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简述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建构主义的教师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简述建构主义的教师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研究;建构主义理论;信息管理专业;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97-02

一、引言

随着数据挖掘、商务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作为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必须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数据挖掘的实践操作,能够根据实际数据构建数据仓库的多维模型、进行联机分析处理,并能结合案例主动思考分析,熟练选择合适的数据挖掘方法解决管理领域的问题,得出数据挖掘的结论。这就对数据挖掘课程的实践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据挖掘是一门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其课程内容丰富、课程案例和使用工具具有多样化特征,这使得实践教学设计的方案的可选择性增强了,同时也对选择适合的内容、案例与工具并设计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化的实验增加了难度。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实践教学设计

1.建构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目标。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和经历已经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结构,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个人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和外界影响相结合,并在结构过程中继续主动地建构自己新知识结构的过程[1]。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给出数据挖掘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即为在原有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在新的教学实验情景下不断学习和理解,最终熟悉了实验情景、掌握了课程设计的应用,还能改达到对原有知识的深刻理解,进而能在新的实验情景和新的应用案例下有启发式的想法和思路,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具体包括:巩固已学习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内容设计与教材理论体系一脉相承,有助于学生系统化理解本课程;深刻理解数据挖掘多步骤之间以分析为驱动、以数据相衔接的前后关系;训练学生对管理问题的抽象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管理实例深刻体会到数据挖掘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考问题、提炼问题;熟悉主流软件,为学生踏入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领域做好铺垫。实验使用业内流行的数据整合软件和商务智能软件进行实验设计,使得学生的实践适应技术的发展。

2.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选择实验工具与实验案例。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学习情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情景设计对学生学习要有明显的激发和引导作用。

在案例选择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典型的案例背景,在这种背景下的研究方法可以给予较多的辅导,使学生首先熟悉实验工具的环境,以及实验工具、实验案例与实验内容和原理的融合。再准备一些其他的经典案例供学生自由选择,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迁移,并使得这一过程成为学生能力和自我有意识的调节过程。在确定软件选择方案方面,根据对国内外调研情况的分析[2],数据挖掘实践模块的工具的选择,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使用基本工具编程实现算法;二是直接使用具备数据整合、多维数据建模等方法的商务智能工具;三是使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建模或编程开发。根据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后两种模式较为适合。可以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为学生设计综合性实验,并在实验后期留一部分自由度,让学生自己设计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实验原理与内容。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即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完善和丰富个体的认知结构[1]。“同化”是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学习当前的新知识,并对新知识进行过滤或改变,原有框架的一部分。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围绕意义建构目标而展开,需要在安排实践教学课程前,明确理论课程的主要框架,并遵循已有的理论框架和逻辑结构安排实践环节,这样学生就能够更有效地从学习过程中理解当前实践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及其互相联系。

实验原理实际就是实验所选择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在实验设计时最好能依据课堂内容进行选择,并注意最好选择按照课堂内容的顺序前后衔接,这样更加符合建构主义的教育方法。实验内容就是以与学生专业相符合的案例和案例的数据,应用实验原理进行实验的设计。在本课程中主要的实验原理是:应用数据预处理抽取、转换和装载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整合和装载;应用数据仓库的OLAP技术,建立星型模式的多维数据模型,并进行OLAP操作,应用多维数据展示技术进行数据展示;应用数据挖掘分类与预测方法,对多维数据建模、预测,并使用报表工具展示挖掘的结果。主要实验内容包括:数据集成与转换,使用Pervasive软件实现数据存储格式转换、集成;进行Mstr商务智能软件的基本配置,并将实验1的数据装载到软件的数据仓库表中,为实验3做准备;数据仓库与多维数据的OLAP操作,使用商务智能软件针对原始数据建立星型模式多维数据模型,实现多维数据模型的OLAP操作,掌握商务智能软件的数据展示功能;数据挖掘方法应用,创建季度指数度量,进行数据挖掘前的数据转换,并创建训练度量实现对销售量的预测。

