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冷链物流现状

食品冷链物流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食品冷链物流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食品冷链物流现状

食品冷链物流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食品冷链物流;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40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食品冷链物流的基本概念

食品是人们食用的物品,是一类特殊商品,具有易腐性、鲜活性、保质性等特点,其质的量高低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逐渐从传统单一性向现代的多元化、快捷化变化。人们不但要求食品种类丰富多样,配送要及时迅速,还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新鲜、安全、无污染。为了缓解食品行业的众多压力,提高食品行业竞争力,保证食品的高度新鲜、营养和安全,满足顾客的需求,食品冷链物流应运而生。食品冷链是指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到转入消费者手中,将食品始终保持在应用的温度条件之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供应链系统。近年来,冷食品的大量增长,食品流通过程越来越复杂性和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认识的逐步提高,食品冷链管理作为物流产业的一个特殊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始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二、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所提供的真实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内地各类生鲜物品的年总产量已达七亿吨,冷冻食品的年产量在3000万吨以上,总产值6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共拥有2500多家规模以上的肉类食品厂,年产肉类6000万吨[3],且产量以每年5%的速度在逐年递增;规模以上的速冻食品厂2765家,年产量超过一千万吨,并以每年20%的幅度逐年递增;规模以上冷饮业4000多家,年产量150多万吨,并以每年6.9%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规模以上乳品业2000多家,产量1000万吨,且每年以30%的速度在逐年递增;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且每年以4%的速度逐年递增[4]。另外2012年下半年,中粮集团大步进军了冷链行业,与国外企业成立了,中粮世通冷链物流着力打造中国冷链物流领先企业。

此外,从消费需求来看,国内的消费者对速冻食品、乳制品、冷饮的需求正在呈现快速增长。其中,速冻食品德销售额已经连续多年在全国连锁超市的所售食品日用品中排名前列,乳制品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已达15%~25%之间,并居世界首位,而冷饮市场的需费需求总量也达到了260万吨,人均消费量2公斤/年。

面对如此等量齐观的数据,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食品、农产品企业开始关注冷链物流,而众多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都开始转战冷链物流领域。

三、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前景

1.产业地位受到重视。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期,物流业“第三利润源”的战略地位将得到凸显。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继续通过投资、劳动力投入实现增长的机会大大降低,企业继续通过产能扩大、工艺改造实现利润的空间也大大缩小。物流成本平均占企业总成本的30%,物流时间平均占生产和销售过程的90%,向物流要效益潜力巨大,成为企业在增长困境压力下,挖潜增效、提升利润的重要源泉。

2.外包需求加速释放。受经济增速趋缓影响,客户企业集中主业压力明显加大,将逐步加快物流业务和资源外包的发展进程。实施物流外包符合社会分工细化要求,能够明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减少资产投入、提高物流效率。实施物流外包也将有效带动客户企业生产方式变革和流通方式转变,促进客户企业转型升级。物流需求层次的逐步提升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发展模式实现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物流业依靠数量扩张、资源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对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带来较大负担。经济增速趋缓和要素成本提高倒逼物流企业发展模式转变。低成本、粗放式的传统经营模式将让位于高效率、精益化的现代服务模式。大规模、扩张式的资源投入方式将被功能性、集约化的资源整合模式取代,从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组织方式深入变革。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竞争已经进入供应链竞争阶段,企业间的竞争将发展为供应链的竞争。上下游企业将打破封锁,渗透融合走向深入,强调合作共赢的供应链组织方式日趋普遍。物流企业更加关注最终客户的服务需求,与客户企业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物流外包的深度和广度的日益拓展为整个供应链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支撑。

5.产业格局加快调整。当前,我国区域产业格局加快调整,产业转移呈现新的变化。沿海地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内陆转移,对区域物流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将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制造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带动物流业跟随“走出去”,对物流业的跨国投资购并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6.技术手段不断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必将提高物流业的标准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极大地拓展物流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关注,以低碳、绿色、环保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将加速推动物流产业变革。

总之,我国冷藏食品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冷链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行业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桂春.蔬菜保鲜储藏的现状,趋势和对策[J].吉林农业科学,2007(04):37.

