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工智能技术路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脑游戏
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Gam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ies
Ma Zilong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3003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am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and analyzed the maj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me.
Keywor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mputer game
一、绪论
初期的电脑游戏,因受到硬件,显卡及声卡等条件的限制,所使用的人工智能几乎全部都是依赖于编程者的编程水平,处理非常简单。但随着显卡及声卡技术的发展,游戏玩家们就期望更加自然更加有趣味性的游戏。因此,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人工智能技术在游戏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以游戏中CPU的占有率为例,1997年只占5%以下,从进入2000年以来,其占有率增加到30%左右。
人工智能指的是可以自主思考并且根据周边环境或经验进行智能性行动,具有自律性的角色或是agent。那么人工智能在游戏中到底起着一种什么样的作用呢?游戏中的人工智能作为实现登场角色智能性动作的方式,可以实现玩家不必操作的NPC的自然移动或者起到玩家对手或是协助人的作用,游戏的核心部分就是与人工智能的对决。人工智能的目标并不是无条件战胜玩家,而是必须要起到跟玩家差不多水平的对象的作用。
二、国内外现状
(一)国外技术现状
美国开发的虚拟人生游戏中,登场人物使用了人工生命的技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由此也使得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在虚拟人生游戏的开发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从初始阶段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当然这也为游戏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美国艺电公司开发的NBA,FIFA,MVP等球类运动系列游戏也因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在游戏市场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与此同时,日本的KONAMI公司研发的“胜利十一人”系列游戏也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国内技术现状
国内开发的大部分游戏基本都属于MMORPG系列,相对来说,运动系列的游戏在国内市场的开发不太活跃,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战略游戏的开发曾经非常盛行,但由于国内Package游戏市场的不确定性及网络游戏的上升趋势使得战略游戏逐渐没落,战略游戏是一种与别的玩家的一种对决,而不是与受电脑控制的人工智能间的一种对决。战略游戏中的人工智能角色难以构思大量的战略技巧,玩家可以很轻易地掌握人工智能角色的弱点。初期开发的运动类游戏也是如此,它最初也是被开发成一种休闲游戏。在运动类游戏中,人工智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国内开发的同类游戏中人工智能技术使用非常缺乏,因此主要是玩家相互间的一种竞技。
国内到目前为止,运动类游戏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开发工作也处于不活跃的状态。但随着MMORPG游戏市场到达饱和状态,需要开拓新的游戏市场领域,也开始需要把运动类游戏开发成网络游戏形态。。
三、游戏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FSM是现在广泛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一种。它是利用有限数量的状态来表现NPC的行动方式或管理游戏体系的方法。所谓的状态,就是行动处理的基本单位,各个状态根据所被赋予的条件可以转化为其它状态。例如,把一个怪兽的行动方式用FSM来表现的例子,怪兽的行动方式可以分为几个状态,根据现有状态及条件可以决定对付外界各种变化的方法。FSM非常容易理解,其实现也不困难,对于那些不太需要大量人工智能技术的游戏来说都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但如果游戏相对比较复杂的话,其状态的数量自然会增多,随之想要整理状态图表就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相应的,可引起状态变化的外部输入即条件例程也会急剧复杂化。
寻找路径,在游戏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正确寻找从现在位置到达目的地或目标物的通路或路径的问题。例如,在战略游戏中,如果用鼠标指明目的地的话,那如何快速找到最便利的捷径移动到要求场所不仅仅是战略游戏,同时也是几乎所有游戏都面临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方法就是A*算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预想费用有效地限定通路的探索范围。因为这种方法具有可以根据地图的不同特性,运用多样化的启发性的加权值的优点,所以在寻找路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flocking是指模仿鸟或者蜜蜂、鱼类等数量众多的个体聚集成群后整体移动并描写说明的方法。团队人工智能,最近的游戏都特别重视网络在线功能,因此,也就特别重视参与玩家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团队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很重要的问题登场了。首先战略层面上,围绕整个团队要达成的目标紧紧团结起来,在团队层面上,围绕要达成的各个目标所设立的计划紧密团结,在个人层面上,要根据个人的行动规则来展开。LOD AI,LOD AI是指对显示屏上可见的角色的人工智能处理使用具体的算法,不可见的角色的人工智能处理使用单纯简单的算法。人工生命,指模仿生命体的行动或行为,并适用于相关角色的技术。
