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多元文化政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社会和谐和教育平等。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社会建构主义对多元文化教育有着指导意义。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为蓝本,从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这四个原理出发探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世界各多民族国家共有的现象,但各种文化在同一社会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各有不同。在西方,由于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同化的抗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很多国家开始实行多元文化教育。

笔者发现,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提倡的一些教学观可以应用到多元文化教育中。他主要依据社会相互作用和文化环境来解释学习,认为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工具和活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和学习。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借鉴该理论中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这四个原理的启示可以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及移民的教育问题。近年来美国教育界对多元文化教育这个主题给予了较多关注。本文主要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为蓝本,探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及其维度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有多种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多元文化教育是通过学校的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公平;狭义的多元文化教育则是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特殊学生的教育平等。(靳淑梅,2010)

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学者詹姆斯·a·班克斯(james a. banks)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1)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所有学生,不论他们属于哪一类群体,譬如在性别、民族、种族、文化、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或属于某种特殊群体(例如有精神障碍、失聪、失明的儿童或天才儿童),他们在学校中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教育。(2)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它规划并引起学校的改革,以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取得成功的平等机会。(3)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说明它努力去实现的理想目标,例如教育平等和废除所有形式的歧视——在人类社会中短期内不能完全取得,需要一个过程。(白亮,2009)由此可见,多元文化教育目的在于改变整体学校的环境,使来自不同种族的不同性别的学生、身心残障学生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均等教育机会。而且这种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不仅需要学校,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

班克斯(1999)在他的《historical development,dimensions,and practice》一文中探讨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主要维度,即内容整合(content integration)、知识建构(knowledge construction)、减少偏见(prejudice reduction)、公平教育(equity pedagogy)及授权式多元文化(empowering school culture)。内容整合是指教师使用各种不同文化的实例、数据和信息。例如讲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作出的贡献,选用教材中包含大量非主流群体的作品及女性作品等。知识建构指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如何产生及如何受到种族、民族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的。减少偏见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包括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关系,包括更民主宽容地对待他人。公平教育则是采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促进不同民族和社会阶层的学生获得学业成功。有证据表明,某些民族和种族群体,尤其是墨西哥裔和非裔美国学生,采用积极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效果最好。授权式校园文化指学校机构设置和实际运转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及促进其情感发展。例如,取消分轨制和能力分组,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而非对他们乱贴标签。

二、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的现状

曾有数次学业成就测验研究表明,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测验分数明显低于欧裔和亚裔美国同学,这与上述群体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非常一致。

现在,非裔美国人、拉美人及白人儿童之间的学业差距正在以缓慢的速度缩小。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不同民族的儿童在阅读和数学成绩上的差异基本稳定。同时,他们在sat上的成绩差异也在减小,但速度同样很慢。

为什么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成就测验成绩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原因有经济、社会、家庭、文化及学校对他们不公正的对待等。许多非主流群体居住的社区普遍存在着长期失业、无业及工薪微薄的现象,对其家庭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个不利条件是他们所能进入的学校,如市郊、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甚至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欠佳、合格教师过少且学生人数过多。通常,少数民族学生之所以表现差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其文化背景不一致。而学业成绩出众也很可能不被学生所在的群体认可。相关研究发现,在许多非裔美国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他们中努力学习的孩子会被同伴指责为“模仿白人”。相反,许多亚裔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出色的学业成绩,因此会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于是,许多亚裔儿童在学校里表现非常出色。非裔美国人、土著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一般喜欢与他人合作,他们在合作条件下比在传统竞争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如果学生的母语和方言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则他们可能会降低对学校的认可度。另外,由于对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抱有低期望,同时也是出于好意,教师或管理者将这些学生不恰当地安置在低能力组中或进行分轨,或让他们接受某种特殊教育。学校的低期望导致了学生的低学业成就。

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低学业成就也许只是暂时的。近几十年来,随着非主流群体逐渐有了稳定的经济保障并跨入中产阶层,其后代的学业成就将有望与其他群体保持相当。而学校这个中产阶层机构具有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功能,它所要做的就是为贫困儿童多提供成功的机会。学校若要提高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和土著印第安学生的学习成绩,则应实行全面的教育改革或采取一些已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措施。