4.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需要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转而成为实践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思路,启发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反思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课程内容安排上分析,建构主义强调“支架式教学”,即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提供一种概念框架[4]。为此,要在安排实验前对实验任务加以分解,形成逐渐递进式的概念框架,便于由浅入深逐步引入实践内容。例如,对于第三个实验――数据仓库与多维数据的OLAP操作,教师首先带大家回顾多维数据模型的星型模式、OLAP操作和多维数据展示三部分理论课内容,再分析案例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案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给出答案,加深对原来这三部分内容的理解。从对学生的引导和教学方法上来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主动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并鼓励学生在在实践中重新整合头脑中原有的知识,通过讨论、思考的过程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案例训练的机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架构的丰富与完善。本实验选用的实验模式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用的具体方法有录制实验教学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初始数据蕴含的管理问题,画出课程知识点与实验过程、软件使用关系图等方式。

三、实验效果与结论

使用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实践环节,事前给学生做好知识架构的铺垫,针对入门级实践,进行原理的讲解与回忆、进行实验过程的引导思考与详细讲授,同时提供更多情景资源给学生训练;对深入研究型的部分,给学生较大自由度,由学生自己完成。该门课程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并且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较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分析管理问题。本实验综合效果较好,随着数据挖掘在信息管理专业中重要性的增强,在教学实践中增加课时的可能性很大,继续使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实践环节设计对学生也更有好处。

参考文献:

[1]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韩家炜.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赵学凯,赵芳.教学建设与改革[J].北京教育,2007,(01).

[4]齐宏,王爱萍.实践教学环节的认知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开放学习,2007,(7).

简述建构主义的教师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TCSP”教学 市场营销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其观点在教育技术领域产生过广泛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得到重视和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形成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也得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推崇和应用。研究认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创设的情景、协作、互动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专业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现在,各国的管理教育者都在关注和研究的这种管理教学模式,并且在积极探索本土化的管理教学与研究范式。

二、“TCSP”教学模式的应用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现代管理理论之上的应用科学。作为一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的课程,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注重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由于市场营销学的大多数内容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普遍性,如市场环境、产品价格、促进销售等。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体验和认识,学生在同一学习主题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过程来开展对问题的研究。因此选择基于建构主义的“TCSP”教学模式进行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更符合学科的特点。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者采用“TCSP”教学模式,对这门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在教学中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建立“学习者的共同体”,实践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体包括理论教学(Theoretical teaching)、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情景教学(Situational teaching)、实践教学(Practical teaching)四个环节,即“TCSP”教学模式。

1.关于理论教学环节:理论知识是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的,技能培养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就学什么,这是问题的实质与关键。另外,在教学内容上还要与社会营销岗位的执业资格培训内容相结合,以便学生能够在就业前更容易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利于其以后的就业。

2.关于案例教学环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得很精彩,分析很细致。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反而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师生互补,教学相辅”的关系。案例教学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阅读案例,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形成共识;课堂发言,全班交流;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3.关于情景模拟教学环节:从实际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受到感染,点燃他们的求知之火,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和理解书本中的知识。

4.关于实践教学环节:第一,通过形成性考核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平时作业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适当增加案例分析题和社会调查的比重。形成性考核一般占本课程学习成绩的20%。第二,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可安排4学时实习课,主要以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或案例收集等形式进行。实习结束后由学生写出实习报告,作为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之一。

三、运用“TCSP”教学模式的注意点

为了取得”TCSP”教学模式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积极性。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学习生活中的营销,学习对未来工作有用的营销,同时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和锻炼的机会,真正地体验营销,使学生从成功中获得快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向学生提供脱离现实生活的纯理论知识,而必须以解决企业在现实环境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观点和做法,鼓励学生按自己的观点大胆地尝试并进行决策,通过模拟出来的结果,让学生对他们自己所做的决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经验,并能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3.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之间因已有的认知结构、个体经验等差异而形成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共享这种资源。同时,通过交流和合作使学生个体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阶段式测验,即在学习过程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考量,不以一张卷子定成绩,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性,逐渐增加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调控,使其真正认识到自身是学习的主体。

总之,“TCSP”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技能,体现了教育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简述建构主义的教师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62-01

一、构建主义简述

所谓建构主义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构建主义指出,我们所学的知识并不是单纯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我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形成的一种理解和解释。它认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则是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打破过去“我教你学”的单一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和主动权,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思维和见解体系。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其学习的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媒介,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而是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协作、交流。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高中英语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更多的是教授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忽略了英语技能的运用,而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只是一味地接收知识,没有将其内化成自己的技能,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厌恶感甚至是抵制的情绪。因此,教学内容的单一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这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学主体仍然是教师。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虽然很多英语教师意识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环境,但是教学效果仍然不明显,实际上的教学主体仍然是教师,教师主导着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学生失去自主性,学习热情低。

