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构主义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形象特征;冲击;代表性建筑
引言
解构主义建筑思潮, 以解构主义哲学为出发点, 反对传统的价值观念, 消解传统的秩序体系, 具有看似零乱,实则做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理性化特点。解构主义建筑常常给人们强大的视觉冲击以及新的视觉形象
一、解构主义建筑的定义
用公开标榜解构主义的法国建筑师屈米的话来解释解构主义建筑就是:“今天的文化环境提示我们有必要抛弃已经确立的意义及文脉史的规则”。他提出三项创作原则: 拒绝综合观念, 改向分解观念;拒绝传统的使用与形式间的对立,改向两者的叠合或交叉;强调破碎、叠合及组合,使分解的力量能炸毁建筑系统的界限,提出新的定义。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形象特征
1)散乱。解构建筑在总体形象上一般都做得支离破碎,疏松零散,边缘上起伏不断,变化多端。在形状、色彩、比例、尺度等方向的处理上非常随性,残缺。不追求完整齐全,蓄意在某些地方做出残缺状,破碎状,不了了之状。
2)突变。解构建筑中的种种元素和各个部分的连接常常很突然,没有预兆,缺乏过度,显出一幅很生硬的姿态。
3)动势。解构主义建筑中多采用颠倒、扭转、弯曲、波浪形等富有动态的体形,造出失稳、失重、似乎立即要坍塌的架势。力图给人活泼、灵巧的感觉。同传统建筑坚实稳重、庄严肃穆的形象相反。
4)奇绝。解构主义建筑师不愿重复有人设计过的样式,力图超越常理、常规。希望设计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
三、解构主义建筑对传统建筑设计的冲击
解构主义对当代建筑的设计规则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简单说来就是一种非美的美学和零度美学对一切现存美学原则进行全方位的解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进行解构。在解构主义建筑出现之后,建筑成了一种即兴创作,一种随意拼凑。这种设计中这里没有任何秩序,只有杂乱和突兀。
2.对建筑中心论进行解构。解构主义建筑师认为这种空间等级的划分是不合理的,它毫无理由地将空间一锤定音而不考虑以后的可变因素,因此他们要打破这种固定空间思维模式,将其改之以更具有前瞻性和更富有弹性空间的组织形式。打破了一直束缚于传统建筑之上的中心制约。
3.对建筑传统的功能意义与价值进行解构。建筑师刻意追求表现后结构主义的所谓“之间”的观念,表现丑的美中、非理性在理性中、不确定的确定中,创造一种使人迷离、令人愕然的建筑。
4.对建筑确定性进行解构。强调功能上的交换性和不确定性,在审美意义上追求富有震惊效果的建筑。最好选择就是打破固有的、稳定的功能因素,使多种因素得到平等以及异质的混杂。
四、解构主义的代表建筑解读
1.沃特・迪斯尼音乐厅
沃尔特・迪士尼音乐厅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主厅可容纳2265席,还有266个座位的罗伊迪士尼剧院以及百余座位的小剧场。在经历16年波折之后,耗资2.74亿美元修建的沃尔特・迪斯尼音乐厅终于2003年在洛杉矶市中心正式落成,其独特的外表引来的关注早已超过了他音乐厅本身。他的厅内设计上,就是认为欣赏音乐是一种全面体验,并不仅局限于音响效果。因此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演奏大厅内的视觉效果、温度以及座椅的感觉等因素。大厅设计上,盖里运用丰富的波浪线条设计天花板以营造出一个华丽的环形音乐殿堂。为使在不同位置的听众都能得到同样的充分的音乐享受,音乐厅采纳了日本著名声学工程师永田穗的设计;厅内没有阳台式包厢,全部采用阶梯式环形座位,坐在任何位置都没有遮挡视线感觉。音乐厅设计的另一个亮点是,在舞台背后设计了一个12米高的巨型落地窗供自然采光,白天的音乐会则如同在露天举行,窗外的行人过客也可驻足欣赏音乐厅内的演奏,室内室外融为一体,此一设计成为音乐厅的最大亮点。
音乐厅外向公众开放的屋顶花园平台,可以从格兰特大道通过台阶直上花园,这个屋顶花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从位于建筑物底座的车库四角的任何一个入口台阶进入,虽然迪斯尼音乐厅的外型是奇特的,犹如一个巨大的雕塑物,但同时它又是亲切的,使人可以从相邻大街的任何一面进入。
2.CCTV大楼
解构主义建筑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就要属瑞姆・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了,它本身大胆突兀的外形使它成为解构在中国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使它充满了争议性。
央视新大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主楼
屋顶最高处标高234m。主楼由两栋反“Z”字塔楼交叉缠绕构成,塔楼由悬臂结构连接,离地面160m――塔楼连接部分的结构借鉴了桥梁建筑技术,不同的是,这个“桥”的某些部分足有14层楼高,桥上还包括一段伸出75m的悬臂,前端没有任何支撑。地上52层、地下3层,设10层裙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向内倾斜达到使人惊讶的6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比萨斜塔的5.5度。建筑外部由约3万块菱形玻璃窗与疏密相间的菱形钢网格结合而成,从而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新央视大楼都是倾斜的,而事实上它却以中心对称的形式达到了力的平衡,。作为大楼主体架构,这些钢网格没有像大多数建筑那样深藏其中,而是直接地暴露在建筑最外面,突显解构主义建筑崇尚突变、动势的审美趣味。库哈斯认为,人们通常认为摩天大楼就应该高耸入云,而他的设计无疑是对这种观念的一次挑战。CCTV大楼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建筑评论家英格・萨弗容指出,“库哈斯的设计传达的信息非常具有震慑力,想想看,大楼顶部的横结构悬在离地面那么高的架子上,再加上整个建筑庞大的占地面积,CCTV大楼时刻在提醒你是多么渺小,而它背后代表的这个国家是多么强大。”曾担任CCTV大楼设计竞赛评委的香港建筑师严迅奇说,起初他对这个“极其疯狂的设计方案”持相当保留的态度,但到后来,他感觉这个设计能代表“某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中国在新时期展现出来的东西:不惧权威,敢于尝试,无所畏惧,高度自信”。
