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冷链物流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52.1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低温冷冻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对冷链物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中国的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的问题较多,各地区都需要进行区域内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区域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为区域冷链物流体系构建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和建议。
1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冷链物流体系由诸多物流要素构成,如冷链物流的需求主体、冷链物流的供应主体、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冷链物流政策平台、冷链物流市场监管、冷链物流技术支持等。
根据冷链物流体系涉及到的要素,本文提出从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冷链物流支撑系统以及冷链物流运行系统三个方面进行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
冷链物流体系中的三大系统并不是独立的个体,三大系统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冷链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和完善离不开冷链物流支撑系统的支持,而运行系统涉及到的政策措施在宏观上影响着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和支撑系统的构建;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和支撑系统的设计规划决定了其建设运营模式,而建设运营的实际情况又反过来决定了网络系统的效率和效果。
2冷链物流网络系统构建
根据冷链物流的运作流程,从纵向角度将冷链物流网络划分成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和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三个方面。
2.1冷链物流需求网络构建
冷链物流需求网络是由冷链链条上对冷链物流有需求的节点的集合。它随着冷链物流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是整个冷链物流体系运作的原动力,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副产品对于冷链物流服务的需求。
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网络的构建有以下几个步骤:
(1)对冷链物流需求现状进行分析,明确现有冷链物流需求,了解需求节点的情况和特点,并根据现状对潜在的冷链物流需求进行预测。
(2)在现有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冷链需求从时间、空间和运输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将在某时间段内某范围可以共同运输的冷链需求整合,构成物流需求子网络。
(3)根据需求预测,开发新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形成分布合理的需求。
2.2冷链物流功能网络构建
本文提出的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类似狭义的物流网络,具体指冷链物流网络中具有物流功能的节点、物流企业与其连同线路的集合。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将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和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连接起来,高效合理的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将大大提升冷链物流体系的整体效率。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的构建是建立在对现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对功能网络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
(1)冷链物流功能网络构建的具体步骤
1)分析现有网络。分析现有的网络中各冷链物流节点,总结其特点和优劣势;分析冷链物流服务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特征,预估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的规模。
2)规划设计功能网络。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遵循物流系统整体性、目的性、协同性、层次性、适应性、科学性等要求对冷链物流功能网络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设计。
3)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划,整合现有资源。现有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的整合同样从宏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宏观上对冷链物流网络中所有节点及其周边运输线路和冷链物流企业的位置、类型、功能进行整合;微观上对冷链物流网络中能够满足某冷链物流需求的单个或若干个要素的整合。
4)根据规划,构建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完善节点建设和网络布局。
(2)冷链物流企业
冷链物流企业是冷链物流功能网络中重要的一环,物流功能网络中枢纽的建立对相关的冷链物流企业有聚集作用,并且冷链物流枢纽的正常运作也离不开物流企业。在某些区域中,枢纽的选择以及冷链功能网络的构建都是围绕着龙头冷链物流企业进行的。
在构建冷链物流功能网络时,要对网络覆盖范围内的一些重要的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分析,要考虑到其可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能够提供专业化、科学的冷链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2.3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构建
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是指产品运送目的地及其关系的集合。将冷链物流目标客户单独列出,单独成网,能为冷链物流流程分析、设计和优化提供条件。许多产品的冷链物流活动涉及到多个环节,某一阶段的目标客户可能是下一阶段的冷链物流需求主体。因此,冷链目标客户网的归纳也有利于冷链物流资源的整合。
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和目标客户网络将整合在一定条件下可共同运送的冷链物流任务,形成多货源多目标的物流任务进行统一运送。这样既高效地利用了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又提高了冷链整体的运输效率。
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构建的步骤如下:
(1)分析现有目标客户,明确其在时间、空间和产品种类数量等方面的需求,对客户需求进行总结归纳,并根据现有形式进行需求预测。
(2)在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客户在冷链整体上的位置,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多货源多目标的冷链物流运输任务。
(3)在预测的基础上,开发和扩大目标客户群体,并逐步完善目标客户网络。
3冷链物流支撑系统构建
本文从冷链物流体系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要素出发,将冷链物流支撑系统划分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和冷链先进科技平台三个子系统。
