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审美特点;网络媒介素养

本文中的“媒介素养”主要针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网络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个体审美能力发展,反之,审美能力的高低也决定着90后大学生选择接收和辨别信息的能力的高低。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高途径除了自身加强学习以外,主要依靠媒介素质教育课程的推广与普及。因此,系统研究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审美素质的正相关性,把媒介素质教育作为提高90后大学生审美素质的突破口,不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且具有深远而迫切的战略意义。

一、90后大学生的审美特点分析

在特定的成长背景下,90后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年龄上已经处于生理机能基本成熟的青年期,比前几代人更加开放独立,更加关注自身的内心需求,虽然他们还缺乏社会阅历,受喧嚣和浮华的快餐文化所吸引,缺乏成熟和隽永的审美价值观,但他们依然坚定的追求着自认为美的事物,并呈现出以下的审美特点:

(一)审美对象更加直观

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于网络时代,从小接触的是海量、直接、通俗的文化信息,受此影响他们更加易于接受直观性强、浅显直白的音乐、图片、视频,这类形象简单、直观、新颖,因而更加受到追捧和欢迎。在传播方式上,其中的网络文化没有以往任何文化类型所具有的种种限制,几乎无限地扩大了人们的感官经验,尤其是视觉经验,正以最灵活多样的方式向人们输送信息、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而且其将现实性与虚拟性相兼容的新特征,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在教育方式上,网络文化一改以往教育过程中强制性的方式,通过艺术手段,以审美化包装使人们在观赏、娱乐中受到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但不会引起90后的抗拒、排斥、逆反心理,相反会产生强烈的亲和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给美育带来了最新也最有力的革命,也给90后带来了更加直观的审美对象。

(二)审美对象前沿时尚化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冲击,90后大学接受的艺术教育及审美教育较为薄弱,对于中外经典的音乐、美术、文学、摄影等作品缺乏认知。他们更喜欢当下和未来,而很少愿意感受和品位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经典的、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艺术作品。如一项针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65%的大学生表示听过不到10首中国古典民乐,而只有26%的大学生看过中外经典美术作品。80%的大学生表示从未看过美术作品展或者听过音乐会。而从问卷调查中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于中外经典的音乐、美术以及文学作品缺乏认知:65%的大学生表示听过不到10首中国古典民乐,其中排名前三位的是《梁祝》、《春江花月夜》和《茉莉花》,42%的大学生仅听过国外经典名曲,而只有26%的大学生看过中外经典美术作品。

(三)审美娱乐性更加突出

在90后大学生看来,休闲娱乐、追逐时尚、网络游戏、流行音乐是他们对美和快乐的方式的首选。而他们的审美对象也大多来自网络、电视、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如新出炉的影视体育明星、流行音乐榜上的歌曲、爆炸性的娱乐新闻等等。这些审美对象往往具有美轮美幻的舞台、精致奢华的服饰、热辣刺激的感官、直抒胸怀的简单,90后从中感受、喜爱并模仿着他们,体现了较强的审美娱乐性特点。

(四)审美呈现另类、个性和非主流

从表现自我的方式上,90后的“非主流”成为他们的一个标签。90后将“非主流”从地下、弱势的地位中彻底跳脱出来,如此高调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他们的服装色彩鲜艳、样式夸张,喜欢穿各种色彩鲜艳造型诡异的服装;喜欢和自己的头发较劲,弄出各种不符合地心引力的发型;喜欢化浓妆,喜欢用“萌”的审美观玩自拍等。他们的审美中充满了强烈的自我体现和张扬,总希望引人注目,这是大部分“非主流”90后的心态。

二、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一)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因为调查是在各个学校相关学生处的老师和学院负责学生管理的老师配合下开展的,学生们对调查内容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参与调查的积极性比较高.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比较高。其中,中州大学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2份.回收率96%;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50份,回收148份;河南农业大学300份,回收29l份;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150份.回收138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份,回收190份。总共收回951份,回收率95.1%。在统计过程中,删除无效问卷24份,有效问卷共计927份。