结语
解构主义建筑在挖掘建筑的表现性潜力方面可以说比其他表现主义建筑都走得更远。它极大拓宽了建筑师的视野, 解放了建筑师的思想。它指引建筑设计应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考虑问题, 摒弃传统思的枷锁, 抛开建筑真理的禁锢, 在平等的原则下重新估定价值, 更自由, 更深入的考虑建筑设计的理念。但他也是一种前卫的实验性的建筑,它必须依靠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后盾。也许,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财富的日益丰厚,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解构主义建筑会真正的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出于上述分歧,建构主义从3个方面对新现实主义提出了批判:
第一,建构主义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只是由国际行为体建构的一种文化,是可以被改变的,它并非是一个独立于国际行为体互动作用之外的恒定因素。而新现实主义把国际无政府状态作为先验给定的因素,当作国际关系研究的不加证明的起点。它认为,无政府状态永远只有一个单一的“逻辑”:自助和充满竞争的权力政治。
建构主义认为,新现实主义的无政府文化是以霍布斯无政府文化为基础的,即国际社会处于相互敌视、相互残杀为特征的无政府状态,这是一种国家间互存敌意、互为敌人的无政府文化。如果国家间关系的目的只是为了摧毁和吞并对方,国家间的行为特征是各方力图改变现状,那么这些国家之间的实践活动必然会导致霍布斯文化。洛克无政府文化则不同,国家不再相互视为仇敌,不再以消灭对方为基本目的,它们承认相互的生存权利和财产权利,典型的标志就是威斯特里伐利亚体系对的确认。在洛克文化中,国家之间的主要关系是竞争关系,虽然利益冲突会使国家使用武力,但是征服他国和侵占他国领土已经不是主要目的,国家间关系的特征是维持现状。从1648年至今,国家,尤其是弱小国家的低死亡率说明洛克文化是当今国际体系的主导文化。如果我们还是处于相互敌对的霍布斯文化,那么强大的国家早就把弱小的国家吞并了。康德文化则是以国家之间互为朋友为基本特征的体系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中,国家不会使用暴力解决利益冲突。如果作为朋友的一方受到威胁,另一方会鼎力相助,并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这实际上是安全共同体的形式。这种文化体系的显著特征是非暴力和互助。
温特认为:虽然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都是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文化形态,但其内涵截然不同。因此,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无政府文化。至于哪一种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则要看作为行为体的国家怎样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文化建构了。温特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成的。”建构主义通过对无政府状态的再认识,从根本上对新现实主义的无政府状态是不需证明的先决条件的观点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动摇了新现实主义的立论基础。
第二,在对国际无政府状态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既然国际结构是一种文化,它就既可以被建构,又可以被分解,即国际行为体能够改变国际结构,而不是只能对国际结构逆来顺受、听天由命。新现实主义却认为,国际结构的高度稳定性意味着它具有不可更改的性质,虽然结构的表现形式可以改变,但国家的自私本能和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因此国际政治的性质也永远不会改变。
[关键词]哲学;建构主义;国际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开始突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朝多元化、跨学科、交叉性的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这种多元竞争的局面更加活跃。这一时期兴起和逐步完善的以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Wendt)为突出代表的国际政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成长为势头强劲的理论学派。它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一起,成为了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且渐有后来居上之势。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探讨的主题,考察问题的角度、方法和思路都与哲学有着紧密的关联,或者说有着鲜明的哲学特征。
一、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原本并不是国际关系学界的概念。它最初被用于教育心理学领域,曾经出现在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论述心理发生发展及认识形成的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当中。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被用来说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发展自身的认识结构。这一心理学基础应用于教育学中,即演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教材(知识)、媒介四要素相互作用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1](P 58-60)
