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

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

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43-02

摘要:

文章简要分析了建筑施工噪音的危害,并阐述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来源,最后探讨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施工噪音;控制对策;机械噪声

1 引言

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对周围居民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干扰的声音。由于施工中要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频繁的运输材料和构件,挖掘、打洞、搅拌、切割、振捣等工序,难免对产生各种噪音污染,进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引发各种纠纷案件。噪声污染作为一种无形的污染,具有暂时性、局部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如果人体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而未采取防护措施,那么必将给人的听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乃至职业性耳聋。噪音污染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系统等产生不良的影响。鉴于以上原因,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降低建筑施工噪声,减轻对市民的干扰,创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保证人们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就成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环境管理部门面临的难题。

2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来源

噪音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居民反应最强烈的问题,通常建筑施工噪声占环境噪声源的5%,而各种施工机械又是建筑施工中的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施工现场产生噪声的设备和活动有以下的几个施工阶段:

土石方施工阶段:运输车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打桩阶段:打桩机、振捣棒、混凝土搅拌车等;

结构施工阶段:混凝土搅拌车、振捣棒、电锯、搭拆钢管脚手架、支拆模板、模板修理、外用电梯等;

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阶段:拆脚手架、石材切割、外用电梯、电锯等。

3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控制对策

3.1相关部门加大对建筑施工的审批力度。

应将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重点做好建筑施工工程登记、注册和申报审批工作。各工程施工单位都必须到环保部门登记注册,如实地说明工程建设的阶段性情况,使环保部门掌握项目的工程规模、工程期限、周围人口居住情况,尤其是要说明容易产生噪声的工程设备的安置地点,让环境保护部门预测各施工阶段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对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内,要求不得在夜间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对需要夜间施工的工程进行严格的审批,应协调好与周围居民的关系,制定有效降低噪声的措施,经环保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3.2加大对建筑施工噪声的现场监测和监督。

环保部门应加强管理监督,限制其施工时间及高噪声施工机械,采取抽查方式监测其场界噪声,将施工噪声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针对建筑施工噪声集中的特点,环保部门应专门成立施工噪声检查小组,不定期检查辖区范围内的建筑施工工地,尤其是要重点加强对居民稠密区的工程的检查。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有力地措施进行查处,促进施工单位进行噪声防治。可根据施工期噪声对环境污染范围、强度向建设单位预征施工场界噪声排污费,以便补偿对周围居民及社会环境造成的损失。

施工场地周围的居民和团体有权提前了解施工可能带来的噪声污染情况,并提出意见,施工单位应听取民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在对待群众投诉问题上,施工单位要不断总结,查找自身不足,并认真采取措施,抓好整改落实,环保部门对于施工噪声污染严重并且不予以整改的,要根据相关法律进行严肃处理,保证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3.3加大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的宣传力度。

在建筑施工噪声管理过程中,要经常对施工单位进行有关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传达有关噪声管理的规定,加强施工队伍的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让他们意识到施工噪音的危害,了解降低施工噪音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他们自觉遵守相关环保法规,并进行噪声治理,努力降低施工噪声污染。

3.4合理控制施工现场的机械噪声。

由于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施工机械,尤其是我国施工机械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使得许多施工设备的噪声都比国外同类产品的高,这需要机械制造厂商重视机械工艺改进。应推行清洁生产,必须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对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落后施工机械予以淘汰,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以实现对周边城市环境的保护。

对土方中的挖掘机、拖拉机、推土机等大型设备,要想消除其噪声比较困难,但可合理安排台班作业,避免在夜间或中午人们休息时采用这类机械设备进行作业,施工时可在工作区域周边搭设隔音防震墙等办法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产生噪声较大的钢管切割机和电锯等小型设备,在模板支护和脚手架搭设方面使用较多,可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来减弱其噪音,如为避免对钢管和模板的切割,可采用定型组合模板和脚手架等。在制作模板支护和脚手架时,可移至房屋地下室等隔音处进行施工,以避免对周边的干扰。

混凝土施工机械的噪音也较大,对于城区重点区域要避免使用混凝土搅拌机,选择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因其自身的工艺原理,噪音较大,应采用和易性较好的、可以减少震捣时间和次数免震自密实混凝土,在工作的施工层周围搭设隔震板等设施,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消除振动棒噪音污染。混凝土输送泵车由于功率大,噪音也较大,但它是高层建筑输送混凝土的重要动力,必要时采用围护隔震措施来减轻其噪音污染问题。

