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旅游结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关键词 文化 产业 旅游 深度结合
临沂市打造的水上红色文化大典、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艺术地再现了历史临沂、红色临沂和现代临沂。《蒙山沂水》自公演以来,以其唯美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征服了全国各地数十万观众,成为临沂红色旅游中一个耀眼的品牌。作为临沂倾力培育文化产业的代表《蒙山沂水》,是临沂市实施文化旅游一体化、打造文旅深度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提供给我们许多思考和启示。
那么,如何实现临沂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辩证关系
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经济就越发达。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作为人类适应、征服自然与社会发展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无时无刻不在支配、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活动。而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生命力。若将文化与旅游割裂开来,文化将成为无本之木,而旅游也只能在低层次徘徊不前,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
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文化和旅游产业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统一的辩证关系。文化的经济性、旅游的文化性理念,为我们把握市情、找准优势,加快临沂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们要把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构建旅游与文化共融共生的平台,提升文化与旅游的关联度、融合度,坚持文化唱旅游戏、旅游打文化牌,以此增强文化旅游的亲和力、生命力和吸引力,推进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文化与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丰富的文化元素是临沂市旅游发展的巨大优势,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是临沂旅游文化的成功经验。
作为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临沂有着厚重深邃的历史文化。临沂有“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兵圣”孙武。
临沂市内有着众多宏伟秀丽的景观,蒙山连锦八百里,沂河泛银五千年。还可以加大蒙山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市场化开发力度,依托沂河水系资源,开发了地下溶洞、地下画廊等一系列旅游产品,展现临沂生态旅游的特色;对接国家规划,与其他城市联合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利用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积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红色旅游产品,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的空间和前景。
三、想方设法在文化与旅游结合上做好文章
(一)在旅游景观和项目建设中非常注重塑造文化内涵,赋予景点高度的文化品位
在发展旅游业中,可以通过挖掘临沂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努力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项目和内容。进一步强化旅游意识,找旅游文化的准亮点和卖点,变文化产品为旅游产品,尽快形成适合旅游者口味的特色旅游文化产品。
(二)要注重景观的文化开发,加大旅游景点配套项目开发力度,赋予景区景点更多的文化内涵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本质上就是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而旅游企业应该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努力把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临沂旅游商品开发目前还不够,现有的旅游商品种类不多,地方民族特色及民族文化内涵不够丰富,远远满足不了旅客的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导旅游企业研究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购买需求。要对文化性很强的旅游商品进行技术工艺包装,对非文化旅游商品进行文化包装,体现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突出纪念性、工艺性,把文化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拓展市场空间,提高旅游文化商品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三)努力把发展旅游业与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努力发展文化产业
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形成双赢模式,顺应旅游业发展潮流,符合旅游的内在规律。临沂应推广龙灯扛阁、木版年画、泥制玩具、剪纸、印花布、草柳编、刺绣等民间工艺和秧歌、柳琴戏等民间文艺,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我们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深入挖掘临沂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实现传承和保护,把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对接,利用旅游业产业链发展文化产业。要重视和借助相对成熟的旅游业已搭建起来的市场平台,通过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娱乐演艺、节庆会展、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双赢模式。要积极筹备国际书圣、兵圣、柳编、石雕、石林文化节等国际性大型活动,提升旅游文化国际化水平,以加强文化交流,扩大对外影响;以文艺精品创作为切入点,,推动文化的全面发展。