对建构主义使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社会学领域,建构主义被人们公认为社会学领域内的概念或方法。这也是国际关系领域内的建构主义被称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原因。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主要是指一种系统的社会学方法论,即从社会化、规范化的宏观整体出发,研究社会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个体及其观念、身份和行为实践。
国际关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可以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社会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等找到其深厚的社会学渊源。[2](P 1)然而,作为一种足以挑战国际关系主流理性主义学派的全新理论,建构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它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建立与之相联系的深厚哲学基础。
哲学是什么?形而上地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形而下地说,哲学是人们理解世界和人自身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方法,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源于人类好奇的本能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它的永恒主题是人。[3](P 4)
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社会理论》是全面提出和阐述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作,著作的第一部分基本上是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4](P 3)温特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建构问题,同时建构了他“温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是基础性层面,即第二层面问题,涉及有什么内容以及我们怎样解释和理解建构主义”。[4](P 5)建构主义在其理论部分的中心词语是:社会结构,施动者,共有观念,建构。即认为:国际社会的结构是由国际体系的施动者通过其共有观念来建构的社会性结构,而非纯粹的物质性结构;即使是行为体自身的身份和利益也不是天然固有的,而是由共有观念和与之相应的社会性结构来建构的。这是国际关系几大要素的基本关系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建构主义承认社会结构和行为者身份是一种存在,观念属于思维范畴,但是这一存在并不是先验的、绝对的存在,而是物质因素和思维共同建构的存在。它们的联系就在于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在,同时建构了存在。而存在既是已有的物质存在,同时也是受思维影响的存在。因为世界毕竟只是人们所认知的世界。(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其实只是感受到了它在几分钟以前放射出的光芒,而不是此刻真正的太阳的状态。)这也就是说,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理性主义所讨论的世界具有客观性,并且可以认识,但是这种客观性只有在认识的主体间才能得到体现。因为认识客观世界必须在认知实践中才能实现。[5](P 30)
建构主义试图以整体主义和观念主义的方法,诠释国际政治的体系和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观念的建构作用、社会结构和行为体的相互作用的阐发带有明显的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哲学的痕迹。它所宣称的“探求国际政治环境从洛克文化到康德文化的过渡”,追寻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友谊的目标取向,则更鲜明地展现了建构主义类似哲学的价值追求。
二、建构主义与人、社会、观念
在国际关系的动力和构成问题上,建构主义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施动者“国家”实际上是无法看到的,国家行动依赖于个人活动,个人的共有知识再造了国家作为团体人或团体自我的观念,“国家也是人”[4](P 272-278)。实际上,相对于理性主义把国家设定为“理性经济人”的那种人格化来说,建构主义更加深刻地分析了个体主义的人和人性,它揭示出,施动者(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意愿的多元化作用建构了国家的共同观念,从而影响国际政治。它甚至把国家比拟为人,但它是一个有观念和主观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客观的符号。从这一点来说,建构主义可以称得上是人本主义。
而人恰恰是哲学的主题。哲学探讨人的肉体与灵魂、生存与毁灭、精神与价值以及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构主义从具有主观观念和主体认识功能的“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考察国际关系,实质上是在阐述关于人、人的观念、人与社会(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的)相互关系的建构主义主张。
