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教育理论

传统教育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教育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教育理论

传统教育理论范文第1篇

1 胜任力理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的理论基点

社会文化转型给高等教育带了巨大的冲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代表的传统文科首当其冲,钱穆先生在《中国学术通论》中,对中国传统学术有过经典的概括:“中国学术不外乎教人三种能力,做人、做事、做学问。”[1]事实上,中国传统教育更多是基于道德修养的文人情趣和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的训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人格理想是传统教育的基点,这已经不能适应当下以现代知识分子培养为目标的大学教育,从人才的理念、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模式乃至评价标准都需要在当今时代的语境下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转型下传统文科教学改革日益迫切。

胜任力理论提供了改革的理论基点,美国学者斯宾塞在1993年提出“冰山模型理论”[2],认为人的基本素质就是一个冰山模型,包含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特质、知识和技能六个要素,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实现,被称为“基准胜任力”,而动机、特质社会角色、自我概念则是深层的个体特质,需要长期稳定的文化教育才能实现,而且是决定人的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因素,这就是“鉴别性胜任力”,也就是通过长期教育形成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塑型所形成的能力。

该理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一传统基础学科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意识到社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注重道德修养、文人情趣到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基础理论和专业情趣的传统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急需改变与社会脱节的现实,当前大学教育亟需从单一情趣培养走向对能力的重视,要培养具有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嘴茬子、笔杆子”,使学生愿读、会说、能写。要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就要相应地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传承和知识获取能力的辩证统一,强化学生动脑动手能力,重塑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

2 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设计

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和基点,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片面强化“教”而忽略“学”,学生完全丧失了主动性,教学过程就是对经典知识的学习和传承,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记诵,只有达不到教学的理想效果时,学生作为教学责任的承担者才会被追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学生对知识的期待视域完全被忽视,知识输出和知识接受成为单一的知识转移。随着知识类型和知识体系的繁复,对知识学习目标和效果的设置有了新的需求,教学既是传承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创新的起点,学生应实现知识的接受者和创造者的二位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明确也就顺理成章、日益重要。

为适应信息时代,知识创新取代知识传承成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和地位的反思成为当下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落实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李志义在《推进十个转变,实现大学教学改革新突破》中提出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习惯,当下的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是一种交流和对话,课堂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知识的对话需要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交流”、“思维的对话需要将‘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堂”、“情感的对话需要将知识课堂转化为情感课堂”、“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3]。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而是参与者和对话者;学习也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记忆,而是个体对知识在理解基础之上的疑问和对疑问的追问;知识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过程教学努力实现的目标。既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共性,也强化智力、能力、意志、情感等多个层面的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同时在知识、能力、素质等不同层面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促成个性化目标和方式的实现,明确学生在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中的主体性位置。

强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方式。传统的大学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教与学的分割造成了师生之间期待的错位,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向度和方式,想当然地用自以为科学的、高效率的方式完成教学,而学生却不一定能够达到学习的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期待视野被忽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将要接受的知识之间的对话被隔断。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面对和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期待和兴趣无法对应的教学过程,最后的教学效果可能南辕北辙。如果能够把学生对知识的期待和兴趣纳入教学过程的设计环节,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积极性,在教与学之间形成对话和良性互动,必然能够促成学生在知识传承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解决教与学分裂的现实,“一方面,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言说’作用,使教师由课堂的宣讲员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

3 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并重的培养目标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来说,知识传承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显然离不开特定的文学经典和思想精华,传统式书院教育和当下的大学教育都强调知识的记忆。但是在资料获取途径便捷化和多样化的当今社会,既要明确信息时代下知识记诵的必要性――没有记诵,思维训练就是空中楼阁,陷入信息记诵的海洋,就会淹没主体的思维能力,所以要选取基本知识点的记诵这是对知识进行分类处理和深入研究的前提,又要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要教会学生查找的渠道和具体方式。