3.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构建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是冷链物流体系得以运转的基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构建包括一般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专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两部分。
(1)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指的是在所有物流活动中需要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分散在不同地区的货场、港口等设施,以及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线路等内容。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为整体的物流系统服务,为所有的物流子系统服务,其是构成冷链物流体系的一部分,但并非冷链物流体系所特有的。
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在现有的交通网络和物流设施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整体物流系统的具体需要展开。如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交通网络、建设货场等。
(2)专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质量控制 冷链物流 物流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从追求食物的数量改变成了对食物质量的追求。以水产品、果蔬为代表的冷链物流日益升温,冷却肉、进口鱼肉等高品质的食物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这也就促成了冷链物流的崛起。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人们对冷冻食品的追求,对冷冻食品质量、保鲜度的追求,使得冷链物流系统必须做到快速与安全度的提升,在保证准时将所需的食品运送到指定地点的同时,必须保持食品的完整性与新鲜度。只有保证了食品的质量,才能满足人们对冷冻食品的追求,才能够获得市场的支持,保持冷链物流的蓬勃发展。
一、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顾名思义就是冷冻食品的物流链,也就是将冷冻食品装车、运输、配送以及其中涉及的各个过程的总称。冷链物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主要是体现在服务对象的不同,冷链物流对象主要是生鲜食品,它们具有易腐坏的特性,因而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对冷冻保鲜技术的要求很严格,这也就使得冷冻物流对技术的依赖度比较高。我国目前对冷链物流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食品冷藏链是指易腐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必须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下,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减少消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我国目前冷链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冷链物流上,而对药品、疫苗等的研究还比较少。其实,冷链物流的囊括内容不仅仅是在食品上,很大的一部分是在药品与疫苗上,相对来说,药品和疫苗对冷链物流的依赖要远远大于食品。相对食品而言,药品与疫苗的成本更高,而且对温度的要求也更苛刻,这就增加了运输的难度,从而也就对冷链物流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质量控制理论
物流质量控制就是在产品进行物流活动时,对产品质量、物流服务质量的控制,在保持产品质量、时间准确度的同时,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过程。
目前,对于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物流服务及顾客满意度两个方面。何云在Tenessee大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研究,建立了物流服务质量模型,并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说明了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下该模型的应用性。
关于物流质量评价方面,郑兵提出果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目前果品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却不容乐观。他通过专家意见法和深度访谈法,形成了果品物流行业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模型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最终形成了4维度的物流服务质量测量表。
关于物流质量控制的研究,周兴建提出,我国的现代物流行业是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物流服务的特殊性,建立物流服务质量标准化体系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实现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物流活动中引进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对物流活动增强规范化、标准化,并对物流服务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是物流企业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强了物流服务质量的有效管理,才能提高物流企业的信誉,为以后的发展壮大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企业物流质量控制问题还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对冷链物流质量的内涵、物流质量的控制等未有更深入的研究,这也是以后学术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从最基本的概念上更新冷链物流的相关内容,才能做到理论指导实践,为冷链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三、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内容
由于受冷链物流特性决定,冷链物流质量控制要比其他物流模式更加的严格。冷链物流运输的是易腐坏、易变质的产品,因而对运输过程中温度、湿度以及时间上的掌控都要比一般产品的物流来得更加严格。冷链物流质量控制不仅要保持产品的完整性,还需要对产品的质量做到很好的保证。
冷链物流质量控制一般包括质量保证、质量改善、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及工程质量控制五个方面。对每个方面的有效控制,才能是冷链物流质量控制达到最好。
食品的质量保证,冷链物流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形状及特性的产品。冷链物流主要产品包括:冷冻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因而在进行物流配送的时候,不仅要保证产品外观的完整性,还需要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冷冻食品的质量除了受生产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物流配送过程质量的控制。如果无法很好的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做到有效的控制,那生产时合格的产品,到销售时也会出现产品腐坏及变质。因此,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食品的质量改善,冷链物流运送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不降低食品的质量,在通过流通加工及保鲜技术的运用下,还可以改善产品的质量。这也就是所谓的产品质量的物流形成过程。