建构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存在,而社会的人及其观念共同建构国家,从而建构整个世界。建构主义从它的角度揭示了人存在的意义以及国际关系的实质:即国际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从特征上看是扩大了的人际关系,是人以及人们的共有观念建构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由此,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凭空的,不是先验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动的结果;不是不包含人的观念与价值的“冰冷的机器”,而是能够体现人的主体性、社会实践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政治现象。它跟国内政治一样,是公民的意愿与选择的多元化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发掘人,人的观念和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联系,把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它拉近了个人与国际关系的距离,使国际关系变得人性化,使国际关系不再是实质上只作为概念存在的“国家”之间的事,使人性回归国际政治。[4](P 31)这不能不说是建构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
三、建构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所谓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价值观则反映人们的需要、取舍、倾向和意愿。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注重价值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反映哲学的特性。
建构主义的世界观是明确的。它认为,“世界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特定事实,但是它不是先验的、自在的。它是世界体系的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因而也是可变的。这在哲学上就是说,世界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也是我们的世界,人对世界来说不是无为的。这样,建构主义既肯定了现实主义关于世界无政府状态的实在性,肯定了新现实主义关于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又修正了这两者的观点,把这两种理论避而不谈的“世界无政府状态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并且深入研究,进而提出了自己革命性的理念主义观点:“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4](P 1)。与此同时,建构主义用辩证主义哲学的方法,把新现实主义体系理论所忽略的单位层次因素对体系的建构作用,作为建构主义所要解决的另一个中心问题。而它的答案就是:“结构引导角色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重新界定它们的利益和认同甚至角色自身。”[6](P 380)简言之,这个国际关系的世界,实质上是体系和施动者(包括共有观念)之间的相互建构。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状态问题。
与此相应的,在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问题上,建构主义坚决摒弃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所谓价值中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价值观问题,提出了理性的“理想主义”。它认为,既然国际体系的施动者国家是个体人共有观念的集合,世界体系是由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体系也建构了施动者的身份和利益,而和平、幸福与友谊是正常的个人的需要,那么也就有理由相信,国际社会可以坚决地抛弃“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霍布斯式无政府文化,从竞争对手式的当代洛克文化状态走向相互友爱的康德文化,从而确保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福祉。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可以变化,变化的方向是向前的、进步的、乐观的,从而国际关系也将向着和解与和平的方向发展。它断然拒绝了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自私本能导致国际关系悲剧循环的理论,在肯定由于国家的选择和实践的消极和失误有导致国际社会“依然陷于洛克文化之中不能自拔”[4](P 42)的可能性的同时,展望了国际社会的光明前途,并对有实力的大国以及它们的选择和努力寄予厚望。这一点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理论殊途同归。
转贴于
四、建构主义的方法论
建构主义成型于旧的国际格局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的国际关系大变革时代,实践的需要呼唤理论的创新,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由此应运而生。但是,理性主义方法统治国际关系理论界已有多年,建构主义如何引导人们摆脱绝对理性主义的束缚,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呢?
