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蚁族 蚁族焦虑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尤其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倾向于留在一线或二线城市。根据相关调研,“蚁族”群体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上百万。但与实际存在的“蚁族”数量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当前阶层的发展状况可知:大学生“蚁族”群体逐渐成为一个被重视的社会群体,这个社会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人们对该群体一方面寄予同情,另一方面思考如何转变。

一、大学生“蚁族焦虑”内涵及特点

(一)大学生“蚁族焦虑”内涵

大学生“蚁族”群体主要指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收入较低的大学毕业生,其具备以下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以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居多。因此被比喻成“蚁族”。大学生“蚁族焦虑”是在校大学生被所存在的“蚁族”现象所影响,从而对未来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产生迷惘和困惑,所导致的心理焦虑。

(二)大学生“蚁族焦虑”的特点

大学生“蚁族焦虑”主要指在当前情况下面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主要指个体的处境与当前心理状态的吻合程度。根据对当前大学生“蚁族”群体的调研可知,其主要心理特点如下:忧虑、急躁、悲观、抑郁、不满等。该类群体在上学时期,主要是考虑到未来会出现的各种不适应,挤出一定时间从事各种兼职活动,其一方面想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适应当前社会现状;另一方面还可以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减轻经济压力。

二、大学生“蚁族焦虑”现状分析

根据以往对当前大学生压力的调研表明,存在着各种压力源。其中包括个体因素、学习因素与人际交往因素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分析,探究当前大学生“蚁族焦虑”的现状。其中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个体因素。主要指大学生个体的家庭状况及性格特点。在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我国实施各种教育政策,提升当前学校教学质量,我国大学生自身面临着诸多压力,这就会促进该类群体的压力呈现多元化。2.学习因素。在我国当前发展背景下,学习成为当前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在受到家族思想的影响下,农村的孩子为了更好的发展,他们就会以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实际教育回报与理想差距过大,就会导致其产生一定的思想压力。3.人际交往因素。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积聚现象,也就是家庭条件类似的群体会相互选择在一起,表现为相互吸引的现象,而家庭背景差异较大的群体则相互排斥。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排挤,其中弱势群体学生强烈的自尊心会受到损害,并且在心理有一定的自卑感,时间长了都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从而变得内向、不合群。

三、大学生“蚁族焦虑”原因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二元体制的结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伴随着当前劳动力市场的转变,各种劳动力的缺失造成了当前的不平衡性。而且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还存在一定就业歧视,导致大学生群体在就业机会与薪酬待遇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高等教育体系不完善

伴随着当前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完善的状况。其中包括高等院校规模盲目扩张,综合性院校也在逐步增加,在专业设置上呈现一定的精确性,而且受教育水平不能够解决当前各种就业难题。一些综合性高校盲目扩大规模,增设专业,导致当前各种设置不够标准,而且还不能推动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三)传统就业观念的误导

随着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就业难题,因此出现了一大批“蚁族”群体,在很大范围内传统的就业观念还在影响当前的大学生,部分大学生还相信“精英就业论”,过于高估自己的位置,导致期望值过高,落差太大。这使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政府面对当前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控制当前逐步加剧的失业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手段,针对当前具体问题进行剖析解决。

四、大学生“蚁族焦虑”引发的对策思考

(一)坚持人生观理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指导当前大学生如何坚持正确的方向,全面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价值理念,解决人生中面临的各类问题。

(二)坚持青年教育理论指导,引导青年健康成长

青年教育理论是马克思青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坚持一定的原则,把其作为自己成长的重要支撑。该类理论指导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在当前各种发展途径中,推进各种就业措施的实施,解决当前大学生“蚁族焦虑”问题。

(三)社会和高校应关注大学生“蚁族焦虑”问题

当前该类社会群体还仅仅局限在媒体宣传,而没有深入对该类群体进行调研,无法理解“蚁族”群体的心理现状。因此,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对“蚁族焦虑”的认识,最大限度促进当前各种活动的开展,提高当前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四)社会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居住观

“蚁族焦虑”的实质是就业难和住房难,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面临各种就业问题,其中住房问题比较难以解决,蚁族群体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农村或者收入较低的城市居民,其成长环境会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想法比较保守落后。

