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冷链物流的优势

冷链物流的优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冷链物流的优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冷链物流的优势

冷链物流的优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GIS;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29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02

时代的进步使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人们对生鲜食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建立起完善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目前保鲜的手段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据统计,我国每年平均有30%的水果在运送过程中被损坏,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已经成为制约果蔬产品流通和生产的瓶颈。而GIS系统的发展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本文主要对基于GIS系统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配送进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便促进生鲜冷链物流的发展。

1 GIS概述

GIS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的空间和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理空间和数据进行收集、操作和模拟分析,然后使用地理模型的分析手段,提供出多种动态和静态的地理空间信息。在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配送中使用GIS技术,能够使生鲜食品在配送中的投递、运输和装卸以及仓储等环节的管理更加方便,可以使用合理的策略对不同的环节进行管理,有利于使冷链物流配送企业对自己的资源进行更好的利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消耗。GIS技术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的作用为:对订单的信息进行处理、查询和浏览、统计和分析,制订配送计划,维护整个系统等。

2 生鲜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

2.1 配送体系不完善

生鲜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配送过程中损失产品的情况比较严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生鲜食品都没有完整的物流体系,致使配送的食品受到严重损失。生鲜食品物流的形式一般是常温或者自然的物流两种,并没有连贯且成型的冷链物流体系,其运输、存储和包装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使生鲜食品在配送中受到严重损失,非冷藏下生鲜食品的物流,在运输和零售的过程中会增加二次污染的概率,降低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2.2 市场化程度低

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的介入比较少。我国生鲜食品的配送大都由供应商完成,市场规模比较小,区域性强,第三方的物流发展比较滞后,服务的网络与信息体系不健全,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管理,其专业化与规模化程度也比较低,没有形成效率高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导致物流成本与商品的损耗比较大。

2.3 硬件设施落后

现有的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冷藏运输的效率很差。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设备设施大多比较老旧,分布和发展非常不均,不能为易腐的食品提供完善的低温保障,造成了很多损耗,物流的费用也比较高,容易使食品出现安全隐患,缺乏专业运输设备。而且冷藏和保温的车辆也非常少,仅仅占货运汽车总量的0.3%,此外,缺乏冷冻库也是造成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比较落后的原因之一。

2.4 整体规划不完善

没有完善的整体规划,资源的整合受到影响。在生鲜食品的供应链中,不仅没有专业的冷链物流综合性人才,也没有对供应链的上方和下方进行整体的协调和规划,对整个生鲜食品资源整体布局造成了不良影响。

2.5 货物的价值比差太大

流通过程还需要不断发展,货物的价值比差太大。我国生鲜食品的价值主要展现在产地周边,很多生鲜食品收购后就直接在周边出售,果品加工的能力严重缺乏,蔬菜等经过清洗、包装等上市的数量非常少。但是,果蔬等的附加值主要体现在加工程度上。

2.6 相关法律不健全

相关的法律不健全,食品的安全保护措施较弱。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其中不同的环节都会对整个物流体系产生影响,需要市场有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但是,目前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法律还很不完善,不同环节间的设备、设施和操作的流程以及对温度的控制等都没有完善的管理标准,这不利于整个冷链物流的发展。且配送的成本非常高,很多配送企业都是单独配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客户比较少的地区缺乏相关设施,没有严格监督配送过程中温度控制,不能保障生鲜食品的质量。

3 优化GIS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的措施

3.1 借助第三方企业改进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配送

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很多资金投入,对于广大中小食品的生产商来说,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就要使降低产品的物流成本,这就势必会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比较缓慢,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造成整个冷链物流市场化的程度比较低,要加大对第三方企业的支持,使其进入到冷链物流体系中。生鲜食品生产商可以把冷链物流外包到第三方的物流企业,自身则专注于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利用3PL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第三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

3.2 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运输冷藏设备,并设置低温仓库

要使用GIS技术,改进原先的冷藏和运输设备,建立起统一数据的信息体系与电子的交换体系,并对冷藏车与冷藏库等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借助现代化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和库龄。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我国应该大力推进具有多种品种和批量较小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需要。要加强低温仓库建设,不同的生鲜食品对温度的要求也会有不同,这要求在建设低温仓库时,充分考虑到不同食品的特点,根据仓库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3类,即冷藏库、特殊冷藏库及冷冻库。