建立课堂教学和课下实践的有效联系是强化知识学习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步骤。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是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创造和应用,缺少对学生课下学习的关注和引导。从学生角度来说,上课就是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课下学习则是自己的事情。这就导致了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的课外学习的脱节,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设定和效果,也让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完善无法实现。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的联系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学教与学密切关联的有效途径。大学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知识的全面学习,学生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仅靠课堂学习无法建立,对知识的运用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课堂的知识传授、课外的资料查找和完善以及各种实践合力完成。建立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和实践的有效联系是当下教学改革、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非常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剥夺了学生想问题的权利,扼杀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5]在今天,需要什么资料,一般通过适当的渠道都能找到,尤其是关于本科教学的资料。如果说以前的专家是给一个问题就能给出解释,现在的专家则是给出一个问题,他就能给出一个寻找答案的渠道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当下对大学生的教育就是在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解决后,培养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根据话题,如何确定查找范围和资料的价值;找到相关资料后,要做好基本的筛选和处理,怎么样在一个合适的角度让资料说话,这才是能力培养重点之一。这个目标因课程与专业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这个目标就是科学认识浩如烟海、异文丰厚的民间资料,在其间寻找其审美价值、文化史价值的演变及与当下文化建设的关系,在文化产业化和文化创新的层面与民间文学的历史演变寻找对接的因子。这就要求当下的教学不仅仅是解决资料的传递任务,更重要的还是教师对知识体系、学术前沿与学生能力目标之间关系游刃有余的理解和处理。

这样做,才能实现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接轨,说到底,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学有所用才能学有所成,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大学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这就要求走出学校的大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立足并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由此,汉语言文学应该逐步修正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关于人才的观念,“学校应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情怀、较强的审美感悟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及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再只培养高知低能的‘书生’,而是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4]

4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评价体系的思考

变革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一卷定终身”显然不能适应当下对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改革。在一个新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出现之前,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效果、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传统考试有其合理性。但其弊端是,“从理论上讲,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她)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总是遵循现有的模式,教师既省力又方便,学生不用太费力就可以及格或拿高分,教师学生皆大欢喜。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忽略了他(她)们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真正把教和学的目标转到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上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手段首先要改。”[5]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学生“读、说、写”综合能力的目标考察在一张试卷上很难体现,无论如何科学地设计试卷内容,也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判定一个学生的知识记忆、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逐渐引入基于学生个性差别的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弹性评价体制。

传统教育理论范文第2篇

一、关于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

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交通执法过程中,有许多人认为,交通法规知识的缺乏及“交通法盲”,是出现交通违章和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这种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何谓“交通法盲”?即对交通法规一无所知之谓也。“交通法盲”同交通肇事是什么关系?只要做一点抽样调查就会知道: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不知法,不懂法,固然容易造成交通违章及交通肇事,但是,从发生的大量交通事故案例看,因对交通法规的无知而违犯交通规则的实际上很少,就是除驾驶员之外的其他触犯交通法规的人,还是知法(包括知之不多者在内)违法的占多数。

让广大交通参与者知法、懂法是很重要的,在今后普及交通法规常识的宣传教育中,仍然要把它放在重要地位。但笔者认为,交通法制宣传教育最根本的任务,还在于对公民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

所谓交通法规意识,是人们对于各种交通法规的观点、态度的总称。具体地讲就是人们对现行交通法规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交通法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规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交通法规意识是整个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它同人们的道德、政治等观念紧密相联。

交通法规意识的结构,可概括为三个层次:一、交通法规知识(认识功能);二、对交通法规的态度(评价功能);三、守法的行为素养(调节功能)。

以上三个层次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

1、交通法规知识的多少是人们对交通法规的态度和守法素养的认识基础。

2、仅仅具有交通法规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不去违犯交通规则。如果不尊重法规,法规知识本身是不能防止违犯法规行为的。

3、虽然调节功能来源于个人对交通法规的态度和评价,但是,它又是相对独立的层次。调节功能实质上是一种对利益诱惑的抗御能力和对行为的自控能力,它表现在当个人意愿和需求与道德、法规产生矛盾时,能自觉地遵守道德、法规,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抑制个人各种错误的意念。调节功能的完善,表明个体社会化的成熟程度,它是防止各类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最重要的关口。当调节功能不够完善时,个体虽有较好的守法素养,也会受社会群体不守法的影响而不守法。例如个体不因无交警在场而闯红灯,但因见其他群体闯红灯,便也跟着闯红灯。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宣传交通法规知识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如果说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任务是使人们知法、守法,那么,就应当着眼于交通法规观念、法规意识的培养上,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知道一些交通法规条文。

