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冷链物流的内容

冷链物流的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冷链物流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冷链物流的内容

冷链物流的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冷链物流;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产品的品质及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加大我国冷链物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冷链物流概念、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贡献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我国发展冷链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一、冷链物流的概念、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贡献

1.冷链物流的概念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冷链物流的定义:“冷链物流是指温度敏感性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减少物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冷链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易腐食品是其主要对象,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低温加工、低温运输与配送、低温储存和低温销售。

2.冷链物流的特征

冷链物流具有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冷链物流具有较高的成本。由于冷链物流需要有特殊的冷藏或冷冻装置保证其低温环境的需要,故冷链物流与一般的常温物流相比,需要的投资较大,是较大的系统工程。例如需要专门的冷场车、加工场所和冷藏库等。根据相关资料测算,如果每年有8亿吨农产品有20%冷藏运输,冷藏车投资需要增加160亿元人民币。同时,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提高冷链物流的运行效率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冷链物流与其他物流相比,系统成本相对较高。

其次,冷链物流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冷链物流是与客户和上下游供应商有着密切联系的供应链,为了保证冷链物流高效的运行,必须保证冷链物流高度的协调性,另外,冷链物流不仅是点的监控,同时对冷链物流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各个环节需要有较高的协调性。

最后,冷链物流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产品本身的耐储藏性(tolerance)、储存温度(temperature)和流通时间(time)决定着物流的最终质量,因此,冷链物流必须遵循3T原则。冷藏产品根据《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要求,不同产品对应着不同的储存温度和响度湿度,冷藏物品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冷产品产品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冷产品的质量、种类的增加,使得冷产品的配送距离不断延长,产品覆盖越来越广,产品的流通渠道也越来越复杂;在冷链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增多需要管理手段不断提升,包含的技术也相应的复杂;另外,冷链物流具有区域性特点,这些都增加了物流的复杂性。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特殊的复杂性。

3.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冷链物流对社会经济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冷链第三方的专业物流,是一种共赢的经营流通模式,同时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我国冷链物流,有利于保证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有利于推进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社会经济贡献不可估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冷链物流的专业化运行,实现多方的共赢,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应,从而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第二,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具有含水量高、保鲜时间短和易腐烂变质的特性,因此,实施冷链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减少农产品损耗,加速农产品周转速度,而且有效缩短产出和消费的时间距离,使农产品尽早且保质的进入消费领域,能够较大地较少农产品腐烂变质所造成的损失,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产品化的快速发展。

第三,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冷库巨大的储存能力和保鲜能力进行宏观调控。冷链物流对发挥宏观调控,平抑物价具有重要作用。

二、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易腐食品已经超过了10亿吨,其中,50%以上需要冷链运输,但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还仅仅为19%,与欧美冷链流通率95%以上相比,相差甚远。因此,农产品的损耗率非常之大,仅果蔬一项,每年损失额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大约80%的水产品、90%的肉类、大量的豆制品和牛奶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同时,冷链物流发展还处于低水平层次上,只停留在冷藏和运输环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冷链物流体系还很欠缺,大多数运输过程仍停留在塑料苫盖、棉被等“土保温”的方法,采用的技术装备比较落后。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冷库人均拥有率为0.1-0.3立方米/人之间,冷库拥有率水平低于大部分可比国家。荷兰是2014年以来冷库拥有量最多的国家,基本维持在1.144立方米/人。我国冷链物流设施发展滞后,空间分布不均匀,冷链设备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制约了其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冷链物流专业性人才缺乏较严重。我国冷库拥有率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与发达国家冷链物流情况对比表如下表所示:

2.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服务质量和水平将不断提升。几乎所有的冷链物流企业都会意识到,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水平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只要不断提升品牌战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不断加大对软硬件设施的投资。据相关报告,我国目前冷藏保温汽车的拥有量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七分之一,与发展国家的差距较大。随着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将加大相关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如购置冷藏车辆,建立物联网,利用云技术建立大数据库,新建冷库建设信息系统,不断完善配送网络等。另外,企业利用原有改造和更新的基础上,技术性改造成为另一发展趋势,如电子定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高科技的应用,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第三,我国冷链物流将要进入快速的增长期。根据行业经验,冷库的发展规模与国民经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呈正相关。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冷链物流的飞速发展,冷链物流设施和物流也得发展必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三、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我国政策应不断加大冷链物流的的政策支持力度,正确引导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首先,政府统筹规划建设,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及相应设施建设。借鉴国外先进的做法规划冷链物流产业,第一要规划硬件设施,针对我国目前物流设施设备不完善现状,加快发展冷藏车、冷藏集装箱等设备,同时,加快发展冷藏设备,不断缩小与国外之间的差距;第二要注重软件设施,加大冷链物流业信息平台及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物流网上交易平台,应用大数据、云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潜在客户,分析最佳运输路径和营销方案。