物流服务质量,物流行业其实就是一个服务行业。其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比一般行业要来的严格。物流服务的性质是提供服务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因为整个物流过程的质量目标就是其服务质量。冷链物流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保鲜度、流通加工对生鲜食品质量提高的程度、数量的要求、时间的要求以及配送间隔等等。不同的顾客对服务的要求不同,因为冷链物流企业需要对不同的顾客做不调整,以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
物流工作质量,就是物流各个环节,各工种、岗位的工作质量。物流质量目标的实现必须将目标分解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只有各个环节做好了工作,才能在整体上促成并提升物流质量。这也就是所谓的总体上把握,具体上实施,最后通过汇总达到整体的工作质量目标。物流工作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工作质量,因而只有保证各个工作的质量,才能使得物流工作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物流工程质量,物流质量不仅取决于工作质量,也受工程质量的影响。物流技术水准、管理水平、设备等都是制约着物流工程质量的因素。因而,要想提高物流质量,就必须软件硬件一起提升,提升技术设备的同时,提高管理水平。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统一的管理,实现物流质量的提升。
四、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
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冻食品的消费逐年增长,市场容量不断增大。然而,由于受到技术及管理水平的限制,我国冷链物流与国外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就是和国内其他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物流相比也是处于落后的局面。冷链物流的对象存在着特殊性,这就使得冷链物流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再加上管理水平的落后,无法对食品的质量做到很好的保证,也是我国冷链物流处于落后的原因之一。
1.观念落后
由于冷链物流刚刚起步,生产商和物流企业对冷冻的概念还不是很熟悉。很多生鲜产品在制造的时候没有做好冷冻保鲜处理,使得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成本大大增加,这也直接导致了产品成本的增加,从而转嫁到消费者,使得消费者感觉冷冻产品的价格过高,而选择其他产品。这就减少了市场份额,从而恶性循环不利于冷冻物流行业的发展。因为只有从根本提升生产商、物流企业及销售商对食品冷冻保鲜的认识,才能降低生鲜冷冻食品的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2.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生鲜食品从生产到摆上消费者的餐桌,中间经历了生产、冷冻、冷藏运输及销售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食品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只有保证了每个环节上的质量才能值得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的食品保持良好的质量。目前我国食品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流通环节,在食品供应链上的食品安全问题频有发生。农产品在生产的时候不同程度会受到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已经受各种不合格添加剂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保证,人民大众无法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减少了购买的欲望。由于冷冻生鲜食品的很大成本集中在冷冻物流环节,一些不良的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不采用或者采用不合格的冷冻车进行食品的运输,使得很大部分食品在流通环节内损坏。这就使得食品的质量大大的打了折扣,再加上销售时未采用隔温设备,进一步损坏了食品的质量,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
销售环节上采用的设备未进行隔温处理,使得冷气外流,无法保证冷冻柜低温的同时,还照成了能源的浪费,降低了冷冻生鲜食品的质量。
3.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
受冷冻物流行业特点的影响,目前我国未有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不同区域对冷冻食品的需求不同、消费习惯的不同,使得指定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成为一种奢望。这就导致了一些不法的商家乘虚而入,昧着良心赚取钱财。冷冻物流行业没有准入标准,使得一些技术管理上都不合格的企业也可以进入到冷冻物流行业,这就使得冷冻物流行业整体管理出现了盲点,从而食品的质量就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没有统一的制冷标准、运输车标准以及销售货柜制冷标准,食品的安全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食品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报证,整个物流行业的效率也打了折扣。
由此可见,质量问题对于冷链物流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在生产、运输、配送、销售上对各项冷冻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握,增强行业的管理,才能真正做到食品安全无隐患。使得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食用冷冻食品的同时,促进冷冻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
五、提升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对策
1.建立冷链物流质量控制体系
生鲜食品消费额度日益增加,产品多样性日趋明显,因而冷链物流业务繁忙。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控制好食品的质量成为最主要的问题。忙中就容易出错,业务繁忙时就容易产生大意疏忽,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加强管理,保证食品质量的控制。
建立冷链物流质量控制体系,对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工作流程,在运输时间、运输车温度、操作人员技术标准上进行严格的统一,确保每个环节有序高效的运行。对每个环节进行食品质量监控,保证食品质量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保证企业的良好信誉,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追求。
2.增加员工质量意识,加强管理
冷链物流中的关键是对易腐坏食品的有效控制,这过程基本上由人工操作完成,因而对员工意识、技术上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从意识上使得员工对冷冻食品质量控制有整体的认识,技术上进行有效的培训,才能使得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思想指导实践,对食品质量做到很好的控制,保证食品的质量。
对员工质量意识的灌输,使得员工对食品质量安全有全新全面的认识,培养他们责任感,以及以顾客需求标准为核心的质量意识。使得员工心中时刻谨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放心的食品而做出自己的努力,增强了员工的成就感与社会责任感,并付诸与实践行动中。
