好分析题材。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的选题关系到劳动统计分析报告是否具有实用性,应结合铁路运输经济发展的热点、焦点,为铁路运输生产决策提供分析依据[8]。二是建立有效模型,多维度分析问题。当前对铁路运输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大多依靠劳动统计数据挖掘,仅依靠历史数据的增长比较很难反映运输生产实际,应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按不同时期对劳动统计数据进行多角度、高质量的分析,如在铁路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分析中,通过建立适当的分析模型,可以分析得到各铁路局劳动生产率和当地不同劳动力素质对铁路运输经济产值的贡献度,为铁路劳动力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三是关注数据时效性,确保分析效果。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既要重视基础统计数据质量,同时也要重视数据的时效性,应多渠道关注铁路劳动统计数据及内外部市场数据变化,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劳动统计分析报告。四是紧跟政策变化,深入调查研究。劳动统计人员应及时、全面地掌握国家、地方政策变化,以及铁路运输经营政策,把握劳动统计分析的工作重点。此外,还应深入基层单位进行劳动统计调查研究,多看、多听、多分析基层情况,选择熟知的、可掌握的内容开展分析,写出有价值的劳动统计分析报告。

2.5加强铁路劳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工作应根据铁路管理的实际需求,加强劳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一是认识到劳动统计信息系统既是铁路统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与其他业务系统、统计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必须站在全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高度上,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开发建设劳动统计信息系统。二是在劳动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上应摒弃以往报表汇总上报的模式,直接由信息源点获取数据,即从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财务核算系统、运输生产系统,以及其他统计专业系统中获取与人员、工资、劳动生产率有关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各类统计分析。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强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并与传统的抽样调查获取的小数据相结合,对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中与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情况、问题、成果、经验进行统计分析,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质量。

3结束语

在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铁路劳动统计人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数据资源,开展劳动统计分析,切实提高数据生产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全面服务能力,把握精准的方向,创造出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精品,真正使大量的统计成果通过劳动统计分析工作为铁路各部门所共享,提高咨询服务水平,为铁路效益、效率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参谋服务。

参考文献:

[1]柏永勤.加强铁路统计分析工作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1(9):43-44.

[2]洪奕东.对基层单位劳动统计工作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0(1):118-119.

[3]王焕香.浅议如何提高劳动统计分析质量[J].统计与管理,2015(10):10.

[4]李粤.论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4(8):135-136.

[5]褚春阳.写好统计分析的几点体会[J].中国统计,2012(2):42.

[6]彭怀涛.铁路工资总额统计有关原则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5(12):45-48.

[7]王翔宇.货运组织改革中劳动统计分析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郑铁科技,2014(1):59-61.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报告;写作要领;报告分析

一、学员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

财务分析报告是一种研究报告文体,内容要求有一定的综合性,分析思考中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符合会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也能够避免学员论文写作内容空洞、抄袭的现象,有效培养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意义明显。

二、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及格式可以参考以下模板结构:

第一部分 行业背景及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一、行业背景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的成长背景;2.公司的经营性质和经营范围;3.公司近年来的经营业绩

第二部分 公司年报分析

一、公司三大会计报表的主要财务数据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的初步分析

1.水平分析;2.垂直分析

(二)利润表的初步分析

1.水平分析;2.垂直分析

(三)现金流量表的初步分析

1.水平分析;2.垂直分析

二、财务核心比率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

(四)发展能力分析

三、财务综合分析――杜邦模型

1.杜邦分析原理简单介绍;2.杜邦分析原理图示及分析

第三部分 公司财务状况的归纳总结、评价及对策思考

1.公司财务状况的归纳总结;2.公司存在问题;3.可提供的对策建议

三、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各部分的写作技巧

前面已经对财务分析报告的写作内容、格式提供了参考模板,本节主要针对各部分的要求明确说明如何去完成的意见方法。

第一部分的写作材料,可以从收集、下载的相关资料中获取,非常简单,但需要学员仔细研读公司近三年来的年度报告。

第二部分的写作方法: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重点内容。

1.对于三大会计报表的初步分析,可以先自行确定统计分析表。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整理,把变化大的项目留下来,变化很小或者没有变化的项目舍去。接下来就是分析,为了让分析结果一目了然,可以对留下的数据结果利用Excel表格的数据功能生成数据透视图,再对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逐一描述、下结论和说明造成结论的原因。

