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除电信、证券等少数行业运用到IVR技术外,包含家电行业在内的多数领域的服务热线虽然应用了不少的CallCenter技术,但顾客电话的接听依然完全依靠人工,IVR的交互技术更象是树状“信息点播”,而非信息接收。虽然所有的CallCenter系统集成了IVR模块,但启用比例却不高,尤其是在家电行业,其特点决定了应用范围的局限性。
就空调行业而言,服务热线同样完全依靠人工接听。据公开资料,海尔集团总部为此投入1300名接听人员,美的集团下属的制冷集团总部投入500名接听人员。众所周知,服务热线是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若按公司每年支出2.5万元/人计算,那么仅服务热线的人力成本,海尔和美的每年分别高达3250万和1250万元。这样的投入仅仅是为了渠道畅通,即当顾客拨打厂家的服务热线时达到“一拨即通”的目标而已,投入和产出似乎是那样的不对等。格力的顾客群已超过1亿人,并在以年均30%的增速持续扩大,这对服务热线的接通率形成持续挑战。
事实上,只要一个企业的顾客群在不断扩大,服务热线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平衡就会不断地被打破,那么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服务热线对人力资源的饥渴是摆在大多数行业服务热线的现实困惑。
二、应用设想
改变沟通渠道,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即时通讯软件,实现顾客和服务热线的顺畅沟通。即沟通渠道由以电话沟通为主转变为以网络沟通为主,沟通方式由以客服代表与顾客的一对一人人对话转变为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与顾客一对多人机对话。
1. 即时通讯软件的顾客应用基础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4.85亿人,位居世界第一,网络应用已经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家电行业消费人群的年龄段在25岁至55岁之间,本人或家庭成员为网民的比例已经超过50%并在持续增长,所以将以电话为主的沟通渠道逐步转变为以网络为主的沟通渠道是可行的。
网络沟通中尤以即时通讯较为便利,Skype、MSN、ICQ、QQ等广为人知,但前三者主要在国外应用,国内则以QQ为主,中国的网民几乎人人拥有一个或几个QQ号码。
2.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现基础
“深蓝”电脑与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对决,结果震惊全球,也让普通大众第一次听说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果。虽然这仅仅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小步,却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步。著名“女子”Alice幽默机敏的语言反应能力已经让双盲对照测试者无法判断出对方究竟是人是机,这表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的努力下人类与电脑以自然语言交流的障碍正在逐步消失,作为机器感知方式之一的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让人机对话逐步变得轻松和自然。
3.人工智能技术与即时通讯软件的结合应用设想
由于人工智能接口程序的开发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尤其是深度开发的难度很大,因此我们设想分三步推进:
第一步,初步设想
⑴利用即时通讯软件的多任务优势:QQ的使用者可以同时和多人在线沟通,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说,这种一对N的网络沟通方式优于一对一的电话沟通方式,而且在理论上只要带宽和服务器性能允许,这个“N”可以是无穷大,即时通讯软件的这一特点是我们初步设想的关键基础之一。
⑵人工智能(AI)接口程序驱动人机对话:开发一个人工智能接口程序“驱动”QQ与N个顾客同时在线沟通,即机器代替客服代表与顾客沟通,换言之,即以人机对话替代人人对话,这是初步设想的另一个关键基础。
人工智能接口程序作为服务热线管理系统与QQ的接口置于CallCenter服务器上,它把自己通过QQ与顾客沟通获取的信息按规定格式“推入”CallCenter的数据库中,然后提示客服代表人工派工或者由它自动派工至下属二级服务机构;另一方面,在基础数据中设置二级机构客服代表的QQ号码,它在派工的同时发送一个QQ消息,提示销售公司客服代表查阅总部最新的派工信息。
初步设想的目标是实现人工智能接口程序和顾客进行简单交互,如仅要求顾客提供其姓名、地址、电话、服务商名称和联系方式、顾客需要反映的问题等服务热线派工所需要的基本信息,实现这个目标的开发难度相对较小。
第二步,深度设想
开发专家系统,建立知识库,赋予系统逻辑判断能力,可以与顾客就较为的复杂问题进行交互,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系统的应答水平。其目标是代替客服代表在线以文字方式解答顾客的常规问题咨询并进行派工,开发难度相对较大。
第三步,最终设想
融入语音识别技术。顾客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QQ)或普通电话向服务热线发起语音呼叫,人工智能呼叫系统以自然语言应答并和顾客进行交互,如同人人对话一样自然和便捷。其目标是人工智能不但能听懂自然语言,而且可以采用自然语言与顾客交互,开发难度很大。
