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网络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研究概述
媒介素养教育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英国学者李维斯和汤普森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进行阐述。20世纪70-80年代开始,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媒介素养课程已经列入小学、中学教育的课程;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开始逐步普及媒介素养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相对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引发出网络媒介素养的新课题。叶定剑指出,网络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和改变网络的能力[2];苏忠钊提出,网络素养教育需要高校、个人、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在课程设置、队伍建设、个人自律、家长引导、政策保障、网络监管等层面下功夫,构建全方位的培育机制[3]。总体来说,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领域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重点围绕细化网络素养水平的衡量标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二、网络生存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建构之维
1.把握大学生网络生存的技术境遇,塑造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性
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活动中表现出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4],这也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所获得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尺。审视大学生网络生存的图景,可以发现,网络蕴含的平等化、共享化、匿名化的技术特质,使他们摆脱了外貌、出身、种族等限制,为他们的网络生存提供了平等化的契机,但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由于主体性的缺失,导致他们出现了网络过度依赖、病态网络人格与行为等突出,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中,要着力塑造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性,引导大学生将“网络之我”与“现实之我”结合起来,纳入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自我规划中,增强使用网络从“自在”到“自为”的能力转变,助力大学生网络时代实现全面发展。
2.涵养大学生网络生存的文化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
网络作为一种技术载体,除了负载技术特质外,还具有荷载与生成社会思想文化的文化生产功能。特别是相对于现实世界,网络文化日益成熟,愈来愈成为大学生进行文化互通、思想交流和诉求表达的文化聚集地。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广泛普及,大学生也面临着不同文明与多元文化大潮的冲击。在开拓视野、革新思维的同时,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文化自信力,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和盲目崇拜者,在网络生存中迷失了精神文化坐标。基于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引领,将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优秀文化精髓等有机融合,使大学生在网络生存中实现精神成长与文化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互联网;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23-01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触网”的比例远高于社会其他群体。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其海量的信息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负面的影响也接踵而来。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首先,网络使用的知识技能及运用能力不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大学生机不离手,使用率非常高,但这并不代表其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运用能力。有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聊天和购物等,对于利用网络学习及制作媒体作品的能力还较差,甚至有的大学生连基本的office软件都不能很好地使用。其次,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思维能力不足。网络信息最大的特点在于开放性,大学生处在心智并不成熟的时期,有时不能很好地对网络信息进行客观评价,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曾有资料显示,部分大学生遇事更信微博,信任度高于新闻联播。再次,网络沟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的缺失。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内容较少受到约束,容易陷入“反正没人认识我”的无主体虚拟状态,造成传统道德观念与修养的缺失。微博、微信的出现,使得一些重大事件得以快速传播。大学生对于一些热点事件敢于质疑、表达,但因阅历较浅,法律意识淡,有时可能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提高网络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使得网络素养成为当今社会评价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知识和运用能力,是时代对人们的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网络素养是必修之课。其次,提高网络素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必然要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网络社会的发展,不仅只是需要人们利用网络改变自己的生活,如网购、娱乐、通讯,同时还需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终身学习。同时,具备各类信息的辨别和分析能力,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分清事实,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不在五光十色的虚拟世界迷失自己。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对策
21世纪被称为网络时代,是人与网络共生共存的时代,网络素养是这个时代的人所必备的一种素养。首先,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搞好校园网络建设。一是网络素质教育走进课堂。作为高校,要重视网络素质教育,将网络基础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中的网络素质和安全教育融为一体,构建一门独立的课程。它的教学内容,不能停留在以往的技术运用和单纯的思想教育层面,而要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状况及随时出现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及时调整,合理增减,有重点地围绕网络素养教育目标进行教学。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利用竞技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做好校园网络建设。校园网不仅是学校网上办公的场所,更应该成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的基地。校园网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应满足大学生交流的心理需求。可在校园网上建立一些论坛,教师和学生可以成为不同板块的版主,这样教师既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掌握导向的主动权,传播正能量,也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提高思想认识,不至于在网络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三是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大学生一般都住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化,为大学生网络素质的提升提供了舞台,如可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网络设计大赛甚至竞技游戏大赛,将沉迷于网吧网游的学生拉回到校园。