2.财务核心比率分析,首先明确评价的财务指标,然后根据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汇总。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整理,接下来也是分析说明,为了让分析结果一目了然,可以对留下的数据结果利用Excel表格的数据功能生成数据透视图,再依据相关指标的评判标准或者行业平均值,对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和评价。

3.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应用说明,杜邦模型是利用各项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综合经营理财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该模型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将其分解为若干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各指标的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来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其变动原因。

第三部分的写作方法:

1.归纳总结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资产结构的简要说明、经营情况的简要说明和现金流量变化情况的简单说明。可以从前面对三大会计表的初步分析中进行总结。

2.评价部分的写作是因素分析法的运用。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

一是从财务的角度去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全面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状态是否良好,资本结构和负债比例是否恰当,现金流量状况是否正常等,最后说明企业长短期的偿债能力是否充分,从而评价企业的长短期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二是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应深入和全面评价。不但要看指标分析的绝对数也应看相对数,不但要看目前的盈利水平,还要比较过去和当前所在行业的位置情况,预测未来的盈利水平。

三是评价企业资产的管理水平,应对企业资产的占有、配置、利用水平、周转状况等作全面细致的论述。

四是评价企业成本费用水平。从长远来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也与企业的成本费用管水平密切相关。凡是经营良好的企业,一般都有较高的成本费用控制能力。

五是评价公司未来发展的能力,无论是哪一类人员,都会关心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应对公司中长期的经营前景作出合理的预测和正确的评价,为投资者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避免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

3.对策建议部分的写作可以从相应的年度报告阅读中去寻找素材。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最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总之,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完全统一的固定格式和模板,但要求分析报告必须做到数据真实,内容详实,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财务知识运用得当、相关计算准确,分析行文简洁,通俗易懂,使报告的使用者对需要了解的内容一目了然。另外,财务分析报告在表达方式上也可以采取一些让阅读者爽心悦目的手法,比如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相结合的方法,在word文字处理和excel表格中充分利用插入图形功能,这样可以使其易懂、生动、形象。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统计分析;企业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作用

统计分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指以统计的分析资料为根本依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并联系分析对象的主要特征,从全方位的角度结合对分析目标进行的研究活动,统计分析是统计设计、调查及整理后的一项重要步骤,是利用把统计数据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验证,得出企业发展的规律,为企业高层的决策部署提供可信的信息来源。企业的运行模式都是以统计分析报告为根本的。统计分析是企业控制生产规律的重要凭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将各个生产阶段的生产统计表统计出的生产内容结合在一起,联系企业的实际生产进行合理的科学分析,再结合过去的经验教训,指导当前的阶段工作,并对将来企业发展方向做出规划;统计分析运行的过程同时也是统计监管过程,应正确并及时做出统计分析,找出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予以校正。

统计分析其本身与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以及统计整理一样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但它还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第一点,创造性,统计分析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活动,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对同一问题在不同时间所作的分析理解,也都会在方法、思路、结论上有明显的不同。第二点,灵活性,统计分析无论是在选择的范畴、所依据的材料、还是时间上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三点,相对应的独立性,统计分析活动是在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的基础上完成的,它与前几个阶段的工作密不可分,但却可以相对独立于以上几个阶段。第四点,统计分析具有时效性。统计分析要随时能够抓住当前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尽可能快速地提出分析成果,马后炮的统计分析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二、加强企业统计分析的对策

因为统计分析工作涉及人力、财力、物力、生产、供销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操作过程。所以,当前我们应进一步加快改变工作方法,完善统计法制,产生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形式,真正展现统计分析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