2.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的网络媒介接触统计表

参与调查的学生触网度达到100%,直接反映了大学生上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自上大学开始接触网络,进入大学后,没有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离开了父母的视线,拥有了较大的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大学生就投入到网络的多彩世界里,从上图中可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的网龄在3年以内,并且经过分析发现网龄与年级基本成正比。但也有部分学生具有三年以上的网龄,说明在上大学前就接触过网络。

中国网络最先普遍流行于大学校园,特别是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拥有电脑数量的增加、学校的网络建设越来越发达,网络已成为对青年学生影响较大的一种媒介。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和广播,已经在逐渐接近和超过电视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手机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强。

针对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的调查显示,上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扩大交往面、丰富业余生活、求职择业的重要方式。还有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网络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利用博客或空间表达自我思想,网络扩大了大学生媒体参与的空间。

高校学生主要上网目的调查图

(二)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特点分析

根据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媒介通常根据自身的性质、需要和所要达到的宣传目的来选择报道的重点及对某一个事件报道的侧重点和角度等。传播者最先接触到传播对象,依据自己的理解将其进行编码,其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主观因素,面对各种各样的媒介新产品、新理念,最为直接的受众就是大学生群体。但是,大学生们又受着来自其自身和外界的影响,他们的媒介素养明显存在一些缺陷。他们的媒介素养主要呈现如下特点:1)媒介、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力量,他们利用媒介学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2)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越来越趋于理性,不再是一味地接受,能够做到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性地接受信息。3)大学生对媒介现象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对媒介知识的学习尚处于自我判断、自我接受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4)大学生在媒介运用与操作方面,水平普遍较低,制作媒介产品的能力也有待提高。5)大学生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与自律能力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具有明显的实用和功利倾向,在思想上尚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在道德评价上存有偏差。6)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还很欠缺。媒介理论知识以及系统的实践更多地集中在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学中。

综上所述,网络媒介已经不可避免地深度融入“90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由于他们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加之独生子女政策的连续影响和家庭结构及教育的变化,使他们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当“与网而生,用网而兴”的时代氛围与他们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天生融合相互作用时,“90后非主流”及“网络围观”、“网络维权”、“网络观政”、“网络参政”等成为他们行为的热词,尤其是在当下一些公共事件中,他们在网上推波助澜,成为影响网络舆论走向的重要力量。有效提高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闫欢.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美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现代传播,2008.(2)

[2]陈瑞娟.美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途径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3]谷玛利.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8(5)

[4]生奇志.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政学;大学生;网瘾矫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3-0253-04

李超民(1982-),男,中南大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湖南长沙 410012);李礼(1982-),女,湖南省委党校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湖南长沙 410006)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现状和防治研究”(项目编号:09JDSZl010)和2011年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以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吸引着大量网民广泛参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在中国网民中,大学生所占比例为22.3%,位居职业分布的榜首。大学生已成为了网络使用的最主要群体。然而,网络的“双刃剑”作用十分明显,在给大学生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其中大学生网瘾就是典型问题。对此,大多数学者通常是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视角进行研究,而从思政学角度去探究网瘾问题仍未涉及。因此,本文用思政学基本理论系统考察了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瘾矫治的方法策略。

一、大学生网瘾成因的思政学理论解释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决定于外界环境,或决定于主观条件。大学生网瘾行为的产生,既有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因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维度审视大学生网瘾问题,必须探索网络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状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及载体等要素与网瘾形成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主体原因:多元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教育主体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因此,只要实施了教育行为的人或群体,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教育主体。因而,教育主体多元且多变,通常充当教育主体的有教师、家庭、社会组织。教育主体在实施各项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这种教育效果的产生能力称之为教育力。