三、小结
【摘要】目的:探讨人参果汁对小鼠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未梢血白细胞分类的影响。方法:给小鼠连续应用两种不同浓度人参果汁(人参果原汁;50%人参果汁)及生理盐水灌胃10天后,测定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两种不同浓度人参果汁都可以提高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人参果汁对小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远比生理盐水的作用大。结论:人参果汁具有增强小鼠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人参果汁;吞噬功能;白细胞分类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77-01人参果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果实。含有多糖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据一些资料显示,人参果粗多糖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小鼠的抗疲劳以及耐缺氧能力,并且对其体内吞噬细胞的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人参果粗多糖能够起到一定的抗衰老作用。本文就人参果汁对小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做了调查研究,先将一些结果具体说明如下。1.材料
1.1所需药品,组织与溶液:①人参果汁;②淀粉(要求具有可溶性);③一定浓度的生理盐水;④白色葡萄球菌;⑤鸡红细胞溶液:通过对健康的公鸡采用静脉取血的方法获取,使用前要通过生理盐水和肝素进行抗凝消毒处理。
1.2实验对象:小鼠,性别不限,体重在18g和22g之间。2.实验步骤
2.1对实验小鼠进行分组。去小鼠90只,性别不限,随机平均的分为两组,并将每个组内再细分为三个小组A,B,C,仍采用随机法进行分组。A组为用生理盐水进行处理的对照组,B,C两组用不同浓度的人参果汁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2.2药物处理。将B,C两组的人参果汁用纯净水稀释到不同浓度注射到小鼠体内,A组则将生理盐水以同样的方式注射到小鼠体内,对小鼠进行连续十天左右的此类操作。
2.3测量方法:
2.3.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第一实验组3组小鼠经灌胃给药第10天,通过一定手段获取小鼠的眼球血并将其用肝素进行抗凝处理后加入一定浓度的白色葡萄球菌悬液中,37摄氏度的水浴处理30分钟后,通过染色等操作观察吞噬细胞,计算其吞噬水平。
2.3.2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第二实验组3组小鼠连续6天灌胃后,将一定浓度的鸡红细胞悬液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30分钟后,去小鼠的腹腔液体进行一系列的染色,涂片等操作,在显微镜下观察吞噬细胞,计算其吞噬水平。
2.3.3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第三实验组3组小鼠于给药第10天,取每只小鼠尾部血液,进行一系列涂片,染色,晾干操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计算器吞噬细胞的吞噬水平。
2.3.4数据处理:将实验所获得的各组数据进行一定的取平均值或标准差的处理,进行一定的数据分析并得出结果。3.结果
3.1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结果。两个剂量人参果汁组和对照组比较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表1人参果汁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n=10,χ±s)
分组吞噬百分率(%) 吞噬指数生 理 盐 水17.8±4.470.23±0.05人参果 原汁44.4±4.67 *1.05±0.19 *50%人参果汁43.4±3.42 *0.95±0.05 * *与对照组比较P
3.2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试验结果。两个剂量人参果汁组和对照组比较均可明显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P
表2人参果汁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影响(n=10,χ±s)
分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生理盐水21.6±3.222.2±4.956.2±5.2人参果原汁34.4±6.336.2±3.9*29.4±6.2*50%人参果汁48.2±8.8*19.0±5.032.8±4.3*与对照组比较P
本文通过一定的实验结果研究证明了人参果汁非细胞吞噬功能的一些影响,通过对实验的数据分析可知人参果汁能够显著的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且这种提高的水平随着人参果汁的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参考文献
[1]李淑惠,尹笠签,崔玉辉,等.人参果提甙母液中粗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人参研究,1999,2:28.