其次,由于冷库投资较大,可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减低成本,实现真正的双赢。冷链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和扩大销售份额的营销策略,应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营销手段,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建立企业“云营销系统”,快速进入庞大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市场,触及更多的意向客户,让企业更专注于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之间的协调与自律,提升冷链物流的行业发展水平。

再次,国家应加大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我国目前冷链物流人才还很缺乏,是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瓶颈。今后一段时间,国家教育部门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人才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及专业技术研发水平,以人才的快速发展带动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最后,建立冷链物流的一体化配送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运营效率,而且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设备、资金、人力和土地等,不断提升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四、结语

冷链物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提高冷链物流的水平,才能为我国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冷链物流的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字:冷链物流;物流服务系统;优化;协同;对策

中图分类号:文献表示: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80-02

随着我国商品流通形态的改变,大型连锁业和连锁经销体系的建立,专业化分工细化和低温食品逐渐普及。低温食品的易腐,易变质,储存时间短,环境要求高等特点加聚了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冷链物流服务系统的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冷链食品的安全,食品的成本。因此研究冷链物流服务系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对策对广大零售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一)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状况

随着低温食品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激烈竞争,我国冷链物流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其中以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的需求发展最快。数据显示,我国肉制品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乳制品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水产品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不仅在需求数量上有大的提高,而且要求食品新鲜、配送及时迅速,需求表现为多品种少数量特点,家庭冷藏设备的普及进一步刺激低温食品的增长。在低温食品的量,质上的需求都增加的条件,必然促使冷链物流的外包。首先冷链物流对物流的基础设施,技术,操作的要求都很高,是企业的薄弱环节;其次上述一系列的要求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不是企业的明智之举。因此冷链物流外包是将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为冷链物流提供者以巨大的市场机会。

(二)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供给状况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起步,近几年来,冷链物流企业也开始发展,出现了冷链物流企业,从总体上看,虽然冷链物流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国内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仍然不多。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也还不完善。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的物流供应商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而绝大多数从传统的冷藏运输商演变而来的冷藏物流供应商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冷藏物流服务。尽管如此,国家较重视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从整体上看,冷链物流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很不是很完备,难以满足现代市场对冷链物流的=服务的需求。因此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潜在供给不足。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冷冻物流发展较晚,其资金技术要求高设立较高的进入门槛,在短期内难以较快发展。

二、冷链物流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不足,技术落后

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第一个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第二个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尽管国家在近几年比较重视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我国地域大,范围光,短期内难以满足冷链物流发展对基础设施和战备的要求,因此这也限制了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在现有设备水平和条件下,先进的低温技术等难以应用,因此难以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效益。

(二)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界人士重视并正在建设自己的冷链,但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尚未形成,更多的是局部的冷链物流。供应链的某些环节往往达不到要求,引发类似“木桶效应”的结果,大量的冷链运作因某环节而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

(三)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合规划

由于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缺乏信任,我国企业大多奉行单打独斗的原则,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冷链节点企业之间缺乏相互信任和整体发展规划,行动不能协调一致,这直接导致运营效果不佳,供应链整体绩效较低。主要表现在:商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定位不清晰,导致毛利偏低,耗难于控制;没有整合生鲜食品的产业链;企业无法有效整合生鲜经营背后的各种资源;随着规模扩大,整体经营成本难以得到控制,“规模反而不经济”。同时企业也未能解决生鲜商品结构日趋严重的同构化和产品更新问题。

(四)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规范物流服务质量

目前我国物流业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但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却严重滞后,不同企业或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三、冷链物流服务系统的优化对策