大学生网瘾问题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欠缺的具体表现,这与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教育合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网瘾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管理相对缺失,导致多元的教育管理主体被割裂,并未形成高效的教育管理主体体系,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和教育合力。一是许多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他们错误地认为孩子进入大学已成年,应该自己管自己或由高校来负责,作为家长只需要满足孩子的日常物质需求即可,于是淡化和弱化了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家长支付的高额生活费用的一部分被大学生用作上网开支,加速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进程。二是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学生人数骤增,带来了许多条件限制和管理漏洞,尤其是对网络使用的教育管理。大学生平时在校时间长,网瘾一般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但是,学校管理人员很难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有的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学校家庭联络机制。因而,高校掌握的大学生网瘾的第一手资料,难以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家长的反馈信息学校也无法收集。三是社会舆论教育无法与学校及家庭的教育相结合,缺乏长效作用机制。因此,全面优化各种教育建设资源,有效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联合,形成同向、同步、同质的教育合力,是矫治大学生网瘾的关键工作。

(二)教育客体原因:大学生慎独修养缺失

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其自身素养是抵制网瘾诱惑的核心要素,其中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慎独修养。“慎独”出自《礼记·中庸》:“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修养是指个人在是否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够保持高尚的觉悟,严格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做到隐微之处的谨慎。大学生如果缺失慎独修养,其行为往往会出现多面性,郎平时表现非常优秀,一旦个人单独处事则显现本性。大学生在网络行为方面缺乏慎独修养的主要表现为:单独上网时,经常超时超量,难以自控,如同一种惯性力量支配自己。因此,慎独修养缺失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劣行惯性因素。

慎独修养说到底就是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自己约束自己,自觉将自己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大学生作为思想独立的成年人,分析判断能力强,道德认识水平趋于成熟。然而,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盛行,从教育客体方面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因为个人在道德选择上偏移了原本“善”的方向,从而产生了网络失范行为;另一方面,网络世界本身的特性与传统社会存在很大差异,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他律道德”,自然减弱了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制约。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网上行为的匿名性,导致他律道德难以形成,无法为网络道德自律提供可靠的保障。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信息 分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09-0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显示,从2008年9月开始大专及以上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100%,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公众参与性使网络信息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互联网也逐渐成为大学生除传统文本文献信息之外的又一信息资源利用中心。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加之大学生尚未形成系统和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使得大学生在如何正确判断、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和价值,以及如何选择有用的网络信息资源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引出探讨影响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的因素,并研究相应解决措施的现实需求。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华中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前后共计发放31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3份,有效回收率为94.5%。其中,男生169人,女生141人。被调查对象的学科背景如下:人文类65人,社科151人,理工科84人,艺体类10人。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获取网络信息的途径、对网络信息的态度、大学生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以及影响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的因素等方面。

一 概念界定

由于目前学术界对网络信息分辨能力这个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本课题小组将从它的上位概念——信息素养概念着手进行定义。

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89年对信息素养进行定义:信息素养是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以及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我国学者蒋宏曾举出多个学者的定义做比较,认为 “信息素养”包括以下使用信息能力的综合:了解信息价值的能力;知道何处可获得信息的能力;检索信息的能力;解释、组织、综合信息的能力;利用与传播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这两种观点我们不难看出,信息素养是利用者利用信息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参考以上观点,本课题小组认为,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是指大学生网民通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对网络中的信息内容的真伪进行鉴别和运用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认知能力。明确自己所需要网络信息的范围并有效获取所需信息,以及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和认识能力。

第二,理解能力。了解信息价值的能力和解释、组织、综合网络信息内容的能力。

第三,辨别能力。运用学识、经验和其他辅助工具对网络信息的真伪进行理性判断和准确鉴别的能力。

第四,运用能力。充分掌握网络信息的内涵,并达到特定目的的能力。

二 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大学生能对网络信息进行理性分析,但仍有部分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对网络信息判断能力不够,信息检索能力和媒介运用能力有所欠缺。

1.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途径分析

调查表明,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方式中,从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获得信息的学生比重都达到62.75%,大型门户网站的比例为47.06%,专业的资讯网站等其他方式的使用率较低。在被问及网络信息可靠度的问题时,43.14%的大学生选择了专业的资讯网站,其中,大型门户网站、计算机信息资源数据库、国家新闻机构的主流网站所占比重分别为19.61%、17.65%和15.69%;而对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网络中信息的可信度只有3.92%。这体现了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信息真实性之间的矛盾。