[2]田刚,睢大员,刘立,等.人参果粗多糖的初步药理研究.人参研究,1999,2:22.
[3]孙景礼,睢大员,于晓凤,等.人参果粗多糖抗衰老所用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19(6):356-357.
[4]陈宇炼,程建.装潢聚氨酯漆挥发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环境与健康杂志,1999;16(5):274-276.
[5]司传平,主编.医学免疫学试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
[关键词] 异丙酚;S100β蛋白;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4—0095—0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指手术麻醉后患者出现认知能力的下降,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和注意力、自知力、记忆等受损。POCD的病因与的作用密切相关[1]。异丙酚与吸入全麻药相比,由于其无污染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拟观察异丙酚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以及对中心静脉血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能否通过对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降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8月~2010年7月我院肿瘤科行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年龄>60岁,ASAⅠ~Ⅱ[2],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排除服用镇静药、酗酒、活动性肝病、抑郁症,术前均排除老年痴呆等明显认知功能变化病史者。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于术前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两组均以芬太尼4 μg/kg、咪唑安定0.05 mg/kg和阿曲库铵1 mg/kg静脉注射快速诱导,A组患者吸入1%~3%异氟醚,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靶控输注(血浆浓度3 μg/mL)。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护,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输液量(分晶体量和胶体量)、出血量及尿量。全部患者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后4 h、24 h、48 h三个时间点抽取中心静脉(右颈内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测定S100β蛋白。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试。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5软件处理数据,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出血量、输液量、尿量及BI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与麻醉前相比较,A组患者术后24 h、48 h MMSE评分下降;与B组相应时点比较,A组患者术后24 h、48 h MMSE评分显著降低(P < 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前S100β蛋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麻醉前及B组相应时点比较,A组患者术后4 h、24 h、48 h血清S100β蛋白显著增高(P < 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的比较
A组有8例患者发生POCD,发生率为26.7%,B组有5例患者发生POCD,发生率为16.7%,两组POCD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3 讨论
POCD是指手术麻醉后出现认知能力的下降,甚至有部分患者成为不可逆的损害。目前其发病机制仍处于研究之中,可能与患者自身状况、手术和麻醉等因素有关[3]。一项多中心大样本(1 218例非心脏手术患者)的联合调查结果显示,POCD的发生率达到了25.8%[4]。
目前临床尚无诊断POCD的统一标准。本研究中采用的MMSE评分是通过问答方式准确反映意识、记忆力的恢复情况,30分为其最高得分,≤23分一般认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因此MMSE评分是定量评价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5]。MMSE评分本研究结果中异丙酚组POCD的发生率比异氟醚组降低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异丙酚并未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但值得注意的是术后两组MMSE评分的比较中,异丙酚组的得分明显高于异氟醚组,这说明异丙酚对老年人术后的部分记忆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血清S100β蛋白在各型颅脑损伤中的表达增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本研究发现异氟醚组老年患者术后4 h、24 h、48 h血清S100β蛋白均较术前明显增高,以术后24 h的S100β蛋白含量最高;而同时,患者术后24 h MMSE评分最低;异丙酚组老年患者术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异氟醚组,手术前后各时点血清S100β蛋白均无明显改变。此结果提示S100β蛋白表达的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早期即出现,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血清标志物;MMSE评分高低与S100β蛋白表达变化在时间上相一致,因此可较好预测和评价有无POCD。
综上所述,异丙酚能改善老年患者术后部分记忆功能,可能与其下调S100β蛋白表达有关,可安全的应用于全身麻醉。
[参考文献]
[1] 王海,戴泽平. 全麻药物对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的影响[J]. 实用新医学,2007,8(6):486—488.