其次,大学生要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多彩的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诱惑力,甚至出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在看手机”的怪象。一些学生在虚拟世界无法自拔,甚至对现实中交往产生恐惧,对网络形成一种依赖心理,产生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习惯,对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网络信息批判能力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自觉抵制外来低俗、不良文化影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其网络素养的养成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面对新的形势,高校要因势利导,以正能量驱散网络负能量,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修敏.网络素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素养教育 需求理论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网络素养教育指的是在网络传播时代,针对网络这一媒介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所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它网络素养本身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对其内容的丰富与发展。
关于网络素养,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网络素养已不单单指认识网络、应用网络的知识与技能等。除了对网络的基本认识与使用能力之外,必须注重“网络伦理”的层面,包括使用者是否明了在网络上应该如何措辞、自律以及对于侵权行为的认知程度等[1]。
1.积极方面
对网络媒介的认可。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网络持肯定的态度,网络的优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有70.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25.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其学习生活有所帮助,仅有4.2%对网络持否定或中立看法[2]。说明大学生对于网络发展带来的信息沟通是认可的,对社会发展前景和自己的未来寄予了期望。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方便。网络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学习领域得以延伸,更为便捷地在第一时间得到想要的信息。打破了传统通过书本、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的束缚。海量信息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天堂,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通过网络可以和别人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使得交往平台扩大,平等对话,且表达自由。
2.存在的问题
其一是缺乏网络信息批判意识。调查显示,还有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意识,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一味迷信,看待网络信息缺乏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极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自我迷失,对于网络信息批判意识的形成受到了极大影响。这说明,大学生在解读网络信息时缺乏批判意识和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认知是表面的、浅显的直观判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是网络素养不足的体现[2]。
其二是容易沉迷于网络。伴随着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介带给青少年一代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不乏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上网成瘾、浏览暴力的现象出现。对网络信息缺乏抵御能力的青少年极其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网络对广大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对于网络素养教育的研究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密切关注。图二[3]给出了大学生群体中网瘾人群与非网瘾人群网上活动的比较,由此可以看出网瘾对大学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二、大学生网络需求分析
1.需求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求[4]。
上述的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个级别,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社会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三种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得到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这两种需求是无止境的。
本文从需求理论的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三个方面对网络素养教育进行分析。提出了从主体(大学生)、客体(网络)、环境(现实生活,包括家庭和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合理使用上网时间,避免沉迷于网络,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2.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社会需要也叫情感与归属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心、友爱和理解,是对亲情、友情、信任、爱情的需要。这种需求比上述低一级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包括:友情、爱情、性亲密、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都有关系。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充满激情的群体,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认同、渴望认识新鲜事物、交新朋友。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四年的生活和学习。网络可以让大学生认识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结交更多的朋友,而且网络为他们提供了抒发自己情感的平台。在网络上不需要表达自己的身份,这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保护隐私的有利场所,也为网络文明带来了隐患。通过匿名的方式,无所顾忌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诋毁别人的名誉、网络交友的感情欺骗等。
3.尊重的需求
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国内外新闻资讯,了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关注新形势下的方针政策,缩短了个体与世界的距离.新媒体对于信息的传递和评论的角度都是多元的。从积极层面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和自由意识,思想上与先进文化实现同步;但大学生在心理上还有着明显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缺乏独立思考,青年群体有着昂扬斗志的同时也比较气盛,思想上很容易受到各种意识形态的同化,随波逐流.若没有及时的引导,大学生就会陷入迷茫和误区.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隐匿性,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弱化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文明道德意识。
2.网络媒介素养认知
所谓网络媒介素养,指的是互联网用户在了解互联网的前提下,理性使用和正确利用互联网,使互联网媒体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这种能力包括对互联网的认知能力,对互联网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对互联网接触行为的自我管控能力和应该具备的网络道德基础和网络安全意识。而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指的便是大学生群体在具备了网络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合理、健康、有效、创新地使用互联网信息为自身发展服务的能力。总体来说,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六个层次,分别是网络媒介认知素养、网络媒介辨别素养、网络媒介法律道德素养、网络安全意识素养、网络行为自我约束素养以及网络创新发展素养。