总之,可运用消声、吸声、隔声、隔振等技术来降低施工机械噪声。如纤维材料、颗粒材料、泡沫材料等吸声材料吸收噪声的频率较宽,可在打桩机、搅拌机等高噪声施工机械附近设置吸声屏,能降低噪声15dB(A)。采用阻性消声器、扩散消声器、抗性消声器、缓冲消声器等消声方法,可有效降低通风机、压风机等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源的施工机械的中高频噪声源。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各项建筑工程也在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建筑施工不能以噪声扰民为代价。建筑施工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作业时间,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工艺,严格按施工程序办事,配合环保部门,做好施工噪音污染的防治工作,努力将施工噪声对周围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真正做到文明施工。

参考文献

[1]林新发,浅谈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及建议[J.]科技咨询导报.2007,(29)

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节能 环保 绿色施工

中图分类号:U65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061-01

根据《建筑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绿色施工导则》、《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规章和各工程施工方案及个人经验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做了以下几点具体要求总结:

一、环境保护技术

扬尘、噪声和光污染是当前施工影响环保的三大焦点。近年来我省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PM2.5值严重超标。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源之一是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可以被人类吸入肺部,对健康十分有害,大气中的悬浮颗粒包括了建筑尘、土壤尘、道路尘等。建筑尘的产生可能由材料堆放、运输、垃圾清运、模板清理、机械剔凿作业等多种原因引起,引发百姓的投诉。在施工中可以采取一定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如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粉尘高度小于1.5m,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粉尘高度小于0.5m。对于扬尘控制和噪声控制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以下措施:

1.基坑施工时,基坑周围设置1.5m高安全栏杆,外挂绿色密目网。地上施工时,对于高度24米以下建筑,设置封闭式室外脚手架,脚手架高出建筑物1.5m,外挂绿色密目网。

2.施工现场道路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所有施工现场均做到及时清扫、洒水压尘。

3.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的储存、运输,要采用密封容器。

4.施工现场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

5.大风(5级以上)情况下,没有明确的防尘措施,严禁露天作业。

6.施工噪声控制;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噪音情况,掌握噪声值,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用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填写施工场地噪声记录表,凡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力争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7.对强噪声作业控制,调整作业时间,制定合理的作业时间带。《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要求,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8.为减少人为噪音,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

二、绿色施工的土壤保护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三、节材技术

由于体制问题,政策法规欠缺,管理不到位等众多原因,施工中材料使用的随意性、无意性大量存在。且房屋建筑工程中2/3建筑物成本属于材料费,所以节材技术是绿色施工技术的重中之重。绿色施工技术节材的重点是我国目前新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需要减量,而且要加强回收利用。我单位对材料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1.对于施工用脚手架体系、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优先采用全钢化施工,提高材料周转次数,减少木材的使用。

2.钢筋加工、混凝土搅拌、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生产、门窗生产,采用工厂化加工。砌筑、抹灰砂浆搅拌商品化加工。

3.现场房屋采用周转型彩钢保温板。

四、我单位对节水措施、水源合理利用采取以下举措,以提高用水效率,同时确保用水安全

1.施工项目要进行施工用水量的计算,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将节水定额指标进行计量考核。

2.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并且为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浪费,定期清洗和消毒贮水池、水箱等,并做好记录。

3.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4.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安装计量装置,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

5.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6.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对水质进行化验,符合标准的,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冲洗用水和生活用水。

7.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的部位。

8.推广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技术。

9.为确保避免水源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进行水质检测,要符合相关水质标准规定要求。

10.做好污水再生水、雨水和淡化后的海水的卫生保障措施。

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字:房屋建设;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和各方面综合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伴随着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数量、规模的不断增加和扩大,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也愈发变得更加显而易见。无论是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工程项目,还是已经施工完成的工程项目都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单单对房屋建筑的结构、安全、使用情况有着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本文通过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引起所有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关注。