(四)努力把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规划策划和组织领导结合起来,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来做保证。要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对这一战略的支撑,树立起大文化、大旅游观念,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努力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要研究策划临沂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并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名人专家帮助论证,制定较高档次、高品位的品牌。可以邀请国内一流专家队伍,加强实际调研和科学论证,吸取旅游发展的前沿理念和成果,努力将临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成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临沂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文献。要抓住城北新区建设契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精品建设,做好文化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要把文化旅游产品宣传工作作为临沂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联合促销,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开拓客源市场的促销机制。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介自身优势,有计划地推出一批具有临沂历史文化韵味的图书、音像等宣传推介产品,通过精神产品的传播,努力提升临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通过运用最新高科技手段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互动性和娱乐性,实现文化、创意、科技三者的深度融合
目前,我国在软件、互动娱乐甚至物联网的技术和模式,走世界先列,但是这些技术优势几乎没有在传统旅游业获得应用,更谈不上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大新技术与文化旅游的对接,需要我市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关键环节落实到位;要加快通过新技术、新创意促广泛应用使旅游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要通过新兴技术手段来实现文化旅游的互动性和娱乐性,通过新技术的注入,把文化和旅游产业更加密切的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水融。
我国的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筹备推出盛大旅游,由此正式介入旅游行业,再度延伸其娱乐产业链布局。盛大公司的发展之路给我们临沂市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我们临沂市的动漫产业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是一个我市高新技术与旅游文化产业结合的最佳契合点,以临沂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创意点,可以创造出新、奇、巧的文化旅游产品。
总之,文化与旅游是临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双翼,我们要通过合理、规范、科学挖掘,努力在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上实现新突破,创作出更多像《蒙山沂水》、《沂蒙》、《南下》一样的新产品,让文化来提升旅游素质、丰富旅游内涵、提高旅游档次;让旅游来促进临沂市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文化与旅游双赢,推进临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蓝生,谢绳武.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
1.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决定了要将本土文化融入旅游英语教育
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是地方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与建设,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应该了解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了解社会对旅游人才和办学形式等方面的要求,从而着手教学改革,提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旅游英语专业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本土文化作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2.旅游英语自身特点决定了要将本土文化融入教学
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产业。游客到某个地方旅游,总想了解这些地方独特的文化生活,只有体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旅游者,从而产生旅游消费。为了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本土文化在旅游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旅游英语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旅游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学,脱离了旅游地文化的英语教学是空洞的,不可取的,因此,英语作为语言能力,作为旅游业务技能的一部分,旅游英语教学应该注重鄂州本地特色的文化渗透,使之更好地为旅游服务中语言的运用做准备。
