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01-0063-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分娩6980例,其中发生胎盘早剥26例,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29岁,其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15例,孕周30~42周,平均36周,30~36周10例,>36周16例。经阴道分娩6例占23%,剖宫产20例占77%,孕期未作产检3例。

1.2 临床发现 26例胎盘早剥中,有腹痛合并阴道出血共18例,仅有阴道大量出血,而无腹痛者4例,无任何症状分娩时发现1例,具有典型板状腹3例,子痫前期患者突然血压升高,阴道大量出血,伴血性羊水12例,其中胎死宫内2例。

1.3 诊断标准 依据第七版《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

2 处理

2.1 26例中有4例出现产前休克,给予积极抗休克处理:吸氧、快速输液及输注血液制品,增加血小板及提高纤维蛋白原,纠酸,积极作好终止妊娠的准备,剖宫术中发现子宫胎盘6例,取出胎儿后立即用热盐水纱垫覆盖子宫并按摩,并应用催产素,卡孕栓等缩宫剂,其中4例处理有效保留子宫,2例因宫缩乏力大出血并发DIC而行子宫次全切除。发生产后出血5例,积极对症处理后,子宫收缩转佳。

2.2 胎盘早剥来势汹汹,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其预防与处理是否及时及正确密切相关。胎儿娩出前胎盘早剥可能继续加重,难以控制,发病时间与病情成正比。因此,胎盘早剥一经确诊,应迅速终止妊娠,提高母婴生存率。轻度显性胎盘早剥孕产妇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宫口已近开全或开全,估计无头位性难产,短时间内可娩出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否则应立即剖宫产。如胎儿已死亡,产程未开始,或初产妇短期内不能结束分娩者应积极剖宫产,防止产妇发生DIC,剖宫产术中仔细观察子宫是否发生胎盘卒中,子宫胎盘卒中是胎盘早剥发生内出血时,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腔之间,随着胎盘后血肿压力增加,血液渗入子宫肌层内,使肌纤维分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紫蓝色。本组资料中发生子宫胎盘卒中8例,2例胎盘已完全剥离,6例剥离面>1/3。若早期诊断早处理可减少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率,降低切除子宫的风险。

3 结果

3.1 并发症 子宫胎盘卒中8例,DIC2例,休克5例,产后出血5例,急性肾功衰1例,胎儿宫内死亡2例。

3.2 诱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例,羊水过多1例,外伤2例。有胎盘早剥史l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l例,不明原因3例。

3.3 胎盘早剥面积与失血量 早剥面积1/2者6例,失血量150~3500 mL。

4 病因分析

4.1 胎盘早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本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18例,为发病首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因子宫底蜕膜层的螺旋小动脉发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Cap破裂出血,底蜕膜层形成血肿,DIC、肾功衰等并发症,羊水过多时发生胎膜早破导致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骤然收缩,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剥离。外伤尤其是腹部撞击伤,脐带过短分娩因牵拉脐带亦可致本病发生,高龄孕妇、吸烟、有血栓形成倾向等也为本病病因。

4.2 胎盘早剥的危害性 胎盘早剥发病率国内为0.46%~2.1%,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本组资料虽无孕产妇死亡,但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因严重并发症需切除子宫。胎盘早剥可引起胎儿急性缺氧,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明显升高,围产儿死亡率高,并可能发生严重后遗症,表现为显著神经系统发育缺陷,脑性麻痹等。