(二)对车管干部、机动车驾驶员和广大的交通参与者,在掌握交通法规知识上应有不同的要求,对前者应帮助他们多掌握有关的法规知识,对后者应着重使他们掌握与道德原则相关法规,重点解决正确交通规范的树立和坚定的交通行为素养的培养问题。

(三)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不应孤立地进行。应当结合“普法”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教育来进行,从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高度,来认识交通法规教育的意义,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的“刺激”

心理学需要研究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借助语言传达思想的过程,研究言语(包括口头和书面言语)如何被感知和被理解以及它对人们活动的影响。因此,在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应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充分运用交通案例来说明法规条款的意义,以调动情感产生较强的刺激,使受教育者在脑子里引起震动。

要取得这一效果,就得摸清各类交通参与者存在的与交通法规相违背的主要思想动机。比如带有事故倾向性的驾驶员,在性情上必然存在某些偏差或缺陷,或表现出侥幸心理,利己动机,或缺乏职业道德,或急功近利等等。这种人对交通法规是置之不理、明知故犯,对这类人采用一般的交通法规教育很难产生其思想感官刺激,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向一般交通参与者讲解的车祸概率问题。车祸发生的概率若按总人口数计算确实很小,但它的发生概率并不像去参加摸奖,百分之一的奖率就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并无其他外在条件;而车祸的发生则与之不同,只要你在繁忙的十字路口或公路上行走、驾车、有时略一疏忽,发生事故的可能就会百分之百,你要不信,假若你往急驶而来的汽车迎面走过去,在十字路口闯红灯,看看是否会发生车祸。另外,有时车祸的发生又并非因自己的疏忽,而是由于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疏忽,或是遇技术不佳或酒后驾车的驾驶员处置不当等。由于他人的行为并非自己所能掌握,因此在道路上必须时时注意安全。通过这样讲解,结合一些交通案例,在群众思想中引起较强的刺激。

事实说明,典型交通案例是从事实中总结的经验教育,让事实说话,从反面阐述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危害性,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只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切近性、针对性,就有较强的说服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交通法规宣传的社会效果

从宣传心理学角度看,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有三点值得注意:

1、宣传的生动性。怎样使“干巴巴”的法规概念、条文通过宣传,讲解变得生动活泼,迅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关键不在于单纯地列举很多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例,一味地追求所谓“趣味性”,也不在于经常用考试的办法去推动大家背诵、记忆,而在于紧密联系听众(读者)的交通实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一般的交通常识和原则。联系本地区发生的或群众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违章占道、违章行走、违章驾车造成的危害,讲解遵章守法的意义所在。生动性还体现在能够具体分析各类违章人员的动机及需要,从而选取不同的“素材”,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传统教育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日本;青少年;传统道德;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 C913.5;D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58-2

0 引言

日本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非常重视道德礼仪。日本拥有本国独特的“礼仪文化”。日本作为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的传统道德礼仪教育。日本人重视礼节,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可见。日本人从小就开始培养道德礼仪,所以礼仪之邦的名头也由此而来。本文通过对当代日本青少年传统道德礼仪教育现状的描述,希望给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起到一些启示和借鉴作用。

1 日本青少年道德礼仪教育现状

1.1 自立及自律精神的培养

当代日本人的良好品德之一是自立、自律。自1979年1月3日《每日新闻》公布了在日本家庭中必须学习的七项道德内容之后,这一举措得到日本人民的广泛赞同。特别是日本母亲十分赞同。目前50%以上的日本母亲认为必须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礼仪作法”。这种民意至今都没有发生变化。日本人从小的教育就是自己能做的事情尽力自己去做,不麻烦他人。“给您添麻烦了”这句话在日语学习中经常能够听到。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能听到中国人初次收到日本人礼物说的话:礼物包装好看,但是礼物一点都不贵重啊。其实日本的送礼文化与中国不同,他们认为送礼是表达谢意或初次见面的一种礼貌而已,并且他们认为送贵重的礼物反而会给对方带来麻烦,因为礼貌上对方需要回赠。这样一来,送礼不但不能表达谢意,还会增加对方的经济负担。