二、结合鄂州“三国文化”,促进我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改革
“三国文化”是鄂州最典型的地方文化,要很好地将“三国文化”这一实际与我校旅游英语这一理论相结合,在促进英语教学及其改革的同时,又能反过来促进鄂州旅游经济发展。
1.积极开发适应鄂州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校本教材
选编景点素材作为校本教材。我们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参观馆藏、咨询专家、网上搜索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发探索鄂州本土旅游文化资源,编写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能为鄂州地区旅游业服务的校本教材。在编写教材时,我们挑选了鄂州本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三国历史文化。在鄂州市,三国历史文化正是构成城市历史特色之所在。鄂州市古称武昌,素以“吴王古都”而名扬天下,境内有闻名国内外的三国“吴王城遗址”、“庾亮楼”等省级三国六朝文物保护单位,有西山三国人文景区,有市博物馆馆藏三国六朝时期的文物数千件,无论是三国六朝文物与名家在鄂州的数量与特色还是影响力,在全国甚至国外都具有一定的地位。
2.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我们实行项目化教学,教师根据教授的专业内容给学生制定学习任务,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开展工作,由学生自己按照导游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实行情景教学法,如设置餐饮住宿服务和实地导游工作场景,把各种学习活动系统串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情境创设模式,亲身经历,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更好地运用英语工具达到旅游服务目的。
3.结合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开展旅游英语实习实训活动
在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培训,我们就鄂州市三国吴都风光带、三国吴都博物馆、西山景区、凤凰台等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让学生将旅游英语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鄂州三国文化相结合,自己制订旅游活动策划方案,设计旅游线路,制作讲解词,并到实地景点进行演练,用英语讲解。以其中一小组为例,他们选择的是西山景区,他们将避暑宫、即位坛、读书堂、广宴楼、试剑石等三国文化遗迹串联,注重景点背后历史文化故事的挖掘和讲解,如在西山主峰,半山处有两块巨石,一立一卧,仿佛用利剑劈削而成,旁边石碑上刻着“吴王试剑石”几个大字。距巨石不远,另有一巨石平卧,石上有一个工整的“十”字,将巨石一分为四,传说是孙权和刘备比试剑锋时留下的剑痕。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有机会体验鄂州特色的旅游景点,更深刻地了解了鄂州三国文化,提高了用英语为外国游客沟通的能力和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由于旅游英语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旅游+英语”的“双师型”、“复合型”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一是选派英语教师参加各种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并鼓励他们考取导游证。二是与鄂州景区和各大旅行社进行深度合作,采取安排教师到鄂州景区挂职锻炼,指导学生在各大景区和旅行社实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三是聘请鄂州当地的优秀导游、博物馆解说员,三国文化专家参与教学。
关键词:休闲文化旅游 城市核心区 村庄 更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已难以为继,城市的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中村问题也日渐凸显,城中村更新改造成为盘活城市土地存量的重要环节,是城市在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拓展建设空间、保障发展空间的重要路径。
传统村庄规划由于缺乏从区域、地方与村庄自身层面对其进行针对性解析,缺乏对项目发展动力的深入思考,未能充分挖掘规划村庄的特色、结合实际情况解决规划村庄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引导规划村庄的持续发展,因而多为图上挂挂,千村一面,为村引进的项目也缺乏吸引力,未能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政府独力整治财政压力增大,招商引资难度较大,从而导致项目难以在资金保障下有序推进。因此,项目应跳出传统村庄规划的常规模式,改善民生应从村庄自身特色挖掘、传统历史记忆重现、产业链构建与吸纳就业人口等方面进行切入,从村庄内部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将村庄发展融入城市经济发展体系之中,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在1990年代中后期的城市蔓延和郊区化的进程中,城市边缘区土地被政府大量征用与进行开发建设,原有的农村聚落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或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成为“城中村”;随着周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城中村逐渐演化成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廉租房的低收入住区,形成了依靠出租屋与集体物业的“外生式”出租经济2,村民成为享受城市公服外部性、依赖租金与集体分红的土地食利阶层,缺乏促进村落持续更新与完成乡村-城市转型的内生动力。三旧改造在珠三角地区的实际焦点在于对现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格局的一次“破旧立新”式的改革,需要面对大量的既得利益主体并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在地方政府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中达成共识,才能够顺利推进改造的实际实施。3 但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中,城中村改造普遍采取的“铲平――重建――村民回迁(或外迁)”方式不利传统村落文化风貌的延续,而且村集体缺乏自身的经济增长点维持自身生存,全部依赖于纯土地出租和物业租金的“寄生型、外生式”经济增长方式完全依赖于地域的出租物业数量与租金水平,且容易受到城市政策、物业供给等外资因素影响,是非常脆弱与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4因而,在城中村更新中应深入挖掘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积极引导村民的公众参与,以城市触媒引导片区的功能再生,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划分保护区域与开发区域以及确定非物质形态与物质形态的功能再生模式等策略5促进城中村的复兴,以调整土地利用与土地收益格局,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
