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方案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方案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数字化思想 初中数学教学 应用研究

引言

建设创新型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培养。数学化的过程就是再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初中正处于人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数学化教学,可更好地促进其思维健全发展。

1.数学化思想概述

“数学化”的概念是由荷兰数学家汉斯・弗赖登塔尔提出的,他认为数学化就是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客观世界的现象进行组织和整理的过程,现实世界的组织都可以通过“数学化”完成。随后,很多数学家对数学化的概念不断进行完善,最终形成数学化思想。数学化更注重强调数学的实用性,让人们用数学逻辑思考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同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更好地掌握数学原理、数学公式,必须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数学化思想在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性的同时,也强调数学知识在应该过程中的再创造。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抽象,更重要的是有自身具体的应用价值。

2.数学化思想与初中数学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数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把握、描述、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数学化思想形成过程中,必须以一定的现实世界为载体。对每个年龄阶段而言,数学现实都是不同的,初中阶段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从数学教育的功能看,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问题的发现、提出对初中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而言,世界观尚未定型,思维方式也正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虽然对现实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尚存在很大的不足。但是,正是对世界的认识使得数学化思想教学有一定的载体,数学化思想教学得以展开。同时,从这点上看,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将数学化思想灌输给学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数学思维发展。初中生在面对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过程中,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但是缺少一定的理性认识。数学化思想可以在此方面更好地完善其思维模式,有利于其自身成长。初中生与数学化更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性。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很多问题。对于很多问题不能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同时数学教育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加深,很多知识可以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将数学化思想与初中数学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帮助中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数学化思想融入成学生思维方式的一部分。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此阶段可以更好地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而初中生对这些常见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进而实现数学化思想教学的过程。

3.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化能力的建议

3.1发展学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

数学化思想强调的是通过数学化的思维意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意识的培养对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而言尤为重要。对于初中生的数学教育,培养数学化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生活中,将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思维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是当前提高初中生数学化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需要为学生数学化思想的发展创设一定的具体应用情境。比如汉斯・弗赖登塔尔在比例的教学过程中,就提出了一个相对具体的教学案例。首先他当天晚上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巨大的手印,当学生第二天来到教室的时候对这个巨大的手印感到好奇,就有学生想知道“手印如此大,那么巨人应该有多高”。然后数学老师就将自己的手放在黑板上和巨大的手印做了一个对比,发现巨大的手印是教师手印的四倍,然后教师找了一个绳子,绳子的长度是教师身高的四倍,那么将绳子拉直便是巨人的身高。在这个教学的启发下,学生开始对巨人的书桌、鞋子、衣服的高度、面积等进行描述,让学生真正掌握比例的数学内涵。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本身的同时,加深其对知识应用本身的认识。当然,数学知识应用的课堂情境创设对数学教师本身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必须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同时,自身的生活阅历要广泛。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经历数学化,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应用价值,还可以真正认识数学活动的内涵。数学化思想的培养离不开初中数学教师的努力,初中生虽然自身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经验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从初中数学教师的角度来讲,必须学会引导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将数学化思想真正融入成学生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从上面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初中生数学化思想的培养与教师课程开展的方式及培养意识有重要的关系。从数学教师的角度讲,知识的讲解有很多种,数学化思想的培养则要求必须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导向,发展学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

3.2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有很深的指导意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自身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构建实验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数学实践能力。

对于当前的很多初中学校,各个学校的校情有很大的差别,各个学校的师资水平、生源质量、教学用具等都存在不同。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教学方案。由于学生掌握问题的能力存在差异,这要求数学教师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要尽量考虑到各个方面。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学生,要更多地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则要偏重于“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不同对于初中生数学化思想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从初中生的自身发展经验来看,在初中阶段每个学生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对比较高的阶段,而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有所欠缺。数学化思想更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效果,一旦数学知识不能很好地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其数学化思想就会失去意义。而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相对比较好的解决,按照学生的不同的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达到其数学化的效果。在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强调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知识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掌握。数学化思想是一种思维方式,强调的是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通过数学的观点予以阐述、解决。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初中生自身的情况作为出发点进行思考,这对于实现初中生数学教育的数学化有重要的影响。

结语

初中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与初中数学教师对数学化理念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教师自身对数学化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数学化思想的展开。数学化思想在于强调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价值,要将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相结合。同时,在提高初中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和多元化教学策略为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田果萍,张生平,赵霞.数学化―新课标理念下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本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0).

