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行业就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含义、发展现状、问题
1.工程机械的含义
工程机械是指土石方工程、交通建设工程、建筑工程、水利电力工程、矿山建设以及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等所需的机械装备,主要包括: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压实机械、机动工业车辆、桩工机械、凿岩机械、气动工具、混凝土机械、钢筋及予应力机械、装修机械、电梯与扶梯、路面机械、线路机械、军用工程机械、园林机械、混凝土制品、城市公运设施及其它专用设施机械、工程机械专用零部件以及其他工程机械等二十个大类,它是中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各国,对这个行业的称谓基本类同,其中美国和英国称为建筑机械与设备,德国称为建筑机械与装置,俄罗斯称为建筑与筑路机械,日本称为建设机械。在我们国家部分产品也称为建设机械,而在机械系统根据国务院组建该行业批文时统称为工程机械,一直延续到现在。各国对该行业划定产品范围大致相同,我国工程机械与其他各国比较还增加了铁路线路工程机械、叉车与工业搬运车辆、装修机械、电梯、风动工具等行业。
2.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增长,工程机械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国内工程机械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十二五”期间,稳健向上的中国经济将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而持续的动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18.34亿元,同比增长0.59%,完成销售产值5915.71亿元,同比增长1.85%,产销率为98.29%。2013年上半年,虽然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市场继续进行调整,但工程机械行业仍然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根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该行业销售规模预计将达到9000亿元。
在进出口贸易中,工程机械行业一直保持非常快的出口增速,2006年工程机械行业首次实现贸易顺差,顺差额达约11亿美元,2007年工程机械产品全面进入了海外市场,全年同比增长74%,贸易顺差更是扩大到38亿美元。进口方面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同比增长26%。
2012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243.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13%。其中,进口金额为56.91亿美元,比去年下降37.4%,出口额为186.21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4.5%,贸易顺差达129.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扩大57.52亿美元。据海关数据统计,2013上半年,哦过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总额为89.01亿美元,同比下降27.72%。其中,出口72.91亿美元,同比下降19.05%。
3.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工程建设的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工程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进度,但是与之伴随的工程机械市场存在的问题也日渐突显。
具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业务操作不专业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部分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不够熟练,基本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无操作证就直接上岗,经常出现先上岗后补操作证的现象。特别是短期聘用的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本身的使用和相关知识了解很少,不注重实际的施工条件及作业方案,一味的赶工期、抢进度,使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下施工作业,加速了老化和磨损的程度,严重致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1]这样往往导致工程机械事故的频繁发生,无论对操作人员还是对机械设备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2.市场运转不规范
现阶段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还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建设施工单位对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也不够重视,管理和维护人员不能为工程机械的高效运作保驾护航,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与合格的维护体系,造成工程机械管理维护工作混乱。工程机械本身具有价值比较高,需求量比较大的特点,由于行业内没有统一的管理,使得工程机械设备存在着:无牌照、无登记、无备案、权属识别难等问题;工程机械行业与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对于设备的台账和相关的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使得政府在制定工程机械行业相关政策时,无法获取准确、有效的数据,严重制约了工程机械行业快速稳步的发展。
3.3.事故处理不及时
由于工程机械管理行业混乱,融资、保险没有专业的机构,不能正常进行。我国的工程机械普遍为私有,工程机械价格昂贵,由于个人资金比较有限,前期为了使用和施工进度,贷款用于机械设备购置,多数为社会传统租赁。基于工程机械行业本身的特点,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机械设备丢失、交通事故等意外,造成严重的损失,操作人员及业主束手无策。并在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不够及时,不能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需要有正规的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使工程机械设备的保险融资走合法化、专业化、高效化的流程,可以为工程机械业主规避风险,使合法财产得到保障。
4.解决措施
目前工程机械市场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应该建立相关的工程机械管理行业,该行业应该开展了以下工作:
关键词:矿冶特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73-02
一、前言
矿山冶金机械包括采掘机械、选矿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筛分机等冶炼机械设备,具体有凿岩机、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破碎机、工程起重机、冶炼设备、通风排水等辅助设备,广泛用于矿产品的开采与加工、公民建设、国防建设、救援等多领域,通常也称为工程机械。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彻底打破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机械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中核心能力最强的代表,产品研发不断向高端、大型化、智能化方向挺进。生产的工程机械占据亚洲的半壁江山[1]。对于行业而言,整机与配件技术一直处于畸形发展的状态,在国际工程机械的舞台上,拥有世界响当当的工程机械整机企业,而零配件乃至核心技术在国外也很少能够找到值得骄傲的看点[2]。当前,我国矿山冶金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下列层面。
1.矿山机械行业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大多数企业在科研、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精力和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匮乏。
2.国内矿山冶金机械产品品种,尤其是国家建设急需的关键设备不能满足要求,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质量不稳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