1问题与困境:快速城市化对村庄发展的冲击
城市核心区的村庄如何承接城市化迅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是将土地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储备,机械式的推倒重建来消灭“城中村”?或是因地制宜地将具有保留价值的要素通过资源整合利用,以其特有的资源禀赋参与都市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使城市核心区村庄的特色资源形成城市文化旅游新的增长点?这既是对政府决策的一种考验,也是城市更新或城市化面临的一个价值取向问题。
快速的城市化挤压着城市核心区村庄的空间,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城中村推倒一颗颗古树,建起一栋栋握手楼,祠堂古建等年久失修,随之而来的是,伴随城市和村庄发展的众多历史记忆已渐渐消失在城市化的洪流中。
2机遇与思考:旧村改造的现存问题与城市居民旅游休闲需求的提升
目前,多个城市核心区的村庄改造最终均以居住房地产的建设为改造蓝图,这一规划路径成就了各村多个千万富翁,但就村集体而言,村庄硬环境得到改善,收入得到提升,一夜暴富成为众多村民对村庄改造的认识,与此同时,村集体与村民开始在改造过程中索取更多的经济赔偿。改造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但村民就业问题并未很好的得到改善,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隐忧。同时,一栋栋融资居住物业的兴建带来了大量人口,造成了公共服务配套的压力,但对城市产业并无实质、可持续的贡献,也不利于城市长期的运营和发展,城市也在一条条推倒重建的村落中失去其自身的特色和标记。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旅游休闲需求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承载着城市历史变迁的核心区村庄也有着众多历史建筑(如牌坊、书社)、自然要素(古树、河涌)、韵事典故等城市发展的印记,牵动着一代代城市人以及进城农民工的回忆,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变迁。这些都给核心区村庄发展特色旅游带来了条件与机遇。
3思路的探索:以休闲文化旅游作为村庄更新策略的新视野
基于以上思考,广州的黄埔村、小洲村等多条城市建成区内的村庄都开始了以休闲文化旅游为主线的改造新思路,本文也对城市核心区的村庄如何结合休闲文化旅游推进改造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3.1 品牌打造:塑造特色,整体包装
对于具潜力的城市核心区村庄,应对其进行文化特色和历史典故的深度挖掘与提炼,提炼村庄所处地域范围内的特色要素加以策划,进行宣传和推广,把村庄变成一个旅游景区来整体包装,塑造整体品牌,提升村庄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
3.2 活动策划:市场定位,触媒诱发
在活动策划方面,应合理定位市场,针对主要客源设定合适的功能活动,对其载体空间进行合理布局,通过旅馆、展览馆、开放空间节点等载体的设计诱发城市触媒作用,形成城市化学连锁反应,促进更多元化的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3.3设施规划:旅游优先,兼顾交通
在城市核心区的旧村落改造中,其设施布局主要以旅游功能为主,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城市家具导引标识、小纪念品商铺、自行车租赁、游船码头等设施的布局和设计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庄发展文化旅游的品质与品位。其次是梳理村庄交通和游线。根据不同的脉络梳理不同的游线,兼顾制定适合本地习惯和传统的交通组织方式,不要为交通而盲目拆迁开路,破坏了村庄的原有格局和原真性。
3.4要素规划:历史挖掘,记忆再现
旧城核心区的村庄往往承载着悠久的城市历史,重现其在城市变迁中渐渐失落的历史要素和辉煌过往在如今城市文化凋零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多数游人进行文化休闲旅游往往就是为了重温孩提时候的情景或者追溯城市以前发展的痕迹。村庄改造不应推倒,而更应溯源。
4 规划实践:佛山市南海区叠蛄肽纤乡文化旅游策划
4.1 叠蛩乡规划概况
南海叠蛩乡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中部,桂城街道西北部。处于佛山传统中轴线与新城市中轴线之间及佛山中轴线的北部门户区段内,广佛RBD中轴线千灯湖区段旁,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叠蚍种梦叠北乡与叠南乡,叠蛩乡面积共为376.49公顷,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特色,也承载着南海属地文化的重要记忆。作为城市核心区村庄,建筑的物质与结构性退化、村落小尺度的空间肌理以及村落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渐渐地与周边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形成鲜明对比。
如何在南海区城市化过程中定位叠蛩乡是本项目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休闲文化旅游作为叠虼遄的更新策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桂城商务休闲的定位的需求以及区域内休闲的功能尚未凸显,另一个则是规划希望将休闲文化旅游作为城市触媒,在保留村庄格局原真性的基础上诱发与刺激叠蛩乡后续开发的元素,使叠蛩乡获得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自身的功能内循环与新陈代谢,延续与重现叠虻某鞘形幕记忆。
