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信息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477-02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University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ZHANG Ya-zhen1, LI Jian2
(1.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er, Jiujiang University, Jiujiang 332005, China; 2.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Jiujiang University, Jiujiang 332005, China)
Abstract: Self-learning is today a major theme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the new concept of self-learning ability, profound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he important role of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further given the appropriate mode of learning.
Key words: self-lear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在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个性化、网络化。在这个信息时代,要求大学生学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等。
1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1.1 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自我监控学习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其中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指“学生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 。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学习任务与目标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选择学习方法的能力、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调节学习态度的能力、执行学习计划的能力、反馈与分析学习效果的能力、实施补救措施的能力等。信息处理能力包括阅读能力、信息能力、理解力、记忆力、质疑探究能力等。运用知识的能力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学生的学业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自主学习水平。第一,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已经有了更大的自主把握、自主选择的空间。大学生除了完成学校指令的学习任务外,可以自由地随时转换学习场所,安排学习内容。对于大学生而言,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地把握学习过程的空间结构,科学地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序地安排学习的时间结构,更加合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随着学习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学习不仅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而是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不断地适应社会生活,不断地充实自己,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有选择地学习,自己高效率地学习,不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1.2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强调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以及认知工具的能力,并且以信息能力为核心。信息能力主要是指获取信息能力、处理信息能力、传播信息能力等。获取信息能力是指学生根据的一定的学习目标,能熟练地使用信息检索工具来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料与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能力是指学生具有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传播信息能力是指学生具备把经过思维加工后再把信息传递出去的能力。
2 信息技术对自主学习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2.1 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提供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能够为自主学习者提供多样的认知工具。钟志贤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作用是指学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积极参与,获得充分的感知信息,激活思维、想象,引导分析、抽象、综合,促使理解、内化、转化,产生意义建构。从而促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认知工具。基于网络的认知工具主要有:Explorer 、E-mail 、BBS、论坛聊天室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认知工具更好地帮助他们自主完成认知活动。同时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图文音像并茂的学习资源,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使学习者真正达到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2.2 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提供交流平台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是必须的,即所谓的“会话”,是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催化剂。我们提倡自主学习,但自主学习不是自学,也就是说自主学习不是一种完全独立和孤立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性的学习,它首先需要学习环境中有组织良好的反馈系统,来帮助学生做出自我决策。同时,它需要学习环境提供促进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与协作的手、段策略和氛围。在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方面,信息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通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更是一种交流中介,它能够为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共享与交流不同观点、看法提供机会使“会话”和“协商”顺利进行。在网络环境中,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每一个学习者在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基础上,先进行内部协商(即和自身辩论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相互协商,小组讨论、交流,对当前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反馈,及时调整学生进度和计划,更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的设计模式
在自主学习方式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对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种支持不只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一种潜在的优势,而且使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些便利的条件进行自主学习。主要的学习设计模式有:
3.1 基于WEB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式学习思想最早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后来美国学者萨奇曼将其进一步发展。萨奇曼认为在教学中可以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科学家面对疑难情境,搜集加工所需要的资料,最后达成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成为探究策略的基础。例如,教师可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INTERNET向学生一些问题,并要求学生解答。与此同时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另外还设有专门的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给学生的帮助并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给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这种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3.2 协作式学习