3.3 建立健全一体化配送模式

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配送应该加大对“链”的重视,完善整个物流的链条结构,冷链物流具有低温的特点,相关企业如果单独组建冷链物流的中心,投资成本较高且回收时间长。要按照冷链物流的特性,对全社会的冷链物流进行联合,创建共同的配送中心,提高配送效率,这样能节省土地、资金和设备等,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行成本,改进封闭的销售网,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对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实行一体化配送模式,能有效提高车辆装载效率,优化整个物流的商业环境,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促进物流行业发展。

3.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可以为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帮助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研究新的技术,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等。政府要完善生鲜食品的相关政策,建立监督机制。此外,还要加强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物流的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4 结 语

基于GIS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配送对整个物流行业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对资源利用的效率,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需要相关人员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创新,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晏魁.基于冷链物流配送的路径优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5(18).

冷链物流的优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民增收 农产品 冷链物流

引言:近年来,“三农问题”得到极大的重视,其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问题的一大重点问题。农产品价格的稳定,能够避免出现“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解决了农产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农产品错季销售,可以使其价格趋于稳定。采用农产品冷链物流,既能拓展农产品销售区域,还可以延长农产品销售周期。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能稳定农产品价格,力促农民增收。

文献综述:两会代表汪爱群认为:加强冷链物流政策扶持。汪爱群认为,低温冷链配送中心专门从事生鲜农产品的储存、分拣、包装、配送,而“中央大厨房”则可以把各种蔬菜、豆制品、猪牛羊肉加工好,净菜上市,市民拿回去就可下锅。(汪爱群,2013)我认为,相比冷链物流的专门化发展,更加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视,使其得到快速的发展。

1.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我国2006年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冷链”的定义为: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设施的物流网络。这里农产品泛指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等生鲜易腐农产品。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生鲜农产品在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始终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的一项系统工程。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包括农产品的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

2.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国家如何富强,在现阶段,农产品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我国农产品连年丰收,但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农产品流通的滞后性就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我国农产品价格偏低,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毕竟大多数农村人员是以耕地为生,因此农产品的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逐步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但农产品价格一时上涨过多,城乡中低收入群众承受不了。在平衡双方矛盾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就需要通过冷链物流的过程来实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也逐步增多,可是需要冷链物流运输的生鲜农产品实际上依然还是通过以往的常温物流系统来实现,这致使我国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严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收入上的损失。同时,也是由于流通过程中的很多不稳定性,农产品价格也会因为一些自然地理因素而产生大幅度的波动,才会有了“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这一说法。虽然随着要求的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也随之发展起来,可是跟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相对落后,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农产品流通损耗,重视冷链物流的发展尤为重要,是一件十分迫切的事情。

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装备设施配置相对落后,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首先是冷链物流设备设施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7kg;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比例仅为 0.3%,而美国为1%,英国为 2.6%,德国则达到 3%。同时冷链物流资源分布不平衡,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冷链设备设施相对集中,中部农牧业主产区和西部特色农业地区冷库严重短缺,部分中小城市仍然缺乏基本的冷库设备设施,根本没有能力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低温保障。[1]还有就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不健全,冷链物流各节点参与者无法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严重阻碍冷链物流发展。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还未大面积普及,产后预冷、低温环境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处理手段无法普遍运用。而且我国目前缺乏冷链物流方面专业性人才,人员素质和管理方法也未能适应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缺乏冷链物流的先进经验。

3.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3.1坚持贯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并对其进行完善

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明确规定,到2015年,果蔬冷链流通率要提高至20%以上,果蔬冷藏运输率提高至30%左右。在加强冷链物流的有效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应该积极执行,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完善规划中的欠缺。比如根据土地气候资源优势,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区域,禁止在规划区域外随意耕种养殖,以致于造成资源的浪费。要在生产的过程中发挥土地气候资源的优势,有利于相应冷链设备设施的配置。同时加大政府、企业和农民之间相互联系反馈调节的机制,实现多方的有效参与,及时解决冷链物流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3.2制定和完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加快标准化建设

法律法规和标准化是保障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的法宝,因此要规范建立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主体各节点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规范和标准化体系,使冷链物流过程摆脱各市场主体的随意,要使用一个统一的标准。重点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规和制度,比如农产品冷链温度立法、对易腐食品因缺乏冷链造成的垃圾收取高额环保费、冷链物流环境的监控办法、冷链物流业绩评价指标等,以促进整个冷链物流行业的大力发展。制定和推广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使得冷链物流健康有序的发展。