三、社会建构主义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代建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有很多有益的启示。他强调个体学习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社会可以对个体学习发展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该理论中有四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减少偏见、公平教育、授权式多元文化等,是内在统一的。

1.社会学习

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指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与成人及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的,故主张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学习。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的学生之间应该消除偏见,将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后合作学习。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应该倡导双语教育、公平教育,反对能力分班,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能充分接触多样文化的合作学习。

2.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儿童对处于最近发展区中的概念学习得最好。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时,他们中可能有这样一个同伴,该同伴能在稍高的认知水平上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且在最近发展区内,则他可以帮助或影响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他们自己单独不能完成的任务。可见,比起和学生处在不同认知水平线上的教师,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之间互相协助使得学生更容易在最近发展区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取得较快的进步。此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学习中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

3.认知学徒

认知学徒是指学习者通过与某个专家的相互作用,逐渐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这里的专家既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比自己优秀的同伴。让学生当老师的“学生教学”是认知学徒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性的学习小组中活动,使较优秀的学生帮助不太优秀的学生完成复杂的任务。例如,来自亚洲的学生对亚洲文化有比较直观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可以向其他非亚洲文化背景的学生讲解亚洲文化并在讲解中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理解。

4.中介性学习

中介性学习即提供支架的情境性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困难的、现实的任务,然后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以完成这些任务,而不是只教授点滴知识,并期望某一天学生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情境性学习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中、真实活动中发生的学习。多元文化教育中应利用学校的多元种族特色,让学生置身于和多种族、族群直接接触的情境。身处白人、拉丁美裔和非裔为主的学校或社区的学生,十分缺乏与不同种族和社会阶层团体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可利用影片、录像带、照片等替代性方式。另外,还可以在多元文化校园中举办民族集会或某个团体的特殊庆祝活动,在学习他族文化的同时还能联络感情,消除成见。

综合上述四个基本原理,笔者认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时,在社会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间在最近发展区内,扮演认知学徒的角色,进行中介性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整合、知识建构、授权式多元文化,以达到减少偏见、公平教育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多民族文化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文化歧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通过文化教育的平等实现政治权利的平等等。总之,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社会和谐和教育平等,类似于中国自古以来倡导的“和而不同”的人际观念。为了能实现上述目标,各国也做了很多多元文化的教育实践,其中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较多。班克斯在1999年提出了多元内化教育的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减少偏见、公平教育及授权式多元文化五个维度。这就为多元文化教育制定了一个较完备的研究框架。

笔者在分析了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状及来自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在成就测验上的分数远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的原因后,认为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等四个基本原理对多元文化教育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班克斯的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维度相辅相成,对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及移民的教育问题及多元文化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dennis m.mclnerney,valentina mclnerney.educational psychology:constructing learning(edition 4)[m].sydey:prentice-hall,2006.

[2]james a.banks.dimension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revised from:james a.banks,“historical development,dimensions,and practice”)[m].new york:simon & schuster macmilan,1999.

[3]白亮.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运动的困境与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09,(2).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5]靳淑梅.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实施途径探析[j].黑河学刊,2010,(1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范文第2篇

由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本身的特点具有理论抽象性、与硬件的相关性,使它难学难教,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难学、不容易理解、抽象。这门课程难学的另一个原因体现在上机实验方面。上机实验时是DOS黑白界面,检查语法编译程序繁琐,结果不具直观性。编写程序复杂、调试程序复杂,所以很多教师讲课时侧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教学。另外,尽管有上机实验的教学要求,但教学主体是课堂教学。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验强度都远远不够。带有强烈的“验证性”色彩。这些影响了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许多学生在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感觉找不到头绪。认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难学的课程,比较抽象,是“天书级”的语言,不像应用型课程非常直观与生动。在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时积极性不高。因此,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汇编语言