1.创建全企业统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

一直以来,在不同类别的企业中,各种统计分析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分别向各自主管部门领导报送并对外报出。这种原先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如果没有一个独立专业的部门从市场竞争的全方位、从营业管理的多角度来综合考虑企业必要的各种统计信息,那就更加谈不上企业当前搜集总结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分析理解,企业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出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的现象。对于近几年来新成立的企业公司,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建立统计制度,仅仅只是由财务会计代报统计报表,毫无疑问这更难以在企业管理经营决策中发挥统计分析工作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加强企业统计分析工作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当成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责任。不管何种行业,各种规模大小的企业,都应成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一些企业从减少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的话,没有设单独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工作机构中单独设立综合统计岗位,确定其职能,并应当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其工作要求主要是筹划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确保各部门的统计责任,收集、审核、总结、提供各种统计信息。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责任。在现代企业中,对企业扩大规模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决不仅限于统计机构内部。如基础建设部门掌握投资信息,技术部门掌握的技改信息,营销部门掌握销售信息等等。所以,为保证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规定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关的统计信息。

2.推进统计信息网络发展,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网络信息中包含着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巨大推进能量。企业应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创建一个健全统计信息网络,落实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提速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衔接,完成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及时供应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求,又可立足自身企业,创建适合本企业特征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迅速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状况。这样,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应该做到标准、统一。总而言之,企业应充足利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大量收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3.应用统计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与观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根据

企业统计人员应能依据管理与决策的需求,对集中起来的详细数据进行排列组合研究,应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应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状况;二是利用多方面多层次信息进行综合详细分析,例如利用生产、盈利亏损、质量检验、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解析产销增减因素;三是应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方向前景进行推断。分析研究的办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方向不同而有所不同,其结果可以按照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全面、精准的参考依据,发挥其他任何工作都难以发挥的顾问参谋作用,提高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这就需要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职业技能,不但拥有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而且应熟练掌握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

三、结语

统计分析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自始自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安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7).

[2]王金凤.企业领导应更新八种观念[J].当代贵州,2005(06).

财务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统计;统计分析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时代,统计在各行各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在工商管理领域,通过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的统计分析,企业决策层可以直接了解到企业员工和顾客的需求,从而更多的挖掘员工的潜力并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在重大的投资项目,统计可以用于投资风险分析;在财务的管理方面,统计可以用于企业的财务分析,使企业决策层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据此建立起企业的财务预警监测系统。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采访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馆藏质量和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质量。采访统计是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采访统计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采访工作质量,更是高校图书馆决策层进行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在高校图书馆,决策层对统计在现代化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数据与统计分析未真正运用到科学管理决策中。

1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的内涵

统计工作是指搜集、整理、研究和提供统计数据的活动。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就是在采访工作中对各种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揭示采访工作的现状及任务完成情况,并通过对各种数据研究分析,找出规律,发现问题,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

2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重要意义

2.1采访统计信息是高校图书馆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

著名经济学家曾说:“学者不能离开统计而究学,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事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统计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采访统计信息,能为领导者提供各种经费的流动现状,能提供各种文献的购置进度、各学科文献建设状况,不同载体文献占用资金的比例,能反映各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等等。通过对采访统计数据地静态与动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决策层可以掌握采访部的工作情况以及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评价文献采访计划以及经费预算合理性,预测文献建设及经费支出发展趋势,是决策层制订工作计划,文献建设发展方向,经费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2.2采访统计信息是采访部门制定检查计划以及调整采访策略的重要依据

采访统计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应采访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是部门领导掌握工作进度、检查计划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通过采访统计信息的分析,采访人员还可以对采访策略进行调整。有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作为基础,采访部门制订工作计划将会更加实际、合理。