与此同时,还需制定出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备、设施、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可供参考与执行的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求、运营流程、冷链能耗与效率等方面要给出一个明确统一的规定。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比较晚的基础上,通过一个过程慢慢全面地实现标准化。

3.3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普及运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加快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冷链物流设备及技术。重视冷链物流的发展,就要重视冷链物流相关设备基础设施的投入,如果没有配套的冷链物流设施,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相应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实现,仍然会导致农产品腐坏浪费的现象继续下去。因此,一定要加大冷链物流设备设施投入,适当地添加和更新冷冻冷藏设备设施,特别是优先解决农牧业主产区冷链物流装备严重短缺的问题。还要建立畅通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使信息反馈实现及时性准确性,冷链物流各节点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掌握农产品产、供、销等相关信息。

在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的情况下,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 100%,水果和蔬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出现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前瞻性和大局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普及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的运用范围,让更多的企业机构认识到冷链物流对于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性。这样减少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以及浪费,也降低了农民的损失,通过节流的方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与此同时要尽快普及生鲜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适当引进国外冷链物流先进技术和开发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冷链物流实用技术。我国冷链物流还属于刚刚起步,应该加大力度培养更多懂得专业知识的物流人才,定期地进行人员培训指导,普及冷链物流专业技术知识,也要对在职物流岗位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便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实现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为了适应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需要,培养专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操作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十分必要的。优秀的物流人才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流通服务的质量。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培养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一是引导推动高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专业学科、开设相关课程、发展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培养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再就是,加强企业与专业机构的合作,积极组织举办高水平冷链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级的物流人才,从而解决我国目前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3.4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推动业务外包

由于农产品易腐坏的特性,我国传统的农产品常温的配送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要求。而冷链物流作为一种对基础设施和管理要求都很高的高端物流,自营也难以达到一个高水平的标准。[2]而第三方物流具备专业性、设施设备齐全、货源广等特点,培育和壮大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它们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标准化的设施设备操作、科学的管理,以及数量上的规模效应,可以再成本方面显现出极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应加快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强化冷链的执行和监督,引导第三方物流向正规的冷链物流发展,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有着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地有效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鼓励企业在产地、销地建设低温保鲜设施,从源头抓起实现低温控制,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这样一来也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生产供应商对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的选择。

3.5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的落后,大大影响了农产品成品的质量。我们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开发并推广使用农产品产后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 对冷藏链本身提出发展规划,推进冷藏链设备完善和提高。要对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不断进行革新,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尽快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要实施 HACCP 控制,确保冷藏农产品在各环节中的质量保证。要加大对冷藏链农产品安全的宣传力度,争取获得市场的认可,提高消费者对冷链食品的认可程度。[3]

3.6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

有时冷链物流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物流成本的提高以及生鲜农产品的腐坏浪费。我们可以采取对消费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处理,以便形成生鲜产品开发及引导,再到新产品返销到市场,使整个流程的信息畅通,反应速率迅速。保证网络的畅通性,使得通过冷链物流运送的农产品流通比例提高。

为了有效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需要实现各节点之间的有效衔接,缓解各节点相互之间严重的脱节现象,提高组织协调性,形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有效地控制和整合物流的效率和效益,组建我国冷链物流联盟,进一步联合各方面力量,有效规划成立以区域和农产品品类为特征的联盟使产品需求、物流商流、冷链物流运作和产品生产有机联系起来,使信息网络完整畅通,也大大减少了物流环节,从而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把组建各级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作为当前冷链物流链条整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加强上游农产品生产者组织与制度的保障,使中游的企业运作相对顺畅并提高其稳定性,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冷冻加工和经营过程本身。

结语:在我国,农产品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严重腐坏,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成本,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从而可以实现农民的增收。

参考文献:

[1]朱仕兄.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2,(23)

[2]陈妍,齐晗.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冷链物流的优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冷链物流 顺丰速运 PEST 分析 SWOT分析 发展战略