五、结语

总之,大学生“蚁族焦虑”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当前高等教育中,需要大学生自身提升其综合能力,同时政府设计科学合理的就业政策,协调解决“蚁族焦虑”问题。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磊.大学生心理焦虑问题及其化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能;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4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其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进入各个行业,发挥其重要作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然而,对于高职院校的语言类专业大学生来说,现实情况下不可能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开设那么多的课程,没有计算机老师精心的指导和教导,所以必须利用空闲时间去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

所谓“自主学习”,指学生自己作主,通过自身的活动,自主的探索来获取知识,掌握学法的一种学习行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第一,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比如制订学习目标的能力、针对不同学习任务选择不同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等。第二,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通俗地讲,就是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进行自由选择的程度。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当然这种学习模式有两个必要前提,即学习者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教育机制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引入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大胆实践,积极探索高职院校语言类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自主学习开展实施。

1 语言类专业大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和困惑

现实情况下,语言类专业开设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等一些非常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已经很难满足日常应用,影响在校生的日常学习、活动。而给语言类专业大学生带来很多困惑。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网络时代,我们无时无刻都去面对计算机时代。在校的大学生如果不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不给自己定下目标。不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那以后,很难适应我们人类处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时代中,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2 语言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探讨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潜意识,促进学生终生学习理念的形成,让学生知道与时俱进,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跟上21新时代的步伐。为此,个人认为,在课堂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培养起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起简单地掌握课堂知识的技能更为重要。

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课程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应用过程涉及到很多应用技巧和方法,如果按照传统普遍的计算机教学形式,以“教师先示范―学生跟着操作演练―教师最后总结”这样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进行操作练习,表面上学生可以跟上教师教学步伐,能顺利完成教师指定的课堂练习,但无法灵活地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巧和方法,一到现实生活应用中来,就往往记不起所学的知识和技巧,不知道如何下手了。与此同时,计算机的课堂教学知识不能代表最前沿、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课堂的操作训练中,而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很难掌握计算机的学习技巧和规律,遇到更新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或硬件时,便不知所措,为自身综合素质带来不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课堂教学给予引导、协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宰自己去学习,体现“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知道,学计算机,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跟上计算机、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而对于语言类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如何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应该采用以上“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个人认为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

(1)加强实际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注重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水平的熟练程度,从而不断提升的自身的实践能力,需要在不断地实践练习和使用中才能体现出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注重结合现实,设置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认识,懂得学好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不仅是工作生活的需要,也是现实信息时代人与人交流和工作的需要。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学好计算机的替意识,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2)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现实中高职学生的各方面基础较差,常常在面对计算机应该技术学习新的知识点时,常常容易因困难而退缩,也可能因此而失去尝试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自信心,无法深入去学习,易造成半途而废。这是普通存在的现象。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按照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设置计算机应该技术课堂教学难度应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学习工作任务,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机应该技术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的效果,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长期发展和进步。

(3)激励方法和手段,及时给予评价学生,促进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利用一些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方法,及时评价学生的成绩和成果,让学生感觉到不断在进步,自己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同时,我们教师也应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反馈,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并促使其改进。而对于高职院校语言类专业的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清楚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是否正确,从而影响了自主学习的质量,也同时让学生经常处在是与否的学习环境中。因此对于语言类专业的高职学生要及时的学习反思,遇到知识困难可以不断向别人请教。同进通过计算机书籍和网络平台不断自主学习,及时修正错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总之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有一些小的不同!只要通过自己努力和不断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技能不平会不断提高,为以后打下基础。

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周期在不断缩短,因此,对于语言类专业大学生必须学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变化。同时,自主学习能力对语言类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学习也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具有职业能力的同时,也为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以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手段,结合语言类专业结构性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水平。为以后人生道路不断更上一层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桃,杜勇钢.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S2.

[2]王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初探[J].学周刊,2011,05.

[3]张晓河.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05.

