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机制微观经济学

市场机制微观经济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机制微观经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机制微观经济学

市场机制微观经济学范文第1篇

摘要: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主要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宏观经济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利于从整体角度把握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学的层面分析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简单的阐述了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内容涉及到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经历、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等,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失业现象。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内容;发展;中国失业现象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通过研究整个国民经济各种总量的变化,来说明资源利用是如何得以优化的经济学理论。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就业总水平以及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之为就业理论、收入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纵观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消费函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等等。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用等。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包括各派理论建立的不同的经济模型,主要用于经济理论的验证等。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总体说来,它的产生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领域,但是部分经济学家也开始涉足宏观经济问题,从经济整体角度来看待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宏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又被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第二阶段:形成阶段。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著名的凯恩斯革命是分不开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陷入了困境,美国失业率在不断上升,同时国民经济总产出在不断下跌,在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失业率和总产出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于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积极探索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第三阶段:补充拓展阶段。凯恩斯革命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起了宏观经济,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拓展。著名的IS―LM模型、消费投资与货币需求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菲利普斯曲线等都是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Friedman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主张政府应实行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应执行货币供给原则,保持货币存量的稳定增长。现代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经济学理论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有一定的联系的。首先,两者均采用了实证分析法,都属于实证经济学。其次,两者互为补充。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微观经济学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2]。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以家庭、厂商等单个经济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角度分析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特点。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经济,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运用平均量或个量的总和来分析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第三,基本假设不同。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基于完全理性、充分信息等基本假设,假设“看不见的手”能够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假设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通过“看得见的手”调整市场机制的缺陷。第四,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围绕这一中心理论还涉及到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具体包括开放经济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等。

四、宏观经济学论中国失业现象

(一)中国失业现象分析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失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不同的失业类型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向恶化是中国失业现象的一大特色。下面就中国失业现象作简要分析:第一,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主要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造成中国摩擦性失业现象严重的一大原因就是求职者缺乏就业信息,求职者自身条件与工作岗位难以匹配。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是:社会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强的高校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不少职员因各种原因而辞职失业;广大农民工盲目涌入城市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些都造成了摩擦性失业。第二,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指劳动力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失业。中国结构性失业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求职者数量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造成有的地区拥有大量工作职位却无人求职,而有的地区则多人争抢同一职位,如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性造成东部地区人满为患,西部地区无人问津;二是求职者自身素质较低,专业性人才短缺,一方面大量求职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苦于缺乏技术性人才。第三,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主要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2008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中国失业人数增加就属于周期性失业。

(二)中国失业现象的应对措施

第一,多方位防止结构性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空岗报告制度,最大限度的披露空缺岗位,继续完善市、区、街三级就业体系,促进就业人员的流动,全面提升就业者的专业性素质等等都是防止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措施。第二,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防止摩擦性失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现阶段中国各大高校频频扩招,难免会造成人才质量的下降。为了防止结构性失业,必须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注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加大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与职业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养。第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应对周期性失业。为了应对周期性失业,可以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增加货币供给量等。我国要实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深化企业改革,确保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加强民生工作,解决消费不足问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利率市场化等。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等[3]。

五、结论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活动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的一门经济学科。宏观经济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学理论的完善而不断发展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会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武建奇.关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03)

市场机制微观经济学范文第2篇

斯蒂格利茨与西方其他经济学家一样,认为政府干预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失灵。因此,对市场失灵的研究就成为政府干预理论的一部分。传统的市场失灵理论,在承认市场竞争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同时,认为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性、垄断、收入分配和公共品提供等问题,因此,政府干预的范围应限制在上述“老四条”范围之内。斯蒂格利茨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从各种表面现象论证市场失灵,而且还触及到了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就使他的理论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正是福利经济学最终完成了对市场机制会导致帕累托最优的论证。这一论证建立在福利经济学两个基本定理的基础上。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指出,每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都能够带来帕累托效率;第二定理指出,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若这两个定理成立,则政府干预的范围将被局限在上述狭隘的范围之内,市场将把大部分事情做好。可见,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为限制政府干预提供了最有力的论据。而斯蒂格利茨则认为,这些定理都是建立在错误的假定之上,因此定理本身也是错误的。