四、结论
游戏中的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发展,其必要性也显得日趋重要。对于游戏领域来说,比起单纯的胜负来,玩家们更喜欢通过各种不同的反应来体验最大化的娱乐性,同时通过behavioural cloning等技术的应用来缩小人工智能NPC和实际使用者间的行动方式的差异。
游戏中使用的人工智能的主要技术不仅仅是在电脑游戏领域,在虚拟现实,数字电影,动画,模拟实验等各种领域中也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研究不仅会提升电脑游戏层次,还会促进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只有加大国内市场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游戏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以后才有可能在娱乐市场上与先进国家进行竞争。
参考文献:
[1]于文莉.浅谈游戏开发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商场现代化,2008,1
1、影片属于科幻题材,但主要还是突出表现人的作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盔甲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表现一般,驾驶员与盔甲智能机器通过生物神经连接技术匹配后,驾驶员拥有了最高的决策权,智能机器人只是执行者。不过导演的侧重点在于机械,其实也符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路径,人类由机械工业时代进入深度智能时代需要一步一步走。
2、智能制造在影片里的邵氏工业集团流水线上秘密亮相,大批次的智能无人盔甲机器人投入量产,在战场上崭露头角的黑色冷面盔甲机器人就是无人操作的外星生物人造盔甲怪物,战斗力还是可圈可点,这条线索也是导演为此系列的下一部电影做了铺垫。
3、作为一部商业大片,从电影市场的投资拍摄需求来看,一部好的剧本在拍摄过程中肯定是为了一定的商业需要会在剧情安排上做一些妥协。当你看完漫威拍的《复仇者联盟系列》,再去看这部电影你可能会觉得这部科幻片的拍摄水准简直是拉低了美国科幻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平,其实只是科幻题材的路线不同而已。
(来源:文章屋网 )
郑子斌
百度副总裁,百度美国研发中心总经理
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并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Google、阿里巴巴、Oracle等知名企业,有二十余年的硅谷与国内研发管理经验,其中十余年致力于互联网营销技术创新,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资深实践者。2010年5月正式加盟百度,目前全面负责百度搜索公司大商业体系。
无论在PC时代,或移动时代,还是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搜索一直是最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不同的是,用户将会拥有越来越智能、多样化的搜索手段。例如语音搜索,图像搜索等新兴搜索方式正在逐渐被广泛的使用。百度作为代表中国人工智能最高水平的互联网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体现在很多方面,从推出语音输入法,到开放深度学习平台,再到开放百度大脑平台,百度正在尝试在更多层面上将人工智能与搜索无缝衔接。
进入信息分发2.0时代,用户不仅需要更便捷智能地找到信息,也需要个性化的信息主动推荐;在“人找信息”的同时,实现“信息找人”。百度能够向用户提供双向智能适配的信息分发服务,通过搜索+推荐相结合,实现信息分发2.0。“手机百度信息流”是百度“信息分发2.0”落地的一个缩影。2016年,短短三个月其流量快速增长了20倍,背后是优质内容与用户信息需求的精准匹配,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工智能在智能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义了商业关系,也必将带来商业模式的改变。2017年,在“人工智能+”新商业环境中,百度商业将会把更多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整个产品和服务体系中,并向第三方合作伙伴开放,推动更多产品和服务智能化。百度将对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应用、得到深度数据,从而帮助合作伙伴在商业决策、企业创新、行业重构上做出正确抉择,完成生产流程、产品设计、解决方案及市场策略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跨越,并实现行业突破与升级。
百度商业的“因智而能”让营销理念正在从“Big Data”到“Deep Data”进行转变。数字化营销的目标从之前被动捕捉迎合消费者需求,进入到下一个层级“激发、诱导”消费者需求。未来随着技术发展,用户的注意力成稀缺资源,因此,只有精准触达目标用户,输出用户关注的内容,才能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在数据层面,百度基于搜索数据的海量沉淀,百度大脑强大的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对用户的实时匹配计算和动态建模,将信息标签和人群标签智能匹配,通过“搜索”+“推荐”相结合,实现真正双向智能适配的信息分发服务。