[4]李永辉.浅谈计算机文献阅读习惯对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提高[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 学习习惯

[作者简介]林军(1964- ),男,浙江台州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浙江 台州 3180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76-02

一、引言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①高职高专学生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学习动力和学习目的缺失,造成学生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学生、教师、学校、现行的教育体制都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众所周知,学生在中小学形成的应试学习习惯在上大学时已经有了较大的惯性,许多学生已经没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高职教师在教学改革方法方面目前已经尝试较多,但效果总是不佳,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一门课下来,学生从没有参看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也从没有开展过对课程中有关问题的深入交流和探讨,甚至教师也照本宣科,基本上毫无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和方法,这些都是造成学生不学习的一些重要起因。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自主学习本身要求学生自身要产生对学习的需求和探索专业职业领域的欲望,学生如果没有形成对社会、对企业、对家庭的正确认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就不能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目前,我们的学生还有许多对未来没有理想、也没有学习和生活的目标,这就非常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帮助,将其扶上正轨。现有的素质教育类课程在一些关键的公民素质和职业操守方面也存在着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的问题,关键的公民素质如礼仪、卫生、遵守各种活动规范等文明行为,多数可以下学校的环境下提高和养成;关键的职业操守如纪律、团队精神、质量意识、认真敬业、坚持忍耐等,有部分是可以在学校的环境下提高和养成,多数需要在社会环境下逐步养成。③

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其和创新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具备了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他就具备了终身教育的前提和基础,④创新能力的形成不能单由教师的口传心授完成,它是需要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的,而且这个过程往往会较长,否则就难以积累足以产生创新的知识和能力,所以自主学习是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缺少了这个能力,可以说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操守就达不到培养要求,学生也不能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完成寄予大学生的伟大使命。

二、学习目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目前高职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状况是上课不带书、笔记本、笔等上课用具,学生不学习,一些甚至以学为耻。说明学生中有相当人已经没有了学习者的定位。学生学习没有基本的方法,如有学生对学习英语需要背记单词感到奇怪,等等。可以看出,学生判断事物的基本能力和正确从事各项活动的能力都不太具备,在大学里,他们带来的是在入学前长期形成的作息和学习习惯。懒散,对学习和做事没有坚持、忍耐的恒心,是学生不爱学习的表象,深层次的是学生对人生目标的茫然,而这种茫然有些还源于对以往学习的失败和挫折。所以这部分学生对大学老师来讲就需要承担更加繁重的纠正性教育任务,一些人认为不应把学生在前面积累的教育问题放在大学里解决,这是回避问题的做法,不是应有的态度。

上面说明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前提是学生有理想,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这里就涉及了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大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还是技能?我们认为这些可能都是重要的,但至少不是最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可以说都不重要。因为老师在讲授知识时,学生如果不听,讲了等于白讲;学生想学习,只要他知道知识在哪里,他可以自己去看去学,学生如果非常想学就会想方设法去学。技能老师当然可以教学生去学,但学生不学也没用;我们很多专业的就业面较宽,学生就业后可能一生中只用到一两项技能,一项技能学生就是学会了以后可能多数情况下还用不上。实际上往往一项看似简单的技能,社会对其掌握的要求是严格的,决不是短时间能达到要求的。所以多数学生是在毕业后工作稳定下来才开始真正地学习和掌握一项技能,再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逐步成为了工作上的行家里手。

我们认为,大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的内容中,应当给其渔而不是鱼。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是要有的,如何看待知识、寻找知识和运用知识;如何学习技能和掌握技能等,这些是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是大学生应当学会的。而真正完成主要学习内容的方式应当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学生除了要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深层次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才是教师应当言传身教的内容。

三、在真实职业工作环境下学习的重要性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休闲理论;高校休闲教育;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05-02

“休闲教育”提倡闲暇生活的有益性、参与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理念,与高等教育提倡的“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是高度一致的[1]。高校休闲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安排休闲时间,培养正确的休闲意识,帮助树立正确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并传授休闲知识,提高休闲技能,引导大学生学会高品质的生活,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健康、全面发展,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完善高校教育体系的教育。然而,当前的高校休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成为高等教育的盲点。由于学生对休闲了解不够,没有充分理解休闲的真正本质含义,休闲的意识不强,造成大学生休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强,基本处于盲目、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在休闲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如:缺乏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和休闲意识,“俗闲”、“恶闲”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即使有休闲,对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也只是通过上网、睡觉消磨无聊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己感到闲暇生活空虚无聊,不满意自己的闲暇生活质量,但又渴望提高自己的休闲生活层次水平。高等教育的工具化和功利化倾向,以及人们对休闲的轻视和偏见,使休闲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尽快开展现代意义的、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科学的休闲教育,让大学生在休闲中获得主动、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全新课题。