在日本地铁上会发现一个现象:全车手机静音,特别是前一秒还嬉闹的青少年只要上车后就立马安静,不再大声说话。手机也自动调成静音状态。其实地铁中日本人安静坐车习惯也和日本从小自律教育密切相关。如果车上大声喧哗,会给其他乘客带来麻烦,从小的教育让日本人养成了良好的自律品德。

日本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了。园方要求2岁的孩子尽量生活能够自理,餐具、毛毯等生活用品尽量让孩子自己去管理。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有条不紊、自理自立的生活习惯。进入日本幼儿园就会发现小朋友中餐都是自己动手,从吃饭到餐具的回收都是自己有条不紊地进行。据日本现行的《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要求,学校每年要有社会实践课,使学生有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条件,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有接触、了解社会的机会。这种教育方式使青少年的人格得以完善、品格得以提高,对生存能力的增强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1.2 礼仪教育

个人礼仪是一种文明行为标准,是对一个人从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要求,是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要求。重点就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日本除重视青少年自律教育培养外,也重视礼仪教育培养。

日语初学者首先学到的就是“谢谢”。与日本人交谈中最多听到的也是“谢谢”。随时表示感谢是日本的一种礼节。日本人的这种礼节,与他们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有关。从幼儿园开始,日本人就教育孩子吃饭不能浪费,让他们知道粮食的珍贵,农民伯伯“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的艰辛。从食物的咀嚼中让孩子了解食物来之不易,需要有感恩的心。

在和日本人交流中,也经常看到日本人的鞠躬礼。日本人多习惯行鞠躬礼,与中国的握手礼不同。鞠躬是日本礼仪文化中的一门术。一说到鞠躬,能鞠得有礼而又规范的人越来越少。但是日本,鞠躬礼是日本家庭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日本小孩家庭教育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要学会鞠躬。日本父母会认真告诉孩子如何鞠躬,给谁鞠躬,鞠躬的标准等。在日本,孩子家中要向长辈鞠躬,学校要向老师鞠躬。这是一种普遍现象。鞠躬虽然看着挺简单,其实鞠躬是有很多讲究的。不同的场合和对不同的人鞠躬的标准也有不同。日本青少年从小就学会不同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例如90°的鞠躬,是最高的礼节,是表示特别感谢和特别的道歉场合使用;45°的鞠躬,一般在初次见面中使用,在饭店或商场等服务员对顾客的欢迎中也经常可以见到;30°的鞠躬,一般用于地位比自己高的场合,也用于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之间使用;15°的鞠躬与人擦肩而过,代表友好。

日本青少年初次见面喜欢互赠名片。如果初次见面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可能会认为你不好交往。在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用双手递接名片。这些礼节从小到大,在学校教育中都能学习到。日本学校教育中会根据各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确定不同年级应该掌握的礼仪知识。日本青少年的许多礼节都是在儿童时期培养出来的。

2 日本道德礼仪文化历史渊源

日本这么重视青少年的道德礼仪教育培养,和日本作为礼仪之邦,其源远流长的道德礼仪文化息息相关,也与日本政府重视传统道德礼仪文化紧密联系。日本从古代开始就是律令制国家,在历史的进程中,日本创造了专属日本的,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日本文明。这与其地理位置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历史长河中可以清晰了解到,日本与古代开始,与高度文明的中国保持着密切的文化和政治联系。日本人继承并发展了中国文化,其中就包括礼仪文化。

平安时代的日本社会是贵族社会。贵族社会经常需要举办“年中行事”等各种仪式。而仪式活动的举办在这个时期也体现了一种基本教养礼仪。贵族在不断参加各类仪式中提升礼仪文化。

镰仓时代,小笠原长清和小笠原长经分别被任命为源赖朝和源实朝的“纠法”(即弓马之术和礼法)之师。小笠原贞宗在南北朝时期侍奉后醍醐天皇,马术十分了得,并制定了武家礼法。这个时期小笠原贞宗和小笠原常兴编纂了《修身论》《体用论》,从而奠定了小笠原流礼法的基础。