[2]王兆正.经历数学化:从“数学生活化”到“生活数学化”的教学回归与超越[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2).

[3]朱海祥.基于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再认识[J].继续教育研究,2013(5).

[4]郁春城.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方案范文第2篇

一、学科中心组――作为教师学科培训的专业智力保障

专业引领是教研培训的支撑,是学科培训质量的关键保障。全县各类学科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校本教研发展的不平衡,更需要专业智力的指导和支持。各学科中心组是由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教学研究队伍,学科中心组也是学科教研员的工作团队。每个学科中心组有十几位成员,成员的选择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并实行动态管理。

(一)在各级各类培训中发挥引领作用

现有的较大规模学科培训主要包括12学时全员培训和90学时培训等,其中有全县全员培训、片区域学科培训等。学科中心组在上述培训中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在每学期始整体部署学科学期培训计划,确定各次培训的主题和要求,然后按照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专业特点进行分工,通过专业引领确保每次培训的质量。

如每次各片学科活动的开展,都能确保有2名以上的中心组成员担任专业引领并按计划进行轮换,各学科每学期组织中心组教师送教到片活动2~3次,以保证每次主题教研的有效开展。例如在一次语文学科的文言文教学专题培训中,张火明、朱佩娟、史勋能三位高级教师就自己的文言文教学作了介绍,叶惠玉老师开设了展示课并作了题为《文言文语言教学的“意义探寻”》的专题讲座,突出了活动的主题,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在另一次关于语文课堂提问的专题培训活动中,中心组黄春华老师结合课堂教学作了题为《自主学习策略研究之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究性教学》的分析,然后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追问”,史勋能老师作了题为《追问:让课堂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主题讲座,从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提问到追问进行了案例培训。在定期举行的县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中心组的所有成员都参加了展示,或上观摩课,或主评公开课,或围绕课堂转型等作专题讲座。除组织和指导现实教研活动外,各科中心组成员还承担网上互动教研的指导和组织,在每次学科教研活动后,通过海盐教师博客或学科互动区,突破时空限制对活动开展网上互动交流。

(二)开展调研扶助学科薄弱学校进行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学科教师能力提升的主阵地,而各学科由于各种原因总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为此海盐县教研室建立了学科教学调研预约机制,由学校提出调研学科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再由教研员组织中心组成员开展针对性调研。每学期各学科中心组都组织1~2次的到校学科教学调研。有的是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指导,如围绕一个教学问题,一位或多位教师针对同一内容或不同内容连续多轮上课进行研究等,全方位面对面地进行指导。有的是针对中考复习、小班化背景下的课堂转型等专题进行深入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并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更多的是针对学科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如针对我县沈荡中学科学青年教师比例高达80%而校本教研水平较低的状况,县科学中心组一行8人到该校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学科教学调研活动,给学校留下了两点深刻印象:一是此次调研的主题满足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迫切需求,因为青年教师需要有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需要得到学科专家的亲自引领与辅导;二是调研辅导不只重“技术”辅导,更重“教师成长素养意识”培训。调研始于听课,继之以指导教师与开课教师直面研讨交流。大到“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与难点的确立”“设计理念的把握”“实施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小到“过程细节的剖析”“教师理答技巧”等,辅导教师都悉心评价,细致点拨。最后教研员围绕“教育是事业,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意义在于创新”三个方面,对全体科学教师作了题为《谈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这样的活动,拓展了“调研”的外延,充实了“调研”的内涵。在这样的调研活动中,教师收获的不只是专业的知识技能,更有内心深处理性的提升、精神层面的塑造。

(三)研究把握学科重点疑难开展针对性培训

随着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学科都有相应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培训。学科中心组能及时地研究问题并提出对策,然后开展针对性培训。例如初中数学中心组依托省教研课题“数学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为本,系统研究了教学内容、思想方法、教法学法等方面的衔接,并以研究的各项成果为基础,对全县初中数学教师进行了多形式的上述三个角度的培训,包括内容模块的详细分析、高中教师的介绍分析、典型试题导向的深入分析等,让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站在中学整体的高度认识当前的教学要求。