基于百度营销大脑的意图引擎,百度打造了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营销思维。通过搭建搜索、地图、糯米等多元化的平台,可以化媒体、广告主及消费者间的沟通交流,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洞察消费者的意图,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向消费者推荐需要的服务。更为重要的是,百度正在把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开放给更多的合作伙伴,赋能包括商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同时,百度也将在语音交互、图片交互、自然语言交互等方面不断智能创新,与广大合作伙伴一起共享人工智能的红利。
2016营销感悟
技术与营销越来越密不可分。当前媒介分散化,信息碎片化、用户消费个性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快消品行业广告的浪费率不是50%,可能是90%。百度“双向智能适配的信息分发服务”可以帮助广告主全面布控消费者决策路径的不同环节,减少流量在跨媒体、跨平台之间的流失。如今不论是效果类广告,还是品牌类的营销都离不开技术,运用技术可以帮广告主更加智能的匹配信息,同时运用搜索+推荐的精准分发,让用户对信息消化的效率提高,这些不仅仅阐释了互联网的未来趋势,每个做企业的人都应该把握住这个趋势。因为,今天是互联网的升级,明天就是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形编程;创新实践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成为一个高频词,各种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智能语音、图像识别等新技术,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也逐步改变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方式。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积极尝试,大力推进小学人工智能教学。2017年,国务院正式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如今,计算思维培养又成为热点。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和义务组织、引导学生去接触、了解、学习、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适应未来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变化。人工智能涉及的学科内容较为广泛复杂,小学生相对年龄较小,储备的相关知识较少,学校应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推进人工智能教学真正落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巧”借活动、“巧”设场景、“巧”编程序、“巧”创项目等方面,积极探索小学人工智能教学的推进路径。
一、“巧”设场景体验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与之前信息技术课上所教的内容相比,难度及复杂性更高。在日常人工智能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教学要求,改变教学方式,把体验搬进课堂,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体验活动逐步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把重难点从对概念、原理、技术的学习转换到了解相关概念、技术实现的过程、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上。丰富有趣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从不同的思维角度、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些人工智能概念,如机器学习、大数据、神经网络等,体验人工智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人脸识别》一课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影响、实现过程和原理,其中人脸识别的原理和过程较为复杂,如果教学中只进行简单说教,无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本课设计了一个“人脸大比对”体验活动,活动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通过百度AI开放平台里的人脸检测与属性分析功能,体验人脸检测中具体检测哪些属性;第二部分就是通过人脸对比功能,完成教师提供的三组人像照片的对比分析。在第一部分的实例体验中,学生通过自己上传照片进行检测,主要是通过对人脸的面部、肤色、毛发、眼睛、嘴、鼻和轮廓等150个特征的精准定位来准确地识别和计算出一张人脸的特征和属性信息,包括年龄、性别、颜值、情绪、是否戴眼镜等。这样的体验让学生非常感兴趣,也能很好地理解特征提取的过程。第二部分的体验是人脸对比,教师提供给学生三组照片,第一组是一对相似度很高的双胞胎;第二组是同一个人戴口罩和不戴口罩的照片;第三组是同一个人的两种表情。学生先自己观察,记录三组照片的结果,再上传照片到百度AI体验人脸对比过程,并查看对比结果。经过体验,学生认识到在现有的技术下,人脸识别的准确度还是非常高的,对人脸识别的过程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巧”编程序理解人工智能