教学现状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教学是有区别的,高级语言经常包含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因此在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已有的经验建构起来,得心应手。而汇编语言中很多都是新的知识,并且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解释,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建构主义更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认知结构、心理结构和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建构知识结构。学生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自己特有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理解过程。建构主义这种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这种学习方法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与协作性。从教师的视角来理解建构主义,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在新知识的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和输出阶段等不同阶段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汇编语言本质上是机器语言,与高级语言相比又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①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与硬件联系紧密;②指令繁杂,编程繁琐;③调试环境不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汇编语言调试工具采用的是Debug,DOS下的命令交互方式,界面不友好;④课程中段才涉及程序设计和应用。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目前汇编语言教学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教师通常将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教学内容顺序安排不合理,并未真正地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教授;②有的内容一讲到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虽然教师教学很认真,但不和学生进行互动,不及时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③教学实践缺乏有效性。目前该课程上机实践多数仅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很少有具备针对性或直接面向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学生难以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培养。现有的例题特别是上机习题编排,不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技能,更不利于通过上机实验进一步调动学生语言的积极性。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输入阶段,受高级语言的影响,汇编语言学习者很难实现新知识的输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相互作用阶段,原有的高级语言学习方法、理论基础不能在这里形成知识与编程技能的正迁移,反倒阻碍了新知识与能力的习得;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操作阶段,由于学生不熟悉DEBUG调试环境,不能很好地驾驭上机环境,实践脱离了理论,不能使新学习的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在输出阶段,由于作业或课程设计题目主要针对操作系统的某一子功能进行设计,无正误判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解决具体应用问题的信心与决心。

3、建构主义理论的汇编语言教学实施

3.1、随着计算机发展,多次讨论修改教学大纲

随着PC性能的不断攀升,内存的不断扩大。汇编语言的优点已经不是特别突出,学生总觉得汇编语言指令繁多,枯燥难学。有了很多种高级语言,开发程序非常容易。他们非常不愿意学习汇编语言。哪些需要删除,哪些增添,已经是需要重新讨论的问题。教研室主要讨论了以下内容:明确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如何与其他高级语言衔接,如何相辅相成。在整个计算机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哪些陈旧的内容需要删掉,哪些新的内容需要增添,这是教研室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

3.2、多用形象的类比

汇编语言枯燥抽象,硬件结构又看不见摸不到,用类比的方法讲授就显得比较重要。用鲜活的例子来打比方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寻址方式时,笔者就用类比的讲解方法,告诉学生说,例如,一个小孩子对他妈妈说:“我要吃苹果”,妈妈就给他拿了一个苹果,这就是直接给出,是立即寻址方式:孩子大了一点,有一天又和妈妈讲,我要吃苹果,妈妈给了他一个盒子,孩子打开盒子,苹果放在盒子里,这就像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寄存器里;再大了一点,孩子又和妈妈说要吃苹果,妈妈给了他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放苹果的地址,例如在厨柜的第二个抽屉里,孩子按照地址找到苹果。这就是直接寻址方式。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如果妈妈给孩子一个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字条,写着放苹果的地方,孩子按照地址找苹果。这就像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存放的是操作数的地址,按照地址找到操作数。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得学生很容易理解寻址方式的精髓,不必再去死记硬背,很快就能理解和记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

3.3、实现对上机环境的知识建构

通过分析代码在源程序和DEBUG下的区别,帮助学生利用已学得的汇编指令实现对上机环境的知识建构。代码在源程序和DEBUG下的区别明显存在的,源程序中的汇编指令经过编译发了很多变化,不同版本的DEBUG对机器指令的反汇编结果也不完全一致。了解这些区别对学生熟悉和掌握DEBUG的作用非常巨大。

3.4、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高级语言程序“可视化”的特点,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利用DOS功能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来设计“可视化”的汇编语言程序,在相互作用阶段帮助学生建构汇编语言的案例知识。汇编语言写起来费劲,调试起来困难,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平常所说的操作用汇编语言来写都十分困难,即使是写出来了,运行起来可能什么都看不到,学生很难有兴趣去编写更多的汇编程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汇编语言教学成败的关键,用DOS功能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汇编程序运行起来什么都看不到的问题,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演示效果,大大增强汇编语言运行的可视程度,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汇编语言的兴趣。另外,还要特别给学生指出:如果在调试运行程序时系统中断资源发生变化,一些使用BIOS中断资源或DOS功能调用的程序,其执行结果可能会不正常。如有的学生在录入源程序时为注释汉字信息,而在WINDOWS平台的DOS兼容模式下加载了汉字平台,结果该让喇叭鸣叫的地方而无此运行现象。