首先,福利经济学假定,市场经济中的买者和卖者通过观察价格即可掌握所有有关商品交易的信息,即人们是具有完全信息的。而斯蒂格利茨认为,有关商品交易的事件空间远大于价格空间,市场中不仅存在影响厂商产出的一般事件,而且存在许多无法预料的偶发事件,如总经理生病、机器突然损坏等。这些成百上千的变量会影响厂商的利润率,但这并不能很快从价格上表现出来。此外,有关效用函数的假设也非常重要。盖尔和斯蒂格利茨(1985)证明,只有在一个极为严格的假定之下,即必须存在“恒定的绝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价格才可以传递所有信息。一旦偏离此假定,价格就不能充分传递信息。可见,完全信息的假设不能成立。

其次,福利经济学假定存在一套完备的市场。而事实上,构建市场是需要费用的。如果无数的商品、偶然事件和不确定性都存在市场的话,那么光是为了组织这些市场就要耗费大量资源。特别是那些不确定性较强的市场,如风险市场和期货市场,由于不确定性造成的巨大组织成本,使得建立这两种完全竞争市场是极不经济的。此外,信息不对称也限制了市场的完备性。因为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为规避风险,防止被欺诈,不愿同具备信息优势的一方进行交易,这就大大限制了市场的范围。所以,完备的市场这一假定也不成立。

最后,福利经济学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实际上,市场竞争更类似于垄断竞争。由于信息不完全,当一个厂商提高价格时,该厂商的所有顾客并不马上寻找另一家产品同质而价格更低的厂商,因为搜寻信息是需要成本的。同理,一个厂商降价也不会把其他厂商的顾客都吸引过来。这就使厂商可以制订价格而不是接受价格。此外,固定成本也会造成不完全竞争。斯蒂格利茨(1993)证明,即使只存在少量的固定成本,也会使市场供给者大量减少,从而使市场竞争变成不完全竞争。

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格林沃德和斯蒂格利茨(1986)以较复杂的数学模型证明,当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时,市场机制不会自己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就是格林沃德——斯蒂格利茨定理。此定理的深刻含义在于,由它所定义的市场失灵是以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不完备市场为基础,因此市场失灵不再局限于外部性、公共产品等狭隘范围,而是无处不在的。这就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广阔的潜在空间。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应该遍布各个经济部门和领域,而不仅仅是制订法规、再分配和提供公共品。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理论

市场失灵的普遍性必然要求政府干预的普遍性。但西方经济学的流行观点是,政府本身也有失灵问题,政府干预经常是无效的。针对这一点,斯蒂格利茨提出了政府的经济职能理论。他认为,政府失灵并不比市场失灵更糟,而且这种失灵是可以被缓解乃至消除的;通过采取适当的政策,政府干预可带来帕累托改进。

(一)政府效率分析。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各种干预缺乏效率,即存在政府失灵问题。斯蒂格利茨承认政府失灵的存在,并从原因和表现形式等多方面论证了政府失灵。但是,斯蒂格利茨认为应换个角度看政府失灵。并非只有政府部门才会出现低效率现象,人们在私营部门中同样可以找到类似的低效率现象。任何人都不会不犯错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犯了什么错误,做了什么好事,而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更坏。斯蒂格利茨(1988)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统计数据还是具体事例,都不能证明政府效率比私营部门更低。也就是说,政府效率并不比市场更差。从理论上讲也是如此。有人认为政府部门会由于缺乏所有者而导致缺少激励,从而效率低于私营部门。斯蒂格利茨认为,西方大型私营公司的雇员都不是所有者,从委托一理论的角度看,他们也同样缺乏利润最大化的激励。特别是目前大型公司股权高度分散,公司经理所占股权也是微乎其微,所有者已很难控制公司了。就这一点来说,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尽管如此,斯蒂格利茨仍然承认政府部门因某些原因而严重缺乏效率。这些原因包括:缺乏竞争;没有破产威胁;承担社会目标;过分追求公平和限制职权范围等。但是,斯蒂格利茨又认为这些问题不是政府本身所固有的,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消除。如政府可以允许甚至鼓励政府企业与私营企业竞争或政府企业内部之间竞争;政府可以建立一套程序,使得与预算软约束有关的交易费用增大,迫使企业硬化预算约束;政府可以制定法律和规则,迫使自己遵守承诺,终结无效率的企业;最后,政府完全有能力自己控制收入差距和职权范围的强度。总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政府天生就比市场缺乏效率。