3.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和构成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并非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学生以及借助系统的训练获得,而是依赖经验主义,即在日常的媒介接触经验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直觉形成所谓的媒介素养。这样的媒介素养,是自发的,是低层次低水平的。这种不科学的媒介素养无法帮助大学生对媒介传播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做出理性和科学的评价,使得花费大量精力获取的信息不能为自己有效服务。
3.1网络媒介理论素养较低
大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传媒素养训练,参与媒介实践较少,对信息如何产生、如何选择信息、信息如何能有效传播、信息的传播意图是什么等问题并不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使用非常频繁,但是由于缺乏对媒体传播信息的特性及传播学方法论认知不足,缺乏基本的媒介理论知识,导致对于网络负面信息的免疫力较弱,信息接受效果较差。
3.2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媒介道德水平,主要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时,能否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新闻出版和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能否自觉遵守媒体道德规范。新媒体因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特性,使其不自觉地具有了细节化监督的职能.所有人的言行被无限放大,遭受着来自社会全方位的关注和苛刻的审视。网络媒体的隐匿性和空前的自由性,使得有些网民侥幸地放纵自己的网络行为,肆意传播虚假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甚至引发网络犯罪行为。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很多网络语言暴力、上传他人隐私信息、通过安装越狱软件登陆非法网站等有悖于媒介道德规范的行为。
3.3面对新媒体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大学生在网络运用方面,很迷茫,多数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网络游戏、看电影、漫无目的地聊天、娱乐消遣。真正在使用网络查阅资料、交流有效信息的学生很少。有的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自控能力较弱,沉溺在网络游戏,耽误了正常专业的学习;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网络虚拟世界的爱情;有的学生对于非法网站、网络传播的不良信息等没有抵制能力和辨别能力。
3.4新媒体信息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娱乐信息和时政新闻,对于专业技能信息和就业信息的获取还比较机械,层次较低。多数大学生是为了应付学期末论文才搜索专业技能信息,而且只是机械地拼凑。因此,大学生尚未有效借助网络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新闻信息的获取,也仅是简单地表层认识,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评判,对于新媒体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4.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途径
随着传媒的发展,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自由和多样化,与此同时,受众被传播活动中的噪音也严重困扰着。因此,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面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借助网络实现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网络信息服务于个人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1对学生进行系统和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英国学者最早倡导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意在“反对当时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国外的传媒素养教育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而在我国还是刚刚兴起。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开设了传媒素养教育课程,这在我国大陆高校中是首创,该校还出版了专著《新闻 传媒 传媒素养》。授课对象除了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外,还有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及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资源提升自己的能力,使得大学生成为真正的“具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从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来看,大学生很有必要接受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开展科学、系统的媒介素养课程迫在眉睫。陈先元在《大众传媒素养论》中曾这样指出,一个人的传媒素养反映着“个体和社会传播机制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现代媒介社会中应该普及展开的公民素质教育,在大学启动推广,是一现实可行又功效显著的战略.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符合现代大学的功能和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目标。当代大学生作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对其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开设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使大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的媒介理论,为媒介素养实现从由自向自觉的转变提供理论指导。”此外,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提高学生辨别、传播、评判和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使得大学生成为新媒体的功能发挥者,而不是沦为“大众媒介或信息的奴隶”。
4.2充分利用和不断构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平台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是多样的。媒介素养教育更不应该局限在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内进行,而应面向全校大学生深入开展宣传,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师生应起到骨干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环境下,让媒介素养教育走出专业教育的局限,成为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应该成为传播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方面。⑥此外,依赖传统的第一课堂远不能满足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通过校园媒体报纸、广播、网站、手机媒体等对网络媒介知识进行有效地并充分利用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新媒体开展网络媒介知识的宣传、竞赛等活动,针对热点问题开设论坛专区,在探讨中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评判体系,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4.3提高大学生的媒介互动和媒介制作能力