2.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

调查表明,45.1%的大学生表明偶尔会被一些虚假的网络信息所误导,43.14%的大学生会受到别人对网络信息的看法的影响。这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只有11.76%的大学生表明能够清晰辨别出信息的真伪。在被问及能否在网络中找到想要的信息时,23.53%的学生表示网络信息太复杂,不能立即找到,28.41%的大学生表示不总能找到想要的信息,47.06%的人表示能够找到所需信息。

3.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态度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37.1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不能违背伦理道德,28.5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要选择合适的网站,14.29%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有专门机构来审核网络信息;只有2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应该包含所有信息。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虽然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但是网络信息的仍需要一定限制,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信息把关人”。

4.大学生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当遇到感兴趣的网络信息时,有56.86%的大学生会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辨别真伪,同时进一步转播信息或者跟帖,有27.45%的大学生表示没有特别举动,等待网络信息进一步更新,有11.76%的大学生表明仅一看而过,不做进一步了解,而有3.92%的人表示会不加辨别地转播信息或者跟帖。表明仍有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分辨能力不够,需要进一步引导。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大学生大学生社团网络社团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群体,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电脑的逐渐普及,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络社团增多、跨校活动增多、与社会联系增多等新情况和新趋势。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和逐渐增多的趋势,既为高校德育带来了机遇,也使高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给高校德育带来的影响,就成为新时期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内涵以及现状透视

1、大学生网络社团内涵界定

对大学生网络社团内涵的界定不能做简单的处理,必须进行综合思考,多层面考察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构成,否则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大学生网络社团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现实社团的网络化。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大学生现实社团纷纷触网,实现网上网下联动,以增强影响和扩大活动空间,促进大学生社团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健康发展。二是基于网络本身而建立的大学生社团。网络作为新的媒体,对人们的交往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本身所固有的虚拟性导致网络空间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甚至是违法行为,基于此,关心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部分大学生成立了网络文明协会,旨在倡导广大网民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网络技术的高端性以及日新月异性,也吸引了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技术本身的强烈兴趣,他们纷纷建立网络爱好者协会等,这些都是基于网络本身而建立的大学生社团。三是基于网络的超时空性和适应现代社会开放性要求而建立的跨校园、跨地区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渴望交往是处于青年期大学生的典型心理特征,网络的超时空性刚好可以以低成本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大学生社团也就从象牙塔内纷纷扩展至校园外,致使跨校园、跨地区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如雨后春笋般产生。

总之,大学生网络社团就是大学生在认清网络影响和本质的条件下,在网络空间基于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而建立,旨在满足大学生自身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群体。

2、大学生网络社团现状透视

在网络发展的初期,网民主要是高校的师生和各大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经过十年多的发展,网民的主体构成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本身也逐渐变成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一,线上生存和符号世界对部分网民来说已不再陌生而是不可或缺。所以虚拟社区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网民的网上家园,论坛、聊天室、博客、新闻组等是他们经常采用的交流形式,也是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诞生地和寄居地。

由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而同时参加跨校社团和网络社团的大学生比例分别达到6.5%和14.0%。,平均每人参与的跨校社团为1.76个、网络社团为1.99个。调查结果显示,从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平均数来看,大学生参与的网络社团数多于现实生活中的社团数。由此可见,网络社团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组织形式,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紧对网络社团的研究,积极探索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对策。[1]