3.传统矿山冶金机械质量差,效率低,耗能高,污染大。研制和改进矿山冶金机械设备急需矿山冶金机械专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采用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以学分代替学年,以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有较大的时间弹性和选课弹性。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由于资源短缺和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要求,不可能存在完全学年制或完全学分制,在资源配置上,学分制与学年制两种配置方式可能并存。从学年制到学分制的变化也不只是简单的取代方式,而是在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寻找某个最佳的结合点,从而获取最大的质量效益。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规定的四至六年的学籍时间内,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学课程自由,只要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并选学选修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且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毕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课程,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能够真正地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发潜能。目前本科毕业总学分为160~190,除思想政治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必须开出外,一些专业课只能作为选修课开出。但有些学生对选修课并不重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培养模式的思考和研究
1.我国高校很多专业设置雷同,采用统编教材,学计划。结合办学特点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优势,建立分方向的培养模式,让学生自愿选择。
2.矿山机械专业和冶金机械专业是原江西冶金学院的传统专业,拥有强大的师资和设备资源。加强教学改革,以科研促教学,努力提升办学层次,突出办学特色,培养更专业、更实用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办学目标。(1)在人才培养上,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重视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个人能力的协调发展,培养能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液一体化设计、矿冶设备维护与管理、科技开发与应用研究、运用管理且具有三实品质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融合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综合运用于矿山、冶金、工程机械检测、使用、管理和机械化施工行业。(3)紧扣产业需求,建设多维度的教学平台,最大可能地扩大受益面,使专业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受惠,培养矿冶特色机械专业人才。(4)以学生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加强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实践等环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机械专业人才。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进一步加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专业岗位的调研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来调整方案,使课程内容能够较好地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专业特色。矿山冶金机械专业的方向是以机械为主,以电为辅,机电结合,以为冶金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学校和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战略合作计划,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建设工程师培训基地和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市场升级的优秀工程机械行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学校专业教育中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更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强化教学师资力量,增强高校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为企业进一步开发拓展市场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通过事业发展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育创造事业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国际化人才而努力。
四、方案实施
1.经过市场分析、调查和研究,以2011级、2012级、2013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增设机械工程专业矿冶机械方向,根据课程体系分专业方向教学。矿冶机械专业方向是以机械为主,以电为辅,机电结合,以冶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可以在冶金设备等机械设备检测调试、安装维护、故障诊断、运行管理、技术革新和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增加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冶炼机械、工程机械等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如图1。
五、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将这种培养方向定位于面向工程实际。机械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指进行过工程师、技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面向生产一线从事设计、制造、施工、维修、测试等工艺和管理工作。校企合作的推进有利于强化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岗位竞争能力,推动重点专业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助于培养一批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骨干。校企合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合作理念,以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和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来落实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要求,在订单培养、科技研发、互享资源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与更广泛的合作。
3.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真正推进校企合作关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
4.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锻炼,让教师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学院与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的矿山冶金企业进行长期合作,采用学生主动报名、学校和企业筛选的形式,让大四学生在企业相关岗位实习3~6个月,与一线师傅亲密接触,由师傅手把手地教学生实践知识,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当学生和企业双方都满意时可直接签订就业协议。通过企业工程师授课、安排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种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他们进入社会的竞争力,达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运作,可以增加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了解,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帮助企业培养人才和稳定人才队伍。企业对学院的办学理念及力行推进校企合作表示赞赏。