2、房屋建筑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房屋建筑施工、改造和扩建过程中,往往都会伴随着污染物的产生。主要的环境污染包括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泥浆污染光污染等,这些污染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研究表明,在房屋建筑施工时泥浆污染、粉尘污染和固体废气物污染是传统的污染,在一直都存在的问题;像凝土浇注过程中的声音,还有粉尘污染,一些岩石在被切割时候的粉尘,像大理石的切割;还有光污染,道路污染等多种污染。此外,光污染也是目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问题,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的大理石、瓷砖、玻璃反光和涂料等,光污染不单单会刺伤人的眼睛,还可能会使视觉混乱,更严重的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2施工过程中建筑质量偏低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大体上也是非常良好的。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包括:砌体的结构、地面工程、暖卫工程等。造成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施工技术较差、员工素质偏低、质量管理和制度不健全等等,房屋建设施工的质量问题不但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质量,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3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当

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保障,调查显示,许多施工单位依然按照传统上的管理方法,比较侧重对技术的管理,却忽略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也是极其重要的,从而使得管理片面化。例如,有些施工单位将设备的维修作为主要的问题,切不注重对设备运行的全过程、实时监控,这种把设备的设计制造管理和使用管理完全区别开来的管理体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已经不能适应房屋建筑施工的发展要求。

2.4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由于在房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很多工作都是在露天、高空的环境下进行的,危险的因素非常多,也有很多工作都是极其危险的。近些年来,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有90%左右的伤亡事故是因为违规指挥和操作造成的,而80%以上的事故多发生于民工和临时工身上。导致这些伤亡事故的主要因素有: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且专业技能较低;企业这种以包代管的制度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薄弱;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达不到要求;很多安全制度和措施完全不起作用。

3、房屋建筑的防范对策

3.1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要清晰地了解施工项目所在位置的状况,包括地形走势、气候条件、环境、线路和工程地质等;还要对设计的施工图纸上所要求的内容,包括建筑的位置、建筑的基本形式、线路照明系统、给水排污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都要逐个核对,如果发现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提出来,并加以改正,防止因失误造成严重的后果。

3.2解决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主要有四类:水污染、灰尘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它们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解决水污染。将施工过程中的废水积蓄起来,然后将积蓄起来的废水通过水管网排出,不可以把油脂类废弃物向水管网和附近的河流排放。

(2)解决灰尘污染。要解决灰尘污染,可以在水泥罐和搅拌器等容易产生灰尘的设备中放置吸尘器,还要对装载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进行遮盖。

(3)解决噪声污染。对施工中用到的容易产生噪音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更换或者改进,还可以采取更加优质的建筑施工方案。例如,当要进行打桩工作时,可以利用挖孔桩或者改变桩的形状等防止噪声。

(4)解决固体废气物污染。不可以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随便丢弃,一定要将垃圾放在指定的位置,并对堆放的垃圾进行及时的处理。

3.3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关键,只有切实地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解决好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施工后必须安排专人仔细查看砌体结构是否产生裂缝,并利用石膏饼、百分表等工具来检测裂缝,仔细检查出现裂缝的位置、大小和数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裂缝的再次发生。

深入分析施工各环节出现的问题,一定不要只注重在技术管理的层面,必须意识到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同样重要,做到多管齐下,也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杜绝包代管,使得技术、组织和经济三方并肩作战。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和责任感去负责这个项目工程,同时也能更加为所有人负责。

(3)在房屋建筑施工前要制定好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对他们一定要进行多方面的考查,从全方位来考察从业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方案严格执行,以确保他们在技术、经验上都达到要求,同时还应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考查、分析,以做好相关的准备,为接下来的施工工序提供条件。

3.4加强管理制度

从我国实际国情和经济发展来看,建筑方还需加大对建筑材料以及相关技术的投入,因为就以目前国际平均水平观察,我国的施工建筑方面的质量水平还是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水平。所以,施工方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同时项目施工管理单位也要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所制定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项目检测、质量监督、安全管理、、现场施工、施工监理单位等各个方面的力度。只有在这种全套的监督机制下,质量才会有所保证,因此才可以防止那些垃圾工程以及豆腐渣工程的出现,监管制度一定不能大意,必须按照标准按部就班的进行,及时,认真的找出问题,进行协商,确实保证项目可以顺利开展。