(一)先进管理理念规划食品冷链物流

食品冷链是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全程低温控制系统工程,仅仅由一个企业或几家公司是很难实现的。食品的易腐特点也要求必须整合食品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统筹规划,协调管理。运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管理我国的食品冷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RFID(无线射频技术)等,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供应链各成员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关系,切实提高企业及整个食品供应链的竞争力。

首先缩短供应链的结构,向扁平化发展,尽可能减短供应链的长度,减少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提高供应链的反应灵敏度。充分利用全国各地规划修建的物流园区,在物流园区内建立一级低温配送中心、二级低温配送中心,进而构建一个快速而完整的冷链网络。

其次,构建食品冷链的物流信息平台,包括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内容。为冷链各节点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减少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增强节点的配货和集货水准,提高食品冷链的效率。

最后,加强食品冷链的管理意识,不断引进先进冷链技术或研发冷链装备,切实提高我国食品冷链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二)加强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和冷链食品质量标准的建设

除需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还要加强冷链物流的软件建设,即加强食品冷链标准和冷链食品标准的建设工作。现在,我国除缺乏完整的冷链物流外,与食品冷链相关的标准也较为欠缺。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门标准制约,在监管上也存在无法可依的局面。只有有了统一的标准,才能对冷链实施过程监督和控制,才能实现食品质量的保障。因此,需要把食品冷链标准纳入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当中,由相关部门严格管理,引导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良性发展。

(三)冷链物流服务系统核心层的优化对策

1.冷链物流各主体企业的协同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指的是在食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各主体企业为保证食品始终处于维持其品质所必需的可控温度环境下,通过相互协作及信息和资源共享,来实现食品冷链各物流环节的无缝衔接,以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物流效率,降低食品物流成本。目前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各环节的企业合作关系较为松散,缺乏协同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导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效率低,成本高,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食品品质及安全的要求。

首先,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主体协同,包括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主体指食品原材料供应商、食品加工制造商、食品批发零售商、食品物流商等在内的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成员。横向协同是指不同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相同类型主体之间的协同。处于不同食品冷链中的食品原材料供应商通过横向协同可达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目的,也有利于提高双方所在食品冷链的竞争力。纵向协同指指食品原材料供应商、食品加工制造商、食品物流商、食品批发零售商等处于同一食品冷链中不同阶段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共同合作。这种协调与合作能保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的整个物流过程中,食品始终处于维持其品质所需的可控温度环境下。

其次,食品冷链物流系统设施设备协同,包括运输设备协同和仓储设施协同。冷链物流活动中使用的运输设备主要有冷藏汽车、铁路冷藏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冷藏飞机等。为确保食品安全,运输设备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无毒,无害,无异味,无污染并符合相关食品卫生要求。运输设备厢体应配备温度自动记录装置,以记录厢体内温度。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发现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维修。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中的仓储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冷库及冷库中的附属设备,如货架、叉车、托盘等。冷库应具有冷藏等基本功能,还要能够利用现代控制技术对各冷藏库房、封闭式月台及压缩机房的制冷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此外,要定期对冷库设备和机器等进行检查、维护,发现异常要及时修理。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冷库、作业工具、周围环境等进行清洁、消毒,使之达到相关食品卫生要求。因此,采用协同方式不仅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

最后,冷链物流系统信息协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能更为快速、准与信息结构的应用,不仅使企业内部,而且使整个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中的信息都可以共享。业务数据不仅对顾客和供应商是透明的,而且对顾客的顾客和供应商的供应商也都是透明的。实际上,只要各个企业加强协同,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主体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

2.冷链物流服务系统质量控制

冷链物流商品中速食类商品占冷链物流总品项的70%以上,冷链食品安全防护贯穿于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从对供应商收货过程开始,在冷库进行分拣配货作业,配送途中车辆的温度监控,最终入库(上架)并交付给最终客户,商品有效期、温度、湿度、鲜度控制,装运器具的清洁卫生,配送人员的健康状况,都是冷链物流商品安全管理的涉及内容。

冷链物流商品质量取决于下列因素:“3P”理论,即原料、速冻前处理和速冻加工、包装,决定了速冻产品的早期质量;“3T原则”,即时间、温度、产品耐藏性,决定了速冻产品的最终质量。对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控制应建立在各个环节的过程中。

根据所控制危害的风险与严重性,分析影响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确定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冷链物流中流通的食品易腐,应当在冷冻工艺、防止细菌污染和繁殖方面有严格的控制。如水产品从开始就要进行预冷。

运输过程中,一辆冷藏车中存放的食品是不同种类的,那每个存储区的温度也是不相同的,同时还要避免不同类食品间的交叉感染。加工、存储、装卸过程中的操作温度同样需要控制。

物流作业环节中的作业时间、货物损失、货物遗失、数据错误的关键控制点有货物配送流程、订单处理、验货、搬运、装车、分拣、信息系统、员工。

参考文献

[1] 兰洪杰.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对象与过程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 2009,(2).