一、马克思休闲思想理论的科学解读

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直接研究休闲或休闲生活等问题,但他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隐喻了休闲观点,同时在他“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理论成果中也隐喻着精深的休闲观点。另外马克思在著作中对“自由时间”的分析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阐述与当今社会所指的休闲理论有相通之处。因此,研究休闲观,就要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开始。自由时间是马克思休闲观的第一要义,即自由时间里人们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任意支配非必要劳动的余暇时间。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最高价值就是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这种价值现实性的社会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可见,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使用休闲及休闲生活等概念,但是他确实确立了彰显人本理性、凸显人的价值的休闲观。并且,他科学阐明了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联系,指明了休闲价值目标及实现途径。马克思休闲思想理论核心内涵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其内涵有两个支点,一是劳动,二是休闲;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存在于且只能存在于劳动和休闲之间,都是劳动和休闲合理配置的产物;真正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能以自己享受休闲生活的尺度决定自己劳动的内容和数量的人,亦即能同时主宰自己劳动和休闲的人。认为,未来理想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2]。马克思认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3],因此,在思想之中,可以看出自由是未来理想社会的核心价值,而自由时间就是休闲时间,是休闲存在的一种“物质载体”,即在一般意义上有了自由,才有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条件,有了自由时间这个条件,每个人就能分享人类文化成果,发展自由个性也就有了保证。

二、马克思“休闲理论”对高校休闲教育的必要性

任何一种思想的兴起,均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休闲教育思想的兴起也不例外。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网络、电视中的视频和娱乐节目等新媒体的影响下,学生的休闲也形成了不恰当定位,网络游戏和聊天成为主要的休闲生活方式,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休闲问题,如休闲生活缺少文化底蕴,缺少生机与活力等。让这些高校休闲异化现象回归马克思休闲思想,我们可以在高校休闲教育方面得到启示,完善高校的休闲教育理论知识,实现社会“自由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开展休闲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马克思休闲理论奠定高校休闲教育基础。虽然在马克思的任何著作中,从未明确提到过休闲或休闲理论,但中外任一休闲教育研究者无不一一追溯到马克思自由时间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之中。马克思指出:“所有自由时间都是提供自由发展的时间”。自由时间是休闲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而休闲教育则是引导社会个体利用自由时间,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保证。马克思认为只有“自由人”拥有自由时间,劳动才会变成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自由之中,人的创作性和潜能才得以发挥和展现。高校休闲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休闲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的自由时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高校休闲教育的理论基础,为高校休闲教育提供了实践的理论基础,并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

2.高校休闲教育改善过时的教育体系。目前许多高校的职能被降低为主要传授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审美、志趣、身体等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对健康的休闲观念和休闲行为的培养。通过开展高校休闲教育,推进高校休闲教育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启发、激励、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价值判断,关注更广泛的需要和兴趣,让大学生知道科学、合理的休闲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生活。另外,高校休闲教育“全面人才”的培养能改善过时的应试教育体系,加快生态型大学的建设步伐。

3.高校休闲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社会在生活方式、家庭结构、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均与传统社会有显著的不同,很多大学生因难以适应多样的社会关系而产生不安之感,甚至由于复杂的社会关系而紧张、单调和被动,毁灭了大学生本身该有的创造性。高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开展休闲教育,开设休闲指导,为大学生休闲活动提供资源保障和专职教育人员等,从而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保证。

三、休闲理论视域下高校休闲教育实践探索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闲暇。低质量的休闲活动影响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那么,该如何合理地安排闲暇时间才能实现真正的休闲,才能享受自由而个性的人生呢・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美国休闲教育家曼蒂(IeanMundy)认为:“休闲教育的目的是:①对休闲行为价值判断的能力发展;②选择和评估休闲活动的能力发展;③决定个体目标和休闲行为标准的能力发展;④对合理运用闲暇时间重要性的意识和理解的发展。”[4]他把教育目标划分为不同的能力发展。综上所述,结合当前情况,高校休闲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帮助树立科学休闲观。首先,通过构建一支专业化的教师梯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是首要任务。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包含着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由时间是自由的、随意的时间,也是检验道德和伦理判断的基础。”[5]我们不仅需要崇高的美德学习工作,同样也需要崇高的美德休闲。休闲的本质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无约束或无视一个人在闲暇中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负的责任。”[5]所以我们需要建立符合社会价值规范的休闲观,做到“休而有节”、“休而有礼”。