3.5建筑施工安全监管,要注意人员方面所起的作用

首先,增强团队建设,重视人员自身素质培养,同时增强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以及建筑工程是否能够如期开展,这些方面都与员工自身素质,团队的质量水平有很重要的联系。施工项目的负责人能够准确的把握整个项目的具体运作,对整个项目负责,这不仅是工作职责方面的内容,还体现了自己的职业道德操守。工作人员要深入掌握建筑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不间断地学习,让他们成为一个个真正有经验、合格的员工,掌握施工安全这方面的经验并要求学会不断总结,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专业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培养出一个有知识、有素质的团、有能力的团队。另外,加强施工安全意识也很重要。只有安全意识到位,施工人员才会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这样就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安全进行。监督工程师,是负责控制、监督和监理等工作的职务,在工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要尽量使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趋向于规范化,这样才能消除安全隐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不仅对人们的的自身利益以及生活以及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同时也将对社会问题以及其稳定、协调发展产生影响。由此可了解到,房屋建筑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带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相关部门以及施工人员应重视房屋建筑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能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为建设更为优质的房屋建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全霞,李慧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理过程常见的问题及措施》,《河南建材》,2011年12期

[2]王日红:《试析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范措施》,《中华民居》,2012年11期

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绿色施工;软基处理

1引言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及人们环保认识的不断深入,绿色环保理念已经成为各行业领域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在工程建设领域,绿色施工理念是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的重要组成。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加大对绿色施工理念的指导应用,对于降低公路施工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往往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加大对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绿色施工总体措施

在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中,以绿色施工理念为指导,需要将其贯穿于施工各个环节,切实落实相应的环境保护原则,实现生态环保,节能降耗。具体来说,软基处理绿色施工改进应遵循以下“四节一保”原则。第一,节约能源。首先,加大对工程施工相关人员的节能降耗宣传教育,通过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在施工工地张贴警示标语,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等,完善节能降耗管理机制。其次,根据施工生活、办公以及施工等不同场地,设定不同的节能目标,并进行定期的核算、评比等工作,促进节能措施优化改进。最后,在施工方案规划制定过程中,重视选择低能耗施工工艺,合理规划施工顺序,提高施工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节约能源。第二,节约材料。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对施工材料进行统筹评估,坚持材料的就近原则、循环利用原则,同时做好边角料、废料的处理与利用。同时,合理规划安排材料采购,降低材料现场堆积毁损;安排材料进场顺序,分类堆放、保护;加大材料运输与装卸管理,避免浪费。合理制定材料限额、损耗指标,定期盘存、核算,作为施工相关人员考核奖惩依据。第三,节约水资源。明确施工场地不同区域用水指标,定期进行考核,避免人为浪费水;建立蓄水池、沉淀池等设施,加大对各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第四,节约用地。临时施工场所应当尽量在红线内,避免扩大临时征地;在充分考虑施工场所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取弃土地征用。第五,环境保护。软基处理中,加强环境保护需要加大扬尘、噪声、污水、光污染控制以及植被保护。一是在施工材料各个环节通过遮盖、洒水等措施,降低扬尘污染;二是在居民区设置隔离围挡,尽可能白天施工,加强设备降噪处理等,降低噪声污染;三是加大施工材料对地表水污染的控制,并在存放区设置隔水层,以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四是避免工地照明强光向外部照射,并合理设置遮光布,避免光污染;五是在取弃土场时,采用分片区方式,最大显著减少植被破坏面积,同时进行植被移栽保护,及时恢复临时占地植被覆盖。

3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绿色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加固土桩法

在公路工程软基施工中,如果天然地基与设计要求不相符,则需要通过特定设备将水泥石灰等材料注入地基中与原土地相混合,通过加固材料与原土地的反应固化后,使桩体满足施工要求,提高公路软基的承载力。一般常用的加固土桩法包括粉喷桩、高压旋喷桩两种。