(二)政府的相对优势。斯蒂格利茨认为,政府不但不比市场效率差,而且由于政府的强制性职能,使它能做许多市场不能做的事件。这样,政府就会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这些优势可分为4种:

1.政府有征税权。政府同私营部门一样,也面临着不完全信息的约束,但是,政府可以通过纠正性税收来影响生产、引导消费,以增加福利收益,实现帕累托改进。例如,假设一家保险公司认识到,吸烟会引起火灾,所以增加了提供保险的风险。然而,它缺乏投保人吸烟的信息。投保人知道这一点,因此他就会产生道德风险,放松对吸烟引起火灾的警惕性。而政府虽然敢缺乏信息,但是它可以通过对香烟征税,抑制人们吸烟,从而因道德风险的减少而获得福利收益。

2.政府有禁止权。政府凭借其强制力可以禁止某项活动,而这类禁止可带来帕累托改进。例如,当某些商品的固定成本较高时,为了弥补固定成本,最优定价机制会使某些商品的价格非常高,特别在商品需求弹性较低或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市场本身并不能淘汰此类商品,而政府却可以行使禁止限制这些商品进入市场,根据斯蒂格利茨(1980)的分析,这样做可以增进福利。

3.政府有处罚权。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对市场中的违约行为进行处罚。尽管私人之间订立的合同也包含了对违约活动的处罚条款,但这些条款仅限于对违约者财产的处分规定,而政府则可以对那些无财产抵押的人实施处罚。此外,政府可通过处罚轻易地解决污染等外部性问题,而私人之间协商的解决方案仅在科斯定理的零交易成本假设下才能形成;在正交易成本的现实世界里,个人之间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致于难以成功。

4.节省交易费用。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市场中的搭便车、信息不完全和逆向选择问题会提高交易费用,而政府则可通过公共品供给和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节约这些费用。例如,保险公司为了弄清保险人的情况,需要一笔巨额运转费用,相比之下,政府社会福利体系的运转费用要低得多。

(三)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措施。如何纠正市场失灵呢?斯蒂格利茨认为,尽管教科书中的完全竞争模型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市场经济中的有限竞争却可以起到传递信息、推动技术进步的作用。所以,在政府直接参与的公共汽车和公共部门中,应积极抑制垄断,鼓励开展竞争。要做到这一点,政府的经济功能就要在保持集中化决策优点的同时,适当进行分散化。即把公共服务交给不同政府团体去经营,使人们可以在不同政府团体的竞争中比较它们之间的效率优劣。而对于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资源配置无效率现象,斯蒂格利茨提出,政府的公共政策应主要定位于资源配置职能,通过发挥政府的再分配职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体做法是对所有商品实施最优纠正性税率,最优税率应以估算的所有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包括所有的交叉弹性)为基础。斯蒂格利茨也承认获取这些信息有困难,所以他又指出,政府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较大、较严重的市场失灵上,如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

三、评论与启示

(一)斯蒂格利茨的市场失灵理论,否定了市场机制会自动导致资源配置最优的传统教条,从而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原理提出了挑战。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可以将市场经济繁荣资源配置引导到最优状态。但我们从斯蒂格利茨的市场失灵理论可以看出,这个广为流传的原理不符合事实。现实中的市场经济,都是信息不完全、竞争不充分、市场不完全的。在这种情况下,教科书上的那些逻辑优美的理论难以成立,因此也就失去了指导实践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微观经济学一无是处。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确实可以起到激励和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只不过这种作用不能导致“帕累托最优”这个理想状态。在这里,斯蒂格利茨的观点实际上主张回到亚当·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的经典描述。亚当·斯密在论证这只“看不见的手”时,只提到它会“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并未将它拔高到“帕累托最优”的水平。而市场机制会自动导致“帕累托最优”的论证,是新古典学派完成的。斯蒂格利茨则证明,新古典学派的对市场机制的理论发展,走上了错误的道路。经济学家真正应该关心的,不是市场机制能否导致某种理想状态,而是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和资源配置作用。