一、顺丰的发展之路

自1993 年顺丰速运成立至今,集团规模巨大,拥有近34万名员工,1.6万多台运输车辆,18架自有全货机及遍布中国大陆、海外的12,000多个营业网点。经过多年发展,顺丰创建自己的科研团队,致力于先进信息技术设备开发,同时也通过“引进来”加强技术实力,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服务标准,培养人才队伍。

顺丰集团坚持以自建网点的形式拓展业务,确保对运营网络的控制,从而保证快递产品流转过程中的作业标准化和信息透明化。2012年,顺丰推出“顺丰优选”时心中就已勾勒出一幅宏大蓝图,意在为将来布局冷链物流打下基础。之后一年,顺丰又成立了食品供应链事业部,逐渐推出“仓干配销”一体化的行业解决方案。“顺丰冷运”品牌于2014年9月25日诞生,为生鲜食品行业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从原料供应商到加工销售商全程服务。

二、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是由食品冷链扩展而来的。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需要通过低温流通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色泽、风味及营养,食品冷链物流应运而生。

三、 顺丰发展冷链物流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政府出台一系列冷链物流产业的规划及扶持政策,如2010年发改委颁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 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2.经济环境

现我国人均GDP已接近7000美元,购买力大大提高,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重视,对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加,“互联网+”的浪潮推动电商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需求增长等利好因素都将助推冷链物流行业的繁荣。但冷链物流设备技术造价高,成本高,消费市场还有待扩张。

3.社会环境

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生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前途一片光明。但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运行机制,行业标准,信息共享,产业政策和技术设备等还不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二) SWOT分析

1.优势

(1)快速服务。冷链物流由于运输产品的时鲜性,需要快速的从田间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快递企业若想要在冷链物流领域分一杯羹,须把速度服务放在首位。顺丰拥有自营的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在2010年创建了自己的航空公司,且自有专机和400余条航线的强大航空资源以及庞大的地面运输网络,保障其速度的领先优势。

(2)顺丰线下店迅速扩张,服务网点覆盖范围广,经营灵活。顺丰嘿客门店,基本覆盖了全国大多数的一、二、三线城市,现已有3000多家。嘿客选址时首选靠近居民小区、商务区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店面并且为顺丰优选提供终端配送服务,解决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15年顺丰又在深圳和上海分别设立一家顺丰家,称其为是嘿客的升级版。顺丰线下店的全面铺开,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平台,使顺丰离顾客的距离更近。

2.劣势

(1)冷链物流运营成本高,资金需求大。冷链物流一度被称为“贵族物流”,可见其成本之高昂。由于运输商品的特殊性,对商品的控制管理难度大,且对物流配送设备的要求高,需要建造冷库、配套制冷控制系统,仓储条件要求苛刻,成本高。

(2)冷链物流人才缺乏。冷链物流相比普通物流,流程更复杂,操作更繁琐,技术知识更丰富,所以对从业人员要求更高。顺丰从事冷链物流的专业性人才缺乏,对其现在及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3.威胁

(1)行业竞争加剧。

(2)冷链物流成本高,网购生鲜市场较小。

(三) SWOT分析图定位

由图可以看出,顺丰应该采取SO策略即增长型战略,充分自用自身优势以及外部有利机会,加大冷链物流业务的发展,扬长避短,抓住机遇。

四、顺丰发展策略

1.创造机会与国际先进物流企业合作。近年来UPS,FedEx等国际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物流业,其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设备先进,配套服务完善,在冷链运输方案制定和实施方面周到全面。与其合作,顺丰将会受益匪浅。

2.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顺丰可以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与培养冷链物流人才的高校签订人才协议,保证企业后续发展有充足的人才储备。

3.促进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的形成,对物流规划、设备设施和整体服务水平有个统一的规划。

4.管理团队要加强公司管理,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运作效率。

5.继续增加先进的设施设备。

参考文献:

[1]李锋.南京A物流园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冷链物流的优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 或屠宰、捕捞) 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建设投资大,系统庞大复杂

由于农产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农产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要特别强调“链”的完整性,要从农产品运输的全过程入手,加强市场对整个链条的控制。

(二)运营成本较高

为了确保生鲜果蔬等在各个流通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就必须安装相应的温控设备,使用冷藏车运输,储存在低温仓库,并采用先进的电脑信息系统加以控制等。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

(三)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较高

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精益性和敏捷性的双重特征,既要求着眼于各物流环节综合成本的最小化,又要求物流速度快、对市场反应灵敏。而农产品物流体系复杂,参与主体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物流过程中需要质量监控,从而需要高度的信息化技术来支撑。