[2]间永立.我国冷藏物流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第三届全国物流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

[3]仝新顺.基于过程控制的食品冷链管理探索.商品储运与养护·供应链管理,2007(05):61-63.

[4]郑晨潇,刘泽勤,常远.冷藏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2(33):16368-16370.

食品冷链物流现状范文第2篇

易腐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和消费等各个阶段,按照规定,均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以保证食品的新鲜,属于一项完整的物流体系。冷链物流体系对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形态和物流成本等,均需要严格控制。冷链物流适用于运送蔬菜、水产品、速冻食品和快餐原料等,其是一个低温物流过。冷链物流需要遵循“3T”原则,也就是产品质量取决于冷链储藏与流通的时间、温度和产品的耐藏性。

二、青海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

当前,青海冷链物流的现状是,易腐食品生产企业或经销商的自建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共存。其中,前者占总物流量的80%,后者占总物流量的20%。等于说,青海冷物流体系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进入新世纪的10多年来,我国食品资源逐渐丰富,也日渐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冷链物流体系初步建立,且逐渐走向规模化、专业化,但是包含青海在内的西部地区冷链物流却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冷链物流现状可从以下方面叙述:

(一)冷链损耗大与发展需求。近年来,中国人年食物平均产值约为2万亿,但是因为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大于20%食物未能有良好的冷藏,在运输过程中浪费严重。而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和贮存等环节,损失率约为25%~30%,直接经济损失约为750亿元,这些损耗量在世界各国中居首。我国冷链物流的这些损耗是青海冷链物流的直接反映,同时,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势下,青海人们消费水平提高,高价值冷冻与易腐食品生产与消费大幅增加,使得冷链市场出现巨大缺口。相关数据显示,青海省现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30%。因此,青海省冷链物流市场需加快完善,扩大食物冷藏容量,减少运输环节损耗,并采取相关配套举措。

(二)冷链软硬件配套设施进入快速发展期。青海省冷链上下游的小冷库少,不过中间环节出现了明显断链。比如一些产品,如果出现冷链中段,则对食品品质会产生较大影响。青海冷链物流的现状正处于多处断链期。从整体来看,青海省内不少产品已经实现了冷链覆盖,但未能有一条完整冷链,未能实现产品的全覆盖。青海省的货运车辆约70%为敞篷式,约有30%为密封式或厢式,而配备有制冷机和保温箱冷藏车辆不到10%。在公路运输中,易腐食品冷冻冷藏运输约占总体运输量的20%,且其中的80%为水产品、水果、禽肉和蔬菜等,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

(三)青海冷链物流发展迎来新机遇。近年来,民众食品安全意识水平提高,我国食品加工业集约化程度提高,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有利因素叠加,使得青海冷链物流迎来新的机遇。在2009年的时候,中央政府将物流产业列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冷链物流属于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上,交通运输部给予了优惠支持,且随着青海省公路、铁路里程的增加,降低了冷链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使得冷链物流成为未来食品、医药和家产品物流安全的重要保障。

(四)需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入驻。处于起步阶段的青海冷链物流,综合服务与完整配套性质的冷链物流企业还很少。由于冷链物流业投资规模大、对技术要求高,所以通常第三方物流公司都拥有雄厚的实力。而青海省第三方冷链物流业比较少,无法促进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根据相关数据,青海省冷链物流业第三方企业的贡献率不足5%。

三、青海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引导。青海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支持,需要行业与政府通力合作。因此,商务部门、交通部门、科技部门等,均要支持冷链物流发展。近年来,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了行业规划方向性引导。同时,政府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法规政策,加强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建设,合力推动青海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加强冷链物流公共基础设施与硬件建设。

(二)健全冷链物流软硬件配套体系。要提高青海省冷链物流体系水平,必须对现有冷藏运输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重点推进和推广冷藏集装箱、冷藏半挂车等,并逐步建立起食品冷链物流与质量信息系统。从食品冷链现代化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准确把握食品冷链物流信息系统,有效实现信息沟通。另外,加快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青海政府应加强与高校合作,加强在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人才,并为这些人才提供优惠的就业政策支持,以政策带动人才发展。