因此,叠蛩乡应通过活化千灯湖商圈、岭南新天地商圈等周边重点功能区的“溢出效应”,对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构建传统文化的艺术骨架,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完善环境景观体系。
4.2 叠蛩乡现状特征
(1)空间布局紧凑、无序,各种要素高度集聚
由于出租经济的吸引建造了高密度、部分用于出租的握手楼,建筑密度大,建设强度较高,建筑权属复杂,街巷空间布局紧凑,街巷随水系蜿蜒曲折。在密集、无序的物质空间布局中,人流、车流混杂,水系、树木、古桥、古建筑、民居、生活设施、民俗娱乐活动等各种要素高度集聚,但整体空间格局不成体系,各特色要素呈孤立状分布、整合度低。
(2)承载城市文化底蕴
叠蛩乡村庄肌理承载着不同历史时代叠蛉俗孀姹脖驳募且淦段,叠虬橇船、时令诗与民间节日、民俗娱乐活动等非物质文化也有着深厚的底蕴。叠蛩乡的物质空间承载着厚重而清新的水乡文化,是佛山南海城市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历史见证,凝聚了城市本土文化的精华。但随着南海快速城市化和村庄发展,属于叠虻亩烙屑且湔在新一代叠蛉说哪院V薪ソサ去。
(3)叠蛩网特色能展现龙船煲(撞)、沉、C、龙船漂移等技术
叠蛩乡濒临汾江河,村内分布着多条河涌,池塘、农田散布在村落肌理之间,水乡河道与中心区千灯湖水系相通,水系综合交错,其骨架呈“a”形,宽度在3-12米之间,总长度约为9529.14米。叠蛩乡独特的C弯道龙船赛道能展现龙船煲(撞)、沉、C、龙船漂移等技术。
水乡内临水的街巷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街―水―街”、“屋―水―街”和“屋―水―屋”。三种临水空间形态都体现了典型的岭南水乡水上人家的特色。
图4-1 叠蛩网格局与临水街巷的三种形式
4.3规划难点
(1)空间的梳理和公共设施的配置
在尽量不拆迁村民个人房屋的基础上进行整治,在村庄中原本密集的空间肌理中如何腾挪空间或利用地面、地下空间相结合的方式新建部分节点建筑、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2) 旅游的外部性和居民的利益分配之间的矛盾
休闲文化旅游的引入将对村庄的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干扰,在不同类型的流线规划中需考虑游客流线经过主要节点的同时,能够尽量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困扰。
4.4 规划要点
4.4.1 水乡格局的营造和传承
水乡格局的营造,最为关键的是水质的改善。由于与千灯湖等水系相通,且村域内河涌长,水系纵横交错,整治难度大。因而,在规划中需提出具体的生态修复工程、河涌截污等措施对叠蛩系进行整治,以期改善其水质情况与水生生物的生境。
规划对现状的水乡村落肌理进行梳理,对内部街巷进行适当的抽疏改造,同步整治水系两岸的景观,注重协调新、旧建筑的空间关系,以形成连续丰富的景观秩序与良好的视线格局。在重要节点处(如水道交汇处、重要建筑的正门前),运用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手法,打造新的开敞空间。同时,对叠蛩乡的内部街巷进行整修,采用青石的铺地形式,以保持水乡整体风格的统一。
改造前 改造后
图4-2 叠蛩乡入口节点改造前后对比
4.4.2 现代功能的策划和植入
村庄建筑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内部处于较为缓慢的更新状态、建筑物资或结构性的退化而显得过时,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生产方式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保持叠蛩乡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休闲旅游、龙船竞渡、文化表演、展览、民宿、水乡集市、佛山小吃店与夜间泛舟等现代功能策划与植入,以对其进行换血再造,实现功能再生,打造多条特色旅游线路,重新焕发叠蛩乡的活力。
图4-3 叠蛩乡龙船竞渡的盛景
4.4.3 破旧建筑的更新和整治
规划对破旧厂房、建筑质量差的临时搭建建筑物进行改造,在不影响村落格局、不破坏村庄的原真性的原则下进行叠虼遄空间格局的梳理,水系两岸或内部街巷的建筑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葺与功能再生,新增建筑则结合当地空间肌理与周边建筑特色在可建设的未利用地上进行建造,以延续当地居民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改善整体环境景观,突出叠虻牧肽纤乡特色。
4.4.4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再现
二十四坊是叠蛑匾的物质文化景观之一,根据易瑞瑜记载,叠蛴卸十四坊诗,诗中镶嵌着各坊(里)的名字:“叠蚴ハ缛刖帕,四涌昌社庆田丰。四头茶泗育麟地,四边发达向三东。”但由于村庄空间格局的不断演变,部分牌坊已经被拆除了,规划结合《叠蛳缰尽返募窃兀确定旧时牌坊的具置,恢复牌坊,以重新延续当地村民的文化记忆。
叠蚧咕哂卸捞氐牧肽纤乡记忆,“十馨连阡陌,八景纵观横” 6概括了叠虻拿鞔前八景、清代后八景与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别致少有、独具特色、颇有历史意义的景物。规划结合物质、非物质两个层面对叠蚣且浣行深入挖掘,同时将传统的文化元素注入到水系、古桥与村庄空间肌理之中,使其记忆以多种文化景观的形式再现。结合摆慕仙、初秋景、武馆狮会和十番锣鼓等传统历史文化活动、节令龙舟、双溪酒家等传统老字号的重新打造,以特色致胜打造叠蛐掳司埃使传统历史文化与市民生活得以融合,延续与再现其历史记忆,以实现叠蛭幕的活态传承。
4.4.5 旅游品牌的刻画和打造
规划在文化旅游策划中设计了一整套城市家具作为叠虻奶厣标识系统,以加强叠蛘体的景观连续性、指引性与可识别性。其中,叠蛲急甑纳杓疲融合了叠蛩系的蜿蜒曲折、古建筑轮廓与本地新品种兰花“南海梅”的剪影等元素,以成为叠蛐涯康谋曛荆从微观层面刻画与打造叠蛭幕旅游品牌。
图4-4 叠蛩乡的城市家具设计
5结语
本文结合叠蛩乡项目对城市核心区村庄的更新策略进行探究,寻求村庄改造与文化休闲旅游的最佳契合。
叠蛩乡项目从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底蕴两个层面深入挖掘其特色与发展轨迹,通过重建部分已消失的老字号或牌坊重现其传统历史记忆,并在保持村庄格局原真性的原则下,进行休闲文化旅游开发,完善其公共服务设施与景观体系,构建旅游产业链以吸纳当地居民就业,提升当地居民的居住品质,使叠蛩乡能够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地区共生,融入城市发展体系之中而又保留鲜明的岭南水乡印记。
参考文献:
[1]魏立华,闫小培. “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 城市规划,2005,07:9.
[2]魏立华,闫小培. “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 城市规划,2005,07:9.
[3]杨廉,袁奇峰. 珠三角“三旧”改造中的土地整合模式――以佛山市南海区联虻厍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10,02:14-20.