二、学科基地――成为教师专业培训的平台

我县按各校学科特点成立了10个初中学科基地,它们在学科领域的教师培训和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承办较大型学科培训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为全县学科教学的辐射中心和教师学习的资源中心。

(一)教师学习培训的平台

学科基地有一支整齐而高素质的团队,还聘请了学科带头人和名师为基地专家,也具有一定的财力和人力。这为高层次的教研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一是邀请高层次专家和名师来作指导,邀请省市学科教学专家讲课标、讲教材体系、讲学科教学规范、讲考试评价的深入分析等,也邀请其他地区专家介绍教改特色,还邀请在全省、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的优秀教师来作展示和剖析。

二是利用学科基地平台承办较高规格的活动,创设培训学习的机会。近几年,我县各学科基地先后承办了省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等大型活动,也举办了省“携手行动”初中数学、科学、思品、语文、信息的送教活动,还承办了各类市县级学科疑难培训、优质课和单项评比及观摩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参加的教师都有一定的反思任务,对每个教师来说,每一次活动都是极好的学习机会,使基地很好地发挥了教师培训的平台作用。

(二)学科资源和校本教研的辐射中心

各学科基地注重挖掘和积累基地教学资源优势,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辐射到全县各教研组。一是教学资料的开放,学科基地详细整理各备课组的教学安排、备课资料、练习测试卷、竞赛及课外活动资料等,向全县教研组开放;二是课堂教学的开放,各基地每学期组织教学开放日,供全县各学校教师观摩学习,其中,既有研讨课、展示课,也有经验介绍、主题讲座和互动式交流,为参加活动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三是网上资源建设共享,各学科基地都在自己的学科基地网站上传各类原创资源并不断更新,这些资源在内容上对相关学科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前沿性,为全县教师和学生提供网上学习、交流与辅导的资源。

学科基地还进行主题研究,并辐射校本教研。为了使各校的校本教研能均衡有效发展,基地教研组着力辐射以“学习、反思、研究”为核心的合作共享的教研文化。如海盐实验中学的科学、英语学科基地全力推进“主题化三步曲实践课”校本教研项目。“主题化三步曲实践课”选择一课为例,在专题理论学习的对照下实施课堂行为的改进,通过观察、记录、评议,获得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具有普遍性规律的主题成果,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并催生多元的研究行动。它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主题”,学习、磨课的过程始终在一个主题的引领下;二是“三步”,既为反复的教学磨砺过程,也指研究行为的多样性――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讨论交流;三是“实践”,紧紧依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这样的校本教研辐射,各教研组根据自身特点学习开展类似的校本研修,并派生出更多更有效的方式。

三、片教研组――发挥与教师课堂实践培训关系紧密的优势

按照一定地域并考虑学科平衡的城乡一体化片教研组,在教师课堂实践培训中具备了更明显的优势,它既承担着落实各项教研工作的重任,又直接面对和解决各校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我们组建了有利于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片组织,将学科教学整体较好的城镇学校与同一个地理区域的几所学校相组合,各学科中心组成员频繁参与各次片的研训活动,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实践反思,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教学研究氛围。

各学科片组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和学科的研训重点,着力开展“三种案例”的课堂实践培训。一是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基本流程为“备课―开课―议课―改课―复课―反思”,突出青年教师的自主备课和真实展示,然后指导教师和同片组名师面对面指导,共同修改,再在实践中比较、诊断和提升。二是教学问题研究课,重在形成基于问题、教师合作参与的比较式研训模式,研讨流程为“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教学推广”,即就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问题或研究的专题进行教学设计,落实教学行动,并共同参与反思行动。培训过程注重个案的横向纵向一般化规律,有效引发教师的后续行为。三是展示评比精品课,执教的一般都是骨干教师,有着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个性特色。它围绕执教教师的个性化备课展开,集合片教研组骨干教师的智慧,就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处理予以思考、实践、验证。这一过程更注重学习创造,并通过成功的课例给教师搭建了高境界发展的平台。各片组不停留于案例本身的培训,而是后续跟进撰写教学反思、进行实践推广,由点带出一个面,带出一种意识和思想。