(3)课堂互动少。很多学生反映英语课堂依然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为学生讲授课本中的知识,甚至是直接为学生翻译课本的内容,学生完全失去了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很多时候是教师一个人尴尬的“自问自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三、从建构主义视角下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适当增加知识应用的内容。教师应当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来讲,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也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改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看法,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例如,教师在教《Travelling abroad l》这篇课文时,可以告诉学生在国外旅游时,需要了解国外的文化,灵活运用好英语知识,明白不同词语和句式在不同情境中的使用,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自己学习英语的需求,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

(2)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能单独依靠教学大纲来制订教案,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采取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应当将自己定位为教学中的“指导者”,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例如,教师在教《Robots》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未来的机器人能做什么,这样的话学生便主动、热烈地讨论自己想象中的机器人,而不再只是课本中描述的机器人,从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袖手旁观”,教师应适当地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和点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教学领域中,很多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自己的教学课件,但是实际上却没有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教师将过多的心思和精力花费在设计课件上,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英语教师应当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转变为“学”,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英语歌曲,然后让学生“听歌填空”,或者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情景,让学生用英语讲述下面即将发生的事情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并且在学习中构建了自己的思维空间。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构主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英语教师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帮助学生在运用中主动建构知识,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程小川.建构主义视角下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06).

简述建构主义的教师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工商管理类、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随着我国企业营销实践的日渐深入和营销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其它类专业的学生也可选修这门课程。至上世纪90年代,《市场营销学》已在国内大学普遍开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营销人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已与社会需要渐渐脱节。因此,改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成为专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的理论

(一)学习迁移理论简述

学习迁移理论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研究历史。从早期的官能-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学说等到后来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等,发展至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习迁移理论已经达数十种之多。其中,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的提出,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二)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最早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的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体系,强调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是人在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人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知识不是对现实准确的、客观的既定反应,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在具体的问题中,人们会针对具体的情境对知识进行重新加工和再创造,个人由于其经验背景是特定的,由此构建出的知识也不会相同。正是如此,建构主义理论将知识的内涵、逻辑外延(知识的潜在应用范围)和心理外延(主观上的应用范围)做了进一步的区分。知识的内涵决定它的潜在的逻辑应用范围,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知识的潜在应用范围只有一部分是可能被实现的,这就是学习者主观上的应用范围。据此,维果斯基等心理学家将建构主义具体拓展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该学习迁移观认为,教育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模式应该更着重于学习者的自身架构和知识的组织,强调学习环境的创建,即情境创建、协作学习环境、意义建构和会话交流环境的设计与实施。此后,国内外高等学校开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引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使得构建主义学期迁移理论成为当前众多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种指导思想。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目前本科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教”与“学”,“学”与“用”脱节。虽然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该问题,并且也提出了多媒体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分析、改革课程考评体系等多种改革思路,但是学生学习效果没有显著提升。究其根本原因不难发现,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而展开教学设计,忽略了社会和学生的真实需求,学生始终被视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并且所授营销理论与中国实践严重脱节,虽然采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实施过程中,学生会觉得生动有趣,但当开始面向社会真正就业时,又会发现之前学习的营销理论实用性低、指导性差。

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深入分析这些矛盾发现,现有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忽略了学习行为发生的主体――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迁移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在学生个体心灵内的整合与构建;忽略了知识的内涵必须和外延紧密联系,知识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从一个非常具体变化到非常抽象的过程;忽略了知识的外延(尤其是主观应用范围)总是和一定的使用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者一定要与环境互动,通过指向客体环境的活动来促进知识的应用。所以,在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市场营销学》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观念,将教师定位成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将教材视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将多媒体视为创造情境、促进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突破过于以课堂为主要载体的狭义教学模式,结合社会对营销人才的实际需要,将教学衍生到课外。最终形成以课堂学习为中心,以课外学习为延伸,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指导下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具体设计