3.1.1施工工艺粉喷桩施工前,除了做好相应施工准备工作,还要进行试桩,根据对加固材料配比实验获取参数进行试桩,确保桩体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以及每延米喷粉量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确定施工速度、喷气压力、喷入量等技术参数,掌握地基地层与地质情况,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技术。在具体施工中,首先进行桩位放样,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放桩并做好标记,合理控制误差,并注意及时纠正设备行走对标记的破坏。其次,钻机就位,对就位的钻机设备平整度、钻杆竖直度等进行检查,确保钻杆与桩位对准,若场地不平还需要平整场地,场地过软则需要先回填,后施工。再次,钻进搅拌,钻机正转并垂直钻进,同时采用空压机及时送气,钻至设计深度后停止;钻机反转,开启送灰,提升钻头;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喷粉量,在提升过程中喷粉搅拌,达到粉料与土地混合充分。钻头至桩顶0.5m处时,持续进行搅拌,满足设计要求后停止;根据试桩结果对桩体进行复钻、复喷,确保成桩质量。最后,停机移位,在成桩后将空压机关机,提升钻杆关闭电机后移至下一桩位。高压旋喷桩采用浆液固化剂,与粉喷桩粉体固化剂不同,其施工工艺与粉喷桩大致相同,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浆液拌制。水泥浆的拌制直接影响成桩质量,要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合理配比水泥和水的量,并充分均匀拌和成水泥浆液。合理控制搅拌机转速,确保在施工中均匀连续提供水泥浆,拌制完成的水泥浆液不宜存放时间过长,通常需在2h内使用。第二,压力控制。一般将高压旋喷桩喷浆压力值设置在20MPa,并在施工前全面检查管道密封性,避免漏浆现象发生。第三,管道清洗。每次施工完毕都需要对搅拌机、灌浆泵、注浆管等设备进行清洗,避免浆液凝固堵塞管道。

3.1.2绿色施工技术优化措施加固土桩法主要是利用加固材料与原土地混合提高软基强度,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石灰等材料的运输、堆放,以及喷粉或喷浆施工等,都对周边环境及水体造成一定的破坏。应用绿色施工,则需要做好以下优化措施。第一,材料供应。土桩加固材料主要为水泥、石灰等,这些材料从生产、运输、堆放等各个环节对环境的污染都较为严重。因此,在材料选择中,需要选择资质达标的厂商;材料运输及装卸中,需要选择环保运输车辆,并做好扬尘控制;材料堆放中,需要在现场设置专门的堆放场地,并采用防雨布等材料进行铺垫、覆盖,避免水泥污染土地。第二,灌注施工。在粉喷桩喷粉施工中,为避免在加料仓上料过程中产生大量扬尘污染,需要为施工人员做好粉尘防护后进行人工加料,并且在料仓设置围挡,避免粉尘扩散。高压旋喷桩施工需要建设搅拌池,做好底部硬化密封,避免浆液向地下渗透,污染土体和水体。此外,在加固材料灌注中,要避免钻杆喷嘴在喷灌状态下提升到地面,导致加固材料外漏的情况。通过平整回填场地,地坪标高高于设计桩顶,标记钻杆等措施,有效避免材料泄露情况。此外,在灌注施工完毕后,还需要及时清理废料,回收利用。第三,水系保护。加固土桩施工前,需要编制水系保护方案,避免加固材料污染水体,并且材料存放与浆液搅拌应当远离地表水,避免污染。水源保护区一般补材料该法进行软基处理。

3.2CFG桩法

CFG桩法是指运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料等材料进行水拌和形成混合料,再利用机械设备关注到软基土地中形成桩体,来提高软基承载力的方法。其主要适用于黏性土、冲击土、砂土、杂填土等多种软土地基,但如果淤泥质软土抗剪强度小于20kPa时则不适用CFG桩法。

3.2.1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根据工程实际选择施工方法,包括长螺旋钻孔法、振动沉管法。前者属于排土施工,需要做好弃土场、运输车以及装载机等设施设备准备;后者属于非排土施工,可以不用进行弃土准备工作。配合比设计:在进行CFG桩混合料配比中,需要综合考虑设计图纸、材料参数等进行试配,确定满足性能要求的混合料配合比,尽量合理降低造价。同时,不同施工方法的坍落度要求不同,需要注意。测量放线与桩机就位:根据设计图纸桩位布置进行测量放样并标记;检查就位桩机平整度、竖直度。钻孔:利用钻机进行钻孔,到设计深度后投料,在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过程中,会排除大量弃土,需要同步进行运输。投料、提管:施工现场混合料可以是现场拌制,或者集中拌制后在运输到现场进行施工。长螺旋钻孔法投料是通过泵车加压灌注,需要严格控制送料与提管速度。振动沉管法是在提管过程中进行投料与振动,直到桩顶。成桩、移机:桩体形成后,检查合格将桩机移动到下一桩位。