四、网络平台――拓展教师培训的时空

网络培训具有吸纳全体参与、拓展有限时空、满足个性需求等特点,我们依托海盐教研网、海盐教师博客网、海盐教师优视网、海盐课题管理网和各学科基地网站、博客、QQ群及各校办公平台等网络平台,形成群体性互动教研的氛围。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方案范文第3篇

一、项目研发——有效管理的基础

培训项目研发有两层含义:所谓“研”就是通过对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定培训主题、内容和对象,研制培训方案;所谓“发”就是培训项目经审核批准后,项目计划书,供教师自主选择。

项目研发的第一步是要组建研发团队,团队成员既要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也要有理论研究型的专家、教授,还要有熟悉教师成长和培训规律的培训师。我县在“多主体项目研发”过程中,组织发动了11位县级首席导师,65位县级学科培训导师,还聘请了在甬高校和宁波市师干训中心的部分专家,成立了多个项目研发团队。然后全面分析教师的个体需求、岗位需求和学校组织需求,梳理出多个主题,再结合学生和社会的期望确定申报项目的最佳内容。

在研制项目培训方案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培训目标定位,准确把握处于“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时期的教师的成长需求,避免培训内容“不合胃口”和“不适应”现象的发生。其次要有效整合培训资源。教师培训的核心资源是智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和技术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智力资源的主体,它包含培训教师、培训管理者和学员,在培训中直接发挥着主导作用。为此,我们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整合。比如在《教科研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这一市级培训项目方案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分别邀请了省、市、县三级教育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和省、市培训机构的专家,以及中小学特级教师共7人,对培训内容、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进行选择和设计,还专程到杭州多次修改培训方案。同时非常重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在培训前三个月便给学员寄发培训预备通知,请他们将自己撰写的论文或课题申报书的电子稿提前半个月发给项目组,以便授课教师组织讲评和研讨。

当培训方案形成后,县师训中心要组织由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每一个项目方案进行审核,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即进入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管理平台,让教师自主选择报名。在项目环节,要充分强调规范性。不仅《项目申报书》的填写要规范、完整,更要十分注意操作程序的严肃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项目研发作为培训的起步阶段,直接关系到培训的针对性,起到了定方向、设蓝图的作用,如果需求定位不准确,课程与活动设计脱离学员实际,必将导致项目培训的低效。因此,只有抓好项目研发过程的管理,才能为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

要保证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首先,培训方案要适合教师需求。其次,培训实施过程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它既是落实培训方案的具体过程,又是检验培训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的试金石。因此,施训过程的管理也就成了培训项目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也是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效率、落实责任,我县在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中采取了项目负责人领导下的“组班教师负责制”。所谓“组班教师”即全面负责某一个培训班级所有培训活动组织与管理的专职人员,集班主任、项目秘书、信息档案与后勤管理职能于一身。组班教师不仅要负责培训班级的学员报到、培训考勤、信息报道与反馈,还要配合导师做好培训组织和学员作业的收集、班级培训总结的撰写、优秀学员的评选等工作,项目负责人和其他职能部门则做好指导、协助工作。

在首次项目培训时,组班教师要做好学员报到的服务管理工作,热情耐心地指导学员签到、缴费、领取学习资料并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对于90学时以上的长项目培训,还要做好开班典礼的服务工作;短项目,由组班教师简要介绍该培训项目的背景、概况与要求即可。

我县学科教师90学时脱产培训项目实行的是首席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基地”培训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由一位特级教师或名优教师作为首席导师,再聘请县内外的名师、骨干教师组成一个导师团,其中首席导师主要负责培训教学与活动安排,而组班教师则负责班务管理。

当参训学员满怀期待来到首席导师所在学校,经过简短的开班典礼后,学员先听导师的理论讲座,观看教学录像或导师上示范课、剖析教学案例。接着,导师团成员指导各学习小组进行集体备课,辅导学员独立制作课件,每组用抓阄的方法选出1~2人上诊断课。然后是分组评课,集中交流,导师点评,学员上提高课,导师再作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引领。在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绎,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归纳过程中,组班教师不仅要做好讨论与点评情况的记录和学员意见的反馈等工作,还要配合导师做好学员签到、联络、服务等事项。