六、总结
构建矿冶特色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一、加强综合创新教育的出发点
1.注重全面智力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
中专着力培养有职业道德、有生存和适应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和企业技术的升级与进步,机械专业培养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智力发展为己任,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通过课程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等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和思辨力。同时,通过人文教育课程促进学生人格高尚、品行提升、道德完善和个性成长。
2.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机械行业工作环境比较特殊,为了适应工作要求,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在课程体系中加入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专业课对技术规程、操作规程的学习,掌握机械专业的技术特点和要求;通过企业工程师的专题讲座,了解机械行业技术现状,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态度;通过现场实习,熟悉机械行业各个环节,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第一线工作”。
3.加强硬件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夯实软硬件基础。
学校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基地和首要前提保障,因此改善办学条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完善教学硬件设施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重点之一。学校重点完善了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包括各类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厂,并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提高了实践能力,使学校的办学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通过校内外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实现了“基本技能培养迁移到实训室,专项技能培养迁移到实习工厂,综合技能培养迁移到企业现场”,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1.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养高技能学生,教师必须具备高技能。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质量,首先需要一支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高专业技能,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传授实践技能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学校通过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一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修提升学历,为在职读研的教师提供时间和资金支持,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资格培训,三是从企业工程师、技师和能工巧匠中聘请一批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我校已基本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为实现技能型学生的创新教育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为目标,以日常工作行动为导向,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开发整合课程。
三、课程优化要与时俱进
1.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生产工艺过程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各专业均实现“双证书”教学。
新课程从形式上,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逐步培养工作能力,从内容上涵盖相关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将课程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和素质能力教育模块等,体现了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突出了关键能力的培养。
2.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
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个讲文明、讲礼貌、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学校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环境的建设。我校以“两课”教育为突破口,把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教育有机结合,通过课堂主渠道完成思想道德理论教育,通过第二课堂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笔职业能力,通过社团、假期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诚信、守法、吃苦耐劳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保持就业率。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1.课程教学方法认真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如“电工电子”课程,采用从实际需求到功能再到单元电路,再从单元电路到系统,从局部结构再到整体结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机械行业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教师设计钳工、车工等具体实训项目,教学在实训车间进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得到极大增强。(3)采用“讨论法”教学,教师提前布置一些较可行的任务,学生课下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课堂教学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供教学网站,提供丰富教学资源。课程教学网站除提供本课程相关的教学信息、在线学习功能外,还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拓展资源,包括视频库、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等,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便于学生自主性学习。
2.教学手段的运用。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电子课件的图片和相关视频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2)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从厂矿企业收集大量的作业规程、事故案例和技术手册等,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通过校园网建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习题库、案例库等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测试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设计制造 自动化 产品 发展 方向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104-01
1机械自动化的概述