3.5、编制有利于学生兴趣建构的上机习题集

深入分析汇编语言上机环境,结合理论教学进度,编制梯度合理、易学、易练、易调试,有较直观的运行结果和一定趣味性的上机习题集,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技能,促进汇编语言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3.6、建构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生态课堂

密切关注课堂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汇编语言教学中,为了随堂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要求学生把自己编写的程序段写在黑板上来讲评,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差异,在评讲过程中,无法预料会出现何种错误,因此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根据学生情况,总结代表性的错误总之,针对汇编语言的课程特点,将建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手段引入课堂,使课堂不仅成为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促进学生完善和发展自我的舞台,实现教学相长。

4、结束语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文化情境 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

所谓维果茨基开创的“社会建构主义”思想(social constructionism)是指人在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和理解是认识主体建构的。这种知识构建的活动是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中,作为个人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形成的。

无数科学家的成功之路无不显示出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作了初步实践探索:

一、“兴趣”激发求知动机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发生兴趣,才会去探索、才会自学。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这就要求教师去引导和加强这种好奇心。

一门功课往往是学好了才喜欢,喜欢了会学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教师要利用这个过程,使学生从刚开始的喜欢,从而有了一点成绩,进而更喜欢它,最后学得更好。

二、“任务”养成自学习惯

让学生在学习后有成就感,使得他们有了再学习的动力,从而渐渐地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刚开始学习一种新内容时,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们就会感到无聊,就想去接触更新的东西。

如在学习汉字的输入与文章的编辑这部分内容时,刚开始学生对字体、颜色、字号、图片插入等操作觉得很好玩,渐渐得等他们都“玩”遍了,这种热情也随之消失了。为了维持他们有再学习的动力,在接下来的课中,我每节课都布置一个新任务,如写一份邀请书、列一张“六一”节目表、作一份贺卡等,让学生每节课都能看到自己的学习作品。我再把学生的好作品收集起来让其他小朋友看,鼓励他们把自己作的贺卡用电子邮件的方式相互赠送,看谁收到的、发出的贺卡最多。这样不仅完成了任务,也维持了他们再学习的动力,同时还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学习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三、“争论”促使自觉学习

我发现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讨论是有所不同的,后者学生是少说多听,而前者却时多想多说。在同学之间争论问题时,每个人都会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当意见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求助老师或书本,甚至动手实际验证它的正确性。我经常有意制造一个问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最后把结果告诉我,而几乎每一次他们都会发生意见冲突,进而查找资料,遇到看不懂的会来问,最后通过实践证明后告诉我结论。但是每次当一个问题刚刚解决就马上产生新问题,因为这是他们在找资料时发现的,可是我并不马上让他们去求解,只有我觉得这个问题适合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去研究时才会交给他们,若我觉得不适合他们,我会直接用简单易懂的话解释给他们听。

四、“媒体”传授自学方法

学习方法是进行自学的关键,好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在于它具有声音、图像、图形、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正是由于这些媒体使得它更容易自学。

计算机的有关书籍光读是无法获得好的效果,只有先试再读再试才有效。如在学习WORD编辑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熟悉其中的各个菜单,不作任何要求,只是让他们“玩”,等“玩”了一节课后再讲并且提出要求,这样就使得学生有目的有方法的进行操作了。有了这样尝试,在自己学习WINDOWS 界面下其它软件时就掌握了方法,他们会先无目的的操作熟悉一通后,再看书进行有目的的选读内容,最后进行有目的的操作。

转贴于 同时我发现帮助信息的使用对学生的自学很有益。为能让他们习惯使用“帮助”功能,在他们学习纸牌游戏时,我先教他们如何使用帮助,然后并不教他们纸牌如何玩,只告诉他们“帮助”信息中有纸牌游戏的规则,因为想玩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去使用“帮助”,以后我和学生中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我可以解答学生所提出的任何问题,除了有关游戏的问题,就是在课堂上所玩的也不“教”他们,如果他们想知道如何玩自己去看帮助。