[2] 陈娜. 冷链物流外包中的质量博弈分析[J]. 商品储运和养护. 2008,(3).

[3] 王颖星,赵向阁.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策略探析[J]. 商品储运和养护. 2008,(7).

冷链物流的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如何做到保质保鲜,成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从菜农勾兑甲醛喷洒蔬菜保鲜,产生“甲醛蘑菇”、“翻新土豆”和“甲醛大白菜”,到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变质肉类重新返工,再次销售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表明加快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同时,通过冷链物流的发展对降低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产业和我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含义

我国“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制冷技术、冷冻工艺、特殊装置为保障,严格要求运送方式和时间掌控的一种特殊物流方式,相对于一般物流形式而言,其物流成本更高,要求更严格,流程更复杂。

(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低温加工、低温贮存、低温运输、配送及低温销售四个环节。从保障作业对象质量和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最终质量不仅取决于农产品自身的耐储藏性,而且与冷链运行过程的储藏温度和流通时间密切相关。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极易于受到外部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必须按照不同产品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温度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复杂性。2、高成本。为了确保生鲜农产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流通各环节需要专门的设施和设备,为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又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冷链物流建设资源投入较多。3、协调性。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而消费具有一定的集中性,生鲜农产品的时效性强,每一个冷链物流环节必须做到无缝对接,因此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性的要求更高。4、信息化程度要求高。生鲜农产品物流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技术。例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采用RFID技术,实时监测产品和储藏环境的温度,定期记录温度数据,确保产品安全。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2014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较上一年增长了近22%,达到11200万吨左右。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比2013年增长36.9%。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要淘汰老旧车辆600万辆的任务,商用车大幅升级换代,冷藏车2014年产销量达到2万辆,与2013年相比翻了一番。据中物联冷链委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运营的重点冷链项目超过40个,投资额已经超过550亿元。3、冷链物流环境得到改善。2014年由中物联冷链委负责起草的《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正式。《鲜活甲壳类海产品冷链运输规范》、《肉禽类冷链温控运作规范》、《药品阴凉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三项行标正式立项。《道路运输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2014年7月1日开始执行。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改善了冷链物流环境,加快了冷链标准化进程。4、生鲜电商发展迅速。2014年,随着我国冷链政策环境改善、互联网崛起,很多传统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进入冷链领域,不仅为冷链行业注入新的血液和基因,而且对传统冷链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14年京东联手万家便利店,一号店则携手沃尔玛,顺丰依托“顺丰冷运+顺丰优选+顺丰嘿客”布局2500家门店,纷纷“入侵”冷链“最后一公里”。生鲜电商直接连接产、销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对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腐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

1、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偏低。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高达10亿吨,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左右的产品实现了冷链运输。相关资料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较低,仅为19%,而发达国家的生鲜产品冷链流通率在90%以上。其中发达国家肉禽、果蔬冷链流通率分别为100%和95%,而我国仅仅为15%和5%。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大都处于常温环境下流通,产品腐损率较高,价值损失较大。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目前我国冷链运输车很大部分采用国际海运报废或即将淘汰的海运冷藏集装箱,现代化的冷冻冷藏车严重不足。中国产业信息网的《2014-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冷链基础设施、设备匮乏、陈旧。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3320万吨,大多数冷库仅用于肉、鱼等产品的冷鲜储藏。据估计,目前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总需求的20%-30%,冷库容量约为美国的一半、印度的60%,人均冷库容量为美国的1/9,日本的1/4。冷藏运输设备方面,全国铁路冷藏车辆仅占铁路货车总量的1.1%;公路冷藏车运输占货运汽车比例0.3%。而英国、德国冷藏保温汽车占比分别为2.6%和3%。3、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系统建设缓慢,物流服务覆盖网络有限,冷链物流质量难以保证。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相关资料,2013年全国冷链百强企业总收入为109.02亿元,仅仅占到全国冷链总收入的10%左右,行业集中度较低。日前,我国冷链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攀升,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只约占20%。需求不足,是直接造成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企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4、冷链物流人才缺口较大。由于冷链物流的时效性强和作业要求较高,作为冷链物流企业,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工,都必须具有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我国冷链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冷链物流人才需求也大幅增加。从北京、上海等地的冷链物流企业调查中发现,企业“无人可用”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不仅管理人员面临断层,货车司机和冷库作业员工也越来越稀缺难找,冷链人才出现脱节。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一)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要鼓励生鲜农产品农户建造使用微型冷库,果蔬恒温气库,完成现代化冷藏库,公路冷藏保温车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一大批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产业链条。同时,还要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的冷藏车与冷库设备,借鉴国外研制的公、铁两用,公、航两用等车辆,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多式联运。