[2] 曾因明. 麻醉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
[3] 袁力勇,戴体俊. 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126—130.
[4] Wan Y,Xu J,Ma D,et al. Postoperative impair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rats: a possible role for cytokine—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the hippocampus[J]. Anesthesiology,2007,106(3):436—443.
[5] 刘建喜. 不同吸入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8):1387—1389.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学科的先进技术,在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工业生产的很长时间内,使得我国的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得到了跨越式的提高。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各个方面,最终实现了电气设备的“智能”操作,通过为电气设备赋予了如同大脑一般的逻辑思维,提高了电气控制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因此,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未来电气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特点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兴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人工智能”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一批具有超前眼光的科学家,对于如何利用机器来模拟智能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使得“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在国内外众多科技企业和高校联合研究的努力之下,已经出现了智能语音、智能图像、语义理解等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它不仅可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地创新和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一体化的人工智能技术链奠定基础。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当前世界三大主流技术之一,不仅在应用范围上占据优势,还以其自身丰富的研究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等特点,成为最具有挑战性的前沿科学,整体来说,智能技术在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完善,将工业生产的控制精度、效率都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实现了工业生产控制的各种信息得到及时处理和调整,使得自动化生产流程变的更加柔性化;二是伴随着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同步性和综合性趋势越来越显著,人工智能技术与自动化生产集成技术相互融合,以各种可操作、可编程的智能控制器,最终实现了电气自动化生产的多功能和稳定生产目的。
二、电气自动化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探悉
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顺利进行,要从自动化生产的目标入手,通过一定的控制程序完成每个生产流程的任务,因此,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电气自动化生产时,能够自动、高速的处理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从输入设备到存储运算器,再至智能控制器,人工职能技术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对工业自动化生产“了如指掌”,保证了生产的完整性,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为电气自动化生产带来丰厚的收益,其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保证了电气自动化设计的先进性
对于自动化控制来说,一套成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从设计到正式投入使用的周期较长,而且在这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中,其设计电路的繁琐性、细致性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由于在传统设计过程中,大部分设计工作都是依靠设计师的经验,以人工绘图布线的方式完成,这就拉长了自动控制的设计周期的同时,也使得电气设计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由此可见,传统方式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设计难度主要集中于此。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大大改变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设计过程,将设计变的更加高效和简单,从人工智能的技术层面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主要通过强大的计算机设计功能,将控制设计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启发之下,充分显示出人工智能技术的透明性和灵活性,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扩展性是一大特色,它可以将很多新知识纳入自己的存储系统中,将自动化控制设计的现在与未来需求结合在一起。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将设计过程从理论变为实践,最终保证设计出来的电气自动化过程或产品能保持高质、高效的优良品质。
(二)将电气自动化控制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电气自动化的控制过程充满了大量的数据和运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模糊算法、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对非线性函数进行计算,使得自动化控制变的更加精准,与以往控制理论相比,智能技术具有便于调节、一致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比如以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模糊控制举例,这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控制方式,让自动化控制的多维化变为现实,对控制模式识别和信号处理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全自动轮胎钢丝圈的生产过程中,对不同产品的生产牵引速度采用模糊控制,不仅有利于生产速度的有效控制,还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中专家系统的优势,实现生产控制的简单、快速,使得工业自动化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满足了电气自动化故障的诊断需求
故障诊断也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所不能忽略的重要环节,故障诊断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故障诊断对于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性也将不言而喻,常见的人工智能诊断技术有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分行几何等,每个故障检测技术都有自己独特的适用范围,它们都具备对故障信息的完全处理能力,包括对故障进行有效诊断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所以,智能诊断技术对推进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意义重大,应该不断加强人工智能诊断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为电气自动化生产带来了创新的发展的灵感,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知识研究的深入,使得这项技术变的更为“智能化”,以最终满足日益复杂的现代工业的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纪.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分析[J].电子测试,2014(03).
[2]周超.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硅谷,2012(08).