虽然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开放性为大学生建立各种网络社团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客观上丰富了大学生社团的多样性。但是,由于社团成立的动机之一是大学生的需要,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也是基于大学生的需要这一重要的基础而兴起。现代大学生的突出需要是成就需要、就业需要、创新需要、情感需要等。相应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也主要是考试类、职场类、学术类、情感类。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纷纷增强,于是考各种职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考试、考研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认同,基于此,他们纷纷在网上建各种以此为中心内容的社团。如寄居于著名的虚拟社区----天涯社区的“考场加油站”,腾讯聊天室的“英语角(四级、六级)”等。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实现就业,大学生纷纷利用网络的广泛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征,在网络空间建立了各种围绕就业这个主题的社团。他们在社团内部共享各种就业信息,谈论各种就业技巧,交流就业的酸甜苦辣,既可以丰富就业的信息,又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然而随着社会开放性发展程度日益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也呈现出开放性特点。他们不再满足于与本校师生的交流,而是渴望与名师、名校的学生交流,而网络的低成本性和信息共享性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爱好科研的大学生主动在网络空间建立了“报告厅”社团,专门收集名师的学术讲座,然后就讲座内容展开交流,以达到开阔思维、丰富知识和增长见识的目的。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特殊心理特征,决定了情感生活对他们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结识异性朋友,大学生自发地在各虚拟社区和聊天室建立了诸如男生夜话、女生夜话、青春杂言等版快,与同辈群体在网络空间交流与异往的技巧和心得,抓住机会寻觅自己的另一半,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社团是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群体,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二者具有共同的使命??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二者也存在差别。大学生网络社团是大学生自发在网络空间设立的,并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得当前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管理的真空。而高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所以,积极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高校德育一起形成合力;消极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会削弱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阻碍高校德育效果的发挥。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对高校德育的积极影响

首先,增强了高校德育主体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既是高校德育的客体,又是高校德育的主体。大学生网络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群体,有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如网络文明协会、网络志愿者协会、网络伦理协会等。网络文明协会本身的宗旨就是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民。网络志愿者协会,就是以网络为媒介,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大学生集中起来,以自己的行动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网络伦理协会,就是爱好网络道德研究的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通过讨论、交流,致力于网络伦理的研究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可见,不管是以德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网络社团,还是以德育理论研究和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在客观上都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覆盖面,壮大了高校德育主体的队伍,提升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

其次,丰富和提升了大学生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任务之一就是启发和提升大学生的需要层次,扩大大学生的社会关系。各种网络社团的建立,以其低成本性、便捷性、交互性、广泛性等,丰富和提升了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就业需要等;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发展,大学生从校内走向了校外,从地区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学生网络社团内的信息具有面广、量多、传播快的特点,因而网络社团成为大学生获得社会信息、沟通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生缺乏知识和经验的缺陷,为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开拓知识层面提供了途径。网络社团成员之间相互传播信息、沟通情感,客观上起着补充校内信息沟通的网络作用,为情感的双向交流提供有利的条件,满足同学的交往、友谊、自尊等心理需要。

再次,发展了高校德育的载体。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助手。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立,一方面适应了网络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推动了现实社团在网络条件下的发展。大学生网络社团是适应信息化校园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社团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扩大和变形;是大学生社会关系扩大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大学生社会性本质的发展。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立,是对高校德育载体的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对高校德育的消极影响

首先,大量消极网络社团的存在会抵消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发挥。大学生现实社团,不管是正式群体,亦或是非正式群体,都需要向指定的主管部门申请,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方可成立,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且还配备一定的指导老师。所以,现实社团的活动,基本上都在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监控的范围之内,从源头上保证了社团的健康性和积极性。然而,网络社团与现实社团相比要随意得多,且主体构成要复杂得多。没有了规约,一些消极的网络社团就会在网络空间大肆开展非法的活动,甚至延伸到网下。一些在现实校园没有活动空间的消极社团也纷纷把阵地转移到隐蔽性强的网络空间。如,考试团体,团体,网络传销团体等,他们的活动违反校园的纪律,甚至是触犯国家的法律,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甚至是扰乱了校园的正常运行秩序。

其次,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自发性存在,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难以把握好这个载体。德育载体是指德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所运用的,能承载、传导德育的内容信息,并对德育的客体产生影响、对德育的内容信息进行反馈的一种可控方式和外显形态。网络所固有的数字化效应,导致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隐蔽性存在,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网络社团基本上是一种自发性存在。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自发性、隐蔽性存在,导致德育主体难以发现社团的存在,无法预测网络社团对社团成员的影响,从而也就难以有效控制和利用网络社团开展德育工作。