我经常教给学生一些软件的学习共性,至于它们实际上如何使用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学习操作。其实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已经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

五、“网络”培养自学能力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传统权威正在逐步丧失。网络时代大众媒体的多样化,知识、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如何引导学生非常方便地获得各种知识和信息,是现今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

面对当今社会,教师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教会他们如何在网络中查找资料、选择资料、整合资料。网络使知识的传授更加方便,如何把外部的信息变成内在的知识,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加工。而这加工的方法就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教师要教会学生以批判、创新的态度去对待知识,教会学生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去加工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探索、实践的效率,进而达到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如:在国庆前夕,我在课堂上提出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到网上查找国庆节的有关资料,等到国庆以后把这些内容进行讨论,如果在查找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用电子邮件与我联系。这样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下载了很多有关庆国庆的图片,还找到了多年前庆国庆的资料。

自学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无论是刚学电脑的低年级学生,还是学了几年的高年级学生,教师要无时无刻的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21世纪的今天,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学习渠道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中,作为学生个人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了学生的知识建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成。

主要参考文献: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E-R图;网络学习;学习模型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5—0046—05一、引言

影响教育的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入21世纪后,建构主义理论逐渐成为主流学习理论。2010年,美国出台的第四个国家级教育计划《变革国家教育:技术推动学习》表明[1][2],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美国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起辅助作用,为学习者学习的开展发挥一定的作用。[3]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意义的获得,依靠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学习者受到自身相关因素的限制,如已有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自制力等,很难对新知识进行合理的建构,从而很难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其次,网络环境下的导学与督学机制缺失,从而影响学习者对自我学习进程的控制。这也是造成当前很多学习者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第三,建构主义理论自身不强调学习效果与效率。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对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分别建立E-R图进行分析说明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形成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新模型。希望该模型能够有助于较好解决传统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效率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该模型把协同教学、协作学习和混合学习作为自己的一个子集,因此可能有助于对当前学习模式研究进展进行理解与比较。

二、教育与学习的定义

叶澜教授在其《教育概论》中对教育的定义是:“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4]目前,这个提法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有较大影响力。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教育传播的直接执行者,其主导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普通心理学》对学习的定义是:“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5]桑新民教授从教育学角度对学习的定义是:“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6]在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学习者为主体来开展学习,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与学习能力。对不同时期的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下面以教育中存在的教师、学习者、资源与环境四类实体为元素,用E-R图(即实体关系图)分别对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分析与说明。

三、各理论的E-R图与分析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E-R图与分析

行为主义理论产生于美国,由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主要观点是:①“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规律性关系,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7]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②实验者控制的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具有函数关系,公式为:R=f(SoA)。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发展。[8]

以教师、学习者、资源与环境四类实体为元素,可建立行为主义理论的E-R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教师处于核心位置。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的产生就是当外界环境发生特定的刺激时,会引发对应的条件反射,如果加强这种反射,刺激和反应之间就建立了联结,学习也就相应的发生了。[9]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几乎掌控着所有的学习资源与环境的创设。教师通过资源与环境来对学习者进行刺激,从而强化学习者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在行为主义理论模型中,教师处于核心位置,几乎完全掌控着资源与环境的创设,学习者是被动的。它较适用于知识概念的教与学,是讲授法的理论来源。但在该模型下,学习者缺乏主动性与探究能力,从而很难有创新意识。[10]

(二)认知主义理论的E-R图与分析

认知主义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主要观点是:① 否定学习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认为学习是内部认知变化、主动构造认知结构、积极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强调学习产生于学习者把获取的信息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11][12][13]② 认为学习是结合已有认知经验去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以及学科知识体系化学习,强调学习不是不断的试误,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结构的豁然重组或产生新的结构。

以教师、学习者、资源与环境四类实体为元素,可建立认知主义理论的E-R图,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该理论有别于行为主义理论。第一,处于核心位置的是学习者,不再是教师。学习者摆脱了在行为主义理论中被动的局面,对资源与环境的作用变得积极,主动满足自己的需求。学习者不再单纯靠刺激做出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资源和环境进行反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与意义。第二,教师处于弱位置。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看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对学习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第三,资源处于为学习者服务的位置。学习者在已有的认知心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学习时,会主动获取所需资源。而资源尽可能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建立,如教材的编制常以认知结构为基础进行。第四,环境弱服务于学习者,但对学习环境的研究未被考虑。