做好员工质量素质培训,冷链物流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员工必须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冷链物流主要是对食品的运输,因而卫生问题就特别需要得到重视。从事冷链物流工作的人员必须保证自身身体健康、卫生的同时,还需对卫生知识有足够的认识,在工作中严格以卫生标准要求自身的工作,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物流企业需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提醒员工记住工作卫生标准。
加强技能培训,冷链物流不同于其他物流,其操作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技术控制,特别是冷冻技术、装运技术。因为冷冻物流装运的基本上是生鲜食品,生鲜食品存在易损坏、易腐坏的特性,因而装运时需要严格的操作标准。因此从事冷链物流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才能上岗工作,只有技术过硬的员工才能保证食品外形与质量的完整性,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
3.加强技术设备管理
冷链物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其对冷冻技术的要求特别严格,因而冷冻设备的保养维修就尤其重要。冷冻物流企业需对每套冷冻设备进行跟踪管理,设立独立的设备档案,定期检查冷冻设备的运行情况,并预防性的进行维护。只有冷冻设备得到了很好的保证,食品在冷链物流中的质量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4.实施精细化管理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把握好每个微小的细节才能在整体上获得成功。冷链物流企业需对物流流程上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做到有记录、有依据、有检查、有对比、有结论。对每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记录管理,发现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工作,防止以后发生类似的问题,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并做出阶段行总结。全年对各个阶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全年的运作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环境管理
受冷链物流对象特性的影响,物流企业存放食品的环境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良好的卫生状态可以减少生鲜食品被腐蚀的机会。对库存场地的周边环境卫生要指定严格的标准,禁止一切破坏环节卫生的行为,约束员工的不卫生行为,对场地进行每天清扫,定期做出消毒处理,并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一发现不合格,做出严肃处理。
在保持环节卫生的同时,为了防止食品腐坏变质,还需对温度与湿度进行控制,不同生鲜食品需要不同的冷藏温度,因而要对同类型的食品进行分类存储。再者,刚入库的食品与已入库的食品对温度的要求又有所不同,因此也该分类处理。只有做到了精致的冷冻存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食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服务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声俊.积极发展我国生鲜品“冷链”物流[J].中国粮食经济.2007(9):37-40
[2]杨博.基于系统思想的冷链物流研究[J].物流科技.2010(04)01-03
[3]郑兵,郑双阳.果品物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4):469-472
关键词:农产品 冷链物流 标准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1]从社会风险的角度来看,农产品冷链物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生产事故、食品质量等诸多方面的疏忽将会引发生命健康、社会风险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也凸显了冷链物流标准的紧急性、必要性和特殊性。从政府角度来看,国家制定冷链物流标准的目的是实现冷链物流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从企业角度来看,标准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企业通过找寻最佳秩序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因此,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管理有利于系统地规范和评估企业的管理现状,引导企业加强与完善冷链物流管理,推动企业实现发展模式的优化升级,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对保证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安全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现状
(一)农产品冷链发展促进标准出台
我国现代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起步于上世纪初,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生鲜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及运输等环节逐步得到应用。[2]进人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迅速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提出了多样化、新鲜度、营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要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消费者认识,全社会对“优质优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都对农产品物流服务规模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一些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先后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然而从总体上看,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优质优价的机制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冷链物流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现有冷链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经销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3]
(二)全国物流标准修订工作全面展开
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将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作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2011年,新的五年计划《全国物流标准2010年――2015年发展规划》出台,提出的“制定物流标准专项规划”任务,编制了《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2011年《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物流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至此以“物流技术、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物流服务”为主体结构的全国物流标准体系确立起来。截至2011年,我国已物流标准267项,包括国家标准188项,行业标准79项。这些标准对于加强物流业规范化管理,提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展开了相关指导性文件和推荐性标准的制定工作。一些省市提出了物流标准化工作重点以及保障措施,一些的省市则通过加大资金投人,对标准化工作提供经费保障,还有一些地方结合区位特点,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领域中,以地方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重要抓手,作为国标必要的补充。如,北京出台了有代表性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要求》、《道路货运及货运辅助业经营规范》地方标准。