(二)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现代物流人才是我国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冷链物流人才缺口更大。学校教育没有跟上是冷链物流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首先,要向冷链物流发达的国家学习科学、先进的冷链物流理论和经验,因地制宜地指导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实践;其次,建设冷链物流相关的学科,展开学术研究,形成学科体系;最后,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从业主体的职业培训,全面发展冷链物流相关的职业培训教育,改善当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

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将成为今后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冷链物流作为基础设施、技术含量和运作要求都较高的特殊物流模式,生鲜农产品相关企业更希望与具备完整冷链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因此,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促进冷链发展,落实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强化冷链规则的执行和监督。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要积极开展工作,引进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合力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逐步发展。

(四)做好生鲜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

生鲜农产品“最先一公里”指的是农产品产地采摘后至移交物流运输之前,为了保持农产品质量、延长保质期,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往往放弃农产品产地加工,把初加工和精加工放在综合成本居高的北上广沿海地区,使得生鲜农产品的整个冷链物流变成高成本的“长物流”,造成流通成本过高,流通过程损耗严重。因此,做好“最先一公里”,事先控制农产品质量,才能根本解决产品品质差、损耗高的难题。

作者:王红梅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丽华,巩天萧.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68-69.

[2]王志刚,王启魁,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4):56-58.

冷链物流的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食品冷链,冷链物流,低温物流,Internet架构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Food Cold Chain Logistics Based on Internet Framework

Liu Guodong

(Linyi normal school business school)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customers, food industry should transform from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to modern cold chain logistics, and establish cold chain logistics based on internet framework.

Key words: Food cold chain, Cold chain logistics, Low-temperature logistics, Internet framework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食品的消费需求从温饱型向营养调剂型转变,食品消费观念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快捷化转变,对速冻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为冷冻、冷藏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据中国农学会保鲜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冷藏的食品目前只有20%使用冷藏货车运载,我国每年有总价值约750亿元的水果、蔬菜在运送过程中腐坏,占整个行业产值的30%以上。由此可见,低温物流业与其它物流市场一样,具有庞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大力发展低温物流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

一、食品冷链的构成

食品冷链(cold chain)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由于生鲜食品易腐变质的特性,产品必须在流通的全过程中持续保持适宜的温度,并迅速周转,因此冷链物流要求把所涉及的生产、运输、销售和技术等各种问题集中起来考虑,紧密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食品的在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的质量。食品冷链主要由冷藏加工、低温贮藏、低温运输和冷藏销售四个方面构成。

二、食品冷链物流的目标

食品冷链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冷藏食品产成品的库存量直至零库存,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完成。

加强库存分析和库存控制功能,满足适应低温货品的管理要求,包括出入库及盘点管理和连续的温湿度管理。

强化订单受理、库存管理和信息集成。出入库信息在登帐时自动生成相应的机内凭证,用料管理要及时反映各生产部门的物资耗用情况,便于编制限额、供料计划和企业内部原料成本的核算,通过物料管理信息系统平衡库存资源,编制各类物资计划。

提升和扩大储管理功能。仓储管理具有审计、监督和辅助决策的功能,通过仓储起到优化采购、降低成本的重要作用。

形成运输、配送优化方案。通过运筹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合理优化物流输配送方案,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基础上使配送成本最小化。