[3]刘冰.解析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4(08).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电气自动化控制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14-02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运营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而且还有效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改革,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重点探索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1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简述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它是指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模拟或者代替人类的某项智能。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代替人工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系统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更好地实现了自动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实现了计算机智能化,减少了以往人为活动中经常出现的误差,使得机械设备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准确的进行操作控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2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
电气自动化实践证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弥补了以往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缺陷,更好地实现了真正的自动化。与以往的人工控制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2.1 极大的节省了人力资源
与传统的人工控制技术相比较,人工智能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代替人类手工劳动,进而极大的解放劳动力。电气操作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电气设备多,线路复杂,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控制。但通过引进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程序准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将人类从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样,人工智能技术极大的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了人力成本。
2.2 提高了准确性,降低误差率
与之前的操作相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操作,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主运行,工作人员参与的不多,电气系统不会随意发生变动,而且程序都有数据跟踪监测,因此就避免了以往人为操作过程中因为失误容易出现的事故和故障,减少了人为误差。一般情况下,只要硬件不出现问题,操作过程就不会有太大的误差,准确率就比较高。
2.3 不需要对对象的模型进行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器设计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控制对象模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人工智能技术避免了那些不确定因素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精确系数。
2.4 保证了产品的规范化和性能的一致性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操作,运行模式更加规范统一。在操作过程中,机器设定的程序及其标准都是统一的,运行模式也不会受到干扰和影响,生产都是重复进行的,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规范性和性能的一致性,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稳定的质量保障。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时间和应用语言来进行设计,具有更加容易调整、修改,更好地适应数据和信息,更好的抗干扰能力等优势。
3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人员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而且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积极采用这些成果可以促进电气自动化的智能发展。
3.1 在电气设备设计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电气工程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专业领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电气化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这也就需要大量经验丰富并且高度负责的工作人员,所以,如何实现电气自动化操作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一直被认为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电气化系统中一部分复杂的工作通过电气设备自动完成,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准确性和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更新了原有的计算机系统,整个产品无论是从研发到设计还是生产都有了全面的提高。在人工智能方法中,遗传算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优化算法,优化设计的产品很合适,所以电气设计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3.2 人工智能技术在事故及其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所谓电气故障诊断,就是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相关信息,以确定其技术状况是否正常,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查找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在电气领域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各种故障和事故频繁发生,如果这些故障或者意外不能妥善处理或及时判决,都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在传统的电气控制中,也可以采用一些诊断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用来确定结果的精确度不高,而且诊断过程和方法是非常繁琐、复杂的。例如,诊断变压器故障的传统方法,我们通常先收集所产生的气体,并通过对气体的诊断来判断是不是存在故障。这种诊断方法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诊断分析的结果不正确,损失很严重。自从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后,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就变得方便和准确。除了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外,也可对发动机发电机等电气设备进行事故诊断,可极大的提高判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3.3 在电气控制过程中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电气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现电气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在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操作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人为错误,而且有的操作过程非常的复杂繁琐,造成错误率上升。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神经系统的控制、模糊控制与专家系统的有效控制。现在,通过采用模糊控制,借用直流与交流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传动就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传动控制。一般来说,模糊控制主要分为Sugeno和Mamdan两种情况,Mamdan是用来进行调速控制的,Sugeno是Mamdan的一种特殊例子。自从模糊神经元控制器应用于高性能传动产品中,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领域日益占据更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改进家庭电脑,实现对电气系统的远程控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事先设定既定的程序来控制操作过程,实现机器智能化,及时掌握各个环节。人工智能技术除了应用于电气设计设备中、事故及其故障诊断中、电气控制过程中之外,还应用于其他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集理论和启发式搜索等方面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应用于日常操作过程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使得工作效率极大的提高、运行成本也更为降低了,从而使得电气自动化智能化更好地实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着很多挑战,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并不断完善,让人工智能技术日后能更好的应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
参考文献
[1] 耿英会.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
[2] 梁宁波.浅析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3] 杨状元,林建中.人工智能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展望[J].科技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