(三)从产品标准向服务性和管理性标准推进
过去,标准化工作以产品标准为中心,服务和管理类标准十分缺乏。然而现代物流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服务性产业,对信息、市场等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化要求很高,也很迫切。因此,围绕信息化和市场化,物流标委会将制定标准的重点转移到物流服务和物流管理标准的制修订中。如在物流信息技术服务方面,公布了国家标准《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是仓库的仓储业务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标准。这类标准对于提高物流的科技含量,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加快物流信息化,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物流通用设备服务方面,制定了《货运汽车厢体规范与安全》等标准。《库存商品融资作业规范》等一批重要的服务类基础类标准的制修订。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相对混乱
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许多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在我国尚处于推广的起步阶段。2011年的新制定的《规划》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对13个重点领域的标准制修订任务。主要可以分为基础通用标准。公共类物流标准、专业类物流标准。上述《规划》中冷链物流标准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数量较少、内容较为简单,见表1。然而,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不断发展和新时期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冷链系统中的应用,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在整个冷链物流管理标准体系中也比较混乱,各规范之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而且各规范在体系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交叉重叠。从长远看,这些标准将会导致标准的各方主体在实施标准时无所适从。
(二)标准内容过于抽象且缺乏前瞻性
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为了提升管理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往往需要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特征与职能进行开发、维护、运而这些都离不开企业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协调、谋划等管理。众所周知,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比一般企业的冷链物流管理风险更大,产品的采购、加工、仓储、运输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但是农产品相关标准并没有强调风险管理在其体系中的具体运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缺陷。仅仅依靠一部《食品安全法》并不能完全控制农产品冷链物流各个环节所面临的潜在风险。风险管理措施也仅是在各自的冷链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度或管理程序内部体现出来,这反映出标准的制定者对于风险管理标准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标准体系缺乏前瞻性。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的实施存在严重的障碍
许多标准,尤其是地方性的标准是由与冷链物流关系并不十分相关的单位或者专家制定的,而制定标准时也没有进行广泛的协商。因此,标准颁布后,存在着科学性、权威性不够,这也严重影响到标准宣传、贯彻实施的范围和力度,同时给实施效果蒙上了阴影。上述地方标准在实施之前的宣传也存在问题,许多规范从颁布到实施之间期限很短,一般都不会超过半年,很难给企业足够领会了解的空间。加之,有些对风险管理的标准水平较为落后,很多标准都是对现状的反映,缺乏对未来风险与不确定性的预判和审视,缺乏相应的定性和定量要求,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也难以与相关的合格评定制度相结合。此外,一些企业冷链物流管理规范是推荐性标准,制定者往往对此关注度差于强制性标准,这些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没有经过科学论证,被人为地制定出来,此类标准往往达不到社会需要,实施效果较差。
三、构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管理模式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体系的建立
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国家标准管理部门中,国家是制定者,是主体,但在具体实施国家冷链物流标准时,必须通过市场和市场活动主体――企业,予以实现。因此适时建立适应企业实施的农产品冷链标准化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帮助企业提高运营绩效和全面把握冷链物流标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从而才能确保国家冷链物流标准实施取得成效。现有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标准体系框架中对供应链全过程的分析存在不足,都是一些描述性和指导性的标准,而供应链流程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不利于企业可操作性,也不利于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4]和潜在风险的防御和应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只有建立全面的管理体系,针对冷链物流在企业经营不同阶段设置专门的管理流程,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才能高效率地将运营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且,标准化管理体系也应该体现出对冷链物流风险的审阅贯穿于冷链物流供应链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的全过程。
(二)基于SOCR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管理框架