认知主义理论与行为主义理论相对立,在这两种理论中教师与学习者的核心位置完全不同。[7][14]在认知主义理论模型中,学习者被赋予了主观能动性,不再被动地接受刺激,而是积极主动获取所要的资源,这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习者为了解决问题而去获取资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认知主义理论由于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 用[15]。不足之处在于,把教师置于弱势位置,未能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受到影响。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E-R图与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其哲学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康德。其主要观点是:① 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16][17]② 教学应该考虑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强调协作交流、情境的作用,注重学习者对意义的主动建构,引导学习者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18] 19]

以教师、学习者、资源和环境四类实体为元素,可建立建构主义理论的E-R图,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学习者不再简单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并积极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者在建构知识的意义时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基于信息的意义进行建构,二是基于已有的认知与经验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改造和生成。在信息的处理与加工、知识的意义建构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保持着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在该模型中,强调学习者之间应加强协作交流,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学习组织形式——协作学习。第二,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起辅助作用,指导学习者进行学习。教师针对学习者自身现有的知识结构与生活经验指导其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引导其进行新的知识生成,使学习者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并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建构与把握。在这里,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首先,教师从高高在上的知识的权威代表者,转变为与学习者共同学习与交流的合作者或高级搭档;其次,教师从对学习者直接进行知识的传授、灌输、学习监控,转变为对学习者的知识意义建构进行帮促[20][21],并给予学习者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第三,资源作用于教师,以服务于学习者而构建。第四,该模型中的环境是指供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环境影响学习。因此,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即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教学,创设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目标,让学习者置身其中去处理,学习者可以通过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进行情境下的意义建构,从而获取解决办法。值得注意的是,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22][23]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且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学习思想,其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重视与强调,极大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观能动性,为创新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建构主义还对学习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很具针对性地否定了传统教学中未能区别对待不同学习阶段而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时,提出了协作、交流、情境性教学,对学习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且首次把环境作为影响学习的因素予以研究,为学习理论的完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建构主义理论不重视对教师作用的研究,且对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定位也不到位,这势必影响学习的整体效果与效率。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与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仅凭学习者自身很难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特别是在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还很单薄的阶段。建构主义还对传统教学进行全盘否定,这也是不可取的,传统教学虽然对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足,影响学习者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传统教学对传统知识与经典理论的讲授,注重分析与抽象,清晰阐述知识,使学习者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就能很快接受,也有其合理性。

(四)不同学习理论的比较

教师、学习者、资源和环境在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三种学习理论所分别对应的教育形式,如表1所示:

通过表1不难发现,行为主义强调以教师为核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有助于知识量的传授,但学习者较为被动;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核心,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这有利用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建构主义增加了对学习环境的研究,但不重视教师的作用,由学习者对各种知识进行探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且在一些情况下会受到学习者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这势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与效率。当前,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中,原有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局限性越发显现[25]。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受自身因素限制,如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非智力性因素等的限制,在面对繁杂多变的知识内容与知识呈现的形式与结构时,选择、整理与建构知识等都将受到很大挑战。再加上评价机制的缺失,对学习者指导与监督功能的缺失,使学习者在未能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的情况下,很可能走向另一个误区,如网络成瘾等。对此可否把行为主义理论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融合到建构主义理论中,再加上认知主义的一些经典思想,建立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者为主体,资源与环境协同”的学习模式呢?这将既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性思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完成对知识整体性的体系建构,又可充分发挥教师作用、提高学习效果与效率。

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

四面体学习模型

综上所述,我们对原建构主义理论模型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如图4所示的四面体学习模型。从形状上看,它不再是平面的图形,而是一种形似四面体的立体模型,故称之为四面体学习模型。从功能上看,四面体中有四个顶点,且四个顶点相互之间均有连线,正好可以实现网络学习中四类实体之间应具有的相对独立的交互性与联通性。