2.提高学生的休闲技能。休闲技能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休闲层次、休闲质量的提高。大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休闲技能,才能自由安排自己的休闲活动,丰富自己的休闲生活,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体验。提高休闲技能要求人们充分利用兴趣爱好,享受休闲的美好时光。高校需完善休闲教育机构和组织,发挥学生会、团委及下属的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如各种体育比赛活动、书法画展、文艺活动、各种社团活动、演讲赛、辩论赛等,在专门机构的协调下,使活动开展具有一致性、持久性和组织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自由时间里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更加实现自我,更加主动追求高质量生活。它也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自由时间中,人的主体性充分显现,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思想。同样,在生态性高校的建设过程当中,应注重学生的精神层面建设。这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自由时间在学校期间学到真正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青年人。

休闲是一个人在一个几乎无限的序列中做出选择的。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重要的展示自己价值的发展舞台。将马克思休闲理论知识贯彻于高校休闲教育体系中,在这样的休闲教育理论体系下,教育者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人”,如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样,人才可能拥有生命的原本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术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标准汇编第一分册[M].第1版.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6-4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73.

[4]曼蒂,奥杜姆.闲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67(1).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兼职需求;兼职质量;兼职风险;高校管理;解决方法

0.引言

由于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当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向就业市场时,实践能力差的弊端就显露无疑,而实践能力正是企业招聘时最看重的能力之一。所以,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为了锻炼自己,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将来的就业竞争力,部分大学生走出校门,选择从事兼职。同时,上大学的费用对一般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一部分同学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加入到兼职大军中。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兼职市场还不成熟和完善,兼职大学生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因此大学生所在的高校如何帮助其改善兼职环境,如何联合企业、社会引导和管理大学生进行有益、有效的兼职?基于此,我们以江苏大学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兼职的管理现状。

1.结论与分析

要想切实帮助大学生改善兼职环境,对大学生兼职行为进行有效地管理与引导,我们首先要对其兼职需求,兼职质量和兼职风险等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从而为大学生所在高校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对策。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做了相应的调查并做了详细的分析,我们的分析报告表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1.1在校大学生对所做兼职有明确的需求

1.1.1大学生做兼职有明确的目的

调查数据结果表明,57%的同学有过兼职经历,而他们做兼职的目的也各有不同。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63%的同学是为了锻炼能力,积累社会经验而做兼职,有近27%的同学是为了贴补生活费,只有1%的同学是为了打发课余时间。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规划和对体验社会生活的渴望。所以学校和社会应当尽可能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有实际锻炼其实践能力意义的兼职岗位。

1.1.2大学生对兼职工作性质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通过我们的初步调查,大学生从事的兼职工作各种各样,但主要有家教、传单派发、服务员、流水线工人、促销员等。下面是具体的分析数据。

分析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首先,在校大学生所做兼职种类呈多元化,不过大多集中在家教、广告宣传员和促销员这三类较为传统的工作。我们也通过访问的形式得知,市场上提供给大学生的兼职种类有限,大多是简单的工作,对具有操作难度的工作雇主大多不愿雇佣在校大学生,然而大部分同学表示,他们更希望获得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因为那样会更有意义。

1.1.3大学生对兼职薪酬的需求较为理性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按元/时计算,在校大学生的工作报酬如下图所示:

同时我们也调查了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以小时计算)以及他们对自己兼职薪酬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同学每小时可获得10-15元的薪酬,只有14%的同学的时薪在20元以上,而他们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是每周工作1-10小时,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的兼职薪酬是非常低的,甚至可以称大学生在兼职方面是“廉价劳动力”。不过,经调查,73%的同学对自己薪酬的满意程度为一般,只有10%的同学表示不满意自己的薪酬,另有17%的同学对自己的薪酬表示非常满意。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薪酬并没有不切实际的高需求,相反他们能够切实衡量自己能力与兼职薪酬的关系,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有重大意义。