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来看,主要应用领域为大数据及机器学习,这些功能的实现得益于算法的不断完善。可见,算法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关键,而对算法的学习又是计算机编程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推进小学编程教学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小学生相对抽象思维偏弱,采用图形化的编程教学,更加有利于他们接受,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编程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脚本,在验证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并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并过渡到对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其他知识的学习上。例如在五年级的《创编游戏》教学中,情境任务是设计制作一个猫捉老鼠的小游戏,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碰到颜色”“如果……那么……”等指令,能够用它们的组合来编写判断角色是否碰到边缘和老鼠的脚本。人工智能的概念主要体现在“碰到颜色”和“如果……那么……”语句的应用上,“碰到颜色”是侦测识别,“如果……那么……”则是逻辑判断的处理。在教学中,首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完成游戏需要考虑哪几个要素,从问题和答案中帮助学生提炼出“舞台”“角色”“动作”三个要素,进而帮助学生厘清实现游戏功能的基本思路。在程序编写中,让学生具体体验侦测模块的编写与判断语句的应用。简单的编程实践,能让学生逐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实现流程。
三、“巧”创项目实现人工智能
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果学生在掌握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后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学习就是真实有效的。学生通过设计创作具体作品,可以大大增强分析和处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这也是人工智能教育的方向和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将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案例巧妙引入课程中,引导他们科学地确定项目内容;通过对项目的梳理分析,建立逻辑关系和模型;用编程语言描述逻辑关系;采用硬件设备实现人工智能的具体功能,这种基于真实任务的学习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例如四年级实践小组的“智能垃圾桶”作品,便是以垃圾桶为课题进行探究,先让学生对现有垃圾桶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思考怎样改造垃圾桶才能真正实现智能化。通过教师的引领和自身观察,学生很快认识到智能垃圾桶应该具有的功能:一是能检测什么时候有人投放垃圾;二是垃圾桶盖能自动开启和关闭。确定了目标之后,就是思考达成上述目标需要哪些条件。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确定可以用超声波检测是否需要打开垃圾桶盖子,打开和关闭动作可以通过舵机和连杆来实现。通过探究后,学生根据设计的方案自主完成了智能垃圾桶的作品搭建,接下来就是通过编写程序和不断调试验证来实现预期的功能。作品完成后,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功能的增加与修改,如增加桶内垃圾超过一定高度时能自动提醒的装置等,让智能垃圾桶更加智能。本次作品的创作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编程思维和计算思维,更重要的是体验了自己创作人工智能作品的乐趣和成就感。在人工智能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人工智能课程进入小学课堂是大势所趋。在小学阶段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知识,体验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但人工智能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如何有效推进人工智能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创设更好的人工智能教学环境,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丁华.人工智能教学中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13):42-43.
[2]徐欣彦.引入体验活动创新小学人工智能教学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9):62-64.
和很多70后创始人一样,李志飞精于技术。大学期间自学计算机的他,曾获得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理解。在校期间,他主导开发的开源机器翻译软件Joshua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学术界两大主流机器翻译软件之一,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等高校都在使用。直到回国创业前,李志飞一直就职于谷歌总部,主导开发谷歌的手机离线翻译系统。
而为何回国创业,则与李志飞的工作经历有关。“早在2000年之前,我已经开始从事移动互联网相关工作”,这段工作经历让李志飞亲历了公司从几十人到几百人慢慢地壮大发展的过程,“我觉得这种从无到有的创业过程非常有意思。”从那以后,他便一直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成就一番作为。而在谷歌的工作经历,则帮他敲定了创业方向。