(三)冷链物流企业应积极推进冷链设施建设。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之一,为了扩大内需,冷链物流企业应加快相关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流通网络功能,注重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城市居民消费,构建一个运转高效、安全顺畅的冷链流通网络体系。在新形势下,青海省的冷链物流企业应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做好市场调研,并加大对冷链物流研究,积极推进冷链设施建设。从未来冷链物流发展趋势看,青海省的冷链物流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导向,让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参与进来。另外,整合规划冷链物流,建立服务标准,提高下游企业、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冷链物流意识,提升青海省冷链物流业发展空间,使其尽快发展成为规模行业。

四、结语

食品冷链物流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字:冷链物流;物流服务系统;优化;协同;对策

中图分类号:文献表示: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80-02

随着我国商品流通形态的改变,大型连锁业和连锁经销体系的建立,专业化分工细化和低温食品逐渐普及。低温食品的易腐,易变质,储存时间短,环境要求高等特点加聚了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冷链物流服务系统的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冷链食品的安全,食品的成本。因此研究冷链物流服务系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对策对广大零售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一)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状况

随着低温食品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激烈竞争,我国冷链物流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其中以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的需求发展最快。数据显示,我国肉制品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乳制品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水产品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不仅在需求数量上有大的提高,而且要求食品新鲜、配送及时迅速,需求表现为多品种少数量特点,家庭冷藏设备的普及进一步刺激低温食品的增长。在低温食品的量,质上的需求都增加的条件,必然促使冷链物流的外包。首先冷链物流对物流的基础设施,技术,操作的要求都很高,是企业的薄弱环节;其次上述一系列的要求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不是企业的明智之举。因此冷链物流外包是将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为冷链物流提供者以巨大的市场机会。

(二)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供给状况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起步,近几年来,冷链物流企业也开始发展,出现了冷链物流企业,从总体上看,虽然冷链物流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国内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仍然不多。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也还不完善。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的物流供应商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而绝大多数从传统的冷藏运输商演变而来的冷藏物流供应商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冷藏物流服务。尽管如此,国家较重视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从整体上看,冷链物流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很不是很完备,难以满足现代市场对冷链物流的=服务的需求。因此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潜在供给不足。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冷冻物流发展较晚,其资金技术要求高设立较高的进入门槛,在短期内难以较快发展。

二、冷链物流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不足,技术落后

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第一个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第二个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尽管国家在近几年比较重视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我国地域大,范围光,短期内难以满足冷链物流发展对基础设施和战备的要求,因此这也限制了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在现有设备水平和条件下,先进的低温技术等难以应用,因此难以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效益。

(二)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界人士重视并正在建设自己的冷链,但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尚未形成,更多的是局部的冷链物流。供应链的某些环节往往达不到要求,引发类似“木桶效应”的结果,大量的冷链运作因某环节而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

(三)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合规划

由于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缺乏信任,我国企业大多奉行单打独斗的原则,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冷链节点企业之间缺乏相互信任和整体发展规划,行动不能协调一致,这直接导致运营效果不佳,供应链整体绩效较低。主要表现在:商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定位不清晰,导致毛利偏低,耗难于控制;没有整合生鲜食品的产业链;企业无法有效整合生鲜经营背后的各种资源;随着规模扩大,整体经营成本难以得到控制,“规模反而不经济”。同时企业也未能解决生鲜商品结构日趋严重的同构化和产品更新问题。

(四)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规范物流服务质量

目前我国物流业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但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却严重滞后,不同企业或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三、冷链物流服务系统的优化对策

(一)先进管理理念规划食品冷链物流

食品冷链是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全程低温控制系统工程,仅仅由一个企业或几家公司是很难实现的。食品的易腐特点也要求必须整合食品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统筹规划,协调管理。运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管理我国的食品冷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RFID(无线射频技术)等,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供应链各成员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关系,切实提高企业及整个食品供应链的竞争力。

首先缩短供应链的结构,向扁平化发展,尽可能减短供应链的长度,减少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提高供应链的反应灵敏度。充分利用全国各地规划修建的物流园区,在物流园区内建立一级低温配送中心、二级低温配送中心,进而构建一个快速而完整的冷链网络。

其次,构建食品冷链的物流信息平台,包括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内容。为冷链各节点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减少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增强节点的配货和集货水准,提高食品冷链的效率。