此处借鉴供应链参考模型(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SCOR),结合现有的国家、地区、行业标准,帮助企业开发标准化管理,改进现有的管理机制。SCOR是一个跨行业的标准供应链参考模型和供应链的诊断工具,提供了全面准确地优化各种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供应链所必须的方法。[5]供应链的标准化流程管理运用于企业实践中,将使得企业可以使用通用的术语和标准的描述方式进行供应链层面的沟通,达到最优化的供应链绩效。在现有的冷链物流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针对管理要素,将管理环节和措施进行固化,对冷链物流管理进行规范,同时也能帮助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规避风险。因此,基于上述探讨,结合了SCOR模型的计划、采购、制造、配送和退货五个业务流程,构建了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管理体系框架,见图1。模型在套嵌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经过筛选、识别影响企业运营效率和战略目标的关键因子,运用适宜的评价方法,确定标准化管理的核心指标,得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发现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商务模式,最终达到提高企业运营绩效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SCOR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型是一个崭新的流程管理的工具,有助于监控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提高冷链物流风险应对能力,最终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发展,同时对保证国家的经济、国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作为企业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为企业提供了规范性的标准,使得企业在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实施依据。然而,将分散的冷链物流标准转化为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符合企业冷链物流工作实际需要的、可操作性强的、具有特色的企业冷链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体系,促进企业冷链物流工作科学、有序发展,增强企业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才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存之本。
参考文献:
[1]Rediers,H.,M. Claes,L. Peeters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Cold Chain of Fresh-Cut Endive from Farmer to Plate [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9,51(2):257-262.
[2]吴远开,朱俊,朱道立.全球物流环境下的冷藏链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03 (2):12-15.
[3]陈红丽,栗巾琪,刘永胜.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研究述评[J].物流技术,2011(19):32-34.
Abstract: Farming-school docking can reduce the intermediate lin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urement and the purchase cost of university cafeteria, set up food security which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source. This projec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doing well in the work of student canteen and promoting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termine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ld chain transportation. So the construc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farming-school docking smoothly is very necessary. Based on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farming-school docking a few years ago,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关键词: 农校对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Key words: farming-school docking;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016-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也逐渐由传统的注重数量、品种单一化向现代的追求多元化、健康的理念转变,特别是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给人们的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为此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于2009年1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在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庆和陕西等7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然而由于鲜活农产品具有难以长久储藏、易腐烂、损失率高等特点,因此其物流体系的建设表现出更多的对冷链物流体系的依赖。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次研究在学校前几年开展“农校对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高校系统的鲜活农产品采购过程中的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模式。
1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内涵分析
鲜活农产品是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鲜蔬菜、水果、水产品、禽畜及其肉类产品,以及能够及时到达餐桌上的农副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的特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着损耗大、成本高、保鲜难等一系列问题,其损耗率高达近30%的比例,这些特征决定了鲜活农产品对商品流通过程实效性和安全性的特殊要求。这无疑增加了对高校食堂鲜活农产品采购的成本和风险。而冷链物流是指这些鲜活农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流通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下,从而达到保证食品质量,同时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2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原则
“农校对接”中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以服务高校市场为根本宗旨,坚持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整合高校后勤市场资源,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可追溯食品安全源头的农产品直供高校服务体系。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坚持稳步推进原则:沿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行业规范自律,职能部门监督,建立公共信息交流平台。
②坚持市场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整合高校后勤市场,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
③坚持政府主导和高校后勤协会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省教育厅牵头,统筹协调财税、交通、金融、农业、商务等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落实“农校对接”的相关配套和优惠政策。同时依托高校后勤行业协会,整合和扩大高校后勤“农校对接”的市场。