协作式学习是一种既适合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学习模式。协作学习被看作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显然将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裨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够实现这一要求。模式设计以学习者的“学”为中心,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不断对软件系统的评价和调整进行改进,要渗透到软件分析、设计、开发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设计的步骤,包括分析学习者特点、开展协作环境设计、协作活动设计等方面。对协作式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完善协作式学习模式的重要措施。要及时了解协作式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协作学习的能力、对协作集体所做的贡献、是否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构建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以实现形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学习的最终目的。具体方法如学习者自我评价、协作小组内对学习者的评价、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
4 结束语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又提高大学生素质,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潜能和能动性,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创造性人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形成大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而信息技术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运用,既优化师生关系,而且也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统一;重视个性差异,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高文著.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公寓安全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173-01 学生公寓的安全状况直接关乎学生的生命财产,关系学校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学校的和谐稳定和平安校园的建设。
1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1.1 学生安全意识淡漠、纪律性差,学校对学生在宿舍的不良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安全教育效果差。
(1)消防安全隐患。在学生公寓中,有的学生违规使用“热得快”、电热水壶甚至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还有的学生私拉电线、乱扔烟头等。这些情况大大增加了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2)卫生安全隐患。进入大学后,一些自理能力差、尤其行为懒惰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衣服、被褥经常几个月都不洗,饭盒、垃圾到处乱扔。在这种环境下,病毒、细菌很容易滋生,严重时会形成流行性传染病。
1.2 管理部门管理模式陈旧,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很多高校的公寓管理部门缺乏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庞大的住宿学生群体,只凭借几个宿管员的“流动式”巡查,很难准确的掌握住宿人员的具体情况。
2 解决学生公寓存在安全问题的对策
(1)转变管理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公寓管理部门要转变以往只要求学生执行与服从的方式,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依据教育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最终达到服务学生的目的。
(2)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第一,要明确参与学生公寓管理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不能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地带。第二,要鼓励直接管理学生的学院、辅导员也参与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以便学院全面掌握学生在公寓的表现情况。第三,要通过学生管理制度的科学设计,将宿舍管理与学生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挂钩,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3)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建立结合学校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学生公寓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利用学校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的教育。
3 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模式
学生公寓管理信息化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和必然要求。下面,结合我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特点,介绍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
3.1 将学生宿舍表现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及奖、助学金评定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项目挂钩,建立以“自我需求一一自我约束一一自我教育”为基础的能够激发学生主动遵守安全规定的管理新模式
“自省优于灌输”。必须将安全管理规定与学生的个人利益相结合。
(1)将学生的宿舍安全卫生检查成绩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相结合。
(2)将学生的宿舍安全卫生检查成绩与学生各类奖、助学金评定相结合。
(3)将学生的宿舍安全卫生检查成绩与“班级建设”成绩评定相结合。
3.2 将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诸要素相统一,建立学生处、后勤处、学院、学生“四位一体”的联合防范机制
“四位一体”的联合防范机制就是在“三自”的管理模式下,充分发挥学院、辅导员的一线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以及学生自发的自我教育优势,与后勤处、学生处一起,归口分工、条块结合、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共同做好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
3.3 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学生公寓管理系统”
在“三自”的安全管理模式中有两个很重要的环节:一是学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的打分及数据统计;二是对住宿学生的信息管理。学生处与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合作,应用ASP技术,设计开发了学生公寓管理系统。同时,结合应用信息采集技术,建立起数字化的学生公寓信息管理平台。信息系统的建立使得新的管理模式的实现成为可能。
(1)实现了住宿学生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公寓管理系统数据信息与在校生基本信息数据库相关联。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院参与公寓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便于辅导员准确掌握学生的住宿情况。
(2)实现了智能化的成绩录入及人员身份核实。在学生精确定位的基础上,对学生所对应的每个宿舍及每个床位进行结构性编码,统一制作条形码并贴在学生宿舍统一位置。在进行安全卫生检查时,只需要通过条码采集器扫描贴好的条形码,便可查询出对应的学生信息。另外,管理员或辅导员可以通过采集器进行打分,再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上传,所有成绩即可保存在学生数据卡片中。
(3)实现了互动性的安全教育交流网络平台。在系统内嵌入宣传栏、BBS等模块,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安全知识、了解最新的安全形势。同时可以向管理人员提出问题,与管理员互动交流。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学生公寓管理系统在我校应用两年以来,学生对公寓管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同时,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宿舍的安全状况明显改观,卫生情况彻底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局面。“重安全,讲卫生”变成学生的潜意识和自觉行动,有力促进了学校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 师范大学生;智能结构;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136-02