3.2.2绿色施工技术优化措施CFG桩法施工混合料及施工方法容易造成粉尘污染、植被破坏等,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技术优化中,首先,在材料供应与拌和过程中,由于CFG桩法应用原材料种类较多,因此其混合料强度优势明显,但是材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较大。尤其是其中碎石料,在碎石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必须要重视矿山选择,以及在材料开采过程中做好扬尘控制和植被保护。同时在材料运输、装卸与堆放过程中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在材料拌和过程中,主要由现场拌制与集中拌制两种方法。集中拌制是通过工程自建搅拌站进行拌制,其需要扩大临时占地,或者如果施工现场周边有商品搅拌站,则可以选择利用其进行集中拌制。集中拌制具有能耗低、污染防治系统完善等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混合料拌制的粉尘污染、土体、水体污染等。如果集中拌制条件难以达到,则可以采用现场拌制。现场拌制要合理规划现场拌料场地,尽可能利用工程征地,避免扩大临时占地;建设封闭料仓,采用电动搅拌机,降低粉尘污染,及时对废料进行集中处理,避免随意堆放。其次,振动沉管施工优化。采用振动沉管施工,能够避免弃土环节,从而有效节约弃土征地,并且不用运输弃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同时,振动沉管施工能够挤压密实土体,从而有效提升软基承载力,但需要注意施工过程中,避免挤压土体对浇筑完成桩体造成破坏。对于振动沉管施工中,料斗与套管接触可能会产生噪声污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在料斗与套管连接处增加隔震装置,降低噪声产生。在加料过程中,为避免料斗振动造成混合料泄露,需要由专人控制料斗,节约材料,降低损耗。最后,长螺旋钻孔施工优化。该施工工艺的工艺先进,速度较快,但是作为排土施工,需要将灌注成桩混合料的等量土体进行置换,从而产生等量的弃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将弃土运出,在装卸过程中,避免重型机械碾压桩体造成破坏;弃土运输中,选择排放符合标准的车辆,弃土场应当尽可能距离施工现场较近,并合理协调弃土场与周边环境的保护,对于弃土场应当及时进行平整,并及时复耕。

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管理;保护措施;浅析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可能对环境与生态产生诸多影响,我们应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轻施工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水利工程建设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1 工程业主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工程业主在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及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并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制定建设期环境保护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及具体管理办法;编制招标文件和承包项目合同中的环保条款;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环保工程措施的落实;负责协调环保和其他部门的关系,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环境监测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编写年度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及月、季、年报表;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认真做好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环保项目未按要求实施完成的,不能通过验收。

2 施工监理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2.1 施工准备阶段 应审查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是否满足环保要求,如有问题,应协助做好设计优化工作;

2.2 具体施工阶段 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确定监理的主要内容,检查环保工程设计是否得以实施、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环保工程资金的使用是否落到实处、配合环保职能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检测和监督工作。

2.3 施工验收阶段 提交环境监理报告,参与业主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和环保主管部门组织的环保监测验收。环境监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表、地下水资源保护;施工区生活供水灭菌消毒的监测与检查;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处理,排污口及水质监测;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控制和大气监测;噪声污染控制和监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水土流失的防治与植被恢复;人群健康保护;文物保护;环保设施的建设。

3 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

3.1 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环保条款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环保工作,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与工程同步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及时检查环保设施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保问题,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

3.2 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3.2.1 防治水源污染 根据国家水资源保护有关标准,控制进入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废水浓度,对砂石骨料加工清洗、混凝土养护、化学灌浆、机械废油、施工企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采取处理措施,防止直接排放污染水体,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施与农田,施工机械检修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喷洒道路及施工场地。

3.2.2 防治大气污染 根据有关排放标准,采取措施消烟除尘,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量;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扬尘和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取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施工机械车辆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各种燃油机械必须装置消烟除尘设备;砂石料加工及拌和工序必须采取防尘除尘措施;严禁在施工区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或恶臭气体的物质。

3.2.3 防治噪声污染

3.2.4 防治废物乱排 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碴,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3.2.5 防治疾病流行 防治疾病流行,保护人群健康。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认真做好疾病调查和防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免流行性传染病、地方病、自然性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千方百计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3.2.6 防治水土流失 按工程设计和合同要求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当堆弃高度较高时不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在工程施工期间不乱砍、滥伐林木,尽量不破坏草灌等植被,并选择适宜本地区栽植的植物,进行生态护岸、草皮护坡,保持工程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尽量减免工程施工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3.2.7 防治文物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或疑为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移动或破坏,同时将情况立即通知业主和文物主管部门,保护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