3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及运作内容分析
3.1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 现阶段高校食堂所消费的鲜活农产品,大多是从批发商那里进购,导致鲜活农产品在多次的周转过程中,不仅农产品的价格逐步上升,而且也容易变质或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在我国仍属少数,基本上是农村零散农户耕种,这限制了与高校的 “对接”合作。文章认为构建政府主导下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是破解“农校对接”困局的有效途径(见图1)。
3.2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运作内容分析
3.2.1 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 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由省教育厅牵头组建“农校对接”办公室,隶属教育厅。其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引进和监管,对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与监督。对全省鲜活农产品示范基地的建设开展指导工作、动态监督与管理,建立基地准入退出机制和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机制;
②负责高校后勤市场信息需求管理平台的搭建与管理。利用现有的高校后勤信息网,对全省各高校食堂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和农产品基地的供应信息进行统一接收、协调和,并对需求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并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逐步建立互联网“农校对接”交易平台;
③负责制订和实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基地、冷链物流配送企业的准入退出机制,负责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以及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3.2.2 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 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是公益性投入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农校对接”的公共服务物流平台,“农校对接”办公室为其归口管理单位。采用第三方管理方式,委托物流企业承担中心的运营与管理。通过招标等市场化运营方式,引入若干家具备一定规模以上冷链物流企业。公共事业性质的公益性投入由政府通过对企业税收优惠、购买服务、低息融资等来实现。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的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从“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获取有关高校食堂需求信息和基地供应信息;
②负责对需求信息的统筹调配,制订农产品生产订单和农产品加工配送计划;
③负责高校所在区域内冷链物流体系中农产品的检测、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配送;
④负责以独立法人的名义与高校后勤协会、高校食堂、当地政府、生产基地签定双方或多方订购协议。
3.2.3 食品安全控制中心 由当地县政府镇政府依托及其农技站、检测站的现有力量负责组建。其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对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监测,强化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全过程管理。负责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隐患动态跟踪评价和风险交流等工作,为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②负责对基地土、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的检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挑选和推广最适合种植、或养殖的生鲜农产品;
③负责提供订单式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以及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科研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校对接”工作的积极性,对履行准入退出机制的基地,实施全过程的监管与考核;
④负责控制农产品基地发展的规模、数量、品牌,推进产业集群,建立产业生态园区。
3.2.4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的主要运作内容有:负责统筹协调各高校后勤市场,整合高校后勤鲜活农产品市场,制订行业规范,负责对各高校后勤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集中与,为各高校建设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或网上交易平台;负责建立集中与联合采购,督促各高校履行职责与合约,切实做好“农校对接”工作,负责“农校对接”工作的经验总结、成果推广和开展科研工作。
3.2.5 各高校后勤部门 各高校后勤部门作为“农校对接”中重要的一方其主要运作内容包括:负责本校后勤食堂、超市等市场需求的统计、申报。积极探索与实践“农校对接”工作,建立对接基地,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对条件成熟的对接基地的给予积极推荐,纳入政府主导下的高校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履行“农校对接”中的相关职责与契约。
3.2.6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的准入退出制度,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鲜活农产品“农校对接”基地。按照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管理要求,建立规范台帐。诚信经营,科学管理,认真履行合同,勇于承担责任。
3.2.7 当地政府部门 作为重要监督方的当地政府部门主要运作内容包括对所属地区承担“农校对接”项目中食品安全控制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
4 结论
“农校对接”工作中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起到对鲜活农产品的汇集、食品新鲜与安全保证的作用,同时可以提升鲜活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平抑物价,还可以解决高校市场的需求和基地供应上的矛盾,提高高校集中采购的工作效率。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对土地、劳动力、资金及管理要求极高,许多高校并没能力配置自有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深入,建设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下的基于高校市场的现代化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承担起高校对鲜活农产品的采购、筛选、加工、储藏、配送等工作,达到集中操作,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推进“农校对接”工作的顺利展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参考文献:
[1]康贤刚.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重构与运作模式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1):87-90.