1 信息时代对师范大学生智能结构的反思
1.1 师范大学生的智能结构
所谓师范大学生的“智能结构”是指师范大学生为实现或达到既定目标,行为主体具备的知识能力的数量构成与内部结构。实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知识能力的总量,二是各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师范大学生智能结构的确立和调整过程,就是知识和能力以及两者合理的总量的增加和结构的边际性调整过程。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一种由教师组织和引导的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具有什么样的德能和智能结构,不仅直接关系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直接影响教师教育效果及其价值实现。这一切又都有赖于接受教师教育专门化培养的大学生能否构建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最佳智能结构[1]。
1.2 信息技术条件下,师范大学生智能结构的反思
目前,一般高师院校大学生的智能结构中存在重专业学科轻教育学科,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师范院校校园信息资源的逐步推进和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信息技术条件下,师范生的智能结构与德能结构的和谐发展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内容陈旧,师范大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不够,缺乏能促进信息知识的能力和促进信息技术能力的知识,课程内容未能很好地体现师范专业要求,师范生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及应用能力还不够,各学科专业教学方式或课程教学论很少涉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整合的教学技能;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站建设、计算机数据统计、教学设计等知识还不够系统,基于网络平台应该如何大力发展师范生的现代意识、主动精神、职业能力、创新品质等问题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智能的培育与发展还跟不上基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教育需要。师范生急需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和基础教育相衔接。
2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师范大学生智能结构的
价值取向
2.1 智能结构与德育的和谐发展放到首位
师范大学生智能结构必须放在与德能的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中考虑,显得尤其重要。树立信息时代师范大学生智能结构与德育的和谐发展的视野尤其重要。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原型,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核心维度。其恒新的理念对协调全球化时代特点的经济、生态矛盾,社会、政治矛盾和民族、文化矛盾,对促进人的生存发展,维护社会和平与进步带来深刻的启示。对于实现“以德治国”方略与和谐社会理想,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养成师范大学生和谐人格,对于高校德能与智能和谐精神及其所滋生的先进性、实效性、针对性及可持续性,努力实现德育的和谐目标体系,促进德育与智能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者的主体力量,特别是网络开放性、自由性,师范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心理等要素的地位就凸显出来。尤其是在高科技信息时代,人才的伦理和道德要素更成为社会合作、和谐发展的德性保证,其地位之重要超越以往一切时代。
2.2 师范生智能结构价值取向体现信息技术平台上全新的教育和学习理念
信息技术带来深刻的教育革命和学习革命,也给教师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整个教育过程学生体验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和教学的具体情境,学生所使用的学习工具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基于任务和项目的学习,即任务驱动式学习。因此,师范生智能结构的价值取向应体现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全新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充分体现“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重视教学过程知识教学观,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教育观,强调合作学习的教育观。
把握教育的民主化方向,创造人际交往和谐环境,开展自我意识的积极建构,以便教育过程为人的发展展示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为人的潜能的实现提供一套激励机制。教育是一种基于希望,着眼于未来的活动,需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实践方法。这种价值取向使教育者通过积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愿意做的事情,而不应该是强迫和命令。
2.3 师范生智能结构中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急需与中小学衔接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04年12月,我国颁布第一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它不仅是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参照,也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但据调查,目前不少高师院校受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还仅靠一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的单一培养模式,而且教育教学中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不够紧密,又没有充分挖掘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实习平台,导致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跟不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师范生智能结构中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对构成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理念、知识、技能、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系统设计,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根据盐城师范学院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构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图书馆辅助教学—见习与实习教学并行”的联合教育的多层次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体系。鼓励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见习、实习过程的指导,并与相关人员构建教育实习专题网站,以教育见习、实习为平台,高校师生与中小学教师搭建教育技术实习共同体行动学习、行动研究的交流平台,促进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有效衔接。
3 总结
在信息时代,重构和优化师范大学生智能的研究,是师范院校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实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信息社会的师范大学理念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民化、终身化、教师教育专业化和国际化、以人为本、服务基础教育、持续发展、崇尚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重视道德教育、面向世界、引领社会的理念。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已成为大学生智能获得最佳发掘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和技术平台,师范大学生只有将一定的知识、能力、智力有机结合为一个优良的智能结构系统,使其产生整体效应,才能适应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大数据;心理危机预警