二、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一)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市畜牧生产全面增长,渔业产量显著提高,蔬菜生产供应形势较好,水果产量逐年上升,我市农产品已逐步进入全国市场。同时,随着重庆与国内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农产品消费品种余缺的相互调剂日趋增多,肉类、水产、果蔬等涉农冷链物流的规模快速增长。

(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初具规模

截止2010年,全市既有库容500吨以上的冷库45座,总库容约17万吨,万吨以上库容的冷库7座,库容量10.6万吨。其中,公共性冷库13座,库容13万吨;现有冷藏运输车170辆,年运输量35万吨。

(三)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重庆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重庆万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天利方星食品有限公司、重庆金帆果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专门从事冷链公共服务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其中,重庆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冷链分拨中心和服务企业,占据重庆及贵州、陕西等周边地区约90%的冻品供应市场份额。

(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家相关部门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市政府已将冷链物流作为“十二五”物流规划重要内容,为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我市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城市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引进先进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内外冷链龙头企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

三、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分析

(一)冷链物流技术水平总体落后

由于我市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网络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冷链物流技术水平总体落后,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工不足,畜禽活体运输销售对环境和居民健康存在威胁,与直辖市的地位极不相适。具体体现在:冷库总体容量小,大型公共性冷库设施缺乏;人均冷库容量仅6千克,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万人冷藏车拥有量0.05辆,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肉类、蔬菜、水果等优势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冷链流通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腐损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冷库分布失衡,占全市库容能力75%的19座冷库集中在主城区,物流集散与城市居住功能矛盾日趋明显。

(二)冷链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介入少

农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少,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的成本和产品损耗亦高。

四、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优化对策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标准,借鉴国外的先进物流技术,弥补自身不足,来实现其健康发展,本人就如何优化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完善法规体系

推广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制定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实施细则;建立以HACCP 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体系、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食品安全全程检查与监督机制。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规范化运行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

(二)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生鲜农产品生产企业从生产源头实现低温控制,积极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逐步发展壮大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三)加快低碳冷链物流建设

通过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有效手段,实现资源集约化,发展绿色冷链物流。结合我省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通过低碳冷链物流的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冷链物流,加快发展低碳冷库、低碳运输等。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再利用等战略性冷链物流企业。实施低碳冷链物流创新示范工程,规划和建设一批省级低碳冷链物流试点企业。

(四)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和开发

充分发挥重庆市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冷链物流企业、研究机构、专业院校等参与冷链物流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加快我市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构建,重点在冷链物流的基础、技术、管理及服务等方面尽快制定适合我市冷链物流业发展需要的系列地方标准和管理规范。积极推动重要的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五)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鼓励冷链物流专业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大力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设备,建设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全程温度监控技术;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试剂。

参考文献:

[1]叶勇.张友华.中国冷链物流的最新发展和对策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79).69-71

[2]高国云.浅析我国物流统计发展现状[J]中国市场.2008.(3).11-12

[3]柴本澄.中国物流现状与发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1996.(1).1-2

冷链物流的优势范文第5篇

冷链物流指的是易腐变质食品在从产地采购开始,经过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直到消费者手里的整个过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特殊的供应链系统。一般认为必须采用冷链物流的商品有生鲜农产品、加工食品、药品等三大类。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迅猛,2000~2008年,中国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长,2008年已经达到1.35万亿元,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冷链产业和冷链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领域和一个国家新兴的战略性产业的地位得到了承认。为了促进冷链物流的高速健康发展,国家加快了相关的立法与规划制定工作,相关行业也对冷链物流的建设进行了多种尝试。但是,在总体发展势头良好的情况下,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冷链物流覆盖面仍较小 目前我国仍存在着大部分应采用冷链物流的商品没有在冷链状态下进行运营的情况,这不仅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整体上的损失,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

1.2 冷链物流成本仍过高 与普通物流相比,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添置与维护成本明显要高得多,其运行能耗也要大得多,这造成冷链物流的会计成本压力较大。

1.3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技术装备滞后 我国当前保有的冷链物流硬件设施设备相对滞后,缺乏规范式保鲜冷藏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难以成体系地提供冷链保障。