该模型的特点:第一,建构起两个中心,分别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从而更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3][25]依据行为主义理论,注重发挥教师作用,让教师处于模型的顶部,掌控学习的各个环节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并对学习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依据认知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整个学习的开展一定要围绕学习者而进行。第二,为了弥补网络学习过程中指导与监督的缺失,在模型中增加了两种机制,导学机制与督学机制。第三,为了更好地指导学习者学习,在模型中增加了教师与资源的联系,教师有针对性地建构资源,并借助于资源,指导与服务于学习者,从而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对资源的需求,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第四,增加了教师与学习环境间的弱交互性。教师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为学习者营造更有氛围的学习环境,体现了学习的社会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第五,把环境对学习者的单向影响,扩展为二者的相互影响,从而为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实现网络学习,建立了联通性。第六,资源与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资源对环境有潜在影响,环境对资源有弱需求,二者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

当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学习模式有协同教学[26][27]、协作学习[28]、混合学习[29]等。把这些学习模式放在四面体学习模型中,如图5所示,协同教学模式恰好是四面体中实体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的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是建立在实体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学习模式,混合学习模式则是基于数字化技术把学习者与教师联系起来的学习模式。基于四面体中四个实体之间是连通的,这几种只是建立在一种或两种实体上的学习模式在研究或实施时,应该适当考虑其他实体的影响,注重发挥其他实体的作用,方可达到教学或学习最佳效果。另外,国内在学习理论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实验室有北京师范大学的知识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的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大学的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较偏重对协作学习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偏重对教师与资源的研究,西南大学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学习者的认知与人格,以脑眼为主。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英语;阅读课堂;应用研究;教学方法和建议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阅读水应了学生通过英语获取知识的能力,无论是对高职学生当下的语言学习还是将来的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显然,阅读教学着实成为了高职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在许多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师仍采用语法翻译法教学,即教师在教学时,花大量的时间逐字逐句翻译。这使得高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仍以母语思维方式为主要理解方式,养成了不好的思维习惯,缺乏对外国语言和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在这种阅读教学下,高职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作者提出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改变传统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观念,使用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和模式,创设情境,培养高职生英语阅读兴趣,展开合作学习,提高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二、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1、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

说到的建构主义起源,有学者指出“在反对用直接教学方式以形成知识基础的原因方面,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教育上最早的建构主义者。”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则是建构主义应用的最好例证。他虽然并未明确提出建构主义,但却是最早运用这一理论的人。而现如今,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m)被视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认知发展理论,被看作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其后,在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都为当今的建构主义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随机进人教学等教学方法。

2、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围绕什么是学习与如何进行学习展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他人帮助下实现意义的建构过程。

而对于学习的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教师仅仅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

三、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中的教学建议

上文作者已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简单介绍,那么,针对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为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服务,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高职阅读教学中,利用新型教学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阅读知识的建构做心理准备。在阅读教学正式进入前,教师可以合理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甚至实物,探讨一些与阅读内容有关的文化知识等激发他们原有的语言图式和文化图式。这样做,不仅使得高职学生对进一步的阅读更感兴趣,还使他们回忆起更多以前学过的词汇和句型,分享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知识结构的重建打基础。

第二, 高职阅读教学中提倡情境性教学,联系真实的语言环境和阅读材料,为学生知识的建构做环境的准备。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模式主要有三种,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其中,抛锚式教学提倡以真实的情境为基础,教学中“抛锚”就是确定真实性的教学任务,模拟现实的环境去解决阅读问题。例如,高职英语新视野阅读教程4中有一课和简历的设计有关。那么,教师可以联系真实地生活环境,让学生阅读整篇文章以后总结并设计一个自己的简历,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高职阅读教学。

第三, 高职阅读教学中,为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指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要求高职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读段落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难题,扬长避短。学生不是仅仅学习几个零散的单词和语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去归纳总结,怎样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以获得有意义的知识,以便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 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然而,阅读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切入点,提倡情境教学,提出运用新教学媒体和合作学习的建议,希望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高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Piaget,J. 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W. Mays(trans). London: Routledge&Kegan Paul,1972。

[2]廖家宝,赵成凤。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英语广场,2013(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