一、当前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工作存在的困境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是通过收集学生的“心理”信息,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并向有关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有关方面如学生工作部门,综合分析后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危机预警作为危机干预的前奏,其意义不亚于对危机情境的拯救,有效的危机预警能使高校心理工作者提前预见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及时作出反应,防患与为未然,是一种超前的管理。高校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评估和危机预警平台,对于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受传统的临床心理学的制约,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诊断量表的方式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评估和筛查,具有指标单一、时效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存在诸多困境: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移动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每天通过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状态,这些数据不仅包含了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和学习状态,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此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的广泛应用,学校各单位包括图书馆、宿舍门禁系统、校园论坛、学工系统以及食堂等每天产生的信息数据越来越多,这些数据不仅包含着学校的管理和服务的内容,也为心理危机预警工作利用大数据提供了有利条件。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利用选课记录、食堂用餐刷卡等,从电子科大3万名在校生中,采集到了2亿多条学生行为数据。通过对不同ID卡“一前一后刷卡”的记录进行分析。以此推断一部分(约800名)学生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这些人中17%的人可能产生心理疾病。因此,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可以让高校心理工作者及时发现心理危机“潜在对象”,实现对危机的准确预测,以便有针对性的对需要帮助的对象实施“干预”措施。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思想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要求高校在教育、管理和学生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心理危机预警方面,面对大数据引发的深刻变革,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如何利用大数据推进预警创新,提升预警的有效性,也存着在一些现实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大数据重要性和功能性认识不足。目前高校以传统的心理危机预警和识别方式为主导,缺乏动态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即时呈现学生心理变化的平台,原因之一是当前高校心理工作者和管理者缺乏对大数据重要性和功能性的认识,还没有适应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新变革;
二是大数据应用于心理危机预警的政策、机制、评价体系等制度不明晰,缺乏各类资源支撑,将大数据应用于心理危机预警并开展相关工作的主观性不强;
三是数据搜集和分析平台搭建存在困难。其一是因为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及算法公式难推导、数据挖掘人员能力素质以及硬件软件数据采集财政投入不够等。其二是公开性数据和个人隐私数据界限不明确、无法对大数据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
三、大数据时代开展高校心理危机预警的途径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重要决策不再简单的基于经验和直觉,而是越来越依赖数据和数据分析的结果。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大数据释放出的巨大信息价值使得高校管理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大数据的新观念和新途径。
(一)树立高校危机预警工作的数据思维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必须树立数据化思维。这就要求高校相关工作人员能高度重视收集、初步分析数据化的信息,为心理危机预警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树立数据思维,还意味着高校应该提升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性,利用大数据对工作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对各类与大学生相P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技术理解与技术挖掘”:不仅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课出勤率、校园卡消费记录、等数字化的结构性数据进行价值挖掘,更要重视对QQ、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信息进行价值挖掘,以不断增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洞察力、想法和直觉。
(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健全心理危机预警制度体系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在数据挖掘,数据采集、存储、使用权责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法律空白,这在宏观层面上直接影响到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在高校,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相关制度,是保障大数据在学生工作中得以充分运用的前提。做好大数据挖掘利用的制度保障工作。一是要从制度上保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公平环境,加大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力度入手,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二是应规定信息开发利用机制,完善制度和建立标准体系,科学规范利用大数据,切实保障数据安全。特别是有关学生信息数据的收集、研究权限和范围、学生信息数据的利用原则和安全问题等,都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加以界定和保障。高校只有在确保不侵犯学生个人隐私、防止学生信息数据被滥用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数据挖掘分析工作。三是要将制度建设、管理和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例如,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实行实名注册登记制度等,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法制意识、责权意识、和安全意识。
大数据时代,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并将其输向社会的重任,高校能否合理运用大数据提升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实效性,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素养;研究生;数据;北京交通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45-03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这个概念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尔斯基首次提出后又经该协会定义的。随着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信息量以几何级数的方式递增。一方面,准确完整的信息是做好决策的基础,另一方面,如何进行有效的检索,是利用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两者均取决于人的信息素养。
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高素养、创造型人才的重任。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经说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是21世纪管理的最大挑战。”
在北京交通大学,早在2004年,便把信息素养的教育列入了研究生学期教育的内容,为了全面掌握研究生信息素养情况,使信息素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我们于2011年9月对北京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结合访谈的形式对于相关重点问题进行了确认。
一、样本与调查维度说明
调查根据各院系学术型研究生数量的相对比例,共随机抽取360位研究生进行调查。经检查核对,最后共获得有效问卷34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27%,样本总量占6 847名学术型研究生总量的5.3%。有效样本在各学院的分布情况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50人,计算机学院29人,经济管理学院97人,交通运输学院29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39人,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20人,电气工程学院20人,理学院21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1人,软件学院17人,建筑艺术系5人,语言与传播学院5人。在全部被调查者中,硕士研究生为主体,占84.54%,其余为博士研究生;从年级分布看,一年级占45.18%,二年级研究生占43.73,三年级研究生只占11.07%;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占57.73%,女性占42.27%,与我校男女生总体比例58.4∶41.6持平。