(二)斯蒂格利茨的政府职能理论,也让人耳目一新。传统观点认为,市场机制的效率要比政府高得多。由于市场可以在绝大多数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因此,它留给政府干预的活动空间并不大。斯蒂格利茨却证明,市场失灵无处不在,政府干预的可能领域是极为广泛的;政府的效率也并不比市场更低,不能用政府失灵为借口排斥政府干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通过适度改革,防范政府失灵。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众多的改革建议,这些建议的核心是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适当的公共职能分散化,使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开展竞争。这种方法实际上已经在美国一些州的政府部门采用了。实践证明,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奥斯本等,1992)这种提高政府效率的方法,也是值得我国政府部门借鉴的。

市场机制微观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微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3.067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其后续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抽象、概念多、涉及大量图形分析等原因,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培养、提升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微观经济学线上教学情况为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提高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改善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1微观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联系较弱

经济学科体系的建立已经有较长的历史,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日益庞大、课程内容庞杂、概念定义多、理论性较强。当前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结合不多。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和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学科,更需要重视对市场机制的认识,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反之,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致使许多内容难以理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加强学生经济专业素养的提升。

1.2课堂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对较少,以老师单一讲授为主,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学生被动的学习和接受,而且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由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性较强,缺乏趣味性,容易形成沉闷的课堂气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弱。

1.3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我校微观经济学课程采用的是“期末考试+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其中期末考试占60%,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期末试卷的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题所占比重较低。平时成绩占40%,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出勤及作业完成情况等给出平时成绩。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班级容量大,导致老师不能及时有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状况,使得平时成绩的给定缺乏公平。因此,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经济理论的深入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

1.4课时设置不合理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理论体系庞杂、概念众多,在解释众多的经济变量的时,通常利用数学公式、图形等形式来解释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数理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数较少,教师为了能够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拼命地赶教学进度,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讲授课本的理论知识,导致课堂案例教学内容较少、课堂练习较少,使得学生无法进一步深入学习。

2翻转课堂的概述和特点

2.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起源于美国高中教师的教学实践,它是信息技术在网络教学应用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特点在于教师首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制作学习视频,然后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课程视频的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2011年,美国可汗学院通过互联网把教学视频公开课免费分享给使用者,进一步扩大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球教育界的影响。之后,我国相继出现的慕课、微课等一系列在线课程,使翻转课堂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2翻转课堂的特点

2.2.1教学手段的先进化

相较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了很多优势。在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预习,大部分预习的是课本知识,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是通过网上观看老师上传的视频,更加形象、直观。此外,对于学生来讲,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进行学习,使学习过程突破了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2.2.2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从整个教学流程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颠覆了“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先教后学的模式,教师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在接受知识进行学习,课堂效果较差。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先進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在进行讲授和针对性的辅导。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好的教学视频进行主动学习,完成对教学内容的预习,进行知识的传递;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自学情况,对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促进知识的内化;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学生通过练习、测试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促进知识的迁移。

2.2.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角色转变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传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在翻转课堂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而不是原来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教师是学生的“助手”。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将课堂教学过程成为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沟通、交流的平台。

3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

3.1课前实施环节

课前,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设计教学内容,将每一部分内容细化为多个知识点,根据细化的知识点,将每一知识点制作成五到十多分钟的视频。然后将录制好的视频上传到泛雅教学平台以及各章节的知识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并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要求学生登录平台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老师积极获取学生学习所反馈过来的自主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之处,根据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和课堂讲授。

3.2课堂实施环节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环节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因此微观经济学教师首先应根据自己的教學经验以及泛雅教学平台所反馈分析的结果,对学生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课堂解析;其次,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基础知识提问、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实践知识反问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为以后评定学生平时成绩提供依据;最后,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答疑解惑,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3课后强化环节

经过课前教学环节和课堂实施环节的实施,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为了巩固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需要课后依托泛雅教学平台进一步强化。教师将每节课作业、小测验、学习资料等上传到泛雅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测试结果、作业情况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测试、作业反馈结果找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误区,高效、便捷地进行巩固与复习。

4微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实施效果

4.1学生自学能力有所提高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需要登录教学平台在课前自主前观看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以及课后自主完成测试习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从过去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为积极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讨论、抢答、互动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2学生学习兴趣增加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微观经济学知识的相关视频或者参与课堂讨论,都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学习兴致更高,参与度明显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市场机制微观经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法;药品采购;法律属性

药品是涉及社会公众身体安全和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商品,药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法学者张富强教授认为,经济法是认可和规范政府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是调整发生在经济运行过程小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反映了国家和政府对药品市场"市场失灵"现象的干预和协调,属于经济法范畴的微观经济法特别法。