“在谷歌这样的大公司,有意思的地方是可以跟最牛的人一起工作、能接触更好的资源。”不过,同很多单纯沉迷于技术研究的谷歌同事不同,李志飞对技术的应用和落地更加感兴趣。“我想做一款把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产品,而且我本身有比较多的关于语音交互的技术和人脉积累,所以我回国创建了出门问问。”
用语音交互改造智能手表
出门问问的首款产品,是基于微信平台开发的中文智能语音搜索应用,这款产品曾被微信官方评选为十大公众账号之一。此外,李志飞的团队还成功打造了全球首款针对Android Wear和Google Glass的智能语音操控应用。这些将技术落地的产品问世,为出门问问在圈内赢得了不少名气。
在前两款产品的小试身手之后,2014 年12月,出门问问了智能手表ROM―Ticwear。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Android Wear在国内的体验并不好。李志飞认为,需要有一款本地化的手表ROM服务国内用户。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方兴未艾的年代,Ticwear成为了市面上为数不多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之一。这款拥有自己独特UI设计和开发者平台的智能手表ROM,在后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便获得了超过4万粉丝。
“语音交互方式,非常适合智能手表这种形态的产品。”聊到Ticwear李志飞的自信溢于言表,“最重要的是,我们有能力开发首个可以理解自然语言的中文系统―这种高难度的事情只有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巨擘型公司曾经做过。”据他透露,目前Ticwear已经进行了几十次快速迭代,系统成熟稳定。他指出,一些厂商的智能手表ROM,现在还只存在于概念当中。
和其他很多喜欢强调idea的创业团队不同,李志飞更愿意聊公司的技术实力。“我们的技术水平在国内肯定顶尖,拿到国际上应该也是一流水准。”在他心中,技术实力正是Ticwear在面对腾讯等竞争对手时,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强调,“出门问问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个拥有自主的语音识别、语义分析和应用搜索技术的公司。”
有技术含量,也要有商业模式
不仅仅是打造智能手表ROM,着手建立自己的生态圈,2015年6月18日,出门问问旗下的首款智能手表Ticwatch也正式在京东开放众筹。最终,Ticwatch以800多万元人民币的成绩收官,这也是京东可穿戴智能设备有史以来最好的销售成绩。
“我一直的理想就是要做一个面向消费者、有技术含量、有自己的商业模式的一个产品。”李志飞如此总结自己做智能手表的初衷。“移动互联网的趋势,是由移动计算设备转向更小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进化的。”他认为,相比手环产品智能手表才是未来真正的趋势,“智能手表拥有平台级的大脑,可以搭建生态系统,将成为未来智能设备的中心和人工智能落地的最重要载体。”
而在李志飞眼中,Ticwatch正是一款让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落地的创新产品。“它首先是一个靠谱的手表,好玩好用。此外,它可以连接智能家居,未来还能连接智能汽车。”让喜欢科技的潮人“时间有序,生活有趣”,是他对于这款产品的定位。
“Apple Watch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其整个系统还不够开放有趣,而且产品售价较贵。”对于智能手表,李志飞有着自己的理解。“Ticwatch的功能和智能语音交互方式,让这块手表在很多方面都比Apple Watch要好玩有趣。”而在价格方面,Ticwatch并没有设置较高门槛选择了亲民路线,其皮带版999元人民币的售价甚至低于成本。
一聊到Ticwatch的产品细节,李志飞开始滔滔不绝。他透露,Ticwatch的工业设计是由出门问问与跨国设计咨询公司frog联合打造。采用圆形屏幕的它,外观简洁时尚,内部却集成了400多个量身定制的元器件。而在软件方面,Ticwatch拥有独特的智能语音交互方式,主打关于衣食住行的生活垂直类问题的搜索功能―这也被认为是Ticwatch的核心商业模式。
聊完产品本身,李志飞也表示,这款产品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支撑。“我们的初创团队有来自谷歌、IBM的前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还有经验丰富的顶尖工程师,很多成员来自斯坦福、剑桥和清华等名校。”而据我们所知,硬件团队则由诺基亚十几年经验的工程师组成。
风口已至,智能手表将成中控平台
从微信公众号服务,到Android Wear、Google Glass、再到Ticwear智能手表系统,直至如今的Ticwatch。不难看出,出门问问的发展路径其实和目前风头正盛的小米有些类似。他们都是从优化软件上的体验做起,然后借助硬件来体现软件优势,最终打造体验完美的软硬结合产品。
在李志飞看来,出门问问选择的发展路径,其实是比较明智的硬件创业公司都会走的道路―通过率先软件,来积累种子用户和完成快速迭代。他笑称:“我们和小米是‘英雄所见略同’。”他坚信,这也是一种最合理的方式。“在硬件之后,用户们已经对这个品牌有所认知和体验,产品也更加成熟,这对产品和市场来说,都将是一件好事情。”
目前,可穿戴设备领域投石问路者多,但走出风采者少。很多觉得这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不过李志飞却坚信风口已经到来。“人们往往高估技术短期的影响,而忽略其长期的意义”,在他看来,“其实技术奇点的到来和商业的成功会比人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李志飞研究发现,目前PC时代的搜索方式已经不再符合移动端使用场景,而以语音为主的智能搜索将更能满足用户需求。他确信只要朝移动搜索这个目标将规模做大,未来一定会实现爆炸式的增长,而他选择的则是智能手表。
根据李志飞的判断,硬件创业未来的趋势有一大部分是人工智能技术和硬件的结合。“在这方面,手表因为具有传统佩戴优势、利于交互和携带,可以成为中控平台,连接智能家居和汽车,将成为最常见的智能硬件。” 李志飞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