最后,加强食品冷链的管理意识,不断引进先进冷链技术或研发冷链装备,切实提高我国食品冷链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二)加强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和冷链食品质量标准的建设

除需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还要加强冷链物流的软件建设,即加强食品冷链标准和冷链食品标准的建设工作。现在,我国除缺乏完整的冷链物流外,与食品冷链相关的标准也较为欠缺。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门标准制约,在监管上也存在无法可依的局面。只有有了统一的标准,才能对冷链实施过程监督和控制,才能实现食品质量的保障。因此,需要把食品冷链标准纳入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当中,由相关部门严格管理,引导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良性发展。

(三)冷链物流服务系统核心层的优化对策

1.冷链物流各主体企业的协同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指的是在食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各主体企业为保证食品始终处于维持其品质所必需的可控温度环境下,通过相互协作及信息和资源共享,来实现食品冷链各物流环节的无缝衔接,以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物流效率,降低食品物流成本。目前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各环节的企业合作关系较为松散,缺乏协同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导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效率低,成本高,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食品品质及安全的要求。

首先,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主体协同,包括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主体指食品原材料供应商、食品加工制造商、食品批发零售商、食品物流商等在内的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成员。横向协同是指不同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相同类型主体之间的协同。处于不同食品冷链中的食品原材料供应商通过横向协同可达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目的,也有利于提高双方所在食品冷链的竞争力。纵向协同指指食品原材料供应商、食品加工制造商、食品物流商、食品批发零售商等处于同一食品冷链中不同阶段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共同合作。这种协调与合作能保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的整个物流过程中,食品始终处于维持其品质所需的可控温度环境下。

其次,食品冷链物流系统设施设备协同,包括运输设备协同和仓储设施协同。冷链物流活动中使用的运输设备主要有冷藏汽车、铁路冷藏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冷藏飞机等。为确保食品安全,运输设备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无毒,无害,无异味,无污染并符合相关食品卫生要求。运输设备厢体应配备温度自动记录装置,以记录厢体内温度。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发现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维修。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中的仓储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冷库及冷库中的附属设备,如货架、叉车、托盘等。冷库应具有冷藏等基本功能,还要能够利用现代控制技术对各冷藏库房、封闭式月台及压缩机房的制冷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此外,要定期对冷库设备和机器等进行检查、维护,发现异常要及时修理。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冷库、作业工具、周围环境等进行清洁、消毒,使之达到相关食品卫生要求。因此,采用协同方式不仅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

最后,冷链物流系统信息协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能更为快速、准与信息结构的应用,不仅使企业内部,而且使整个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中的信息都可以共享。业务数据不仅对顾客和供应商是透明的,而且对顾客的顾客和供应商的供应商也都是透明的。实际上,只要各个企业加强协同,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主体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

2.冷链物流服务系统质量控制

冷链物流商品中速食类商品占冷链物流总品项的70%以上,冷链食品安全防护贯穿于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从对供应商收货过程开始,在冷库进行分拣配货作业,配送途中车辆的温度监控,最终入库(上架)并交付给最终客户,商品有效期、温度、湿度、鲜度控制,装运器具的清洁卫生,配送人员的健康状况,都是冷链物流商品安全管理的涉及内容。

冷链物流商品质量取决于下列因素:“3P”理论,即原料、速冻前处理和速冻加工、包装,决定了速冻产品的早期质量;“3T原则”,即时间、温度、产品耐藏性,决定了速冻产品的最终质量。对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控制应建立在各个环节的过程中。

根据所控制危害的风险与严重性,分析影响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确定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冷链物流中流通的食品易腐,应当在冷冻工艺、防止细菌污染和繁殖方面有严格的控制。如水产品从开始就要进行预冷。

运输过程中,一辆冷藏车中存放的食品是不同种类的,那每个存储区的温度也是不相同的,同时还要避免不同类食品间的交叉感染。加工、存储、装卸过程中的操作温度同样需要控制。

物流作业环节中的作业时间、货物损失、货物遗失、数据错误的关键控制点有货物配送流程、订单处理、验货、搬运、装车、分拣、信息系统、员工。

参考文献

[1] 兰洪杰.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对象与过程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 2009,(2).

[2] 陈娜. 冷链物流外包中的质量博弈分析[J]. 商品储运和养护. 2008,(3).