室町时代,小笠原长秀等人受命一起编纂武家礼仪书《三议一统》,小笠原贞庆又将此书修订成《小笠原礼书七册》。之后小笠原流礼法被尊为武家基本礼法并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小笠原礼法的内容丰富,主要对人们日常坐立行走、起居进退、物品进撤、受授奉呈等生活内容都设定了严格的行为规范,对日本传统道德礼仪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江户时代,小笠原流礼法得到了历代将军的重视,并广泛使用于婚礼和元服礼(成人礼)中,在日本文化中深深扎根。德川幕府建立后不久制定了《武家诸法度》和《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还把国民划分成士、农、工、商四个身份等级,各等级之间存在严格的行为礼仪规范,这些规范对日本礼仪文化的形成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当代的日本社会里,小笠原流等传统礼法依然得到了极大的重视。1988年由创拓社出版的小笠原清信编撰的《作法》一书就非常全面地,详细地阐释了小笠原流礼法。日本人对古代礼节作法的重视足以说明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中合理成分的继承与光大。

3 结语

当代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在培养学生技能提高的同时对传统道德礼仪教育的培养也尤为突出。当代日本社会对青少年实施的道德礼仪教育,许多内容来自中国。中国《论语》和《礼记》的产生就是重视古代中国重视道德礼仪最好的证明。但因“”时期等历史原因,我国传统道德礼仪严重受损。这是我们今后德育建设中应吸取的教训。与此同时邻国日本却很好地继承发展了中国的道德礼仪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日本传统道德礼仪文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好青少年的道德礼仪责无旁贷。通过日本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的思考,启示着我们应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推进中国青少年中国传统道德礼节的教育。

参 考 文 献

[1] 安彦忠彦,石堂常世.最新教育原理[M].东京:劲草书房,2014.

传统教育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反思;转型

0 前言

实际上,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够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游刃有余。但目前,理论的讲解在传统艺术设计理论的教育中并不受青睐,人们通常都是重视实践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意义。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能够做到顺应时代的发展,有所变革。因此,有必要对理论教育进行适当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目前的实际教学。无论是任何领域,只有改革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只有不断深入实际、顺应形势改变,才能够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强化对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

1 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反思

1.1 传统艺术设计理论的教学理念落后

中国的艺术设计理论教育起步较晚,多是对国外艺术理论的借鉴。由于在借鉴中不重视本国的实际教育情况,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中并没有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艺术设计理论教学模式,并且在长期的理论教学中一直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艺术设计理论在教学理念方面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业界都把艺术设计的理论教育当做一种可有可无的教育。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理论教学对于艺术设计的学习与实践都至关重要,理论在任何时候都起着最基础的作用。学生只有在充分学习了理论知识以后,才能更加高效地进行艺术设计的实践,才可以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中有更加长足稳定的发展。反之,那些不重视学习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学生,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到艺术设计的技术,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受到缺乏理论知识教育的制约。

1.2 传统艺术设计理论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理念的偏差,造成理论课程在设置方面的不合理。多数课程的设置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重视对于学生的理论教学。纵观各个高校的艺术设计的课程表便可了解到,我国对于艺术设计理论的教学并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安排的课时少;理论教学覆盖的艺术类专业太多,相应的课本少之又少;同时多作为公共必修课进行教学安排。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理论的看法,以及艺术理论的学习在学生心中的重要程度。[1]

按照正常的课程设置来说,应该针对不同的艺术类专业开设不同的理论课程。同时,还要将艺术理论课程的讲授设置成专业必修课,并增加理论知识的讲授课时,不断提高理论课程的地位。只有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重视理论课程的安排,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理论的重视程度,不断强化传统艺术设计理论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使得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占有绝对的理论优势。

1.3 传统艺术设计理论的教育方式、方法需改变

传统的理论课堂在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方法过于单一,就是简单的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这会使得本应是有趣、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变得枯燥、乏味,不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关注度不高,掌握程度低。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不能够适应新的教学变革。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通过理论知识与学生进行课堂的互动。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多例举一些具体的实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2 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转型策略

2.1 转变教育观念,重视艺术设计理论教育

理论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学校要转变对于理论教育的观念,不断加大对于传统设计理论教育的宣传,并且重视理论教育的师资投入,使得教师与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理论的认识有一个新的提升,使他们明白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艺术发展道路的重要性,观念从根本上有所转变。

由于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都是对于国外艺术理论教育的借鉴,所以形成符合我国艺术教育实际情况的教材至关重要。国家要加大对于艺术理论知识教材的编写,出版适合我国实际艺术教育情况的教材,这样教材才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2]