[4] 闫小培,魏立华,周锐波.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 城市规划,2004,03:3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利用外资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至1994年我国旅游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协议(合同额)约1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约70亿美元。利用外资,弥补了我国旅游基础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了先进的旅游接待设备和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增强了我国旅游业的创汇能力,使我国游业在“软件”和“硬件”建设上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旅游业利用外资规模呈现跳跃性扩张的同时,其结构不合理,效益不佳的倾向也日渐明显。因此,研究旅游业利用外资结构优化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一、旅游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
1.在产业结构上,外资过多投向宾馆饭店业
旅游饭店业是我国利用外资比重最大的行业。“六五”和“七五”期间,国家引导下的饭店建设吸纳外商直接投资协议累计80亿元,占同期全国30%,如加上中方相应投放部分,估计合资合作饭店建设投资总额将超过130亿美元。至1994年,全国利用外资新建、改造、扩建的饭店已达476座,客房10万间。外资集中投向宾馆饭店业,对有效缓解海外游客住宿难的问题,改善投资环境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使旅游投资出现失衡现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利用外资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优化我国旅游产业结构。
2.在地区结构上,外资主要投向沿海及旅游热点城市
我国吸收的外资在地区分布上呈不平衡之势。得区位、政策、历史、资金积累、地理之利的沿海地卫,利用其天然优势,理所当然地成了吸引外资的热土,利用外资颇具规模。同时,由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垄断性,使得中部和西部一些热点城市如西安利用外资也呈蓬勃之势,并进而推动了这些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我国广大的内陆沿边地区及旅游温冷城市,利用外资却很少。
3.旅游外资来源、期限、币种,利率等方面尚未实现结构的最优配置
旅游业吸收外资主要分为国外借款和外商直接投资两部分,我国旅游业以直接利用外资为主,而间接利用外资所占比例极小。以饭店业为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的饭店占总数的90%以上。国外商业贷款项目不多,且对外借款以美元,日元为主。我国旅游外资来源中,80%以上来自港澳,其次为日本,其它为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而来自欧洲资本输出国的外资较少。在利率方面,我国旅游业外债的利率都是流动利率,利率偏高,所以利息较重。
二、影响旅游外资投向合理化的因素分析
1,中外双方投资目的相悖
我方希望外资投向旅游经济的薄弱环节,如旅游交通,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商品生产和加工等,以使整个旅游产业合理,均衡地发展。外资受利润的吸引,大量流入旅游热点城市和地区,且主要投向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如宾请、饭店,而投资量大,资金回收期长的一揽子项目,急功近利的外商很难产生投资兴趣。
2.中央投资主体主异作用不足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投资,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对旅游业的资金投人严重不足。例如,“七五”期间,全国旅游业投资的总规模约250亿美元,国家投放仅28。76亿元,只占11.5%,“八五”期间国家投入的比重也大体维持在这一水平,国家投入不足,就无力发挥有效的导向作用。难以较快改善六大要素的配套程度差的被动状况,因而也就很难在宏观上把握利用外资的整体结构。
3.外资投向的具体引导不够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文化与社会背景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中国本身不同的省份和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投资程序和规定,往往会使外商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而我国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也没有在国家对投资宏观导向的指导下,结合本地或本部门的实际,制订出具体的项目规划和投资导向,向外商宣传,供外商选择,把外商的投资意向引向我们的投资重点。同时,政府在审批外商投资申请时,缺乏透明度,导致外国投资者不清楚哪些投资舍被拒绝,而哪些投资将可获批准,因而也就无法确定、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4.投资环境对外资投向也有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提高引进质量,作了大量工作,但我国的投资环境仍有好多不足之处,制约着外资投向结构走向合理化;譬如,举办旅游交通项目,需要大量资金,而国内经济不发达地区筹措资金制约因素较多,从前影响外资投向旅游温冷地区和短线项目,而且,越是利用外资少的地区,限制和框框越多,从而使地区差距有拉大之势。
三、优化旅游业利用外资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政策导向,有效引导外资投向
目前旅游业吸引外资中仍然存在着饥不择食,争相攀比给予优惠而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的情况。针对中外双方投资目的的偏差及现实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强化政策导向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旅游投资咨询机构,对外商的投资加以引导和职务;
(2)政策措施要有预见性,超前出台,强化事前导向;
(3)在操作技术上,可以由国家旅游主管部门进行行业的系统调查,作为产业政策的一个部分,建立一个全旅游行业的“利用外资项目库”,以利于旅游决策时的综合平衡。
2.制订行业差别的优惠政策,促使外资投向旅游产业中的“瓶颈”产业十几年来,我国制订的旅游优惠政策中。集中体现在区域差别优惠,行业倾斜较少。这就使得地区的不平衡加剧,利用外资与旅游产业导向的矛盾日趋加深。笔者认为,在积极推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行业差别政策对改善外资投向更为重要。应推行倾斜的行业政策,对于符合旅游业引进外资重点,有利于我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外商托资项目,应给予一系列优惠待遇,以调整“瓶颈”,产业的收益水平,提高外商的投贪热情。
为实现旅游产业结构以及旅游业利用外资结构的优化,今后我国旅游业吸收外商投资的重点取向应是:
①利用外资建设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这些宝贵的资源尚有许多未开发利用。现有景点,大部分存在景点老化,景观内容单调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开发建设。因此,把外资投向风景区,不仅可以进一步开发我国的旅游资源,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吸引力,而且也是优化和调整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使其从单纯的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转变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大外资对旅游风景区建设投入的比重,对旅游业的持续稳步发展至关重要。
②利用外资发展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商品的销售创汇,是旅游创汇极其重要的一环。旅游商品生产是我国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尽管我国富有民族特色,值得开发的旅游商品很多,但业已开发,上档次、形成规模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如果有更多的外资投向旅游商品生产,对形成我国的旅游商品特色和生产优势必将是一分有益的。
③大力发展外资“嫁接型”旅游企业。发展外资“嫁接型”旅游企业,可采取补偿贸易的办法,我国的旅游企业大量地表现为设备需要更新的老饭店。补偿贸易改造饭店,是指我国现有大型饭店向国外投资者赊购材料、设备对饭店进行改造,以改造后的客房按一定的年限交付国外投资者使用,偿还债务。至1994年,全国已有涉外饭店2995座。客房40.63万间。按5一6年更新改造一次,每年约需要更新改造6--7万间客房。更新改造老饭店,除国内自筹一部分资金外,利用外资是一条可行之路。
④利用外资发展被游交通。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要素之一。而交通运输在我国是个短线,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国内游客剧增。对旅游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利用外资解决我国旅游交通的短线制约问题,将是我国在资金短缺情况下的明智选择。今后,我国本仅要利用外资增加交通工具,而且要下决心引进外资搞机场、铁路的建设,以根本上解决交通“瓶颈”问题。
3.加大国家对旅游业的投放比重
国家导向性投入不足,是造成旅游业外资投向结构不合理的一大原因。例如,“八五”期间,浙江省旅游业的实际投人为5.66亿元和1.755亿美元,合计20.23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投入仅占3.8%,省投资占0.5%。为此,“九五”期间国家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以加强宏观管理,改善外资投向。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39-02
一、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
(一)毕节试验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1.彝族文化。毕节试验区是彝族历史文化保存得最多且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其丰富的彝文古籍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有被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组织编译出版的享誉海内外的《爨文丛刻》等纸本古籍,有《妥阿哲纪功碑》、《水西大渡河建桥碑》等金石彝文古籍,有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彝族《铃铛舞》,被戏剧大师誉为中国戏剧的源头、被中外专家称为“人之初、戏之始、舞之源”,有被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的彝族古戏《撮泰吉》等;彝族的民间风俗风情、节日活动,涵载着十分丰富的彝族传统文化,火把节、彝族十月年等等都是这样。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神秘的“向天坟”,有专家认为与彝族古代的天文学密切相关,是彝族古代的“天文台”。
2.苗族文化。毕节试验区苗语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苗语的研究可以寻绎到内蕴深厚的苗族历史和文化传统信息。现在已经整理出版的口碑文献有《纳雍苗族丧祭词》,《苗族丧祭》,《苗族民间故事选》等。苗族服饰的丰富内容。尤其是其工艺如蜡染、刺绣、提绣、挑绣等都非常精细,其图案构成的艺术观感非常强烈,具有非常高审美价值。
苗族的歌舞艺术内容繁多,口琴、三眼箫和芦笙都是流传广泛的乐器,其中尤其以芦笙舞最为著名。曾经在波兰获得过世界民间文艺最高奖―金山杖奖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苗族文学目前主要以民间文学最为丰富,其体裁有诗歌、故事、格言、谚语、谜语、古词等。
3.回族文化。回族文化最明显而又突出的特色就是信仰伊斯兰教,这个共同的信仰把回族人民紧密凝聚在一起。威宁自治县全境有55座清真寺,而清真寺是集中反映伊斯兰文化最有代表性能建筑,凝结了伊斯兰文化的精华。回族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主要是妇女过的姑太节。回族文学主要以民间文学为主,尤其以民间传说居多,有《老蛇和人》、《哎勒娥》、《水神下凡保草海》、《猫的来历》、《蜜蜂的传说》等,这些传说都与回族的有关。此外还有白族、布依族、仡佬族等世居民族文化等等。
(二)毕节试验区旅游资源丰富
毕节试验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为世界上开发供游览的最大最美溶洞;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杜鹃品种达23种,阳春季节,繁花似锦;有国家自然保护区草海,是与滇池齐名的高原淡水湖之一,面积27.5平方公里,有鸟类155种,草海被誉为云贵高原的明珠,“鸟的乐园”;有国家级风景区“九洞天”,7公里伏流连九洞,集古、奇、秀、险、幽于一体;有贵州屋脊韭菜坪风景名胜区,面积26.5平方公里,有贵州第一峰、千亩石林、万亩草场,自然景观秀美、奇险;有赫章可乐、威宁中水是古夜郎文明探幽寻秘之地;有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等红色旅游景点,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此外,区内广阔的岩溶地貌,绮丽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著名的革命遗址,浓郁的民族风情,均是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二、毕节试验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认识不够。毕节试验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都是原生态的,体现“真山、真洞、真水、真花、真文化”的原生态特色,但认识上还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一是认为旅游只是提高知名度而已,很难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二是认为旅游资源开发是就事论事,就洞开发洞,就水开发水,旅游景区单调,没有注重民族文化资源与各种旅游资源的融合,很难发挥旅游的聚集效应。