调查的维度包括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基础、获取并利用专业信息的途径、对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途径选择与期望三个大的方面,共包含22个问题。
二、调查结果
1.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明:近四成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受过正规的信息素养教育。有34.74%的被访者在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科技信息检索或类似的课程;有40.12%的被访者没有学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课程或听过相关讲座。
2.获取并利用专业信息的途径。在使用各种信息资源方面,以图书馆资源配合网络搜索引擎为主;将近1/3的学生经常使用纸本书和期刊,并通过专业相关论坛学习;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利用免费的(见表1)。
在对既有资源的深入使用方面,对我校图书馆的使用情况的调查表明:有80.62%的学生使用过借还书服务;61.67%的学生做过电子数据库检索;44.49%的学生进行过书刊阅览;只有36.12%的学生使用过学术资源门户;26.43%的学生做过信息咨询;17.62%的学生使用过馆际互借;甚至有20%未使用过借还书服务(见表2)。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涌现出很多面向公众的免费软件,这些开源软件除了在社交网络方面,在各专业领域里也层出不穷,熟练运用这些免费软件将是对我们当前有限资源的一个有效补充。但使用情况并不普遍。有15.42%的学生没有用过任何一款开源软件(见表3)。
研究生对本专业领域内优秀文献及前沿信息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创新力。研究生对其专业核心期刊及网站信息的掌握途径如下:60.79%的学生请教导师或同学,46.26%的学生利用期刊导航系统,28.63%的学生利用CSSCI或CSCD获知,11.45%的同学咨询图书馆员,其他途径为4.41%(见表4)。
从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情况来看,有3.08%的学生从不使用本专业外文数据库;有43.17%的学生不熟悉外文数据库但常用Google找英文文献阅读;只有29.52%的学生经常使用本专业的外文数据库。由此可见,我校的专业外语和外文数据库的培训亟须加强(见表5)。
学术数据库的便捷和及时已成为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随之而来的大量电子文档如果得不到系统的管理,会浪费掉很多时间和精力。与国外学校情况相比,我校研究生对参考文献管理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情况令人担忧。以三种最广泛使用的管理工具为调查对象,使用过endnote、noteexpress或 refwork这三种管理软件的学生分别占16.74%、12.33%和8.81%,竟有近63.88%的学生没有使用过任何参考文献管理软件(见下页表6)。
3.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的方向与途径选择。调查显示:31.42%的被访者不太能对所浏览的网站的权威性作出判断,2.65%的被访者完全不能判断出所浏览网站的权威性;有40.27%的被访者回答能够判断网站的权威性,但根据的是模糊的经验;只有25.66%的被访者因为听过有关讲座,从而能够准确判断所浏览网站的权威性。
信息搜索能力提高途径方面,43%的同学希望采取听主题讲座的方式;22%的同学选择上选修课;20%的同学选择自学;15%的同学愿意请教导师和同学。
三、分析与建议
1.需强调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结合。近四成研究生在入学之前没受过正规的信息素养教育,这样的数据映射了中国对于信息素养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国外对信息素养问题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至今,相关的研究已相当深入。通过Elsevier、Infotrieve等检索系统都可以检索到众多的研究文献。而通过“google”进行网络检索则返回了1 180 000条记录。这些记录中包含大量的信息素养研究组织、论坛、专门研究网站和资源网站,可以找到数量丰富的研究报告、论文、会议文献及有关的项目和计划等资料。资料还反映出信息素养概念的内涵逐渐由最初单纯的信息技能掌握到人的整体素养层面的演进以及信息素养重要性被广泛认可的过程。
相对而言,国内信息素养理论研究比发达国家滞后得多。1984年,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奠定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作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用户教育主要形式的地位。此后,受国外影响,中国图书情报界对用户教育活动的理论思考逐渐演变上升为信息素养层面的研究。就发文量而言,中国对信息素养问题的真正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1995年首次在研究文献中出现了“信息素质”和“信息素养”的概念,但之后发文数量一直非常有限,到2011年一共682篇。反映出中国对信息素养问题的研究多年来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
在对被调查者的访谈中,他们接受的信息教育要么就是计算机教育(简称为“计算机课”、“电脑课”)和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并以掌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为最终目的;要么就是信息化教育,即将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用于辅助教育。从2000年开始,信息素养概念已进入一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人士的视野,在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相关政策中也出现了“信息素养”的提法,但基本上是将信息素养的培养局限于信息技术教育之中。而图书情报界则主要是从原有的用户教育、尤其是文献检索课的视角来看待信息素养。
因而,针对于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该强调信息技术与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联系,强调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各个层次上的学习与应用,特别强调信息素养在终身学习与自主学习中的作用,强调信息素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2.有待建立统一的信息素养标准,涵盖教育的全过程。信息素养标准是信息素养评估的依据,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目标。因此,各国积极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素养标准。在这一方面,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制定的信息素养标准都对其他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信息素养标准分别制定于1998年和2000年。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与教育交流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并且涵盖了教育的全过程,是从中小学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中国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全国通用的信息素养评估体系。《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是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并且比较有权威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体系。该指标体系参照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高校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共分为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
信息素养教育和其他任何一种教育领域一样,素养的提高是多个相互联系的因素持续作用、形成合力的结果,局部的强化难以实现。且研究生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便要走向职场,与其他层次的教育相比,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的压力,还有面临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的压力。如果单纯从研究生阶段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即使体系完备,也难以避免学生现学现用,不成系统的弊端。
3.信息素养教育亟待与学科课程整合。最新的研究文献数量表明:国外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已经转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探讨促进图书馆、学生、教师及管理层的密切合作、谋求多学科的信息素养教学已经是研究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