建构主义的方法论特征是整体主义,它从国际体系结构的总体出发,强调体系对国家的建构作用,特别是国际体系文化对国家身份和利益的建构。首先,它引导人们怀疑理性主义关于行为体身份不变的假定前提,通过两个相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关系和观念,[4](P 40)轻而易举地对理性主义理论的这一固有缺陷进行证伪。国家间关系是变化的,国家之间彼此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人人皆知,因而理性主义理论派别对此根本无从反驳。然后,进一步归纳得出:建立在实证主义和因果性解释基础上的理论假定———国际关系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现实,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方法加以证实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社会历史事件是不可逆转、不可还原的,它只能由我们,站在各自不同的位置,带着各自特有的知识、经验、价值和道德观念去认知。进一步说,完全客观的现象即使存在,对于人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理论研究者诠释的所有事件都是人们主观认知的现象,它不能脱离物质因素的作用,但观念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而国际关系的实质,就是结构、施动者和共有观念的互相建构。建构主义用普通的哲学逻辑方法,向人展示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世界。
但是,如果我们追问,建构主义最初是何以发现和断言国际关系的这种建构主义特征的?因为观念建构体系,体系与施动者互构本身也是不能由科学加以证实的,恐怕这只能归功于建构主义的最初创立者们所谓“智的直觉”了。
五、结 语
从哲学视角考察和分析建构主义,无疑会让对这种理论更加充满期待。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是辩证的,它重视理念的作用,又不否定物质;它是实践的,它把国际关系中问题的最终解决出路放在国家的实践上;在分析体系结构和国家时,它实际上是真正承认现实的理性主张,却又对国际社会达到互相友爱的康德文化状态充满理想主义的激情;它把国家比拟为人,从人本、人性来考察国际关系的真实属性。温特“温和建构主义”的本意是要在传统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4](P 2),却开辟了一方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全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中学语文教学,2002(8)
[2] 郭树勇,叶凡美 试论建构主义国关理论及其社会学渊源[J] 国际观察,2002(1)
[3] 胡军 哲学是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美]温特 国际政治社会理论[M] 秦亚青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分析当前建构主义理论在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方法,应首先对源于西方、对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产生巨大影响的新型教育方式和理念——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基本认知和了解。
(一)基本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内容的重点在于“建构”二字。该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建构对象是新学到的知识内容及学习者本身已掌握的知识储备。这种建构工作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新吸收的知识引起已有知识中某部分的共鸣,且两者产生互相作用,加深学习者对二者的认识,甚至形成新认识。就英语口语教学来说,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应注意结合先前英语口语的学习内容,注重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特征
建构主义理论在产生伊始就表现出极其突出的特征和优势。首先,建构主义理论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这一点符合当前我国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其次,建构主义理论将人的学习过程划分为:对新接受知识的消化,新旧知识之间的重新整合和感悟两个过程。根据这一科学性划分,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能够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制定不同教学方式。最后,建构主义理论清晰解答了人们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即学习过程是什么和怎样去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较好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并且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接受和认同。具体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即借助建构主义理论,从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目的出发,制定更加实际可用的口语练习话题,且在每个口语练习话题中设置潜在联系,帮助学生对不同口语话题进行联系回忆,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大学英语口语练习的三个基本原则
建构主义理论对人的学习过程、人在获得知识后内部所经历的知识加工过程等进行了清晰说明和科学解释。这种说明和解释对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工作十分珍贵,不仅为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提供了可参考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更对确立我国大学英语口语练习的三个基本原则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正确认识知识的本质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不仅揭示了学习的过程是什么,同时也为人们了解和认识知识的本质提供了启迪。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知识不仅是某个学科的科学发展和理论成果,更是借助某次特定的学习过程,学习者获得新知识的同时自身也对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反观和回忆,并在新知识引导下获取对先前知识的重新理解。而这种重新理解正是建构主义理论最为看重和强调的。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而言,这种知识的本质观影响教学目标的设置及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种积极主动性体现在学生主体内部时,即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接受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储备进行联系和思考,并在思考中获得新认识,学到新知识。当这种积极主动性体现在学生主体之外时,则是学生个体为实现对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把握,在接收到新知识后,积极主动地查找、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从而实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碰撞。从这个角度上说,无论这种积极主动性如何体现,都要求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前提。因此,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也应以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主动性为前提,保证整个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生动性。