2.2 加强艺术设计理论的教师队伍建设

理论知识的传播需要传播者的介入,而教师恰恰就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想要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一个好的理解,就必须要加强艺术设计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设计专业中,更多的人员只是熟悉设计技能,而对艺术设计知识没有深入的掌握与了解。因此,要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批不仅具有专业技能,还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

3 结语

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改革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各个群体的不断努力与创新才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最终培养出优秀的设计者。

参考文献:

传统教育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 人格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影响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JK01 5CZY096。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40-01

文化的植入好坏相对决定了人格的优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就造就了优秀的中国人格,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文化的相互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之间就有了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如何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延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论及特征

1.传统文化的人格体现

儒家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认为最高人格的体现为圣贤。而圣贤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要与天同德,与大道同行,克己复礼,兴国安邦的高尚品格。儒家圣贤的人格主要体现在仁与礼的统一。

道家的理想人格。在道家的理想人格中,提倡隐士。即真人,至人,神人。主张淡薄本性,无为不争,已达到人性和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在道家的思想中,提倡返璞归真,无为而治。

法家的理想人格即为英雄。认为要追求自身的实际理想,凭自身的力量争取社会地位。提倡法不阿贵,唯法所在。在法家看来,法令制度高于一切,无论君臣,在法令面前一律平等,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佛家的理想人格提倡超尘绝俗,认为万物皆空,明心净性。在佛家的思想中,佛就是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万般皆空像的心态。

2.中国传统人格教育理论的特征

第一,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就是表面天地之间人之性命最为珍贵,体现了人的价值。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指人的追求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表明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是中华民族的行为模式,注重挖掘人的价值,获取他人的尊重,一方面做到自爱,自尊;另一方面做到理解人,尊重他人。

第二,崇尚仁爱理念。孔子特别注重“人”的突出地位,仁爱是人性之基本,通过自身的美德,达到人与万物的统一。在理想的人格教育中提倡,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另一方面也要将德行推向社会,造福社会。

第三,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作为自身的追求根本,通过道德理论的熏陶和道德实践的累积达到人身外在和精神内在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与现阶段人格教育的融入

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整理,塑造高职学生优秀的人格,以经典“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为重点;以仁人志士为榜样加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励志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1.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现行高职思政教学体系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导向性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用心弥补现行课程的人文精神的不足,增加课程的育人功能。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不能被文化课的知识性要求所取代,教学与评估只能以育人为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道德修养课程,可以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培养人格健全和道德品质优秀的大学生。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网络、影视建设

网络、影视等公共媒体对高职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在专门优秀传统文化网站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绿色、健康有益的网络和影视环境,转移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

3.在校园人文环境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高职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战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对高职大学的道德人格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中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追求能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理想和道德信念。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北大的兼容并蓄,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代的青年才俊。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价值

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择业观方面,高职的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就想着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敬事而信“,“建功立业”的精神是值得当代高职学生借鉴的。很多成功者和建功立业的人都是从很艰辛的基层工作做起。通过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保持达观的择业心态,“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才华有德行的人最终会被发现。保持不断进取的信心是帮助高职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有利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许多人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往往造成与同学交往胆怯、与教师“顶牛”、与父母关系不合;还有一些学生交往重实惠不重原则,请客送礼、拉帮结派,这种友谊自然不会长久,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交往能力。因此,利用传统的道德中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让他们更加能够明白尊重他人,勇于承担,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诚信品质的培养在整个人格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良好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整个社会道德文化进步的需要。因此,通过传统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诚信的品质至关重要。

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道德自律。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也就表明,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有自律意识的人。在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综上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贯穿着人格的养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着至大至刚的人格,乐天坦荡的性格,天性仁厚的性情,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民高尚人格的形成。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世界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我们不仅要吸取丰富的世界文化,更要注重传统文化中人格和人格教育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国娟.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2015,04:64-69.

[2]张应平.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理论教育的思考[J]. 黑河学刊,2014,08:98-99.

[3]朱明贤,郑克卿,赵国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J]. 唯实,2008,03:32-35.

作者简介:

葛金平(1972-)女,湖南湘乡人,文学硕士,文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