5 预防

建立健全孕产妇三级保健制度,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病,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羊膜腔穿刺应在B型超声引导下进行,除非必要尽量不做外转胎位术,应在宫缩间歇期行人工破膜,应鼓励孕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作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仰卧,避免腹部外伤等,如有异常,及时手术,防止DIC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参 考 文 献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妊娠期高血压仅发生于妊娠期的妇女,是临床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妊娠期高血压是以血压病理性升高并伴有轻度蛋白尿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严重威胁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孕妇的心、肾、脑有较大危害,对胎儿可导致其供血不足影响发育,严重者发生栓塞引起死亡。国内外目前的研究仍对其发病机制不清楚,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1]。此次通过对我院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临床资料的随机调查与分析及对危险因素的筛选,总结出了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提早发现、快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标准为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或孕前与妊娠期的血压变化,SBP(增量)≧25mmHg或DBP(增量)≧15mmHg。排除其他干扰因素,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统一的科学调查,其中的调查内容包括孕妇年龄、生产次数、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情况、本人及家庭成员是否吸烟等。该调查表由专业人员通过浏览文献内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描述及其可能的致病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和科学依据,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1.3 调查质量控制 此项调查事先已告知被调查者,调查表由孕妇本人填写,如无书写能力的可由专人对孕妇的口述进行记录,严格统一标准和方法,并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内自动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多组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 果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多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初次生产、高血压家族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规律产检、不良情绪和吸烟情况均是妊娠期孕妇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见表1。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中的一种,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通常合并产科出血、感染性抽搐等疾病,是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另据相关报道称,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6%-10%,因妊娠期高血压造成死亡的比例约为10%-15%,是造成产科死亡的主要原因[2]。

此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孕妇的年龄>35岁、初次生产、高血压家族病史、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是否进行了规律的产前检查、是否有不良情绪、本人及家庭成员的吸烟情况等是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P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现对各个因素概括总结:①妊娠期高血压与孕妇年龄密切相关,各年龄层的孕妇均有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病例,但尤以高龄孕产妇的发病率最高,其原因与高龄孕妇的自身身体状况有关,如其机体内不同程度的代谢的紊乱。②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初次生产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经产妇,其主要原因包括初产妇因无怀孕知识、无生产经验、分娩疼痛、体型剧变及缺乏自我心理疏导,导致其精神较经产妇更为紧张,所以会一定程度的引起血压的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③高血压家族病史与妊娠期高血压在遗传学上是有一定联系的,这与其基因遗传不无关系,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孕产妇的发病率往往高于正常无病史的孕妇[3]。④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女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仍然有一部分没有受过基础教育的女性,其健康意识淡薄、对孕产知识了解甚少并缺乏孕产指导,是导致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因素。⑤能否按时的进行产前检查,对提前发现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临床表现并予以相应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具有预见性的人为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4-5]。⑥不良的情绪如烦躁、焦虑、紧张可影响孕妇的正常生理状态,如出现失眠多梦,精神萎靡等症状,并会进一步影响内分泌功能及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是避免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5-98.

[2] 雷玉秀,李凤莲.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因学研究现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3):124-125.

[3] 刘云梅.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J].中国社区医生,2007,9(12):3.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待产期;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疾病多发生于妊娠后期,以待产期尤为多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抽搐、昏迷、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可导致严重结果,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待产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实施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122例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取得的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122例,其中初产妇104例,经产妇18例。患者入院时血压均≥90/160mmHg,尿蛋白>300mg/24h,患者年龄20~37岁,平均(32.12±5.43)岁;孕周36~40周,平均(37.12±4.28)周。

护理方法:①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对自身生命安危,以及药物治疗对胎儿影响的担心,焦虑和恐惧情绪比较常见。对此,护理人员应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耐心与患者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耐心介绍疾病知识及护理重点,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饮食及体外护理干预:指导患者低脂肪、低盐、高蛋白营养摄入,注意饮食中钙、铁等微量元素含量。要求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保持卧床休息,确保胎盘供血充足,避免胎儿缺氧。③生命体征监测:每日定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对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应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同时要对患者精神状态及意识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对症治疗措施。④治疗同步护理:对于采用硫酸镁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慎重用药,在给药前要确定患者膝跳反射正常、排尿量和呼吸症状,同时要做好葡萄糖酸钙解毒准备,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进行解毒抢救。⑤监测胎心和胎动:待产期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子痫前期症状,可导致胎儿窒息和死亡,为此应对胎儿胎心和胎动进行密切监测,胎儿胎心音160次/min,应立即对患者实施吸氧护理。⑥环境护理:确保住院环境整洁舒适,病房内要保持安静、通风良好、光线充足。⑦睡眠护理干预:良好的睡眠对减轻患者症状具有重要作用,患者休息时间段中,要保证病房绝对安静,避免光线刺激,避免一些打扰患者休息的治疗和护理活动,如有必要可给予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药物解决患者失眠问题。