再次,大学生网络社团成员的复杂性、多样性,增加高校德育的引导难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主体本来就变得异常复杂。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员,又是来自全国各地、各个不同高校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已经毕业的学生。由于每所高校的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客观上决定了社团成员的素质的不同,异质性程度太高的成员聚集到一起,客观上增加了高校德育引导的难度。大学生网络社团把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集中起来,同时也就把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反应快、易偏激的特点高度凝聚化,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猛烈爆发。尤其是在某种错误思想或舆论的导向下,通过校园文化中从众和集体规范的压力,胁迫大量的青年学生参与抗议社会的行为,有时会造成一种铺天盖地的潮流。形成社会和学校难以控制的恶性政治影响和政治后果。“由互联网为诱因生发出来的大量的社会性互动、聚会和某种意义的自发的结社行为对我们现有的校园社会框架不可避免地蕴含着一种解构性的威胁。”[2]

三、高校德育应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之一,物理世界和符号世界在他们的生活中早已合二为一,他们是最先实践卡西尔所论述的人的符号生存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社团也会更加多样和复杂。在当前学界研究已经大大滞后于大学生网络社团发展现状的情况下,高校德育只有下大力气积极探索和实践,才能管理和引导好大学生网络社团,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3]“在新形势下,各地各高校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要通过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适应学生需求,增强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形成新形势下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4]

管理和引导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主体应实现社会化。大学生网络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社团成员自身必须能真正做到自我管理,尤其是社团的负责人,一定要牢牢把握社团的正确方向。其次,大学生网络社团都是寄居在特定的网络空间,而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一样,也是有主人的。因为网络是实行的域名管理和IP地址管理,所以网站、网页的所有者,一定要密切监视网民在自己的空间内进行的活动。大学生网络社团一般是设在各大论坛和聊天室,当前论坛都有自己的版主,聊天室也设有管理员。所以,版主和管理员要自觉充当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再次,今年年初,我国又实行了互联网备案制度,即所有的网站都要到主管部门备案。而备案的内容之一就是网站经营或者宣传的内容,所以相应的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互联网站备案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对各大网站传播的内容进行方向上的管理,让非法的、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没有立足之地。最后,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主体,应主动深入大学生网络社团,以社团成员的身份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社团健康发展。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加强横向交流,形成合力。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广泛性,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突出特征就是跨地域性和跨校园性。也就是说,网络社团的成员是来自全国不同的高校,或者是同一地区的不同高校。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网络社团已经超越了实体校园的限制。这一特征,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校园之间的横向交流。应该说,网络已经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之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提供了可能的条件。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主动地加以利用,可以在网络空间建立讨论和交流专区,分享引导社团工作的经验,交流各自发现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新动向,共同商讨引导和管理的对策,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合力,尽量减少大学生网络社团管理的真空。

加强网络社团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扩大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众团体。开展“网络进社团、社团进网络”建设,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德育的客观要求。针对网络社团所固有的特征,加强网络社团文化建设,促进网络社团的健康发展。目前,各高校为了应对网络化对校园的影响,纷纷采取措施加强信息化校园文化建设。针对网络社团的蓬勃发展,高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把网络社团文化纳入到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克服网络社团文化的自发性,从而保证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方向性,以减少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消极影响。

注释:

[1]《调查显示:59.7%的大学生参加校内社团》2005-5-915:26:00,新华网

[2]万新恒主编:《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互联网超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入到寻常百姓家。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人们更宽广的获得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当代大学生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交流和学习,这个全新的信息交流渠道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的时尚,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广泛应用的网络背景下,一些网络安全问题也频频出现,网络带来的负面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已经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分析;探究

前言:

互联网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然而网络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课题。网络包含的信息量大、功能多样、传播速度较快,为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交流平台,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有些甚至引发命案,这些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如何进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利用互联网的习惯,是高校教育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