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而机械自动化就是机器或者装置通过机械方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过程。机械自动化是最早出现的自动控制系统,是自动化的一个分支。机械自动化的实现将机械生产 引领向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真正达到了大工业生产及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令整个世界的生产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由此延伸出了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主要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由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
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符合设计原则
2.1 满足对机器的功能要求
机械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必须要满足人们的需要,至少要具备一个核心功能,将信息和能量进行必要的转换之后变成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和能量。机械自动化系统将产品和技术融为一体,从设计、制造到功能,形成完整的机械自动化系统。
2.2 利用先进技术
各种先进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无论是产品还是系统,其所具备的功能依然要以技术为主,这样才能充分展现现代机械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2.2.1 各种加工设备
通过加工和处理过程改变有的形态,增加输出物质或产品的功能,如机床、各种加工设备等现代机械。
2.2.2 能量转换机械
动力机主要是以能量的转换为主,如电动机、水轮机、内燃机等各种能量转换机械。
2.2.3 信息处理机械
将输入信息经过处理后输出所需信息,常见的信息处理机械主要有计算机、传真机等各种办公用设备。以信息处理为主的机械称为信息机,用来传递人们所需的直观信息,如图像、文字等。
2.2.4 其他功能的机械
只有充分了解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才能设计出不同的产品,培养创新思维。不同用途的机械具备不同的运动方式,这充分说明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空间很大,根据人们的创新和设计,未来的机械自动化内容会更加丰满完善。而这一切依然需要强大的技术做支撑,并做出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规划。
3机械自动化系统的优势
机械自动化技术具备强大的功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颠覆了传统机电产品的地位,这种优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1改善生产的劳动条件
机械自动化技术使工业自动化程度增高,不但改善了劳动条件,还改善了劳动强度,优化了员工的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
3.2使用安全性提高
机械自动化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监视、报警、自动诊断、自动保护等功能。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过载、过压、过流、短路等电力故障时,能自动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和减少人身与设备事故,显著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机械自动化产品由于采用电子元器件,减少了机械产品中的可动构件和磨损部件,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故障率降低,寿命得到了延长。
3.3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
机械自动化产品跳出机电产品单技术、单功能限制,具有复合技术和复合功能,使产品的功能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机械自动化产品一般具有自动化控制、自动补偿、自动校验、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和智能化等多种功能,能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不同领域,满足用户需求,应变能力较强。
3.4节约能源,减少耗材
节约一次和二次能源是国家的战略目标,也是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机械自动化产品通过采用低能耗驱动机构,最佳的调节控制,以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率,可达到明显的节能效果。同时,由于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机械自动化系统的许多功能一方面从机械系统转移到微电子、计算机系统,另一方面从硬件系统转移到软件系统,从而使得机械自动化产品系统朝着轻小型方向发展,减少了材料消耗。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现状,机械自动化发展已经有了近百年,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也提高了机械行业对相关行业的适应性,并且随着计算机的使用,机械自动化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产业层次相对较低,分布不均匀,并且很大的程度上还是采用手工代替机械自动化,不能发展到一个很好的高度。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自动化装备上、数量上、质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我们的机械自动化,不能单靠个人,单个企业,这是一个长远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来实现最终的目标。并且对于机械自动化方面,工艺也占有一个很大的比重,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工艺的选择上还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对于精密加工,纳米加工,激光加工等新型加工方法,普及还不是很高。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
4.1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自动化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交叉所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现代化机械设备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
4.2 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械自动化产品的重要标志,也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把冷冰冰的机器变得智能化,运用各种学科,如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使其具备类似人的智能来处理问题。
4.3 网络化
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许多机械自动化产品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因此机械自动化产品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亦是一种必然。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设计人员应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学习,创造出更加卓越的新型产品,造福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苏秦,王刊良,孙静春.敏捷制造环境下的产品模块化[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1(04).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机构,面对时代的挑战,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的策略,向社会提供高层次、高素质的国际化专业人才。①
专业语言教学是指以汉语以外的一门外语(多指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加强和提高英语水平。②
1 机械专业英语特点及学习的重要性