当今所提倡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大学生作为日后医学专业人才的后备军之一,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理应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面对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近年来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中医药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所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网络教育于1994年开始实施,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1998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21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在湖南成立,网络教育成为了中医药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教育已迅猛发展,并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中医药网络教育,无疑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教育向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我国中医药教育体系的优势和特色,扩大中国教育体系在国际上的影响,能为海外中、西医从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士开辟一条经济、简便、有效的学习途径。笔者认为,在中医药大学生中实行网络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值得推广与发展。
1利于中医药大学生全面、扎实、便捷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网络教育中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网络技术中的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视觉作用与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等听觉作用一体化可以提供形象生动而丰富的教学资源,极大地激发了中医药大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了中医药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缩短了教师板书时间,降低了教师的体力劳动强度,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使教师的精力有可能完全集中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充分讲解课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以及重点、要点上,既可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又可增加知识量的传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此同时,还可加强学生对薄弱环节的学习和辅导。比如,中医院校由于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不同,中医药大学生相对在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且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每部分知识的讲授往往只有一次,相反网络教育几乎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相关课程可以自主重复的学习,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经验丰富的全国名医名家从基础到临床应用的系统讲授,确保授课质量与水平,切实加强与提高了中医药大学生包括西医在内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因此,使中医药大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扎实与便捷。
2利于中医药大学生个性化知识结构形成与发展
过去我们常习惯的统一模式限制学生的自主选择,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正如“圣人治病,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素问•五常政大论》),“五运有纪,六气有序,四时有令,阴阳有节,皆岁气也,人亦应之”(《类经•论治类》)所言,中国之大,情况各异,时令气候节律、地域环境各不相同,故治疗亦各异。因此,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活生生的有思维的人,则更应如此。中医药发展史上,“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种流派学术思想的鼎力,为中医药发展和民族健康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些来自于实践并经过历史考验的学术思想,仍是现代中医药学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中医药大学生在学习了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外,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适合自身的相关地域等中医药学术思想做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在学校有限的课时内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而网络教育作为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结合,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它的优势,学生可通过网络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它可以自由地选择知识、选择教师、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反复练习,直到学会为止,同时还可针对一些问题通过学习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与教师或学员进行网上讨论交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各取所需因人施教的目的。使有造诣的专家可以通过这一媒介实现一个教育过程,使有这方面需求的中医药大学生通过前辈的指引,少走弯路,更快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3利于强化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中医药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全面深刻地认识、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知识和技能,必然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然而,现在中医药大学生在跨入大学之前所经历过的基础教育所传授的传统文化知识甚少,远远不能适应中医药学教育的需求;在跨入大学之后,由于中医药大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并未把传统文化教育上升到一个高度,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造成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而中医药网络教育的出现,便可弥补其不足。比如超星学术视频里就有《东方思维与辨证论治》等专题,对于中医药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方法、深入研读专业资料、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学术底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利于中医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自主提高
早在《素问•疏五过论》中就指出医家应具备的四德,主要是针对医者的专业素质而言;继而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所讲的“爱人知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在《大医习业》以及《大医精诚》中提出了内容比较全面的医德规范更是流芳千古,价值极高;发展到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提出更为具体的医德守则《五戒十要》。说明历代医学对医德十分重视,并不断地强调和深化。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不可或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决定中医药大学生今后事业的发展。德育的问题从古至今都放在教育的首位,当今灌输式的德育教育大多数学生是难以接受吸纳的,当把德育教育渗透于网络教育过程中,学生在接受网络学习的同时自主地接受了以医德为主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达到自觉端正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进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精神境界。
5促进中医药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
通过临床实习,包括参加查房、临床病例讨论会、疑难病例会诊、重危患者抢救等活动,是培养中医药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一些临床经验,可使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少走很多弯路。如此这般的临床实习,由于医院本身的局域性,这个学习过程是随机的、不全面的,况且临床实习者是从未亲身临床的在校中医药大学生。而临床病例讨论会、疑难病例会诊、重危患者抢救等临床经验却可通过网络教育这种形式,实现共享与传播,从多因素、多角度、多视野去认识中医药临床问题。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医药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