(三)团队协作与联系性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在解决什么是知识问题后,又揭破和分析了学习过程。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对人学习过程的解剖,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这种自主性学习的具体开展方式是小组协商学习。由于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互相融合和重新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本质,所以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树立协作意识,各自根据学到的内容搜集相关知识资料。这种搜集过程就是学生联系性思维的锻炼和养成过程。比如,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各个英语口语练习课题之间的联系,并提前对班内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组织开展小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各自的小组范围内尽量坚持全英文交流。这种协作学习的气氛,有助于提升学生使用英语交流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保证小组成员获得足够的知识资源和精神养料。
三、强化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应坚持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及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学科特征。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和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背景,但不能直接作为英语口语教学理念。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树立符合学科特征的、科学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掘和培养,保证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积极性和自主性。这两种素质是学生进行自我知识整合的基础,十分关键。另外,还应将合作课堂的理念引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的同时,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因此,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思想和理念的主要内容。
(二)恰当进行教学方式设计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后,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方式设计。比如,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可以组织班级学生集体阅读ChinaDaily,Economist等原文报纸和期刊,并进行读后感的口语交流;为保证学生进行英语口语学习的过程中有充足时间进行知识的自我消化,可以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初步导学后,留给学生5~10分钟的自主学习时间,促进学生分析和消化新英语口语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为强化英语口语知识之间的协调性和联系性,可以设计专门的口语练习课题,围绕职业、家庭、学校、休闲、运动等日常生活主题建立相关的口语交流话题矩阵,通过主题的建设和规划囊括常用口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建构英语口语能力评价新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下,英语口语学习注重口语知识与整体英语能力和素养之间的对应性和联系性,因此,当前单一的、过度重视学生口语单方面能力的评价方式和体系急需更新。一方面,可以采用进行多次评价的方式,然后计算平均成绩甚至是选取最高分为最终成绩。另一方面,可以建构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除考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对西方文化的整体认知和感受能力,以及进行口语表述时表现出的眼界和认识等基本素质的评价,从而实现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语言能力的综合评价。
四、结语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其在借鉴和吸纳了诸多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精髓之后,取得的进展却是显著的。在建构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亚历山大·温特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他奠定了建构主义跻身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凭借着严密科学的理论体系,建构主义在反思主义阵营中崭露头角,跃居国际关系理论主流行列,但其自身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体系;温特;认识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应用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念,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在大量吸收社会学、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养分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建构主义阵营中,最引人注目的,最具有标志性的莫过于温特的理论。本文将通过介绍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从而对建构主义进行评价,并对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作出相关思考。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思想渊源
首先从社会学方面说,建构主义的根源应溯及涂尔干和韦伯。涂尔干认为社会世界的核心概念是观念,观念具有自我完整性,无法简约为其他因素。而韦伯认为社会科学可以独立成为体系,人具有赋予世界以意义的特殊能力,这是自然界所没有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