(一)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与监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核心,同样还是知识的应用者,所以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及知识水平、专业认同度以及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课程内容的设计的针对性更强。《市场营销学》是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通过该门课开始认识营销、了解营销的基础理论,为后续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课程授课前,教师可通过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背景,建立学生学习背景信息库,明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基础,选取一些学生喜欢并且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去设计课堂教学,避免课程教学片面强调理论知识,重视将知识内化成学生自身能力与素质的过程实施,正确引导学生对营销的兴趣,从而为后续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如了解大部分学生希望从事药品销售工作,但又缺少实践操作,则在课程授课内容方面,可将营销的分销渠道、促销技巧、品牌经营等基础理论与药品营销联合起来,有针对性列举药品销售实例。

(二)创建仿真情境,实施体验式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是直接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需要学生能够基于理论分析市场信息、联系企业营销实践活动,撰写企业营销管理的文本(如,市场营销调研报告、目标市场分析报告、营销项目策划书、广告策划书、销售业绩报告等)。但是仅仅靠课堂教学很难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教师要提供类似于企业市场运作的真实教学情境,组织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有效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扩大自我学习的空间。当部分学习内容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复制情境或者再现时,让学生借助想象来描述未来可能的学习情境是什么样子,可以对未来各种潜在的学习情境,以及用来处理不同情境的心之策略发表自己的观念等方法,进而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例如:在讲授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时,可以先通过一份详细的市场调查报告为例,讲解基础理论及操作技巧,然后选取一些可行的调查主题,让学生依据模板去实践。引导学生对其调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学生实践结果即市场调查报告做出详细分析点评,让学生归纳出市场调查中需注意的问题和执行技巧,以及调查报告编写的流程等,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并可以强调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后续《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课程中将全面系统地讲授,实现课程体系的融会贯通。

(三)科学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局限

1.角色扮演,创造基于任务的真实教学情境

由于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多去企业就职,在教学情境构建时,以企业的营销部门、市场部门、客户服务部门为模板进行模拟。在讲授不同的课程内容时,将小组学生按照不同部门的职位要求,扮演企业的销售员、策划人员、市场调查人员、客户服务接待人员等,通过创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职业需求的角度去主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或根据自己喜好设置网店、策划营销主题活动等,将课程教学延伸到课外,结合学生兴趣及社会需求,构建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情境,自觉进行认知训练,强化认知技能和策略。

2.模拟项目实施,实现任务导向的教学情境

在做好角色划分后,教师就可通过创造模拟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自觉展开学习。例如,目标市场营销战略这章的内容讲授式,教师在介绍基本理论后,将班级成员划分成若干市场调研小组,分配模拟角色,按照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要求,要求学生去分析市场、发掘市场机会,从而寻找适合创新项目,并最终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目标市场。具体的工作执行及分析就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来操作。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来阐述项目机理,让学生自主归纳在其操作中是如何进行市场细分、如何评价细分市场,又是如何结合自身项目的特点进行市场定位的。教师则结合理论给予适当的补充、点评。

3.协作学习,构建团队同进的合作情境

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模拟项目,最终还是需要小组成员的合作执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合作,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共同推动项目的完成。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提升学生组织能力、沟通社交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等营销岗位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设计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估方式

教学效果的评定能检测教学是否有效。配合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情境教学理念,就必须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的考核体系。将评价的主体从教师拓展到学生。评价的内容涉及到:基础理论、营销项目实战、团队写作能力、案例分析水平及操作技能等多个项目,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及职业能力提升状况。具体可以由四大部分组成:①课堂案例分析及项目执行的表现评价。②学生课外参与的营销主题活动及相关竞赛的次数及成果。③基础营销理论的卷面测评。④小组成员基于平时项目操作实际相互评价。对该门课程的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定量与定性、书面与口头、课内和课外的全方位体力考评体系。同时,也论证课程全新授课方式的可行性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教师授课风格的差异,学生专业的不同,借鉴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具体教学细节的设计还需要根据实际做详细的规划和调整。当然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及知识的实践能力确实会产生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2] 文福荣,肖少北.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简述建构主义的教师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概要写作 语料库 体裁 建构主义

概要(summary)是一种对原始文献(或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浓缩的语义连贯的短文。它以迅速掌握原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主观评论和解释,但必须简明、确切地表述原文的重要内容。概要写作(summary writing)是一种控制性的作文形式,它能使学生通过阅读原文,吸收原文的文章结构与语言方面的长处,写出内容一致、结构近似、语言简洁的短文。这种写作既要准确理解原文,又要能综合概括;既能培养欣赏能力,又能训练书面表达能力。