[2]司银霞.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运作模式的构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7):43-45.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问题;优化措施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蔬菜、生鲜等冷链物流的农产品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且需求种类增多,这就需要冷链物流给我们提供更好的保障。但我国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每年有25%~30%的农产品腐坏是由于不规范的冷链物流导致的,一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产品损耗,同时还降低了产品收益。与国外的各项冷链物流的对比表明,我国的冷链物流还需大幅度完善,农产品的全程冷链还达不到从根源到终端消费过程,且严重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准则,急需完善和指导。
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
我国靠前的冷链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5%,冷链断裂的现象严重。能保证从根源到企业的冷链,但不能够保证从企业到消费者的冷链过程,这是我国冷链行业的劣势。主要表现几点:
一是存在不规范的冷链物流行业。冷链物流的标准不统一,国家的惩治力度较低,大多数的冷链物流行业从一开始就违反了行业标准。不规范的运输方式,不卫生的储存场所,不符合标准的操作等,使其成本大大低于标准成本,严重破坏了冷链物流企业的市场,扰乱了冷链物流市场的秩序。
二是消费者对物流冷链知识淡薄。冷链过程是否断裂,食品日期与出厂日期是否一致,面对一样的产品,消费者大多数看重的是价格,而不是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不规范企业的发展,妨碍了正当规范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和扩大。
三是冷链物流投资成本门槛较高,需求具有不稳定性,资金回笼周期长。基础的设施设备的投资是一次性投资,数额较大,不是任何企业都承担得起的;标准的与不标准的冷链物流企业进行价格战,尽管市场需求很大,但由于消费者对正规的冷链物流企业的相关知识的不了解,需求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就造成标准企业业基础设施的不到充分利用,投资红利等待时间较长,很容易师德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消磨殆尽。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中存在的题?
1.农产品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目前,《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是我国关于食品行业的安全标准的总法,但农产品的相关法律只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从整个法律体系来说,我国食品安全准则不统一,法律本身内容杂乱,标准的划分不明确,各个标准间有重复、层次不分明。另外,我国的消费市场比较混乱,一些不合格的个人作坊生产出的食品缺乏任何机关检验,却在市场大受欢迎,这无疑给政府增添了难题,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威胁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2.基础设施设备分布不均衡
冷链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主要体现为地区间分布不均衡,产品种类间分布不均衡,产销地间分布不均衡。其次,销地的数量多于产地的数量,这与我国农业生产的模式和流通模式相关。
三、优化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措施?
1.提高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
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的发展,必须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建立相应的法律监管体系,使得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能够在法律的约束下稳步进行。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冷链物流行业法律体系的构建,让行业的各项活动行为都能够得到法律的约束,同时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2.加大宣传力度工作,端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
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市场的发展方向,市场的规范化也引领消费者向食品质量的安全化看齐,标准规范的冷链物流更能刺激消费,带动市场发展,很大程度对冷链物流企业起到了引领作用,促使正规化的冷链物流企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政府应充分利用公益广告、宣传演讲等方式宣传冷链物流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的益处,从而促使消费者从心理上自主要求正规的全程冷链的农产品。另外,还要对冷链物流行业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规范,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合法操作的宣传力度,详细介绍科学操作的具体流程,严格惩戒违法违规者,使从业人员在心理上抵制违规操作行为。
四、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运行模式、技术逐渐引入我国,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正在朝世界领先水平追赶。在部分特殊行业中,冷链物流行业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其在农产品方面的应用远远达不到业内平均水平。从宏观角度来讲,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在运营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合理、成熟的运营体系模式,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模式,成为了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通,李思聪.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8,(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