[3] 王颖星,赵向阁.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策略探析[J]. 商品储运和养护. 2008,(7).

食品冷链物流现状范文第4篇

食品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新兴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本文阐述了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认为目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不足之处同样还有很多。文章提出了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强化政府管理,培养行业发展。

【关键词】

食品冷链;物流;对策

近年来,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并且为国民经济实力的增长添加了动力。据专门研究和考察全球冷藏食品供应链市场的一些专家分析,目前我国食品年供应量总额为1500亿美元,到2017年将会达到650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7%,同时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大约在10%,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如何保证市场有序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1 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国低温储藏以及保鲜才开始起步。与国外相比尤其是美国等先进的西方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以及产量的不断扩大,食品冷链物流开始发展起来,并且呈现一个很快的发展势头,但是正所谓有利有弊,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两个发展趋势。

1.1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进一步重视,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运输、储存环境会被要求纳入冷链体系,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证食品冷链的温度追溯体系,而且这个体系将在国家标准及规范上得以明确化。食品冷链企业的优势将会越来明显。

1.2 由于冷链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或者农产品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所以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地主要就是东部地区,这也就反映出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发展不均。其次就是现有的设备与能力与其发展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

1.3 食品冷链物流的链接不够紧实,例如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采摘运输及储存环节上的损失率竟然达到了25%-30%,核算起来就是每年大概有1.3亿吨的蔬菜和1200万吨的水果因为保管不当而腐烂,而这些水果的营养价值可以满足2亿人的需求。

1.4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同时第三方物流的介入较少,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物流的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满足个体企业的需求。其中冷链物流做得比较好的个体企业有肯德基、麦当劳、双汇和光明等,但总体来说数量不是很多。

1.5 对于食品冷链物流的资金投入较少,没有完整的供应链,多为比较散的货物聚集形成一条运输路线,集成化程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无效物流,导致资源浪费。

1.6 有关冷链规则的执行力不够,政府部门大多在意冷链物流本身以外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对于冷链的质量要求并没有卫生等问题的关注度高。这就导致冷链的发展没有完整的规则,各执己见,争取树立自己的品牌,部分发展较好的企业沿用国际的认证体系,对冷链的全程加强有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这并不是多数。

2 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2.1 将冷链物流的发展作为新增长点

各级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现代食品冷链物流在现代经济中得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了解食品冷链物流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重要意义。把发展现代食品冷链物流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加快对传统物流产业促进改造以及提高企业物流的社会化、合理化程度结合起来。从政策上重视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并制定相关措施对此进行扶持,为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宏观的外部环境。

2.2 政府投入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

由于食品冷链发展的重要性不断被大家所认知,很多西方国家纷纷加大了这块的资金投入,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其中较为成功的就属加拿大联邦政府的措施,他们为了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的展,从两个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方针:一是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二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执法检查监督,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由于存在着硬件设施陈旧落后等一系列由于资金欠缺而导致的问题,所以我国政府应该进行宏观调控,效仿西方国家,增加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系列影响食品冷链物流前进的问题。

2.3 强化管理创造有力的条件

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政府部门应该通过政策引导、改进管理、搞好服务,为现代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条件。

2.4 软件设施并驾齐驱

软件设施包括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和物流系统中的管理及跟踪软件,加速对我国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及软件的开发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整体。必须协调好从加工、贮藏、运输到销售各个冷藏作业管理。当前,国内冷链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对冷链发展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认识不足的员工甚至管理人员,要维持冷链的正常发展,适应国际冷藏链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其中,对高级物流人才的培养犹为重要,先进的冷链物流软件开发还需要高级物流人才做后盾,只有企业的人的素质提升了,整个企业的竞争力才有望提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有关物流专业的高校的努力。

2.5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有效控制

在信息技术方面,冷链物流要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区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可靠的传递。

食品冷链物流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724.6;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022-02

0 引言

现阶段,食品的品质和安全问题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冷链物流的发展也显得更加重要。电子商务已经快速渗透到物流等各行业的经济活动中,但是和电子商务相关的主要是保质期长,并且对运输环境要求不高的食品还是保质期长的食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蔬菜、水果等易腐易烂食品比较少。然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冷链物流的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冷链食品的发展。