1 英语概要写作研究综述

曾炳辉(1989)在《英语概要写作与智力训练》中论述了概要写作是训练抽象概括能力即思维能力的最好的形式之一;郑文(2007)就大学英语读写过程中存在的输入和输出的矛盾,提出利用阅读教材作为写作输入,培养篇章图式;利用概要写作训练作为写作输出,揭示学生篇章图式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张新玲和曾用强(2009)在《读写结合写作测试任务在大型考试中的构念效度验证》中从构念效度的实质方面入手对这类任务在我国大规模考试中所得分数进行效度验证,发现所取样本考生的读写结合写作测试应答数据和构念理论相拟合。

而国外学者,已经开始运用语料库,体裁分析理论,语篇分析理论和形式结构分析理论研究概要写作,如Rosalie Friend的“Effects of Strategy Instruction on Summary Writing of College Students”;Daniel Marcu的“From text discourse structures to text summaries”;Esther Uso Juan和Juan Carlos Palmer Silveira的“A Product-Focused Approach to Text Summarisation”;Sa-Kwang Song,Dong Hyun Jang,Sung Hyon Myaeng的“Text Summarization Based on Sentence Clustering with Rhetorical Structure Information”以及Jade Goldstein Stewart的“Genre Oriented Summarization”等。

2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概要写作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与使用,现今语料库的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利用语料库进行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的人也就越来越方便。本研究建立了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其目的是通过语料库来研究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篇章及体裁的一部份特点,为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教学及测试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中包括两个子语料库:概要写作原文库,概要写作库。每个子语料库按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3种不同的体裁又分成次子语料库。

在本研究中,为了增加语料的可靠性,语料主要来源于大学英语的相关教程包括《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4册》的A,B部分的精读课文,《大学英语精读1~4册》,概要来自于上面两个教程的配套教师用书《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师用书1~4册》、《大学英语精读同步辅导1~4册》,其它一部分语料来源于外文书目包括“Writing and Read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The Student Writer”,“The College Writer”,“Technical Writing”,“Steps to Writing Well”,“Reading Critically,Writing Well”,“Read,Reason, Write”,“Patterns or a purpose”,“Critical Strategies for Academic Writing”,“A Handbook of Writing”,剩余的一小部分语料来源于网络。 转贴于

目前项目组利用该语料库主要研究了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语场特征。本研究利用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检索到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使用频率在前的名词和动词,以得到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语场特征。检索中,发现了一些可以帮助确定概要写作语场的词语。名词如:text,author,passage,problem,writer,story;动词如:lead,show,tell,explain,display,suggest,relate,describe。通过把这些词汇在语料库工具AntConc中分析发现,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起始句通常采用能够概括文章主题的句子。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概要写作文章通常会包含一个能够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而且这个中心句子经常会被放在概要写作文章的开篇。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研究为大学英语概要教学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3 基于体裁分析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研究

体裁分析与语篇分析密切相关,其中语篇的体裁分析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语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韩金龙,秦秀白,2000)。体裁教学法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一系列被建架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解决语言某一方面的问题。

根据体裁分析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法,在英语概要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体裁意识培养学生协作探究、学习效果评价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根据体裁教学法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实践了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模式。

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材料,使学生建立体裁和篇章意识。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分析原材料的语言特点、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特点。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当前学习体裁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体裁与其它体裁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能从篇章语法规则中抽取语义,获得篇章图式;在写作过程中,能把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的篇章图式化为最简篇章图式,根据语义通过语法规则成篇。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第一、协商、讨论原材料的体裁类型,并分析其语言特点、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特点;第二、协商、讨论英语概要写作的语言特点、交际目的、篇章结构特点、写作技巧和常见错误。⑤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教师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体裁意识、体裁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批判能力、写作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4 结语

英语概要写作是一项很好的读写结合的写作任务和复杂的思维训练活动,要求写作者具有很高的阅读和重组写作技巧,是有效连接阅读和写作的桥梁,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建立的基于语料库、体裁分析和建构主义的英语概要写作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提高了大学英语读、写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能力、写作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2011C093。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QW201030)

参考文献

1 Bhatia V. K. 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 tings[M]. London: Longman Publishing House,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