一、药品市场中的市场失灵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既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药品通过流通渠道进入消费领域,其间基本的经济规律起着主导作用,这是药品作为商品的一般属性。但从另一方面看,药品又是及其特殊的商品,人们不能完全按照一般商品的经济规律来对待药品,必须对药品的某些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才能确保药品安全。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品的公共物品性,决定了药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不对称性。长期以来,我国药品市场一直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药品采购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药品经济的健康发展。事实表明,如果放任市场机制自由配量药品生产和消费,会出现药品市场的市场失灵现象。药品经济领域的市场失灵表现为:

(一)供需矛盾突出、产销秩序混乱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以计划供应、国家垄断的特殊管理对药品按需供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药品被开放为普通商品进入完全的市场经济运作。在国家管理机制不完善的前提下,产销严重失控。

(二)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药品生产供大于求,经营失控,生产经营企业多、小、散、乱,企业在药品营销手法上各显神通,商业贿赂现象严重,假货药品屡禁不止。

(三)药品定价不合理

根据价格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由政府定价的药品极少,大多数药品由企业白行定价,报物价部门备案即可。由于制药企业普遍诚信缺失,药品价格虚高现象突出,药品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引发流通环节的各种弊端,给社会和患者造成沉重的负担。

(四)药品需求机制畸形

尽管医疗卫生属于非赢利性社会公共事业,但是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卫生事业费拨款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造成补偿机制不足的现实。药品虚高定价客观上迎合了医疗机构"以药补医"不合理补偿机制的需要,造成了药品需求机制的严重畸形。

(五)需方用药的道德风险

我国城镇职工长期享受公费劳保医疗,要高价药不要低价药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属于经济法范畴

经济法的历史使命,在于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带来的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面对市场的欠灵,国家通过立法授权或认可政府对市场的于预或协调,规制市场活动,克服市场失灵,保障经济健康地发展。政府的规制实际上是对市场失灵的反应,是克服市场配置资源缺陷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市场机制只有在竞争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发挥作用,而竞争也会带来生产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进而产生垄断,不受规制的垄断又会导致社会损失。当然,市场失灵并非一定要通过政府的介入才能解决。但由于政府具有某些独持的优势(如拥有征税权,通过征税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节;拥有禁止权,通过公权力来禁止某些经济行为,对某些违法的经济行为实施惩罚,等等),因而政府规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克服市场失灵的一种最佳的制度性选择。面对政府的失灵,国家通过立法规范政府的于预或协调行为,使政府能够严格地按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克服、信息不完备性、寻租活动和内容的扩张性,建设一个廉洁、有效、公开、透明的现代政府。正是从此意义上,张富强教授认为,经济法本质可以定义为"国家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

经济法的最基本属性在于它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或协调。由于政府依法干预或协调的客体是经济运行。所以,这里的"干预",是指政府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过问、介入、调控、干涉、制止等,其目的是为了使经济的运行符合市场客观规律的要求,保障经济的健康、高速、有序发展。所谓协调,是指政府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使"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各类因素"配合得当",符合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达到平衡和最优化。相比之下,"协调"一词,更强调经济运行的内在因素,政府的作用在于遵循经济的客观规律,对各种经济因素起协调作用。而"干预"一向则更明显地体现"权力"属性,强调政府"外力"对经济内在因素的"过问"、"介入"、"调控"。在我国市场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我们强调干预或协调的辩证统一。在一般的情形下,协调为主,干预为辅。但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否认政府对两者的选择或侧重是可以不同的,特别是我国尚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市场内在的调节机制仍未完善,"市场失灵"的状况时有发生。因此,在经济呈现良性运行的状况下,政府没有必要对市场加以过多的干预,让市场内在机制自主调节各项资源的配置,并依靠法律对这种市场机制起"适度"或"适时"的"协调"作用,就足以排除市场出现的某些"零星"或"轻微"的故障。但在"市场的失灵"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发挥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功能,运用强有力的"法律干预"或甚至"政策干预",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滞后性和盲目性。可见,将政府运用法律和非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或协调理解为经济法的最基本属性,符合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度的客观需要。

由上可见,从经济法视角看,药品采购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和政府为弥补药品市场中的"市场失灵"现象,运用法律和非法律的手段对药品市场进行干预和协调的制度产物。