其次语言学是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另外一个主要思想源泉。这种对于语言学的借鉴在建构主义产生的早期较为明显。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奥斯丁和塞尔等语言哲学家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建构主义理论也直接借鉴英国学派、新功能主义和交流沟通理论等流派的思想。
(二)理论产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这两个占据主流地位的国际关系理论之间的争论为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客观环境。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对主流理论发起了挑战的理论。建构主义是其中的重要一支。
冷战的结束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有重要关系。1989年奥努弗首先提出了“建构主义”这一概念。到后来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的发表,期间经历十年的发展,建构主义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从总体来看,建构主义重视文化、规范、认同、实践、主体间性、知识等社会性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
从本体论而言,建构主义是反理性主义的,认为国际政治的社会性结构不仅仅影响行为体行为,更重要的是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在方法论上,建构主义是整体主义。从世界观而言,建构主义不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但反对把物质的客观存在作为解释行为体行为的惟一和最主要原因的单纯物质主义观点。建构主义是理念主义的观点,认为权力主要是由观念和文化情境建构的。权力分配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利益分配建构的,利益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观念建构的。因此,正是由于观念建构作用的存在,才使得权力和利益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建构理论采用科学实证主义的认识论,但其解释模式是根据部分规律(每一阶段的规律)的个性化模式,即研究者解释某一事件是通过对引起该事件发生的前后一系列情况进行详尽的描述。
三、亚历山大·温特的主要理论观点
建构主义的兴起与温特的贡献息息相关,特别是《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的问世,奠定了建构主义与传统主流学派并驾齐驱地位的基础。
(一)施动者与结构互相建构
温特建构主义的核心是结构与施动者之间的建构关系。温特认为施动者与结构是相互依存的,施动者是受结构界定的,结构只有通过施动者及其活动的中介才会存在。施动者与结构的相互建构对于解释社会行为是很有意义的:并不完全由个体行为就决定了社会形式,也不是完全由社会形式决定了个体行为。
(二)身份、利益与行为
温特认为由于身份具有不同程度的文化内容,所以利益也有不同程度的文化内容。身份和利益是共同起作用的,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兼顾考虑身份、利益、认识,才能解释行为。
(三)无政府状态的三种文化
温特反对将无政府状态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前提和基本假设。温特认为,无政府状态是一种体系结构,通过行为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的行为就可以产生不同特征的无政府状态。因此,温特提出了可能存在的三种无政府文化:人人为敌的霍布斯“敌人”文化、自己生存也让他人生存的洛克式“对手”文化和非暴力互助康德式文化。建构主义更加强调对外政策决策者的行为选择。
四、对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
建构主义推动了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深入、系统发展。建构主义将一些主流理论忽视的概念或主流理论认为是假设前提、自变量的变量重新提了出来,它从认识论、方法论上升到本体论,涉及无政府状态、实践、国家、身份、利益、权力、、制度等几乎所有的基本概念,以社会学的最新工具,达到一种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新的理论综合。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重视和强调观念因素的建构作用。
每一种理论范式的强项也正是其弱点所在,建构主义也不例外。建构主义阐明并丰富了为新现实主义忽略的国际生活的一些方面,但在解释力和预测力方面建构主义无法与新现实主义匹敌。建构主义的不足还在于至今未建立起关于观念认同产生发展的系统理论,使其陷人解释历史强于预测未来的境地。
总之,我们不能期望有一个理论强大到可以解释当代世界政治的全部纷繁复杂的问题,当然我也不认为存在那样一种理论。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特征,理论会随着时代应运而生,甚至同一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事件也会有不同理论加以诠释。和只有一个正统理论相比,更希望有不同的理论声音及其争论。
五、建构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总的来说,建构主义在中国前途乐观,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具备建构主义发展的社会土壤,另一方面是它在世界秩序、中国和平崛起以及台湾等问题上拥有较强的解释力。建构主义理论在客观上满足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的需求,特别是随着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的变化和角色的调整,运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身份、利益和行为等相关的理论观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和观察当今国际社会形势的演变过程。而这对于中国塑造和平与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更加建设性的姿态投身到国际组织与国际事务的活动之中,积极构建和谐世界和与相关国家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正是由于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性以及建构主义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解释功用,使得这一理论在中国找到了合适的土壤并得以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建构主义并不是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它产生于西方的文化环境,因此必须使之本土化以为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和平发展服务。(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姚勤华.建构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2010(12).
[3]白云真、李开盛.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