三、基于Internet架构的食品冷链物流模式

为了更好的维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度,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冷链物流模式,通过建立基于Internet架构的冷链物流来优化整个食品冷链。基于Internet架构的食品冷链物流是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冷藏智能控制系统、Internet网络服务管理系统组合而成,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它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二是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三是车辆接收装置-GPS接收机。随着数字移动通讯的迅速普及,使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用于现代低温物流成为现实,GPS系统在低温物流的车载系统中,利用定位应用服务平台,可在30秒钟内显示出车辆的位置、行驶速度、行驶方向、车中货物温度、湿度或压力等信息,实现对车辆的车中产品进行跟踪监控管理。

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空间性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进行空间数据查询和分析,可根据需要建立一个应用分析模型,通过动态分析为评价、管理和决策服务。GIS 技术在主要应用在低温物流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方案优化: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二是物流资源查询:低温物流数据资源信息包括基础资源信息、储运资源信息、服务资源信息与后勤资源信息,如对运行中的车辆监控不间断查询等;三是物流基础服务平台:将GIS作为对有关低温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支撑环境、GPS信息查询、显示与人机对话的环境等。

3.冷藏智能控制系统

冷藏智能控制系统主要通过冷藏用智能温度仪与冷藏车载GPS系统无缝对接,GPS能够将冷藏运输车辆的有关信息在网络终端电脑上及时的公布出来,并且明确标注着车号、车型、载重、体积、载车、空车等信息。GPS系统能够通过带有温度采集功能的车载设备对冷藏车车箱温度进行实时采集,每间隔3分钟向系统回传一次温度数据。用户就能对车厢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可通过设定温度范围参数,对超出范围的状况进行报警。系统还对车辆的运行轨迹和温度等信息自动保存,一方面能够强化运输企业对于运输过程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客户的信任。

4.Internet网络服务管理系统

运用所有标准化的国际互联网协议,如HTTP、WAP 等,可提供5个方面的服务:第一方面为定位跟踪装置,可以是移动GPS装置、移动电话、GPS 车载机等;第二方面为获取定位信息,利用独特的定位数据解码和编码服务器进行网络设计并建立在适时修正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第三方面为定位数据库,不仅包括了客户的动态和历史定位数据,还储存了温度、湿度和货物分理或装卸等其它相关信息;第四方面为服务器层,主要是定位内容服务器、定时信息服务器、GIS地理服务器等,这些服务器对系统主要开发工具及用户支持界面维护和使用;第五方面为开发界面,将为客户提供一系列公共开发API,主要的开发界面形式包括XML等数据以跨平台服务和网络的数据共享功能为主要内容。

低温物流的内部管理有赖于仓储管理系统,对外连结及对客户的信息服务有赖于门店配送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跟踪和控制库存的变化和订单的流动,自动将定单组合或分离、优先处理紧急的订单、提醒及时的库存补充并发出提前发运通知等。GPS技术的运用,给低温物流带来动态调度、动态储存和动态运输以取代静态固定低温冷藏库管理带来变革。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坚.我国冷藏链目前存在的问题[J].冷藏技术,2001,3:69-71.

冷链物流的内容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和悠久的渔业文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制约鲜活水产品发展的因素,针对现有的冷链问题,提出了适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冷链物流模式,将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地集成,形成冷链供应链模式;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的流通现状,建立了批发型冷链供应链模式,满足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鲜活水产品流通的现实需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鲜活水产品 冷链物流 批发型冷链物流模式

研究背景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上接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下通长江,湖区水位受控于“五河”及长江的双盆影响,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型的湖泊。被誉为我国最大的“大陆之肾”和淡水湖泊仅剩的“一湖清水”,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陈美球,2008;刘士余,2007)。2008年3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长江流域甚至全国湖区的可持续发展。平衡资源利用情况与实现鄱阳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是当今鄱阳湖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物流术语》中对冷链的定义是“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温度保持在0℃-10℃范围内的仓库区域为冷藏区,温度保持在0℃以下的仓库区域为冷冻区。冷链物流不仅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更是衡量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鲜活水产品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要渔业经济之一。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生态经济区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创新经济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且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基于现有的物流水平与物流设施设备,冷链物流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运作过程中受到了限制,在具体的应用中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加强冷链物流的有效运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重要的作用。