三、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属于微观经济法特别法范畴

经济法体系的结构是探究经济法由哪些法律规范组成,这些法律规范又形成怎样的法律部门。归根结底,经济法体系结构是由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决定的,是对经济法所调整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化。张富强教授认为,正如经济学的体系结构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经济法的体系结构也应由微观经济法和宏观经济法两大部分组成。微观经济法,是指调整政府直接管理市场、维护市场秩序、干预或协调市场生产经济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微观经济法又称"市场规制法",与宏观经济法共同构成经济法体系的两大支柱。微观经济法作为规制市场交易主体的个体经济行为之法,可以分为微观经济法一般法(市场规制法一般法)和微观经济法特别法(市场规制法特别法)两个分支体系。其中的微观经济法一般法,是指调整发生在微观经济领域中市场交易主体及其生产经营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微观经济法一般法包括市场主体规制法和市场运行一般规制法两个部分。其中的微观经济法特别法,是对微观经济领域中的具体市场领域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微观经济法特别法包括消费品市场(如粮食市场、烟草市场、食盐市场、食品市场、药品市场和消费信贷市场)的法律规制、生产资料市场(如能源市场、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法律规制、服务市场(如法律服务市场、电信服务市场、互联网服务市场、电子商务服务市场、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等)的法律规制和要素市场(如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无形财产权市场、产权市场以及对外贸易市场等)的法律规则四个部分。

综上,从经济法视角看,药品采购管理制度是国家和政府规制药品"市场失灵"的制度产物,属于经济法体系中的微观经济法特别法范畴,即消费品市场规制法中的药品市场规制法体系。

参考文献:

[1]仲志诚.透视药品经营使用中的监管失衡[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06,(6);

[2]韩一波.药品集中采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药业, 2011,(2 );

市场机制微观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 作用 改革 公告 政府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至少出现三次。另外两次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和“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足以看出其在这次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一、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内涵

理想的市场经济是指所有物品和劳务都按照市场价格自愿地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这种制度无需政府的干预,就能够从社会上可供利用的资源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但是,严格意义上说,亚当-斯密应该是微观经济学的鼻祖,也就是说他发明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主要在微观经济领域,即:厂商、企业和个人个体的经济行为之中。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体现的就是上述经济学的精髓。其基础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过去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主要是指“看不见的手”在供给充分、完全竞争等领域发挥作用,前提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看得见的手”伸向了微观经济活动领域。这也是市场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好的因素之一。市场由“基础性作用”升华为“决定性作用”后,要求市场在所有微观经济领域全面发挥作用,所有要素市场流动、交换、交易都由“看不见的手”完全决定,“看得见的手”完全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作用,主要是指决定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交易、组合和配置,这种配置是最具效率,追求效益的。在市场中,是价格在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抑制消费者购买,同时会刺激生产;而较低的价格则鼓励消费,同时抑制生产。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着平衡的作用。

二、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实践中我国绝大多数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已基本上通过市场进行。但是,在各个经济领域,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资源配置违背价值规律要求导致资源低效配置乃至严重浪费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经济体制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以及干扰、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决定》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这对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平等的市场竞争条件和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焕发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现在束缚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的体制障碍,主要是对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待遇;竞争性经济领域的投资审批,既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也造成对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一些领域存在明显或变相的行政性垄断,妨碍公平竞争,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存在准入壁垒,导致大量民间资本不得不拥挤在竞争性经济领域,加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科技体制中政府与市场定位不清,妨碍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政府一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过度干预;另一方面在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方面作为不够。解决体制机制中这些妨碍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创业、创新积极性问题,关键是要在经济领域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进行资源配置。

第二,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迟缓,当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下降,究其原因,同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和干预不当、妨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有很大关系。例如,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商品价格形成的行政性管制特征明显,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多种要素价格不能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变化。根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深化相关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第三,有利于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现在政府治理与市场功能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越位与缺位并存。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一方面将过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审批项目、招商引资等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事务上,导致政府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缺位;另一方面政府对社会事务包揽过多,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导致政府成为这些方面矛盾的焦点。因此,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凡是市场和企业能解决的,放给市场和企业;凡是社会中介组织能承担的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这不仅有利于政府真正转变职能,把重点转到加强市场监管、增强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而且有利于铲除腐败现象的土壤。

总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升华为“决定性”,是向完善高效的市场经济发起的又一次冲锋号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