为了便于对学员实施个性化辅导,有效促进对参训教师的个体诊断,在培训的第二阶段,要安排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分散到各导师团成员所在学校进行实践培训。由于分组实践缩小了规模,使得人人都有上课的机会,导师也能针对每个学员的不同情况进行更加详细深入的指导,这样还能增强导师和所在学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同实践学校及时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比如落实好8~10人的备课与休息场所等。其次,由于实践基地分散在全县各地,组班教师难以兼顾,必须要检查小组长点名、签到和培训过程记录等职责的落实情况。组班教师还要到各基地蹲点半天以上。再次,要帮助学员协调或解决交通不便等实际困难。最后,还要建立分组实践基地的联络平台。每小组至少推选一名学员与组班教师建立QQ群,把每天的培训概况和突出的亮点同大家交流分享,以便了解和掌握各组的培训动态。

培训结束时,要对培训记录、培训作业、学员小结等进行收集归档,先由各小组长收齐后交各自的学科导师审阅,然后由首席导师汇集审批。组班教师还要将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同时,评选出优秀学员、优秀通讯员,召开结业仪式进行总结表彰,并给参训学员发放结业证书。

在整个项目培训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培训安全是培训有序进行的保障,因此,每一次培训,对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我们都做好充分准备,并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如遇停电、火警、学员身体不适或指导教师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位等情况,都有应急预案来应对。

由于我县在项目实施中采取了组班教师负责制的管理形式,加上一整套切合实际的考核和培训风险防范措施,每一个项目培训都能有序、高效地开展,为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三、总结反思——有效管理的深化

对项目培训进行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提炼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今后的培训提供帮助与借鉴,不断增强教师培训的生命力。培训项目总结要全面、具体、翔实,主要是亮点与特色的提炼,从需求调研分析到培训方案研制;从项目申报到指导教师选课;从培训准备到过程实施;从培训成果收集整理到推广应用,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与反思。

对需求调研分析的总结,重点要关注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否反映了调查对象的真实意愿,是否将大多数调查对象的需求纳入了培训内容。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长项目中,根据调研中多数老师的要求,我县把命题与试题分析、说课与试讲、有效教学设计与有效评课的内容确定为培训主题,受到了学员的欢迎。在《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长项目中,则根据多数老师的需求,把一字(英语书写)与一话(英语语音)的基本功训练作为培训内容之一,学员在参训期间,每天利用中午12点到1点这段时间,在导师的安排下进行半小时的书写练习和半小时的语音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县采取了“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促提高”的总结模式,即针对对每一个专题讲座、每一个专项活动,都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对满意度很低或者学员意见较集中的问题,就要启动风险防范机制,对培训内容或计划作出调整,使培训活动朝着有利于实现目标的方向发展。项目培训的最后半天,我们还要求学员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和项目的整体看法作出评估。

每一个项目培训结束后都要写出总结报告,内容包括:①项目基本情况;②培训实施过程;③培训的效果;④培训经验与反思。在培训效果方面应包含学员的学习成果(个人成果与集体成果)和项目的其他成果(如培训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案例、自主研发的教材与课程等)。

在经验与反思方面,要着重表述项目的成功做法、问题的反思与改进的建议等。比如,我县在第一轮试点中,对个别项目过分强调精品课堂打造,忽视常规课堂研究这一现象进行了反思,大家认为教师平常均以上常规课为主,在全员培训的项目中应着重探讨如何提高常规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在反思中,教师还提出,有些学科项目只重视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备课、阅读、出题、做题等第一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自己先学会理解教材,先备课、会做题目,才能去上课。于是,在第二轮方案设计时,我们对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作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过程,从决策、执行到反馈、总结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全面提升参训教师的素质这一需求。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在服从总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满足学员的合理要求,激发学员的参训兴趣和热情来提高培训的效果和管理的效率。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每一个培训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就能探索出以项目实施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教师培训的理论与方法,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方,钟祖荣,余新.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