评价指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视为生命质量越好。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以P

结果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关系方面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受环境和基因影响,在患者妊娠中期至分娩前均可发病,待产期是妊娠高血压的高峰期,当前医疗技术依然无法彻底预防妊娠高血压。做好待产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工作,对于防治病情进展和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23-01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孕产妇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较小,但围产儿病死率极高,据相关数据统计[2],在整个妊娠并发症中,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占到1%-2%,但围产儿的病死率却高达25%,是无胎盘早剥症状孕产妇的15倍左右。胎盘早剥通常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若不及时处理对母婴的生命安全有极大威胁,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现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发病特点,总结有效预防与治疗措施,现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6例胎盘早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6.3±1.3)岁;初产妇23例,经产妇13例。发生胎盘早剥时的孕周分布:孕周27―43周,平均为(34.1±4.3)周,其中孕周在27周-32周者5例(13.8),32-36周29例(80.6%),孕周在36周以上2例(5.6%)。所有患者均参照《妇产科学》对胎盘早剥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以及分型标准,轻型胎盘早剥15例,重型胎盘早剥21例。

1.2方法

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3.0对整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

2结 果

2.1临床发病特点。36例胎盘早剥患者中,27例表现出持续性或间歇腰腹痛症状,20例患者阴道出现异常的暗红色血液,12例患者检查胎心音出现减慢或加快,10例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子宫收缩;10例患者表现为胎儿宫内窘迫,8例患者表现为前置胎盘合并休克,6例患者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在产后才发现胎盘早剥。

2.2发病诱因。胎盘早剥的主要病因是妊娠期高血压14例(38.9%),其中有9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5例产前子痫患者;因不正确使用催产素以及米索引产导致机械性损伤者8例(22.2%),5例脐带表现异常者,其中脐带过短3例(8.3%),脐带绕颈者2例(5.6%);4例胎膜早破患者(11.1%),3例因受创者(8.3%),因重体力劳动受创者2例(5.6%)。

2.3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行B超诊断检查,首次检查结果表明胎盘局部增厚、胎盘血肿、胎盘与宫壁间存在模糊的液性回音,提示胎盘早剥者17例,阳性检出率为47.2%;经第2次或第3次复查,提示胎盘早剥20例,阳性检出率为55.6%。

2.4分娩方式及处理方法。尽快采取终止妊娠处理,对于无胎儿窘迫、胎心正常、宫口已开大患者可行经阴道自然分娩,对于重型胎盘早剥、存在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患者应行剖宫产。36例胎盘早剥患者中行经阴道自然分娩者10例,行剖宫产者26例,子宫胎盘卒中者10例,进行子宫按摩热敷后给予适当的宫缩剂,并保留子宫,3例患者出现DIC,立即进行全子宫切除术。

2.5母婴预后。轻型胎盘早剥出现围产儿死亡、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明显低于重型胎盘早剥患者(P

3讨 论

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程志霞等研究认为[3],妊娠期高血压与胎盘早剥的发生密切相关,占所有诱因中的58%左右。因为妊娠高血压患者发作时会引起全身小动脉急剧痉挛,累及附着在胎盘底部的底蜕膜螺旋小动脉也会导致痉挛或硬化,进而使远处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堆积在底蜕膜造成胎盘边缘血肿,最终导致胎盘分离出子宫壁诱发胎盘早剥。本组研究显示,妊娠期高血压是诱发的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占33.3%,较程志霞等的研究较低,可能与本组研究对象不够有关。其次为催产素以及米索引产,为有效防止胎盘早剥,应注意催产素以及米索前列醇的使用剂量。