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和悠久的渔业文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制约鲜活水产品发展的因素,针对现有的冷链问题,提出了适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冷链物流模式,将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地集成,形成冷链供应链模式;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的流通现状,建立了批发型冷链供应链模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就整体而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鲜活水产品流通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水产品量大、类多、易腐,保质与保鲜成为水产品价值得以延续的前提(陈淑祥,2005)。水产品生产分散,是典型的“小规模、大群体”、流通以批发型为主、部门和地区间存在壁垒、缺乏整体统筹和规划,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经营不稳定,而供应链的复杂性又使得物流信息反馈缓慢、零乱、失真,造成流通的盲目性。这些都降低了鲜活水产品的价值,制约了鄱阳湖地区渔业经济的发展。

鄱阳湖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为:

(一)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链较短

冷链物流,强调的是“链”。它将供应、生产、消费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一条“线”和多个“点”构成的完整“链条”。在这条链中,每一个节点都是必要的参与者。如果出现“节点”出现断裂,整个“冷链”就会失去意义。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鲜活水产品的开发、经营及销售相对独立,冷链物流的“链”没有发挥出相应的功能,没有将供应商与销售商乃至消费者很好的连接在一起。对“冷链”的认识,还处于冷藏(冷冻)库等片段的节点阶段。

(二)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

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冷链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服务缺乏灵活性,信息不对称、运输线路单一等因素制约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健全。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缺乏整体规划和整合,上下游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三)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程度低

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鲜活”是水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鲜活水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因而水产品对物流的要求特别高,提高了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物流难度。冷链全程的质量控制难度大,而形成冷链物流的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以及接口环节的质量不相配套,使得鲜活水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丧失了鲜活的价值。

(四) 冷藏与冷冻技术不发达保温有限

冷藏与冷冻技术不发达保温有限鲜活水产品的加工、仓储、配送、销售等各个环节需要配备专门的冷藏车、低温仓库等特殊冷藏设施设备,而相应的冷藏与冷冻技术并不发达,保温有限。铁路冷藏车皮紧张,冷链公路运输设施也不乐观。使鲜活水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得不到冷链技术的支持,从而遭受损失。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的研究

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除了加大鲜活水产品的科技养殖和立体养殖,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建设水产出口基地,提高综合开发水平外,还应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水产品在产地收集后,经过预冷、冷却、加工、贮藏、包装等环节,配送到终端消费者(孙宁烨,2008)。因此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由以下组成步骤: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与配送、冷冻销售。如图1所示。

针对鄱阳湖鲜活水产品流通的现状,构建合理的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实现鲜活水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增值,促进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夏佐铎、金江,2008)。打破原有各经济实体相对独立的运作模式,将它们有效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将原来的上下游关系的企业转化成一个纵向一体化的虚拟组织,即形成冷链供应链模式。提高了商品流通的速度,物流信息反馈及时,实现冷链物流一体化。如图2所示。

批发型市场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流通的主要经济形式,也是主要的冷链物流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主导者是水产品批发中心,参与者是水产品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构建以批发型为主的冷链供应链形式,实现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减少流通环节中货损与货差,是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益及生态经济区的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如图3所示。

结论

鲜活水产品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渔业经济主要收入之一,对整个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鲜活”是水产品的价值所在,整个运作程序在严格的低温控制下进行无缝衔接,而冷链物流是实现鲜活水产品的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冷链供应链模式既可以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的价值,又可以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整体的经济效益。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的流通现状,构建批发型冷链供应链模式,满足了鲜活水产品流通的现实需求。加强鲜活水产品冷链的有效运作,实现其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和加工价值,是提高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批发型冷链供应链运作模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美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确定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5)

2.刘士余.鄱阳湖湿地景观结构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

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会议纪要的通知[R].江西政报,2008

4.陈淑祥.简论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J].农村经济,2005(2)

5.孙宁烨.基于精益思想的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1

6.夏佐铎,金江.湖北梁子湖地区渔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J].水利渔业,2008,28(3)

7.张平,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发展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0.5

8.粘君来,我国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0

9.洪玉兰,浅议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物流科技,2010.9

10.曾明星,基于供应链的准时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12

11.代湘荣,第三方物流RDC运作模式中基于SOP的服务创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