1 冷链物流的内涵

冷链物流(低温物流)(low temperature logistic)是物流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运送对象是易腐食品,其需要特别的装置对运送过程、时间、运输形态进行实时监控,它是以为保证食品的品质为目的,为保持低温运输储藏环境,并且投资更大、要求更严格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对运输工具有特殊的要求,其主要有三个特征:①冷链物流的时效性。冷藏、冷冻食品生命周期短,货物的品质取决于运送时间,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②冷链物流配送货物的易腐性。冷链物流配送的是生鲜产品,由于运输中的很多原因导致物品质量下降,在运输过程中,温度越低,食品的品质就越能得到保证。③冷链物流配送装备要求的特殊性。为防止运输过程中货品的腐败,要确保运输过程中保持低温的环境,次用特定的低温运输设备或保险设备,这就要求产品的产地和收购地倒要具备冷冻、冷藏双功能库,也要装备冷藏运输车和保温集装箱。

2 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随着冷链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冷链物流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年增长率在8%以上。由于冷链物流的发展缓慢,当季生鲜产品的上市就会由于冷链物流运输储藏能力的制约而带来价格的波动,生产商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所以,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

首先,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其次,服务水平低下,运营效率低。再次,专业人才的匮乏。缺乏专业技术型人才是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3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冷链物流的运营分析

3.1 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能够将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融合综合运用,以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为目的,其可以通过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等手段来实现。为给客户提供全面满意的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有机地将伙伴合作企业组织进来。新型电子商务的特点主要有:①电子商务不仅能都通过Internet或Web销售给客户商品,还能综合利用各种网络中的企业信息实现专业差别化的服务。②基于从供应链整体角度分析,新型电子商务朝着业务流程外包发展。③现代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精细化,开始向虚拟性组织发展。

3.2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 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电子商务模式其本身的特点,并且能为商品交易提供一个优良的平台,在全球有互联网的地方,商品信息都能传递到达;在电子商务平台下,可以提供更大的产品附加值,节约产品交易成本;电子商务平台下,对物流的网络信息化、物流管理的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解决物流问题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主要表现在:①使企业能更好地集中自身力量,发挥其核心竞争力;②作为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为了能提高效益,更好地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其提供的服务与电子商务的要求的匹配度;③在第三方物流模式下,可实现规模配送,并且可以使得企业节省物流费用;④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物流技术更加专业,可以缩短交货期,进而提升企业形象。第三方物流虽然可以带来很多有益之处,但也带来了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成本难以控制、顾客满意程度低、业务流程范围难以界定、绩效水平低下。

3.3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冷链物流的优劣势分析

3.3.1 优势分析 首先,从服务和专业性来说,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满足各种不同的市场需求以及不同的客户,其具备为不同客户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其次,从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能够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3.3.2 劣势分析 ①冷链物流由于其对温度的特殊要求,对冷藏设备和运输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其资金投入比较大;②由于冷链物流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缺乏服务标准,使得物流企业违规操作,地价竞争;③相关人才匮乏。正是因为冷链的复杂性,使得真正懂得冷链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少之又少。

4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①建立行业标准。冷链物流在我国还算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行业内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操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立规范的体系,以确保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②创建完整的信息体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前,适用于冷链物流的产品缺乏有效的交易信息,主要是因为:第一,冷链食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生产具备很强的地域性以及季节性,在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衔接中往往会产生某些一般食品不会有的矛盾,以至于对准确的的供求信息的掌握缺乏掌控;第二,由于冷链食品的生产者本身素质的原因,无法准确掌握流通信息,以至于无法根据准确的信息安排组织生产。③规范服务态度,提高客服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应从自身着手,跳出不规范竞争的价格大战,提高服务水平。④为取得多方共赢,建立战略联盟。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冷链物流供应链系统中,供应链系统上的企业应该以多方共赢为原则,同上下游企业共同拥有一个利益目标,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⑤对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作为供应链中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对销售商、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整合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5 结论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各界的广泛关注,冷链食品在大众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现如今,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冷链物流市场的运营和发展方式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来说,冷链物流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其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还需要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自身努力,进一步推动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瑜筱,杨云.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4).

[2]徐亚妮,张仁颐.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运营发展策略[J].物流科技,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