持续性腹痛以及阴道异常出血是胎盘早剥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这些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医生常会忽视腹痛、阴道少量异常出血及腰痛症状,进而导致漏诊、误诊。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B超进行诊断检查,可有效诊断一些典型的胎盘早剥症状,但对于一些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其阳性检出率较低,李士珍等[2],曾提示B超诊断的敏感性仅为53%。本文研究的初次阳性检出率为47.2%,经2次或3次后增加到55.6%,因此对于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应动态B超检查,反复确认并添加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若胎盘与子宫间界限模糊以及液性暗区,提示可能出现胎盘后血肿。一旦出现胎盘早剥症状,应尽快采取终止妊娠措施处理,根据胎盘早剥的程度、胎心是否稳定、是否出现并发症尽快选择分娩方式,若患者胎心正常且未合并严重并发症可及时进行阴道分娩,对于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应立即进行剖宫产,出现DIC应立即采取子宫切除术。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轻型胎盘早剥出现围产儿死亡、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DIC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明显低于重型胎盘早剥患者(P

参考文献

[1] 罗红,罗杨.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分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9(4) : 696,F0003.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治疗;CT肺血管造影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一种疾病或综合征的总称[1]。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 embolism,PTE)是PE的最常见的类型,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该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亦高,近年来其发病例数有增加的趋势。现对河南省长垣县中医院65例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患者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28~76岁。发病前有手术后长期卧床史25例,有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史19例,肝炎病史7例,腹泻史4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妊娠2例,恶性肿瘤10例,骨折4例,长期吸烟(>20年)未戒9例,不明原因2例。

1.2 临床症状 胸痛61例,呼吸困难45例,咯血24例,咳嗽26例,发热21例,下肢肿胀疼痛12例,心悸14例,频死感4例;37例有紫绀表现,颈静脉怒张22例,8例可闻及胸膜摩擦音,7例于发病后半个月内死亡。

1.3 诊断 依据除病史、症状和体征外,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清酶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CT肺血管造影(CTPA)、磁共振成像(MRI)。

1.4 治疗方法 PTE确诊后应立即治疗,使患者绝对卧床2~3周,胸痛重者可给止痛剂,应用抗生素控制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和预防肺栓塞并发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内科治疗主要为溶栓和抗凝治疗,抗凝的作用是稳定静脉血栓,从而防止栓塞的发生或再发;而溶栓的作用则是溶解现存的血栓或栓塞。溶栓治疗仍是PTE治疗中最缺乏定论的问题。如果大面积PTE通过大面积阻断肺血流而引起休克,造成患者生命危险时,深栓可以降低死亡率,是必须采取的首选治疗。对于大面积PTE,介入治疗是迅速有效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临床表现明显缓解,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明显改善;有效:呼吸困难、胸闷等临床表现部分缓解,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好转;无效:症状无减轻、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无改善,或患者死亡。

2 结果

65例胸腔积液中,下肢静脉血栓25例,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19例,其他21例,经介入、溶栓、抗凝等治疗后,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死亡9例。应重视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早期治疗原发病,预防高危因素。一旦发病应早期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3 讨论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包括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PTE为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PTE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不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其病死率高达25%~50%[2]。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3]。早期正确诊断是提高肺栓塞生存率的关键,如果准确及时的治疗,病死率可明显下降。多年来一直认为年老、吸烟、肥胖、长期卧床、严重创伤、手术操作不慎、肿瘤、妊娠、感染、激素的临床应用、心脏病及糖尿病、高血压为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但目前高凝血栓前状态及栓子形成综合因子异常活跃是促进栓子形成的重要因素,并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密切相关[4]。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完全无任何症状,仅尸检时发现。在疑诊肺栓塞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应注意呼吸频率改变、P2亢进、窦性心动过速及各种心律失常、肺部音、不明原因的低血压及晕厥等。

总之,必须高度重视对PTE的诊断,应综合考虑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早期作出PE的诊断,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一旦确诊应积极进行治疗,主要是溶栓和抗凝治疗,对慢性肺栓塞可进行外科取栓及介入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PE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伍燕兵,杨媛华,王辰.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中华医学杂志,2003,83(3):260-261.

[2] 何建国,程显声.肺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4):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