采访统计信息,是采访部门调整采访策略的重要依据。如订单的到书率统计,能让采访人员及时了解预订图书的到书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如果不是按计划进行,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如有些订单发出已有一定的时间,但到书率一直为零,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应引起采访人员注意,及时查找原因。原因一般为以下两种:一种是订单已发给书商,但由于业务员工作的疏忽未录入订购系统;另一种情况就是图书馆采访人员的疏忽,订单未发给书商就直接在采访管理系统里报送,造成已下订单的假象。通过到书率的统计,可以发现订单处理上出现的问题,重新发送订单,让书商及时订购,或通过现采,购进已出版发行的图书,否则,错过订购时机,很多书是无法订购到的,必将会影响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系统性,连续性,影响藏书的质量。

2.3采访统计信息是评价供书商信誉与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据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实行了政府采购招标,通过采购招标,规范了图书馆的采购工作,使图书馆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实行政府采购招标,图书馆在标书中提出的相关服务要求,供应商往往都能承诺履行,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中标供应商是否能真正履行承诺,或者提供的服务能否达到图书馆的要求,这就需要图书馆方进行严格的监控,监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有关数据的统计,让数据来做客观评判。客观的统计数据,是评价、对比各供应商信誉与服务能力的依据,也为新的一轮政府招标提供证明供应商信誉与服务能力的事实依据。

3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领导对采访统计工作的重视不够,采访统计制度未建立建全

对于采访统计工作,图书馆决策层也会有一些数据的统计要求,如经费的流动状况及文献购置总量的统计,但往往是重“数字”不重分析,统计数据对图书馆的管理决策并未起到实际的参考意义。领导对采访统计工作的重视不够,因此未建立建全采访统计制度,未能对采访工作的各项统计进行指导与监督,致使采访工作人员也不重视日常统计工作,主动统计的意识不强,没有参与统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2无专职统计人员,统计的连续性无法进行

高校图书馆一般无专职统计人员,各部门甚至未指定专门的兼职统计人员。一直以来,采访部工作人员只顾忙于完成自己的采访、验收工作量,而无暇顾及日常的统计工作,只有在年终总结或临时需上报数据时才匆匆进行统计。但是,往往由于平时不注意原始数据的登记或原始凭证的搜集整理,因此统计无法在准确的基础资料下进行,以至于有些统计数据出现前后矛盾,有些数据的来源不明确,甚至出现拼数字的现象,这样统计报表的质量,准确性,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

3.3统计手段简单,未注重统计分析

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系统设置有统计功能,但设置的项目不齐全,需辅助一些手工数据统计。有些统计人员也不主动熟练掌握统计功能的运用,往往只能手工做一些数据的累积、汇总。简单的统计手段,统计项目设置不合理,使统计工作只能处于统计的初级阶段。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分析研究一直是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对统计数据未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使采访统计工作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4完善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的建议

4.1增强统计意识,建立健全采访统计制度

决策离不开数据,数据来源于统计。高校图书馆的决策层要充分意识到采访统计对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性,建立建全采访统计制度,明确采访统计职责,制定并严格执行统计报表的上报制度。采访统计工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规范正常进行,统计原始数据,统计台账要认真保管,统计报表要真实、准确,报表分析要客观、科学。馆领导要对采访统计工作经常督促检查,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无误;重视和支持采访统计人员做好统计工作,具体指导采访统计人员做好统计报表信息分析工作。

4.2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确保采访统计工作正常进行

统计工作是一项连续性、理论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统计知识和相对稳定的人员来完成,因此馆领导应该指定专门的人员进行采访统计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般对图书馆业务精通,但具有统计知识的很少,因此馆领导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培训,让统计人员掌握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原理,确保统计人员在科学的统计理论指导下进行统计工作。统计人员要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提高统计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4.3加强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采访统计的作用

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个过程。在准确的统计数据基础上,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揭示发展规律,预测发展趋势,这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统计数据如果不经过“人脑”的分析,就只是“死数字”而已,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统计分析。采访统计分析不应单纯停留在采访进度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而应该根据掌握的统计数据,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分析各种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找出原因,提出建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将分析结果写成分析报告提供给领导者。统计分析报告能将数据、图表、情况、问题、建议、未来预测等融为一体,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决策者阅读、理解和利用,是领导者做科学决策、制订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