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城市,尤其长三角、珠三角等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加工业正在迅速的发展,在机械行业中外商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的数量在不断递增。因此在机械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仅依靠我们中国自身的交流已经远不能满足需求,如何实现与国外其他国家进行技术以及合作上的交流,基本的英语学习当然是必要的,而专业机械英语更为实际且重要。笔者在从事大学教育工作之前也曾在企业中工作也有过切身的体会,不要谈是外资企业,就是国有企业或者私营企业在这样的国际化环境下,经常接到国外相应的订单是非常普遍的,毕竟国内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全球化经营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对机械外贸类或者机械专业技术国际交流类人才的需求就显的十分迫切且分量很重了。由于一般的国内与国外的合作订单通常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因此从企业重视程度以及工资待遇这样的人才都是十分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因此我们说机械专业英语在现如今高校机械专业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在大学本专科教育中一直都在实行英语考级制度,这种制度的延续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毕业后基本上都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说是我们达到的较理想的状态,大学生无论在词汇量还是语法以及口语写作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扎实基础。但是针对于我们刚才说阐述的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仅有基本的英语能力要想在社会工作中在对外机械交流当面较快入手或者大有所为是非常困难的。走向工作岗位后真正用到的还是专业英语,学习了解四年的关于机械的每一个基本名词都其特定的英语词汇相对应,这样才能达到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的要求。其中专业英语具有如下特点:
(1)强调专业性,在英文词汇翻译过程中,很多单词虽然写法一直,但是作为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词汇翻译结果却截然不同,因此对于非机械专业的学生毕业就业后即是英语达到专业八级水平,也未必能做好相关机械方面技术文件和技术交流等的翻译工作。(2)同一词汇在机械行业的不同领域中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所说的机械专业英语学习,是需要长期的钻研琢磨以及与实践经验不断结合的过程。(3)专业英语中合成词较多,合成词本身与为合成之前的基本词汇很多时候意义并不相同,这与基础英语也是有很多差别的,在学习过程中尤
其需要注意和研究。
2 机械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及专业人才培养应对策略
2.1 据我院情况具体表现为专业英语“专业化”教学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本专科高校教师队伍,以一般本科院校为例师资队伍大多由在国内资深正负教授、新进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组成。其中有国外深造进修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一些工作较早的老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非常丰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方式方法也科学有效,但是在英语方面可能由于学习年限过长平时接触较少、使用频率不高使得在专业英语授课的方面有一定的困难。而年轻教师虽然刚才学校毕业不久,一直在进行英语的各种考试和学习,但大多数没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在专业知识熟练度和广阔度方面以及能够将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很好的结合起来能力上却有所欠缺,是否能在上述两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关系到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师资力量不够怎样才能教授出优秀的学生呢?
2.2 口语较差使得学生对于能否学好专业英语并且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信心不足
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口语是英语学习的关键问题,也是学以致用的一个评价指标。可实际中口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为薄弱的环节音标基础差不敢读单词等使得口语一直是困扰广大学子的一个问题。对于现如今的高校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自初中开始到大学已有六年的历史。但口语水平仍然较差,专业英语为了能使学生在毕业工作中能够很好的应用,便会较大程度的注重口语了听力的联系。然而由于上述口语较差的原因使得学生在最初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就信心不足。 2.3 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
方法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专业英语受传统英语长期教学的影响,老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很少考虑学生到反应、过高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一味讲课老师叫疲惫学生也觉得云里雾里,在接下来就是听写单词、翻译文章、课下作业、最后测验考试,周而复始一成不变形成了机械的程序化,甚至有的个别老师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将课本上的文章语句逐一进行翻译,教学课堂没有生机和活力,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想要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于以上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如下方面尝试改进和加强,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与联系相结合,师生共同参与。教师教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在大量的实践联系中培养学生对专业词汇学习和专业文章的翻译能力。高校机械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翻译专业文献资料的综合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专业词汇的学习和专业翻译能力的他高就显得尤为关键。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讲解高频词在专业领域内的用法,并结合范例来加深对他们的印象和理解,在讲解中如遇到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专业知识应当加以补充。③
(2)针对师资方面可以发掘教师的潜能,利用年轻教师的冲干劲着重培养新一代教学中坚力量,让年轻教师在授课的课余时间尽快充实自己的机械专业知识,并且加强英语口语的练习,多深入到企业中去,争取进行出国交流学习。在备课以及试授课中不断磨合,开创新思路多向经验丰富教授们请教,开辟一条新的双语教学道路。
(3)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进度和难度难以协调掌控的现状,一英语基础水平的高低位划分标准,把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④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硬件条件,播放国内外先进机械加工技术的外文介绍短片,生动的画面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益处的,在了解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技术明确学习努力方向之外,同时可以锻炼英语听力,为全面专业教学打下基础。
(5)课前布置每位学生准备一部分专业相关的语句,自行课下进行理解翻译,在上课初进行交流,计入平时成绩由基于随机抽查学生均会积极准备,积极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有被动接受到主动求学的机会。随着交流的深入也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方面话题,以类似演讲、辩论等形式进行课堂预热与练习。
3 结论
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是个在当前大环境之下的一个艰巨且意义重大的任务,通过广大院校机械专业教师们不断自我提高、勇于创新和辛勤的努力,尽可能寻找和掌握正确的、新颖的、为广大学子所认可的方式方法。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多与企业交流使其在校期间就充分认识到学习专业英语的必要性。那么我们就会看到机械类学生更加广阔的就业前景以及更为辉煌的明天。
注释
①高等学校工科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j].创新教育,2009(6):105-106.
②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