2.体制上有待完善。旅游的经营管理主要是政府主导、门票收入,缺乏市场主体运作。政府在相关旅游景区设置相应的机构或部门,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营管理大包大揽。而政府管得太多,太宽,是很难经营管理好旅游这一产业的,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必须由旅游公司等具有市场主体的企业来运作,但毕节的旅游却缺乏这样的市场主体。
3.旅游景区缺乏相应的文化元素,聚集人气难。毕节试验区有“真山、真水、真洞、真花”,这是上帝赐予毕节的天然之宝,也是发展旅游业重要条件,但文化是旅游之魂,是旅游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然而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对文化元素的重视不够,给游客留下的印象是虽然震撼却很单一。譬如,大方宣慰府,给人的感觉是几栋房子、几张椅子,几件漆器,如此而已。再如织金洞,洞内洞外两重天,洞内震撼而洞外平淡,给人的感觉总是缺少些什么。
4.旅游商品的开发不够.在毕节试验区的旅游景区中,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商品是苗族的蜡染、刺绣、提绣、挑绣和漆器,因而旅游商品的品种、数量极少,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开发。
三、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以清凉气候统领民族文化旅游
毕节试验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风气候比较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立体气候突出,全区各区县多年(1951--1998)平均温度在10℃~15℃之间;年日照数在1096-1769小时之间;无霜期为245-290天;年均降水量849-1399毫米之间。20lO年,年平均气温在12℃~15.4℃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在995.2小时~1631.6小时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727.3mm~1193.2mm之间。可见毕节试验区气候是广大游客所向往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前提下,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我国的东南沿海和内陆低洼地区夏季出现酷热的高温天气的环境下,毕节试验区以清凉气候统领民族文化旅游,打造清凉旅游品牌,开拓旅游市场,不但条件具备,而且时机成熟。
(二)以财富的理念经营民族文化产品
统文化是一笔丰厚的财产,经营和发展好传统文化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当传统文化特别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可供消费的特点被人们认识之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财产、文化产业、文化经济等等理念就会被人们所接受。如果认识到民族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财,而且是所在地区的文化财,乃至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财,那么我们认识民族文化的视角将会得到更新,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也会得到提高。因而,作为一种财产,人们就会把它作为一种资本进行经营。
(三)推进旅游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旅游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推动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必须遵循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利用市场化手段,搭建民间资本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平台,为旅游项目寻找资本,为资本寻找旅游项目,积极探索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而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指导、规范与服务,为旅游市场主体提供公开公平、竞争、开放的旅游发展平台。
(四)以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为载体,开发旅游商品
一是要编制旅游商品开发园区规划,明确旅游商品开发取向。深入挖掘民族工艺,发挥旅游商品开发的规模和聚集效应。
二是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拉动旅游商品开发。市场需求是拉动旅游商品开发的外力,必须努力突破大小交通瓶颈制约,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吸引外地游客旅游消费,为旅游商品开发创造需求,促进旅游商品开发。
三是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力培育旅游商品市场主体。旅游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对工艺美术大师、能工巧匠进行调查登记,建立人才档案,组织旅游商品开发创业培训,协调银行提供小额优惠贷款,鼓励其创办企业开发旅游新产品。要优先为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申报项目,并积极为项目建设落实用地、环境评价及资金配套等,并对开发旅游商品的企业给予奖励。
(五)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景区的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是提高旅游资源观赏性和地方知名度的内在要求。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只会使绝大多数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由此可见,文化和旅游天生就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那么如何实现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元素融合发展呢?
一是深刻认识文化与旅游的联系。文化与旅游紧密相关,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旅游实现文化价值。旅游是文化消费的重要形式、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文化赋予旅游魅力和活力,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可以在融合发展中达到互促共赢,产生叠加放大效应。旅游为文化创造市场需求,文化为旅游插上腾飞翅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活化历史、丰富旅游,让文化更生动、旅游更精彩;能够提升、增值传统产品,赋予传统产业新活力;能够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