1.4 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现有冷链物流体系多存在着冷链断点,少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1.5 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发展缓慢 目前提供冷链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以仓储、配送、运输等单业务环节为主,能够提供全程化、集成化、综合化的专业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较少。

2 当前冷链物流推进难点在于企业内在动力不足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亦是一个食品、药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发生三聚氰胺、铬超标胶囊等多次社会关注性事件后,食品、药品的卫生和安全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构成保障食品、药品从开始生产到最终消费全过程质量状态的完整体系,应对我国居民生鲜制品消费的快速增长,冷链物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因此,如何克服我国发展冷链物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推动其健康、稳定、快速、高标准地发展是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推动冷链物流发展的可行途径很多,如国家的整体规划与政策扶持;冷链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与管理理念;培养冷链物流专门人才;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与组合等等。但是这些途径实质上有一个绕不开的结点,就是驱动力。一旦缺少了内在的驱动力,国家的规划将会落空,行业标准将得不到执行,新技术新装备也不会被采纳和应用,更谈不上形成完整供应链体系。特别是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在经营中更多是从财务角度来考量发展冷链物流是否能给企业自身带来实质性的收益。在企业财务绩效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企业对投入大量资金推进冷链物流的发展一般会持消极态度。

以酸奶产品为例,武汉地区的一家外资品牌超市对酸奶的收货管理较为严格,收货时会对酸奶当前的温度进行测试,如超出指定温度范围就会拒收。负责其酸奶物流的企业如要达到相应的温控要求,必须更新冷库,投入巨大,而该超市的订单并不足以让物流企业有足够的动力增加这一投入。于是物流企业采取了消极应对的措施,为了避免拒收,在送货前对货物临时进行降温再发货。超市如对物流过程进行温控监测,同样也会提升超市的成本,而该超市并不能以比其他超市高的价格来销售酸奶,于是超市对此也就采取了消极态度。这实质上构成了冷链中上下游企业的零和博弈,造成了实质上的冷链断点。

当然,强有力的管制或巨大的社会压力可能迫使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考虑提高冷链物流水平,增加投入。但这种外部驱动力在目前社会监管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难以持续,而且容易形成逆向淘汰。例如两家药品企业,一家的产品没有经过冷链物流的运作,另一家的产品经过冷链物流的运作,但普通消费者极度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难以对两家产品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的识别,往往只能通过企业自身的宣传、产品的介绍、专家的推荐和市场价格等来区分两家企业的同种药品。这就会造成“搭便车”现象,前者不承担相应的成本,却享受冷链物流带来的一部分收益;后者承担了全部成本,却不能获取全部的收益。这种情况如长期存在,按“格雷欣法则”,后者反会因其成本过高而被市场逆淘汰。面对这种情况,企业会对管制和社会压力产生抗拒,削弱外部驱动的效果。因此,只有让企业产生内在动力,才能促使企业自发地增加投入,实现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3 以内在经济驱动力推动冷链物流发展

发展冷链物流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其优质的服务所能带来相应高品质的产品,而高品质的产品能在市场上享受较高的价格,并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要产生这种收益,实现内生的经济驱动力,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培育市场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令消费者达到重视和要求产品冷链的高度,特别是培育高端消费者。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正在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对高品质的冷链产品已经存在着内在的消费需求,只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到却无法实现。

其次,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与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在制定相应行业标准的同时,也能加大相应的执行力度,使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能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形成有保障的长效管理机制,不能只在发生安全事故,或媒体暴光,被社会关注时才采取实际行动去被动地去应对。

再次,要对冷链物流链的信息充分透明化,采取措施,对冷链产品分类管理,分类标识,让消费者有条件、有能力去方便地分辨产品的品质。

最后,对“搭便车”的企业要采取必要的负激励措施,增加不采取冷链物流的违法违规成本。在这方面也可以考虑直接推行行业准入制度,凡属达不到冷链物流管理要求的企业,就不充许其进入必须采用冷链物流的行业进行经营。

在市场环境中,通过市场手段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是最根本有效的解决途径。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也是我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个经济问题,自然也应遵循这一规律。一旦企业发现发展冷链物流所带来的收益能抵消其投入,甚至能形成利润,实现综合效益,那么无需政策引导,企业也必将主动的加大投入,建立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为了适应合作伙伴的需求,努力改进自身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丁俊发.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向①[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6-28.

[2]张革.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