1.2兼职质量较高,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经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大学生认为所做过的兼职对自身的交际与处事能力有一定的提高,18%的同学认为兼职对自身能力有很大提高,仅3%的同学表示兼职对其自身能力毫无提高。而在被问及“做兼职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是否造成不良影响”时,67%的同学表示影响不大,31%的同学表示没有不良影响,仅1%的同学认为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对所做兼职的质量有较高评价,适度和适量的兼职不但对学习生活没有不良影响,反而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与处事能力,所以高校更应起到引导与管理大学生高效地做兼职的作用。

1.3大学生做兼职存在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且大学生维权意识薄弱

针对大学生在做兼职时权益是否受到过侵害的问题,我们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到下图:

由分析数据显示,近一半大学生在做兼职时,有过权益受到侵害的经历,所以大学生做兼职是存在较大风险的,整治兼职市场的乱现象也是社会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然而当被问及“是否对劳动法等基础法律有了解”时,69%的同学表示对劳动法了解程度一般,28%的同学对劳动法完全不了解,仅3%的大学生表示对劳动法较为熟悉。其次,在维权方面,仅21%的同学表示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会主动到相关部门进行维权,26%的同学表示不会主动维权,另外53%的同学表示会视情况而定。由此可见,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和维权意识薄弱不仅是他们屡遭侵权而手足无措的原因,更加是兼职大军不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助推因素,所以学校有义务通过开设相关法律课程,甚至是建立相关维权部门,从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并且在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维权。

2.以江苏大学为例,调查学校对大学生兼职的管理现状,并基于以上调查结论的分析为江苏大学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2.1江苏大学对大学生兼职行为的管理现状

据我们的走访了解,江苏大学曾开设过兼职辅导系列讲座,然而只有6.8%的同学表示去听过,55%的同学表示从不知道学校曾开设过类似讲座,另有38.2%的同学表示知道开设过,但没有去听。访谈过程中,当被问及是否了解学校的勤工助学中心时,大部分同学认为勤工助学中心只是一个为贫困生提供在学校内做义工服务的部门,甚至还有少数同学不知道江苏大学有勤工助学中心这一部门。由此可见,就江苏大学而言,校方对大学生兼职的管理是十分松散的,甚至没有专门的部门对此进行管理与引导。

2.2基于调查结果为江苏大学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与对策

A.综合大学生兼职需求的分析,学校可以与某些有良好信誉的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兼职招聘会。

B. 针对大学生对兼职质量的要求,学校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兼职网络信息平台,定期提供可靠、有保障的兼职信息,可采用会员制,不过学校必须为兼职信息负责。

C.针对大学生做兼职存在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且大学生维权意识薄弱的问题,学校应定期开设相关法律基础课,指导学生如何维权。此外,学校可以开设兼职辅导系列讲座,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宣传在兼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结束语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兼职现象的分析调查发现,大学生兼职的初衷都是美好的,但是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损害学生利益的事件不断出现,而学校是大学生最有力的支撑,校方在这一方面有义务维护学生的权益,有责任管理和引导学生的行为,希望学校能给予兼职大学生适度的关怀,为营造和谐高效的兼职环境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刘珊珊,魏文颖.浅谈国外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及特点[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4).

[2]0.A.巴伊沙科娃(俄).俄罗斯大学生的兼职情况调查[J].社会学研究,2005(04).

[3]Christian Dustmann,John Miciuewright,Najma Rajah and Stephen Smith:Earning and Learning: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Growth of Part-Time Work by Full-Time Pupils[J].Fiscal StudiesVol.17,No.1,1996.

[4]王玉敏.刍议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2003(2):110-112.

[5]NeilConway,Rob B.Briner.Full-TimeVersusPart-Time Employees:Understanding the Links between Work Status,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and Attitude[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2.

[6]朱欣.大学生兼职行为对其学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1(07).

[7]舒永久,王波,魏璐佳.大学生兼职风险防控模型研究[J].2005(04).

[8]曹建华,邵立群.在校大学生兼职调查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9]李倩.大学生兼职的动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