1.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含义及必要性

1.1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含义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个人亟需正视和重视的问题。高校通过对学生自身情况的了解,采取各项措施来增强其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各项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开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1.2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高校更多关注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策略,忽略了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正是因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缺乏清晰的认识。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有的离家出走、有的精神失常,甚至有些会引发命案。网络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在不断增加,在当今形势下,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责任感,提醒他们要安全使用网络,时刻注意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通过网络安全教育的开展,能够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将网络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促进大学生地身心健康发展。

2.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开展内容

2.1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绝大多数取决于人为因素,由于用户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其网络道德行为严重失范,从而引发安全问题。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单纯地依赖法律来维护网络安全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在大范围内影响到大学生的用网习惯。又由于网络活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很多用户在使用网络使不自觉得就会弱化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从而引发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增强网络用户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近几年来,相关研究人员已经将如何从道德教育入手来处理网络安全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网络安全教育时,尤其要重视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自觉地规范网络行为,减少网络安全问题。

2.2计算机法律、法规教育

互联网最大的特性是不受约束性和相对自由性,但是互联网与现实世界一样,它的自由性是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我国的相关法律条例已经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要重视对其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计算机法律,加强大学生对各种计算机网络法规、安全管理通知、保密管理规定等相应法律条文的学习,完善大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法律知识,使其自觉地遵守规定,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合理合法地利用网络。

2.3网络安全自律教育

许多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用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安全自律教育,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网络安全意识。通过自律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安全技术防卫知识的普及,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正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才给不法分子留有空隙,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

2.4改善教育方法,采取疏导方式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当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当反思教育方式,改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疏导交流的方式使其通过正常渠道来宣泄自身经历中的困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对于网络时代中的文化侵略问题,要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正确吸收外来意识形态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之间的关系。教育者要及时发现学生在用网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的人际交往问题,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与网络虚拟交往的关系,采取灵活的教育和疏导策略,充分实施网络安全教育。

2.5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观念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家安全意识已经从单纯的军事安全扩展到涵盖政治、经济及社会安全等的综合性安全,尤其是国际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国家科技、政治及等的安全都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维护我国的社会安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信息化和网络化背景下,高校对于确保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应当担负其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因此,高校应当教育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观念,自觉地担任起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责任。

2.6身心健康教育

互联网的广泛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多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到网络游戏和虚拟社会中,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度越来越小,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已经渐渐脱离现实生活,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和不健康的文化在逐渐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应当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使其合理、适度的运用网络资源。

3.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对策

3.1增强师生防范能力, 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增强师生防范能力,营造效益安全环境是确保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稳定实施的重要保障。高校管理者应当在师生中普及网络防范知识,使其树立自觉、主动的安全态度,增强安全意识。另外还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网吧的规章制度,对网络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教育,以确保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安全网络行为。

3.2坚持完善制度和严格管理相结合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营造校园的安全环境,也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网络安全制度,通过网络安全制度的完善,在制度的制约下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更加有效地落实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用网习惯。高校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不断改进并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高校应当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网络信息进入到学生的视野,对各种网络信息层层筛选,设置防火墙等,有效组织不良信息的进入,确保大学生网络环境的健康性。高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素质教育,通过网络法制、网络伦理的教育,使他们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抵制不良信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完善的网络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机制结合在一起,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3.3坚持提高认识和健全队伍相结合

高校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是学校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基本责任,学校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肩负起对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任务,通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发展。此外,高校还应当健全网络安全教育的工作团队,高校教师应当充分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教师、学生中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好同时又懂得信息网络技术思想教育工作的队伍,确保队伍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有针对性地实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3.4坚持课程教学与日常宣传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垃圾不断增加,西方国家的一些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相关课程。我国大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课程教授的内容大部分只是技术理论知识,并没有涉及到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学校缺乏教育,将使校园网络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因此高校不仅要加强日常宣传工作,让学生知道安全用网的常识,并且将网络伦理道德问题融入到教育系统中,将课程教学与日常宣传有效结合在一起,为网络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屏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应当认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健全师生队伍,将课程教学与日常宣传结合在一起,不断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增强其网络素养,维护高校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伟.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03):117-119.

[2] 张成军.校园网络行为道德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0 (02):123-125.

[3] 刘新华,巢传宣.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1 (14):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